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9年爆發的中越戰爭中,中越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此時的越南已經從越南戰爭之中走了出來,而且還憑借著自己在常年戰爭之中鍛煉出來的軍事實力走上了一條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因為當時中蘇關系已經破裂,而且中國解放軍常年沒有打過打仗,越南竟然把目標鎖定在了我國身上。
當然了,越南並不是想要入侵我國。對於越南來說,只要可以打敗中國軍隊,就可以組織中國對東南亞的干涉,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於是,越南就真的入侵了我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痛還殘留在亞洲的每一個角落,越南就發動了新的戰爭,這種行為是需要我們的介入的!在今天,我們不光要銘記那些為了祖國的團結統一獻出生命的烈士,我們更需要銘記那些戰爭給我們帶來的教訓,讓這樣的事情不要再一次發生!
2. 中國對越反擊戰發生在哪一年當時的司令員是誰
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在中國與蘇聯關系交惡之後,越南公開倒向蘇聯,以蘇聯作靠山推行他們的地區霸權主義;同時,越南在柬埔寨製造了一個「韓桑林政權」,以擴大越南對柬的「移民空間」。並且在中越邊界上不斷挑起磨擦,對中國進行蠶食。
中越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方司令東線(廣西一線)為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西線(雲南一線)為因熟悉越軍戰法而臨時調任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上將,後楊得志將軍身體抱恙,由張銍秀少將任西線總指揮;越方總指揮為武元甲元帥,後為文進勇等。
3. 在越南戰爭中指揮中國軍隊的將軍是誰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4. 哪些開國將軍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既然說開國了那就只有那十大元帥十大將
許世友上將
許世友,1906年出生於河南省新縣。1927年參加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期間,歷任班長、排長、營長、團長、副軍長兼師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進入紅軍大學深造。
抗日戰爭開始,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1940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1942年任山東縱隊參謀長,10月任膠東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東線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歸國後歷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委員等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指揮西沙自衛反擊戰。1979年又在廣西方向指揮邊防部隊勝利地進行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楊得志上將
楊得志, 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28年2月參加工農革命軍。1930年起任中國工農紅軍排長、連長、團長、副師長、師長。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長征途中曾組織「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團長,在威震中外的平型關戰斗中,殲敵1000餘人。後任第344旅副旅長、代理旅長。1939年春任冀魯豫支隊支隊長。1940年任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1944年4月率部返回延安,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1旅旅長,擔負守衛黃河河防、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的重任。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1縱隊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1、第2縱隊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2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濟南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爆發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楊得志再次受命負責西線雲南邊境的戰事,軍事界普遍認為西線戰績優於廣西邊境由許世友負責的東線,單從戰果上比較,我東線集團軍的戰績要強於西線部隊,東線集團軍諒山戰役全殲敵王牌13師,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大戰果。但說到傷亡,東線集團軍卻遠遠大於西線,甚至還出現了整個一支連隊被敵人俘虜的局面。也正是由於西線戰功的卓越,楊得志事後得以晉升總參謀長。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與楊得志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敵人近6萬人,其中擊斃敵人42000多人,擊傷10000多人,俘虜2000多人(另外約有50000越南平民傷亡,在當時越南全名皆兵的情況下,可算作戰斗人員傷亡)。但是我們也為勝利付出了270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陣亡將士為6000多人,負傷戰士為21000多人。
另外,先後參預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還有33歲就被授予少將軍銜而晚年又挎起卡賓槍出現在亞熱帶叢林指揮作戰的「中國巴頓」吳忠將軍。
吳忠將軍(1921—1990),原名吳光珠,字寶山。四川省蒼溪縣人。家住四川省蒼溪縣東溪鎮小龍山。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十軍第九十師二六八團排長,團政治處幹事。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排長、副連長,晉西獨立支隊第二團連長、副營長,教導第三旅八團營長,魯西軍區第八軍分區地區支隊支隊長,第五團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七縱隊二十旅五十八團團長、副旅長、旅長,第二野戰軍五十二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機械化師師長,副軍長,軍長,北京衛戍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77年9月,34歲時就成為我軍第一次授銜時最年輕的開國將軍的吳忠少將,在擔任了7年北京衛戍區司令後奉調到廣州軍區,給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當副手,任副司令員。
1979年1月,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有位年愈六旬的老將軍指揮人民解放軍第40軍全部、42軍、54軍各一部和兩個坦克團協同作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高平等6城,嚴懲了越軍,為捍衛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貢獻了力量。他就是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吳忠將軍。
1979年3月5日,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在1個月的作戰中,吳忠指揮南集團部隊轉戰越北山區,連克數城,殲滅越軍近萬人。回國後,吳忠繼續接受了長達8年的審查。
1987年6月18日,經中央軍委批准,北京軍區黨委對吳忠做出最後結論:「經審查,吳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北京市委書記期間,沒有參與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 1990年2月26日,吳忠在海南島不幸逝世,終年71歲。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他還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1987年離休後,仍在為部隊建設貢獻餘力。
5. 打越南中國那個將軍掛帥
「中越戰爭」全稱「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策劃者是鄧小平,但前線指揮者卻另有其人。東線指揮將領:許世友;西線指揮將領:楊得志,後因病離開後張銍秀繼任。
6. 1979年中國打越南派哪位將軍去打
中越自衛反擊作戰指揮東線許世友,西線楊得志.
978年12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決策發起懲越作戰,以多擊少,用牛刀殺雞,速戰速決,震攝越南侵擾中國邊境及在東南亞進行擴張的氣焰。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展開命令。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當面任命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為東線廣西邊防部隊總指揮。1979年1月1日,中央軍委又調曾經在1967年率友好代表團進入越南北方考察過軍事形勢的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擔任西線雲南邊防部隊總指揮。東西兩線解放軍的戰役部署是: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欠149師)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解放軍之戰役決心:有限時間,有限縱深,集中優勢兵力,迂迴包圍,各個擊破,速戰速決,殲敵速回。
7. 中國和越南戰爭誰指揮長
南線戰場
韋國清 楊得志
北線戰場
許世友 楊勇
8. 中國打越南是誰領導的
在中央是鄧小平領導,從廣西方向進攻的東線參戰部隊由許世友指揮,從雲南方向進攻的西線參戰部隊由楊得志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