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為一名導游要具備什麼條件
一、愛國,遵法守法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導游,首先要愛國。只有愛自己的國家,才能弘揚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當你向外國遊客介紹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時,外國遊客感到震驚、不可思議,那是何等驕傲的一件事!其次,作為一名導游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旅遊行業規章,嚴格執行服務質量的准則,若是在旅遊過程中出現有關問題,導游要以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予以正確處理。
二、盡職敬業,尊重他人
作為一名導游,應該盡職敬業,具有優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導游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不為自己的職業抹黑,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導游在服務遊客時,應做到尊重他人。只有先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夠得到尊重。不論遊客是什麼樣的人,導游都應以一顆誠摯的心對待每一位遊客,及時幫助遊客解決問題。導游也要學會自我控制,禁止辱罵毆打遊客。
三、具備豐富的知識
語言交流是導游的基本功,是導游與遊客之間溝通的橋梁。導游在講解時要吐字清晰、咬字准確,以防遊客聽不清、聽不懂,而亂了秩序。導游在講解一個知識點時,若遊客提出問題而導游不知道怎麼回答時,那豈不是很尷尬,所以作為一名導游也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遊客體會到更好地服務。
(1)在越南當導游要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一是把握價值取向,具有向心力。導遊人員對旅遊團隊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活動全面負責,必須當好遊客的主心骨,始終站在遊客立場上,明辨是非曲直、認准價值取向,不隨波逐流。
二是牢記崗位責任,具有免疫力。能不能過好金錢關是檢驗原則性強弱的試金石,是掂量其人格魅力的秤盤星。關鍵在於慎獨,時刻告誡自己事事出於遊客心。
三是強化職業素質,具有自控力。個別導游知錯犯錯的根源在於經不起種種誘惑,缺乏內在的定力。要加強道德修養和世界觀改造,牢守遊客原則防線、思想道德防線和法律法規防線,不伸手、不越軌,處處體現職業道德高境界,時時顯示服務技能真水平,才能真正贏得遊客的信賴。
四是待客公正平等,具有親和力。導游要為遊客進行長時間面對面的服務工作,擺正心態和和諧處理各種關系十分重要,要學會尊重、體貼和關心每一位遊客,要做到服務全面性和針對性的有機結合。對部分旅遊者出現的思想波動不橫加指責,對少數遊客存在的缺點不諷刺挖苦,對個別客人遇到的困難不袖手旁觀。
『貳』 怎樣才能當導游
考個導游證就可以了,大專學歷也可以考。
1、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的條件
(1)國籍規定:參加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的人必須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
(2)學歷條件:報考者應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以上學歷。
(3)身體條件:報考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能適應導游工作的需要。
(4)知識、語言條件:參加考試者必須具有適應導游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2、考試與培訓分開原則: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堅持考試和培訓分開、培訓自願的原則。
1、按工作區域劃分:海外領隊,全程陪同導遊人員(簡稱全陪),地方陪同導遊人員(簡稱地陪),景區景點導遊人員。
2、按語種劃分:中文導游(包括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導游),外文導游(常用語種主要包括英語、法語、韓語、日語、俄語、德語)非通用語種主要包括兩個語種群:一為歐洲語系,主要包括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等;一為亞非語系,主要包括阿拉伯語、朝鮮語、印尼語、越南語、馬來語、緬甸語、泰國語、僧迦羅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等。
3、按技術等級劃分:初級、中級、高級、特級導游。
導遊人員人力資源狀況
1、從導游的總量上看,根據統計部門預測,到2008年我國導游需要量在30萬 ,其中導遊人數是10913人, 而目前我國導遊人數是20萬人左右,缺口在10萬以上。
2、從導游的學歷結構來看,中文類導游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僅僅為13.8%。這與遊客對導游「高知識化」的需求是背道而馳的,是遠遠滿足不了遊客的需求的。
3、從導游的等級結構來看,低等級(資格和初級)導遊人員占導游隊伍的絕大多數,為96.3%。在我國,導游員的等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導游的服務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旅遊消費要求也越來越高,伴隨著遊客要求的提高,對高等級導遊人員的需求也將會大幅增加。
4、從導游的語種結構來看,外語類導遊人員整體數量不足,尤其是一些小語種導遊人員還很奇缺。最近幾年,我國入境旅遊增長迅速,尤其是像韓國、越南、泰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來華遊客迅猛增長,2004年比2002年,印度增長44.85%,韓國增長33.92%,泰國增長20.15%,並且這種增長又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5、從導游的地區結構來看,中部和西部省(區、市)導遊人員的數量較少,西部個別省(區、市)導遊人員嚴重不足。
綜上分析,我國在導游總量上有一定的缺口,需要社會尤其是高等教育機構盡快培養相應的導游專業人才。
<一>准備考試資料
1、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中、外文考生在進行筆試答卷時,一律使用中文答卷;進行口試時用所報考語種應試。
2、考試的科目和內容
