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緬甸在哪地方相親
在雲南的瑞麗弄島小鎮,直接過去緬甸邊境,很多單身漢帶著彩禮,在這小鎮附近的村莊轉悠,然後趁機從沒人把守的小路溜進緬甸的村莊去。
在中緬邊境還設有專門的相親角。接待來此相親的中國帥哥,當然也會有很多越南姑娘在此等候。
② 媒人的答謝媒人
湖北省大冶市答謝訂婚時說合的媒人有坐媒和跑媒之分。
坐媒
親事一定,男女雙方都要備辦酒席,媒人坐首席,內外「三黨」作陪,男方辦早餐,女方辦中餐,名為喝「毛准蠱」,表示婚姻已定。
跑媒
當年臘月,男家還要差人給媒人送去禮物,以作酬勞。次年正月,男女雙方都要辦春酒,名為喝「大准蠱」,表示謝媒之意。 在敘利亞,當地人擇偶方式雖然也有媒人介紹,但形式列為奇特。在敘利亞的一些地方,流行一種稱為「敲門問嫁」的習俗。當家裡兒子到了結婚年齡,小夥子的父親就請一位老婦人前來充當媒人,奇特的是她的職責不是到小夥子父母或是小夥子相中的姑娘家說媒,而是到別人家去敲門問人家有沒有姑娘要出嫁。如果回答說有,老婦人就會進門等待,但不能開口詢問姑娘的情況,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判斷姑娘的情況。一般來講,家中有客人來總是要招待的,老婦人就是在姑娘端咖啡來招待客人的仔細打量姑娘,也不詢問其年齡,而是依靠自己的判斷力從姑娘的容貌等方面推斷姑娘的年齡,之後回到小夥子家向小夥子斤 父母轉告姑娘的情況。如果小夥子的父母有意於這門親事,他們就會按照老婦人的的地址前往求婚,如果姑娘的父母同意婚事,那麼這門親事就算確定了。
這種通過媒人介紹而選擇婚姻對象的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講是父母包辦婚姻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在世界,尤其是在亞洲范圍內十分流行,其過程也大同小異。如在尼泊爾的尼瓦爾族中婚姻一般是由父母包辦,擇偶方式也要通過媒人介紹來完成。而且媒人在其中起著確定性的作用。尼瓦爾人稱媒人為「拉迷」,拉迷一般有著敏銳的。且能言善辯,男女都可以擔任。拉迷依靠自己的伶牙俐齒在男女雙方的父母之間周旋。在男方家往往說的多是女方的種種優點,諸如姑娘賢惠溫柔、漂亮勇士等等;在女方家則多說小夥子的種種優點,如健壯俊美、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等等。就是這樣,在拉迷的四處奔走下,一代代尼瓦爾人成家立業,子孫繁衍。經增迷說合之後,通常是男方選擇吉日給女方家送去訂婚禮物,一般是在金絲絨作的包或銀絲做的匣子里放上十粒檳榔,以及女人用的化妝品、新衣服、敬神用品等等。擇偶的過程才最終完成。 在越南布標族的擇偶習俗中,媒人所起的作用與日本媒人大致相同。如果小夥子看中了一位姑娘,那麼他就要請兩位男媒人前往提親。媒人一般帶著用紅布包著一小包糖、一大包糯米飯到姑娘家,如果姑娘同意締結婚事,就會留下紅包,接下來就是訂婚了。如果退回紙包則表示姑娘不同意。求婚之事告吹。
日本人、越南布標族的這種擇偶方式實際上已經超出父母包辦的限制,媒人只起一個介紹作用,婚姻關系的最終確定取決於男女雙方之間的態度。媒人在這種擇偶方式中的作用,我們在約旦人的擇偶習俗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約旦人的擇偶方式也別具特色。在約旦北部的茲高得巴薩地區。當地人滸一咱習俗,待嫁的姑娘一般白天都坐在自家門口,等待小夥子前來相看。如果小夥子看中了一位姑娘,他僦會找人前去說媒。不過,媒人的作用只是向姑娘傳達小夥子的求婚意願,至於姑娘是否同意,則是姑娘用燈泡給小夥子傳遞信號。通常如果姑娘同意,月的月初或月末晚上姑娘會將自己閨房的窗戶打開,在屋內點燃一盞油燈。當家人都睡著後便把油燈熄滅,告訴小夥子此時可以從窗戶進來相會。如果小夥子在姑娘閨房留宿未被發覺,第二天便可舉行婚禮。如果姑娘不同意小夥子的求婚,那麼她就會在家人未睡覺時把油燈熄滅,小夥子如果在此時爬入姑娘閨房,往往被姑娘家人發現,婚事也會因此取消,小夥子只好自認倒霉,另擇佳偶。不過對當地人來說一個小夥子如果多次遇見這種情況他自然也會想出對付的辦法。當姑娘把燈熄滅後,小夥子一般不急於進入姑娘的閨房,他會等到姑娘家的人都睡熟後再爬進去,這樣只要生米做成熟飯姑娘及其家人就會不得不同意婚事。 在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葉門等國家內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由於伊斯蘭教對男女之間的交往有著諸多限制,青年男女婚前想見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依靠媒人來擇偶也是很平常的事,只是這種選擇帶有了宗教色彩,但是其形式與上面我們所介紹的有著不少的相同的地方。對此,我們不再一一介紹。
