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共犧牲了多少士兵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敘述了1979--1⑨87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後勤工作的情況: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解.放軍共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尤其是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人。2月17--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8--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
1⑨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解.放軍犧牲233人,其中主攻部.隊156人,助攻部.隊77人。7.12大戰,解.放軍共.發射85毫米以上炮彈6.8萬發,其中僅130毫米火箭彈達1.8萬發,152毫米炮彈1.2萬發,越軍步兵進攻兵力為1.7萬.人,第一梯隊全部傷亡,第二梯隊傷亡超過2/3。
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
1979年2月17日—19⑧9年10月13日
廣東省烈士約1770人、雲南省烈士約1450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4人、湖南省烈士約1288人、貴州省烈士約1057人、四川省烈士約705人、河南省烈士約571人、湖北省烈士約547人、山東省烈士約438人、江蘇省烈士約380人、重慶市烈士約319人、江西省烈士約286人、福建省烈士約254人、安徽省烈士約247人、河北省烈士約205人、浙江省烈士約1⑧9人、陝西省烈士約97人、海南省烈士約71人、山西省烈士約56人、上.海市烈士約55人、甘肅省烈士約24人、遼寧省烈士約18人、北.京市烈士約17人、黑龍江省烈士約11人、吉林省烈士約9人、天津市烈士約6人、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青海省烈士約3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其中1979年自衛反擊戰的犧牲人數約8500餘人,傷員2.5萬多人。
(註: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1979年傷亡數字只含軍人,未包括民兵、民.工、向導、司機、華僑翻譯等輔助人員。烈士名單數據謹供參考和對照,不排除還有錯誤。十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可能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全國各籍貫烈士名單和犧牲人數,統計的是1978年到1⑨85年老山輪戰陸一軍共犧牲的烈士名單,缺67軍,47軍,27軍,13軍以及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烈士具體名單。但總犧牲人數為較全統計,因為已經加了老山輪戰各部.隊和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資料人數數據。當前總各數據統計和整理截止到2010年12月16日)
Ⅱ 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各方死傷多少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Ⅲ 祖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開戰了多久,雙方各傷亡多少人員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佔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佔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傷敵2108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1980-1989年的輪戰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南人民軍7000人以上。在整個對越作戰中,中國參戰部隊共斃傷俘越南人民軍和其它武裝人員64152人以上。 對越還擊作戰中,中國軍隊共消耗彈葯2.38萬噸,其中炮彈106萬發,子彈5500萬發。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戰傷坦克戰車268輛(被越軍擊毀48輛)。中國人民解放軍犧牲約8100人(包括失蹤955人(雲南方向11人失蹤,廣西方向944人失蹤),負傷約2.3萬人,被俘238人,總計約31000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犧牲。
Ⅳ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有多少人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同時投入兩個軍區:廣州軍區和昆明軍區,當時解放軍共有11大軍區,總兵力約350萬人,除當時3大總部外,廣州軍區和昆明軍區各30萬人左右,因此,初步判斷,對越自衛反擊戰,人民解放軍共投入60萬人以上。
Ⅳ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和越南的死傷人數多少
中越戰爭的自衛反擊戰 ,1979年開始的對越戰爭中,雙方兵力與損失到底多少,眾說不一。剛剛看到一篇文章, 不知是否准確,摘出來和網友討論。這篇文章對中越戰爭雙方兵力與損失做了統計如下: :
投入兵力:中17個師(22.5萬人);越11個師(13萬人);
死 亡:中26,000人;越30,000人;
負 傷:中37,000人;越32,000人;
被 俘:中260人;越1,600人;
坦克被毀:中282輛;越185輛;
軍車被毀:中490輛;越120輛;
火炮被毀:中670門;越200門。
另外:約有60名前蘇聯駐越南對軍事顧問傷亡, 越南部屬在諒山的防空導彈發射台6座 全部被摧毀,8座被破壞。
Ⅵ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究竟傷亡多少人
