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首都河內美景有哪些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始建於公元621年,當時名叫「紫城」,後又改稱「羅城」、「大羅」。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李公蘊太祖認為大羅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於1010年將國都由寧平省花爐遷到大羅。據傳說,當李太祖率眾遷都時,大羅地面飛騰起一條金色的巨龍,太祖認為這是一塊吉祥的地方,便將大羅改稱為「升龍」。後來陳、後黎等許多朝代都曾把這里作為京城,城市名稱多次更改,先後稱為龍淵、龍編、中京、京都、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1831年,阮朝的明命王在這里定都,見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為「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
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紫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後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紫城;環繞紫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昔日,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台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後來因改朝換代,兵荒馬亂,戰事頻發,近千年的李、陳、黎、阮朝的古建築屢遭破壞,宮殿已盪然無存,城垣也只保存下來不足200米的正北門以及官掌門。今天的河內市,許多街道依然沿用舊時的名稱,如皮行、銅行、棉行、糖行、麻行、桃行、帆行等,一些街道依然保持昔日專業性的傳統,如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
河內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有還劍湖、西湖、文廟、獨柱寺、龜塔、二征廟、玉山祠、巴亭廣場、螺城、竹帛湖、百草公園、靈光寺、昭禪寺、棟多崗、蓮派寺、象伏寺、金鼓祠、風塔、醫廟等。還劍湖位於市區東南部,形狀略呈橢圓形,湖區林木青翠,湖水清澈似鏡,湖光樹影,交相映襯,環境幽靜,風光秀麗,是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心有座玉山島,島上矗立著一座建於18世紀的玉山寺,寺院與湖岸有拱橋相連。龜塔和獨柱寺同玉山寺遙遙相望。距離還劍湖東面不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始建於公元621年,當時名叫「紫城」,後又改稱「羅城」、「大羅」。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李公蘊太祖認為大羅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於1010年將國都由寧平省花爐遷到大羅。據傳說,當李太祖率眾遷都時,大羅地面飛騰起一條金色的巨龍,太祖認為這是一塊吉祥的地方,便將大羅改稱為「升龍」。後來陳、後黎等許多朝代都曾把這里作為京城,城市名稱多次更改,先後稱為龍淵、龍編、中京、京都、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1831年,阮朝的明命王在這里定都,見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為「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
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紫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後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紫城;環繞紫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昔日,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台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後來因改朝換代,兵荒馬亂,戰事頻發,近千年的李、陳、黎、阮朝的古建築屢遭破壞,宮殿已盪然無存,城垣也只保存下來不足200米的正北門以及官掌門。今天的河內市,許多街道依然沿用舊時的名稱,如皮行、銅行、棉行、糖行、麻行、桃行、帆行等,一些街道依然保持昔日專業性的傳統,如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
河內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有還劍湖、西湖、文廟、獨柱寺、龜塔、二征廟、玉山祠、巴亭廣場、螺城、竹帛湖、百草公園、靈光寺、昭禪寺、棟多崗、蓮派寺、象伏寺、金鼓祠、風塔、醫廟等。還劍湖位於市區東南部,形狀略呈橢圓形,湖區林木青翠,湖水清澈似鏡,湖光樹影,交相映襯,環境幽靜,風光秀麗,是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心有座玉山島,島上矗立著一座建於18世紀的玉山寺,寺院與湖岸有拱橋相連。龜塔和獨柱寺同玉山寺遙遙相望。距離還劍湖東面不遠的巴亭廣場,是胡志明於1945年9月2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共和國誕生的地方,廣場佔地3公頃,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後,他的陵墓也修築在廣場上,遺體供人們瞻仰。
