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南亞國家聯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這為中國與東南亞聯盟企業創建了更加便利的發展
越南的首都河內在紅河附近;柬埔寨的首都金邊在湄公河附近;泰國的首都曼谷在湄南河附近;緬甸的首都仰光在伊洛瓦底江附近,選項ACD對應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❷ 越南歐盟自貿協定的生成,對本地商品的銷售是否有影響
經過八年時間的談判、簽署和批准,越南正式成為繼新加坡之後第二個與歐盟達成自貿協定的東南亞國家,同時也是亞太之中第一個國家達成此協定。在8月1日自貿協正式生效後,越南對歐盟出口71%產品的關稅,歐盟對越南出口65%產品的關稅,將會一並取消,並且雙邊貨物貿易中約99%的關稅將逐漸削減直至取消。 越南和歐盟通過這條協定的“高速公路”正式連接。毫無疑問的是,這項協定的生效將會對多方的商品銷售產生巨大的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大公司將自己的供應鏈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印度等地方。更多的就業機會流向了東南亞,因為東南亞有更便宜的人力成本。但是,相較於東南亞,我國國內有著更加完備的工業體系,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一件更為復雜的物品,而東南亞地區則主要是能夠生產一些小商品。因此,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越南與歐盟自貿協定的生效對越南本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發展的利好。而對歐盟來說,則是在英國脫歐過後的一個新的機會吧。就看二者之間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吧。
❸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時間表
自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建自貿區基本文件以來,雙方已逐漸減免關稅。開放市場,一個由11個國家組成的統一大市場正在形成。
早期收獲計劃
「早期收獲計劃」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組成部分,是為了盡快使區域內消費者享受到自貿區帶來的好處。根據雙方確定的「早期收獲計劃」,從2004年1月1日起對500多種產品實行降稅,2006年,這部分產品的關稅降為零。
這部分產品主要是《海關稅則》第一章至第八章的農產品,還包括少量其他章節的產品,主要是:活動物、肉及食用雜碎、魚、乳品、其他動物產品、活樹、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堅果,部分國家椰子油、棕櫚油、植物油等也列入「早期收獲計劃」中。在「早期收獲計劃」中,中國與泰國先行了一步,於2003年10月1日開放實施。
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獲計劃」實施時間框架,中國和東盟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 關稅消減和取消時間表是,最惠國關稅稅率高於15%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10%,2005年1月降到5%,2006年1月降到0%;最惠國關稅稅率在5—15%之間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5%,2005年1月降到0%;最惠國關稅稅率低於5%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0%。
對於東盟新成員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最惠國關稅稅率高於30%(含)的所有產品,2004年1月降到20%,以後每年降低5個百分點,2009 年降到零稅率(柬埔寨2010年降到零);最惠國關稅稅率在15(含)—30%(不含)之間的所有產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10%、2006年1月降到5%、2008年降到零稅率,其他新東盟國家2006年降到10%、2008年降到5%;最惠國關稅稅率低於15%的所有產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 5%、2006年1月降到零稅率,其他新東盟國家2006年降到5%、2008年後降到零稅率。
貨物貿易開放時間表
2005年7月20日,中國—東盟自貿區降稅進程全面啟動,這標志著《貨物貿易協議》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也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全面拉開了帷幕。《貨物貿易協議》規定,除早期收獲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外,其餘產品分為正常產品和敏感產品兩類。
關稅削減時間表
起始時間 關稅稅率 覆蓋關稅條目 參與國家
2000年 對所有東盟成員國0—5% 85%的CEPT條目 原東盟6國
2002年1月1日 對所有東盟成員國0—5% 全部CEPT條目 原東盟6國
2003年7月1日 WTO最惠國關稅稅率 全部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3年10月1日 中國與泰國果蔬關稅降至0 中泰水果蔬菜 中國、泰國
2004年1月1日 農產品關稅開始下調 農產品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5年1月 對所有成員開始削減關稅 全部 中國與東盟10國
2006年 農產品關稅降至0 農產品 中國與東盟10國
2010年 對老東盟成員國零關稅 全部減稅產品 原東盟6國
2010年 關稅降至0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中國與原東盟6國 中國從東盟國家進口的93%貨物實行0關稅政策 平均關稅降到0.1%以下 而對其它國家的平均關稅為9.8%
