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龔氏的來源
起源主要有八:①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後裔。據《元和姓纂》載,共工氏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共子名句龍,其後有一支將「共龍」組合成龔姓。②出自古共國之後。據《通志·氏族略》載,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國為氏,後演變為龔姓。③出自姬姓,為共伯和之後。西周後期有王室貴族叫姬和,被封於共,為伯爵,稱為共伯和。共國在春秋時被滅,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④出自姬姓,晉獻公後裔。據《尚友錄》載,春秋時晉獻公之子申生死後謚號「恭君」。因古代「恭」即「共」,亦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山西龔姓。⑤出自姬姓,春秋時鄭武公兒子共叔段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之子共叔段後裔有以「共」為氏者,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⑥五代十國時,因避後晉皇帝石敬瑭諱,有敬姓改為同義的恭姓,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③出自姬姓,翁氏所分。《六桂堂業刊》載,宋代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六姓,龔為其一,是為福建龔姓。⑧出自他族。貴州黎平三龍鄉兜房族吳姓有改龔姓者;另土族龔塔氏漢姓龔;又京、瑤、彝、白等民族均有龔姓。始祖:共工。遷徙:龔姓發源地較多,有河北、遼寧間地和山西、河南、福建等,總的來說,龔姓早期主要繁衍於北方地區。漢時,華東龔姓嶄露頭角,江蘇徐州人龔勝與江蘇邳州人龔舍均以名節聞名,有「楚兩龔」之稱號。另山東、河南龔姓這一時期也較有名。魏晉南北朝時,龔姓進一步繁衍於江西、四川、湖南等省。據載,湖南人龔玄之及其侄龔黎民,從孫龔祈,自晉至南朝宋,世居漢壽(今湖北常德東北),是當地比較大的家庭,故有武陵郡。此郡不僅是龔姓歷史上最大郡望,而且是後世南方龔姓播遷之主源。唐宋時期,龔姓繁衍勢頭南方旺於北方,江蘇、福建、浙江、廣東遍布龔姓足跡。其中,福建、廣東龔姓尊南宋淳熙年間參知政事(副宰相)龔茂良(今福建莆田人)為其始祖。據《福建通志》所載,龔茂良後裔龔英居荊山,後有遷安海者;龔沼居晉江沙堤,後又有遷安溪者;龔徒居福州城內梅枝里。可見,莆田龔姓枝脈延伸之廣,家族生長之茂。另有福建翁姓分支而出的龔姓,在當地形成望族(以「六桂」為堂號),更為福建龔姓的發展注入新的源泉。明代龔姓有移居上海、廣西等地者。又山西大槐樹龔姓被遷於人口蕭條之地,分布於北京、天津、陝西、河北、河南等地。清代乾隆年間開始,陸續有沿海龔姓移居台灣,進而定居鄰近國度者。今日龔姓以四川、湖北、江西、山東、江蘇、浙江、湖南等省為多。目前龔姓人口列全國第九十九位。郡望:武陵郡西漢時,治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六桂「六姓聯芳」之譽稱,隋代治閩縣(今福建福州),唐代移治晉江(今福建泉州)。堂號:中隱堂宋朝龔宗元任句容縣令,他在破案、挖掘藏犯、追捕逃犯上,像神仙一樣。有一次,為政酷苛的楊弘(隋文帝的弟弟)奉旨到各地視察。但當他到句容邊境時,卻對人說:「這里已被龔先生治理得很好啦。我再去,不是徒找麻煩打擾他嗎?」於是沒入境就到別處去了。龔宗元官至都員外郎。退休後建了一座「中隱堂」,朝野上下都贊他是「耆德」(年高有德)。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武陵、六桂。②自立堂號:耕讀、渤海、福壽等。字輩:某支龔氏字輩:漢宣世茂澤,金祁顯正生,詩書家學遠,慶習國恩雲,繁衍歸益本,萬載記昌明。某支龔舊字輩:仲仕添思顯,元大陽如應,興世若方東,佐輔文明運。續字輩:立政兆嘉祥,時升遇盛昌,逢道承先志,修紀定倫常。上海南匯龔氏字輩:雲台丕顯文,炳志仁大可。湖南武陵龔氏通行原字輩:武昌宗子榮,文朝百萬成,廷大興世守,國泰定長春,親德如天重,君恩與日新,能明倫序理,裔載建奇勛。日公房原字輩:日曰奇福澤,允敬鳳朝陽。增訂字輩:親德良高厚,家傳尚慎勤,盡倫敦愛敬,為學在明新,士慕垂詩教,臣懷立漢勛,先賢均可法,後起益多英。月公房字輩:月敬安湖道,紹仕志丹成,天希文聖祖,良善世生賢,繼先思樹德,詩禮允傳家,立品崇儒雅,觀光應國華。暹公房原字輩:昌耐榮進金,正思宗水永,廷朝邦守大,律法正乾坤,文明宏世德,孝友克昌榮。劉南龔氏字輩:俊秀崇倫起,彩鳳貴銘香,高朝開景連,貽厚詔祖光,奎璧聊輝照,堂中耀吉祥,成就千秋業,長發永攸芳。合祠新字輩:同福臨喜康,忠孝永繼昌,興旺人才廣,富貴發文章。安徽合肥龔氏字輩:維仁存義,忠孝從之,遵其典則,宏濟乃宜。江西南昌龔氏字輩:尚國以大義,仲應懋元鴻,世享綿千代,循良楚漢真。江西遂川龔氏字輩:湯側朝元宰,天開文運世,宏道為卿相,經邦克字平。江西進賢龔氏字輩:詩禮傳宗寶,簡戟樹奇珍,子孫隆茂發,科海呈精英。重慶巫山龔氏字輩:兆龍啟天洪,斯士能紹文,行仁崇正道,德大眾明君,孝卓傳家典,忠為建國勛,昌隆光太祖,萬派一元分。廣西賓陽龔氏字輩:禮義承宗祖,詩書則古先,榮華昌景運,發達慶長年,勤儉生富貴,浩傑保清廉,良民懷盛德,孝順念英賢。