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雷軍當著全世界公開承諾捐贈99億獎勵股票,雷軍到底會不會捐贈
在小米集團上市滿半年迎來期權解禁的時候,小米發出公告,稱創始人、董事長雷軍,為了表示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承諾繼續鎖定股票一年。而他在上市前獲得的股權激勵(價值99億),全部捐贈與慈善基金用於慈善用途。
我相信小米的股價下跌,跌出來的不是挫敗,而是長線投資者更應該逢低吸納的機會,記住巴菲特所說的那句話:「當一個好的企業遇上了便宜的價格,往往才是應該逢低布局的最好時間,也是價值越來越高的周期」!
⑵ 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是做什麼的
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主要從事以下工作:
1、 他在大學時,創辦三色公司
雷軍在大學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在武漢大學,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他僅用兩年的時就修滿了學分,為了保持成績優異,他有時候連午覺都不睡。
在他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就和他的三個同學一起創業創立了三色公司,其主要項目是編寫軟體,由於當時競爭非常激烈,三色公司屢遭阻擊,由於價格優勢不明顯,而且沒有充足的資金,公司最終破產。
2、在金山工作16年
在1992年的時候,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在1998年8月時,他正式擔任金山公司的總經理。可以說他在金山公司度過了他職業生涯中最長的一段時期,工作之久達16年,最終帶領金山上市。
3、創辦卓越
在1999年,金山創辦了卓越網,他主要經營圖書及音像製品,雷軍擔任董事長,卓越網在當時還和當當網並列成為中國的兩大網上購物商店。在2004年,卓越網被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亞馬遜中國。
4、 投資UC凡客YY
當年他辭去金山董事長的職務,他開始投資一些項目,比如UC、YY。凡客是雷軍很少投資失敗的產品,據說總共賠了200多億,在小米發布會上,我們時常能看到雷軍穿著凡客的襯衫,牛仔褲等。
5、創辦小米,成為人生贏家
在2007年金山上市以後,雷軍又投資了許多成功的項目,這使他積累了一些資金,然而這時就缺一個東西,那就是親自創辦一家公司。在2010年4月,雷軍邀請了七位合夥人,一起成立了小米公司,主要方向是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市場,
⑶ 小米公司是哪一年成立的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產品自主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⑷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看看專業人士怎麼回答!
雷軍,1969年12月16日出生,湖北仙桃人,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多玩游戲網董事長,金山軟體公司董事長。另外提一句,雷軍對母校武大的感情非常深。至於為何不捐整數一個億,雷軍解釋,是比陳東升師兄少一點,並希望更多的校友參與,而不是為了攀比。情商高有很多事情可以證明年紀輕輕便掌舵金山啦不過我要說一件小事頓時感慨情商真高。雷總這么輕松就能放下。有人用前幾年雷總在知乎寫的關於凡客的文章抨擊他,我認為這篇文章沒有任何問題。)這個並不能說明雷總眼光不行。我仔細思考了很久後得出:我這輩子即使有奇跡,成就也不會超過雷總。
⑸ 雷軍是干什麼的
雷軍,1969年12月出生於湖北仙桃,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金山軟體公司、歡聚時代、順為基金董事長,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1992年初加盟金山公司,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等職務。2000年底,雷軍出任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11年7月11日,雷軍正式出任金山軟體董事長。2012年12月,雷軍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2013年10月,雷軍獲「對民族產業貢獻卓著的民營功勛企業家」稱號;12月,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2014年2月,雷軍首次進入「胡潤全球富豪榜」,居大中華區第57名(280億元),全球第339位;12月,雷軍當選為《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⑹ 豪擲8000萬建廠,小米到底看中了越南的什麼
雖然是去越南生產製造手機上,但並非小米親身結局,只是由一家稱為光弘科技(DBG)的電子製造企業代工生產。
智能手機在中國的下降趨勢特別是在顯著。在今年的一季度,全世界智能手機銷售量同比減少11%(Canalys),而中國下降了29.2%(中國信通院)。
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稱,中國客戶的均值換置手機周期時間為28月,在2017年,另一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那時候人們的換置手機周期是22月,不經意間得多大半年。
不論是新冠疫情造成原料價格升高、消費者購買需求降低,或是手機上創新能力不夠激起不了大家的購買慾望,或是只是是由於玩了十多年智能手機,玩懂了,總而言之導致了一個結論:4月份「年青人為什麼不願換手機了」、「你有多久沒有換手機了」登上熱搜。
現如今再想撬起中國總量升級換代難度系數很大,不如協助第三世界國家提升一下智能手機覆蓋率。
因此小米一面在中國看準蘋果公司,鉚足了勁高檔,另一面又門把掏向第三世界。在這兒,小米不但能直接把創立前十年在中國的經歷拷貝以往,現如今從印度、阿根廷到現今越南,連工廠都搬了以往。
⑺ 勞模雷軍,從一無所有到人生贏家,他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 —— 天使投資人雷軍第一次真正創業,帶領豪華團隊,高調亮相。
2009年10月,雷軍向一直保持密切聯系的林斌發出合夥創業的邀請。林斌,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長、工程總監、Google全球技術總監,曾全權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移動搜索與服務的團隊組建與工程研發工作。
雷軍與其相識於一次Google和UCweb之間的合作。出於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同樣的熱愛和痴迷,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2008年底的一天,當林斌打算創業時,雷軍拋出了一個大計劃,為什麼不做一件更激動人心的事情呢?比如研發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機。
黃江吉,30歲就成為微軟工程院的工程總監。兩人熟識源於對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見面就聊了4個半小時,分別的時候,黃告訴雷,如果要做手機,算他一份......
人慢慢聚攏起來。小米的創始團隊成員,還包括早期金山的設計總監,後來負責過金山在線、金山詞霸的黎萬強;曾參與過谷歌3D街景的高級產品經理洪鋒;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還有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軍自己的話說,製造手機的經歷8天8夜也說不完。
雷軍保持了早年的風格,幾乎成了小米科技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軍在外面演講回到辦公室,還沒吃飯,桌上有一份米飯和一碗粥,他舉起碗,差不多一秒鍾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說,"我掙錢的慾望沒有把一個東西做成功的慾望高,要不然我不會寫了16年的代碼。我40多歲了,該有的也都有了。"
對雷軍來說,小米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件事情,幹完拉倒!"
六、8年時間從0開始到市值超3000多億的IPO
上市前夕,雷軍曾發布一篇動情的致辭:八年前,幾乎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做好小米。但是謝天謝地,公司有13個人當時喝了小米粥就開始創業。
八年後,當年喝小米粥開始“幹革命”的雷軍也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時刻。
一家公司從 0 開始到市值超 500 億港元,這一壯舉在中國只用了八年時間。在這個層面來看,雷軍是相當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