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菜為什麼放香茅

越南菜為什麼放香茅

發布時間:2022-08-02 06:59:06

A. 越南菜(香茅椰汁牛肉的來歷)編的也行

越南菜受到中國、法國以及南洋其他國家的影響,能夠完美地融合了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而又能夠讓自己的特色自成一格,實在難能可貴。越南人承自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烹調注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涼拌為多。熱油鍋炒者較少,通常被認為是較「上火」的油炸或燒烤菜餚,多會附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葉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越南料理中,最令人吮指回味,嘖嘖稱道的,莫過於街頭巷尾的一攤一攤當地小吃,如越南春卷、蔗蝦、越南烤肉、豬腸粉卷、牛肉河粉等,都會令人回味無窮,膾炙人口。
越南菜大多數都沒有他的典故或來歷 就算有也是搜被國菜系的影響 才形成的
至於你要的來歷 真的沒有 畢竟是一種飲食文化 編的話可能不是太好
對於越南記載最多的是他的混亂和戰爭 對於飲食記載的只有做法 沒有典故或來歷
香茅椰汁牛肉介紹
【做 法】

1.將熟牛肉切小塊;姜去皮拍碎;紅蔥頭去皮切碎;辣椒切段;香茅切成段並切少許圓片備用。

2.熱一鍋,加入少許沙拉油,放入作法1的姜碎、紅蔥碎炒約1分鍾,再放入作法1的熟牛肉塊以小火炒約3分鍾,最後加入牛骨高湯及作法1
的香茅、辣椒段與椰漿粉。

3.將作法2倒入湯鍋內,以小火煮約1小時,最後加入所有調味料與椰奶,再煮10分鍾即可。
【材 料】

熟牛肉 300公克
香茅 4根
姜 50公克
紅蔥頭 3個
辣椒 1根
椰奶 1罐
椰漿粉 50公克
牛骨高湯 3000㏄
【調 味 料】

鹽 1大匙
糖 1/2茶匙

B. 誰知道越南菜中有一種香料,樣子有點像小蒜頭,味道像姜,有點辣,氣味香農,這種香料叫什麼名字

這種香茅一般在越南邊境才有,比如東興或憑祥,或是到一些有專門做越南小吃的店裡也會有賣的,香茅有去腥味、回香的作用,是越南最深受人們做菜的一種材料。

C. 香茅能夠增加食物的味道,香茅一般放多少是比較合適的

香茅是禾本科植物乾燥的全草。香茅味溫、辛、甜、歸肺脾經。香茅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黃酮、咖啡酸和綠原酸。香茅原產於東南亞。現種植於南美、北美、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它的葉子又年輕又長,像韭菜。葉子被嫩葉層層包裹,散發著檸檬和橘子的芳香。但不適宜在鹽鹼土或砂土中種植。怕乾旱,需要在種植地進行方便的排灌,第一茬最好的作物是谷類、豆類和蔬菜。

煮鹵水,用刀掰或切片,這樣與水的接觸面會多一些,一般80斤水可以放30-50克。作為泰國菜餚中不可缺少的香料,它也被用作茶。在越南料理中,常將其切碎,放在米粉、蔬菜或肉上,或與肉同煮,以增加香氣。過去多用於鹵水調味,現在也用於開發一些菜餚,如香茅鯽魚、香茅排骨等。使用前應先用水浸泡,否則卷繞時易折斷,煎炸時易焦。香茅草應該有很多人接觸過。宜州君常喝香茅茶。一點香茅有淡淡的香味和絲般的回味。

D. 越南菜特點

越南飲食(越南語:Ẩm thực Việt Nam/ Vietnamese food),又稱「越南料理」、「越南菜」。越南菜非常注重色、香、味,魚露、蔥油、炸干蔥和花生碎粒是烹調時用於調香的四大金剛。魚露的鮮香、蔥油的濃香、炸干蔥的焦香和花生碎粒的清香著實為越南菜增色不少。
而香料的使用更是越南菜的重中之重,與印度香料最大的區別在於,越南的香料都是用新鮮的植物來做的。
香茅,是越南菜里最常用到的一種調味的佐料,帶有一股濃郁的花香;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給越南菜增色不少;洋蔥、青蔥、歐芹又為越南菜帶來異國情調。
做法上通常把肉類用香料腌制後再烹調,這樣使得香味「逼」入肉質,咀嚼之間口舌生香。
與其它東南亞料理相比,越南菜口味更顯得清爽順口;與中餐相比,越南菜又多了抹異國口味;與西餐相比,越南菜更善於使用各種香料……
越南咖喱粉口味比較適中,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覺,和越南椰奶、青檸檬、椰絲一起調成咖喱汁,口感清澹,椰香味濃;印度咖喱所用咖喱粉有很重的香料味,而泰國的咖喱膏口感辣味很重。

