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

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7-17 02:20:19

⑴ 中國的近鄰朝鮮和越南,在古代和中國是什麼關系

朝鮮,唐朝當時朝鮮半島尚處於一大三小的狀態,朝鮮北方一直到中國東北是唐朝的死敵高居麗,朝鮮南方時百濟新羅加耶三國,唐朝為了消滅高居麗聯合新羅,消滅高居麗。但是日本入侵,又幫助新羅消滅當時的百濟和日本入侵,加耶已經被新羅滅亡。

朝鮮半島離中國較為偏遠,主要是東北本就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區,從漢以來,很難征服。所以唐朝想要駕馭朝鮮,所以保留新羅,代行管理,在加上當時藏族鬧得很兇,所以唐朝視線逐漸西移。新羅逐漸擴大統治區域,統一朝鮮半島。

此後一直到了明朝,朝鮮都與中原王朝斷絕宗番關系。

到了明朝,朝鮮才恢復同明朝的宗番關系。朝鮮這個稱號就是朱元璋給起的。

算起來只有清朝征服朝鮮,但也是簽訂城下之盟,圍攻朝鮮首都,並且索要大筆貢金,因為清朝的主要方向是中原,而且朝鮮地窄民悍,不好統治,所以朝鮮也是屬國。到了中日甲午之戰後,朝鮮徹底脫離中國獨立了。

越南,處於邊遠,但逢中國內亂,便獨立設置入侵中國。到了明朝,由於越南發生內亂,朱棣曾經想要吞並越南,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越南最後還是驅除了明軍,取得了獨立,但是還是臣服於中國。

(1)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朝鮮半島

公元300年至7世紀的朝鮮,史稱「三國時代」,三國間戰亂頻繁。新羅得到中國唐朝的幫助先後滅了高句麗等國,於676年統一朝鮮半島。此後,新羅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系,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公元962年,高麗王朝迅速遣使到宋朝進行朝貢,實行「事宋」政策。

而在高麗成宗時期,契丹人建立遼朝的勢力越加強大,高麗向遼聖宗稱臣納貢,高麗國王從此接受遼帝冊封,使用遼年號,割斷和宋朝的宗藩關系,金朝興起後,繼承了這種關系。

元朝與高麗的關系更加密切,在明清兩代,朝鮮是中國頭等的朝貢國,以朝鮮定期朝貢為例,朝鮮歷來被中國人看作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

朝鮮李朝(1392年―1910年)每年派三次正式貢使前往明廷進貢,派四次正式貢使前往清廷進貢,另外還有許多小規模的遣使。1592年,日本大肆入侵朝鮮,應朝鮮的請求,中國明朝政府派兵援朝抗日,取得「壬辰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從此,在明清時期,朝鮮便一直成為中國的藩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藩屬國

