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人對黎筍如何評價

越南人對黎筍如何評價

發布時間:2022-08-01 01:45:44

A. 黎筍怎麼死的

1986年7月10日黎筍在河內去世,去世時仍然保留著越共總書記的職務,他的繼任者是長征。黎筍同時也被稱為Le Dung、「三哥」。

黎筍(越南語:Lê Duẩn,1907年4月7日 - 1986年7月10日),越南廣治省兆豐縣人,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印度支那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統治越南(包括北越時期)長達十七年。

(1)越南人對黎筍如何評價擴展閱讀:

歷史評價

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強調指出,故總書記黎筍不僅是一個堅定的革命活動者,而且還是我黨的一名戰略工程師,他的事業與越南革命在二十世紀所獲得的光榮勝利密不可分。

在河內舉行的紀念故總書記黎筍誕生一百周年的慶祝典禮上發表講話時,農德孟總書記表示,在七十九年的人生旅程中,黎筍已將六十年的歲月服務於革命活動,樹立起一個革命先鋒戰士的光明榜樣,並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民族解放、統一祖國及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

故總書記黎筍已同以胡志明主席為首的政治部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一道,確定民族解放和捍衛祖國事業中的方向和重要政策,構建越南革命的軍事科學,為打敗帝國主義和其他反動勢力的侵略戰爭做出貢獻,大力支持和鼓舞世界人民群眾發動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斗爭運動,以最終獲得獨立自主和自由。

在從1976年至1986年以黨總書記名義的十年間,黎筍同中央委員會已經確定了建設與捍衛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戰略並將其落到實處,同時還制定了越南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第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戰略。

