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中印與越南有什麼區別

中印與越南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7-20 05:29:29

㈠ 80年代印度厲害還是越南厲害為什麼我國和越南打仗那麼費力而和印度打仗那麼快

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只是美蘇援助金錢和武器,但是自身剛剛獨立10多年,較為貧困,軍隊戰鬥力低下,武器多數陳舊不堪,戰術失當
越南雖然也不富裕,但是幾十年一直打仗,戰鬥力強,同時中蘇又援助國大量武器,資源,還指導過訓練。另外越南北部是山地叢林地形,不利於作戰,和中印邊境一片不毛之地不同。

㈡ 印度與越南誰更強

肯定是印度噻。
印度有核武器,可以發射衛星,有與我國相近的系列短程、中程、遠程導彈系統,有航母等等。這些,越南都沒有。
印度是除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外,軍事科技最強的國家之一。

㈢ 中國和越南、印度開戰的利弊

劇我分析!中國和越南之間沒什麼大的問題!不可能打!因為中國的實力和越南不在一個層次上!中國不用武力就可以對越南施加壓力解決問題!中國和越南在南海上存在爭議!但主要是美國因素問題不大!
中國和印度,就比較復雜了!本來兩個國家就都互相不信任!中國和印度的雙邊關系是比較弱的,互相不信任!!而且還有領土爭端,邊境問題到現在沒解決,這些年中國一直用巴基斯坦在戰略上牽制印度,印度用西藏問題在中國背後挑事!而且最關鍵的是中國要發展,必須有治海權,所以印度洋中國一定要有在那裡說話的權利!現在中國海軍遠洋沒有權利,印度洋被印度海軍控制。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爭端!因為中國要發展,印度洋是通道呀!不能永遠讓印度控制,所以中國要搞航母么!要說打的話 現在中國在海洋上沒有任何實力跟印度打,最大的可能是在邊界上有小規模沖突!!

㈣ 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誰更勝一籌有何依據

論越南和印度的軍事實力,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印度在武器裝備方面完勝越南,越南在戰斗意志方面稍強於印軍。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越南是東南亞地區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國,但越南的整體實力和印度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越南面積僅有32萬平方公里,大城市也就只有胡志明市、河內市、海防等極少部分發達城市,如果印度把全部的150枚核彈頭都發射出去的話,越南還能招架得住嗎?他沒有俄羅斯那樣廣闊的戰略縱深,尤其是他的「小蠻腰」地形,東西跨度僅為50公里,還沒有北京長安街的長度長,受核導彈打擊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越南的綜合軍事實力與印度軍隊相比,當然是印軍更勝一籌,越軍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㈤ 中國和印度、越南、菲律賓的關系各是怎樣

中印關系較大體局面是競爭略帶合作。合作面以哥本哈根會議聯合抵抗新的碳排放標准為例:中印聯手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反對發達國家設立的標准,保障了弱小國家的話語權。競爭面以國土爭端為例: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陸軍中將賈斯沃爾原計劃在本月到中國參加印中之間一次高層交流,但由於中方認為克什米爾主權存在爭議,因此拒絕給賈斯沃爾發放簽證。中印軍方交流出現問題。中越關系表面激流盪漾深層波瀾不驚。近期美越軍演,越南聲稱南海主權被媒體炒得火熱,但美越軍演中有幾大看點:1、演習地點在越南境內,表達的內容是不想過分刺激中國。2、兩國拒絕承認針對中國。3、演習雙方身份尷尬,越南戰爭把美國人趕走的英雄又把美國人接回來了?實際上越南此次與美國聯手是顯擺的成分居多,為告訴中國他們還沒有放棄南海,美國人則想籍此實現「返回亞洲」的大美國夢,以表現出亞洲還是歡迎美國的。然後再看「南海新為准則」的簽訂顯然使中國從被動道德姿態中緩過氣來,為下步的行動爭取了主動性。作為東盟特使的越南代表與中國特使相談甚歡,否定了菲律賓對華施壓的提案。中菲關系現階段雙方爭執較多。馬尼拉槍擊事件打開了中菲的潘朵拉魔盒,雖然處於需要中國政府一直對處於馬六甲的菲律賓一忍再忍,並未對這次事件作出強烈反應,但菲律賓彷彿不甘寂寞般在越南與中國發生南海爭執時強插一腳,預聯合越南將南海問題提交聯合國,將南海問題多邊化擴大化,讓更多的人來趟渾水,菲律賓國內一則縱容反華抗議,一則批評中國外交官,一則讓議員登島宣誓「主權」。但是在菲律賓熱熱鬧鬧唱大戲的時候不僅中國,國際上普遍反映冷淡,熱鬧的戲變成了獨角戲。但是這演示不了菲律賓對中國關系的態度與中國應對的策略。

㈥ 中俄、中印、中越應該是競爭還是共存的關系

國家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都是競爭共存的關系。但是國家之間也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關系。即便是共存關系也不要忘了競爭。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律,也是國際規律。中俄目前是共存關系,也是最大最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中國與印度是競爭關系,但是印度何嘗不是中國需要的一個共存對象?中國與越南是共存關系,也存在競爭。面對強美,中國需要連橫。

㈦ indochina什麼意思和越南什麼關系

indochina 中南半島, 越南是在這半島. 原法文Indochine.

