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天聽朋友說,現在越南首都河內拆遷補償都能到五萬美元每米,真的嗎有對內邊情況了解的嗎怎會這高
這個新聞是真的,個人認為翻譯上有點失誤。越南跟中國國情不一樣。越南雖然和我們一樣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他們有一點和中國不同,越南那裡土地是私有的-私人永久所有。國家要跟私人買的,而不是國家補償。越南立法對個人財產保護方面比較好,可能是被美國和法國殖民過的原因。
另外一點,越南國家是比較窮的。但是老百姓很富有,國窮民富,我們國家則反之。
2. 拆遷不想拆怎麼辦
法律分析:拆遷不想拆可以向拆遷方表達不想拆的意思。但是拆遷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應當予以配合。對於居民不想拆遷的情況,政府是有可能進行強制執行的,但居民可以向拆遷部門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並表達相關訴求,以求獲得最大化的補償。絕對不能通過阻攔拆遷等方式,來拒絕拆遷。可以進行相關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3. 不同意拆遷怎麼辦
法律分析:1.不同意拆遷,或者不在拆遷協議上簽字是不能阻止拆遷的。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所以被拆遷人如果堅持不同意拆遷的話,政府行政部門會作出徵收補償公告,下一步就可以對相關房屋進行強拆處理,這種方法是不可以阻止拆遷的。
2.有效阻止拆遷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法律程序撤銷徵收決定。
對於被拆遷戶不想拆遷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程序來申請行政裁決。只有在政府行政部門宣布撤銷該徵收決定的情況下,才可以終止該拆遷行為。政府作出徵收決定到房屋拆遷之間是有一定的時間的,被拆遷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申訴處理。
3.行政救濟措施有哪些?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被徵收人對徵收補償標准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政府發布徵收補償決定後,並進行公告後,被拆遷人可在60日內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於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在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對相關情況進行重新認定。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4. 農村房子拆遷,如果不願意搬遷的話會怎麼樣呢
《土地管理法》第10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由村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團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和管理。
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村集體,只有本村居民才能擁有使用權。如果沒有農村戶口,就是空房子,宅基地要收回。沒有土地使用權,房子變成了非法建築物。
「住宅」是住宅專用住宅,「商業服務用住宅」是為商業和居民生活服務的住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用途。就是房子的用途差異。設計計劃和建築結構上的價值創造不同,拆除補償也不同,另行處理。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對專業評價機關拆除的住宅進行專業評價,得出可以遵循的距離有多遠的補償金額。以下是三個法定評價標准。市場評價價格是指被拆除住房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是符合規定的專業評價機關,根據評價目的,根據評價原則,根據評價程序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並以影響綜合分析的房地產價格因素為基礎,對房地產進行評價時客觀合理的價格或價值進行評價和判定的活動。
5. 拆遷戶不同意拆遷怎麼辦
拆遷戶不同意拆遷的處理辦法。拆遷是為了公共利益等作出的行政行為。具體如下:1、拆遷辦應當與不同意拆遷的拆遷戶進行溝通,了解其不同意拆遷的原因,根據原因解決問題;2、拆遷戶不願意拆遷,影響了公共利益的急切需求,拆遷辦可以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必須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被拆遷人不服,強制拆遷行為的,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四條 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6. 因為我們的性質是越南歸僑,政府拆遷是否可以無條件將我們趕出,公家房是政府安排給我們住的
無條件趕你們出去肯定有問題,不過現在拆遷都比較強勢。
7. 關於城中村拆遷,村民百分之八十對補償不滿,不同意拆遷怎麼辦
這要看是什麼性質的拆遷。如果是政府的公共事業拆遷的話,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起行政復議。如果是商業拆遷可以想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然,這個後果自負。
8. 新農村建設搬遷屬於自願,不願意搬遷的該怎麼處理
新農村建設搬遷按照三個原則,一個是資源優化,一個是少數服從多數,一個是自覺自願,大部分情況下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當出現個人意願強烈不願意搬遷的時候也會尊重個人意願,選擇停止搬遷計劃或者將願意搬遷的居民搬遷走。
01、新農村建設遵守資源優化的原則,但更遵守以人為本。新農村建設異地搬遷項目已經正式執行很多年了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這個項目誕生的背景是很多農村的勞動力外出打工導致農村的耕地和林地荒廢。而且因為青壯年的流失導致待在農村的都是一些老幼婦孺,廣泛存在老人沒有人照顧,小孩上學困難,生活簡單枯燥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新農村建設加異地搬遷項目順應需求而誕生。
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強烈勸說,但也存在這樣的老人群體數量佔比比較多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宣布異地搬遷失敗,不再搬遷。除了這種情況以外,如果確認個人有能力照顧自己,在勸說之後,他也不願意搬遷,組織還是會尊重個人意願讓他留下來的。
9. 不同意拆遷補償應該怎麼辦,會不會受到法院強制執行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六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