① 地震的危害大嗎
很大,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有: 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等。 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 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 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還有地光燒傷人畜的現象。 地震的直接災害發生後,會引發出次生災害。有時,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比直接災害還大。1932年日本關東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僅1萬幢,而地震時失火卻燒毀了70萬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主要有; 火災,由震後火源失控引起; 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氣泄漏,由建築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 瘟疫,由震後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
② 越南,泰國,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是否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有許多海溝海島,圍繞一個重大的環。
圍繞著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
環太平洋地震帶
這條地震帶容易發生許多地震,目前地球上許多地震都是發生在這條地震帶上,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地震,無論是大震還是小震都很容易發生的。
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國家:阿根廷、貝里斯、玻利維亞、巴西、汶萊、加拿大、哥倫比亞、智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宏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國、吉里巴斯、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尼加拉瓜、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拿馬、秘魯、菲律賓、俄羅斯、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湯加、圖瓦魯、美國等地方
③ 7.8級地震是一個什麼概念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一、震級大於或等於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所以7.8級地震是大地震。7.8級地震能使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二、震級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劃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級。單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有關。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
1、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2、M≥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3、 M≥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
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4、M≥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如9·7彝良地震);
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5、 M≥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如8·3魯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如8.8九寨溝地震,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
7、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發震時刻、震級、震中統稱為「地震三要素」。
(3)越南地震怎麼樣擴展閱讀
5·1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里氏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確認共環繞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④ 請問有人知道越南歷史上有發生過大地震嗎我想盡快知道謝謝!!!
沒有、 絕對沒有、
⑤ 越南近2個月自然災害頻發,造成了怎樣的後果
一、造成了經濟損失慘重以及人員傷亡越南近2個月自然災害頻發,造成了經濟損失慘重,人員的傷亡以及農業的巨大損失
據報道,當地時間12月2日,越南當局表示,過去兩個月的多場自然災害,已經給該國造成了30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85億元)的經濟損失。還導致192人死亡、57人失蹤,中部省份損失尤為慘重。越南官方數據顯示,過去兩個月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已超過了2019年全年。
自然災害威脅著人類的生命。人類盡管可以改造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如今,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如台風、地震、旱災、洪災等都可以直接間接地威脅人類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人們還有理由不好好愛惜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嗎?
⑥ 雲南臨滄市靠近的地震帶是什麼臨滄周圍主要發生過哪些地震
雲南地處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東側,雲南有八大地震帶,臨滄市屬於瀾滄-耿馬地震帶,我印象中臨滄最嚴重的一次是耿馬地震。
1988年l1月6日21時03分14秒,瀾滄-耿馬發生7.6級地震。震中位置東經22.8°,北緯99.7°,震中烈度Ⅸ度。21時15分,又發生7.2級地震。瀾滄、耿馬和滄源三縣的十幾個鄉鎮受災最重。
其他地區:
1、通海—石屏地震帶:位於峨山—通海,石屏—建水間。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4次,7級地震3次,最大為1970年通海7.7級地震。
2、思矛、普洱—萊州(越南)地震帶:北起思茅、江城到越南的萊州,長300公里,寬150公里,曾發生6—6.9級地震10次,最大地震為1983年越南萊州的7.0級地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雲南地震帶
⑦ 東南亞地區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東南亞地區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的交界地帶(擠壓碰撞地帶),地殼運動活躍,所以多地震。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
世界各國習慣把越、老、柬、泰、緬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陸地國家」或「半島國家」;而將馬、新、印尼、文、菲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海洋國家」或「海島國家」。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 、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⑧ 越南有地震多嗎嗎
越南是個地震高風險國家,西北地區曾發生過多次6.8級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區對地殼移動
和輕微震動非常敏感。
河內可能發生里氏8.0級地震。盡管胡志明市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於其地質構造薄弱,可能
更易受到小地震影響。
越南20世紀發生過兩次大地震,都在現在的北部奠邊省。第一次是1935年,6.8級地震,1983年6.7級地震
,470公里外的河內一些房屋出現裂縫。
2008年5月,寮國北部發生6.1級地震,河內有震感。
⑨ 越南的地震帶 越南經常地震嗎
據越南青年報網站13日報道,越南科技協會聯盟日前召開地震研討會,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專家與會。越南國家全球物理所副主任阮洪方(音譯Nguyen Hong Phuong)在會上發出了這個警告。 阮洪方說,越南是個地震高風險國家,西北地區曾發生過多次6.8級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區對地殼移動和輕微震動非常敏感。 他指出,河內可能發生里氏8.0級地震。盡管胡志明市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於其地質構造薄弱,可能更易受到小地震影響。 越南20世紀發生過兩次
據越南青年報網站13日報道,越南科技協會聯盟日前召開地震研討會,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專家與會。越南國家全球物理所副主任阮洪方(音譯Nguyen Hong Phuong)在會上發出了這個警告。
阮洪方說,越南是個地震高風險國家,西北地區曾發生過多次6.8級以上地震,越南一些主要的城市地區對地殼移動和輕微震動非常敏感。
他指出,河內可能發生里氏8.0級地震。盡管胡志明市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由於其地質構造薄弱,可能更易受到小地震影響。
越南20世紀發生過兩次大地震,都在現在的北部奠邊省。第一次是1935年,6.8級地震,1983年6.7級地震,470公里外的河內一些房屋出現裂縫。
2008年5月,寮國北部發生6.1級地震,河內有震感。
⑩ 512地震一共死了多少人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甘陝三省震情最為嚴重。甚至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菲律賓、日本等地均有震感。包括震中50km范圍內的縣城和200km范圍內的大中城市。
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
5·12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分別是四川省汶川縣、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青川縣、茂縣、安縣、都江堰市、平武縣、彭州市。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圍內的地震,叫做淺源地震。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2.5%,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