位於雄王路以西的百草公園,面積約13公頃,內有100多種樹木和許多珍禽異獸,也是遊人愛光顧的地方。坐落在市區東北18公里處的古螺城遺址,是一座螺旋形的土城,佔地5平方公里,城牆分內外9層,現存的有3層,高2米多,寬15米。螺城建於公元30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城內仍保留有建城時的安陽王朝的廟宇。河內市區湖泊眾多,大大小小,波光閃閃,是遊憩佳地,將城市打扮得明凈而雅潔遠的巴亭廣場,是胡志明於1945年9月2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共和國誕生的地方,廣場佔地3公頃,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後,他的陵墓也修築在廣場上,遺體供人們瞻仰。
位於雄王路以西的百草公園,面積約13公頃,內有100多種樹木和許多珍禽異獸,也是遊人愛光顧的地方。坐落在市區東北18公里處的古螺城遺址,是一座螺旋形的土城,佔地5平方公里,城牆分內外9層,現存的有3層,高2米多,寬15米。螺城建於公元30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城內仍保留有建城時的安陽王朝的廟宇。河內市區湖泊眾多,大大小小,波光閃閃,是遊憩佳地,將城市打扮得明凈而雅潔
『貳』 越南河內和順化的風土人情,地域特色是啥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現在在搞城改建設,灰塵還是很大。不過八亭廣場一帶空氣很好,很乾凈。還劍湖的夜景不錯
順化是越南的古都,那裡有個皇城,還有越南的2個皇帝的黃陵,空氣比較好,地面也干凈,人民也熱情淳樸。
老街靠近我們的雲南省,因此那裡的氣候很和昆明差不多,那邊的鄉土氣息比較濃厚
順化的CHE很出名,一種甜品,不知道你上次吃了么,味道還不錯,有很多種豆子混雜起來的甜品,吃起來粘粘的。
特殊禁忌我到沒發現有什麼,不知道你會越南語么?說越南語的話就要注意稱呼。
『叄』 越南河內怎麼樣
河內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位於紅河三角洲西北部,紅河與墩河匯流處。是越南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越南北方最大的城市。
河內市面積為597萬平方公里。通用語為越南語。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和天主教,還有好教和高台教等。
河內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濕度大,風雨多,旱季和雨季明顯。一年當中有120天至150天下雨。年平均降水量為3000毫米左右。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原稱越南民主共和國。1950年1月18日中國同越南建立外交關系。1994年10月6日北京和河內結為友好城市。
河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被定為首都。它有「百花春城」的美稱,樹木終年常青,鮮花四季盛開,風光綺麗,具有熱帶城市的特色。市區內外湖泊星羅棋布,著名的有還劍湖、西湖、竹帛湖等。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廣場宣讀越南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廣場長越320米,寬約100米,可容納20萬人,東面建有巴亭會堂。胡志明主席陵坐落在廣場西端。河內市區以還劍湖為中心,數條筆直的大道縱橫排列,其中以桃街、糖街、炯前街和同春街最為繁華、熱鬧。
河內自16世紀起就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殖民統治時代,一般日用品也靠進口。越南解放後,發展了機械、化肥、建築材料、紡織、製糖、卷煙等工業。河內現有機械、化工、輕工企業180多家。
河內是越南最大的交通樞紐,為鐵路和公路、水路的中心。其鐵路南可抵胡志明市,北可達太原,東可達海防,西北可達中國雲南,東北經諒山可達中國廣西。其中河內至胡志明市線,全長1730公里,為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公路以河內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通往越南各地。水路可由紅河向東直達大海。越南首都國際機場在河內西北45公里處,現有河內到金邊、萬象和曼谷等地的國際航班和河內到胡志明市、富拜、芽庄等九個城市的國內航線。
河內有大專院校29所。其中主要的院校有綜合大學、網路大學、外語師范大學、醫科大學、師范大學等。河內有許多科研機構,義都科學研究中心是目前越南最大的科研中心。設在河內的廣播、電視機構有越南之聲廣播電台和越南中央電視台。越南的25個出版社全部集中在河內市,最重要的有真理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文學出版社等。河內發行的主要報刊有《人民報》《人民軍隊報》《新河內日報》等。
河內每年的主要節日有,統一日(4月30日)、國慶節(9月2日)、建軍節(12月22日)。民族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其時間和風俗習慣與中國的傳統節日大致相同。
河內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名勝古跡很多。著名的有位於巴亭廣場西南的獨柱寺,位於還劍湖北部的玉山祠,位於巴亭廣場以北的鎮武觀,以及奉祭孔子的文廟和蓮派寺。此外,河內還有二征廟、浪寺、石夫人寺、象伏寺、金鼓祠和醫廟等。
越南北部有著名風景區香山,距河內市區60公里,原名香積山,包括十幾處古寺以及溪澗、峰巒、岩洞奇景,山奇水秀,景色壯麗。每逢春季,香積寺舉行盛大廟會,遊人如雲。香山特產青梅聞名於世。
更多的資料在下面的網站裡面
『肆』 越南首都 越南首都河內的簡介
1、河內直轄市(Ha Noi),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人。
2、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約在前3000年河內一帶開始有人居住。從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其城市化的雛形「古螺城」,建成於前200年。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置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
