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文化的特點
越南的文化
專業回答
文 化 習 俗
越南節日風俗
越南的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等。由於受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影響,越南的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和內容,與中國基本相同。春節在農歷正月,是越南最隆重的節日。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賞明月,吃月餅。
越南的春節在越歷(與中國農歷相同)正月初一開始,這是越南民間最重要的節日。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家家准備年貨。春節期間人們換上節日盛裝,男穿西服,女著長袍。過春節,吃團圓飯,燃放煙花炮仗,祭祀祖宗,串親訪友,互相拜年。家家產戶吃一種方形的肉粽子和圓形的米糕,這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象徵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吉大利。除夕夜有守歲習俗,零點一到,房外鞭炮齊鳴,照亮了整個天空,房裡開始供拜神靈、祖先。除夕拜供結束後,大家都高興地到廟宇亭寺獻上香,為新年祈求幸福。家家貼春聯、掛年畫,以增加節日氣氛,春聯用漢字或越文書寫,年畫一般為「胖娃娃」、「老鼠迎親」等。各家各戶都要擺設三樣節日裝飾品:一束鮮花、一盆金桔和一個盛有五種水果的盤子,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年吉利,欣欣向榮。在春節期間,有種種禁忌:不能幹農活,不能吵架、講粗話,不能弄壞東西等。
Ⅱ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2)越南現在還有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Ⅲ 越南有哪些民族
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數為54個,分別是:
醯氐族,Ê;Đ;ê(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巴那族,BaNa(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巴騰族,PàThẻ;n(苗瑤語族)
布勞族,Brâ;u(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布魯-雲喬族,Bru-Vâ;nKiề;u(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布依族,Bố;Y(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朱歟族,Chu-ru(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斜喂族,Tà-Ô;i(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傣族,Thái(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齊族,Tày(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於都族,Ơ;-đ;u(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爾曼族,Rơ;-mă;m(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芙蘿族,PhùLá(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高棉族,Khmer(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孤族,Co(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貢族,Cố;ng(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哈尼族,HàNh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賀雷族,Hrê(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華族,Hoa(漢藏語系漢語族)
加淶族,Gia-rai(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京族,Kinh(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抗族,Khá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唧呼族,Cơ;-ho(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庫族,Khơ;-m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唧啾族,Cơ;-tu(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啰格萊族,Ra-glai(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啰呵族,Laha(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拉祜族,LaHủ;(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羅志族,La-chí(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佬族,Lào(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臚族,Lự;(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彝族,Lô;Lô;(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麻族,Ma(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芒族,Mư;ờ;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莽族,Mả;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苗族,H'Mô;ng(苗瑤語族)