廣西陸川龔氏字輩:元凱濟蹌儀應運,文章炳海業傳家。貴州某支龔氏字輩:啟肇代聖天,尚應普學成,大發興文德,洪雲憲丙丁。江西撫州龔氏字輩:仲世承家學,傳經紹祖芳,人文光道德,天啟翼元良,善政昭齊渤,英賢貫楚湘,裕後輔朝堂,澤宜永揚昌,俊碩滿際涯,科博遍星宇,海振新興強,儒能遵孝治。湖北武穴龔氏字輩:以必逢應世,材燦奎鈞藻,霖蒸起巨源,雲勛堂錫澤,生烈在銘濂,彬熾基鍾泰,棠輝增錦添。福建邵武龔氏字輩:萬原層正端,仲永景貴天,世國應文長,鼎玉興得元,述作思孔孟,惟士敏茂聯,大志承道本,榮宗紹祖華。重慶某支龔氏字輩:國正天心順,官清明自安,啟行志和少,子孝父興亮。應大賢仁啟,榮發富貴昌,孝祖本元茂,吉地福連忠。名人:龔遂(?-前62),西漢臣。山陽南平陽(今山東鄒城)人,字少卿。初為昌邑王劉賀郎中令,勇於諫諍。宣帝時奉命守渤海郡,歲飢,民多為盜,他悉罷捕吏,教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務農桑,畜雞豚,民漸富實,盜賊亦戢;邑稱大治,為循吏冠,後遷水衡都尉。後世將他與黃霸作為「循吏」的代表,稱「龔黃」。龔開(1222-1304),宋末元初畫家。字聖予(一作聖與),號翠岩。淮陰(今江蘇淮陰)人。景定年間曾任兩淮制置司監當官,南宋亡,隱居不仕。龔開詩文書畫皆擅,山水畫師法米芾、米友仁,人物鞍馬則學曹霸,喜用水墨畫鬼魅及鍾馗,怪怪奇奇,自成一家。其畫用筆粗重,墨色淋漓,造形誇張,畫上多題詩及跋語。有《中山出遊圖》、《瘦馬圖》傳世。詩文甚多,惜多散失。龔鼎孳(1615-1673),清初文學家。安徽合肥人。字孝升,號芝藨,明崇禎進士,嗣降李自成。清入關,鼎孳迎降,授給事中;屢躓屢起,官至禮部尚書,學問博洽,工古文詩詞;與吳偉業,錢謙益有「江左三大家」之稱。惟性放曠,置妓顧橫波為妾,聞父訃,而仍歌飲留連,為世所譏。卒謚端毅。著有《定山堂集》。龔賢(1618-1689),明末清初畫家。一名豈賢,字半千,號野逸、柴丈人。江蘇崑山人,遷居南京清涼山,築半畝園。終生不仕,工詩文書畫。擅山水,取法董源、吳鎮,重視寫生,用墨層層染漬,濃郁蒼潤,自創一格。與樊圻等合稱「金陵八家」。有《香草堂集》、《畫訣》、《柴丈人畫說》、《龔半千課徒畫說》等。龔自珍(1792-1841),晚清思想家,文學家、詩人。一名鞏祚,字璱人,號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進士。道光進士,官禮部主事。學問博洽,為治經主今文經學,為嘉道間提倡「通經致用」之重要學者。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曾預見英國將武力侵犯,倡議加強戰備,不與妥協。哲學上持「性無善無不善」之說,反對孟子的「性善」論及荀子的「性惡」論。又以為「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風氣無不移易」(《上大學士書》),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晚年頗受佛教天台宗影響。所作詩文,提倡「更法」、「改圖」,散文奧博奇縱,自成一家,詩尤瑰麗奇肆,《尊隱》、《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送欽差大臣林公序》、《病梅館記》等文,及《己亥雜詩》等詩篇,皆為其代表作,有「龔派」之稱。所著有《定盦文集》等,今人輯有《龔自珍全集》。龔德樹(?-1861),清末捻軍將領。即龔得或龔得樹。安徽雉河集(今屬渦陽)人。原名龔道德,外號龔瞎子。出身貧苦。1851年(咸豐三年)至1852年在家鄉結捻起事。後戰於豫東、皖北。1855年秋參加雉河集會盟,任軍師,領白旗。後與太平軍陳玉成等聯合作戰,屢破清軍。1861年春在湖北羅田松子關戰斗中陣亡。其他龔姓名人有西漢名士龔勝、龔舍,畫家龔寬;三國蜀大臣龔祿;宋大臣龔茂良、龔原、龔宗元、龔頤正,學者龔鼎臣;元畫家龔平;明大臣龔遷歷;清大臣龔照瑗,哥老會首領龔春台,畫家龔琴徽,評話演員龔午亭等。近當代龔姓名人有光學專家龔祖同,電影演員龔稼農,羽毛球運動員龔智超、龔睿娜等。
㈡ 龔的由來
姓: 龔
排名: 99
由來: 龔姓是黃帝臣共鼓的後代。相傳黃帝有個大臣忠共鼓,曾與貨狐共同製造船,他的子孫以共為姓。後來,共姓為了避難,改姓隱居,在共字上加「龍」成為龔姓。到於具體是何時所改,是全改還是部分改,古籍無明確記載。共姓為了避難或避仇,一部分人加「龍」成龔姓,一部分人加水成為洪姓。所以,龔、洪二姓同出一源。龔姓源頭較多,支脈也繁,早期主要在現在的河南、河北、遼寧、山東、江蘇、甘肅、山西等地區發展繁衍,其中以山東、江蘇、河南龔姓在漢代比較有名。宋、徽宗有工部侍郎龔源,遂昌(現在的浙江)人,因事被奪職後居在和州(現在的安徽和縣),在此發展為大族。明代以後,龔姓有的又移居到現在的上海、廣西等地。從清乾隆年間開始,閩、粵龔姓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有的又進而遷往新加坡等國家。古代的龔姓名人,影響較大的是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浙江仁和(現在的杭州)人龔自珍。龔姓在宋人編寫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192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99位。
有疑問請追問,滿意望採納,謝謝!