依靠媒人來確定婚姻的對象在一些歐洲的民族中也曾廣泛流行。在俄羅斯民族的八擇偶方式中,媒人就是經常出現的一個角色,而且的方式別具特色,媒人有正式和臨時兩種,所謂正式媒人即是指專職媒婆,而臨時媒人則由男方的近親、教父、教母等充任。當小夥子看中一位姑娘後,小夥子的父母一般會找媒人前往提親,媒人提親的時間也有許多講究。通常媒人是選擇除1.11.21.31等之外的單日晚上前往,但逢13和星期三、五的日子也是不行的。至於說媒人提親為何選擇晚上,因為俄羅斯人對提親頗為重視,重視的程度不亞於婚禮,因商主提親過程中有很多忌諱。如媒人在路上忌諱碰到熟人和與人說話等,這些都會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會影響婚姻的美滿,媒人在晚上提親就是過從這些禁忌的結果。媒人來到姑娘家門口後,並不是推門而入或敲門,而是先用胳膊或手撫摸一下門框,然後再敲門。專職媒婆的提親話語更是與眾不同。如媒婆經常採用的開場白是,我到你家來,不圖吃不圖喝,是說媒來了。你家有個大姑娘,我那兒有個小夥子,我們攀個親戚吧,或者說,體有貨物,我有買主,請講個條件;你家有貂子,我那兒有獵人等等。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這門親事,就會和媒人繞桌子三圈,之後雙方開始商談相親的日子。到了相親的日子,媒人領著小夥子來到姑娘家,與姑娘的父親商談聘禮的種類和數目,一般有傢具、衣服等生活用品,以及現金,在鄉下則有可能是牲畜。有的地方在相親時小夥子及其父母還會對姑娘品頭論足一番,而姑娘的母親則會端來一碗糖水進行試探。如果小夥子一飲而盡就說明小夥子已經箱中;如果只是沾唇而止,則說明婚事難成。在相親之後,如果小夥子同意婚事,相親後不久即可訂婚,婚姻對象也由此確定下來。訂婚是向親友們宣告訂婚的消息,一般在姑娘家進行,由姑娘向親友們宣布,並向各方親友行鞠躬禮,自此之後姑娘對外交往不再用父親的姓,開始用小夥子的姓。 東干族由於是清代從我國遷住中亞的,其婚姻習俗更多地保留了回族的一些習俗,依靠媒人來幫助選擇婚姻對象即是其中之一。在小夥子長到18歲時,其父母開始為兒子張羅婚事,主要是找媒人幫忙。媒人在以前是專職的依靠為人們說媒而謀生的人,他們往往是先為小夥子囊集賽關姑娘的情況,包括長相、人品、家庭生活情況等。如果小夥子及其父母同意,媒人就要到姑娘家提親。媒人的第一次提親往往不會得到姑娘及其父母的同意,所以媒人在10餘天後會再來。第二次提親,媒人往往是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前往,經過細致地說合,如果姑娘及其父母有意;往往會要求媒人給他們半個月的時間與家人、親友們商量。在姑娘及其父母與家人、親友商量的過程中,姑娘家的婦女仍要擔負起搜集小夥子有關情況的任務,而姑娘的祖母、母親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一旦姑娘家決定同意婚事,那麼在媒人第三次來到姑娘家時,姑娘家會送給媒人一些洗手洗臉的用具等。媒人見到這些東西就會知道姑娘家的態度,因為這是同意婚事的標志。訂婚儀式也是在女方家舉行,在儀式上媒人要與姑娘的家人一一握手,而姑娘的父親與媒人握手的方式最為特別,要用左手在媒人的右手上輕輕地抖動三下,以示婚事定下決不反悔。
總之,依靠媒人來選擇婚姻對象是當今世界各民族婚姻習俗中的普遍現象,其存在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一般來講它是順應了在一些民族中青年男女之間無法依靠自己的交往而相互結識,從而締結姻緣的要求。在古代由於青年男女之間往往缺乏廣泛的接觸,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擇偶,所以只有通過媒人的介紹來達到擇偶的目的。而在當今社會,媒人介紹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包辦婚姻的存在,以及因為其他一些社會原因導致青年男女在婚前缺乏廣泛的接觸,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通過自由戀對象 值得提出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信息傳播手段的不斷改善,媒人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專職 的職業婚姻介紹所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媒人。