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供奉18位名將,其中有12位是中國人,越南武廟為何如此設置
忠肝義膽,義薄雲天。相信大家對於關羽這樣忠義兩全的形象都是尤為深刻,尤其是他頂著一張大紅臉,操使著一把青龍偃月刀的藝術形象,通過各種戲曲小說的宣傳,關羽這一角色可謂是深入人心。
在民間,關羽被尊稱為「關公」,因為其「義絕」的性格特質,而被很多民間組織、個人加以借用,比如說很多結拜兄弟在結拜之時也都要拜關公。
關羽又被稱為武聖,之所以被傳播得如此廣泛,始作俑者其實是一名唐朝皇帝,當時皇帝下令追尊姜太公為武成王,並建立武成王廟加以祭祀,也即是後人我們所稱的武廟,而關羽後來便也被請進了武廟,才有了如今的名氣。
由於文化的一衣帶水,在亞洲有不少國家也同樣有著祭祀武廟的習俗,或許這也是武廟內所供奉的武將之所以有如此名氣的原因之一吧。
武廟的起源及應用
不得不說中國文化是源遠流長,對於整個亞洲甚至臨近的一些歐洲國家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武廟的祭祀本起源於中國,後來卻被一些臨近國家給學習了去,成為漢文化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比如說朝鮮,就有自己的武廟,當中祭祀的都是朝鮮歷史上出現的一些英雄人物,這也正與武廟的本來作用不謀而合——即為先人祭奠,用作後人楷模。
這一點和朝鮮等國家又是相當的不同,也是由於藩屬問題,使得朝鮮等國家受到中原的放養,而有了自成體系的小文化圈,即使有北遷的中國人,最終也會歸化到他們本族文化之中。
反倒是東夷南蠻這一類的未開化土地,受到戰亂的影響遲遲未誕生自己的文化,最終由於古代中國人的南遷,越南人口越來越多,在那裡的移民們也便再次打造出了一個「小中華」。
說到底,同屬於亞洲文化圈,曾經藩屬於我們的朝鮮、日本就不提了,像越南這一類曾經被劃入蠻夷的地區,基本上也是與中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的。
所謂中原,本就只是一個正中央的概念,往外可以散發出無數的同心圓,而越南所在的同心圓與我們也僅僅只有「大中華」與「小中華」的關系,加上文化、人口方面的交流,他們武廟供奉中國人便也不難理解了。
小結:
相較於朝鮮、日本這些中國歷史上的藩屬國來說,越南受到的中華文化影響要更加源遠流長,不僅僅是在家國思想上,同時也在民族認同感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到了近代,甚至於兩個本就一衣帶水的民族,同樣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扛起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大旗,哪怕將來會有所分歧,但我們仍該牢記,整個亞洲甚至整個世界,本就該親如一家。
盡管如今的世界,依然是紛爭不斷的樣子,不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在全體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那一刻,一定能夠摒棄前嫌,站立到同一道戰線之內。
當下,人類所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恐怕就有望成為世界各族團結一心的催化劑,到那時,不管是文化也好,經濟也罷,勢必能夠如雨後春筍一般,在突破自我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② 越南廟會的神仙怎麼都是中國人,背後有怎麼樣的故事
