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米粉為什麼叫pho
pho字源自廣東話「河粉」,在粵語中,有時會簡化叫成「粉」或「河」,兩者互相共用,再演變成今天的pho,說明越南粉或許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
正宗的越南河粉分為兩種,最廣為人知的「火車頭」被當地人稱作「Pho」,扁的河粉,還有一種叫做「Bun「,就是粗圓的檬粉,兩種河粉在越南當地均十分常見。
歷史背景
pho在早期文獻中並不能找到任何記錄。大家普遍認為pho是受中國閩粵兩地移民影響,在1920年代首次出現在河內的街頭,並在1950年代傳入了西貢。因為越南的歷史原因,pho這一食物的定型也受到了中、法兩國的影響。
河粉這一原料無可置疑的是來自於廣州,在20世紀初,大量廣東人到河內工作,河粉也就隨之傳入。而在法國殖民之前,以農立國的越南人是不吃牛肉的,後來受法國文化的影響,才慢慢接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越南河粉
2. 區區一碗粉,非要跑去越南吃,為何越南粉馳名世界
越南粉的味道特別裡面是真材實料,很多人不遠千里去越南吃正宗的越南粉,就是因為身處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曾經嘗過越南粉的人都被它的美味給折服了。
如果要去越南遊玩,一定要品嘗一下當地正宗的越南米粉,感受一下舌尖上的美味,帶給我們的沖擊力。
3. 越南河粉是什麼意思
越南粉的早期文獻並不多見,一般相信它在20世紀才出搜索現在河內街頭,1920年代河內開設首間越南粉餐館,約1950年代再傳入西貢,並受到中、法兩國的影響。
越南河粉,在越南本地可是有著響當當的名聲。其湯底的製作方式是用牛骨熬制,味濃色淺,滑而不膩。河粉則需有韌度和彈性,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其材料含有河粉、牛肉片、牛腩肉、牛骨、甘蔗(切段)、洋蔥、豆芽菜、薑片、八角、草果、辣椒、蔥、芫荽、檸檬、魚露、鹽、糖、胡椒粉。眾多材料便知其味不假。在燙好的河粉中,添加辣椒、豆芽菜、檸檬汁,鋪上適量的牛肉片和牛腩片,加上這舉足輕重的湯底,撒上幾粒蔥花、芫荽,被激發的食慾此刻全然得以滿足。
4. 越南「河粉」和「檬粉」有什麼區別
檬粉是香港的越南菜餐館常見的涼面,形狀近於米粉,佐以甜酸辣的渃蘸,通常跟串燒或越南卷一起食用。
檬粉一詞起源不詳,在越南本土並沒有對應字,但粗略而言,越南檬粉可以是指越南米粉(Bún),但越南的Bún字可以是冷食和熱食,其中順化牛肉粉(Bún Bò Huế)是熱食,但燒肉粉(Bún thịt nướng)卻是冷食,跟香港檬粉的用法不盡相同。
越南粉的早期文獻並不多見,一般相信它在20世紀才出搜索現在河內街頭,1920年代河內開設首間越南粉餐館,約1950年代再傳入西貢,並受到中、法兩國的影響。
越南河粉,在越南本地可是有著響當當的名聲。其湯底的製作方式是用牛骨熬制,味濃色淺,滑而不膩。河粉則需有韌度和彈性,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其材料含有河粉、牛肉片、牛腩肉、牛骨、甘蔗(切段)、洋蔥、豆芽菜、薑片、八角、草果、辣椒、蔥、芫荽、檸檬、魚露、鹽、糖、胡椒粉。眾多材料便知其味不假。在燙好的河粉中,添加辣椒、豆芽菜、檸檬汁,鋪上適量的牛肉片和牛腩片,加上這舉足輕重的湯底,撒上幾粒蔥花、芫荽,被激發的食慾此刻全然得以滿足。
5. 越南河粉很多人喜歡,想要把河粉做好要注意什麼訣竅