穆農族,M'Nô;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儂族,Nùng(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普驃族,Pupéo(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蕤族,Giáy(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汕齋族,SánChay(壯侗語系侗台語族)
汕潮族,Sándìu(漢藏語系漢語族)
初登族,Xơ;-đ;ă;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斯丁族,Xtiê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土族,Thổ;(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蚩羅族,SiLa(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生椚族,Xinh-mun(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艾族,Ngái(漢藏語系漢語族)
瑤族,Dao(苗瑤語族)
仡佬族,Cờ;lao(壯侗語系加岱語族)
幣族,Giẻ;-triêng(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占族,Chă;m(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織族,Chứ;t(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諸由族,Chơ;-ro(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
Ⅳ 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越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順化古建築群、會安古城、下龍灣、豐芽—格邦國家公園 、聖子修道院 。
中文名:順化歷史建築群
所屬洲:亞洲
所屬國:越南
地點:承天順化省香江畔
列入名錄年份:1993年
中文名稱:會安古城
地理位置:位於越南中部,屬廣南省
景點級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會安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Ⅳ 越南文化程度有哪些
越南文化程度及東南亞,並不是很發達,人均文化程度,也就相當與我國的高三畢業,他們並不提倡應時教育,而市更多培養技術性的人才,人均文化程度最地的是非洲,最高的是美國。越南分北部,中部,南部,官方語言是越南話,據我所知,邊境地方,與華人做生意多的地方,會普通話的或廣東話的多。南部是越南的經濟主脈,以胡志明為中心至周邊,胡志明市在越南的經濟地位如80年代上海是中國經濟主脈一樣。另外說明,胡志明市的消費比國內一般城市都高,胡志明大概有十幾個郡,相當國內的區吧,第五、十一郡會說國語或廣東話的多,但我個人感覺比例不是太高。越南盾面值最大的有50萬,相當人民幣現在匯率大概190左右吧1:2640左右吧每天都會上下浮動。越南北部與中部聽說經濟比較落後,我不知道,就不多加評論,南部男人生活的比國內的滋味悠哉,呵賺錢雖然不多,工資大概相當人民幣600--1000多不等,資源豐富,水果多氣候熱但空氣潮濕,要是種植水稻年可以3-4翻,這里沒有冬天,一年就分2季節,雨季,旱季。男人懶女人勤勞,女人與中國的差不多,城裡的相對比鄉下白些,但與國內中等地方對比,這里女人相對會黑一些
Ⅵ 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順化皇城(越南語:Hoàng thành Huế/皇城化),又稱大內(越南語:Đại Nội/大內),位於越南承天順化省順化市,坐落於順化古城中央,是越南阮朝的故宮,也是越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93年與順化京城一道以「順化古跡建築群」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順化原為占城之地,後被越南奪取。鄭阮紛爭時期成為廣南阮主的統治中心。1635年至1687年,廣南阮氏領主阮福瀾(神宗)、阮福瀕(太宗)在此地建立金龍城作為都城。後經阮福溱(英宗)、阮福闊(世宗)兩代擴建,改名富春(越南語:Phú Xuân/富春)。阮福闊在富春興建了金華殿、光華殿、瑤池閣、朝陽閣、光文殿、就樂殿、正冠堂、中和堂、怡然堂、暢春堂、建瑞雲亭、同樂軒、內院庵、絳香亭等宮殿亭閣,並在香江上游修建了建陽春府,內有長樂殿、閱武軒等建築。
阮福映建立阮朝、定都順化後,在原有宮殿的基礎上,仿照北京紫禁城的規制大幅度擴建皇宮。嘉隆三年(1804年)四月,宮城營建工作開始,負責人為阮文謙、黎質、範文仁。
順化皇城位於順化京城城南,為正方形布局,採取中軸對稱的平面布置,建有城牆,四面圍有護城河。南面正門為午門,午門內為正殿太和殿。太和殿左為太廟、肇廟,右為世廟、興廟,北為大宮門,門內為阮朝帝後嬪妃太子居住的紫禁城。紫禁城外西側有太後太妃居住的壽祉宮、興寧宮,外東側有御苑幾暇園和瀛洲。皇城內還有內務府、御醫院、尚膳所、象廠、馬廠等服務性建築。
順化皇城城牆周長六百四十丈一尺(2500米),南北長一百五十一丈(604米),東西寬一百五十五丈五尺(620米)。城牆高一丈五寸(6.5米),厚二尺六寸(1.04米)。
金水池,為順化皇城的護城河,開鑿於嘉隆年間,明命十四年擴建。
Ⅶ 越南的文化習俗
一、飲食
越南菜餚既美味,雅觀,而且營養豐富。在南方,人們可常吃到調味品濃厚的菜餚,而北方的食譜卻帶有中國清雅的風味。越南人主食米飯,此外,牛肉或雞肉粉條也是越南人民的主要食品。由於海岸線長,越南的海產既多又新鮮,而且價格相當便宜。
