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1)越南歷史書如何描寫中國的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Ⅱ 外國版的歷史書,是怎樣講述中國歷史的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有對我國歷史的描述和記載,但是又各不相同。因為在歷史進程中,不總是一帆風順,也有歷經磨難的歲月。你知道,外國的歷史課本中對我國是怎樣描寫的嗎?一個在世界上文明從未間斷過的國家在其他各國有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下面跟隨我的步伐來看一看。
最後再來談一談日本,日本的學生教育裡面對歷史學是十分重視的,《世界歷史》也就成了他們的必修課之一。從中國發明四大發明開始,到日本遣唐使來到盛世大唐,再到批判清朝皇帝的無能。但是日本並沒有完全遵循歷史,對於日軍在我國犯下的滔天大罪並沒有詳細說明。
對於美國而言,他們對於我國的歷史的描述就比較客觀了。他們遵循了客觀歷史發展的真相,而且比較詳細的描述了我國的歷史和文化。
現在你知道外國人是怎樣描寫我們中國的歷史了嗎?其實因為各國發展的原因、歷史進程等問題導致了他們對我國的理解和描述都不盡相同。以上說法,僅代表個人意見。
Ⅲ 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歷史書是怎樣寫關於中國的部分。
說日本歪曲事實的,你們看過哪一本日本歷史教科書?沒看過就沒有發言權!
我看過日本現在8套歷史教科書,並且認真研究過。日本不存在歪曲歷史。尤其是對中國古代史,日本更沒有任何理由歪曲。反而日本對中國的敘述和中國是一致的。而且日本高中歷史對中國史部分的研究還挺深的。例如對漢代史的研究是日本高考的考試重點!對漢族朝代的描述很中國一致,但對少數民族朝代有差別。最典型的是對渤海國的描述,日本和韓國觀點一致,認為渤海國是高句麗的繼承國。認為渤海國是由高句麗的移民所建立,自稱高句麗的繼承國,而它的國民在亡國後都回到朝鮮半島,所以它是朝鮮歷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我只研究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的沒研究。很少人能會這么多的外語。不可能一個人全研究。但是某些人只是聽大陸媒體一家之言,這樣的人只是井底之蛙。
Ⅳ 越南史書中為什麼說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
越南是我國南邊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我國廣西相鄰,越南人數最多的民族是京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華人本來為越南開發做了重要貢獻,但由於歷史關系,人數急劇下降,現如今只是越南第8大民族。越南南北狹長,國土面積與我國雲南差不多大,人口卻將近一億。越南屬於中華文化圈,中國對其影響極大,至今越南仍然過春節,拜關公。
清朝時期,越南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保持獨立,但在文化習俗方面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在這一段時期,清朝也與越南發生了戰爭。所以,也就是說,從秦至清,中國的封建朝代都與越南發生了戰爭,越南歷史學家才說所謂越南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當然現在我們也曾經與越南發生過戰爭,要說哪個時期沒有過,應該就是中華民國了。
Ⅳ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為什麼又近八成的內容都是中國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有八成都是中國的內容,這也是因為越南歷史一直受著中國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越南的北部一開始是中國的了領土。秦始皇派大軍伐百越,這百越也包括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區,當時秦始皇把百越地區分為三個郡做管理,其中越南的北部就是屬於象郡。
在明成祖朱棣時候,也曾經把越南作為郡縣,無奈路途遙遠無法控制,最後也只能由它獨立。所以,在之後一千多年越南在中國面前都是藩屬國。包括“越南”這一名詞也是清朝嘉慶帝命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越南。
Ⅵ 越南歷史教科書是怎麼描述中國的呢
看看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描述日本的,把其中的中國替換成越南,日本替換成中國,基本就沒沖錯誤了。
Ⅶ 越南人眼裡的中國 越南教科書里的中國什麼樣兒
越南人眼中的中國是侵略者,北方強盜,欺壓他們的鄰居。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華斗爭史......
Ⅷ 中越兩國現在的歷史書上是怎樣記述和評論八十年代的那場戰爭的
中國方面:說越南要當印度支那霸主,中國反對,越南就和中國搞摩擦,這樣就可以討好和中國交惡的蘇聯,贏得蘇聯的支持,另外越南排華、入侵中國支持的紅色高棉柬埔寨、在中越邊境挑釁,已經觸犯了中國的底線,中國忍無可忍,發去反擊,在摧毀越南威脅中國的軍事設施和力量後撤回。後來越南不思悔改繼續挑釁,中國再次進行反擊,主要是兩山輪戰,一來拖住越南,而來鍛煉部隊,後來蘇聯接近崩潰,無力援助越南,越南有沒有實力在這樣耗下去,所以80年代後期,邊境逐步安靜下來了。
越南方面:就是說中國侵略越南,然後說打敗侵略者之類的。
雙方詳細資料公開的不多,尤其是越南,好多信息要得到雙方資料解密之後才清楚。
至於說正史少是因為對中國有負面影響,更是笑話,首先除了因為好久沒打仗造成初期傷亡較大外(越南傷亡更大),別的沒什麼負面影響,國際環境除了蘇聯及其衛星國譴責中國並支持越南之外,其他各國尤其是主要國家的表態如下:
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越南從柬埔寨撤軍的:美國、日本、東盟五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英國、義大利、荷蘭、挪威、芬蘭、伊拉克。對中和越都表示遺憾、希望越南和柬埔寨都能支配自己命運的:歐洲共同體的其他的國家。在強國與弱國的沖突中用這種外交辭令基本上可以解釋為認可強國打弱國。另外在這次戰爭中國際上認可中國的行為如下:1、中國的軍事行動是教訓越南,並沒有想佔領越南。2、中國軍隊在撤退時進行了破壞,但是破壞的主要是中國援助越南的工業和設施,越南威脅中國安全的軍事及輔助設施,處理不了的糧食開倉發放。 之外越南又白白陪中國練了十年兵,除此之外越南最後什麼也沒得到,而中國一邊打仗一邊改革開放,和西方做買賣。
至於說正史少,我認為有以下兩點:
1、資料還沒有到解密年限。
2、照顧越南的國家民族感情、盡量淡化這場戰爭,畢竟他們在這場戰爭中吃了大虧,想想80年代的時候對越作戰的電影電視劇經常演,到90年代就絕跡了,官方也不提了,是根據政治環境的需要來的。
Ⅸ 在外國歷史教科書中是怎樣描述中國歷史的
德國:
中國歷史最早是出現在小學課本上,重點寫的是中國的四大發明。所以德國的孩子們,從小便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神秘國家。
俄羅斯:
對於中國的歷史,俄羅斯的教科書都記錄的非常詳細。但是到了滿清的時候,俄國的筆墨開始加重了。特別是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還有被割讓的土地,這一方面被著重描寫了。
日本:
《世界歷史》是日本國中的必修課程。這本書對中國古代的貢獻也有詳細的記載,如四大發明、科舉制度等。並著重敘述了唐代對日本的影響。但是到了清朝就開始有批判的色彩了,用大量筆墨寫到滿清皇帝的昏庸無能,到了民國時期,特別是侵華戰爭,則是一帶而過,對於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隻字不提。
韓國:
韓國在教科書里頻繁篡改歷史。例如,我國的四大發明,全世界都知道是我國擁有的四大發明,韓國人說這是我們與中國的共同努力才發明出來的,而且之前也說端午節是發源於韓國。
(9)越南歷史書如何描寫中國的擴展閱讀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