如在日本民族的擇偶方式中,職業婚姻介紹所在100年前即已出現,當時稱為 代為 相親的機構實際上就是幫助青年男女相識,撮合他們的婚事的專職機構。在最近數年間,又一種新的職業婚姻介紹所在從事撮合人們的婚事,它就 是電腦。電腦不僅是在日本,在我國、美國等許多國家家已經介入到人們的婚姻關系中。當然,電腦在為人們介紹婚姻對象的過程中已經突破了民族、地域的界限,嚴格講它已經不屬於民族文化的范疇,所以本文不把它作為具有民族特點的擇偶習俗。
③ 越南的習俗是什麼啊
越南城市的男子多西裝,婦女穿花色窄袖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衩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鐲、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同胞們(只在本國人之間用)。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外人到他們家時,不能用腳指物,席地而坐時不能用腳對著人,不能從坐卧的人身上跨過去,不能睡在婦女的房門口和經常來往的過道上,不準進入主人的內房。在少數民族家中,絕對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間里。有些少數民族住竹木高腳屋,習慣在樓上席樓坐卧。進屋要脫鞋,否則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年青人對老年人特別敬重。在北方京族家裡,由最老一輩的男人作主,南方的京族由最老一輩的女人當家,凡事一般都得徵求他們的意見,只要他們同意的事,其他人一般不會表示異議。和老年人同行,如要超過去,應先打個招呼,表示先行走一步。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敬老的習慣,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條凳子專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準坐。
有些少數民族很好客。客人來到他們的家中,常用本民族最喜愛喝的酒和愛吃的生冷酸辣等食物待客。因此,客人即使不合胃口,也要盡量地吃,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壇酒,即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即輪流吸的第一口)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謝謝不再喝了(吃飯時也是這樣)。
越南人喜歡嚼檳榔,人們通常用葦葉包一些灰或硯灰,同檳榔一起入口,灰和檳榔會起化學反應,嚼檳榔的味道始則苦,繼而甜,對神經有刺激作用。檳榔也是當地贈送情人的信物。
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部,包括小孩。當村寨路口懸掛有綠色樹枝時,是禁入的標志,外人不得進入。南部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禮、進食、送物和接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
④ 上海市人民公園相親角在人民公園的哪個位子,每周幾什麼時間有活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1
⑤ 個人到越南相親,怎麼去大概要多少錢
看別人的一點,抄過來給你看看,不容易
心理准備
前往越南相親,首先確定自己需要尋找一個什麼樣角色的新娘,是專職太太,還是跟自己共同發展事業的夥伴。根據自己不同的要求,准備不同的考察方向。
對於新娘的客觀條件,比如身高、體重、外貌等,由於每個人觀點不同,所以無法一概而論,需要實地考察後來確定,不要相信婚介的宣傳或網路上的圖片,因為利益關系,會有很多不實宣傳,同時由於越南新娘經濟的發達,即使是真的,等你按圖去找時,也很可能圖片上的姑娘已經出嫁了。
考察准備
選定自己的尋找方向後,根據自己的要求,確定考察項目。
需要找一個全職太太,那麼就要從女方的持家能力、對老人的孝順情況、對老公的照顧水平、對家務的敏銳程度等情況去進行考察。
