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越自衛反擊戰佔領了哪些 城市
1979年2月17日,中國突襲越南,戰爭開始,中國佔領孟關鎮。 2月18日,佔領清水,越軍在高平戰線以坑道頑抗,諒山、同登一帶的導彈陣地被摧毀,老街激戰,萊洲越軍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國突襲並佔領河鹿縣長白山。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樂激戰,2月21日,中方佔領高平。2月22日,中方佔領包樂,越軍開始抽調駐柬埔寨與寮國的精銳正規部隊回防,防守河內的2個師試圖對高平,萊州方面中國部隊展開反擊,無功而返。
2月23日,諒山附近高馬山爆發激烈攻防戰,中國軍隊佔領河江。另有兩個師在空軍掩護下,進攻芒街、祿平。2月24日,越軍反擊,與中國部隊在高平、老街發生激烈巷戰。越軍曾試圖滲透進入中國境內,但遭擊潰。中方佔領柑塘。2月25日起,戰情膠著,越軍死守邊防要地諒山。
3月4日,諒山被我軍攻克。3月5日,中國宣布已達到目的,開始自越撤軍。
❷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到越南的首都了嗎
還沒有,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到了涼山,已經控制了河內。對越自衛還擊戰產生的原因:澳大利亞"時代報"在當時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批華僑被迫逃離越南。該報在對為數眾多的難民進行采訪後得出結論,河內要對爭端負主要責任。越南北部的難民潮早在1977年就開始了,1978年達到高潮。在排華浪潮中,華裔政府官員被解職、獨立開業的商人被迫停業,華人學校被關閉。在所謂的戰略要地,華人要接受"忠誠測試",直至被驅逐。而在南部,大約3萬家華人商店被迫關閉。在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華人被迫繳納多達數百萬美元的出境稅,並被趕上破舊的漁船駛向怒海。此外,越軍在中越邊境不斷騷擾。因此,中國在闡述戰爭理由時將這場戰爭定義為"自衛反擊戰"。
1979年廣州軍區從廣西出發,昆明軍區從雲南出發,打入越南境內。諒山是河內的北大門,越自衛反擊戰打到了涼山,打開了河內的大門。
❸ 中越自衛反擊戰從我國哪個地方開戰的
同時從廣西,雲南開始的。
1979年2月17日(即農歷己未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晨4時半,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北方6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至2月26日,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
❹ 對越自衛反擊戰發生在那一年
❺ 越南自衛反擊戰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對越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2月17日到1987年10月結束。
❻ 對越反擊戰是從哪個城市打向越南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佔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佔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我軍先鋒部隊最遠打到距離越南首都河內不足40公里的地方,可以說是直指河內,後來就撤軍了。
❼ 越南反擊戰是哪一年,打了多少年
越南反擊戰是1979年,打了10年。1979年2月至1989年10月在中國大事記上發生了十年對越作戰也叫十年中越戰爭。十年對越作戰是保衛中國改革開放和平環境之戰它創立了有利於我國改革開放的國際國內大環境這場戰爭本質上是保家衛國之戰。通過戰爭不僅獲取了中國高速發展的國際空間還保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地緣政治基礎。這場戰爭為中國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越南反擊戰的由來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發布聲明稱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我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奮起還擊。
當天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30萬大軍在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越邊境全線發起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
❽ 越南戰爭是哪個國家和哪個國家打仗的
1、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共產黨)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一場戰爭。
2、時間從1955年到1975年
3、其發生在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4、越南戰爭五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廷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民主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琰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
第二階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軍隊,以游擊戰對付北越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北越之間的聯系。越南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廷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峴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胡志明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結束。
第四階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1973年1月27日,美國在結束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超過5.8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❾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打到越南什麼地方
分東、西線進攻。東線我軍突進敵縱深20至40公里,攻佔高平、涼山、河廣、茶靈、廣和、河安、通龍、石安、重慶、長定、文浪、高祿、祿平和同登等城鎮和戰略要地;西線我軍突破敵防禦縱深達40公里,攻佔老街、柑糖二市和壩灑、保勝、孟康、封土、沙巴五座縣城,前出至郭參、鋪樓。越北各重鎮被我軍控制,威逼河內的態勢已經形成,反擊作戰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3月5日,軍委下達撤軍命令。各部隊交替掩護撤退,途中一路實行焦土政策,能拿走的機器設備全部拿走,能破壞的公產全部破壞,是為懲罰。部份傷亡慘重的部隊撤退時拚命盲目掃射放炮,發泄憤懣。我西線部隊於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東線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