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一年能種多少稻穀

越南一年能種多少稻穀

發布時間:2022-07-14 12:53:50

Ⅰ 越南人口9300萬,國土只有中國的三十分之一,為何還有大米出口

眾所周知,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大米和咖啡出口國之一,每年都有數百萬噸的大米從越南出口,其主要出口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但這樣一個小國家國土只有中國三十分之一,為什麼可以有這么多大米出口呢?

1、越南適合種植並將大米作為重要創匯商品

越南大米多主要是因為越南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於熱帶季風季候,常年炎熱多雨,日照充足,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越南國土以平原為主,河流眾多,越南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很適合種植。特別是紅河平原和九龍江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是種植水稻的絕佳區域,越南水稻的播種面積佔到了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左右。

越南貨幣也很穩定,通貨膨脹率在3%左右,在去年新興貨幣受困於美元升值而大幅承壓的背景下,越南盾在2018年只貶值了2%。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越保持貿易上密切往來對中越雙方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目前中國還有眾多投資者前往越南進行投資,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落地越南,並為當地創造大量工作崗位,相信以後中越往來將會更加密切。

Ⅱ 越南每年的糧食總產量是多少最多能養活多少人日本每年的糧食總產量是多少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沒法進行比較。越南是糧食出口國,而日本是糧食進口國,無法說能養活多少人。

Ⅲ 國土面積僅才33萬平方公里的越南,為何他能成為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國

越南的國土面積雖然小。它的種植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大半,並且越南有很好的農業地理優勢,他們國家也非常的重視農業的發展,而且他們的勞動力非常豐富,都是自給自足。

因為越南有著種植大米的地理優勢。越南位於印度的東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高溫多雨,雨水和陽光都是非常充足的,所以越南的大米是一年三季,也就是一年可以播種三次,並且可以收割三次大米。


越南的勞動力豐富。越南的人口是非常的密集,而種植大米又需要非常多的人手,使得勞動力得到了補給,而越南國家的大米情況是供大於求,大米的量非常的大,越南自己也就消耗不了,所以出口量非常的大。

Ⅳ 世界水稻人均產出排名和世界水稻總產出排名

世界水稻人均產出最高的是越南。2017年,越南水稻產量達4300萬噸,幾乎是中國廣東省和湖南省的產量總和。由於越南獨特的亞熱帶氣候,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大部分都能一年三熟。

世界水稻總產出最高的是中國。中國號稱「只使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研發的雜交水稻,成功解決了低產量的問題。雖然中國耕地少,但卻是產量最高的。

Ⅳ 越南還沒我國一個省大,人均面積只有1/3,為何還有糧食出口

全球糧食出口市場上有一個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全球最發達的美國是糧食出口大國,而天天餓肚子要救濟的窮國,也是糧食出口大國,其中就有經濟相對欠發達越南!

這種地方都能變成稻田,實在是佩服

但越南也會面臨我國類似的問題,隨著越南的經濟發展,農村也會面臨勞動人口下降的問題,到時候越南的糧食生產將會面臨一個瓶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越南自給自足是綽綽有餘的,但對國際出口將會進一步下降,不過幸好我國糧食自給完全沒有問題,而進口大米也是當年加入世貿的承諾而已!