二,服飾
越服形制類似中國的漢服。越南苗族、瑤族的服飾與中國苗、瑤族大體相似。進入寺廟或參加重要的儀式時不應穿著西裝短褲、短衣。
二、語言
在越南,主要語言是越語,今日,學外語運動較為發展,尤其是在河內、胡志明市、順化、峴港等大城市裡英語、法語很通用,各家旅行社的導游會講英語、法語、俄語、漢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等。
三、過春節
亞洲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過春節和中國大致相同,越南便是其中之一。越南人家春節的時候必備的兩樣東西是是金桔和桃枝。金桔寓意吉祥如意,財源廣進;桃枝則是用於辟邪,在這里春節是非常重要的階梯,因此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越南過春節也有貼春聯、除夕守歲的習慣。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
四、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是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語言、文學、音樂、美術、戲劇、哲學、習俗等方面,隨處都可見到漢文化的特徵。越南也使用十二生肖,但其中一個生肖和中國不同:中國的「兔年」,在越南成了「貓年」。
Ⅷ 越南的文化特色。
文化
越南文化已經發展了幾千年,它是隨著以農業為基礎的土著東山文化而發展起來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越南文化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因為它最傳統的政治體系和哲學是依據著如儒家學說和老子學說而逐漸發展的。越南是延著Làng(即祖先的村落)而建造起來的,因此所有越南人都牢記著一個共同祖先的紀念日,農歷三月的第十天。在越南,盡管佛教是主流文化,但移民文化的影響力一樣很顯著,比如粵語文化,客家文化,閩南文化和海南文化都
Ⅸ 越南最出名什麼傳統又特色的
越南菠蘿蜜干
越南菠蘿蜜干採用越南及中國南方特產水果--木菠蘿精製而成,味清香甘甜,香而不濁、甜而不膩。
越南芭蕉干
越南屬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溫暖濕潤的天氣給芭蕉的生長創造了很好的自然條件。芭蕉大國出產的芭蕉干味道可不一般哦,入口爽脆,嚼一口感覺清甜、再嚼一口香氣四溢。
越南紅薯條
清脆爽口,清香味甜的特具越南風味的薯條一定能讓您大飽口福。 越南芋頭條 酥香清脆,芋香濃郁。
椰汁花生
椰子和花生都是越南的特產,椰汁花生融合了兩者的特點,香味獨特。 蔬菜花生 鬆脆的蔬菜花生,富含各種維生素,既香脆可口,又不上火,最適合又貪咀又怕長暗瘡的MM!
越南綠豆糕
產品採用當地農民手工種植的純天然綠豆,按歷代相傳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和色素,是老少咸宜、可四季常食的美味佳餚,有爽滑可口、清甜甘冽之感,既可解讒又可解餓,是當地人居家常備的首選食品。
越南咖啡
越南是東南亞最大的咖啡產地,所產咖啡品質優良,與雀巢公司合資生產。
越南特色商品
到越南旅遊,供旅遊者購買留念的越南商品,以工藝品為主。主要有銀器、漆器、絲綢製品、刺綉、象牙雕刻,多為用熱帶珍貴樹木、牛角、竹等原料製成,兼有觀賞和實用價值的工藝品。用越南上好硬木製成的筷子,其木料選用黑木,無漆、無毒、無異味,經久耐用,放人消毒櫃中高溫消毒不會變形。用橡膠製造的拖鞋,價格低廉,十分耐用,也受中國遊客的歡迎。
大多數遊客常常會在越南選購木雕工藝晶。越南木雕工藝品久負盛名,造型有菩薩、人物、動物等,大小不一,形象栩栩如生。這些木雕工藝品在河內和胡志明市的工藝晶商店一般都能買到。這些工藝品選用優質檀香木和楠木,陳設家中,芳香繚繞。選擇檀香木、楠木或其他一些帶香味的木料刻制的木雕時,最好不要上漆的,這樣香氣才能散發出來,撫摸日久,會愈加光滑。在越南還可以買到木製花瓶和木製首飾盒。這類花瓶和首飾盒,一般都用上好硬木製作,木頭表面用貝殼鑲嵌以山水、花鳥、人物等各種圖案,再塗上生漆,打磨得光亮照人。
河內、胡志明市等地工藝品商店,還出售銀器工藝品,如銀碟、銀碗、銀筷、銀制酒具等,這些銀制工藝品帶有濃郁的越南民族風格。選購銀制工藝品時,要注意純銀與鍍銀之分。河內、胡志明市的金鋪,出售當地加工的金銀項鏈、手鐲、耳環、戒指等。越南的金飾大多選用沙金,成色較低。
磨漆畫是越南特有的藝術品
Ⅹ 越南有哪些風俗習慣
1、飲食習慣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嚴格的飲食禮儀,從平時餐桌上家庭成員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擺設都很講禮儀。烹飪方法非常講究,原料和調料搭配備受重視,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南方人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較隨意。
2、節日
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越南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
3、服飾
越南的國服是奧黛,又稱為越南「長衫」,分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著奧黛更為普遍。奧黛通常使用絲綢等軟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長衫,兩側開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條喇叭筒的長褲。當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節日、外交和會客等正式場合穿著奧黛。
4、婚俗
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5、禮節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高棉族多行合十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