2015年 對新東盟成員國零關稅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東盟新成員國
2015年 對中國—東盟自貿區成員國關稅降至0 全部產品 (部分敏感產品除外) 東盟新成員國
2018年 對東盟自貿區和中國—東盟自貿區所有成員國零關稅 剩餘的部分敏感產品 東盟新成員國
服務貿易開放時間表
2007年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了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並於2007年7月實施。各國以減讓表的形式列出各自在服務部門的具體開放承諾。具體承諾是各國在其各自WTO《服務貿易總協定》承諾基礎上,做出的更高水平的開放承諾。
中國具體承諾的主要內容:中國的承諾主要涵蓋建築、環保、運輸、體育和商務服務(包括計算機、管理咨詢、市場調研等)等5個服務部門的26個分部門,具體包括:進一步開放部分服務領域,允許設立獨資企業,放寬設立公司的股比限制及允許享受國民待遇等。
根據漸進自由化條款的規定,上述出價作為第一批市場准入承諾的減讓表,同《服務貿易協議》一並簽署。目前,雙方正就第二批市場准入承諾進行談判,在談判結束後,將簽署《議定書》,以將第二批減讓表納入《服務貿易協議》。同時,根據審議條款,未來雙方可就服務貿易進一步開放問題進行磋商,實現服務貿易逐步自由
❹ 越南歐美自貿協定生效,你怎麼看待專家提醒需未雨綢繆
機遇和挑戰並存,應該提前准備好,做好迎接挑戰的准備。
而據越南制衣企業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目前企業生產用的布料主要從中國等國進口,而要享受歐盟零關稅,企業就不能使用進口布料,但越南現有的織布印染企業屈指可數。
黃興球表示,在越南至少有2000多家中資企業,這些企業需要仔細研讀協定條款,對標歐盟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技術要求,利用好這個機會繼續擴大出口歐盟的業務。
必須在思想上清醒地認識到,中資企業在越南市場有被歐盟產品打敗的可能性,未雨綢繆,多下先手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中資企業亦不能操之過急,特別在當前疫情下,需要服從越南政府抗疫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謹慎穩妥地推動復工復產。
希望中方企業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危機,提前准備好。迎接可能面臨的挑戰。
❺ 越南和歐盟自貿協定生效何時生效
近日,越南批准了《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自貿協定」)和《越南—歐盟投資保護協定》。這項歷時8年的自貿協定將從2020年8月1日起生效。
在東盟國家中,越南是自新加坡後第二個與歐盟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越南政府門戶網站更是稱越南是亞太地區第一個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發展中國家。越南本土經濟學家紛紛將這一自貿協定比喻為「連接越南與歐盟的高速公路」。
盡管越南目前的製造業實力並不算突出,但此後,越南極有可能進入一個全新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階段。
(5)越南自貿國家什麼時候開擴展閱讀
對越南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
1、擴大出口,促進經濟增長
《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將推動越南出口強勁增長,其農產品、水產品、大米、水果、木製品、紡織品、鞋類和汽車等受益最大,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和份額將得到較大提升。
2、吸引外資
越南非常重視吸引外資。《歐盟與越南投資保護協定》對投資及投資商的公平對待和保護將促進越南營造良好的營商與投資環境,進一步提升投資吸引力,從而提升產品質量,推動越南經濟結構的轉型。
3、協定使越南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供應鏈和生產網路
越南正在成為連接歐盟與東盟各國的貿易和投資中樞。同時,除新加坡外,歐盟還沒有與其他東盟國家完成自貿協定談判,因此越南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窗口期。
4、倒逼越南法律體系和行政機制的改革
對於勞動者權益、環保、知識產權保護、政府規制的透明度的嚴格要求將促使越南改革國內法律和行政體系,以提升營商環境和國際形象。當前,越南正在修訂投資法、企業法和稅收政策,國會已主動提出了修改《勞動法》《知識產權法》等重要法規性文件的路線圖。
5、成為高標准自貿協定的重要參與者
伴隨著該協定和之前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的簽署,越南將與世界各大貿易夥伴形成全面、穩定的貿易關系,且貿易已呈現多元化。同時,越南正在成為高標准自貿協定的重要參與者,對今後的標准制定和自貿協定談判擁有更強的話語權。
❻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什麼時間成立的