E. 越南菜都有那些招牌菜該怎麼做

越南菜-調香方法自成一家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訣是桌上那一碟魚露配料,魚露用純天然的方式用長時間來腌制,集中魚的精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魚露雖然是其貌不揚,不過在醮上食物後送入口時,卻有種說不出的鮮美,所有濃、膩、化不開的菜,若放少許魚露便有清新的風味。據說還是越南婦女身材窈窕的秘方,魚露相當滋陰,婦女長期服用可永葆青春體態。
越南咖喱粉口味比較適中,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覺,和越南椰奶、青檸檬、椰絲一起調成咖喱汁,口感清淡,椰香味濃;印度咖喱所用咖喱粉有很重的香料味,而泰國的咖喱膏口感辣味很重。 越南的香料都是用新鮮的植物來做的,香茅,是越南菜里最常用到的一種調味的佐料,會聞到一股濃郁的花香;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給越南菜增色不少;洋蔥、青蔥、歐芹又為越南菜帶來異國情調。在做法上通常把肉類用香料腌制後再烹調,這樣使到金不換的香味「逼」入肉質里,咀嚼之間口舌生香。越南式大蒜蝦做法

材料:
基圍蝦7隻,大蒜、魚露、紅辣椒、
黑胡椒適量,蔥少許,檸檬2片

製作方法:

1.將基圍蝦洗凈去殼,但保留蝦頭與蝦尾的殼。
2.將基圍蝦開背,並抽出蝦線,大蒜切片,紅辣椒切段。備用。
3.起油鍋,先將蒜片爆香,再倒入魚露和洗好的基圍蝦,稍稍翻炒後,再倒入辣椒段,翻炒約1分鍾後,裝盤。
4.在炒好的基圍蝦上,撒上少許蔥段和黑胡椒粉,食用時稍稍擠上檸檬汁即可。

紅燒蟹粉做法

材料:
螃蟹1隻,粉絲200克,蔥、洋蔥適量,魚露、醬油、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將螃蟹洗凈。將蟹殼剝開。螃蟹切成六大塊,備用。
2.將水燒沸,把粉絲放人滾水中,煮約5分鍾撈出;蟹塊也放入滾水中,氽燙約2分鍾,撈起備用。
3,將蔥切段,洋蔥切條,備用。
4,起油鍋,將蔥段與洋蔥條倒入爆香後,再將蟹塊倒人.並加入魚露和味精.翻炒約2分鍾,再倒入粉絲。加入鹽,繼續翻炒約30秒,盛盤,即可食用。

越式蛋餅做法

材料:
糯米粉400克,基圍蝦3個,豬肉100克,鹽、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糯米粉中加入少量水,揉搓成糯米團,切成12小份備用。
2.將基圍蝦洗凈,放入沸水中燙熟,去殼,切細丁,備用,豬肉也放沸水中煮熟,切丁。
3.將切好的蝦丁和豬肉丁混合,並倒入鹽和味精,混合均勻。
4.將混合好的蝦丁和豬肉丁包入糯米團中,上籠蒸約8分鍾,蒸好後取出放涼備用。
4.起油鍋,將剩餘的6份糯米團放入油鍋中,炸約3分鍾,待表面金黃後撈出,將蒸好的糯米團放在炸好的糯米團上,點綴上蔥段即可食用。

越南春卷做法

材料:
鮮蝦春卷:蝦6隻,米紙(即越南春卷皮)2張,豬肉100克,細越南米粉、生菜、黃瓜、香某少許,海鮮醬適量,烤肉春卷:豬肉300克,米紙2張,大蒜、胡蘿卜絲、生菜適量,魚露、香茅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米紙用溫水泡開,備用;豬肉煮熟後切片備用;蝦洗凈後煮熟去殼,切半;黃瓜;洗凈切絲;生菜洗凈備用。
2.將泡好的米紙展開,鋪上生菜,再在生菜上鋪上黃瓜絲、豬肉片、蝦片及香菜捲起即可,吃時蘸海鮮醬。
3.將豬肉洗;爭切片,放八大蒜、魚露、香茅稍稍腌制約10分鍾。
4.起油鍋,將豬肉片放人煎熟。
5.將泡好的米紙展開,鋪上生菜,再在生菜上鋪上胡蘿卜絲、豬肉片、香菜捲起即可,吃時蘸魚露。

F. 香茅草在鹵菜中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這么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吃到鹵菜,並且大家會發現鹵菜只有一些老字型大小的鹵肉店賣的好吃,自己在家裡製作無論怎麼做都做不出來他們賣的那個味道,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跟鹵肉店裡面的鹵水有關。

因此對於這種特點,人們將這兩種狀態的香茅草運用到不同的鹵水製作上,不僅能保持鹵水的香味,還能增加鹵水的醇厚感,首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燉肉或者做鹵水的時候,可能最經常用到的就是料酒,蔥姜用這三種材料進行去腥,其實香茅草也有去腥的作用,並且他去腥的效果要比這三種材料更厲害。

香茅草還能起到增加香味的效果,但是對於香茅草運用只有在經驗豐富的師傅的指導下才能使用,因為如果沒有製作鹵水的經驗,只是盲目的去使用香茅草話,不但不會發揮出香茅草的香味兒,還有可能壞了一鍋鹵水。