3、河內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多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內排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河內有1000多年的歷史,11世紀起成為越南歷史多個朝代的都城。1831年正式命名為河內。
『伍』 中國人來到越南,看看首都河內什麼樣,你覺得發達嗎
河內比起來,就是中國南方一個小縣城的樣子。而一個中國的省會,在越南人眼裡已是了不起的大城市了,所以當年越南人喊出了打到南寧過春節的口號。
『陸』 河內的風土人情
河內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河內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
河內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介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分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
河內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
河內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炸春卷
河內的餐飲在越南不算有特色,但是作為大多數旅行者進入越南的第一站,河內是適應環境的第一步:越式米粉,法式麵包,還有美味而廉價的咖啡和鮮榨果汁,這些將是你今後在越南的「家常便飯」。
提示:河內的蔬菜多數味道濃烈,而且習慣生吃,似乎作為調味品或葯材更合適。一般在點米粉時會同時上一小籃各種蔬菜,可以每種撕一點嘗嘗,不能接受的要特別記牢,以後就可以躲過了。
LittleHanoi,這家位於老街區的小餐館因為生意太好,在PTaHien街上又開了家分店。LittleHanoi主要經營越式法國麵包三明治,比一般餐廳賣的貴,但絕對物有所值,你會迅速喜歡上這里的美食的。
這里的越南菜非常正宗美味,而且因為有中文菜單,可以藉此機會弄明白在越南一路吃的東西到底都是些什麼。地址在21TaHienSt。HoaSua學校餐館的營業時間是周一至周五,11:00-22:00,這里供應美味的越南菜和西餐,餡餅也十分美味,更重要的是這家學校為當地的窮苦孩子提供有益的職業培訓並幫助尋找工作機會。所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你也做了件好事。
Baguette&Chocolat,這是HoaSua學校餐館的分部,這里有河內最棒的熱巧克力、三明治和色拉,樓上的赤腳進餐區的氣氛更輕松愉快。路邊攤的價格是飯店的一半,一般米粉5000-10000越南盾;法式麵包三明治5000-10000越南盾,便宜的餡料是肉末加萵苣葉,貴的會有番茄、黃瓜、培根等等;越式咖啡3000-5000越南盾一杯,基本都是一樣的香濃;水果奶昔5000-10000越南盾一杯,最貴的是木瓜、火龍果等。
特別推薦:拿來當醋用的綠色小檸檬,擠一點在湯里,又增香又開胃。
肉棕
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河內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這種肉粽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粽粑,而是完全用肉來做成的。在農村,每當節日特別是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粽。做法是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入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不油膩,吃後口齒留香。
炸春卷
炸春卷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一道菜,和中國的春卷做法不同,味道也有很大差別。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在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外面,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牛肉粉
在越南,與雞粉齊名的小吃還有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要用黃牛肉,使用的米粉比廣西的切粉略薄略細,用優質大米製作。牛肉粉的做法是,將一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佐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蝦餅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入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 河內有兩個市場,一是位於舊城中心的東川市場(DongXuan),一是位於81PhoHue和TranXuanSoan轉角的Hom市場。河內主要的商業區坐落在庄進街(TrangTien)和南區還劍湖附近。
三十六古街:河內的舊城區由三十六條分工不同的小商業街組成,在這里可以發現很多值得買的東西。
越南紀念品商店:在舊城區,可以買到各種工藝品,比較貨真價實。
圖書進出口公司:位於二征夫人街32號,可以買到越南畫和漆器。
巴茶瓷器:巴茶是越南的景德鎮,離河內約7公里,搭摩托車過去50000盾。一般一個煙灰缸賣1美元左右,其它東西的價格可以以此為參照。
木偶:就是表演水上木偶戲用的木偶,退休後會拿來出售。喜歡就快買,離開河內就買不到了。
『柒』 甚至都沒有我國小縣城繁榮,越南首都河內並不窮,為何卻如此不堪
提到越南大家首先會聯想到什麼詞彙,其實越南的一些城市也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樣窮,越南首都河內並不窮,可是甚至都不如我國的小縣城繁榮,為什麼會如此不堪呢?