⑵ 古代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越南在歷史上對天朝而言,就是一個經常叛亂、天熱毒瘴的附屬國。
在秦始皇吞並六國、統一中原之後,他又繼續出兵征伐「嶺南、百越」,並於公元前214年兼並嶺南地區。秦帝國於公元前207年崩潰後,前秦將領「趙陀」趁機佔領嶺南並於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並定都於「番禺」。
公元前111年中國漢朝的漢武帝出兵殲滅「南越國」,並在其地設「交趾部」,分為九郡。其中三郡「交趾」、「九真」和「日南」相當於現今「越南」之北部和中北部地區。從那時起越南第一次正式被納入中國的版圖;而在越南也將此歷史稱為第一次北屬時期(呵呵,北屬北屬,往北稱奴屬)。這拉開了我國對越南長達一千多年的兼並管轄時期。
直到公元939年,越南利用唐朝末年大亂之時脫離中國的直接統治而獨立;雖然是獨立,但是越南仍必須定期向中國朝貢並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這藩屬關系一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段法國侵略越南,才由法國取代中國的宗主國地位。
在越南獨立、但稱臣於中國的期間,越南也和中國一樣建立起封建的社會制度。特別在李朝(公元1010-1225)和陳朝(1225-1428)時期,越南從中國引進各式政治、文物制度,特別是「科舉制度」和「儒家思想」來穩定朝代的封建基礎。換一句話說,雖然越南不再受中國的直接統治,但是中國對越南仍有極大的影響。越南著名歷史學家陳重金在他的名著《越南通史》里感嘆地說:「不管大人小孩,誰去上學都只學中國歷史,而不學本國史。詩賦文章也要取典於中國,對本國之事則是隻字不提。國人把本國歷史看成微不足道,論為知之無用。這也是由於自古以來自己沒有國文,終生只藉助於他人的語言、他人的文字而學,什麼事情都受人家感化,而自身無任何特色,形成像俗語所說 「嫌里媚外」 的那種狀況...」
公元1858年,法國利用傳教士受迫害做藉口而向越南出兵。越南末代朝廷「阮朝」不敵法軍,而於1862年割讓南部「嘉定」、「邊和」、和「定祥」三省給法國以求和。當然法國並不以此為滿足,稍後並陸續侵佔其他各省,終於於1885年完全征服越南。越南遭受法國襲擊之時亦曾向中國求援,然當時之中國已病入膏肓,所派遣前來應戰之軍隊並無法有力遏止法軍之侵略。最後中法雙方於1885年簽定協議停戰的「天津條約」。在條約中,中國正式放棄對越南之宗主國地位並承認越南改由法國保護。從此越南受法國的直接統治,直到1945年胡志明利用二次大戰剛結束之國際局勢宣布越南獨立並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後,情勢才開始改變。
在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之後,法國及各國政府並未馬上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合法性,法國甚至起兵鎮壓獨立運動者。為求建國,越南人民也興起10年的抗法獨立戰爭,直到1954年的日內瓦協議才確立越南獨立的合法性;然而在歐、美、蘇聯及中國的介入下,越南隨即被一分為二,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南越」和「北越」。南北分裂之局面持續到1975年,當美軍從越南撤退且南越首都「西貢」淪陷於越共手裡,才由越南共產黨一統南北。南北越於1976年正式合並,改國號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定都於「河內」;此統一局面一直維持到現今仍不變。
南北一合並,養不熟的越南狼就開始向昔日的宗主國、抗美時期的後盾甚至是最強大後盾張開獠牙(越南抗美最關鍵的轉折性戰役-奠邊府戰役,是由陳賡及其班子一手指揮的),雖然死傷頗重,但是我軍還是給了越南及其難忘的教訓。

⑶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3)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⑷ 古代的越南和我國,到底是處於怎麼樣的關系

古代的越南和我國,到底是處於怎麼樣的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其實是「於越」

但是「駱越」人不僅僅是現在「京族」的祖先,學術界公認,駱越人的范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南至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中國境內的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甚至很可能一部分漢族,也是由這個部族的一部分發展來的。

「雒越」的「駱」(雒)有水田之意,他們以農業維生,自戰國時代生活在廣西,駱越人經常與西甌人(首府是鬱林)共存於同一地區,故古籍上也將他們並稱。後被並入南越,漢朝在此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


越南從中國脫離出去的時候,范圍僅僅包括交趾一片,和南越相差很遠

當時阮氏朝廷對此一國名表示接納,並對它作出解釋: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兩粵」舊稱迥然有別。

⑸ 古代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1、首先要明白的是,現在的國與國關系是叫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個系統:
確定了國家間以平等、國家主權為基礎的國際間關系;
是國際關系准則的基礎
是近現代國際關系的奠基石、
是近代國際法的實際源頭。

2、中國在東亞,實現的是朝貢體系。
明太祖朱元璋明確規定了安南、占城、真臘、高麗、暹羅、琉球、蘇門答臘、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齊、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國為「不征之國」,實際上確立了中國的實際控制范圍。
確定了「厚往薄來」的朝貢原則。確立了朝貢體系成為東方世界的通行國際關系體制。在這個體制中,中國中原政權成為一元的中心,各朝貢國承認這一中心地位,構成中央政權的外藩。
這種體系中,皇帝對外藩有徵伐、冊封的權利。外藩對中國有提供軍隊、朝貢的權利。

3、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扁平的體系,各國都是平等的。
朝貢體系是網狀體系,各國根本就不平等,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就跟古代大家族中,族長可以懲罰家族成員,到了現在看來,這是違法....而當時則是做當然。

4、朝鮮、越南明確是中國的藩屬,日本在某些朝代是中國的藩屬。
所謂藩屬,就類似於大家族,中國就是嫡長子,朝鮮、越南就是小兒子,要聽嫡長子的。只有中國可以稱皇帝,其他都叫國王。越南可以自己過自己的,但是你要聽話。如果你不聽話了,我就要動用家法。

日本由於隔得較遠,所以日本努力維持一種對等的關系,但是中國由於隔得遠,也就沒有管他。

⑹ 古代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盡量詳細一些,謝謝!!

