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一種叫「Nhót」的水果中文叫什麼
越南有一種水果叫qua nhot
我來答
該問題下回答為網友貢獻,僅供參考。
網路知道十分鍾內有問必答立即下載
越南有一種水果叫qua nhot
越南有一種水果叫qua nhot
我來答
1條回答
熱心網友
2017-03-22
你說的是聚合翅果。翅果(samara):由2心皮組成,瘦果狀,果皮堅硬,常向外延伸成翅,有利於果實的傳播,如楓楊、榆、槭樹等的果實聚合果( aggragate fruit) 由一花雌蕊中所有離生心皮形成的果實群。每一離生心皮所形成的小果實按其類型可分聚合瘦果,如草莓、毛茛、蛇莓等的果實;聚合骨突果,如牡丹、玉蘭、綉線菊、八角茴香等的果實;聚合核果,如懸鉤子等的果實;聚合翅果,如鵝掌揪的果實;聚合堅果,如蓮的果實等
② 台灣人講的「檳榔」是什麼
台灣人講的「檳榔」是一種植物。
檳榔
【學名】Areca catectu L.
【別名】檳榔玉、檳門、檳楠、尖檳。
【科屬】棕櫚科Palmae,檳榔屬Areca L.
【特徵與特性】常綠喬木,樹干高10~20m,莖細長通直,具明顯的環狀葉痕。葉聚生於莖頂,羽狀分裂。花春末秋初開放,單性,雌雄同株,圓錐狀肉穗花序。核果長圓形或卵形,長4~8cm,成熟時橙黃色至淡紅色,外果皮薄而光滑,中果皮厚。種子卵形,基部平坦。無主根,須根發達。檳榔由於長期生長在季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喜濕、好肥的生態活性。蔭蔽度以40%~50%為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5~28℃之間。適生於土層深厚(約60cm)、富有機質、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磚紅壤性土或砂壤土。
【分布狀況】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廣東、台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
【繁殖】花序著生於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數,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花萼3,厚而細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雄蕊6,花絲短小,花葯基著,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於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3,長圓狀卵形,長12~15毫米。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時紅色。每年二次開花,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作用】種子可入葯,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葯」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葯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葯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
③ 請介紹一下越南人吃檳榔的習俗
嚼檳榔的習俗
Accordingtothelegend,,"StoryoftheBetelandArecaNut".:anarecaleaf(sweettaste),betelbark(hottaste),achayroot(bittertaste),andhydratedlime(pungenttaste)..Oldhealthbooksclaimthat",decreasesbadtempers,andmakesdigestingfoodeasy"..Atanyweddingceremony,,.
DuringfestivalsorTetHolidays,.ionship.,..,.Nowadays,heold.
http://www.all-vietnam-hotels.com/vietnam-travel-guide/introction/customs-habits.htm
=======
檳榔哥註:越南是久有食檳榔之習俗,在越南有這樣的傳說:
在一個越南的傳說中,一對雙胞胎兄弟同時愛上了一位女子,由於兩個兄弟感情十分的好,為了成全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投河自殺,哥哥死後成了石灰岩,弟弟在岩石旁成了檳榔樹,那位女子受兄弟情義的感動也投河化成了攀附在樹上的荖藤;國王得知了這件事叫人采了石灰、葉子回來,嘗了之後倍絕美味,自此越南便有了嚼檳榔這項習俗。
以中文記載中也有越南檳檳習俗:
「安南自嫩及老,采檳榔食啖之,自雲交州地溫,不食此無以祛其瘴癘。廣州亦噉檳榔,然不甚於安南也。」
——《嶺表錄異》
熟者曰檳榔肉,亦曰玉子,則廉、欽、新會及西粵、交趾人嗜之。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5《木語•檳榔》,中華書局,1985,P629
清初越南檳榔亦從海南島進口
「(海南檳榔)歲售於東西兩粵者十之三,於交趾、扶南十之七」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5《木語•檳榔》,中華書局,1985,P629
=====
越南民間故事
http://www.56.com/u67/v_NDc0Njk4MDg.html
④ 檳榔是什麼怎麼吃的
檳榔(Areca catechu),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廿米。「檳榔」一詞源於印尼語「pinang」。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東非及大洋洲。
檳榔樹高約12-15米,無分支,莖直徑約15厘米,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曬干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檳榔中主要的生物鹼為檳榔鹼。
檳榔原是重要葯用植物之一。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台灣式檳榔食用方法具有明顯而且嚴重的致癌性。但檳榔本身也有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布「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
除了入葯外,亞洲有許多地區,例如:台灣、湖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均有嚼食檳榔的風俗。