如果需要找一個事業發展夥伴,則需要從教育水平、學習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進行考察。
如果你要求又能持家,又能在外面幫助你,這也未免太苛刻了點,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別人做到。
時間准備
由於跨國婚姻的手續繁雜,所以你必須做好在2~3個月的時間跨度內,平均每個月至少有10天可以往返中越辦理各項事宜。
經濟准備
相親,是一件人生大事,所以在經濟方面,要認真盤算好。要把越南新娘娶回家,你的收入:在一線城市,不要低於4000/月;在二線城市不要低於3000/月,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或鄉村,不要低於2500/月。以上是供養一個全職太太的最低要求,不包括今後小孩的開支。
⑥ 好奇這個帖子里一樓最後有沒有去學中文
南京男子花3.5萬娶回越南老婆 見面禮100元 阿銀和老戴 越南姑娘阿銀台海網1月29日報道 作家林語堂曾不斷暢想這樣的理想生活——娶一個日本女人做太太、找一個法國女人談戀愛、雇一個中國人當廚師、找一個英國管家料理家政。如果林語堂能活到現在,他的理想必定是娶一個越南姑娘做老婆。這樣他憧憬的一切就都能實現。 ——記者手記阿銀和老戴越南姑娘阿銀「以前的女友買東西肯定去大商場,現在這個去大市場就很滿足了。」已經是二婚的老戴談起自己剛從越南「娶」回來的老婆阿銀,總是滿臉的幸福。從2008年開始,「去越南娶老婆」已經由珠三角的偏遠農村蔓延到江浙滬,一些自稱無法忍受城市「拜金女」的單身漢,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跨越國境線,來到夢想中的「美女天堂」——越南。網路上無數的帖子提醒他們,在這里你就是「大款」,你可以很輕松的找到絕對聽話的老婆——聽話到讓你崩潰。事實真的如此?隨著「越南相親」的話題再次被炒熱,網路上再次爆發出婚姻到底是談感情還是「買老婆」的論戰。記者追蹤那些曾經遠赴越南尋找另一半的南京男人,一切遠比我們想像得更「有趣」。網友當時就「震驚了」請相親的女孩喝咖啡,2萬越南盾;打個車,10萬越南盾;初次去女方家,買了20萬越南盾的水果;吃頓海鮮大餐,30萬越南盾……你事先要搞清楚,1元人民幣兌換2700越南盾。也就是說,在越南兩個人喝咖啡只要7元;去女方家的見面禮100元之內搞定!和老戴一樣,每一個去過越南的人都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大款,我是大款。」由於經濟水平欠發達,讓當地很多女孩萌生了嫁個老外的念頭。「記住,我們就是老外。」老戴最終選中的另一半叫阿銀,姐妹三人都嫁到了中國。「一個姐姐嫁到香港,一個姐姐嫁到台灣,老丈人一家在當地也算是長足了臉面。」老戴的這個越南媳婦有多好,網友們已經用「極品」來形容。「不貪不懶不隨便不高傲不拜金,年輕漂亮勤勞賢惠,關鍵是聽話。」這個去年冬天在越南注冊結婚的二婚男人,如今越南老婆阿銀已經隨他居住在南京,除了在家洗衣燒飯打掃衛生之外,老戴的老婆最多就是陪他到公司看看,跟著舞蹈室的老師學習跳舞,順便練習練習中文。「越南老婆」的極品生活又考慮房子,又考慮工作,還要考慮家庭條件。看起來並不算過分的條件,讓28歲的洪先生很郁悶。來自蘇北農村的他,無房無車,卻每天都要接到父親的電話、不管以什麼話題開頭,總會用「趕緊相親」來收尾。小洪確實是著急了,在國內他在找媳婦方面有些「無能為力」。不久前,他在西祠某討論版上看到有人發帖,講述在越南「娶老婆」的經歷。35000元,15天,發帖人老戴從40多個越南姑娘中選了一個帶回來做老婆。發帖人隻身前往越南,在報紙上刊出交友啟事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前來「應征」的當地女孩。「有幾個真的很漂亮,就算在南京大街上也不會淹沒在人堆里。」網友這樣評價老戴帖子中的越南姑娘。習慣了每天都去1912,老戴也說不清自己到底在忙乎啥。但是去年年底,憑借47個圖文並茂的「系列」帖子,他和自己寫實版「越南相親記」一起紅了。「要說越南女人的最大特點,那就是體貼。」細心網友發現,在越南相親的過程中,每一個和老戴吃飯的女孩,都是把飯盛好,把蝦剝好殼,把肉夾到他碗里,等老戴開始吃了,自己才肯動筷子。面對這樣的場景,網友們當時就「震驚」了。「以前只是聽說,沒想到越南真是這樣!」「這些事咱也遇到過,只是反過來了,是我給老婆服務……」女方父母同意就算「結婚」「嫁給外國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甚至在很多的村莊內就有必須要有人嫁給外國人的規矩。」越南的「新娘經濟」並不誇張,香港台灣人早已對此習以為常。