G. 越南菜和粵菜的區別

(慶祝國慶70周年「一國兩制」方陣花車)
中國小康網訊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的慶祝國慶70周年典禮之花車大巡遊中,一輛「一國兩制」方陣的花車上,有一位身穿白色廚師衣服,頭戴廚師帽的男士,站在澳門區花蓮花,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冊子中間,高高舉起手中的鮮花,向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家領導人,向全國人民揮手致敬。他是澳門工人聯合總會常務理事、凱旋門中餐行政總廚,澳門鼎鼎有名的一代中餐名廚,荷花宴創始人蘇偉良。他是澳門十大名廚,獲得多個澳門,乃至國際烹飪賽事大獎,為表彰他對澳門餐飲業的貢獻,他於2002獲得澳門特區政府頒發的勞績獎狀。
荷花宴開啟澳門粵菜之魂
2019年是蘇偉良獨創的荷花宴問世20周年。這一年他為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再次推出慶回歸主題荷花宴,與回歸10周年出品的「盛世荷花宴」,以展示澳門10年而取得的成就不同的是,「並蒂荷花宴」告示人們,澳門回歸的雙十年取得的無比輝煌。所以他用了「並蒂」2字。
「並蒂荷花宴」 12道菜,蘇偉良為他的每一道菜均用詩詞命名,12道菜12句詩詞,令到他的菜色活靈活現地體現了澳門蓮花寶地沉甸甸的文化內涵。
蘇偉良注重食材的選擇,更是將蓮花「全身」用得淋漓盡致,如荷葉、蓮蓬、荷花、蓮子、蓮藕、蓮蓉、藕粉等巧妙地與食材搭配,創造出獨特的菜色,再配與詩句,令到食客有如身至荷花池中,「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陶醉其中。
生於斯、長於斯,蘇偉良是一位地道的澳門人,雖然他接受的是教會西方教育,但他深愛著自己的國家,深愛著澳門。回歸前澳門人深受殖民者的歧視,令他嚮往澳門的回歸。在回歸前夕,當他聽說蓮花將成為澳門的區花與區旗的時候,便萌生了荷花宴的創新想法。
蘇偉良初試牛刀,雖然菜色簡單點,但成功了。回歸第二年,他代表澳門飲食界,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烹飪大賽,就是用荷花為主要原料烹飪熱菜,他並將用「年年好景」命名這道菜,寄寓他對澳門回歸後繁榮昌盛、社會穩定的期盼與祝賀。「年年好景」獲得了熱菜金獎,這是澳門首次在國際性烹飪大賽中,獲得飲食界別世界首個金獎。
(蘇偉良精心烹飪荷花宴)
蓮花在澳門社會及市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澳門未填海造地之前,其地形貌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加之澳門風調雨順,「百毒不侵」,故自古有"蓮花寶地"之稱。尤其澳門回歸後,社會穩定,經濟蒸蒸日上,人文文化得到了極好的承傳與發揚,蓮花有如澳門的魂,在保護著澳門,故此深受市民的崇敬。蘇偉良擅長粵菜,他在承傳粵菜特色的基礎上,融入荷花的魂,將匠心獨具的烹調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此荷花宴成為澳門很有特色的菜色,名傳國內外。接下來他要繼續他的蓮花宴的創新。他說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君子的情操是高尚的,他希望將他下一個荷花宴命名為「君子荷花宴」,將澳門盛世風貌進一步體現出來。
澳門土生葡國菜全球獨一無二
粵菜及土生葡國菜被稱為澳門美食的靈魂。如果說蘇偉良在粵菜的靈魂中,開創了荷花宴,將粵菜演繹淋漓盡致的話,那麼梁錫雄用土生葡國菜故事的形式,將食客帶到了土生葡國菜的前世今生,讓食客透過葡國土生菜領略到尋多動人的故事裡面。
土生葡菜大約已經有470年歷史了。梁錫雄的土生葡國菜故事兵分兩路,一路來自中世紀,葡萄牙人喜歡吃火雞及蛋糕,聖誕節的時候一定要吃果子蛋糕,葡萄牙殖民非洲的戰爭時期,沒有烤爐要認認真真做一餐聖誕火雞及蛋糕談何容易,於是他們就采採取了非洲人的方式烹飪,用樹枝將雞身刺穿,抹上香料,放在火上烤熟,這就是非洲雞的起源;而蛋糕就更神奇了,前線士兵用油桶裝滿水,用柴火燒開,把糖、雞蛋、牛油、果皮、麵粉和琅姆酒混合好後,用汗衫將面團包住,放在開水裡煮熟,就成了布袋蛋糕。這些非洲雞及布袋蛋糕當然也傳到了澳門,成了澳門的土生葡國菜。
另一路由葡國直接傳入澳門,經過數百年的承傳與改良,獨樹一幟,名曰澳門土生葡國菜。400多年前,葡國人到達澳門後,很多葡國人與當地華人通婚,又或他們的家佣多來中順德、中山自梳不嫁的「馬姐」。無論是通婚的華人,還是「馬姐」,當年她們將葡國人從葡國帶來的特產馬介休(bacalhau)、西洋臘腸、番茄和馬鈴薯等食材,以及將葡國人在航海中經過的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收集來的香料,以及將歐洲、南美洲、非洲帶來的胡椒、八角、丁香、桂皮、香茅等香料混搭在一起,造就了土生葡國菜的誕生,經過不斷的承傳與創新,土生葡國菜是當今澳門獨有的,舉世無雙。
土生葡國菜,無比美味。梁錫雄強調的是,土生葡國菜集合了很多國家食材,或用葡萄牙的烹飪手法做中餐,或用中國的烹飪方法做葡國菜,如葡國咖喱雞、咖喱蟹、咸蝦豬肉、腐乳蟹等,但歸根到底是葡萄牙人用澳門本地的食材結合自己國家的烹飪手法發明出來的,形成了獨特的土生葡國菜,再加上因每個家庭的「馬姐」手藝不一樣,因此土生葡菜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甚至每一土生葡人家中亞咪(媽媽)都會有一本自己的烹飪秘笈。所以說土生葡菜就是家廚的菜式,可喜的是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一種獨特的美食餐飲文化遺產了。
