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在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中,實力如何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地區,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組成,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分別是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和東帝汶。在這些國家中,只有“城市國家”新加坡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很高,人均GDP位列世界前列,屬於發達國家。
❷ 越南GDP飛速增長,增速遠超日韓,為何至今仍窮困潦倒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能夠直觀地反映出這一國家的潛力和未來走勢。
從普遍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GDP增長速度越快,那麼國家走向富足的時間也會越短。
例如二戰之後受到美國扶持的日本,短短的十幾年時間,日本就從二戰的戰敗國,搖身一變成了亞洲地區的發達國家。同樣經歷過高速發展的還有韓國,中國和菲律賓。
原本越南的經濟產業構成就有不足,再加上後天方向選擇錯誤,陷入了虛假繁榮的局面,導致如今的越南處在一個閉合的圈子裡,如果越南政府不能及時看清國內"虛假繁榮"的假象,做出正確判斷,調整發展經濟的方向,跳出這一怪圈,否則越南不要說成為亞洲的發達國家了,自身經濟遲早要面臨崩潰。
❸ 越南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一 政治制度沿革
1945年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又進行了艱苦的抗法戰爭。1954年7月,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簽署,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
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開始從南方撤走。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選出統一的國會,7月宣布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二 憲法
迄今為止,越南已總共頒布了4部憲法即1946年憲法、1959年憲法、1980年憲法和1992年憲法。
1980年12月,越南第六屆國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據該憲法,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越南共產黨是領導國家、領導社會的唯一力量。
1992年4月15日越南八屆國會11次會議上通過的現行憲法對越南政治制度的性質和內容作了詳細的規定,其中心內容是: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共產黨是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力量,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制度。「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一個人民建立的、為了人民的人民民主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是以工人、農民以及廣大知識分子組成的聯盟為基礎的。」
2001年十屆國會10次會議對憲法部分條款作出修改,確定越南要發展「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
三 國家元首
國家主席是越南國家元首。國家主席由國會投票選舉產生,任期與國會每屆任期相同,均為5年。國家主席兼任武裝部隊司令和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其他主要職權有:頒布憲法和各項法律;建議國會選舉或罷免國家副主席、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根據國會的決議,決定大赦或特赦等。
四 立法機構
國會是越南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全國惟一的立法機構,任期5年,通常每年舉行兩次例會。國會代表以普選制投票產生,國務委員會是國會的最高常設機關,任期與國會相同。主要職權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及其他法律並實施監督;決定國家經濟計劃;審定國家財政預算和決算;規定國會、部長會議、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構的組織形式,任免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主席、副主席和其他成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成立或撤銷國家各部、委;審議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工作報告;決定各省、中央直轄市和相當級別行政單位的地界劃分;規定、修改或廢止各種稅收;決定大赦及戰爭與和平問題等等。
❹ 越南是一個貧富差距挺大的國家,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越南是一個貧富差距挺大的國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兩個字——資本。越南這個國家在許多方面的政策都有著我國曾經的影子,但也有著諸多的不同,越南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國家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貧富差距是正常的,而且這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現象,但如果是貧富差距過大,那就會適得其反,富人手中有資本,窮人沒有,富人有著更好的資源以及機會,而窮人還是沒有,隨著時間的積累,富人只會越來越富,而窮人也會越來越窮,這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緣由。
貧富差距是每個國家都有的正常現象,但貧富差距一旦過大就會引起諸多的問題,所以,如何減少貧富差距成為了許多國家的難題。
❺ 越南2019年gdp總量是多少
越南2019年GDP總量為6037萬億越南盾。
按照去年的平均匯率計算,摺合2600億美元。由此可見,越南經濟體量並不算龐大,還不及3000億美元,但是經濟發展較快,提升空間很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河內訊(記者趙青)根據越南統計總局日前發布的數據,2019年越南GDP增長達7.02%,這是越南連續第二年經濟增長超過7%,超額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增長6.6%至6.8%目標。