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盟十國簽發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中國東盟框架協議》,這標志著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目前,東盟成員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泰蔬菜水果協議》並入「早期收獲」方案中繼續執行。為使中國和東盟雙方盡快享受到《中國——東盟框架協議》的優惠,雙方制訂了「早期收獲」方案,決定從 2004年1月1日起對500多種產品相互給予關稅優惠,這些產品主要涉及HS稅目號第1章至第8章的農產品,其中包括活動物、活植物、肉類及食用雜碎、魚類、乳品、其他食用動物產、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堅果等。自2005年7月20日起,中國和東盟按照《貨物貿易協定》,開始對原產於中國和東盟的約7000個稅目的產品相互給予優惠關稅待遇,以自由貿易區的稅率實現彼此貨物的通關。自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明書FORME簽發的產品范圍,除了去年1月1日已經開始簽發的HS稅目號下1-8章的全部產品以外,又新增了泰國、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降稅清單中的產品。即:出口至東盟國家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相關產品均可簽發原產地證書FORME。
❼ 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通過,這會對越南經濟有什麼影響
歐洲議會通過了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越南現在成為了第二個跟歐盟達成自由貿易的東南亞國家。從經濟角度上來說,這是越南的一次重大增長的機會。
可能有些人會疑問,越南一個落後的並沒有什麼資源的國家,為什麼歐盟會跟他們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大膽猜測,歐美的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嘗試開放亞洲區域,讓中國全球供應鏈逐步瓦解。但是實際上我國已經向著科技強國的方向發展了,一個高端產業國家賺的錢,足夠彌補100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收益了。所以這樣下去,我們可以把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越南轉移,這個過程中,越南經濟即得到了帶動,我國的產業壓力雖然變大了,但是也刺激得我國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了。對於歐盟,越南,中國,都是有一定好處和壓力的。
❽ 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於哪一年
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東盟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資;消除成員國之間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促進本地區貿易自由化;擴大成員國之間互惠貿易的范圍,促進區域內貿易;建立內部市場。 1992年10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通過了《有效普惠關稅協定》,並決定從翌年開始實施。協定的核心內容是各成員國逐步削減關稅,到2008年將關稅降至5%以下,並完全取消成員國間的非關稅壁壘。為此,東盟還專門成立了自由貿易區理事會,負責監督、協調協定的實施。 1994年9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將落實自由貿易區的15年期限提前5年,即從2008年提前至2003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不少東盟成員國經濟衰退,東盟加強經濟合作的心情更為迫切。1998年12月,東盟首腦會議決定將此期限再提前一年。 隨後,東盟又決定成員國在2002年把關稅降至5%以下,但因情況有別,新成員國可在2006年實現這一目標。 1999年9月,在第13次東盟自由貿易區理事會上,各成員國確定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為零關稅,東盟6個老成員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實現零關稅的最後期限為2015年,新成員國(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的最後期限為2018年。作為過渡措施,各成員國要在2003年之前把60%的產品關稅降為零。同年11月舉行的第三次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把最後期限再次提前,即6個老成員國在2010年實現零關稅,而新成員國則於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2002年初,東盟6個老成員國率先啟動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1月1日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後,東盟和中國的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❾ 越南是否是第一個亞太地區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關系的國家
歐盟議會 於本(2020)年2月12日通過越歐自由貿易協定(EVFTA)。越南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關系之開發中國家。越南經濟學家紛紛將這一自貿協定比喻為“連接越南與歐盟的高速公路”。此證明越南在區域里之重要地理與政治地位與角色。
此外,並非所有在越南製造的商品都能享受零關稅,根據歐盟原產地原則,出口產品的原材料必須原產於越南、歐盟或已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其他國家。有越南制衣企業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目前企業生產用的布料主要從中國等地進口,而要享受歐盟零關稅,企業就不能使用進口布料,要在國內訂貨,但越南現有的織布印染企業屈指可數。
❿ 越南什麼時候開關
有通報說是7月1號開始逐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