老戴稱越南當地甚至有專門的「養媽」,在鄉下找些貌美、想遠嫁的姑娘,集中統一培訓儀表、修養,然後專門介紹給外國男子。越南因長年戰亂,男女比例約3:5,有許多姑娘願意外嫁他國。在越南,在很多婚介廣告中,「養媽」會作出種種保證——3個月內娶回,絕不加價,一年內跑掉賠一位。老戴在此後多次赴越南,以導游的身份幫助朋友尋找「越南新娘」。想娶一名越南姑娘很簡單,只要得到女方父母的同意,就可以舉辦酒席,至於結婚證可以再補辦。「我第一次見到阿銀家人,他們對我很滿意。」一般結婚證辦理下來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期間,新娘一般都會在「養媽」開辦的培訓機構內,學習各國的語言和生活習慣,等到結婚證辦理下來就可以被丈夫帶回國。「到越南娶媳婦的外國人太多了,並不是每天都可以領結婚證,一般都是100對新人一起領結婚證,同時舉行儀式。」不光是集體領結婚證,而且還要等到6點下班天黑之後才能舉行,所有的新人必須穿正裝,還要在胡志明像前宣誓。80桌酒席花了1萬元人民幣一則只要80元就可以在越南國內主流媒體刊登的徵婚啟事,找上一名越南本地的翻譯,不到一個星期,就可以在越南物色到一個老婆,擺完酒席辦理好相關的結婚手續,就可以娶個越南媳婦。讓老戴決定去越南娶老婆的緣由就是來自一篇名為《2萬元,越南買個漂亮媳婦》的網路文章。從2008年看到這個帖子後,在南京一直沒有找到合適伴侶的他對3萬元的越南媳婦除了好奇之外,發現身邊的朋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就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去越南看看真實的情況。2009年9月,老戴獨自一人去了越南,幾次碰壁之後。在一次跳交誼舞時老戴認識了越南當地最大的「養媽」(媒人),從40多名越南姑娘中他選到了現在的老婆。第二次再去越南的時候,老戴在越南完成了自己的婚事,在當地司法廳注冊登記,並且花1萬元人民幣擺了豐盛的80桌的酒席。「我就記得報紙上只能登徵友不能登徵婚,我的信息一登出來,電話響個不停。」在越南,老戴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女孩,希望通過他認識大陸男青年。網友怒稱這是「買老婆」「這樣的婚姻,能有幸福嗎?」對於去越南娶聽話媳婦的做法,不少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越南媳婦是什麼都聽你的,對你的房子、財產是沒有什麼企圖,但這就像機器人一樣,這樣生活根本沒有什麼樂趣。」不少網友對於這種形式有些氣憤,他們認為婚姻需要兩個人的共同付出,從越南「買老婆」的做法並不可取。但是老戴並不這么看。回國後,老戴在南京某網站貼出了自己在越南娶媳婦的照片和資料,提出了由他領頭、費用為5000元的特色旅遊,以及費用為35000元的特色旅遊+介紹+婚禮+結婚手續證件。「反響真的很不錯,我帶團去越南已經有9次了,每月至少一次,最少會有3人,最多的是12人,下個月初我還要帶一批人去,剛好帶老婆回越南過年。」老戴稱目前上海、北京、台灣和香港的客人比較的多,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越南找到了滿意的媳婦,南京咨詢的有200多人,就是沒有一個人去。「越南媳婦真的好得沒話說,想當年我給南京的一個女孩花幾百元買了一雙打折的鞋,她還嫌沒有檔次。現在我老婆從來不會在新街口逛街買東西,只有去大市場才捨得。」說起自己的老婆,老戴顯得很得意。在談話中,他透露就連平時買日用品剩下的錢,老婆也會全部上繳,「不會把金錢看得很重要。」●辦理護照 220元●公證費用 830元●手續確認 300元●越南領事館(上海)簽證1650元●南京到上海所有開銷 610元●南京飛南寧往返機票 1880元●越南相親費1000元●中介及辦理相關結婚證件費用15000元●婚宴禮服攝影等結婚費用14000元費用共約3.5萬元人民幣
⑦ 世界各地(中國各族)的婚禮習俗
1,義大利婚俗
義大利人實行婚姻自主,關於訂婚、結婚有不少傳說。古時沒有自由戀愛,有錢有勢的人常常強迫婦女成親,甚至出現搶親。
義大利人習慣把婚期定在春、秋兩季,一般以3月、4月、7月、9月、10月為多。婚禮分為兩種,一種是民政婚禮,另一種是教堂婚禮。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進行婚姻登記,按照婚姻法的規定辦理。
2,越南婚俗