具體來看,農林水產業增長2.01%,對國民經濟貢獻率為4.6%;工業和建設業增長8.9%,貢獻率為50.4%;服務業增長7.3%,貢獻率為45%。在經濟保持較高增長的同時,CPI維持了較低水平,全年增幅為2.79%,創3年來新低。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❻ 越南的經濟總量是多少
(一)工業生產繼續維持較高增幅
2005年越工業生產總值約416.8萬億越盾(約263.8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17.2%,超額完成年計劃。其中,國有企業增長8.7%;非國有企業增長24.1%;外資企業增長20.9 %。
增長較快的主要工業產品有:煤增長22%,化肥增長31.5%,建築用鋼材增長21.6%,建築機械增長37.5%,各類汽車增長28.9%,貼牆瓷磚增長19.3%。
增長低於全國平均增長和下降的商品有:加工海產品增長15.2%,啤酒增長13.0%,成衣13.4%,包裝紙增長13.9%,電力增長13.9%,香煙增長6.2%,綢布增長3.5%,針織服裝增長4.0%,殺蟲劑增長6.0%,葯片增長13.3%,洗滌用品增長3.4%,衛生間用瓷磚增長9.4%,水泥增長10.4%, 建築瓷磚增長7.9%,電瓶增長1.1%,各類家用電風扇增長11.0%,摩托車增長7.8%,天然氣增長2.4%,原油下降7.8%,液化氣下降8.2%,蜂蜜下降22.4%,柴油機下降21.4%,電動發電機下降3.2%。
工業增長速度較快的省市有:峴港增長17.2%,平陽省31.7%,同奈省22%,永福省33.4%,芹苴市23.7%,河西省20.1%,海陽省23.8%,海防市17.3%,廣寧省19.4%。
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些產品的增長幅度小。從對37類主要產品調查情況看,只有7類產品超額完成指標,其他20類產品雖有增長但低於計劃指標,另有9類產品下降。
一些工業生產規模和比重較大的省市工業產值增長速度低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如巴地-頭頓省增長14.2%,富壽省14.2%,清化省11.4%,胡志明市14.4%,特別是河內市,盡管工業比重大,但其工業增長不僅低於全國平均速度,且低於年計劃指標。
(二)農林漁業持續、穩定增長
2005年越遭受大面積的洪澇乾旱和禽流感的影響,但農林漁業仍增長4. 9%,其中農業增長3.2%,林業增長1.2%,漁業增長12. 1%。農林漁業全年增加值為4%。
農業因氣候變化、乾旱、台風原因影響,種植面積減少。2005年越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約732萬公頃,預計稻穀產量為3580萬噸,年均單產約4.89噸/公頃。玉米全年產量375萬噸。
漁業全年產量約343.3萬噸,比上年增9.2%。
3、林業繼續堅持保護樹林和植樹造林的方針,並逐步由國家統一管理向各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發展的方向轉變。森林覆蓋面積從2000年的33.7%提高到2005年的37.8%(計劃指標為38%~39%)。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5%
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5.4萬億越盾(約300.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5%。其中,個體經營戶約263.1萬億越盾(約166.5億美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2%;私人經濟約84.9萬億越盾(53.7億美元),佔20.4%;國有經濟約51. 8萬億越盾(約32.8億美元),佔12.4%;外資企業約8.6萬億越盾(約5.4億美元),佔2.3%;而集體經濟只有3.9萬億越盾(約2.4億美元),僅佔1%。
❼ 按購買力,越南和印度的GDP總量、人均GDP都是多少呢
按照越南當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9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6293.14萬億越南盾,摺合2712億美元。按不到1億人口計算,越南人均GDP依然未能突破3000美元大關。
印度的人均GDP也已經達到了6460美元,也是匯率法計算的人均GDP的3倍多。由於IMF並未公布購買力規則的詳細細節,我們不能得知具體的換算過程,但從公開的數據來看,越南和印度被低估程度較大。
那咱們中國呢?按購買力,我們的經濟總量約為24.1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穩居世界各國之首。我們的人均GDP在購買力規則下,約為1.719萬美元——與美國人均的6.3萬美元相比,差距還是很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❽ 2021年一季度,越南經濟增速和GDP都是多少呢
根據越南的官方計劃,2021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是6.5%。其中,在第一季度流行的背景下,經濟增長目標是5.12%,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11%,三季度目標為6.71%,四分之一目標是6.67%。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其經濟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同比僅為4.48%,雖然高於前一年,但它低於以前設定的增長目標。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是產業增長低於預期。
2021年的第一季度,越南的進出口成本估計為1526.5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其中,商品出口的增長率達到22%,進口增長率達到26.3%——,兩位數。可以看出,越南經濟增長,外部需求顯著提高,但越南的國內需求仍然有缺陷,而且整體經濟增長降低。
❾ 越南經濟現狀
越南系發展中國家。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並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經過十餘年的革新,越經濟保持較快增長,1990-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3%,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三產結構趨向協調,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2003年越克服非典和自然災害影響,積極採取擴大社會投資、促進出口、刺激內需等一系列舉措,使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但也還面臨增長質量和效益低、結構調整尚未到位等制約因素。 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約376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3年):7.24%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480美元 貨幣名稱: 越南盾(Dong) 匯率: 1美元=15650越盾(2003年12月) 通貨膨脹率(2003年): 3% 城市失業率(2003年): 5.78% 外匯儲備(2003年):約60億美元 【資源】 越南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 【工業】 2003年,越南工業佔GDP比重升至約40%,總產值達302.99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6%。