(梁錫雄與他的布袋蛋糕)
梁錫雄現在經營著遠近聞名海洋閣餐廳,從事餐飲業40多年來,他既有中餐的拿手好菜,又有西餐的秘訣,尤其擅長土生葡國菜。一路走來,他對餐飲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孜孜以求的心態感動了不少廚師,無私相授。因此他在承傳中,探索創新,讓到土生葡國菜更多了一份色彩。如在葡國咖喱的改良中,吸取了馬來西亞做法,在胡椒、八角、丁香、桂皮、香茅8種香料的基礎上,增加至24種,形成了葡式咖喱。葡式咖喱與市面上的咖喱最大的區別,就是具有濃香、淡辣的「淡妝濃抹總相宜」口感,繼葡式咖喱之後他還研發出法式咖喱。
梁錫雄成為炙手可熱的名廚及理論家,他編撰的《澳門飲食業今昔》更是成為了教科書式的澳門知識叢書,讓研究澳門歷史,尤其飲食業的發展有了借鑒作用;讓讀者對澳門的美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澳門美食重在創意、貴在多元與融合
2017年11月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顧名思義,美食之都重在於創意,無論是蘇偉良的荷花宴,還是梁錫雄的土生葡國菜,都在原來菜系的基礎上,一再改良,形成了各自菜系的獨有風味與風格。
澳門還有很多很多像蘇偉良、梁錫雄一樣廚藝了得的廚師,他們將粵菜及葡國土生菜發揚及演繹得淋漓盡致,將粵菜與葡國菜融合烹飪的創意,響譽世界飲食界。
澳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貴在「多元」。澳門不但擁有土生葡國菜,同時還因其中西文化歷史,以及與周邊國家,尤其與東南亞國家近在咫尺的關系,造就了澳門美食的多元化,除了粵菜及土生葡國菜外,還有日本菜、荷蘭菜、法國菜、義大利菜、印尼菜、緬甸菜、泰國菜、越南菜、菲律賓等等國家的菜系。
(咖喱屋)
位於西灣的咖喱屋,並非只經營咖喱,而是一間以傳統葡國菜及土生葡國菜為主的餐廳,燴海鮮飯、薯絲炒馬介休等一應俱備。該餐廳老闆有巴基斯坦血統,曾在治安警察局餐廳擔任總廚,他的拿手招牌菜包括乳豬釀飯、咖喱蟹、蝸牛湯、燴海鮮飯、碳燒牛肋骨、碳燒馬介休、咖喱牛肩肉、馬介休球、蒜蓉大蝦、燒咸豬手、忌廉焗馬介休、薯絲炒馬介休、碳燒肉眼扒、碳燒黑毛豬排骨等膾炙人口的著名菜色。特別的是該餐廳為了確保菜色正宗及美味,所採用的咖喱居然用巴基斯坦當地上百種不同香料調制而成,味道獨特。可見澳門的葡國美食或土生葡國就連配料也是多元的。
澳門美食的多元,就像商品貿易行一樣,有「成行成市」的特性。在三盞燈食客可以吃到緬甸、印尼、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美食;在十月初五街及附近的康公廟,可以吃到正宗的粵菜,凼仔官也街則是一個「混搭」的食區,既有土生葡國菜,也有粵菜,這些都成為內地,尤其珠三角、香港,以及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最喜歡光顧的美食區,類似的美食區比比皆是,近年來不少國內外旅客按圖索驥而來,為的是就是品賞澳門獨特的美味佳餚。
而要品嘗高大上的歐美國家美食,食客大可到分布在各大酒店的餐廳就餐。據米芝蓮最新公布的《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20》名單中,澳門有20間餐廳獲星,其中有10間獲得一星、7間獲得二星、三間獲得三星。這些餐廳將澳門美食地位進一步推向國際。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或城市,也有如土生葡國菜一樣的融合菜餚,如秘魯+日本菜、中國+馬來菜、德州+墨西哥菜等,也有很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城市的美食,令人垂涎與嚮往,但是它們大多數以本地菜系為主,少有如澳門一樣,以粵菜與土生葡國菜為主體,廣納世界各地著名美食的卻不多。澳門的美食成為澳門世界旅遊休閑城市的一張名片,每年數以幾千萬計的遊客慕名而來。
深受內地歡迎的澳門粵菜以及土生葡國菜,同時也走進了內地,走到國外,澳門的到內地及國外開設餐廳的企業日漸見多。太陽城集團旗下的「太陽餐飲」業務已經拓展至內地及東南亞國家市場。其於中國另一個「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成都,以及重慶開設了8家主打東南亞料理的餐廳。因其成功的經營之道,令到該集團獲邀加入成都市美食之都促進會常務理事單位,及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會,他們之間協助及促進了澳門與重慶、四川,尤其四川成都之間餐飲行業的合作。
(「太陽餐飲」 組織澳門餐飲業界赴成都深度交流)
澳門獨特的美食,讓澳門的美食揚名天下,但澳門是一座不會滿足現狀的城市,澳門餐飲業通過參與國際餐賽事不斷提升烹飪水平,蘇偉良除了獲得第四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個人賽熱菜組金獎外,還曾經獲得世界廚藝大師賽金牌、中華名廚金勺獎及台灣世界廚藝邀請賽銅獎。另一方面與海內外國家或地區餐飲業界互動交流更加頻繁,尤其近年,業界通過不斷「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交流、考察與學習,拓寬了眼界,提高了廚藝。「太陽餐飲」去年11月組織澳門餐飲業界代表團到成都進行投資考察活動,並拜訪了成都市商務局,就澳門及成都這兩個被美譽為「美食之都」的建設及營商環境進行交流,尋求更廣闊的合作機會,這些活動對澳門美食之都發展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H. 有關越南飲食的傳說