中國是越南的宗主國。

——————————
以下文字來自維基網路【越南歷史】條目:

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歷史可從現代上溯至4000年前。越南人的族淵可上述到百越民族,越者粵也。今日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幾乎皆百越族活動的范圍。百越族裔分為東甌、閩越、南越、山越、以及雒越等部落聯盟。秦漢時期中原軍隊逐漸兼並了越人的領地,並向當地殖民,部分越族與遷徙而來的漢族融合,或者遷居到南方至今日的越南一帶。在前1世紀至1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中,越南是在中國古代各政權的統治之下。968年,丁部領統一境內的割據勢力而建國,在李朝建立後受中國宋朝承認其主權。在脫離北屬之後的歷史中,越南成為中國的朝貢國或藩屬國。

大蒙古國時期,越南曾擊退蒙古人的入侵。元朝建立後,越南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入侵。在中國明朝建立後,由於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奪,國內混亂,明應陳朝的遺臣請求推翻胡氏政權,明軍佔領越南後便著手進行直接統治,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越南推動儒學,嘗試重新推動漢化統治。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將明軍趕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中原政權的宗藩關系,之後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又重新恢復獨立。

在19世紀中葉後,法國開始入侵越南,並在西貢設立殖民政府;中國為確保對越南的宗主權導致了中法戰爭,結果清朝戰敗,雙方簽訂了中法新約,使越南正式成為法國殖民地,是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佔領了越南。戰後,法國企圖重新控制越南,但最後奠邊府失守,法軍退出越南。

日內瓦會議把越南分割成南北兩部份,並承諾將推行越南統一的選舉,但這選舉並未舉行。在越戰時,北越由蘇聯及中共支援,而南越則主要由美國支援。這場戰爭不僅導致幾百萬名越南人死亡,美軍也傷亡慘重。1973年3月美國撤退。1975年4月西貢(今胡志明市)被北越軍隊佔領,戰爭結束。在越南統一之後的10年間,越南赤貧,國內政治壓迫、國外經濟孤立。1986年,執政的越南共產黨開始改變其經濟政策,學習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投資的模式,此政策稱為「革新開放」。

⑺ 中國與越南有怎樣的歷史關系

清代學者永、紀昀(yún)所編《四庫全書總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對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歷史關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漢迄(qì,到)唐,並為州郡……安南自宋以後,世其職(職:賦稅、貢品)貢。」通常,史學家稱越南獨立前為「郡縣時期」(亦稱「北屬」或「內屬」時期),稱其獨立後為「獨立時期」(或稱「自主時期」、「宋元明清時期」)。這說明,越南獨立之前和獨立之後,中越兩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不同的。

許多中國古籍,比如《史記》、《尚書》、《禮記》、《淮南子》、《呂氏春秋》、《論衡》以及《楚辭》中,都有有關「交趾」的傳說與記載。在遙遠的古代,由於「道路悠遠,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們想像中的「炎荒」、「徼(jiào,邊界)外」之地。後來,通過不斷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實就是為了開辟通道),人們才對那裡的情況,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傳說與記載告訴人們,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區已經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徹底廢除了「封諸侯,建藩衛」制度,在全國全面實行郡縣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嶺南,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廣西南部一部分地方。從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國版,交趾也便由「域外」變成了,「域內」。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原為南海郡龍川縣令、後任南海尉的趙佗兼並三郡,割據自立,於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趙佗為南越王,用以籠絡趙佗。趙佗治越有方,使那裡的人民安居樂業,為歷史學家所稱道。

漢元鼎(漢武帝劉徹年號)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漢武帝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以樓船(水兵)10萬,分四路進攻南越,並於第二年在南越地設儋耳(daněr)、珠崖。南海、合浦、蒼梧、鬱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內一帶,下轄10個縣;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靜和義安一帶,下轄7個縣;日南郡在最南,下轄5個縣。縣大約相當於原雒(luò)越人的一個部落,仍然由部落領袖管理。此三郡所轄地域大抵相當於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區。為了加強統治,漢朝廷還在九郡之上設交趾部,委派刺史統轄。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經濟、文化發展趨向,都為後來越南國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會的發展做了准備。其時,憑借便利的水陸交通,三郡便與今天的兩廣地區和內地有著頻繁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往。同時,三郡也是漢朝與東南亞、西亞各國海上交通的要沖,特別是日南郡,更是漢朝對外貿易的一個窗口。

三國時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歸屬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屢有變動,先設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護府並派都護鎮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設若干州,由刺史統管。此後,唐還曾在安南設置節度使、經略使,以實行對那一地區的統治。