越南一直以來都非常落後,這個國家的科技並不發達,更別說有什麼突出的領域了,越南在許多的外國人眼裡就是貧窮的代名詞,而很多來到越南的遊客無非就是想目睹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越南河內雖然是越南的首都,也算得上是一線城市了但是缺少現代化建設,這與越南的經濟水平有著一定的關系,其次越南為了保護首都文化遺產也很抗拒存在現代化建設,越南人缺乏前瞻性,所以才導致河內一直破敗不堪。一個國家哪怕經濟並不是特別發達,但是總會有一個比較現代化的城市但是在越南完全沒有,而如今越南想要做出改變可謂是非常艱難,而河內這座城市對於不少人來說也是非常陌生的。
『捌』 河內是怎麼樣的城市 在境外嗎
河內
越南首都、歷史名城河內,位於國境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座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有好幾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白梅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因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始建於公元621年,當時名叫「紫城」,後又改稱「羅城」、「大羅」。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李公蘊太祖認為大羅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於1010年將國都由寧平省花爐遷到大羅。據傳說,當李太祖率眾遷都時,大羅地面飛騰起一條金色的巨龍,太祖認為這是一塊吉祥的地方,便將大羅改稱為「升龍」。後來陳、後黎等許多朝代都曾把這里作為京城,城市名稱多次更改,先後稱為龍淵、龍編、中京、京都、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1831年,阮朝的明命王在這里定都,見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為「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
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紫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後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紫城;環繞紫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昔日,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台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後來因改朝換代,兵荒馬亂,戰事頻發,近千年的李、陳、黎、阮朝的古建築屢遭破壞,宮殿已盪然無存,城垣也只保存下來不足200米的正北門以及官掌門。今天的河內市,許多街道依然沿用舊時的名稱,如皮行、銅行、棉行、糖行、麻行、桃行、帆行等,一些街道依然保持昔日專業性的傳統,如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
河內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有還劍湖、西湖、文廟、獨柱寺、龜塔、二征廟、玉山祠、巴亭廣場、螺城、竹帛湖、百草公園、靈光寺、昭禪寺、棟多崗、蓮派寺、象伏寺、金鼓祠、風塔、醫廟等。還劍湖位於市區東南部,形狀略呈橢圓形,湖區林木青翠,湖水清澈似鏡,湖光樹影,交相映襯,環境幽靜,風光秀麗,是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心有座玉山島,島上矗立著一座建於18世紀的玉山寺,寺院與湖岸有拱橋相連。龜塔和獨柱寺同玉山寺遙遙相望。距離還劍湖東面不遠的巴亭廣場,是胡志明於1945年9月2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共和國誕生的地方,廣場佔地3公頃,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後,他的陵墓也修築在廣場上,遺體供人們瞻仰。
位於雄王路以西的百草公園,面積約13公頃,內有100多種樹木和許多珍禽異獸,也是遊人愛光顧的地方。座落在市區東北18公里處的古螺城遺址,是一座螺旋形的土城,佔地5平方公里,城牆分內外9層,現存的有3層,高2米多,寬15米。螺城建於公元30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城內仍保留有建城時的安陽王朝的廟宇。河內市區湖泊眾多,大大小小,波光閃閃,是遊憩佳地,將城市打扮得明凈而雅潔。
今日的河內市,城市面積也由1954年的152平方公里擴展到1000餘平方公里,人口由當時的40餘萬增加到約310萬,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河內市區幾條寬廣筆直的大街,以還劍湖為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延伸,街道兩旁生長著四季長青的高大樹木。市區繁華熱鬧的街道有桃街、糖街、同春市場等。河內建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製糖、卷煙等工業部門,其中機器製造成為全國中心,如河內機器製造廠能生產各種精密程度很高的工作母機和新式農業機械供應全國,使河內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產城市。
『玖』 亞洲最寒酸的首都,為什麼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
大家都知道,旅遊業隨著情況的不斷好轉,已經開始逐漸的復甦,這個曾經非常火熱的休閑方式又成為人們日常娛樂放鬆的調節方式。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畢竟還有那麼多美麗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看,去玩呢。說到旅遊,近些年出國游也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而出國游目的地也是非常的多,一般都是按照大洲劃分,比如歐洲游,亞洲游,非洲游。
來到河內,你會發現這里基礎設施落後,道路雜亂無章,因為大家手上沒什麼錢,所以許多人出行都是選擇摩托車或者自行車,看上去更像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但是越南河內,卻以越南老情懷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這里感受純正的越南風情,
『拾』 越南第二大城市河內,規模相當於中國哪個
越南第二大城市河內,規模相當於中國貴州城市。
當地統計總局公布數據,越南2017年總GDP為216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才1.4萬億元,在世界排名第44。由於人口眾多,人均GDP約為2330美元。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44位,算是較為貧困的國家行列了。
而在國內也有一個省與越南的GDP差不多,這個省就是貴州,總GDP也是1.4萬億元上下,而隔壁雲南省的GDP高達1.6萬億元左右,更是直接超越了越南。
(10)80年代的越南河內什麼樣擴展閱讀
城市概況
河內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多條鐵路在這里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內排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
經濟發展
河內擁有為數不少的中央和地方大小型企業,如河內機床廠和陳興道機械廠、金星橡膠廠、升龍卷煙廠、統一電機廠,還有汽車修配廠、自行車製造廠、服裝廠、碾米廠、軸承廠等等。
交通指南
河內是越南全國的交通樞紐,有公路、鐵路貫通全國各地。連接河內和胡志明市的1A號公路和統一線鐵路,構成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公路通往全國各地乃至寮國和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