㈢ 誰能告訴我「龔」姓的來源,以及歷史上出的名人和現在分布在哪些省份嗎 非常的感謝大家
姓氏起源 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共工氏(炎帝的後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其後有一支開始以單字"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 出自古共國之後。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共氏。 聚集地( 遷徙分布) 龔氏,是台灣一個較有名氣。在名次上,排為第八十六。據史料考證,與福建一海相隔和台灣,早在清代的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後),便已經有龔氏的先人來到台灣開基。到了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後),還有一位叫龔便的泉州人,與王英、李鏡等人入墾台北縣石碇鄉的水底村,奠立龔氏在台灣的基業,延續至今,使台灣有了許多姓龔的人家。台灣的龔氏,多在南部的嘉義和屏東兩地。 堂號 "中隱堂":宋朝時候龔宗元任句容縣令。他在破案、挖掘藏犯、追捕逃犯上,像神仙一樣。有一次,為政酷苛的楊弘(隋文帝的弟弟)奉旨到各地視察。但當他到句容邊境時,卻對人說:"這里已被龔先生治理得很好啦。我再去,不是徒找麻煩打擾他嗎?"於是沒入境就到別處去了。龔宗元官至都員外郎。退休後建了一座"中隱堂"。朝野上下都贊他是"耆德"(年高有德)。 歷史名人 龔遂: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敢於諫諍。渤海臨郡飢荒時,曾開倉借糧。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循吏"代表,稱為"龔黃"。 龔自珍:龔姓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博覽群書,通曉經學、文字學、歷史、地理等各方面學識。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道光年間舉為進士,官至禮部主事。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他曾預見英國可能侵犯,建議加強戰備。其詩、文有較高成就。 龔賢: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濃郁蒼潤,行草雄奇奔放。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勝:西漢末年時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漢哀帝時,曾三舉孝廉,後因王莽篡權而歸隱鄉里。王莽數次遣使找他,要拜他為上卿,而他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 龔琴徵:著名女畫家,以工畫蛺蝶著稱。
㈣ 龔姓的來歷
1、出自姜姓,為炎帝後裔。黃帝之臣共工氏,本是炎帝神農氏後裔,阪泉之戰後共工氏歸附黃帝,為水官。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後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
2、出自姬姓一支,為商代共國之後裔;出自姬姓一支,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出自姬姓一支,為周代共伯和之後;出自姬姓一支,為晉獻公的後裔,以謚號為氏;出自姬姓一支,為翁氏所分。
3、出自為避皇帝名諱演變而來。五代十國時,後晉皇帝叫石敬瑭,因為避名諱,「敬」氏改為同義的「恭」氏,後也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4、出自他氏改姓或小數民族漢姓而來:① 貴州黎平三龍鄉兜房族吳姓有改龔姓者。② 土族龔塔氏漢姓龔。③ 京、瑤、彝、白等族均有龔姓。
(4)為什麼越南有姓龔的擴展閱讀
龔姓名人
1、龔遂
龔遂,字少卿,生卒年不詳,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西漢官員。初為昌邑國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劉賀行為不端,龔遂多次規勸他。劉賀繼位後,驕奢淫逸,龔遂屢次勸諫,劉賀仍不改正,最終在位二十七天遭廢。
劉賀屬臣二百多人都遭誅殺,只有龔遂與中尉王陽因多次規勸免於一死,但剃發判處四年徒刑。漢宣帝繼位後,龔遂擔任渤海太守。龔遂平定盜賊叛亂、鼓勵農桑,很有政績。後升任水衡都尉,最終卒於任上。
2、龔舍
龔舍,西漢經學家。字君倩,武原(今邳州西北)人。與龔勝並知名當世。少好學,通五經,以魯《詩》教授。哀帝時,以龔勝薦,征為諫議大夫,累拜太山太守、光祿大夫。上書辭官,乃遣歸。舍、勝既歸鄉里,郡二千石長吏初到官,皆至其家,如師弟子之禮。
3、龔茂良
龔茂良(1121-1178),字實之。莆田龔屯人。後遷居城關義井街和美巷。宋紹興八年(1138)登進士第。初授南安縣主簿、邵武司法。
又調泉州觀察推官。以廉勤稱,賑濟災民,為民稱頌。宋淳熙元年(1174)拜參知政事,葉衡罷相,茂良以首參代行宰相職。因其主抗金,對劾奸賑災尤力。與蔡襄、陳俊卿、方信孺稱為「莆田四賢」。
㈤ 龔氏家譜乾隆年間平倩公所編 20字譜
黃香(18~106年)是我國東漢時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為官的品位並不高,最高職務是魏郡太守,大約也就是一個四品官員。但他生命歷程中有兩個亮點:一是他9歲時,母親去世,他對父親格外孝敬,夏天他將床枕扇涼,冬天用身體把被褥溫暖後,才讓父親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時候,便廣泛閱讀儒家經典,精心鑽研道德學術,能寫文章,當時京師稱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漢章帝還曾特許他到宮中藏書之所東觀讀書。孔子曾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尊敬長輩,友愛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黃香的這種品行正符合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標准。舊傳元代郭守正挑選了歷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輯成《二十四孝子》一書,作為做人的楷模,黃香名列其中。子黃瓊曾孫黃琬相繼拜相黃香一直被人們所推崇。
黃氏史料
1、出自嬴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黃姓為陸終之後,其後建立黃國,後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後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2、出自金天氏之後。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黃氏起源於金天氏之後。台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後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3、據《東夷源流史》所載,遠古顓頊時代,黃人從河南黃水西遷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黃國,以國為姓。陸終。上古時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吳回之子。後其繼任祝融。周代時,其後被封於黃(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黃國。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不忘亡國之恨遂以原國名為氏稱黃姓。並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時代及後朝的王、陸、巫、吳、金、范、丁皆有改為黃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黃姓來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數蒲姓回族為避元代「反色目」的誅殺而改黃姓。但由於出自不情願,放將黃姓故意寫成「苗」(莆)字,因苗(莆)與蒲同音,若被人發覺,落下加上兩點就是黃字,久之便成了「黃」姓。