越南菜的迅速興起,也是近幾年的事。過往它們往往只供應一些小吃,但因其口味清鮮,主料多水產,汁液重酸甜,植物性香料令人喜愛,兼之其烹調方式糅合了中國與法國的特點,已成為廣州餐飲業中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整體來說,越南菜相當清爽,與牛、羊、豬相比,魚類是他們的主食。越南菜酸辣甘甜,不油不膩,青菜水果種類繁多。如今,深圳也有廣州那樣的越南小館了。為了一探虛實,小饕來到越香苑試菜,總體感覺,除了正宗,就是實惠。
曾引領去年「食潮」的香辣蟹,把身影一直延續到了今年,飯桌還少不了吃蟹的菜式。「越香苑」有越式幾種不同出品的蟹,如咖喱黃炒蟹、酸子炒蟹、星洲香辣蟹等。咖喱黃炒蟹,用椰奶、咖喱粉、青檸檬葉絲做成醬炒蟹,椰香、清淡,絕對不同於泰國、印度咖喱味那麼「火爆」。價格嘛,都是48元一隻,68元兩只,很實惠,非常抵食。
再說說這里的越式蔗蝦,此菜在越南揚名已久,它的做法是將配了材料的蝦肉裹在去了皮的甘蔗外面,然後放在炭火上烤熟。食用時,師傅將蝦切成豎條,可以如同吃北京烤鴨的手法包起來,再蘸魚露或椒鹽,也可以不蘸任何調料直接食,剩下的甘蔗,基本沒有什麼水分,可以放棄。這道菜看似容易,但唯有用新鮮的蝦肉剁碎後加材料攪成膠狀,才能粘住甘蔗,而且如何將甘蔗的甜味滲入蝦肉內而又不讓蝦肉太老,這就是對師傅手藝的考驗。吃蔗蝦重在參與,你可以用生菜包卷著幾片蝦肉、青瓜、西紅柿食用,也可以把生菜換成越南特有的米紙。米紙,是吃越南春卷的一大特色,米紙大體有薄、厚之分,吃春卷時要用薄一些的,而厚的米紙可包肉類、蔬菜,再蘸上醬料食用。再如果功夫不到家很容易把米紙弄碎,所以上菜時會端上一碗清水,先將米紙泡軟再包就容易很多。
招牌燒青魚也是隆重推薦之菜,菜在數米之外,香氣襲人。魚皮被烤得酥脆,魚肉鮮滑,蘸上沙拉開或者芥末或者魚露,給你豐富的味覺感受。餐牌上的檬粉,總讓人撲朔迷離。「檬粉」不能按字譯檬是越南話中河粉的意思,形狀比廣州的「米線」要粗些,用滾水燙熟即可食用。這是道「凉拌菜」,按越南的傳統配搭方法,檬旁有生菜絲陪襯,上面配有酥脆越式春卷、花生等,以香茅、紅辣椒、蔥佐料,伴以魚露進食味道更好。
飯後再來一杯咖啡,越香苑供應越式滴咖啡。咖啡杯的杯口架著一個類似鋁制的容器,裡面是現磨的咖啡粉,容器底部有很多小孔。往容器中加入熱水,就能看到有棕褐色的液體滴入杯中,一股淡淡的清香,整個人都彷彿被慢慢包圍在咖啡的香味中。抵擋不住咖啡誘惑,沒等全部滴完,我就搶先喝了一口,順著喉嚨滑下,口中尚余那股香濃,久久不散。
獨特的越南香料
香茅,味道有種濃郁的花香,又有點肥皂水的味道。
魚露,越南菜中的一絕,只要略加少許,清新的風味就會讓你回味無窮。純正的魚露香味可比美雞精,但在6個月的釀制過程中,其臭味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按照傳統做法,釀制魚露必須有一個大水缸。首先把一層鹽鋪在缸底,然後把魚平放在鹽上,再蓋上一層鹽,如此反復的加上層層的魚,然後封頂。缸底有一個出水口,每兩星期,月安便把發酵後的魚汁從出水口放出,流入一個桶,再把桶里的魚汁從頂部倒回缸里。在這過程中,魚汁會越來越香,臭味也相對的減少。越南人煮湯、炒菜、點醬,都少不了魚露。
