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境內有自衛反擊戰烈士墓地嗎
怎麼可能呢!越南是什麼國家你還不懂么?就算是曾經有恐怕也被砸光了
Ⅱ 他在戰斗中不幸犧牲,父親86歲,苦等38年才為其掃墓,他是誰
父母總是希望兒女能建功立業,卻又希望兒女能離自己距離特別近,這樣也能長久看到兒女們。可是,長大後的子女們就像翅膀開始有力的鷹一樣,撲撲翅膀像在藍天里翱翔,展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和白雲一比高下。父母也只好看著兒女們的背影漸行漸遠,心懷最殷切的期盼。有這樣一個老人,因為戰爭,兒子小小年紀就上了戰場,兒子是去為國家建功立業去,做父親的如何能攔呢?於是多年後,父子天人永隔。
1976年,蒲仕平去參加了對越的自衛反擊戰,離開家的時候,蒲仕平才是個21歲的帥氣小夥子。這場戰爭無情的奪走了蒲仕平年輕的生命。這場戰爭發生於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我國和蘇聯,越南的關系已經進入冷淡和敵對狀態。
結語
很多人都在說如今世界和平,但真的和平嗎?當看見相關新聞的時候,是否有那麼一絲慶幸,慶幸生活在中國。正如眾人所說,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生在和平國家。正是因為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才更加要珍惜。
戰爭讓無數個家庭分離,讓數以萬計的人民流離失所,甚至是失去了家園,軍人們勇敢無畏的到前線戰場上保護國家與人民,所以我們要永遠珍惜和平,愛護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留在中華大地上,只有尊重歷史,與珍惜和平,才能避免像蒲運海這樣家庭的悲劇的再次發生。
Ⅲ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死了多少軍人
在廣西和雲南的26座烈士陵園的墓碑上可以查詢的:
1978年—1990年約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 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9人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雲南籍無具體14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 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 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湖南籍無具體15人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四川省烈士約699人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河南省烈士約約571人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河南籍無具體4人湖北省烈士約544人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山東省烈士約431人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 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江西省烈士約293人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 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安徽省烈士約246人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 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福建省烈士約238人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 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 南平市15人河北省烈士約202人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 溫州市17人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 安康市1人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山西省烈士約56人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甘肅省烈士約16人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天水市7人遼寧省烈士約13人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松原市3人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青海省烈士約3人西寧市3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烏魯木齊市2人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烈士共計約11482人
可查的就是這么多人
此外還有擔任穿插任務的部隊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烈士骸骨未曾帶回,保守估計這部分失蹤人員也是千餘人
Ⅳ 自衛反擊戰烈士公園今天有多少人
麻栗坡烈士陵園,位於雲南省麻栗坡縣城北郊4公里處,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佔地50餘畝,背靠青山,面向綠水,共安葬烈士957人。陵園大門建門亭,上書「麻栗坡烈士陵園」7個大字。麻栗坡烈士陵園建成後已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革命烈士重點保護和重點參觀的聖景之一。每年清明節,均有成千上萬來自全國各地的解放軍戰士、工人、農民、烈士家屬、機關幹部、學生、國際友人前來參觀悼念烈士英靈。現已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5773307_1.html/ ]
入門亭沿石階梯拾級而上即到達陵園中心,就看到用大理石豎立起
麻栗坡烈士陵園(10張)高約15.32米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的正面是毛澤東生前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背面是朱德生前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20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紀念塔的兩側豎立著用大理石鑲成高3.63米、寬8.58米的紀念碑各一塊,碑上簡介著烈士的們的英雄事跡。紀念碑下側建牌坊1座,流檐飛角,雕龍畫鳳,立著石獅1對。陵園上端建六角亭1座,供瞻仰人員休息。陵園四周築石牆保護。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陵園中央有共青團中央慰問團從北京中南海帶來的水和土栽培的北京雪松,有濟南部隊帶來的龍柏、撒金柏,有昆明軍區司令員張致秀親手栽種的2顆樹苗,有全國各地帶來的奇花異草。整個陵園已綠樹成陰,花木叢生。從山腳至山頂共安放著21排937名烈士遺體,其中英雄台安葬著被中央軍委和軍區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的15位英雄。 麻栗坡烈士陵園