② 元代黃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蘭教其後裔融於回族並姓黃。黃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寧夏部分地區。
6、黃淵始祖主要流行於江西、福建、雲南等省的一些地區,如雲南威信譜在「淵」字條下明言:「世譜錄淵公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譜》之語:「淵公字好善,遷居黃崗之地,子孫多以公為始祖。」
[編輯本段]六、黃姓遷徙
1、黃姓的原始祖先——黃夷的流徙
黃夷的發源地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後來向東南遷徙,經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後,在華夏與東夷的大融合之中,黃夷和其他許多少昊子孫氏族,跟隨顓頊從山東半島內遷到了中原地區。
2、黃國人的遷徙
上古黃國之一的潢川黃國在今河南潢川縣的古中原境內。自從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姓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黃岡、黃陂、黃安、黃梅、黃石等縣。據說就是因黃國江夏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遷到楚都郢(今江陵、荊州),形成秦時著名的江陵黃氏。還有一支內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縣東南一帶),後來發展成漢代最著名的江夏黃氏。亡國後,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家園,頑強生活。戰國時期,黃國貴族後代黃歇事楚頃襄王,於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縣,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鎮。後來,黃歇改封於吳 (今江蘇省蘇州),他的13個兒子,有的就定居於江蘇。據《客家姓氏淵源》所載,黃歇曾因避難而遷居於距江夏縣城30里的黃鶴鄉仁義村,其子孫散之四方。從戰國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漢一帶)成為黃氏繁衍發展的中心,如漢丞相黃霸、贈太尉孝子黃香及子宰相黃瓊與曾孫太尉黃琬都世居江夏,中華黃氏第一狀元黃鳳麟,也出在江夏郡黃州,故其天下黃姓共以「江夏」為郡號。
3、兩漢到兩晉的遷徙
漢代以後,主要由於任官的原因,黃氏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北遷至河南固始、南陽等地,南遷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黃氏也是從晉代開始大批人居福建。《閩書》載:「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動盪,衣冠始人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據福建早期黃氏族譜記載,兩晉之際,江夏黃氏族人黃元方(字彥豐又名黃允),為官晉安太守,後定居福建,嘗以道學倡閩,有萬卷書樓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為福建歷史上最早的黃氏望族——晉安黃氏。據說,後來的侯官黃氏、莆田黃氏、軍城黃氏和四安黃氏等,都是黃元方晉安黃氏的後裔。
4、隋唐五代時期的遷徙
唐高宗時,陳政、陳元光開漳州,中原58姓將官隨其入籍漳州,漳州黃氏即為其中之一。台灣《江夏黃氏歷代世系表》亦有這方面的記載:有名黃彥豐者,於晉永嘉年間(300年)八姓衣冠人閩居候官黃巷,墾荒致富,唐朝進士開國公謚忠義桂州刺史黃岸入莆,黃沖公長子;字宗極,又字魁傑,號彥忠,(674年農歷正月5日-756年農歷3月29日),唐朝秘書監,初居湖北黃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遷福建侯官縣(今福州東街南後街)黃巷,最後遷入泉州郡莆陽縣延壽里國歡院(今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進士,歷任弘文院編修,徐州牧,廣西桂州刺史,陳十要道於唐玄宗,治為天下第一,755年歸養。有惠政,封開國公,進升為金紫光祿大夫,謚「忠義」。為福建東南望族,其莆陽後裔十分顯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則為狀元者有10位:文狀元者7位五代黃仁穎、宋代黃公度、黃定、黃由、黃朴,明代黃觀、黃士俊;武狀元者3位唐代黃仁澤、明代黃鉞、清代黃仁勇;為榜眼者3位:宋代黃洽、黃艾、明代黃鳳翔;為探花者3位:宋代黃桂、明代黃暘、清代黃叔琳。為宰相者10位:宋代黃鏞、黃洽、黃祖舜,明代黃景昉、黃鳴俊、黃士俊、黃道周,清代黃機、黃錫袞、黃廷桂;配趙(封開國夫人),配邱(封吉國夫人);子三(黃謠、黃典、黃樂)其子孫蕃昌為閩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馬監陳淵,也在唐朝初期率許、蔡、張、黃等12姓入閩,復居福州黃巷。今廣東南雄黃氏,多為這支入閩後徙莆田始祖封開國公桂州刺史謚忠義黃岸次子黃典的後代。唐末,洛陽人黃子棱隨父入福建,事後梁太祖朱全忠義子,累官侍御史,後避亂居於建陽之東。唐末五代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兄弟人據八閩,中原黃姓特別是固始黃氏紛紛渡江南下入閩,前往投奔。如宋人黃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亂,從王審知入閩為判官,因家焉。後析而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閩邑之黃巷,一居長樂北鄉之黃壠。再如黃振龍,「九世祖黃碣(新唐書、十國春秋有傳)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因仕焉居,言路有直聲,後遷至中丞。」
5、宋元時期的遷徙
黃姓迅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期,據《黃氏淵源》載,宋代,軍城黃氏初祖黃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院副使,其玄孫翰林院館閣校勘黃安石重修《江夏軍城黃氏家譜》,呈奏皇帝,得到了「軍城黃氏,忠孝兩全(唐忠臣黃碣宋孝子黃廓),江夏無雙,四代聯登,簪纓世濟,積學多才」的御批。宋代還有莆陽黃巷遷潮始祖黃詹(一名黃汝詹),子孫散處廣東各地,居潮州者為多,後發展成為廣東大姓。