炒河粉在1860年左右起源於廣州沙河,所以人們就很自然地把其稱之為「沙河粉」,或者叫做「山水河粉」,也簡稱「河粉」。炒河粉,不僅干香油潤好吃,而且已經成了一道傳統的名,取適量河粉(切記不可用水沖洗),一旦沖洗了,炒的時候河粉很容易就散了爛了,所以備好就行。炒河粉不爛不粘鍋,關鍵就在「這一步」。炒河粉,在很多地方見過,其中常見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江西等地,是一道實惠的家常菜,也是廣州市最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製作原料有河粉、豬肉 、雞蛋、各種青菜等。
6. 吃越南河粉是什麼意思
越南河粉(Pho)越南河粉湯頭清爽不膩,是自己百吃不厭的湯粉。尤其是感冒初期,對其它食物沒什麼胃口,唯獨吃得下湯湯水水的一大碗越南河粉,河粉湯里擠入檸檬汁,熱熱地連湯帶粉喝下去,微微發汗,感冒通常就被「頂」回去,很快就好了
越南河粉兩個重要部分:一是湯頭,二是粉和蘸汁
湯頭原料:牛骨,調料包(草果,八角,姜,桂皮,洋蔥)
湯頭做法:1.將牛骨控水洗凈血水,與調料包一起小火燉2小時左右,如果能買到乾的甘蔗,放入兩節甘蔗,很有效的去除牛骨的腥味,或者放兩個馬蹄,也同樣去除腥味。同理甘蔗和馬蹄也用於燉羊肉的去腥。
河粉:越南米粉(Vermicelli)寬水煮4分鍾左右,過涼.放過大碗中,將煮好的牛骨湯另起鍋,用少許糖,鹽,和魚露(fish sauce)調味,放入牛肉片和豆芽,快速燙一下,然後連熱湯帶牛肉片和豆芽,沖入煮好的河粉中,放入撕碎的九層塔葉,擠入檸檬汁,即可
蘸汁:蘸汁指的是蘸粉里的牛肉片和圓椒片,不是蘸河粉的,如下圖小玻璃碗中,蘸汁通常用越南蒜蓉辣醬加海鮮醬,如果喜歡還可加蝦油或醬油
通常在越南河粉店裡,河粉上桌之前,先端來的是如下盤中的東東:生豆芽,小圓椒片,九層塔葉,檸檬和蒜蓉辣醬及海鮮醬。趁河粉端上來之前的這幾分鍾里,將蘸汁調到小蝶中,並將小圓椒片放入蘸汁中腌幾分鍾,然後配著河粉吃,非常可口
7. 河粉跟卷粉有區別嗎
河粉是廣東,越南一帶的一種用大米為原材料做的寬粉,一般規格有3mm、5mm 和7mm寬。河粉 可以用作湯粉或者炒粉的主材料。好的河粉應該是煮熟後具有良好的韌度,不黏糊,通體呈半透明。為了使其口感更佳,煮熟的河粉通常馬上會用冷水或冰水冷卻來去除多餘的澱粉,並且增加河粉爽口的口感。 卷粉,是用特製的蒸籠將米漿蒸熟成米皮,同時鋪上餡料一起蒸熟然後捲起來的一種茶點。製作卷粉的米漿除了米粉之外,還有一定比例的小粉(生粉)來增加粉皮的柔軟度。
8. 河粉是什麼,在家裡怎麼做啊
河粉,又稱沙河粉,在新加坡稱為粿條(福建話用法,當地英文按發聲寫作「KUE TEO」,俗作貴刁、鬼刁),是中國廣東、廣西和東南亞一帶常見的一種小吃主料,1860年左右源自廣州沙河,因而得名。
炒河粉炒河粉,關鍵是怎樣炒河粉才不斷不碎。這就要雙手並用:右手握鍋鏟炒,左手用筷子幫助翻動,這樣炒成的河粉就不至於斷或碎了。炒河粉時,加入綠豆芽同炒,河粉就不會粘鍋。炒河粉的基礎步驟如下:1、將河粉剝開或挑松,鍋里下二湯匙油燒熱,放入河粉,加上少量醬油、加水二湯匙,將河粉炒勻,炒熱,水份適度,即可將河粉盛在碟里。2、另起鍋炒肉、菜。將炒好的肉、菜,鋪在炒好的河粉面上,即成為一碟爽滑可口的炒河粉了。這里介紹幾款典型的河粉菜譜。讀者領會後,靈活變通。一定會烹飪出具有廣東特色,味道鮮美的河粉。滑炒河粉原料:河粉500克,豬肉或牛肉200克,菜心200克,蒜泥一茶匙,姜數片,蔥二條切成小段。腌料:生抽半湯匙,糖1/4茶匙,油二湯匙,水一湯匙。芡汁:上湯或水一杯,鹽1/3茶匙,生抽半湯匙,老抽一茶匙,麻油,胡椒粉少許,糖1/4茶匙,生粉一湯匙。製作過程:1、洗凈豬肉或牛肉,瀝干水份,切成薄片,加腌料腌十分鍾 ,放入沸水中灼至半熟揮起,瀝干水份。(保留沸水,灼菜心用)。