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榴槤有什麼區別
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榴槤區別為:採摘方式不同、主要品種不同、種植方式不同。
一、採摘方式不同
1、泰國的榴槤:泰國的榴槤的採摘方式是人工採摘。
2、馬來西亞的榴槤:馬來西亞的榴槤的採摘方式是自然脫蒂落地。
3、越南的榴槤:越南的榴槤的採摘方式是人工採摘。
二、主要品種不同
1、泰國的榴槤:泰國的榴槤的主要品種是金枕頭。
2、馬來西亞的榴槤:馬來西亞的榴槤的主要品種是貓山王、蘇丹王、紅肉。
3、越南的榴槤:越南的榴槤的主要品種是干堯。
三、種植方式不同
1、泰國的榴槤:泰國的榴槤的種植方式是移植為主。
2、馬來西亞的榴槤:馬來西亞的榴槤的種植方式是移植為主。
3、越南的榴槤:越南的榴槤的種植方式是嫁接為主。
2. 越南榴槤和泰國榴槤的區別
越南黃金榴槤綠皮熟,不會開口熟,聞到香味放一天基本就會滿屋飄香就可以吃了,黃金榴槤聞到濃郁香味時必須要吃,再放就熟過了,一般5-7斤每個,並且香味比金枕榴槤濃郁很多。
泰國金枕榴槤黃皮才是熟的,個頭相對較大,開口後才有香味。口感區別不大,因為他們在一個氣候帶
3. 越南榴槤與泰國榴槤的區別
越南黃金榴槤綠皮熟,不會開口熟,聞到香味放一天基本就會滿屋飄香就可以吃了,黃金榴槤聞到濃郁香味時必須要吃,再放就熟過了,一般5-7斤每個,並且香味比金枕榴槤濃郁很多。
泰國金枕榴槤黃皮才是熟的,個頭相對較大,開口後才有香味。口感區別不大,因為他們在一個氣候帶
4. 泰國榴槤和馬來西亞榴槤有什麼區別
據多方考證,一般認為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榴槤的原產地,之後移植到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和緬甸等國,當然,還有中國的海南和廣東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地區的榴槤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名有姓的接近200多種,主要的產區集中在馬來西亞和泰國。與其他水果一樣,土壤和氣候決定了榴槤的品質,加上原產地的優勢,馬來西亞榴槤的品質遠遠高於泰國。
另一方面,泰國的榴槤產量則遠遠高於馬來西亞,加上進出口政策的原因,泰國榴槤一直是國內榴槤消費的主力。2014年前,絕大部分超市,水果店,有且只有金枕頭榴槤。想吃其他品種?對不起,沒有!!
下面是馬來西亞和泰國知名度相對較高的榴槤品種:
馬來西亞有貓山王(D197),紅蝦(D175),葫蘆(D163),蘇丹王(D24),紅肉(D101),橙肉(D88)等。
泰國主要是金枕頭(D159),青尼(D123),長柄(D158)三種。
介於土壤,氣候等原因,另外一個東南亞國家--越南的本土榴槤一直不溫不火(簡單的說就是:難吃!太TM難吃了!!),近一兩年,越南榴槤農戶通過在本土榴槤樹上嫁接馬來西亞優秀品種的方式,質量和產量雙雙提升。
為什麼越南人不直接用馬來西亞優質榴槤的種子直接繁殖?一是因為直接種榴槤數的時間長:榴槤從樹苗到結果,金枕頭需要4-5年,長柄需要6-8年,貓山王需要10年及以上,種個榴槤比養個孩子還慢。二來,榴槤遺傳變異性大,如果一個榴槤十隻核,每隻核都可能長出十種不同品質的果實,而且良莠不齊。劣等榴槤可育出非常優秀的品種。同樣,好的榴槤也可育出劣質品種,有的榴槤終生不掛果,相當於胡歌生下了鳳姐,還TM不孕不育。所以,嫁接培育的方式成了最佳選擇。
然後,14年,15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新榴槤品種:小貓山王,越南干堯,奶油榴槤,越南貓山王。其實,它們的真名都一樣:嫁接了貓山王的越南本地榴槤。
價格低,口感明顯優於金枕頭的「貓山王」們迅速佔領了水果店,超市以及朋友圈。
5. 怎麼區分榴槤樹苗是真榴槤還是假榴槤
榴槤樹葉片為長圓形或倒卵形長圓形,沒有這么寬,而且榴槤枝條和葉柄上因為有鱗毛而呈黃褐色。榴槤苗如下:
6. 剛買的苗,求鑒定是否是榴槤樹。