① 金華黃氏:始祖是黃香裔孫黃苾。自江夏遷婺(金華府)之浦陽(今浙江金華市浦江縣)。 黃苾,是東晉時人,黃香的第十代孫。最初在兗州(今山東鄆城縣)做官,後來升為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按察,故族譜上稱他為按察公。當時,金陵鎮守長官吳英,很賞識黃苾的才幹,便招他為婿。後因金陵一帶戰亂頻仍,黃苾夫妻便隱居於浦陽。以後子孫繁衍興旺,成為東南大族浦陽黃氏。黃峭山名黃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實登,號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黃氏始祖黃惟淡之孫。黃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據福建《麟峰黃氏家譜·舊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潮始人閩」。黃惟淡也於此時帶領家族隨王朝、王審知兄弟自光州固薴遷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遷居邵武,薴籍邵武平灑鄉(今邵武市水北鄉舊縣村),成為後世聞名的邵武黃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黃氏 (屬邵武分支)寧化客家黃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他生於五代後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黃氏大分析時,黃化即領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的後裔,在閩粵為官任職的不少,子孫極為興盛,遍布閩、粵兩省各地。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氏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
6、明清時期的遷徙
① 遷往台灣的黃姓:明末清初,閩粵一帶的黃氏,有一部分遷往台灣,人丁興旺,與陳姓、林姓、鄭姓,成為台灣的四大姓,素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美稱。後來,黃氏又播遷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開始東渡海峽,遷徙人台。爾後,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此,開拓寶島,艱苦創業。台灣的發展歷史進程,將深深地銘記下他們不朽的功績。明朝天啟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鄭芝龍便舟載飢民數萬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黃姓成員。但見於史籍記載的最早遷台黃氏,是明末南安人黃正束,他在明崇禎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灣馬公,後支分澎湖湖西。這以後,黃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斷,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葉,便形成丁高潮。他們大多來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廣東的嘉應、潮州、惠州等地,散居於台灣各地。他們往往成為後世台灣黃姓各支派的人遷始祖。據《閩台關系族譜資料選編》節選《桃源蓬萊黃氏族譜》記載,福建永春縣桃源蓬萊黃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黃毓盼,第十五世的黃宗選、黃宗琅、黃宗瑤,第十六世的黃文令、黃紹養、黃紹禁,第十七世的黃克涼、黃克甚、黃克讀、黃克爐,第十八世的黃鴻釵、黃鴻胖、黃開倉等大批族人,都先後渡海徙居台灣。晉江《安海金墩黃氏族譜》即記載,該族第十一代有黃貽鼐,第十二代有黃微熔、黃素官、黃光輝,均居台灣,還有金墩後裔新加坡已故總統黃金輝,金墩安平黃恩瑞曾孫菲律賓前總統辦公廳主任、農業部長黃嚴輝。潘湖遷台灣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龍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簡稱)種德堂大宗祠。光緒《臨海黃氏家譜》(抄本)所載,福建泉州臨海黃氏,在清乾隆年間便有人開始遷往台灣。此後,該族子孫多有徙居台灣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黃王藝,於雍正時游學台灣邦寮浪橋,後來就落籍台灣;第八代有黃佳和遷往基隆、黃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黃豆附徙台灣、黃牒居淡水、黃情遷鹿港;第十代有黃公體、黃蜂、黃熙等遷居台灣,台灣黃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島和台灣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園、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東沿線地區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黃姓 東南亞印支半島、南洋、歐美澳等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他們在拓荒,在建設,在創造奇跡。越南 黃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黃國滅亡後不久就開始了。當時有大批黃姓遺民被楚國強迫遷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區,加入了越人隊伍。隨著越人的不斷南遷,黃姓也隨之遷入越南。不斷南遷的黃姓中,有秦漢山越黃氏,有六朝唐宋的黃洞蠻,有明清嶺南壯、瑤等族黃姓。越南人中的黃姓,絕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後裔。這些越人黃姓後裔,又從越南繼續擴展,至今已廣布於印支半島各國。 在歷史上,還有一些黃姓中國人,由於政治避難、經商等原因遷居越南。明亡後,許多黃姓遺民不甘事清,紛紛外逃避難,如清代金湖黃伯柳與黃進懷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國龍門副將黃進與總兵楊某等,率3000餘眾、戰船50餘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們進入東浦(當時屬柬埔寨)地區,清代金湖黃伯流徙柬埔寨高綿南榮城金塔大佛色里。從此,這批人及其後代便在東浦定居下來。當今,黃姓已繁衍成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國的200餘個姓氏中,黃姓是人口數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國。是中國黃姓移民較早、人數很多的國家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泰國黃姓現有30餘萬,在泰國華人社會中有很大的影響。泰國黃姓華僑、華人,清代金湖黃高拱徙暹羅國即今泰國望國街不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組織「泰國黃氏宗親會」,還積極參加當地華僑華人的社會活動與社團組織。南洋。大約是在元朝末年,黃姓移居南洋。當時一位名叫黃森屏的官員奉命出使婆羅國(今汶萊)。他到達婆羅後,便在婆羅國留居下來。之後,他以傑出的才幹被推為汶萊華人的領袖。後來,成了整個婆羅國的統治者——蘇丹(實即國王)。他去世後,葬在汶萊,子孫世代留居於此,且極為顯赫。黃森屏生有一女,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給渤泥(即汶萊)第二蘇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後,黃森屏的女兒便繼位為汶萊國王。自此以後,汶萊國王按女性血緣世系傳遞。第一位渤泥女王黃氏去世後,王位傳給了她與阿合曼蘇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紀,汶萊國王已傳20餘代,他們都是黃森屏的女性直系後裔。