2、摘去菜心老的部分,放入沸水中灼熱,成為油菜,撈起瀝干水。3、將河粉剝開或挑松,加入1/3茶匙鹽拌勻。4、往鍋里下油二湯匙燒熱,放入河粉及二湯匙水炒勻,炒至水干,將河粉盛在碟里。5、鍋里下油二湯匙燒熱,爆香姜、蒜泥,放入蔥炒勻,加酒一茶匙,勾芡,芡燒沸後,放豬肉或牛肉煮熟,下菜心炒勻。鋪在河粉上即成。註:生抽是淺色醬油,老抽是濃色醬油,生粉是太白粉,是一種澱粉。勾芡:是由干澱粉加水調和而成的粉,稱為水澱粉。勾芡就是菜餚接近煮熟時,將調好的水澱粉淋在菜餚上,以提高菜的色、香、味、形。上湯是用骨頭、瘦肉、老雞、去皮火腿等原材料熬煮而成。肉炒河粉 肉炒河粉原料:河粉500克,牛肉或瘦豬肉200克,綠豆芽200克,韭黃50克,蔥二段,姜絲少許。腌料:老抽半湯匙,生抽一茶匙,糖1/4茶匙,生粉半茶匙。調味料:老抽一湯匙,麻油一茶匙,胡椒粉少許。製作過程:1、肉洗凈,瀝干水,切成薄片,加腌料腌十分鍾;泡油(或放入微開的水中灼至將熟,撈起瀝干水)。2、將綠豆芽摘去頭尾,洗凈,瀝干水。韭黃洗凈,切成小段,瀝干水,蔥切絲。3、挑松或剝開河粉,加入1/3茶匙鹽拌勻。4、往鍋里下油四湯匙燒熱,放入綠豆芽、姜絲炒兩下,將二湯匙水放入鍋里,放入河粉炒勻,加入調味料和肉炒至半干,下蔥、韭黃,炒勻上碟即成。註:也可用雞肉或叉燒。將煮熟的雞肉,切片或剝成絲狀,叉燒切片。蝦仁炒河粉原料:河粉500克,蝦仁200克,雞蛋三個,蔥三條切成小段。腌料:麻油、胡椒粉少許,鹽1/6茶匙,生粉半茶匙。調味品:生抽一茶匙,鹽1/3茶匙,油一湯匙。芡汁:生粉一茶匙半,水七湯匙半。製作過程:1、蝦仁洗凈,瀝干水,加腌料腌十分鍾;泡油,或在漏勺里,瀝干水和油。2、雞蛋加調味品打散,加入蝦仁。3、將河粉挑松或剝開,往鍋里下油二湯匙燒熱,放入河粉,加鹽1/3茶匙,水二湯匙炒至河粉熟,水又開,盛在碟里。4、鍋里下油二湯匙燒,勾芡煮開,立即把雞蛋,蝦仁倒入炒熟,盛起鋪在河粉上即成。午餐肉湯粉原料:河粉300克,罐頭午餐肉250克,潮汕或天津冬菜、青豆、鹽、胡椒粉、味粉、上湯各適量。製作過程:1、將河粉放入沸水中燙熱撈起,瀝干水,盛入碗里。2、將午餐肉切成長方條,冬菜洗凈擠干水分,青豆洗凈。3、鍋中放入湯、冬菜、青豆,煮至豆熟,放入午餐肉煮5分鍾,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將這些午餐肉和湯倒入盛有河粉的碗里即成為鮮美細嫩的湯粉了。牛腩湯粉用 牛腩湯粉料:牛腩500克,河粉適量,蔬菜適量,蔥切碎適量。姜一大塊拍松,紅蔥頭四粒去紅衣。調味品:八角一粒,草果一個拍破,老抽二湯匙,生抽三湯匙,酒一湯匙,碗二茶匙,鹽1/4茶匙。湯料:上湯六杯,鹽適量,糖半茶匙,胡椒粉少許,將這些湯料燒開。製作過程:1、牛腩放入開水中煮十分鍾,取出洗凈;2、鍋下油二湯匙燒熱,爆香姜及紅蔥頭,加水三杯或適量燒開,放入牛腩燒開,慢火煮一小時,加入調味品慢火煮至牛腩軟透,約需一小時,煮的過程要翻動,未食時牛腩浸在汁中;3、將河粉放入開水中燙熱,撈起盛入碗內,加入上湯及蔥花。蔬菜燙熟也放入碗內;4、取起牛腩,切成件,放在河粉上,倒入少許牛腩汁即成。餘下的牛腩原塊仍浸回汁中。齋炒河粉用料:河粉250克,綠豆芽200克,韭菜100克。調味料:老抽二湯匙,生抽二匙,鹽1/4茶匙,胡椒粉少許,水二湯匙。調作過程:1、將河粉挑松或剝開;2、洗凈綠豆芽,瀝干水;3、韭菜洗凈,瀝干水,切成小段。4、鍋里下油三湯匙燒熱,放入綠豆芽炒數下,倒入河粉炒勻,加入調味品及韭菜炒至汁干,顏色均勻上碟即成。火腿湯粉用料:河粉250克,火腿100克,青豆80克,冬菇6個,番茄2個,湯、鹽,味精各適量。製作過程: 火腿湯粉1、火腿切成小片,青豆在沸水中燙熱,冬菇用水發軟後洗凈去蒂,番茄洗凈切片。2、將河粉剝開或挑松,盛在漏勺里,放入沸水中燙熱,盛入碗里。