這就是要說越南和中國的文化關系了,首先呢,在越南的民間,其實很多人對於中國的歷史名人,都是很尊敬的。雖然說有些人甚至是沒有來過越南,但是他們的一些故事,或者是一些事跡,或者是他們的人格魅力,通過文化的傳播,給了越南這個當時的發展水平不發達的國家的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所以他死後,當地的越南人為其建立了寺廟,供奉他,接受香火的朝拜。而中國的文化,對於越南的影響也是相當之大的,在越南,其實隨處可以看到一些中國常見的廟,比如說,供奉媽祖的天後宮,還有關公廟等等。越南人也希望這些中國人供奉的神仙能夠保佑越南人的興旺,所以在越南的廟會中有一半是中國的先賢有一半是越南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③ 越南有什麼神話傳說
越南民間故事─ 媚珠與仲始 《壹》話說秦末,天下大亂。南海郡尉任囂乘機起兵,欲攻佔甌雒。不料臨行前龍川令趙佗使人潛入其帳內殺之,並以「任囂重病亡故」告全軍,乃自任南海郡尉。不日,趙佗親率十萬精兵一路勢如破竹,自五嶺攻入甌雒國境內,軍於螺城外。螺城,甌雒國都也。是時,甌雒國君安陽王召集群臣商議退敵之計。眾皆不知所措。忽有一金龜顯靈,脫其爪,授王術,曰:「國家安危,自有天數。今吾贈王是爪,王以之為箭,向賊發,無憂也。」安陽王有此神弩,趙佗不能勝,遂退守武寧山。遣子仲始求和。安陽王心喜:「此乃天下太平之機也!」遂躬出郭迎之。次日,仲始獨游螺城,行至一河邊,忽聞救命聲,定睛一看,乃一女子不慎墜河。仲始救之。女子出於水而不濕身,怪哉。仲始問其故,女子僅連聲道謝,音如百靈。待女子抬頭,仲始驚羨其美。膚如玉,口如櫻,丹鳳眼,柳葉眉,嬌小玲瓏,長發披肩,一抿一笑,宛若天仙。當仲始回神,女子已不知去向。此後數日,仲始茶不思,飯不想。安陽王甚急,問其故,不語。一日,王曰:「吾知汝未婚,此地佳麗三千,無一不美於中原女子,汝擇其一為妾,何如?」對曰:「吾心有所屬!」當是時,一白衣女子扶案出。仲始驚呼:「此為何人也?」王曰:「小女媚珠。」仲始曰:「令人寢食難安者也。」女子亦驚詫:「父王,此乃當日救女之人!」安陽王面不露色,心中竊喜。翌日,即以女媚珠妻仲始。仲始不忘使命。過十日,設計誘惑媚珠竊神弩,仲始取走金龜之爪,以假爪替之。逾二日,仲始欲歸趙營,別前對媚珠曰:「異日我再來,萬 一兩 國失和,當作何駐質可得相見?」媚珠曰:「妾有鵝毛綿褥,常以附身,所至歧路,拔鵝毛識之,可知妾所在。」仲始歸以高佗,佗遂決意來侵。甌雒國安陽王自恃有神弩,不作防備,待趙兵已臨城下時,方取弩還擊,然弩已失靈駐矣。安陽王乃擁媚珠上馬南逃,至暮夜山,臨海濱,王見追兵已近,求金龜。金龜曰:「王背後者是賊也!」安陽王大怒,拔劍斬媚珠,隨即投海自盡。仲始隨其妻說撒鵝毛,領兵追至暮夜山,但見一心形赤色巨蚌棄於地,其上覆有鵝毛綿褥。仲始知其為妻屍,傷心欲絕,帶妻屍回朝,竟投身螺城一井下自盡,媚珠既亡,血流大海,蛤蚌食之,化為明珠。民以古螺城仲始投井之水洗之,珠乃愈明。話說趙佗滅甌雒,於其地建桂林、南海、象三郡,後又創「南越國」,佗為開國君主,定都螺城。《貳》 傳說安陽王建成螺城之後,問金龜倘有外侵,當如何抵擋。金龜回答國運興衰,社稷安危,自有天命,要安陽王修德以延長時運。然後脫下一爪授安陽王,叮囑其做成弩機,當保無憂。安陽王把製作神弩的任務交給了高魯。後來南越王趙佗舉兵南下與安陽王交戰, 安陽王仰仗神弩, 大敗南越王,趙佗退守武寧山,遣使求和,安陽王大喜,雙方以平江為界,以北屬趙佗,以南屬安陽王。不久,趙佗求親, 安陽王把女兒媚珠嫁給了趙佗之子仲始。婚後仲始設計誘惑媚珠竊觀神弩然後盜走金龜之爪, 以假弩機代替。後來仲始託名回北方省親,分別時他對媚珠說:「夫妻情無法忘懷,父母恩難以割棄。我現在回去省親,如果有朝一日兩國失和, 南北阻隔, 我如何才能找到你, 你能否給我留下什麼記號? 」媚珠回答說:「妾本女兒之身,被迫離別自然痛苦萬分。妾有鵝毛錦衣常披於身,到了岔道,妾拔下鵝毛作為標識,你自然就能找到我。」仲始帶著神機回國。趙佗得到神機大喜,起兵攻打安陽王。安陽王仗有神弩不以為然,一邊下棋一邊笑著說:「趙佗不怕神弩嗎? 」趙軍逼近,安陽王取出神弩還擊,但神弩已經失去靈驗。安陽王擁媚珠上馬向南逃走。仲始隨其妻所撒鵝毛領兵追至暮夜山。安陽王逃到海邊,向金龜求救。金龜現身水面大呼:「王背後者是賊也! 」王拔劍斬媚珠,媚珠求禱道:「妾為女兒,如果叛逆害父,死後化為塵埃; 如果一腔忠孝被人蒙蔽, 死後變成珍珠, 讓海水洗刷我的恥辱。」媚珠倒在了沙灘上,鮮血流入大海,蛤蚌飲後化為明珠。安陽王持七寸犀角,金龜為其開路遁入海底。趙軍趕到,海灘上只有媚珠的屍體。仲始把妻子的屍體帶回螺城安葬,屍體化成了玉石。媚珠死後,仲始終日悲傷不已,洗澡時幻想看到了妻子的影子,於是投入井中。在今古螺城舊址安陽王廟前尚有一口古井,俗傳即是仲始投水的地方。傳說後人得到東海明珠,以此井之水洗滌,明珠就會更加燦爛奪目。