B. 黎筍的政治事件

日內瓦協議簽訂後,越南南方的許多位抗戰者對該協議表示了失望。當意料到日內瓦協議所承諾將會進行全國選舉的情況不會發生時﹐黎筍敦促河內的越共在南方推行武裝斗爭行動的政策。但越南共產黨的領導班子沒有通過黎筍的提議。
1956年蘇聯共產黨第20次大會贊同推出赫魯曉夫 「 和平共處 」 的政策。按照此政策,各個共產國家就不該與西方作軍事沖突,而是與資本主義作經濟競爭。當時莫斯科希望河內不要再次挑起戰爭,並與北京一起,勸喻越共為避免戰爭,與南越政府解決權力問題而重開日內瓦會議。 河內當時的反應是不想與自己的同盟者關系破裂而公開反對莫斯科的提議,希望在武裝斗爭上繼續獲得蘇聯的支持。至少在那個時刻河內沒有在17緯線以南進行武裝斗爭。
在黎筍正式向越共中央提交提議前,此文件亦曾在1956年12月初於金邊舉行的南方幹部會議上作討論補充修改。中央委員會討論後,一致贊成有限度的加強在南方的軍事活動,此決定後來亦在政治局通過。 1960年9月越南勞動黨舉行第三屆黨代表大會。大會的決議指出, 越南革命將同時向兩個目標邁進:「 在北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 與「 解放南方 」。參與大會的576位代表選出了黎筍為總書記,政治局的第一號人物。
黎筍在擔任總書記的時候,常自我控制,改變自己的觀點來配合其它各位領導人的觀點。 說明了為何第15號決議在1959年獲得通過,同時在黨第三屆大會通過。但新總書記仍督促領導層去執行。胡志明與他的同志們仍感到問題的存在,很難定出一個具體的戰略計劃,例如該武裝斗爭的決議對莫斯科、北京與華盛頓所產生的後果如何。 然而,越南勞動黨內部權力均衡隨著時間而迅速改變。黎筍在當上總書記後幾年, 他在北越黨中央的權力地位得到了鞏固。 胡志明在越共黨內所擔任的角色日益被減弱, 被限制為 「 一位久經考驗的外交家與外交政策的顧問,同時被視為民族與革命的精神領袖的完美人物」 。胡志明的威信與廣泛的人際關系,例如胡志明與毛澤東的密切關系,使他掌管越共的政治與外交等方面上的地位屹立不倒;黨內年青的領導人,不管他們喜歡與否,都沒法與胡挑戰。 然而,直至1965年當美國正式派遣軍力介入越南南方之時,胡志明在越共黨內的角色只帶有象徵性質而已。胡志明身邊最親近的人物武元甲日後亦被孤立與打擊。當時國際上的輿論說﹐武元甲是胡志明之後的越南爭取獨立斗爭的第二名英雄。越南境內外的人亦一致認為武元甲是奠邊府戰役輝煌勝利的指揮者,他是北越部隊中一位威信最高的將軍。
黎筍有絕對權力的慾望。通過孤立胡志明、武元甲以及其它同志的事件﹐體現出黎筍曾建立了他在河內的不僅是忠實於他,還可共同決心全力推行他的革命目標的領導機器」。 簽訂1954年日內瓦協議,使黎筍認為,為了革命的成功,他必須以任何的代價,排除哪一位不相信以武裝斗爭贏取勝利的人。 1976年﹐黎筍再次當選為總書記。政治局的14位正式委員是黎筍、長征、範文同、范雄、黎德壽、武元甲、阮維貞、黎清毅、陳國環、文進勇、黎文良、阮文靈、武志功、朱輝敏。三位候補委員是素友、武文傑與杜梅。
在談及和平時期的越南共產黨人﹐戴維艾利奧特在他的《越南戰爭》書中高度評價那些領導人。他分析那些越共領導人仍然生存至戰爭結束最後一刻, 他們 「 常是那些意志堅強、教條以及絕對堅信革命的人。但是那些人並不是具有能力把越南引上發展的道路。」 「 他們曾體現異常的勇敢﹐甚至是英雄的行為。但他們亦學會了生存的手法,而它使戰後應採用開放的策略的發展受到限制……最嚴重的是,他們相信革命運動比個人的各種權利更加重要﹐並使許多幹部,許多蔑視法制的人以它為借口來貪污﹔他們認為革命目標可以代替方法。」 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逐漸復甦和正常化已經使越南領導人對中國產生不滿情緒,同時與中國關系處於低谷期的另一超級大國蘇聯意圖拉攏越南,完成其南北包抄中國的戰略思想,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黎筍開始實行親蘇政策,並在1976年之後演變為大規模的反華。越戰結束以後,黎筍要求中國歸還前南越政權非法佔領過的南海部分島嶼,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確承認該區域為中國領土,在中方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黎筍派兵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佔領了南海六個島嶼。同時,不斷在中越陸地邊境挑起爭端,侵佔我邊疆、射殺我邊防人員,並大規模驅逐國內華僑華商。由此,中越之間分歧和矛盾開始公開化。
在越戰已結束的情況下,黎筍沒有將越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放到戰後重建、恢復生產上來,而是在蘇聯的支持下不斷擴充軍備,於1978年12月發動了侵略柬埔寨的戰爭,還仿照勃列日涅夫主義,加緊對寮國的控制,意欲將其變為「衛星國」。於是,曾經由胡志明為了聯合抗美救國需要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聯邦」的設想竟成了黎筍對外擴張的理論依據。隨著越南在中國邊境的挑釁行為不斷升級,中國方面最終忍無可忍,對越南實施了武裝反擊,中越戰爭爆發。從此以後,中越關系陷入低谷,實際上斷絕了關系(象徵性的代辦級外交關系),中國官方也開始將黎筍領導下的越南黨和政府稱為「黎筍集團」、「越南黎筍反動集團」。