檳榔為常用中葯,性溫,味苦、辛。具有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之功能。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焦檳榔消食導滯,用於食積不消、瀉痢後重
在我國長江以南的湖南、廣東、廣西、海南等不少地區,檳榔都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休閑小食品。在湖南一些地方,檳榔有「綠色口香糖」的美譽。一位吃慣了檳榔的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檳榔就像飯一樣,一天也離不開。
計程車司機:這個東西有刺激性,可以提精神,有一點癮,愛吃,吃得多了以後就想吃這個東西,比抽煙都好。
⑤ 檳榔是什麼東西
一、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 L.)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種子卵形,花果期3-4月。
二、檳榔原產馬來西亞,中國主要分布雲南、海南及台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檳榔是重要的中葯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
三、價值:
1、營養價值:
檳榔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7] 檳榔原果的主要成分為31.1%的酚類、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纖維、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鹼。檳榔還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11種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檳榔種子含總生物鹼0.3%-0.6%,主要為檳榔鹼,並含有少量檳榔次鹼、去甲基檳榔鹼、異去甲基檳榔次鹼、檳榔副鹼及高檳榔鹼等,均與鞣酸集合存在。還有鞣質、脂肪、甘露醇、半乳糖、蔗糖、兒茶精、表二茶精、無色花青素、檳榔紅色素、皂苷及多種原矢車菊素的二聚體、三聚體、四聚體等。所含脂肪酸的組成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櫚酸12.7%硬脂酸1.6%、油酸6.2%、亞油酸5.4%、十二碳酸0.3%、十四碳烯酸7.2%,又含氨基酸。其中脯氨酸佔15%以上。
2、葯用價值:
據葯監部門透露,目前我國有225個葯品含有檳榔。統醫學認為,檳榔具有「殺蟲,破積,降氣行滯,行水化濕」的功效,曾被用來治療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感染。由檳榔與烏葯、人參、沉香組成的四磨湯主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民間有在嬰兒出生一周後服用四磨湯的傳統,據說有利於孩子腸胃,以後不鬧肚子。
3、經濟價值:
檳榔經濟價值高,每公頃可種植1500-2000株左右。中國檳榔品種產量高,單株產量可達30kg左右,經濟價值高。中國海南、台灣、湖南等地群眾自古就有消費檳榔的習慣,是主要的咀嚼食品。目前僅加工產值就達3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萬個.市場潛力大,隨著科學技術的注入,深加工產品種類豐富,消費市場逐漸擴大,市場前景更好。
⑥ 檳榔是什麼
檳榔,別名賓門、仁頻、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20米。「檳榔」一詞源於馬來語「pinang」。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東非及大洋洲。檳榔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米。莖直徑約15厘米,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曬干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檳榔中主要的生物鹼為檳榔鹼。
⑦ 檳榔是什麼東西做的
檳榔是用檳榔這種水果製作而成的。檳榔,其實是一味重要的中葯材。檳榔原產馬來西亞,在中國的雲南、海南、台灣地區都有種植。傳統醫學認為,檳榔具有殺蟲、破積,降氣行滯,行水化濕的功效,曾被用來治療多種寄生蟲感染疾病。
在中醫的處方中,有一個著名的方子叫做「四磨湯」,是由檳榔、烏葯、人參、沉香組成,對於治療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有一定的功效作用。
(7)檳榔用越南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不過檳榔除了葯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被人拿來用零食食用。檳榔果實也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和有益物質,還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11種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嚼服檳榔後,可以起到化痰止咳、有效緩解疲勞的作用,這也是許多人在開車、加班等需要提神的時候會嚼服檳榔的原因。檳榔在製作的時候,會加入石灰和許多的香料,這樣會增加檳榔的口感,嚼服後會感覺到口腔內清爽、冰涼,可以起到有效提神的作用。
⑧ 什麼是越南人嚼檳榔的習俗
嚼檳榔是東南亞許多國家和民族,特別是越南的京人、岱人、傣人、埃迪人的一種特殊嗜好。
檳榔樹是一種常綠喬木,屬棕櫚科植物。有紅檳榔、白檳榔兩種。
白檳榔的果實大,白而硬,嚼時必須把它切成小塊,每次嚼一塊。
紅檳榔的果實橙紅色,像紅棗一般,小而軟,每次可嚼整粒。
嚼檳榔有消積、行水、殺蟲、麻醉等作用,並對牙齒起到保護作用。嚼時,用蔞葉包上一點石灰或硯灰,然後放入嘴中與檳榔同嚼,使檳榔起化學作用,變出血紅色的汁液,吐出渣子,咽下汁液,會使人陶醉,產生一種昏昏然的感覺,久嚼成癮,如抽煙、喝酒一樣。他們多在飯後嚼,待客、送禮尤不可少。今越南京人還把檳榔子當做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給對方一顆檳榔,如漢族的請柬。
嚼檳榔還有另外一種意義,長期的咀嚼,人的牙齒便被染成漆黑的顏色,這就是我國古籍所說的「漆齒」或「黑齒」,並由此稱這些民族為「漆齒蠻」或「黑齒蠻」。這些民族也自以「漆齒」、「黑齒」為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