④ 越南道教的傳承
玉山祠是越南著名的道觀,又稱玉山寺、玉山廟,位於河內市中心還劍湖中的玉山島上。玉山島以40米長的太鼓橋與湖岸相連接。玉山祠合祀文昌帝君、關帝、陳興道和呂祖等。
其中除陳興道以外,都是明清時期在中國廣泛流傳的道教神祇。陳興道(?-1300)是越南陳朝名將,民族英雄,也是越南男巫奉祀的神祇。陳興道,本名陳國峻,自幼博覽群書,及長又精於兵法和天文,收集諸家兵法,釋秘八卦九宮圖。1257、1284和1287年,陳興道率軍擊退元朝的軍隊,因此,被封為興道王,視為民族英雄。
在越南民眾的心目中,陳興道是驅除惡靈的威武象徵,還能救治婦人的不孕和難產等症。玉山祠現存《玉山帝君祠記》,《記》稱,玉山原是黎太祖的釣魚台,後建關帝廟。阮朝時,由蕊溪社的信徒們修復。其後又在1842年由科舉及第的文士們組織的「向善會」增建了文昌殿。
現在玉山祠是河內市的文化古跡和旅遊勝地,祠廟建築完好,有三重門闕、大殿、廊房和亭塔等。頭門臨街,門牆上有「福祿」二字。二門名曰「硯台」,右題「龍門」,聯稱:「硯台筆塔大塊文章,唐科宋榜士子梯階」;左題「虎榜」,聯稱:「竇桂王槐國家楨干,虎榜龍門善人緣法。三門為得月樓。
樓後即玉山祠主殿。玉山祠在越南宗教史上的地位,還在於此祠曾經刊印了大量的中國道教的經書,例如:《文帝全書》、《陰騭文注》、《陰騭解音》、《呂祖葯簽》、《關聖垂訓寶文》、《玄天上帝實錄》、《文昌帝君解厄寶訓》、《玉皇救劫》等61種。另外,也刊印越南文人的著述,如〈會真篇〉。 又稱鎮武觀,也稱龜聖祠。其創建的年代有三種說法:一說是李朝順天元年(1010年),相當於中國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說是李朝龍瑞太平年間(1054-1058年),相當於宋仁宗至和、嘉佑年間;一說是李朝龍符二年(1102年),相當於宋徽宗崇寧元年。但其建於李朝時期則是毫無疑義的。李朝以後,真武觀一直受到歷代王朝的尊崇。民間傳說,迴流河內的紅河堤防常被狐精和龜蛇破壞,祈求真武帝君就可以降伏妖精,斷絕災害。後黎朝時期,越南科舉制度逐漸完善,文人考試的競爭十分激烈。真武觀又合祀文昌帝君。
自16世紀以後,在都城考試的考生大多在同一真武觀中祈求。現存的河內真武觀,面對龜聖路,背靠西湖,風景優美,是河內文化古跡合旅遊勝地。觀內建築,柱雕彩繪,庭院幽靜,屋脊有辟邪異獸裝飾,山門有匾額鎮武觀。正殿供奉真武大帝銅像,據稱,3.46米,重4噸。此銅像鑄造於後黎朝熙宗永治二年(中國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銅像為真武帝君坐像,散發,身披盔甲,左手握手印,右手持劍,膝下有龜蛇合體之造型,神態威武猙獰。 母道教是越南北方流傳的一種民間宗教,崇奉越南仙女柳杏聖母。柳杏聖母又名柳杏公主、崇山聖母或雲葛神人。屬於越南民間信仰中的諸位神系的神靈。越南的諸位神系的神靈,女性神的地位高於男性神。柳杏聖母是越南神仙思想融合了薩滿和地母信仰而出現的神靈。傳稱,柳杏聖母姓陳,後黎朝天佑元年(1557年)出生於山南鎮天本縣雲葛社的黎太公家中。黎太公之妻因在懷孕時患有精神抑鬱症,曾招請道士施法術。
其時,正巧玉皇大帝之次女因跌碎玉劍而被貶放人間,即降生於黎太公之家。因此,柳杏聖母就是道教玉皇大帝之次女。柳杏聖母在18歲時與桃郎成親,但是,3年後因眷戀天庭而升天,又因贖罪未足而再被送回人間。柳杏聖母與侍女桂娘和維娘等白晝降臨於清化鎮石城縣庸葛社。聖母在人間賣酒、乞食等變身現形,感化民眾,懲罰有罪。大約在後黎朝末期回歸天庭。其侍女則一直留在人間,作為溝通聖母和人世的媒介。 高台教的最高神是玉皇上帝,即道教的玉皇大帝。在越南,也稱為皇官教主,居於越南民間信仰的諸位神系的最高的支配者的地位,統率各種神祇。據稱,玉皇上帝屬下有人間的出生和死亡兩大冊帳簿,每天由北斗和南曹等星神掌管。在大晦日,由灶神將人的善惡報告天界。