其中,國有企業產值為117.416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2.4%;非國有企業產值為75.906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8.7%;外資企業產值為109.795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8.3%。從業人口約471萬人。 近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原油(萬噸) 1674 1662.7 1769 鋼材(萬噸) 171 242.91 268.2 發電量(億度) 308 355.63 411.2 化肥(萬噸) 107 117.61 127.6 水泥(萬噸) 1537 1948.17 2328.2 煤(萬噸) 1296 1587.85 1896.3 (資料來源:越南統計總局) 【農業】 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2003年越農林漁業總產值為163.498萬億越盾,同比增長4.9%,約占當年GDP的21.8%。農業產值為127.11萬億越盾,同比增長4.1%,其中糧食產量3745萬噸;林業產值6.17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1%;漁業產值為30.21萬億越盾,同比增長9.5%。從業人員2529人。 2003年主要農作物和水產品產量(千噸) 名稱 產量 稻穀 34200 咖啡 630 橡膠 350 水產品 2630 (資料來源:同上) 【服務業】 近年越南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2003年商品零售及服務業收入總額為310.469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2.1%。其中國有經濟為50.3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0.4%,占總額的16.2%;集體經濟3.961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3.9%,佔1.3%;個體經濟187.43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1.7%,佔60.3%;私營經濟60.722,同比增長14.1%,佔19.6%;外資企業為8.075萬億越盾,同比增長14.7%,佔2.6%。 【旅遊業】 越南旅遊資源豐富,5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近年來旅遊業增長迅速,經濟效益顯著。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疫情影響,旅遊業一度低迷。但越南加強推介活動,大力開拓國內市場,使旅遊業逐步復甦。全年接待國外遊客220萬人次,國內遊客13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約20萬億越盾,同比下降13%。主要客源國(地區)為中國(70萬人次)、美國(21.4萬人次)、日本(21萬人次)、韓國(13萬人次)、澳大利亞(9萬人次)。主要旅遊景點有: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廣寧省的下龍灣等。 【交通運輸】 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經過重組,提高服務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交通運輸仍為越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2002年客運量為8.33億人,貨運量2.38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3.9%和9.4%。 鐵路:網路包括6條干線和一些支線,總長3220公里,干線全長2700公里。有410個機車頭,其中150多個是蒸汽機車頭。2002年客運量1000萬人,貨運量705萬噸。2002年升級改造鐵路209公里,鐵路橋2000米。 公路:總長13萬多公里(其中1.4萬公里國道,1.5萬公里省道,其餘是連接各縣鄉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約佔10%,汽車總數7萬輛,貨車8.8萬輛,客車6.1萬輛。2002年客運量6.83億人,貨運量1.6億噸。2002年新建和升級改造公路2690公里。 水運:水路總長1.1萬公里,內河水運有854艘拖船、28470艘貨船、1355艘駁船,運輸能力約163萬噸。海運有610艘貨船、6艘駁船,運輸能力84萬噸。交通部直接管轄的8大港口為廣寧、海防、爐門、歸仁、義安、芽庄、峴港和西貢港。2002年全國港口總吞吐量7000萬噸。客運量1.34億人。2002年新建碼頭450米,河道清淤35萬立方米。 空運:全國共有大小機場90個,其中15個為民用機場。3個國際機場分別為:內排機場(河內市)、峴港機場(峴港市)和新山一機場(胡志明市)。原用客機大多為前蘇聯製造,近幾年通過向西方公司購買和租用,正逐步由歐美機型所取代。2000年客運量為402萬人,貨運量6.2萬噸。 管道運輸:汽油管道運輸建於60年代,現有275公里長的B12輸油管道,設計能力為100萬噸/年。 【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連續6年超額完成年計劃。2003年國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1.3%,超額完成年計劃的11.6%。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4.1%。 近年來財政收支情況 2001 2002 2003 財政收入(萬億越盾) 100 112 138 財政支出(萬億越盾) 110.45 118.84 152.2 財政赤字(萬億越盾) 10.45 6.84 14.2 </FONT>
❿ 越南的進出口總額是GDP的2倍,這是怎麼回事
越南,東南亞新興經濟體,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承接了其他國家的中低端產業轉移,GDP增速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超過7%。雖然以越南的體量來看,這個增速不算快,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7%的增速就顯得比較突出了。
▲越南進口的金屬,44.85%來自中國,15.4%來自韓國。
越南製造業基礎薄弱,以中低端產業為主,很多零部件都需要從中韓進口。2020年越南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53億美元,中國為3.85萬億美元,是越南的85倍。韓國為4067億美元,是越南的約9倍。
即使在東南亞,越南的製造業規模也未超過新加坡和四小虎,印尼2103億美元,泰國1266億美元,馬來西亞751億美元,新加坡700億美元,菲律賓640億美元。越南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還是先超過菲律賓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