公元9世紀後半葉,黃巢大起義給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擊。歷時10年的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唐王朝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名存實亡。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在越南的統治自然也難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權,唐王朝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委任他為節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顥(hào)繼任節度使後,重新規定地租額,免除農民勞役,並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這就意味著,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權從這時起已經建立。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封建統治力量進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階級的代表吳權以愛州(今清化省)為根據地,自立為王。新政權在開始時是不穩定的。從12世紀中葉到11世紀初,又先後經歷了「十二使君之亂」(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個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戰,歷史上稱為「十二使君之亂」)和丁氏、黎氏兩個王朝(公元968年,最強大的使君丁部零鋤平其他使君,統一安南,建大瞿越國;公元981年,丁朝部將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蘊建立起一個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權才趨於鞏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當時的越南王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為南平王;1164年,宋「特賜(越南)安南國名」,封當時的越南王為安南國王。史家認為,安南立國,標志著越南結束了「內屬」(或「北屬」)時期,中越兩國間國與國的關系才正式開始。而實際上,直到188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的幾百年間,越南歷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國保持著藩屬與宗主的關系。

1802年(清嘉慶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國國長阮福映按照慣例向清廷遣使請封,「且請改國號為南越」,清廷最後降旨,同意定國號為「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國名由此時起沿用至今。

⑻ 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啊 藩屬國關系同志加兄弟關系

越南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中國的一部分(越南比朝鮮半島更親,因為朝鮮半島從漢四郡以後基本沒被中國中央王朝實際管轄)。就是越南歷史書上的北屬時期。到宋之後才成為了藩屬國(由中央王朝冊封的邦國)。明清之後才徹底獨立。古代越南也是用的漢字,後來產生了喃字,也和漢字差不多了,在成為法國殖民地後才有了現在的拼音文字。越南這個國名都是中國皇帝賜予的。越南古代的有些王朝的王族還是中國人,如越南陳朝。
越南和中國大致可以說是文化同根同源的,至少越北地區的人種血緣跟中國古代南方的百越族接近。

⑼ 歷史上古代越南和古代的中國有什麼關系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越南在古代時期一直都是作為我國的附屬而存在,其對內也仿照我國稱自己為“華夏”,對外則是號稱“小中華”,但是前面還會再加個“南天”的前綴。


隨著宋朝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交趾雖然還是藩屬國的身份,但是其統治者對外一律自稱為皇帝,最終又被朱棣出兵收服,而曾經被冊封為安南王國的土地,又重新改名為交趾省。

⑽ 歷代中國與越南的關系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19世紀法國天主教勢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19世紀初期,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

(10)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華夏地區。當時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一帶,部落極多,各自為政,沒事互毆,從未統一,史稱「百越」。經過六、七年的大戰小戰,秦橫掃百越夷人,將秦帝國版圖擴大至此。隨後控制當地並建立了郡縣政權,並將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2、漢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國,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實施直接統治。

此後,越南北部地區在長達1000多年時間內,都成為中原王朝管轄的州、郡、縣行政區,漢代稱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稱為「千年郡縣時期」。

3、元明清時期的中越關系

元朝的蒙古鐵騎是一支幾乎征服了全部亞歐大陸的草原鐵騎大軍,令歐洲人也聞風喪膽。但是,當他們來到亞洲大陸南端的一個小國家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明朝時期,黎季楚篡權,建立大虞國。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滅掉了黎氏,駐軍安南。但好景不長,趁著永樂帝屍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將明軍趕出安南,建立大越國(黎朝)。從此,中國再沒有直接管轄過安南地區了。

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法國傳教士幫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順化(今河內)。1803年,清朝嘉慶皇帝詔改安南為「越南」,命廣西按察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向清朝稱臣。越南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閱讀全文

與在古代中國和越南是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生哪裡可以買到衛生紙 瀏覽:136
印尼的沉船是怎麼回事 瀏覽:853
二戰後印度軍艦有哪些 瀏覽:975
gogoing為什麼越南 瀏覽:835
速度術語義大利語怎麼讀啊 瀏覽:435
中國為什麼分民族 瀏覽:68
伊朗怎麼登上油輪 瀏覽:888
中國37的鞋歐碼多少 瀏覽:48
越南永安屬於哪裡 瀏覽:267
疫情哪些國家已經高了中國 瀏覽:57
什麼標志著封建制在英國的建立 瀏覽:838
西班牙國家隊和義大利哪個強 瀏覽:117
英國交通費是多少 瀏覽:791
從廣西哪裡可以去越南 瀏覽:446
印度狂犬疫苗是哪個國家 瀏覽:123
義大利yarese是哪個城市 瀏覽:316
印度的頭飾怎麼戴 瀏覽:273
為什麼紐西蘭上有英國的國旗 瀏覽:376
怎麼誇中國舞老師 瀏覽:856
伊朗兩萬紙幣值多少錢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