越南菜的迅速興起,也是近幾年的事。過往它們往往只供應一些小吃,但因其口味清鮮,主料多水產,汁液重酸甜,植物性香料令人喜愛,兼之其烹調方式糅合了中國與法國的特點,已成為廣州餐飲業中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整體來說,越南菜相當清爽,與牛、羊、豬相比,魚類是他們的主食。越南菜酸辣甘甜,不油不膩,青菜水果種類繁多。如今,深圳也有廣州那樣的越南小館了。為了一探虛實,小饕來到越香苑試菜,總體感覺,除了正宗,就是實惠。 曾引領去年「食潮」的香辣蟹,把身影一直延續到了今年,飯桌還少不了吃蟹的菜式。「越香苑」有越式幾種不同出品的蟹,如咖喱黃炒蟹、酸子炒蟹、星洲香辣蟹等。咖喱黃炒蟹,用椰奶、咖喱粉、青檸檬葉絲做成醬炒蟹,椰香、清淡,絕對不同於泰國、印度咖喱味那麼「火爆」。價格嘛,都是48元一隻,68元兩只,很實惠,非常抵食。 再說說這里的越式蔗蝦,此菜在越南揚名已久,它的做法是將配了材料的蝦肉裹在去了皮的甘蔗外面,然後放在炭火上烤熟。食用時,師傅將蝦切成豎條,可以如同吃北京烤鴨的手法包起來,再蘸魚露或椒鹽,也可以不蘸任何調料直接食,剩下的甘蔗,基本沒有什麼水分,可以放棄。這道菜看似容易,但唯有用新鮮的蝦肉剁碎後加材料攪成膠狀,才能粘住甘蔗,而且如何將甘蔗的甜味滲入蝦肉內而又不讓蝦肉太老,這就是對師傅手藝的考驗。吃蔗蝦重在參與,你可以用生菜包卷著幾片蝦肉、青瓜、西紅柿食用,也可以把生菜換成越南特有的米紙。米紙,是吃越南春卷的一大特色,米紙大體有薄、厚之分,吃春卷時要用薄一些的,而厚的米紙可包肉類、蔬菜,再蘸上醬料食用。再如果功夫不到家很容易把米紙弄碎,所以上菜時會端上一碗清水,先將米紙泡軟再包就容易很多。 招牌燒青魚也是隆重推薦之菜,菜在數米之外,香氣襲人。魚皮被烤得酥脆,魚肉鮮滑,蘸上沙拉開或者芥末或者魚露,給你豐富的味覺感受。餐牌上的檬粉,總讓人撲朔迷離。「檬粉」不能按字譯檬是越南話中河粉的意思,形狀比廣州的「米線」要粗些,用滾水燙熟即可食用。這是道「凉拌菜」,按越南的傳統配搭方法,檬旁有生菜絲陪襯,上面配有酥脆越式春卷、花生等,以香茅、紅辣椒、蔥佐料,伴以魚露進食味道更好。 飯後再來一杯咖啡,越香苑供應越式滴咖啡。咖啡杯的杯口架著一個類似鋁制的容器,裡面是現磨的咖啡粉,容器底部有很多小孔。往容器中加入熱水,就能看到有棕褐色的液體滴入杯中,一股淡淡的清香,整個人都彷彿被慢慢包圍在咖啡的香味中。抵擋不住咖啡誘惑,沒等全部滴完,我就搶先喝了一口,順著喉嚨滑下,口中尚余那股香濃,久久不散。 獨特的越南香料 香茅,味道有種濃郁的花香,又有點肥皂水的味道。 魚露,越南菜中的一絕,只要略加少許,清新的風味就會讓你回味無窮。純正的魚露香味可比美雞精,但在6個月的釀制過程中,其臭味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按照傳統做法,釀制魚露必須有一個大水缸。首先把一層鹽鋪在缸底,然後把魚平放在鹽上,再蓋上一層鹽,如此反復的加上層層的魚,然後封頂。缸底有一個出水口,每兩星期,月安便把發酵後的魚汁從出水口放出,流入一個桶,再把桶里的魚汁從頂部倒回缸里。在這過程中,魚汁會越來越香,臭味也相對的減少。越南人煮湯、炒菜、點醬,都少不了魚露。