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由筆試和面試(模擬現場導游考試)兩部分組成。
(1)筆試內容:
《全國導游基礎》、《導游業務》、《旅遊方針政策與法規》、《導游基礎》
(模擬導游及導游服務能力問題回答)
<二>導游資格證考試的系列教材和配套的練習及模擬考題
<三>參加導游考試培訓班:
1、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堅持考試和培訓分開 、培訓自願的原則。
2、報班的好處是信息全面豐富,學到一些書上沒有的知識帶團卻很有用的東西,見識一些有才能的導游或高校的資深教師,並結交一幫圈內朋友。
3、跟著老師系統的把5本教材梳理完,有了自己的頭緒。
4、培訓班還會組織考前景點實習,因為口試佔一半的比例。親自到景點去走一走,說一說才能真正徹底理解。
5、有實力的導游培訓學校會在學員學習期間組織旅遊活動 ,並且能夠給學員提供在旅行社實習兼職和推薦工作的機會
導游考試報名手續
<一>報名程序:
1. 填寫《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表》一份。
2. 出示本人身份證、高中以上學歷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3. 提交健康證,或市級以上醫院開的健康證明。
4. 交本人近期一寸彩照4張。
<二>必交費用:考務費 400元/人.期(外語導游600元/人.期)
可選擇費用:1、培訓費 400元/人.期 2、教材費:120元/套
<三>時間安排:五月報名(第一次) 七月15日考試
八月初開始報名(第二次) 十二月初考考試
<四>培訓、考試內容:筆試和口試
1、筆試內容:(200分)
1. 政策法規、導游業務(100分);
2.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100分);
2、口試內容:(100分)
1. 景點講解( 55分)
2. 應變知識問答(三道題 45分)
(三)外語導游考試
1、外語導游考生除應考的公共科目外,另加外語筆試;口試部分包括景點講解(外語講解)和應變問答(漢語解答)兩種方式,滿分為100分。
2、普通話導游報考外語導游資格的考生,報名時必須提供普通話導游資格證書的復印件。
六、筆試題型:筆試試卷全部採用標准化命題,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判斷題四種類型,每張試卷共100道題。考生答題一律使用塗題卡,答題時間為100分鍾。評卷採用讀卡機自動閱卷,自動記分。
七、錄取方法:考生三科(兩科筆試、一科口試)成績均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有一科未達到60分即為不合格。
『叄』 做導游有什麼要求
導游即引導游覽,讓遊客感受山水之美,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遊客食、宿、行等各方面幫助,並解決旅遊途中可能出現問題的人。導游分為中文導游和外語導游,英文叫TourGuide或Guide.在我國導遊人員必須經過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以後才能夠從業。
現在的導游一般掛靠旅行社或集中於專門的導游服務管理機構。
按照具體工作內容不同,可以分為領隊、全陪、地陪。一般來說景點講解員是也屬於導遊人員范疇的。
國家旅遊局頒發的全國導游證ic卡如何做一個好導游:
1、把導游看成自己的職業,而不是把賺錢看成自己的職業。
2、博覽群書,處處留心。
3、學會用心去愛,愛自己、愛親人、愛周圍的一切、愛可以打敗一切包括視你為敵的團友,愛是天下最無敵的武器。
1.職業道德:誠然導游有灰色收入,且已成為不成文的行規,但是,一個好的導游,應該首先考慮客人的利益,因為遊客才是你發財的根本。
2.知識:當導游要了解的知識太多了,包羅萬象,今天學到了一點東西也許當下用不上,但說不定哪天就用著了。所以,導游的知識要求沒有什麼嚴格界限。
3.熱情:帶團中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客人,即使你很不開心了,也不要帶到工作中,遊客是跟你來玩兒的,不是來看你臉色的。
4.責任心:這點要時刻保持,導游的工作事無巨細,突發事情太多了,所以要有強烈的責任心,真遇上事情了,要冷靜處理,以大局為重。 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導游除了要加強業務知識方面的學習外,還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一、道德與導遊人員職業道德編輯本段⒈道德的含義
在我國古籍中,最早是把「道」與「德」兩個詞分開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後引申為原則,規范規律,道理或學說等方面的含義。「道義」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道德主要指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有時也指個人的思想品質,修養境界,善惡評價,乃至泛指風俗習慣和尊重道德教育活動。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摩里斯」(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引申其義,也有規則,規范,行為品質和善惡評價等含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由一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決定的特殊知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所維持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⒉道德的本質
一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
第一,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決定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
第二,經濟利益決定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第三,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引起道德變化。
二道德是一種特殊規范的調解方式
第一,道德規范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范;
第二,道德規范沒有也不使用強制性手段為自己開辟道路;
第三,道德規范是一種內化的規范。