《高山下的花環》作者李存堡
79年時曾作為戰地記者,隨部隊開赴越南作戰
據李存堡老師介紹,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應當為27000人,其中陣亡將士為6000多人,負傷戰士為21000多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6000多陣亡將士里,有500多人並沒有死在敵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當時我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
Ⅶ 中越自衛反擊戰中敵我雙方的傷亡數字是多少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應當為27000人,其中陣亡6000多人,負傷21000多人。我軍擊斃敵人42000多人,擊傷10000多人,俘虜2000多人。
Ⅷ 對越南自衛發擊戰,有多少人傷亡
對越自衛反擊戰地點:中國和越南邊境;
時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參戰方:中國、越南;
結果:中越雙方各自宣布勝利;
參戰方兵力:中方20萬人,越方10萬名陸軍,15萬民兵;
傷亡情況:
中國死傷:27000人;
越南死傷:60000人,另民兵50000人。
Ⅸ 中國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雙方傷亡多少
雙方傷亡情況,中方傷亡:27000人,越方傷亡:60000人,另民兵50000人。
中央軍委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殺雞。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當面任命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為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總指揮。
調曾經在越南抗法戰爭中作為中國軍事顧問援越的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擔任西線雲南邊防部隊總指揮。
(9)越南自衛還擊多少人擴展閱讀
作戰情況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
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等,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345、346師,重創316A師另7個團、25個營,部分殲滅了越軍325B、327、337、338師另12個團。
拔除了35個公安屯,共殲敵57152人,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導彈817枚、導彈22枚。
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導彈基地3個、機場3個、導彈發射架2個,同時摧毀了越北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Ⅹ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中國出動了多少部隊和兵力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廣州軍區各單位完成一切行動准備,等待行動命令,十二月八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十二月十三日,下達開進命令,次日,廣州軍區參戰各單位一邊開進,一邊編組,十二月底到達集結地域,我軍邊境一線十二月二十五日封鎖邊境。 當面敵情:我東線當面為越軍第一軍區,部署有陸軍11個師另9個旅/團。成兩線配置。 第一線為高平、諒山、廣寧省廣大地區,部署6個師另6個團。 其中,325B師位於先安地區,338師位於亭立縣太平地區, 3師和473師位於諒山地區, 304師位於北山地區,346師位於高平地區, 廣寧省43團位於芒街地區,244團位於河澮縣地區,576團位於茶靈地區, 49團位於保樂地區,另外在邊境各縣各有一個獨立營。 第二線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區,部署5個師另3個旅/團。其中312師位於太原地區, 431師位於慈山地區,327師位於東潮地區,329師位於鴻基地區,242海島守備師 位於錦普地區。河北省196團位於諒江地區,38旅位於東幕地區,98團位於陸岸 地區。 中越邊境一線越軍有27個公安屯,我欽州地區防城當面6個,南寧方向13個,百色當 面8個。公安屯小的幾十人,大的百餘人,下轄1-4個機動班及偵察組,群眾工作組, 後勤組等。 越戰略預備隊第一軍,第二軍在河內地區。東線戰斗第一步戰斗重點為高平地區的越346師和位於諒山,同登的3師。346師又稱「高北師」,師部駐高平南俊,下轄步兵246團,677團,851團, 炮兵188團。其中246團是師主力,又稱「新潮團」,抗法戰爭時期組建, 當時是越軍總參直屬主力團,曾擔任越共中央警衛任務,參加過邊界戰役和 9號公路戰役,擅長運動襲擊和防禦作戰。 3師又稱「金星師」,師部駐諒山及以南,下轄2團,12團,141團,炮兵68團, 該師原駐南方,76年6月調至陸難陸岸地區,隸屬第一軍區,戰前調至該地, 該師及141團曾獲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12團是該師主力,曾獲 「英雄團」稱號,擅長進攻,能打近戰,夜戰,各級幹部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
我軍出動兵力
解放軍參戰陸軍部隊序列
西線:昆明軍區:11軍(31師 32師) 14軍(40師 41師 42師) 成都軍區:13軍(37師 38師 39師) 50軍149師。
東線:廣州軍區:41軍(121師 122師 123師) 42軍(124師 125師 126師) 55軍(163師 164師 165師) 武漢軍區:20軍58師 43軍(127師 128師 129師) 54軍(160師 161師 162師) 成都軍區:50軍(148師 150師)。
為了打好自衛還擊 保衛邊疆這一仗,各軍在戰前都進行了擴編,所有乙種師均擴編為甲種師,每師1萬餘人,加上配屬部隊一個軍參戰人數都在4萬左右.加上廣西,雲南兩省軍區獨立師和若干邊防團,工程兵部隊,鐵道部隊,炮兵部隊,後勤部隊.總數已經超過了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