中南半島(含馬來半島)亦稱印度支那或中印半島,指亞洲東南部的半島,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中南半島通常特指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的「法屬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舊稱高棉)、寮國三國,簡稱「越棉寮」;廣義的中南半島則指「東南亞大陸」,包括越棉寮三國及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地區及新加坡等地。

「印度支那」一詞是音譯自法文「Indochine」,表示位於印度與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的華人普遍使用「中南半島」一詞,主要是因為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支那」發展成為侮辱中國的詞語,在於右任的倡議下,改用「中南半島」,意思為「在中國南方的半島」。

㈧ 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誰更勝一籌呢

美帝打越南時也是有核對無核,差點把美國給打崩盤了。核武器只是一種威懾的存在,賞日本的那兩顆,實驗的成分更多。連美國人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大威力。用刀砍過人的人,才真正的理解到刀的可怕。

越南戰爭不是越南士兵不勇敢,主要是越南士兵裝備與美國人准備就不在一個等級上,用偉人一句話就是「美國人已經武裝到牙齒」,反觀越南士兵裝備充其量最好裝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裝備。如此懸殊的條件下越南人敢於和美國人作戰,越南人勇敢精神應該得到肯定,這背後和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正確指導密不可分。如果把當時的美國人准備和越南人准備互換一下,死亡最多的一定是美國人。

㈨ 中印,中越的戰爭歷史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
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中方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中
國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中國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越南,是中國南方的鄰國。歷史上,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設置交趾郡,越南這片土地就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歷史上,越南地區一直作為中國的郡縣歸屬
在中國行政區劃中。隨著五代十國末年越南王朝從中國南漢獨立,以及宋朝收復安南失敗後,越南正式成為被中國政府承認的獨立藩屬國。明朝永樂年間再次成為中
國的屬郡——交趾郡。近代以來,越南淪為法國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兩國命運相關,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唇齒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
都有在中國戰斗的經歷,中越兩國共產黨在各自的民族獨立解放斗爭中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越南領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廣東參加過中國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
支那共產黨召開二大改名為越南勞動黨時,將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而兩軍歷史上更產生了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越南人民軍雙料少將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爭中,剛建國的新中國派出了軍事顧問團指導越軍對法作戰,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在與法國開戰的第一次越南戰爭初期,中國與越南
民主共和國(北越)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反對在越南的統治者法國殖民政權。在越戰期間,中國和蘇聯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美國。中國派遣防空部
隊和工程部隊進入越南,作戰三年,擊落擊傷三千餘架美機,犧牲千餘人,還源源不斷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資。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國的三十年間,中國約提供給越南
摺合二百億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爭。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蘇聯老大哥一直是中越兩國所仰仗的對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間,中國則也是越南仰仗的對象。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
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對於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在國家尚未統一之時,和中國、蘇聯的關
系面子上都要維持。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因為蘇聯比中國強大。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
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
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隨著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接觸,中越兩國的關系則開始變得嚴峻了。

對於本次戰爭的起因,中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稱:「越南政權三番四次挑起邊界事端,嚴重地騷擾了中國邊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方一再發出警
告,越方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中國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動邊界自衛反擊戰,對越南實行懲罰。」而越南的河內之聲廣播電台,則指責「北京擴張主
義集團」,表示:「北寇(指位於越南北方的中國)妄圖侵佔鄰邦的領土,以遂其稱霸亞洲的狂妄野心,(越南共產黨)黨中央和政府號召全體軍民再次奮起反抗外
族侵略。」

中蘇交惡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進入七十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近百萬達44個師,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揭開中美關系新的篇章。中美兩國從此開始醞釀關系正常化。這對當時仍與中國友好而與美軍交戰的越南來說,卻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為這將意味著中國將有可能減少甚至終止對越南的支持與援助。越南心中不滿,轉而全面投向蘇聯。

中美關系正常化對蘇聯來說,也是一大壞消息。在中美蘇大三角中,中蘇自六十年代交惡,從此成為死敵。中國也從此成為孤家寡人,環顧四周,並無一
個朋友。蘇聯原本想利用越南達到對中國在戰略上實行全麵包圍,形勢對中國極其險惡。老一代中國領導人當然看到這一點,尤其是同越南關系逐漸惡化,越南投靠
蘇聯傾向逐漸明顯的情況下,如何突破戰略上的不利形勢以達到對抗蘇聯的目的,就日益成為中國的迫切需要了。

