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曹邦輔擊倭有功為什麼受到貶黜
曹邦輔,字子忠,定陶(今山東定陶)人。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進士。
嘉靖三十四年(1555),曹邦輔被授予右僉都御史一職,到應天(今南京)巡查安撫。那個時候倭寇正聚集在柘林(今屬江蘇),部分倭寇則從紹興(今浙江紹興)竄出,轉而劫掠杭州(今浙江杭州)、嚴州(今浙江建德)等地,又進犯南京,攻破溧水(今江蘇溧水),直抵宜興(今江蘇宜興)。曹邦輔率兵分兵圍剿,大敗倭寇。趙文華本想爭奪他的功勞,但曹邦輔早已將捷報奏告給了朝廷,趙文華因此非常怨恨曹邦輔。
後來趙文華與胡宗憲,會同曹邦輔共同攻打占據陶宅(今屬江蘇)的倭寇,結果失敗。賊軍後退時,曹邦輔又進兵攻打,卻再次戰敗,因此被罰奪去俸祿。而趙文華卻上奏指責曹邦輔躲避強敵而攻打弱敵,延誤軍期。趙文華回京後,又向世宗進言說:「倭寇不難消滅,但因總督、巡撫不稱職,以致官軍失敗。」於是,世宗便下令逮捕曹邦輔,將他貶去戍守朔州(今山西朔縣)。
❷ 《綠野仙蹤》斬金花千冰歸泰岳 殺大雄殷氏出賊巢(2)
再說師尚詔在城頭眺望,見金花得勝向西追趕官兵,忙遣四將,領兵一萬,去東門劫營。眾賊聽得蔣金花已勝,殺出東門,個個賈勇而前,排山倒海的向林桂芳殺來。桂芳聽得東門外喊聲大震,慌率諸將御敵。眾賊已拔開了鹿角,撞入營門。桂芳只得率眾擋拒,未免心慌。忽見北門轉出一技人馬,是管總兵旗號,鼓噪蜂擁,砍殺賊眾而來。眾賊知林桂芳無備,以為操必勝之權(券),正在拚命相持間,今見救兵凶勇,料著不能成事,齊往原路且戰且走。南面林岱又轉來截殺,眾賊慌懼之至!尚詔在城上看得明白,忙遣將帶兵接戰,救應諸賊入城。於冰聽得蔣金花已死,賊營無用法之人,急傳回超塵,止留逐電吩咐道:“你可等歸德平後,打聽林岱、文煒受何官職,到山東泰山報我知道。”說罷,也不與桂芳等告別,架遁光回泰山去了。
且說師尚詔救回眾賊,西門敗殘賊眾有逃回者,言妙法夫人陣亡。尚詔聽了,捶胸大哭道:“我本良民,在涉縣山中得銀三十餘萬兩,做一富家翁,子孫享無窮之福;誤聽秦尼慫恿,使我一敗塗地。今禿賊遠揚,愛妻受戮,二子尚在孩提,兄弟陷於永城,弄得王不成王,伯不成伯,雖生之年,猶死之日也!”說到痛處,就要拔劍自刎。眾賊勸解道:“昔漢高屢敗,而有天下。今城中糧草,可支一年,軍士尚有三萬餘人,背城一戰,尚在勝負未定;再不然一心固守,視隙用兵,亦是長策。元帥若如此悲啼,豈不搖惑眾人心志!”尚詔聽眾賊開慰,又只得勉強料理軍務。
再說桂芳收了人馬,重整殘破營壘,到後帳正要和於冰說知蔣金花陣亡之事,不意遍尋無跡。桂芳大怒,要斬伺候於冰的軍士,軍士們痛哭道:“冷老爺聽得說蔣金花身死,止說了一句:‘吾之事畢矣!’吩咐小的帳外聽候。小的們敵人,並未敢離一步,轉刻看時就不見了;小的們正要報知,還求大人原情!”桂芳想了想,道:“冷先生來去原不可令人測度。他知賊營中邪術之人已無,師尚詔我等可以力敵;既是此意,也該和我父子執手一別,少留一點朋情,竟這樣不辭而去,殊覺歉然!”喝退了軍士,心上甚是依戀。忽見中軍稟道:“軍門大人差官相請!”桂芳隨即到西營,見諸將俱在。曹邦輔滿面笑容,說道:“師尚詔未平,原非我等杯酌之日;然賊妻伏誅,真是國家快事,不可不賀!”