榴槤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水果。東南亞一些國家種植較多, 其中以泰國最多,在泰國鮮果出口中,榴槤第一,1987年榴槤出口達1千萬美元。中國海南有少數榴槤樹, 也從國外引進了一些榴槤品種。隨著對外開放, 外國榴槤已進入了中國市場,受到青睞。由於對榴槤的魅力缺乏認識,中國對榴槤的種植未給予高度重視,對榴槤的研究很少。根據榴槤的物候學特徵在日平均溫度22℃ 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
因為榴槤要終年高溫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溫下降,也不能種植榴槤或不能結果。上市季節在每年9-l2月,其他月份也有生產。
長期以來,人們常用種子繁殖榴槤,但榴槤遺傳變異性大,如果一個榴槤十隻核,每隻核都可能長出十種不同品質的果實,而且良莠不齊,劣等榴槤可育出非常優秀的品種。同樣,好的榴槤也可育出劣質品種,有的實生榴槤終生不掛果。為了培育優良品種,保證品種純,早結豐產,現在人們越來越多採用嫁接繁殖來培育榴槤。現將榴槤的6種繁殖方法(種子繁殖除外)簡述如下:
1 芽接
除了單子葉和一些形成層不規則的植物,幾乎所有雙子葉的木本植物都可以芽接繁殖。
砧木鉛筆般大小,現砧木莖部離土10厘米處,由上而下割兩道寬0.7厘米,長3-4厘米切縫,在兩道切縫的頂端平切一刀,將皮拉起,長短與芽片相吻合。切口下端留下少許已拉開的皮以供托住芽片。獲取芽片的過程與砧水切縫拉皮方法相同,鑲合後,用1厘米寬的塑膠薄膜帶扎緊。嫁介面最好在兩天內不要接觸雨水。
注意的是其他果樹芽接法可將芽體完全包紮,唯有榴槤例外,因為芽片上的芽體容易脫落。兩星期後就可知是否成活。成活後,在砧木上端離接芽約30厘米處剪掉以刺激芽眼快速生長。日後,砧木會滋生很多的砧枝,這些砧枝不可完全除掉,必須翻下一兩枝以幫助接芽吸收養分,但是所留的砧枝不可讓其生長過盛,需時常修剪以免阻礙接芽的成長。
2 劈接
種籽萌芽尚未開葉或者未成木質前的幼苗最宜作砧木。在砧木離6-7厘米處平剪,在平坦的砧樁中間往下直切一刀約1厘米深成「V」形;獲取與砧樁直徑相當而有兩三個芽的枝梢作接穗,長約8-10厘米,將葉片剪去3/4,把接穗下端扁削成楔形,插入砧樁切縫處,用薄膜帶扎緊。事後用透明塑料袋將整棵秧苗套住以防接穗水分被蒸發出去,放在陰涼之處大約兩三星期後,如接穗的葉片不會脫落者即告成功。
3 靠接
只適宜少量的繁殖,種在塑膠袋內的秧苗約六、七個月大就可供作砧木,有關接穗的枝梢大小與砧術相等,最理想的是直立的營養技。
4 扦插
用的枝梢大約15厘米長,直徑如筷子般大小,要有數片葉子及芽體,每片需剪去三分之二,以防止水分蒸發。枝梢向下的一端斜削或從下而上叉剪1厘米,塗上一層荷爾蒙生根劑,插入潮濕的沙杯中,置於光照弱的溫室里,澆水,經七、八個星期後如果葉片不會脫落,幼根生長,便可移植於塑膠袋內。
5 枝梢腹接
砧木大小均可,只要它已長成木質,皮層易於剝開,插梢處高低自選,切口過程與芽接相似。選取長10厘米尚未開葉,未成術質的壯嫩枝梢作接穗,接穗斜削長度比砧木切口稍為短些,插入砧木切口,用塑膠帶綁住,再以透明塑膠紙包緊,置於陰涼處。兩星期後剪開膠紙,但膠帶切勿解殲,直到枝梢長成為止。
6 空中壓條
進行空中壓條沒有季節性,選鉛筆大一點的枝條,從尾端算起在太約40厘米處環剝長約3厘米,剝皮後需用刀背削去切口處的形成層,否則切口皮層會復元而不 生根。在切口處包上一團潮濕的泥土,大小如鴨蛋般。用塑料紙包捆三層,兩頭綁緊,大約經過三個月新根生長後便可剪離母體。將塑膠紙割開,植於黑色的果苗塑料袋,置於陰涼處,大約一兩個月後便可移植。由於成活率低,繁殖榴槤時很少採用。
7. 怎樣才知道是不是真榴槤苗
如果是網上買的,只要不是帶土帶葉的肯定假的,如果有葉子,看看葉子背面,榴槤葉特有的特徵(附圖)即可知道真假。5元20元包郵肯定假的,8年10年苗肯定假的。但是有些商家賣的苗是榴槤苗,卻存在越南苗說是泰國苗或馬來西亞苗。品種純不純不好判斷,苗產地也不好判定。畢竟這還是個新鮮事物。除海南,廣東湛江以南,版納等少數熱帶地方,建議不要嘗試,種活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