Ⅵ 越南四季稻分布在哪些省份

2009年,越南水稻種植面積為744.01萬ha,其中九龍江平原水稻面積為387.29萬ha,占越南水稻總種植面積的52.1%,其次為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區,占越南水稻總種植面積的16.4%,紅河地區佔15.5%。目前,越南水稻平均產量在東南亞位居第一,2009年水稻平均產量為5.23 t/ha,其中紅河平原水稻種植水平最高,平均產量為5.58 t/ha。水稻平均產量最高的省份為紅河平原的太平省,2009年平均產量為6.64 t/ha;平均產量超過6.00 t/ha省份還有紅河平原的興安省(6.27 t/ha)、海洋省(6.07 t/ha)和九龍江平原的安江省(6.07 t/ha)。九龍江平原是越南糧倉,2008和2009年水稻產量均超過2000.00萬t,分別為2066.95萬和2048.34萬t,占越南總產的53.4%和52.7%。產量最高的省份是九龍江平原的堅江省和安江省,2009年產量分別為339.77萬和338.36萬t。
越南水稻種植分冬春季、夏秋季和晚季。從2009年水稻的種植面積來看,冬春季水稻佔大多數,主要集中在九龍江平原,種植面積為154.88萬ha,佔全部冬春季水稻種植面積的50.6%。冬春季水稻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ha的省份均分布在九龍江平原,分別為堅江省(27.78 萬ha)、隆安省(24.9 萬ha)、安江省(23.41萬ha)、同塔省(20.72萬ha)。
夏秋季水稻主要分布在越南的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區、西原、東南部和九龍江平原4個地區。2009年,全越南夏秋季水稻種植面積為235.83萬ha(表2),九龍江平原夏秋季水稻種植面積就佔了81.0%,為191.05萬ha。夏秋季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ha的省份有:堅江省(27.78萬ha)、隆安省(24.90萬ha)、安江省(23.41萬ha)和同塔省(20.72萬ha)。夏秋季水稻產量不高,2008和2009年平均產量分別為4.81和4.74 t/ha。
晚季水稻主要分布在紅河平原,2009年紅河平原晚季水稻種植面積為58.42萬ha,北部丘陵山區晚季水稻種植面積為42.99萬ha,九龍江平原為41.36萬ha。晚季水稻平均產量較低,2008和2009年平均產量均為4.46 t/ha,除紅河平原晚季水稻平均產量稍高(2008和2009年分別為5.42和5.43 t/ha)外,其他地區晚季水稻平均產量均未超過5.00 t/ha,九龍江平原最低,晚季水稻平均產量僅3.89 t/ha。

Ⅶ 越南的水稻有幾造就一年種幾次

可以種3造,比兩廣早插秧,春節前都插好秧了的。現在越南是大米出口國所以農民沒必要那麼辛苦去搶種3造了 亞洲水稻種植區主要分布於東亞、南亞、東南亞。

1、東亞,主要分布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等地;還分布於日本群島南部、朝鮮半島南部地區。

本地區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地形主要為丘陵地區,多利用丘陵緩坡開辟為梯田。另有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區,以及沿海的濱海平原。地形比較平坦,可利用小型農機具發展生產。土壤多為經人工改造的水稻土,比較肥沃,水源充足。

2、南亞,主要位於印度半島的沿海地區以及恆河平原、恆河三角洲等地。

本地區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雨旱兩季,水熱配合好。地形主要為沖積平原、三角洲以及濱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東南亞,主要位於中南半島的沿海地區、湄公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以及馬來群島。

其中中南半島的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雨旱兩季,水熱配合好。地形主要為沖積平原、三角洲以及濱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馬來群島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另用緩坡開辟為梯田,坡度較平緩。土壤多利用火山灰土改造為水稻土,比較肥沃,水源充足。

Ⅷ 越南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

越南屬於典型的熱帶氣候,並且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這就意味著越南的耕地面積相當大。再加上越南的勞動力豐富。一年可以種三次水稻,每年的水稻年產量非常的大。再加上越南政府的大力扶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的大米資源非常的豐富。這就為越南出口大米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越南的氣候屬於典型的熱帶氣候,他們那裡的天氣主要是以高溫、高濕為主,這樣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水稻種植,以至於在越南地區,水稻可以一年收獲3茬,這就保證了水稻的產量非常高。越南這個國家的地貌特徵主要以平原為主,土地相對而言也比較肥沃,所以對於種植水稻來說提供了非常多的方便,更重要的就是越南人口近億,可以為種植水稻提供非常多的勞動力,從而能夠保證水稻可以及時地播種和及時地收割。

Ⅸ 越南主要出什麼

越南主要出什麼

豐富的物產資源

「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穀」和「金山銀海」是人們對越南物產資源最確切的概括和贊美。「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它挑起的「兩筐稻穀」是指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這兩個著名的糧倉。在越南西部和北部山區,山上有鬱郁蔥蔥的森林,盛產貴重木材和其他林產,活動著多種珍禽異獸;地下蘊藏著珍貴豐富的礦產,這是名副其實的「金山」;而越南江湖河海里各種各樣的水產資源則表明「銀海」的美譽是當之無愧的。