⒊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把一般的社會道德標准與具體的職業特點結合起來的職業行為規范或標准。不同的職業有其不同的職業道德,但各行業的職業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都必須與社會公德一致,而不應相悖。規定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⒋導遊人員職業道德
導遊人員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一般意義上講,導遊人員職業道德是指在從事教育過程中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和總和。簡而言之,就是指所有的導遊人員在導游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准則。 二、導遊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編輯本段導遊人員職業道德,主要由導游職業道德,導游職業責任,導游職業態度,導游職業紀律,導游職業技能,導游職業良心,導游職業榮譽八個因素構成,可以概括成下面幾句話:
遵紀守法,敬業愛崗;優質服務,賓客至上;真誠公道,信譽第一;不卑不亢,一視同仁;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好學上進,提高業務。
⒈遵紀守法,敬業愛崗
這是導遊人員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一種行為准則。導遊人員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地執行行業和所在旅行社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旅行社行業的紀律,執行導游服務質量標准,嚴格按導游操作規程辦事,即做好准備、接待、善後處理三大程序的各項工作。必須具有牢固的專業思想,熱愛本職工作,一個人如果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就會把對事業的追求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就會刻苦鑽研業務,不斷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增強自己的服務技能,為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導游服務,在導游服務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
⒉優質服務,賓客至上
全心全意為旅遊者服務的思想和「賓客至上」、「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是導游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涵。導游員心中有旅遊者,把旅遊者看成客人,朋友,親人,想旅遊者所想,急旅遊者所急,有了這種境界,諸如善解人意,熱情周到,任勞任怨等種種美德,就會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來。這樣的導游員就會受到旅遊者的歡迎,反之,即使導游員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也不會做好導游工作,更不會受到旅遊者的歡迎。
⒊真誠公道,信譽第一
真誠公道,信譽第一是導游員道德的主要規范,是正確處理導游和旅遊者之間實際利益關系的一項行為准則,在導游職業活動中,真誠就是真實誠懇,講究信用,信守諾言和合同,不弄虛作假,不欺騙或為難旅遊者,公道就是公平公理,買賣公道,價格合理,賺取合理合法的利潤,既不能「宰」旅遊者,也不能讓旅遊企業吃虧。信譽是企業的生命,對服務性強,流動性大,消費水平較高的旅遊業來說尤其如此,「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導游作為旅遊業的從業人員,只有真誠公道地對待每一位旅遊者,向他們提供優質服務,才能樹立良好的信譽形象,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⒋不卑不亢,一視同仁
不卑不亢,一視同仁是導游職業活動中導遊人員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國格、人格的體現,是正確處理主客關系的重要道德規范。
旅遊者不管是來自哪個國家地區屬於哪個民族,不管其社會經濟地位高低,年老年幼,都是導遊人員的服務對象,導遊人員要尊重旅遊者人格,熱情周到地為其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滿足其合理又可能辦到的要求,切豈親疏偏頗,厚此薄彼。
旅遊團中,不免有無理取鬧的人,對這類人的言行,導遊人員始終要沉著冷靜,或一笑了之,做到不傷主人之雅,不損客人之尊,理明則讓。
⒌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導遊人員正確處理同事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以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等相互關系的道德行為規范。
它要求導遊人員,擺正個人、集體、國家三者的關系,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務長遠利益。這是一種較高的道德要求,但又是在導游職業活動中經常遇到的而且要妥善解決的問題,每個導游工作人員都須以此為准則,在自己的職業實踐中努力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旅遊業的整體形象,給客人提供優質服務。
⒍好學上進,提高業務
好學上進,提高業務是導遊人員一項重要的職業道德規范。只有豐富的業務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以及過硬的基本功,才能為旅遊者提供優質服務,才能盡到自己的職業責任,才能為企業贏得聲譽,才能為旅遊業發展做出貢獻。好學上進,提高業務,也就成了一種道德義務,不能只將其理解為一種業務要求。只有這樣的導遊人員才能為旅遊者提供優質服務,盡好職業責任。同時求得自身發展,進而達到道德知行統一的要求。 三、導游加強職業道德的途徑和方法編輯本段一導游要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
導遊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對導遊人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對導游個體而言,這些理論原則規范,還只是一種外在於主體的客體力量,對於導遊人員只具有外在約束力。作為一名合格的導遊人員,必須加強導游職業道德修養,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變成自己的道德需要,再外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具體地講,導遊人員要善於自察、自檢、自省、自律,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融化於自己心靈中,再自覺地執行道德規范,調整自己的行為,有效的解決導游工作中的各種矛盾,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游。