此外,高台教還吸收了道教的其他神靈,例如:李太白、關帝、姜太公和太上老君等。越南民眾對於道教的玉皇大帝的信仰,大約開始於14世紀。越南陳朝的文人陳元旦(1325-1390)有《題玄天紫極宮》詩稱:「玉皇校紅雲擁」。1419年編成的《安南志原》引用《交趾通志》稱,每年正月「九日,玉皇誕生日,各道觀行禮拜」,接著,在14世紀的三、四十年代,《玉皇本行集經》在越南刊行並且開始流行。高台教將玉皇大帝的信仰融合進了自己的信仰中間。
⑤ 東南亞華人都 拜什麼神
中南半島以佛教為主,馬來半島及馬來群島以伊斯蘭教為主,菲律賓是天主教東南亞中,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越南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其中泰,老,柬,緬主要是小乘佛教,而且還是國教,教徒分布全國,很少有其它宗教如伊斯蘭,基督教,印度教的流傳,但是在泰國的南部也有部分的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但人數不是很多。越南既有小乘也有大乘。也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的流傳,由於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越南各宗教之間的分野不清,宗教的相互演變、融合現象比較普遍。新加坡的宗教以佛教為主,但也有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道教的流傳。另外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主要是伊斯蘭教,但也有佛教及其它宗教的流傳。教徒分布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以民族聚居情況而定,如華人多的地方主要是佛教,印度人多的地方主要是印度教,馬來人就自然是伊斯蘭教了。菲律賓和東帝汶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具有很大的影響。菲律賓的南部棉蘭老島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 泰國的宗教沖突主要是位於泰南的伊斯蘭教和佛教的糾葛,泰國的南部靠近馬來西亞的地方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當地的伊斯蘭教徒經常襲擊佛教徒,造成大量佛教徒傷亡,曾經就發生過佛教徒被伊斯蘭教徒活活燒死的慘劇。 菲律賓獨立以後,南部棉蘭老島的穆斯林分離主義勢力和政府之間進行了長達20年的武裝沖突,約有12萬人在沖突中喪生。菲律賓兩大宗教集團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對立由此而產生。並由此對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⑥ 越南有什麼特殊宗教信仰嗎
從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 儒教、佛教、道都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並稱之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 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捕寨傳人,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重大節日、個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獻禮,聽和尚誦經。
