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首都是哪裡
河內。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人口400萬,位於國境 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從南方到北方,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有好幾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內排國際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河內的名勝古跡較多,如位於市中心的還劍湖。
『貳』 南越共和國被滅後都逃到到了哪裡
越南共和國,(1955年-1975年),簡稱「南越」,是由吳廷琰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由早前的越南國政府改組而來。全國分為44個省,1個直轄市。
1975年,該國被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和當地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所滅,其原政府遂逃離西貢。越共之後建立越南共和國臨時政府,並改西貢為胡志明市。1976年,在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領導下,越南共和國與之合並。
『叄』 越南首都是哪裡
越南首都是河內。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也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中心。是越南歷史上著名的城市,面積為3324平方公里,人口623餘萬人。河內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蘇瀝江(墩河)的匯流處,四周分別與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
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河內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多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內排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河內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十一世紀起成為越南歷史多個朝代的都城。
(3)越南的主頁跑哪裡了擴展閱讀: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約在前3000年河內一帶開始有人居住。從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置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
河內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多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內排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
『肆』 越南領事館在中國哪裡
越南人在中國想結婚,沒有單身證明,可以在中國大使館領取單身證明結婚嗎?
『伍』 越南駐華使館有幾個,都在在哪裡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越南駐華使館有2個,一個是在河內,是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另一個在胡志明市,是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如果真的需要去的話,千萬要注意大使館的上班時間,位置也挺好找的。
『陸』 越南外交部網站首頁
http://www.mofa.gov.vn/vi/ 越南語界面
英語界面: http://www.mofa.gov.vn/en
『柒』 越南在哪裡,是什麼省,市呢
越南是個國家,不是某個省和市;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
1、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越南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7)越南的主頁跑哪裡了擴展閱讀:
1、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2、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越南共和國,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市被更名胡志明市,越南戰爭結束。
3、越南戰爭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4、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為圓形、紅底,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於1955年11月30日啟用的國徽,齒輪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
『捌』 主頁按鈕跑哪去了,太不專業了
親愛的樓主,新版加入了之前呼聲很高的撤銷按鈕,所以主頁按鈕暫時隱了,後續會繼續優化界面的,多謝反饋~
『玖』 越南的首都在哪裡
河內
越南首都、歷史名城河內,位於國境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有好幾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白梅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因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拾』 越南在哪裡
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
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
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資料拓展
今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省的平嘉發現猿人牙齒、清化省的度山發現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但因這些文化的相關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狀況。
南部地區的東那江下游,曾於新石器時代後期與青銅器時代之間,出現聚落、作坊及墓葬遺址共80處,被命名為「新石器時代後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間。該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實用、裝飾性不高的器物。
越南北部發現了以銅鼓為主要特徵的「東山文化」等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後的史前文化。「東山文化」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東山文化大量使用銅,例如製作銅鼓作為樂器,以及利用銅制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東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術,用劃艇航行本土,並有較大型的船隻,輔以天文知識作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