⒈要注重強化人們內在的道德良心
道德良心,是人們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的道德心理機制,它往往與人們的義務感、榮譽感和尊嚴感相結合,使人們能意識到自我對他人,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導遊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有賴於導游內在道德良心的提高,使其把履行導游職業道德規范變為一種自覺。
⒉要做到「慎獨」。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總是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養成「慎獨」的品質,在自己內心深處為不道德的東西保留一塊合法的小天地,自覺地鍛煉和改造自己,以達到「慎獨」境界。
3.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嚴於解剖自己。道德修養靠自身的主觀努力和高度的自覺性,職業道德修養本質是導游在心靈深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爭、自我改造、自我提高,這是導遊人員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一。
二導游要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導遊行業自律機制
⒈要建立起導遊行業自律機制,規范行業從業人員的行為。從維護國家和行業整體利益的高度出發,打造張家界旅遊業良好的整體形象,積極推進行業自律,創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一要遵守法律法規,規范服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旅行社管理條例》和《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為旅遊者服務。
二要服從管理,接受監督。服從旅行社的安排、分工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接受各級部門和旅遊者的監督。充分尊重旅遊者意願,不欺詐、不誘導遊客,真正做到誠實信用。
⒉建立健全行業組織。成立導游協會,制定並學習「行業自律公約」。利用協會的優勢,努力提高導遊人員的素質,加強導遊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加強質量監督
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除有賴於導遊人員自身的建設和整個行業的自律外,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強化道德評價、賞罰等外在的強制機制,盡量從制度上保證導遊人員養成道德習慣。
⒈把導游的誠實信用情況,納入導遊人員考核的指標體系。
⒉可以採用導游信用公示制度。今後,凡是對導遊人員違規失約、失信等情況,或由此引起的投訴,在行業內通報。
⒊建立導遊人員職業信譽檔案和除名公告制度。加大投訴查處力度,強化市場管理。加強導游帶團過程的監督,及時查處導游帶團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對不講職業道德的導游進行懲罰,在新聞媒體上,旅遊信息網上發布公告,迫使其退出市場。
⒋建立合理的導游勞動報酬保障體系。導遊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證,就會助長吃回扣等不講職業道德的歪風。明確旅行社、導游服務公司與導游在錄用、工作、內容、工作期限、勞動報酬、社會保險、違約責任等方面的程序,標准和責任,義務。同時,對部分旅行社進行執法督查和處理,規范導游管理。這樣開前門,堵後門,使導遊人員體會到導游工作的利益,全心全意為遊客服務,從而達到整個行業的良性循環。 四、正確處理導游與各單位之間的道德關系編輯本段目前,我國在對導游進行職業道德評價時,要注重導游職業與其服務對象的關系,如導遊人員是否「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熱情周到」,是否有欺騙旅遊者的行為,是否按質按量履行與旅遊者的旅行合同等,也不能忽視導遊人員職業道德的另一方面,那就是與旅行社或導游公司的道德關系,做到旅行社關愛導游,導游關心企業。
⒈關愛導游—旅行社的一項道德責任
旅遊業是服務為導向的,旅行社必須像對待顧客一樣對待職工,導游在我國旅行社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位,導游上團必須由旅行社或導游公司委派,無論是全陪、地陪,導游證上都註明了服務旅行社的名稱,導游代表著公司形象,導游「面對面」的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旅行社的接待服務質量,然而旅行社跟導游之間總有利益沖突,導游沒有固定工資,有的沒有上團補貼或很少,還得向旅行社交「人頭費」,有的導游甚至還得自己墊付團款,事實上將導游置於一種道德困境,要麼沒團帶,要麼就必須冒著違法風險,昧著良好收受財物回扣甚至索要小費,因此要加強導遊人員的道德修養。除了導遊人員的自覺外,各級管理機關、旅行社要關心導遊人員,在市場秩序中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導遊人員不能、不敢、不願,不要冒道德風險去欺詐遊客,擺脫道德困境;賺干凈錢,賺放心錢,賺明白錢。
⒉關心企業—導游的一種道德義務
導游作為旅行社的員工,在享有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必須對旅行社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包括信守勞動合同,愛崗敬業,保守商業機密,遵守勞動紀律,維護企業利益和形象,服從工作安排,團結協作等。由於導游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我國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導游管理相對較嚴,導游所屬旅行社承擔著導遊行為的經濟和法律責任,如《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第20、22、23條明確規定,由於導游情節嚴重違反《條例》的行為,會導致「對委派該導遊人員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停業整頓」的處罰,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導游的利益與旅行社的利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導游難管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然並不都是導游的責任,但不關心旅行社,只考慮自己利益的導游也確實不在少數。