另一方面,美國在越戰中日益不利,失敗已成定局,心雖不快,也屬無奈。通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了解到了新中國的力量和在地區事務的分量,
美國國內開始有人主張同中國全面發展關系,以謀求在亞洲地區實現和平,同時對蘇聯在亞洲勢力擴展進行遏制。而這一點,竟然同中國的利益驚人的一致,因為中
國就是需要尋求這樣的戰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來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開始關系正常化及建交談判,不一而足。中美接近對越、蘇無疑構成
重大威脅。蘇聯加速拉攏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蘇聯,並在南北統一後,立即開始了反華的舉動。對內大加迫害華僑華人,對外頻頻騷擾我邊境,打死打傷我邊民
及邊防軍,入侵我國土拆毀我界碑。中國政府一向以和為貴的主觀願望對其所行盡力忍讓,更進一步強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然而,中國並非無能之輩,暫時忍讓
僅僅是由於時機尚未成熟,不便大動干戈。當時機來到,便給與越南狠狠教訓,這是後話。總之這印證了這樣的話:在國際關繫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
敵人。

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

1979年中美建交,鄧小平隨後立即訪美,被問及對越政策時,胸有成竹地說:「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其實大軍早就嚴陣以待,只等一聲令下了。在1978年12月底,已有22.5萬解放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國南方盟友柬埔寨,這是赤裸裸的地區霸權主義,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當時的中
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
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
再則由於國內剛剛結束十年動亂,而且軍隊自1962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僅有1974年海軍收復西沙群島),中央軍委決定以多擊
少,用牛刀殺雞。1978年12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鄧小平任命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總
指揮為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調曾經在越南抗法戰爭中作為中國軍事顧問援越的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擔任西線雲南邊防部隊總指
揮。人民日報關於開戰的報道我軍戰役部署: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缺149師)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
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我軍之戰役決心:有限時間,有限縱深,集中優勢
兵力,迂迴包圍,速戰速決,殲敵速回。

1978年12月8日上午,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作戰命令,稱「無論戰果如何,我軍攻克高平和諒山後不得戀戰,即行撤回」。同時,與蘇聯、蒙古接壤的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均進入一級戰備,臨戰狀態,防備蘇聯的進攻。這四大軍區的乙種步兵師補充人員裝備擴編為戰時甲種師,各野戰軍離開營區進入野戰地域(參見63軍大事記、16軍大事記)。這也反應出當時中國認為主要的威脅在北方,因此在越南戰場上投入的僅是次要兵力。

廣州軍區於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戰術准備:4個野戰軍、3個地面炮兵師和高射炮兵師、鐵道兵3個團、1個通信團、1個防化團、航空兵13
個團另6個大隊全部進入待命地點。(另空軍高炮和地空導彈部隊也同時完成戰術部署;海軍南海艦隊在川島以西各港口集結各型艦艇一百二十餘艘和作戰飛機一百
七十餘架。)

昆明軍區臨陣易帥,楊得志司令員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軍區擴大會議研究作戰部署預案。12日總參、軍區、軍、師各級領
導赴邊境調研。同時參戰的11軍、第13軍、第14軍和雲南省軍區邊防部隊,以公鐵輸送緊急開進,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戰役展開,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戰
准備。

1978年11月底,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的參戰部隊完成一切行動准備。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12月13日,下達開進命令,至12月底,中國軍隊9個軍、22.5萬人雲集廣西、雲南中越邊境,箭在弦上。

1979年2月17日即農歷己未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晨4時半, 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軍隊,以9個軍的兵力,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6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空軍部分戰機起飛,沿邊境我方一側巡邏,海軍部分戰艦進入北部灣保衛石油平台。

閱讀全文

與中印與越南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和中國有哪些爭端 瀏覽:721
美國人怎麼對伊朗 瀏覽:127
今晚看中國好聲音怎麼樣英文 瀏覽:690
印尼電多少錢一度 瀏覽:672
成都自駕越南河內多少公里 瀏覽:402
越南住宅用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412
伊朗與斯巴達簽訂了什麼 瀏覽:184
為什麼向義大利出口西紅柿 瀏覽:432
中國商人怎麼去阿富汗 瀏覽:851
英國潛艇為什麼上浮 瀏覽:487
伊朗發射導彈用什麼定位 瀏覽:170
第一次走飛機去越南注意什麼 瀏覽:654
中國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62
越南戰役美軍傷亡多少 瀏覽:997
1塊錢兌換多少伊朗幣 瀏覽:683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8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7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7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7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