天主教傳入約有500多年歷史。 15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到越南傳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早到越南傳教的是奧德雷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沙維爾兩法國傳 教士。法屬時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發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兩地已有教區11處,天主教信徒300萬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 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峴港、波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在越南稱為「福音 教」。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到西貢傳教,隨後陸續有牧師到越南傳教,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腳跟。
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該教的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 教」,為吳文昭、黎文忠於1926年創立。該教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糅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聖道)、老子 (仙道)、釋迦(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葷,不能使用紙馬,要忌殺生、忌貪欲、忌葷、忌色、忌粗口,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 要焚香誦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該教為佛教的變體,由越南 人黃富楚創立於1939年,因黃富楚居住的村子名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義為孝和交好。與佛教一樣,該教也講慈悲、博愛、大同和因果報應,信徒多 為農民,又被稱為「農民佛教」。和好教設僧侶,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佛的圖像,信徒早晚供佛兩次,供品為鮮花和清水,鮮花代表堅貞,清水代表純 潔。
Cao Dai教擁有不到100年的歷史,但它本身的領域是 非常廣泛的,將在越南盛行的東西方各種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全都揉和在一起,主張「萬教大同」,諸神共處。釋迦牟尼、老子、孔子 、觀世音、耶穌,甚至李白、關公、姜太公、牛頓、維克多?雨果、莎士比亞、孫中山等歷代東西方聖賢都被列為該教所供奉的對象。
Cao Dai Holy See Temple每天有四次誦經,其中以中午12時舉行的最隆重,然後還有每個月為期10天的素食。信奉Cao Dai教的人在越南人民中所佔的比例是少數的,但它的寺廟卻分布的遠且廣泛,而且很容易就可以辨認的出來。
⑦ 越南供奉的神是什麼
越南是一個多信仰的國家,所以是多神崇拜。除了東南亞盛行的佛教,越南還有本地自創的高台教。高台教形成於1926年,融合了幾大宗教的特點,相信有上天的存在。
因為曾被法國統治,天主教也極為盛行。有些地方在公路兩旁三里五里路就可以看到一個裝修頗為華麗的天主教堂。
上個世紀初,基督教也傳到越南,目前基督教信徒也有很多。下圖是胡志明市的一個基督教堂。
⑧ 越南本土宗教高台教,供奉的人物集齊了中外的歷史名人,是不是要召喚神龍