少刻,大陳酒席,眾將次第就坐,各敘說前後爭戰的話。管翼又說趕蔣金花飛砂走石,打的眾軍頭破骨折,真是亘古未有的奇異事,軍門同眾將俱大笑。桂芳道:“這些小術,何足為奇?日前秦尼姑鬥法一事,方算得大觀!”林岱、文煒各以目相示,桂芳自知失言。曹邦輔大驚道:“我到把這秦尼姑忘了。此尼精通法術,系蔣金花之師,怎麼從不見他出來?方才林鎮台言及,本院又添一大心病矣!”忙問鬥法之事若何。桂芳已經說出,難以挽回,遂將來文煒被惡兄嫂百般謀害,致今流落異鄉,將文煒幫助林岱的活,隱過不題;只言文煒素與林岱是結義弟兄,後冷於冰資助盤費,始得尋岱至荊州。又詳細說朱文魁夫妻吞謀財產,引盜被劫的事。眾官聽了,也有笑罵文魁的,也有替文煒嘆惜的。後又說到於冰如何安頓文煒妻子,來到懷慶相告,如何被林某父子相留,眾無不嘆為高人義士,又將隱藏在軍中,與秦尼姑如何鬥法,如何駕雲霧追趕秦尼,(秦尼)勸師尚詔不從遠遁。若不是此人,賊眾還不知猖狂到甚麼日地!眾官俱各驚奇道異,稱羨不已。曹邦輔聽罷,連忙站起道:“此本朝周顛、冷謙之流真仙也!既有此大賢,總他不願著人知道,林鎮台也該密向本院說聲。”吩咐左右:“將酒席從新收拾整潔,待本院親去東營請冷先生來,大家再飲。”桂芳慌忙告稟道:“冷先生已用神法遁去矣!適才總兵正為此事要重處軍士。”林岱、文煒聽知,大驚失色。邦輔道:“此話果真么?”桂芳道:“總兵焉敢在大人前欺罔一字!”又將於冰適才走法備細一說。邦輔道:“總去也只在左近,可遣將率精奇八面趕尋。”林岱桌道:“此人日行數千里。日前秦尼鬥法,不過騎草龍逃去,此人即於馬上一躍,飛身太虛,此林岱目睹者。既已遁去,如何肯回?軍將等該從何地趕起?”邦輔撫膺長嘆道:“此非是本部院無緣見真仙,皆林鎮台壅蔽之過也!”又問朱文煒原由,文煒照桂芳所言,又委曲陳說了一遍。邦輔咨嗟良久,向眾官道:“此神仙中之義士也!未得一見,殊可恨耳!”不言眾官飲酒敘談。
❸ 慈禧在逃亡路上向曹家借款,給了什麼做抵押
曹家的始祖按照其族譜要追溯到明朝時期的曹邦彥,是個地地道道的太原人,洪武年間舉家遷移到太谷北洸村,以賣砂鍋為生,後置下田產。傳至14代曹三喜時,闖關東做買賣開始發家,慈禧向曹家御賜,表示她承曹家一個情,這就意味著在她死前的七年,曹家生意絕對暢通無阻,隱形好處多多!對曹家來說,哪怕慈禧賞賜的東西價值再低,他家也能給賺回來。
隨著義和團與列強的矛盾進一步擴大,各地時常發生列強軍隊挑釁團民甚至屠殺團民,以及團民殺死洋人用來報仇的事件。隨後沖突規模進一步擴大,像他這樣的大人物,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吃白菜的話都要吃最嫩的白菜心,都需要幾百顆白菜。前三天都沒能吃上一頓像樣的飽飯,只能拿一些豇豆角、青老玉米之類的一起煮了充飢。晚上睡覺,也只能睡沒有被褥的土炕。
❹ 曹邦輔的介紹
曹邦輔,字子忠,號東村,明嘉靖年間抗倭名將,有《軍機事宜》、《名將方略》流傳於世。他曾歷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屬河北)知縣、雲南道御史、陝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戶部尚書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