歷史上汶萊王室便奉黃森屏為始祖。明代開始,遷徙南洋的黃姓大增,如金湖黃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黃宅子二長鍾瑞徙緬甸次鍾端分泰國汶萊黃厝,公元19世紀,由於中國封閉的國門被西方殖民列強的大炮轟開,因而出現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黃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數迅速增長,僅據菲律賓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在當時移居菲律賓的近10萬華人中,來自福建晉江、同安、南安、龍溪等地的黃姓華僑就有數千人之多,在當時旅菲華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陳姓。至今,菲律賓黃姓人口已發展到了5萬余名。此外,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也有大量的黃姓華人華僑。近代以後,南洋黃姓華僑華人為了聯絡同宗,都紛紛建立了各種宗族組織。在菲律賓,建有黃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黃姓華僑還在新加坡建立了統一的「南洋黃氏總會」。移居歐美澳黃姓移居美洲的歷史,始於19世紀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華僑各姓中,黃姓人數最多,主要來自廣東,其次是福建。廣東華僑,又主要來自新寧、新會、開平、恩平四地,故稱「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國華僑社團「四邑會館」中,黃姓人數最多;1854年由廣東興寧華僑創建於三藩市(即聖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的寧陽會館中,黃姓人數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開平、恩平兩地僑民在舊金山成立的合和會館中,黃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華裔各姓宗親中,黃姓宗親人數仍然是最多的。
㈥ 百家姓龔姓的由來
龔(Gōng)姓源出 1、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後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其後有一支開始以單字「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其後裔又再加龍字改成「龔」氏,遂演變成龔姓。 2、出自古共國之後。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共國(今河南省共城,一說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被周文王姬昌所滅。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共氏。後演變為龔姓。 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大臣共工專門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為「水神」。後與 兜、三苗、鯀結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開始以單字「共」作為家人的姓氏,子句龍繼承父職,若干年後,共姓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個「龍」字,成了龔姓,也就是說,龔姓是以祖先的官職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來的。龔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為榮,尊其為得姓始祖。龔姓發源地較多,有河北、遼寧間和山西、河南、福建等,龔姓早期主要繁衍於北方地區。漢時,華東龔姓嶄露頭角,江蘇徐州人龔勝與江蘇邳州人龔舍均以名節聞名,有「楚兩龔」之稱號。
㈦ 雲南德宏州龔氏是從哪來的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是截至2013年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
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面積3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總人口4596萬(2010年),佔全國人口3.35%,人口排名為第12名。下轄8個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
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3個鄰國是緬甸、寮國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1]
雲南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麗江古城、三江並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玉龍雪山、洱海、滇池、撫仙湖、梅里雪山、普達措國家公園、噶丹松贊林寺、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旅遊景點。[2]
㈧ 龔姓的由來
龔(Gōng)姓源出有八:
1、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後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其後有一支開始以單字「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其後裔又再加龍字改成「龔」氏,遂演變成龔姓。
2、出自古共國之後。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共國(今河南省共城,一說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被周文王姬昌所滅。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共氏。後演變為龔姓。
3、出自姬姓,為共伯和之後。西周後期,有一個王室貴族叫姬和,被封於共(今河南省輝縣),為伯爵,稱為共伯和。當時,周厲王在「國人暴動」中被趕出國都,然後諸侯便推舉他代行天子的權利,史稱「共和行政」,這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共國在春秋時被滅後,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4、也出自姬姓,為晉獻公的後裔,以謚號為氏。據《尚友錄》所載,春秋時,晉獻公(晉國為姬姓諸侯國)的兒子奚齊即位以後,給其兄申生(在被人誣陷後,以自殺表示對父王忠心的前太子)加謚號為「恭君」。因古代「恭」即「共」,申生的後代以謚號為姓氏,也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山西龔姓。