I. 西安哪裡有正宗的越南菜可以吃

抄的....$_$

湖之名:追求「精」名

德政北路上的湖之名,裝修很普通,因為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了如何讓菜式精益求精上。掌廚的利師傅是從華夏大酒店「轉會」過來的。他說:他們正在並一直琢磨著的,就是怎樣根據粵人口味,令經過改良後的越南菜價錢大眾化,而品種更多,品質更精,讓越來越「嘴刁」的廣州人「食過返尋味」。隨便說說店內其中幾道精品越南菜,讓大家先睹為快。

風味蔗蝦,是把去了殼的鮮蝦肉,剁碎,打成蝦膠後,裹在甘蔗枝上置於鍋里油炸而成。外皮金黃酥脆,還粘著星星點點的麵包糠,蝦肉由於吸收了甘蔗的清甜,既香,又鮮、嫩、甜。據說為了保證蔗蝦的質量,這里雇了專人每天鮮剝活蝦,用純粹的鮮蝦肉製成蝦膠,而不像越南當地許多地方一樣,為了節省成本,在蝦膠里摻了番薯粉。

啤酒椰青蒸蟹,賣相漂亮,而口感特別。先用椰青水、啤酒和魚露調和的醬汁把蟹浸半個鍾,下鍋蒸至八成熟,再加入蛋白和椰奶蒸一分鍾即成。上台時,一圈白色的泡泡環繞在紅色的螃蟹四周,啤酒香撲鼻而來。肉蟹清美,那精華匯萃的汁醬更教人回味無窮。三十八元一碟,認真超值。

越南菜和其他東南菜系一樣,喜歡用各種各樣的香料。香草田雞就主要是把金不換的香味「逼」入肥厚的田雞肉里,令田雞肉更加香口,野味。

越南人不慣在飯後吃甜品,大家不妨試下以越南滴漏咖啡和鴛鴦糕來代替。將越南原產咖啡豆磨成粉末後,放入底部有個小孔的沖泡器皿里,然後將沖泡器置於預先放了一層煉奶的咖啡杯上,沖入開水,當濃郁的咖啡汁由小孔中滴滴流入杯中後,再迅速把它倒入另一裝滿冰塊的杯中。咖啡味、奶味特別濃,冰化了後味道會變淡。一碟鴛鴦糕,黃綠相間,黃的是榴槤糕,綠的是香蘭椰汁糕,香滑而不粘口。

越名苑:「名」氣真旺

總店在惠福西路的越名苑,在建設六馬路也開了分店,裝修頗有格調,算是越南菜館里規模較大者。近期人氣甚旺,晚飯時間經常可見惠福西路的總店外有不少人在排隊等位。其實分店餐位似乎更多。以家常的越南小菜為主,零星夾雜著泰國菜,而廣東阿媽們常煮的苦瓜炒蛋居然也在菜單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既是打正招牌做越南菜,自然有其拿手之處。

此間的越式蔗蝦,是把蝦蓉卷在甘蔗段上烤制而成的。不但做法與湖之名的不同,連食法也有差異。湖之名的蔗蝦,你可以拿著一端,而啃食裹在另一端的蝦肉。越名苑的蔗蝦,個頭比湖之名的要大足足一倍。驗明正身之後,侍者會把蝦肉從甘蔗上取出,切開幾塊,吃的時候用越南米紙(一種薄如紙張的米製品)包著蝦肉和蘿卜段、金不換、生菜、炒過的花生米粒等配菜,蘸些酸酸甜甜的魚露,一口咬下去,清爽而不油膩。但米紙很薄,且有點硬,所以最好蘸些水再用,否則容易「腰」折。

香茅是越南菜調香用的看家法寶之一。香茅豬扒是越南菜里常見的,要做得勝人一籌不容易。這里的越式香燒豬扒是先將豬肉用香茅汁腌過,不加蜜糖,再烹制。聞起來香氣四溢,肉質也鮮嫩多汁,可以與用越南沙律醬拌過的青瓜、西紅柿、生菜、洋蔥、香菜等配料一起吃用。

把鮮蝦和椰子肉一起放在底上鋪了椰樹葉的小蒸籠上蒸,是為越式椰青蒸蝦。椰青的味道滲入到蝦肉里,吃起來既有蝦肉的鮮甜,又有椰青的清香。只是不明白,這樣清爽的一道菜,怎麼會配了一碗特別濃厚的醬汁,反而破壞了蝦的味道。

越南菜里小吃不多,一個花生醬豆腐讓我們如獲至寶。切成方塊的豆腐表皮上先裹了一層粉,再下油鍋炸。薄薄的外層晶瑩柔韌,有一點點脆,而裡面,是白如凝脂,滑不溜口的柔軟,蘸點濃稠香口的花生醬吃,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金芽庄:似是故人來