導遊人員和旅行社都要考慮對方利益,雙方都遵守各自的道德規范。旅行社關愛導游,導游關心旅行社,互相促進。
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更是道德經濟。在旅遊市場上要處理好遊客、旅行社、導遊人員的關系。除了運用市場、法制手段調節外,還應考慮道德的手段。加強導遊人員的道德修養,理順各方面的關系,為旅行社業健康發展而服務! 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編輯本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3號)
--------------------------------------------------------------------------------
第一條為了規范導游活動,保障旅遊者和導遊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導遊人員,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導游證,接受旅行社委派,為旅遊者提供向導、講解及相關旅遊服務的人員。
第三條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制度。
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者以上學歷,身體健康,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
國公民,可以參加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經考試合格的,由國務院旅遊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旅遊行政部門委託省、自治區、直
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頒發導遊人員資格證書。
第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導游活動,必須取得導游證。
取得導遊人員資格證書的,經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或者在導游服務公司登記,方可持所訂立的勞動合同或者登記證明
材料,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申請領取導游證。
具有特定語種語言能力的人員,雖未取得導遊人員資格證書,旅行社需要聘請臨時從事導游活動的,由旅行社向省、自
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申請領取臨時導游證。
導游證和臨時導游證的樣式規格,由國務院旅遊行政部門規定。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頒發導游證: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患有傳染性疾病的;
(三)受過刑事處罰的,過失犯罪的除外;
(四)被吊銷導游證的。
第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領取導游證之日起15日內,頒發導游證;發現有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情形,不予頒發導游證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七條導遊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職業技能。
國家對導遊人員實行等級考核制度。導遊人員等級考核標准和考核辦法,由國務院旅遊行政部門制定。
第八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佩戴導游證。
導游證的有效期限為3年。導游證持有人需要在有效期滿後繼續從事導游活動的,應當在有效期限屆滿3個月前,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換發導游證手續。
臨時導游證的有效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並不得展期。
第九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必須經旅行社委派。
導遊人員不得私自承攬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攬導游業務,進行導游活動。
第十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其人格尊嚴應當受到尊重,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導遊人員有權拒絕旅遊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嚴或者違反其職業道德的不合理要求。
第十一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言行。
第十二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遵守職業道德,著裝整潔,禮貌待人,尊重旅遊者的宗教信仰、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
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向旅遊者講解旅遊地點的人文和自然情況,介紹風土人情和習俗;但是,不得迎合個別
旅遊者的低級趣味,在講解、介紹中摻雜庸俗下流的內容。
第十三條導遊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旅行社確定的接待計劃,安排旅遊者的旅行、游覽活動,不得擅自增加、減少旅遊項目或者中止導游活動。
導遊人員在引導旅遊者旅行、游覽過程中,遇有可能危及旅遊者人身安全的緊急情形時,經徵得多數旅遊者的同意,可
以調整或者變更接待計劃,但是應當立即報告旅行社。
第十四條導遊人員在引導旅遊者旅行、游覽過程中,應當就可能發生危及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的情況,向旅遊者作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並按照旅行社的要求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第十五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不得向旅遊者兜售物品或者購買旅遊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遊者索要小費。