5、仍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庄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庄公打敗後,逃到共,當時在鄭國境外,稱為共叔段,其後代,或以「段」為氏,或以「共叔」為氏,也有以「共」為氏的,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6、出自為避皇帝名諱演變而來。五代十國時,後晉皇帝叫石敬瑭,因為避名諱,「敬」氏改為同義的「恭」氏,後也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7、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據《六桂堂業刊》所載,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為氏,稱「翁」氏。至宋初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龔,其子孫也姓龔,此支為其一。洪氏後來為了避仇,便改了自己的姓氏,在洪字上去掉三點水,上面加了一個龍字,就成了龔氏。均是為福建龔姓。
8、出自他氏改姓或小數民族漢姓而來:
① 貴州黎平三龍鄉兜房族吳姓有改龔姓者。
② 土族龔塔氏漢姓龔。
③ 京、瑤、彝、白等族均有龔姓。
得姓始祖:共工。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大臣共工(炎帝後裔)專門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為「水神」。後與 兜、三苗、鯀結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今河北、遼寧一帶)。開始以單字「共」作為家人的姓氏,子句龍繼承父職,若干年後,共姓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個「龍」字,成了龔姓,也就是說,龔姓是以祖先的官職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來的。龔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為榮,尊其為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龔姓發源地較多,有河北、遼寧間地和山西、河南、福建等,總的來說,龔姓早期主要繁衍於北方地區。漢時,華東龔姓嶄露頭角,江蘇徐州人龔勝與江蘇邳州人龔舍均以名節聞名,有「楚兩龔」之稱號。另山東、河南龔姓這一時期也較有名。魏晉南北朝時,龔姓進一步繁衍於江西、四川、湖南等省。據載,湖南人龔玄之及其侄龔黎民,從孫龔祈,自晉至南朝宋,世居漢壽(今湖北常德東北),是當地比較大的家庭,故有武陵郡。此郡不僅是龔姓歷史上最大郡望,而且是後世南方龔姓播遷之主源。唐宋時期,龔姓繁衍勢頭南方旺於北方,江蘇、福建、浙江、廣東遍布龔姓足跡。其中,福建、廣東龔姓尊南宋淳熙年間參知政事(副宰相)龔茂良(今福建莆田人)為其始祖。據《福建通志》所載,龔茂良後裔龔英居荊山,後有遷安海者;龔沼居晉江沙堤,後又有遷安溪者;龔徙居福州城內梅枝里。可見,莆田龔姓枝脈延伸之廣,家族生長之茂。另有福建翁姓分支而出的龔姓,在當地形成望族(以「六桂」為堂號),更為福建龔姓的發展注入新的源泉。明代龔姓有移居上海、廣西等地者。又山西大槐樹龔姓被遷於人口蕭條之地,分布於北京、天津、陝西、河北、河南等地。清代乾隆年間開始,陸續有沿海龔姓移居台灣,進而定居鄰近國度者。 今日龔姓以四川、湖北、江西、山東、江蘇、浙江、湖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龔姓約佔全國漢族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龔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三、歷史名人
龔 遂: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敢於諫諍。渤海臨郡飢荒時,曾開倉借糧。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循吏」代表,稱為「龔黃」。
龔 舍:武原(今江蘇省邳縣)人,西漢任諫議大夫。重節義,拒不仕王莽新政,與龔勝一同歸鄉,二人並稱「楚兩龔」。
龔 寬:洛陽(今屬河南省)人,西漢畫家,善畫人物,尤工牛馬飛鳥。
龔 原:處州遂昌(今屬浙江省)人,北宋嘉�進士。曾助王安石變法,頗為盡力。著有《周易新講義》。
龔 勝:西漢末年時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漢哀帝時,曾三舉孝廉,後因王莽篡權而歸隱鄉里。王莽數次遣使找他,要拜他為上卿,而他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
龔 賢: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濃郁蒼潤,行草雄奇奔放。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 開:淮陰(今屬江蘇)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擅繪人物,尤精鍾馗像,工畫馬兼山水,亦能詩文。
龔 平:淮陰人,宋末元初畫家。擅畫人物,喜作墨鬼,尤以鍾馗像最著名,有「掃盪凶邪」之意。
龔 賢:江蘇省崑山人,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蒼潤濃郁,行草奔放雄奇,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鼎臣:鄆州須城(今山東省東平)人,北宋景�進士。知渠州,倡文教,興郡學,曾上書建議裁汰冗員,節儉開度。著有《東原錄》等。
龔宗元:宋代都官員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與程道、程之奇並稱「三老」。
龔頤正:南宋處州遂昌人,官任秘書丞、實錄院檢討官,預修孝宗、光宗實錄。著有《芥隱筆記》、《續釋常談》等。
龔明之:南宋蘇州崑山(今屬江蘇)人,以孝行聞名於鄉,入朝受宣教郎。著有《中吳紀聞》。
龔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禎進士。為人曠達不拘俗禮,博學能文,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江左三大家」。
龔午亭:江蘇省東台人,清代評話演員。以演說《清風閘》著名。
龔翔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工詩詞,為「浙西六家」之一。著有《田居詩稿》、《紅藕山莊詞》。
龔自珍:龔姓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博覽群書,通曉經學、文字學、歷史、地理等各方面學識。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道光年間舉為進士,官至禮部主事。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他曾預見英國可能侵犯,建議加強戰備。其詩、文有較高成就。著作輯成《龔自珍全集》。
龔琴徵:武進(今屬江蘇省)人,清代著名女畫家,以工畫蛺蝶著稱。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武陵郡:西漢時,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南),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省常德市)。
六 桂:指「六姓聯芳」之譽稱,隋代治所在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唐代移治晉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2、堂號
中隱堂:宋朝時候龔宗元任句容縣令。他在破案、挖掘藏犯、追捕逃犯上,像神仙一樣。有一次,為政酷苛的楊弘(隋文帝的弟弟)奉旨到各地視察。但當他到句容邊境時,卻對人說:「這里已被龔先生治理得很好啦。我再去,不是徒找麻煩打擾他嗎?」於是沒入境就到別處去了。龔宗元官至都員外郎。退休後建了一座「中隱堂」。朝野上下都贊他是「耆德」(年高有德)。
此外,龔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六桂堂」、「中隱堂」、「耕讀堂」、「渤海堂」等。