(一)世界第三稻米出口國

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雨量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很適合種植水稻,大部分地區一年可種兩造,有些地方一年可收獲三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越南每年產大米650萬噸,其中1/3用於出口,佔世界大米出口總量的1/4。越南大米,不僅銷往法國,還向香港、日本、印度、菲律賓、新加坡、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當時的西貢,是和仰光、曼谷齊名的世界三大米市之一。40年代以後,由於連年戰爭,農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1954年抗法戰爭勝利後,同工業生產一樣,越南北方的農業經濟也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從1961年到1965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糧食產量比歷史最高水平的1939年增加兩倍多,畜牧業增加近1倍,經濟作物總產值增加6倍。1964年8月5日,美帝國主義把侵略戰火擴大到越南北方,越南北方經濟建設轉向為抗美救國戰爭服務。在農業生產戰線上,廣大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一手拿槍,一手拿鋤,為支援前線和保證國家的正常生活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73年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簽訂後,特別是1975年越南全國解放以後,越南黨和政府為恢復和發展生產、解決糧食問題作出了許多努力。從1975年到1980年,全國開荒70萬公頃,其中投入生產的有56萬公頃。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有了較大提高。比如,1944年水稻平均一造單產為每公頃1.07噸,1975年達到每公頃2.13噸。繼1966年太平省首先成為5噸省(全省全年單位面積產量達到平均每公頃5噸)以後,到1982年有13個省、市達到平均單位面積產量5噸,其中有6個省、市達到6噸以上。平均單產每公頃5噸以上的縣已經很普遍,1982年有50個縣達到平均單產每公頃7噸以上,其中有三個縣達到9噸以上。廣南—峴港省大祿縣大福農業生產合作社1982年平均每公頃產量為21.5噸(三造),這是越南全國最高的單產。

從1981年到1983年,越南糧食連續三年獲得豐收,平均每年增產近100萬噸。越南官方宣布,198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近1700萬噸,平均每人佔有糧食300公斤,達到了低標準的糧食自給。農業連續取得豐收同氣候條件好、連年風調雨順有關,但是人們普遍認為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越南在農業戰線上陸續實施一系列的措施,把農村的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所致。1981年1月13日,越共中央書記處發出了第100號指示,推廣農業包產到勞動者個人和勞動小組的做法。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又作出了改革農業經營管理的第10號決議。大部分土地按人口和勞動力分配到戶的新承包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89年越南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由原來每年進口大米40萬噸到60萬噸,到當年出口大米150萬噸。1990年繼續保持了出口大米150萬噸的勢頭。1991年越南農業生產遇到嚴重困難,仍然出口大米100多萬噸。1992年是越南糧食生產空前豐收的一年,總產量摺合稻穀達到2400萬噸,出口大米近200萬噸。此後又繼續發展,1993年糧食總產量達到近2500萬噸,超過了1995年的計劃指標。1994年雖然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近2600萬噸。1995年又開創了2744.7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比1976年的1350萬噸翻了一番。

(二)金山銀海

越南全國山林面積16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50%左右,其中森林面積10.4萬平方公里,覆蓋1/3的國土面積。森林裡匯聚了東南亞乃至世界上多種動、植物,包括300多種獸類和成千種鳥類,盛產名貴木材和1000多種葯材。在北部的深山密林中,有罕見的高達60米的大樹。中部西原地區,綿延不斷的森林像遼闊無邊的大海,面積達200多萬公頃。西原森林出產的油楠,色澤紅得如胭脂,烏木油黑閃光,檀木芬芳誘人。這些木材質地堅實如鐵,不怕蟲蛀,是建築和製造傢具的上等材料。在大叻一帶深邃的松林中,有二葉松、三葉松和世界上稀有的五葉松。西原還生長有幾十萬公頃的茂密竹林、白藤、紅藤,出產何首烏、砂仁、玉桂、蜂蜜、蜂蠟等名貴葯材。森林裡還有老虎、大象、犀牛、孔雀等珍貴動物。西原地區既有遼闊的森林,也有遼闊的草地,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它那肥沃的紅土泥層及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水和豐富的水源,又十分有利於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早在法屬時代,西原地區就出現了許多大種植園:橡膠園、金雞納樹園、咖啡園、茶園、胡椒園等等。西原出產的茶葉,聞名於世界市場。特別是波來古的達克朵茶園生產的紅茶、綠茶,那香淳濃郁的氣味是其他茶葉無法比擬的。西原地區湍急的河流,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而一個個溫泉又是人們極好的去處。西原地區還有多種礦產,由於礦層接近地表,開采就比較容易。