3、將燙入鍋燒沸,放入冬菇煮熟,調味後下火腿、青豆、番茄再煮沸,倒入盛河粉的碗中即成。特點:河粉白色,冬菇深褐色,青豆青翠,番茄鮮紅,色彩美觀,色香味美。鮑魚湯粉原料:河粉300克,罐頭鮑魚一罐,青豆80克,冬菇6個,上湯、味精、鹽各適量。製作過程:1、冬菇浸軟去蒂,鮑魚取出切成片。2、將河粉盛在漏勺里,放入沸水中 鮮魚糊湯粉燙熟,瀝干水,盛在碗里。3、上湯、鮑魚入鍋煮沸,加入冬菇,調味後放入青豆,煮沸時,鋪在河粉面上即成。特點:鮑魚片嫩香,湯清味美。涼拌雞絲河粉原料:河粉200克,雞肉300克,黃瓜150克,紅辣椒、調味料各適量。 涼拌雞絲河粉製作過程:1、將煮熟的雞肉,撕成絲。2、黃瓜洗凈,放入沸水中燙熱取出,連皮切成絲,彷彿鹽腌幾分鍾。3、紅辣椒洗凈切成絲。4、雞絲加入生抽、麻油、糖和味精拌勻。5、將河粉和黃瓜絲拌勻,加入適量鹽、生抽、麻油、醋、糖拌勻上碟,鋪上雞絲紅辣椒絲即成。特點:色彩清爽,對比鮮明,入口清涼爽口。
9. 河粉為什麼叫河粉
河粉來源於廣州北郊的沙河鎮上有家「義和居」小食店,最初叫做沙河粉,後來簡稱為河粉。
在清朝末年,位於廣州北郊的沙河鎮上有家「義和居」小食店,店主是樊阿香夫妻倆。他們善良又勤勞,每天起早貪黑,早上賣白粥油條,中晚賣家常飯菜,生活過得還算安穩。一天早上,店門口出現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翁,有氣無力地倒在門前的青石上。
阿香不禁起了憐憫之心,趕緊叫妻子送一碗熱粥給老人吃。老人推說身無分文不能白吃,阿香便道:「本店雖小,但對老人家,這白粥是免費的,您就放心吃吧!」沒想到,從此之後老人幾乎每天都來店裡吃白粥,阿香夫婦沒有嫌棄,一直熱情款待老人。
不久之後的一天,阿香得病後茶飯不思,卧床不起。這一天中午,老人又出現在店裡,當他知道阿香的病情後便說:「阿香哥粒米難進,病自然難愈。他是一個好心人,今天就讓我做碗好吃的給他開胃吧!」老人說完,就用白雲山的清澈泉水浸泡大米,然後熟練地磨好米漿、燒好開水,再把米漿舀進竹匾上薄薄地攤了一層再蒸。
一會兒工夫,米漿變成了粉皮,老人揭皮切條,加上蔥鹽香油,炒好後送到阿香床前。阿香聞到特殊的香味,頓時食慾大開,幾碗下肚後,病情果然好轉。他再三向老人道謝,也終於知道了老人的來歷。
原來,老人竟然是宮里的御廚,只因性格耿直得罪了慈禧太後,僥幸中逃出京城,從此隱姓埋名,四處躲藏追緝。老人說:「此粉出在沙河,就叫沙河粉吧!我在這里已經停留多時,再不走恐怕就要連累主人家了!」說完就走了。從此,義和居開始售賣沙河粉,並且很快遠近聞名,生意興隆。
(9)越南河粉為什麼叫河粉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河粉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1、補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糖類,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2、安神除煩: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大腦消耗的葡萄糖,緩解腦部葡萄糖供養不足而出現的疲憊、易怒、頭暈、失眠、夜間出汗、注意力渙散、健忘、極度口渴、沮喪、化紊亂,甚至出現幻覺。
3、解毒: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消除體內的有害物質。
10. 關於「越南粉」的發源地
越南粉即越南河粉、越南牛肉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