在937名烈士中,1984年4月收復老山、八里河東山戰斗犧牲632名,其他戰場犧牲77名,犧牲的烈士中,黨員308人,共青團員386人,黨團員占烈士人數的74%。 在老山、八里河東山、扣林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和民兵,堅決執行中央軍委的作戰命令,發揚了中央軍委鄧主席倡導的"五種革命精神",密切協作,機智靈活,前仆後繼,英勇作戰,嚴懲了越南侵略者,為國爭了光,為民爭了氣,為軍爭了輝。在戰斗中,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把對黨對人民的熱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當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挺身而出,毫不猶豫,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到祖國邊疆的土地上。 麻栗坡烈士陵園
在這里安息的有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犧牲的烈士,有在守衛邊疆執行其他任務中犧牲的民兵、民工。他們的輝煌業績,永載光榮史冊,他們的英名與日同輝,與江河同存,流芳百世,功垂千古。
Ⅳ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有紀念碑嗎
我只知道雲南河口、麻栗坡這邊都有紀念碑。越南我估計沒有了你都把人給打蒙蔽了還想著人家給你立碑紀念你嗎。。。。。
Ⅵ 兒子在對越反擊戰中犧牲,老父親苦尋38年,何時才能找到兒子的墓
兒子在對越反擊戰中犧牲,老父親苦尋38年,到86歲才找到兒子的墓
導語:我們都知道戰爭是殘酷的,戰場上刀劍無眼、炮火無情,但我們只能憑借文字描述、圖片與視頻間接地認識戰爭,難以設身處地體會到戰爭的可怕,只有參戰的一線將領與戰士們才能真真切切感那種生命隨時受到威脅的殘酷感。軍人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最可愛的人們,他們總能在關鍵時刻為我們負重前行,那些在戰場上英勇捐軀的烈士們值得擁有最崇高的敬意。一位老父親的兒子在對越反擊戰中不幸犧牲,老父親苦苦尋找38年,才在86歲時找的兒子的墳墓。
結語:父愛總是默默無言的,卻如高山般深沉。為人子女,我們一定要常懷感恩之心。
Ⅶ 1979年越南自衛反擊戰,共犧牲了多少戰士消滅了多少越南鬼子
1979年自衛反擊戰傷亡、殲敵的數字有各種說法
目前比較可靠的是史文銀的著作中披露的:6954人犧牲,14800人負傷,238人被俘,這和越南的統計差不多,英文維基也引用了這個數據
越南的損失數據很紛亂,我方申稱打死越南正規軍100100人,打傷10000人,俘虜2210人。越方曾說有20萬平民死亡
Ⅷ 對越反擊戰烈士陵園一共多少人
麻栗坡烈士陵園 麻栗坡烈士陵園,位於雲南省麻栗坡縣城北郊4公里處,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佔地50餘畝,背靠青山,面向綠水,共安葬烈士957人。陵園大門建門亭,上書「麻栗坡烈士陵園」7個大字。麻栗坡烈士陵園建成後已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革命烈士重點保護和重點參觀的聖景之一。
Ⅸ 對越自衛反擊戰授予一等功臣有多少人
對越自衛反擊戰授予一等功臣有100到200人左右,具體數目不詳。
例如:
1、李海欣(烈士)
119團8連3排代理排長李海欣,高中文化程度,一九六二年八月生,一九八一年一月入伍,共產黨員。 收復老山的戰爭中,李海欣率領十四名戰士,克服重重困難,堅守142號高地五十五晝夜。
特別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禦戰斗中,指揮十四名戰士,同多我軍十倍之多的越軍浴血奮戰,身負重傷後,仍堅持戰斗,直到生命最後一息。
2、徐良(戰斗英雄)
1986年5月2日晚,在雲南老山前線戰斗中3槍擊斃一敵,擊傷一敵,負傷的敵兵被戰友擊斃,而他受傷失血過多,拖延時間過長,導致左下肢缺血壞死,不得不截肢。兩個半月之內,他接受了9次手術,前後共用血26000毫升。
3、史光柱
史光柱,男,漢族,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黨,1986年進入深圳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完成本科學業後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人,2005年10月從77283部隊副政治委員職位退休。
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1990年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國家人事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殘聯聯合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2006年被中國文聯,中華基金會聯合評選為「全國十佳卓越人物」。現任中國殘聯作家聯誼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4、展亞平
展亞平,1962年8月生,1981年10月從沙洲縣(後為張家港市)樂余鎮應征入伍,服役於南京軍區駐杭州部隊「硬骨頭六連」,在硬骨頭精神的熏陶下,在連隊黨支部的培養和戰友們的幫助下,很快當上了班長,並光榮入黨。
1984年7月,尊奉中央軍委的作戰命令,跟隨部隊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在1985年1月的一次戰斗中,為掩護戰友被流彈炸致重傷,先後動過七次截肢手術,失去了雙腿和左手,被評為特等傷殘,榮立一等功,先後被授予「硬骨頭戰士」、「自強模範」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曾4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軍委領導的親切接見。
5、劉德富(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
劉德富(1958—),南溪縣李庄人。先後榮立「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三等功」,享受省級勞動模範待遇。
1979年8月被選送解放軍防化學院指揮系學習(地址在北京)。1981年防化學院中專畢業後,被安排去昆明軍區11軍31師防化分隊任排長。1984年4月再次上前線,參加者陰山、老山的對越「兩山」作戰,榮立三等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