第十六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不得欺騙、脅迫旅遊者消費或者與經營者串通欺騙、脅迫旅遊者消費。
第十七條旅遊者對導遊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向旅遊行政部門投訴。
第十八條無導游證進行導游活動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予以公告,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第十九條導遊人員未經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攬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攬導游業務,進行導游活動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有損害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言行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對該導遊人員所在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責令停業整頓。
第二十一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未佩戴導游證的, 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二條導遊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暫扣導游證3至6個月;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
(一)擅自增加或者減少旅遊項目的;
(二)擅自變更接待計劃的;
(三)擅自中止導游活動的。
第二十三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向旅遊者兜售物品或者購買旅遊者的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遊者索要小費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對委派該導遊人員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責令停業整頓。
第二十四條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欺騙、脅迫旅遊者消費或者與經營者串通欺騙、脅迫旅遊者消費的,由旅遊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遊行政部門吊銷導游證並予以公告;對委派該導遊人員的旅行社給予警告直至責令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旅遊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景點景區的導遊人員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制定。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987年11月14日國務院批准、1987年12月1日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導遊人員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肆』 想做導游需要什麼條件
需要的條件:1、導游證 2、上崗證(這個證不需要你再去考就可以拿到,只要你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到旅遊局申請導游證,申請到導游證之後,你才能算得上一名真正的導游,這樣也就可以帶團出去旅遊了。(1)、考取《導遊人員資格證書》(2)、與旅行社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掛靠在旅遊服務中介機構(即所謂的導游服務公司))
只要滿足以下條件就可以報考導游證,所以你應該可以報考
一、考導游證需要的條件(報考條件):
1、年滿18周歲,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遵守旅遊職業道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畢業或者以上學歷;
3、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礎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4、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拓展資料
導游證書簡稱「導游證」,是持證人已依法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導游注冊、能夠從事導游活動的法定證件。取得導遊人員資格證,只是成為導遊人員的第一步,要真正從事導游職業,還要依法取得導游證。
導游證是導遊人員從業行為能力的證明文件,是表明導遊人員身份的外在標識,它是國家准許從事導游工作的證件。根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導游活動,必須取得導游證。文學院的旅遊管理專業的同學可以考取導游證,其餘有業余愛好的同學也可以報考。
導游證可分為正式導游證和臨時導游證兩種。正式導游證(即簡稱「導游證」)的有效期限為終身有效,臨時導游證的有效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此外,臨時導游證有效期限屆滿後,不得延期,如需繼續聘請,則必須由旅行社重新向旅遊行政部門申請領取。
參考鏈接:網路-導游證
『伍』 怎麼樣才能有資格做導游想成為一個導游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考導游證需要的條件(報考條件):
1、年滿18周歲,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遵守旅遊職業道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畢業或者以上學歷;
3、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礎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4、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二、學習內容:
1、筆試科目:
中文類考生筆試科目為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含相關法律、職業道德、方針政策和時事)、導游服務規范與技能。
英語類和日語類考生筆試科目為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含相關法律、職業道德、方針政策和時事)、導游服務規范與技能和所報考的外語。其他外語語種類考生筆試科目為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含相關法律、職業道德、方針政策和時事)、導游服務規范與技能。
2、口試(即現場模擬導游考試):
口試(即現場模擬導游考試)分為兩部分內容檢測考生的能力,即「游覽區(點)講解能力」和「導游服務規范與特殊問題處理及應變能力」。
「游覽區(點)講解能力」主要考核考生對游覽區(點)知識的熟悉和掌握情況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考生所要考的游覽區(點)在考試當天確定。
「導游服務規范與特殊問題處理及應變能力」主要考核導遊人員對工作職責、服務程序與標準的掌握及靈活應用能力,以及對旅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特殊問題的處理和應變能力。
外語類考生須用所報語種的語言進行口試(即現場模擬導游考試)。
3、報考英語或日語導游資格考試者需參加相應外語筆試。英語或日語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的考生可免相應的外語筆試。
4、加試外語:是指已取得導游員資格證書者,申請報考其他語種導游員資格證書的考生,只需加試相應的外語筆試(只限英語、日語)和口試(即現場模擬導游考試)。
5、根據《導遊人員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獲得導游員資格證書3年未從業者,導游員資格證書自動失效。
6、培訓教材:
《導游基礎知識上》、《導游基礎知識下冊》,《導游服務規范與技能》,《導游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現場導游》
三、考試方法:
考試為筆試與口試兩部分,其中筆試考試內容為: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服務規范與技能、導游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小語種考生有專業英語筆試;口試會在筆試結束後的第二周開始,按報考順序依次安排進行。
四、報名方式:
報名時須提交同底免冠二寸黑白照片三張,一寸彩色照片五張,學歷證、身份證復印件各兩份,報名採用網上報名,現場確認的方式進行報考。
五、申請導游證的前提條件:
1、取得《導遊人員資格證》並參加頒發導游證的旅遊管理部門舉辦的崗前培訓、考核;
2、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
3、或在導游管理服務機構注冊;
4、品行端正。
六、申請領取導游證應提供的材料:
1、《導遊人員資格證》及其復印件;
2、勞動合同或登記證明文件的原件及其復印件;
3、本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4、按規定填寫的《申請導游證登記表》。
根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規定,在我國,從事導游職業的公民須具備相應條件才能進行導游活動,經過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證書,是從事導游職業的前提條件;依法取得導游證是進行導游活動的必備條件,沒有取得導游證,不得為牟取經濟利益從事導游活動;陪同旅遊者旅行、游覽,為旅遊者提供向導、講解和其他旅遊服務是導遊人員職業的具體內容。
導遊人員資格證書與導游證相分離,是經過我國管理導游隊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頒布導游法的國家一般採用的做法。
『陸』 做越南和中國之間的導游需要什麼條件呢
交際能力,懂外語
『柒』 做導游怎麼樣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做導游很好,工作穩定。
具備的條件:
一、愛國,遵法守法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導游,首先要愛國。只有愛自己的國家,才能弘揚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當你向外國遊客介紹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時,外國遊客感到震驚、不可思議,那是何等驕傲的一件事。
其次,作為一名導游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旅遊行業規章,嚴格執行服務質量的准則,若是在旅遊過程中出現有關問題,導游要以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予以正確處理。
二、盡職敬業,尊重他人
作為一名導游,應該盡職敬業,具有優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導游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不為自己的職業抹黑,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導游在服務遊客時,應做到尊重他人。只有先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夠得到尊重。不論遊客是什麼樣的人,導游都應以一顆誠摯的心對待每一位遊客,及時幫助遊客解決問題。導游也要學會自我控制,禁止辱罵毆打遊客。
三、具備豐富的知識
語言交流是導游的基本功,是導游與遊客之間溝通的橋梁。導游在講解時要吐字清晰、咬字准確,以防遊客聽不清、聽不懂,而亂了秩序。
導游在講解一個知識點時,若遊客提出問題而導游不知道怎麼回答時,那豈不是很尷尬,所以作為一名導游也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遊客體會到更好地服務。
1、導游員要清楚客人所住房間的樓層、位置及領隊或全陪的房間和酒店的安全緊急通道,一旦發生情況,能夠組織客人迅速地、安全地撤離現場,避免傷亡。
2、提醒客人出門時攜帶好房間鑰匙,貴重物品隨身保存或寄存,不要託付他人去自己房間取東西;提醒樓層服務員不要貿然給未持鑰匙的人開房門,防止不法之徒打著「鑰匙忘帶了」、「我們是一個團」的等借口偷盜客人財物。
3、提醒客人睡前關好門窗,搭上門扣。以防小偷循窗而入偷盜財物。
4、導游員要將自己的房間號及聯系方式告知全陪及客人,如給客人打電話時,要先自報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