居住在越南北部的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據他們的民族習俗,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時間,至少是兩年,多者長達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長同意他與女兒結婚。
然後,男方必須再次帶著禮品到親家,告訴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麼本領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然後新娘就正式成為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並且改隨丈夫的姓氏。
3,芬蘭婚俗
在芬蘭,如果一個人將要做新娘或新郎就會被一群年輕的小夥子或姑娘拖著在公共場所溜達,而且要帶著面具,衣衫不整。初夏時節正是芬蘭人舉行婚禮的最佳季節,這些年輕人實際是在歡送他們即將結婚的朋友,結束單身生活,開始新的生活。
這種風俗起初只有芬蘭某些市區極少的人了解,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突然開始流行於各地。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芬蘭人開始摒棄很多傳統儀式和風俗,這種做法持續了一些時間後,芬蘭人又開始追求傳統的風俗做法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漢族傳統婚俗
漢族先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後來演化為婚禮。漢族人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徵,所以傳統婚禮習俗總以大紅色烘托著喜慶、熱烈的氣氛。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的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5,白族婚俗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⑧ 一般外面的相親角(多半在公園里)沒有任何熟人介紹的那種,成功率高不高為什麼
這個並不好說,全在緣分,看有共同話題沒,比如興趣,志向,只要志同道合,給熟人介紹沒太多關系
⑨ 認識一個越南女孩,在網路上聯系了快一年了。前不久她說家人要給她介紹對象,並隨信發來一首《家的感覺》
《家的感覺》可能喜歡你蠻久的了,可是感覺又跟你不太可能,畢竟網戀。所以又沒說,女孩都會不好意思的。所以在家裡要給介紹對象的時候給你發這個,可能是暗示想和你有個家吧。《想起》我是沒聽過,剛打開酷狗看了下歌詞,看到了這么幾句。我獨自走在寂寞的長街,回憶一幕幕重演,我告訴自己勇敢去面對,就算心碎也完美。如果我和你能在見面,就讓情意舊夢能圓。後面我就不打了。可能是想念和你認識的點點滴滴,又不能違背父母意思的無奈吧。《愛情碼頭》我就不說了,看前面一段歌詞。到底我該怎麼說,你才真的明白我,這顆心一直留在你心窩,追隨你我無論天涯海角都會陪你過,陪著你仰望冬天的煙火。這完全是一個女生的暗示。或許她真的蠻喜歡你的,只是一直沒說出來,但你也感覺到了,不然怎麼會有那樣的感覺,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試著在一起看看?你要知道,有時候一輩子就只有這么一個人。錯過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葯,只有老鼠葯。
⑩ 在越南時至今日還有新娘市場,他們是否不允許自由戀愛
現在這個社會,自由戀愛應該是全世界都在進行的吧。應該不會存在說不允許自由戀愛。這里所謂的新娘市場,並不是真正的把女的放在一個市場上去賣,應該是類似於婚介所之類的一個場所吧!不僅越南有這樣的市場,中國乃至其他的國家應該都有這樣的場合。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一個中介而已,如果說這個女孩子不願意這個男孩子,那麼他們還是有可能不會到一起的,說到底,這還是存在一個是否願意的問題,如果說這個女孩子就很中意這個男孩子,不管這個男孩子給多少錢,這個女孩子最終還是會選擇和這個男孩子在一起,在這種程度上來說,這就跟自由戀愛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我認為越南並不否定自由戀愛,更不會不允許自由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