C. 求《是可忍孰不可忍》原文

人民日報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2月17日

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領導下,我國人民在越南抗法抗美戰爭期間,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舉世公認的民族犧牲,戰後,又積極援助越南人民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經濟,重建家園。但是,黎筍集團由於自己的民族擴張主義(地區霸權主義)的野心受到我們黨的理所當然的反對,越南黎筍集團上台後,出於其地區霸權主義的侵略野心,在他人的慫恿下和支持下,背信棄義,把昨日信誓旦旦地稱為同志加兄弟的中國當作敵國,瘋狂地驅趕迫害越南南北方的華僑和華裔越南人,把昨日並肩作戰的盟友柬埔寨當作鯨吞的對象。近幾個月來,黎筍集團又大舉出兵,侵佔柬埔寨首都金邊和大片領土,同時不斷挑起中越邊界沖突,步步升級,越來越猖狂。他們侵我土地,毀我村莊,殺我軍民,破壞我國邊疆地區的和平安定,製造國與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其險惡目的,是長期騷擾我廣西、雲南邊境地區,在於列領土安全和國家威信,配合蘇霸在我北方的威脅和在印支地氏以及整個東南亞的擴張,危害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事實反復證明,同越南侵略者打交道,委屈已經不能求全,忍耐已經被當作軟弱可欺,勸告、警告一概成了嫣邊風。他們最近所散布的所謂和平談判完全是對世界輿論的欺騙。他們欺人太甚,我們忍無可忍。
中央經過反復考慮,決定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斗,給越南侵略者以應得的懲罰。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求得我國邊疆地區的和平和安定皮利於四個現代化的順利進行。戰斗的地區、時間和規模,都是極為有限的,都是根據這一目的確定的。我們決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決不允許別人侵佔我們的一寸土地。我們的這個宗旨,早在一九六二年中印邊境沖突和一九六九年中蘇邊境沖突中得到確實無誤的證明,為全世界所周知。本一,越南人民在抗美救國戰爭勝利以後,也需要進行經濟建設的和平環境。黎筍集團投靠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甘當亞洲的古巴,推行地區霸權主義,是違背越南人民的願望的。中越之間有個和平安事實上的邊界,是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秘在。這個戰斗的性質是正義的。我們的戰斗,不僅將得到中國人民的擁護,而且將得到世界人民(最後也將包括越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引之《人民日報》)

D. 你覺得黎筍對越南的功過如何

功於中國

E. 越南人如何評價黎筍

誰是筍

F. 胡志明去世後,為何接任他的黎筍排華

因為他們在我國的幫助下趕跑了美國,有點自大上頭了,自認為是東南亞老大,所以對我們國家不斷製造挑釁事件。

G. 越南國父胡志明要娶中國女子為妻,可為何遭到黎筍等人的反對呢

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一種是胡志明一生都沒有結婚,另一種則是胡志明在年輕,曾經結過婚,他的妻子來自中國廈門,但是去世的很早。後來他基本上都是單身,並且曾經說過不帶領越南走向解放他就不娶妻子。其實,在越南統一了以後,胡志明想再娶一個中國福建的女人林依蘭為妻,1958年,胡志明曾經向陶鑄傳達了自己的這個願望。

其實,我們知道,除了黎說的那些理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致使他們無法結合。那就是,林是中國人,胡作為越南的國父,越共的人是絕對不會允許越南的國母是個中國人的。



H. 越軍27歲飛行員喬清陸,不堪忍受黎筍駕機投奔中國,後來怎樣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由於越南方面不斷挑釁我國的底線,最終導致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我國將士不遠萬里來到中越邊境,為了保護我國的領土完整而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當時的越南國內,由於黎筍的高壓統治,導致很多民眾都心生不滿,他們在面對中國軍隊的時候,也是非常親近的,畢竟他們希望中國的反擊能夠為他們帶來光明的生活。就在當時的越南空軍中,有一位27歲的飛行員就駕機投奔了中國軍隊,那麼這名飛行員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結語

從喬清陸的事件中就能看出,如果說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不顧民眾的感受,一味壓迫百姓的話,最終也會導致人們對他們的背叛。由於當時的黎筍集團罔顧民生,很多越南人民都萌生了親近中國的思想,而這也為當時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I. 黎筍死後越南當局為什麼要向人民發布「認罪書」

當時越南政治上危急重重,經濟上瀕臨崩潰,民心盡喪,士氣盡失。「越共中央總書記」長征首先就要考慮給老百姓一個交待,讓老百姓對政府有信心,他用「罪已詔」的形式實現了這個目的。

越南六大的「認罪書」,是個處理得十分巧妙的危機公關。發了一篇「認罪書」,長征搞了個事件營銷,巧渡難關,柳暗花明路一條。

「罪己詔」是古代的中國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如果按現時的叫法,差不多就叫「認罪書」。

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二是天災造成災難,三是政權危難之時。用意都是自責,只是情節輕重有別。

(9)越南人對黎筍如何評價擴展閱讀

黎筍(越南語:Lê Duẩn,1907年4月7日 - 1986年7月10日),越南廣治省兆豐縣人,越南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印度支那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統治越南(包括北越時期)長達十七年。