越南擁有包括燃料、金屬、非金屬等50多種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銅、錫、鋅、鉛、鉻、銻等。其中煤的儲藏量極為可觀。煤礦長達幾百公里,儲量達到幾十億噸,而且品質優良,容易開采。著名的鴻基煤礦、北太鐵礦、老街磷灰石礦、高平錫礦、清化鉻鐵礦等儲量豐富,礦質良好。

越南盛產黃麻、蒲草、橡膠、椰子、胡椒、咖啡等經濟作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年生產的橡膠就達一萬噸,居世界第四位。越南的甘蔗生長快,糖分多,全國到處都可以種植。咖啡、胡椒、漆等越南特產,遠銷國外,享有國際聲譽。桂皮也是越南的特產,人說價值可比黃金,作用可比人參。此外,香蕉、菠蘿、檸檬、柑桔、芒果、龍眼、荔枝、木瓜等熱帶水果,味美可口,從南到北,到處都有,四季不斷。布夏的柑、興安的龍眼、清河的荔枝、大黃的香蕉,在越南北方歷來膾炙人口。

越南有32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流的交匯點,又有眾多的河流出海口,適宜的氣候,豐富的食物,十分有利於各種海產生長。據統計,越南沿海有1200種魚、70種蝦,許多種魚蝦都有著重要的開發價值。僅北部灣就有900種魚,中部沿海、南部東區沿海和暹邏灣等海域,每年的海魚產量都可達到數十萬噸。與此同時,海產養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七大農業區

越南全國有近1000萬公頃的平原。紅河平原150萬公頃,九龍江平原600多萬公頃。在這兩個大平原之間,東部沿海的清化—義靜平原(68萬公頃)、賓士天平原(20萬公頃)和中部南區平原(61萬公頃)連在一起,是越南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

由於各條河流從上游帶來的沖擊泥沙,沿海平原逐年向海上延伸,面積不斷擴大。紅河三角洲每年向海上延伸約100米,湄公河三角洲每年向海上延伸60到80米。

根據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越南劃分了七大農業區:

1.紅河平原:主要種植水稻、黃麻、蒲草、蔬菜、甘蔗、桑樹、茶葉以及水產捕撈和養殖。

2.北方山區和半山區:發展茶葉、蠶桑、水果、木材以及家畜飼養。

3.原第四聯區:種植水稻、白薯、木薯、玉米、高粱、小米、豆類、花生、茶葉、咖啡、胡椒以及水產捕撈養殖。

4.中部沿海地區:種植水稻、雜糧、棉花、甘蔗、桑樹、桂樹、水果以及水產捕撈和養殖。

5.西原地區:種植水稻、雜糧、橡膠、咖啡、茶葉、可可、水果、桑樹以及養牛。

6.南部東區:種植橡膠、咖啡、甘蔗、水稻、玉米、豆類、木薯、水果和養牛。

7.九龍江平原:種植水稻、玉米、高粱、黃麻、豆類、蒲草以及魚蝦捕撈和養殖。

Ⅹ 越南還沒我國雲南省面積大的越南,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二糧食出口國

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多數糧食都是用來進行出口了的吧

閱讀全文

與越南一年能種多少稻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給了多少美國口罩 瀏覽:203
中國人在非洲能賣多少錢 瀏覽:697
越南人怎麼挽救漢字 瀏覽:494
越南皮帶皮鞋多少錢 瀏覽:262
印度土皇帝娶了多少人 瀏覽:704
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是哪個中國 瀏覽:616
印度鞋廠什麼時候生產 瀏覽:168
印度軍事部隊有多少人 瀏覽:645
印度之夏有多少季 瀏覽:56
中國為什麼對印尼海嘯捐款 瀏覽:870
印度到底是什麼疫情 瀏覽:793
中國空軍哪個軍區多 瀏覽:238
英國的奧運會在哪裡舉辦 瀏覽:529
法國義大利足球哪個牌子好 瀏覽:101
韓國為什麼找印尼合作五代機 瀏覽:835
中國移動網路網關如何激活 瀏覽:769
去印尼路費多少錢 瀏覽:422
越南話瓦瓮是什麼意思 瀏覽:681
晉城中國青年城怎麼樣 瀏覽:419
中國汽車銷量如何統計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