============================================================
【龔姓宗祠通用對聯】
〖龔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荊楚仙范;
渤海清風。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宋漢壽人龔祈,字孟道,風姿高雅,舉止瀟灑,中書郎范述見了他說:「這是荊楚的仙人哪!」下聯典指西漢山陽南平人龔遂,字少卿,以明經為昌邑王劉賀的郎中令,勇於諫諍。宣帝時,渤海和附近各郡因飢荒引起農民反抗,他任渤海太守,開倉借糧,獎勵農桑,使農民歸田、獄訟減少。後官水衡都尉。後世將他與黃霸作為封建「循吏」的代表,並稱「龔黃」。
姓啟炎帝;
望出武陵。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龔姓的源流和郡望。
撫循異跡;
行誼純修。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水衡都尉龔遂為渤海太守。至任所,悉罷捕盜之吏,勸民務農桑,一郡大治。下聯典指宋代學者龔郯。龔郯,字墨伯,師承朱熹,不務口耳,一意躬行。
武陵世第;
渤海家聲。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龔姓宗祠「武陵堂」堂聯。
-----------------------------------------------------------------
〖龔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讀書先審器;
稽古有遙源。
——清·龔自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詩句聯。龔自珍,一名鞏祚,字璱人。號定盦,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進士,官禮部主事。學務博覽,他提倡「通經致用」,強調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散文自成一家;詩瑰麗奇肆、有「龔派」之稱。
魷躍清波徹;
鶯啼眾緣深。
——清·龔賢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畫家龔賢撰書聯。龔賢,號半畝等,又名豈賢,崑山人。能詩,善畫山水,為八家之一。有《畫訣》、《香草堂集》。
耆德並三老;
山水列八家。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都官員外郎龔宗元,與程道、程之奇,皆以耆德稱,吳人謂之「三老」。下聯典指清代畫家龔賢。
-----------------------------------------------------------------
〖龔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偷閑頗異凡夫法;
著書先成不朽功。
——清·龔自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詩句聯。
天問有靈能置對;
陰符無效勿虛陳。
——清·龔自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龔自珍《秋心》詩句聯。
-----------------------------------------------------------------
〖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大漢遺民,甘心絕粒;
橫波侍史,雅擅畫蘭。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彭城人龔勝,字君賓,先後舉孝廉、茂才,為重泉令,哀帝時歷官諫議大夫、光祿大夫、渤海太守,後因病辭職回鄉。王莽篡漢建新朝,派人征他做官,門人向他報告時,他斥責門人為「棺斂喪事」,從此絕食十四天而死。下聯典指清代合肥人龔鼎孳,字孝升,號芝麓,明末崇禎年間進士,官兵科給事中。清康熙年間,官至禮部尚書。為人曠達,博學多聞,詩文與吳偉業、錢謙益齊名,並稱「江左三大家」,著有《定山堂集》。他的侍妾顧橫波,名媚,字眉生,號橫波,通文史,尤其擅長畫蘭花,獨出心裁,不龔前人舊法,當時人推她為「南曲第一」。
安車不征,孝廉不就;
易劍買犢,賣刀買牛。
——佚名撰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名人龔勝的事典。龔勝,彭城人。三舉孝廉不就。下聯典指漢代水衡都尉龔遂的事典。龔遂,字少卿,剛毅有大節。宣帝初,渤海盜賊並起。帝以遂為渤海太守。遂勸民務農桑。有帶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郡遂大治。
五馬數循良,偃武修文,練就甲兵還綠野;
一龍看變化,出風入雨,普將膏澤潤蒼生。
——龔鶴亭撰安徽省懷寧縣西廣村龔氏宗祠聯
--------------------------------------------------------------------------------
【中國人民解放軍龔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龔興業少將
龔興業(1911-1993),湖北省荊門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方面軍警衛連排長、連長,參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85旅716團連長、營長,晉綏軍區第3軍分區游擊大隊大隊長。參加了雁門關戰斗、齊會戰斗。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獨立3旅特務團參謀長,第9團副團長,第24團團長。參加了沙家店、羊馬河、宜川、蘭州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甘肅軍區武都軍分區司令員。1952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任西北軍區車輛管理部部長,軍區司令部裝備計劃處處長,騎兵第1師師長,伊犁軍區司令員,東疆軍區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3年4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82歲。
龔興貴少將
龔興貴(1914-2002),江西省興國縣鼎龍鄉長信村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第八師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紅5軍團政治部宣傳隊副隊長,軍委三局無線電台總隊政治指導員,中華蘇維埃政府電台分隊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電台分隊長,冀熱察挺進軍電台中隊長、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部通信科科長,炮兵教導大隊政治委員,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9旅政治部副主任,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政治部主任,西南軍區軍械部政治部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重慶炮兵學校政治委員,錦州炮兵學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第51基地政治委員,第二炮兵技術學院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2年4月22日因病在大連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