在湖之名和越名苑之前,城內專門做越南菜的餐館,我印象中只有一間金芽庄。位置在天河娛樂廣場一樓,我曾慕名前去過一回。可能是因為那時對越南菜概念還很模糊,所以印象不是特別深刻。只記得吃過的菜里,香茅雞翅是比較有當地風味的。但是隔壁桌的客人點的一道海鮮就讓我驚為天人了!偌大的一尾魚,盛在一口鍋里,連一體積可媲美單體煤氣灶的酒精爐一起上,那架勢,不俗!據說魚類是越南菜的主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那裡試一下。

百味回:小打小鬧也不錯

百味回就在高第街對面。門面不大,或可稱為一間小食店,一間專做泰越小廚的小食店。除了普通的越南春卷、香茅豬扒外,主要做的是越南風味的湯粉和撈檬粉。

據說純朴的越南人民,一碗撈檬粉「撲哧撲哧」就解決了一餐了。檬是越南話中河粉的意思,但形狀卻與廣州的「米線」相近,只是略粗,用滾水燙熟即可食用。因此撈檬粉做法屬於涼拌。一碟香茅豬扒撈檬粉,檬粉先撈了魚露,上面有生菜,蘿卜絲,切成條狀的香茅豬扒,口感溫良,清爽之餘又有點酸。吃厭了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吃個檬粉轉下口味也不錯,在這里吃,湯粉和檬粉價格從五元到八元不等,比較實惠。不過小店已有七年歷史,裝修也就帶點歲月的痕跡了。

J. 為什麼越南菜那麼辣

越南菜給人的印象有兩種,一種是價錢較為便宜,菜式大眾化而帶點中式特點,餐廳的環境不會做太多裝飾;另一種就是強調法國式烹調的越南菜,由於越南曾被法國統治,處處留下法國文化的痕跡,越南菜的口味也因此受到影響,因而有法式越南菜的說法。 越南人承自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烹調最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許香料,魚露、香花菜和青檸檬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以蒸煮、燒烤、熬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者較少。即使是一些被認為較「上火」的油炸或燒烤菜餚,也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越南菜偏酸辣,吃起來特別令人開胃。越南特色檬、蔗蝦、越南春卷是特色菜,越南檬配上薄荷葉和酸辣醬別有一番風味。蔗蝦就是用果蔗把蝦肉串起來烤,上碟後連同配菜用烘乾的米湯皮蘸水包起,再包上生菜蘸著酸辣醬吃,既香口又不膩,再加上自己動手包,別有一番風味。春卷外脆內香,包上生菜更覺得清香可口。飯後不妨試試越南咖啡,等待著它慢慢地滴入杯中,再配上煉奶,細細品嘗它的香滑。 越南菜比不上湘菜辣得那麼狠,似乎是剛剛才品出點辣意來,那感覺又匆匆過去了,如若有若無的微風似的。酸辣湯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並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種當地出產的酸子,酸子是一種當地處長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帶有酸味。酸湯中除酸子外,還放入斑魚、豆芽、蕃茄和香菜等,煮出來的湯味道辣中有酸,酸中有鮮。 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訣是桌上那一碟魚露配料,魚露用純天然的方式用長時間來腌制,集中魚的精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魚露雖然是其貌不揚,不過在醮上食物後送入口時,卻有種說不出的鮮美,所有濃、膩、化不開的菜,若放少許魚露便有清新的風味。據說還是越南婦女身材窈窕的秘方,魚露相當滋陰,婦女長期服用可永葆青春體態。 越南咖喱粉口味比較適中,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覺,和越南椰奶、青檸檬、椰絲一起調成咖喱汁,口感清淡,椰香味濃;印度咖喱所用咖喱粉有很重的香料味,而泰國的咖喱膏口感辣味很重。 與印度香料最大的區別在於,越南的香料都是用新鮮的植物來做的,香茅,是越南菜里最常用到的一種調味的佐料,會聞到一股濃郁的花香;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給越南菜增色不少;洋蔥、青蔥、歐芹又為越南菜帶來異國情調。在做法上通常把肉類用香料腌制後再烹調,這樣使到金不換的香味「逼」入肉質里,咀嚼之間口舌生香

閱讀全文

與越南菜為什麼放香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硫磺島在中國的哪個位置 瀏覽:502
中國注冊足球球員有多少人 瀏覽:678
三國時印度叫什麼名字 瀏覽:875
越南人為什麼被稱為船佬 瀏覽:89
中國文化的特質主要有哪些 瀏覽:931
印度人主要吃什麼植物油 瀏覽:981
中國女排楊昊在哪裡工作 瀏覽:254
伊朗租俄羅斯多少港口 瀏覽:871
中國樂器有哪些種類 瀏覽:834
伊朗邊境到中國邊境有多少公里 瀏覽:903
印尼天然硫磺塊怎麼運會國內 瀏覽:11
中國有多少冤案 瀏覽:152
英國人都怎麼問別人的名字 瀏覽:493
英國憨豆來安陽干什麼 瀏覽:769
在英國買英國轉換插頭多少錢 瀏覽:163
英國女王頭像銀元多少錢 瀏覽:300
印尼檀香怎麼盤玩 瀏覽:866
從中國寄包裹到印尼運費多少 瀏覽:598
怎麼申請印尼apec簽證 瀏覽:516
如何在中國區使用美區兌換碼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