1907年4月7日生於越南廣治省兆豐縣的一個農民家庭。 1928年參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在20世紀20年代便以一名鐵路工人的身份投身共產主義。

1930年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立時成為首批黨員。胡志明時期,黎筍進入位於北越的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且領導南越境內的地下共產黨組織。

1960年黎筍成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從職務上看是除擔任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胡志明以外,最重要的越共領導人。

1969年胡志明逝世後,越南勞動黨不再設主席職務,作為第一書記的黎筍成為北越的最高領導人,領導並隨後統一了越南。

當1976年南越並入北越之時,越南勞動黨改名越南共產黨,黎筍成為越共中央總書記,成為越共的最高領導人。

黎筍在蘇聯的支持之下於1978年下令入侵柬埔寨,1979年黎筍被授予列寧和平獎。

1986年7月10日黎筍在河內去世,去世時仍然保留著越共總書記的職務,他的繼任者是長征。黎筍同時也被稱為Le Dung、「三哥」。

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強調指出,故總書記黎筍不僅是一個堅定的革命活動者,而且還是我黨的一名戰略工程師,他的事業與越南革命在二十世紀所獲得的光榮勝利密不可分。

在河內舉行的紀念故總書記黎筍誕生一百周年的慶祝典禮上發表講話時,農德孟總書記表示,在七十九年的人生旅程中,黎筍已將六十年的歲月服務於革命活動,樹立起一個革命先鋒戰士的光明榜樣,並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民族解放、統一祖國及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

故總書記黎筍已同以胡志明主席為首的政治部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一道,確定民族解放和捍衛祖國事業中的方向和重要政策,構建越南革命的軍事科學,

為打敗帝國主義和其他反動勢力的侵略戰爭做出貢獻,大力支持和鼓舞世界人民群眾發動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斗爭運動,以最終獲得獨立自主和自由。

在從1976年至1986年以黨總書記名義的十年間,黎筍同中央委員會已經確定了建設與捍衛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戰略並將其落到實處,同時還制定了越南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第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戰略。

J. 導致中越邊界戰爭的越南領導人黎筍,是怎麼死的

1986年7月10日,中國與越南的邊境戰爭依然正在繼續,越南仍非法軍事佔領著柬埔寨,也依然在寮國駐有大軍,並牢牢控制著寮國政權,這個自己宣稱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東南亞小霸,似乎依然霸氣無比。不過,挑起這一系列戰爭的越南最高領導人黎筍卻在這一天因病去世。黎筍的逝世並沒有什麼奇怪,1986年時黎筍已經79歲,作為如此高齡的老人雖然算不上多麼長壽,但也絕不能說是英年早逝。

蘇聯版圖

最後,黎筍的靠山蘇聯,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台,也日薄西山,蘇聯再無餘力大肆援助越南。而本身持續了數十年戰爭的越南,經濟也瀕臨崩潰,黎筍的窮兵黷武政策之下,越南可謂內交外困。

可以說,1986年去世之時,雖然越南似乎依然保持著侵略擴張的態勢,但卻早已是強弩之末。作為最高領導人的黎筍對於越南的現狀自然心知肚明。

然而,黎筍卻只能幹著急,卻毫無辦法,因為,國小民疲的越南國力,遠無法支撐他不切實際的龐大野心。最終,在不甘心和憂慮之下,七十九歲的黎筍因病去世。

閱讀全文

與越南人對黎筍如何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2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05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86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09
為什麼印尼的快餐有腳臭味 瀏覽:832
義大利古代建築有哪些 瀏覽:253
印度首富對嚴重疫情幫助多少錢 瀏覽:180
騎馬怎麼下中國戰場 瀏覽:92
印度一瓶卵磷脂多少毫升 瀏覽:473
義大利知名女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374
印尼什麼手串最好 瀏覽:342
英國商科讀研怎麼畢業 瀏覽:491
中國的重汽豪沃怎麼樣 瀏覽:950
英國藍短貓可以干什麼 瀏覽:912
在英國凡士林是什麼 瀏覽:401
伊朗為什麼用拖車 瀏覽:419
中國功夫運動員有哪些 瀏覽:298
伊朗的後院叫什麼 瀏覽:881
英國扣船會怎麼樣 瀏覽:534
硫磺島在中國的哪個位置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