他們這樣做其實並不是說要干什麼召喚成龍的事情,其實這和越南的文化是有關系的,首先越南人的本土文化並不多,因為它在古時候就經歷了千年中國統治。所以在越南的文化中有著濃郁的中國文化存在,再加上發展到現在,越南的文化融合了東西方的特點。就是因為越南沒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就容易受到東西方文化的沖擊,而導致越南這個地方,各種信仰和文化是百花齊放了。因為信仰的各種各樣。這就導致所謂的高台教誕生。
另外,在高台教裡面,還有三教和五道這樣的說法,所謂的三教就是指佛教、聖教和仙教。五道就是指東西方的聖人,比如儒家的孔子,封神演義裡面的姜子牙,基督教耶穌,還有道教裡面的老子,佛教的釋迦牟尼。其實我覺得這樣的重要的存在也是因為時代的需要,畢竟如果越南需要一個統一宗教文化,在這種眾口難調的情況下,無疑這種包羅萬有的方法是很合適的,雖然在外人看來是比較的奇葩。但是是其的文化環境決定了如今這種宗教的發展。
⑨ 簡述越南的四不死神崇拜
古代越南人信仰三府,認為塵世以外還有天府、水府和陰府三個世界,視萬物都有神靈,因而祭龍、祭雞、祭山、祭河。越南古代銅鼓面上的太陽星辰的圖案,也反映了越南古代人的自然崇拜。公元2世紀末,即自東漢末年佛教開始傳入,隋唐時期盛行,流傳久遠而廣泛,成為越南的主要宗教。
越南宗教簡史:
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占優勢,受中國大乘佛教影響極深,至今一直使用漢字大藏經,誦讀中國的佛教作,受戒儀式也與中國的相同。小乘佛教只在南部高棉族中流行。1976年越南全國統一後,南北各佛教組織在河內正式成立了越南佛教聯合會。目前,有大乘佛教教徒2000多萬,小乘佛教徒約200萬。越南僧人還將佛、道、儒三教結合,創建了三教合一學說。13世紀末,儒教曾被朝廷重視,影響深遠。16世紀後期,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傳教士將天主教傳入越南。17世紀,法國傳教士逐漸壟斷了在越南的傳教權。1862年,越南封建王朝被迫與法國簽訂條約,明文規定法國傳教士可以在越南傳教,天主教勢力迅速擴大。據統計,1960年天主教徒達100萬,目前約有300萬。
20世紀初,在越南南方又出現了高台教、和好教、高台教糅合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儒教的教義。高台教迎合各種信仰者的需要,容納多種信仰,諸神共處。在高台教的供桌上,最高層中央是釋迦牟尼,左右分別是老子和孔子;第二層中間是觀音,左右分別是太白和關聖像;第三層是耶酥;第四層除姜太公外,還有一些東西方的神像。在這一切之上是人類最高「主宰者」棗玉皇大帝的眼睛,彷彿人間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脫玉皇大帝的審察。高台教帶有很濃的政治色彩,在南方解放之前,有的參加了民族解放陣線,從事反對美國侵略者及其傀儡政權的斗爭,有教徒約200萬。和好教是佛教分裂出來的一個教派,流行於越南南方湄公河平原西部。和好教信奉簡單化了的佛教,教人尋求清凈境域,廢除繁瑣的祭獻習俗。同高台教一樣,和好教也帶有很濃的政治色彩,在美偽統治時期,教徒們拒絕服兵役,並參加反對美偽統治的斗爭,配合越南人民軍推翻了西貢偽政權。有教徒約150萬。
人們普遍信奉城隍,崇拜和祭祀祖宗,在村寨建有城隍廟、宗祠,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每年春節都要組織廟會,舉行祭獻活動,每家出人參加,獻米、酒、豬、雞、鴨、糕點、五色米等作為供品。在家供祭的有祖先、灶君、農神、城隍、土地神等。
主要宗教:佛教、儒教、道教、羅馬天主教、本國信仰、伊斯蘭教和新教。
⑩ 被歷史遺忘的六位牛人,被越南當神的那位有何故事
另外,雖然到了如今,他在國人中知名度並不高,卻被周邊小國越南,奉為了古代的國王之一,並被尊為了「士王仙」,一直享受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