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戰爭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1、淞滬會戰(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2、上高戰役
上高戰役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駐南昌的34師團大賀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盪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個中國軍的合圍圈。
上高會戰在政治和軍事上,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大大減輕了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深重苦難,延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正義戰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因而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3、南京保衛戰(抗日戰爭時期保衛中國首都的戰役)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4、徐州會戰(抗日戰爭時期一次大規模的防禦戰役)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5、長沙會戰(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 。
有力地保衛了湖南廣大地區和我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穩定了湖南局勢,並使之成為支持全國長期抗戰的重要基地。
② 越南戰爭
據了解,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其發生在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最先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終打敗了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統一了全越南。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戰爭是冷戰下的一次實戰,希望統一越南的越南反政府武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在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的支持下,推翻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艷的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越南共和國。最後美國因為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漸將美國國防軍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③ 中國和越南抗戰是什麼回事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
④ 奠邊府大捷的奠邊府大捷與中國駐越顧問團
1954年春夏之交,「奠邊府」這個地方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奠邊府戰役,是越南人民抗法戰爭中規模最大、帶有決定意義的戰役。這次戰役,最終以越南人民軍攻佔奠邊府,全殲法國殖民軍1.6萬餘人的徹底勝利宣告結束,為越南八年抗法戰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回首往昔,今年恰好是奠邊府戰役和越南抗法戰爭勝利50周年。 胡志明的親筆漢文信 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是越南人民在以胡志明主席為領袖的越南共產黨正確領導下,歷盡千辛萬苦進行反對法國殖民主義侵略戰爭所取得的。這個勝利也是中越兩國人民戰斗友誼的生動體現。
當年,我們有幸被派到中國顧問團,參與了顧問團許多具體工作,同越南同志並肩戰鬥了五個年頭,經歷了無數動人事件,親身感受到中越戰友情誼之深、相待之誠,那一幕幕令人終生難忘。
1949年,正當越南抗法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斗爭處於十分艱巨、嚴峻的時刻,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全國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為越南人民的抗戰事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環境,也使中國大力支援越南抗戰成為可能。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休戚與共,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兩國革命者就互相支持、互相幫助,胡志明及一批越南進步青年曾先後參加了中國的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在得知新中國成立的喜訊時,胡志明主席立即派遣兩位得力幹部攜帶他的親筆漢文信,分別從陸海兩路秘密來到北京,請求中國給予援助。
胡志明在親筆信中寫道:恩哥、穎姐(註:即周恩來與鄧穎超):
弟與哥、姐相別十年,時時思念,且有許多新事要告訴你們。弟謹代表敝店祝賀貴公司的偉大發展。敝店年來生意頗好,意欲爭取時機,打勝對方,謹派親信伙計兩人,趕緊求你們幫助。
丁(註:胡志明的化名)十月 毛主席說:「顧問就是顧問,實際上就是參謀……」 在隨後的1950年1月,化裝後的胡志明主席不辭艱險、跋山涉水,徒步來到中國,先後同毛澤東主席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商議中國幫助越南抗戰問題。
毛主席表示,中國革命勝利了,有義務幫助正在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越南人民。應胡志明主席和越南黨中央的請求,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決定大力支援越南抗法戰爭,並立即派遣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羅貴波作為中共聯絡代表先赴越南解放區了解情況,以便提供援助。接著分別派出了中共中央代表陳賡大將、以韋國清上將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及以羅貴波為首的政治顧問團入越幫助越南抗戰。這期間,我們在顧問團工作,先後多次聆聽了團領導傳達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和教導,至今仍記憶猶新。
中國軍事顧問團起程赴越前夕,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朱德總司令一道接見了當時已到北京的顧問團團級以上幹部。三位領導同志都作了重要指示和交待,一再強調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誠心誠意幫助越南同志,尊重越南領導,搞好團結,愛護越南人民。毛主席說:「這次你們去當顧問,是一件大事、新事。我們黨和國家、軍隊第一次向外國派顧問團。這個意義很重大,是我們的光榮……你們去越南的任務,首先要幫助打好仗。現在他們還是主要打游擊戰,沒有打過較大的仗。但是光打游擊戰還不行,要取得勝利,還得打大一點的仗。要能打攻堅戰,能打運動戰,才能轉入反攻,打敗法國。」
關於怎樣當顧問的問題,毛主席說:「顧問就是顧問,實際上就是參謀,給人家的領導同志當好參謀。參謀就是出主意,想辦法,協助領導。所以不可以包辦代替,更不能當太上皇,發號施令……在越南群眾面前,不能表現出我們勝利者的驕傲情緒。要搞好同越南同志的團結,特別是要搞好同越南領導人的團結。要愛護那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要愛護那裡的人民,要像在中國一樣,尊重老百姓的風俗習慣,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這些教導,一直是我們在越南工作多年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 邊界戰役:中越初次合作 邊界戰役,為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1950年,為了使中國援助的武器裝備和各種物資能夠順利進入越南,打通中越邊界交通線便成為十分重要的任務。為此,當時越中兩黨中央商定發動一次邊界戰役。胡志明主席希望他在20多年前就結識的陳賡同志赴越協助打好這一仗。
1950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派陳賡作為代表前往越南,幫助組織實施邊界戰役。陳賡同志抵越後立即會見胡志明主席,把一路上考慮的邊界作戰設想向胡主席作了匯報,並立即奔赴前線同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一起仔細籌劃作戰計劃。
越軍總部原擬訂的作戰計劃是先攻打高平。陳賡經過仔細研究,認為當時法軍駐守高平之兵力、工事、地形等狀況,易守難攻,加之以越軍當時的戰鬥力看難有把握取勝。經與武元甲協商,決定先不打高平,改打東溪,調動七溪、高平之敵出援,以便於在野戰中殲滅敵人。武元甲贊同並據此調整了部署。
此時,韋國清率領的軍事顧問團亦已到達前線。在邊界戰役的全過程中,中國顧問同越軍指揮員親密合作,共赴最前線;人民軍不顧疲勞,連續作戰,大獲全勝。戰果比預料的更大。從此,法軍對越中邊界的封鎖被徹底打破,兩國的邊界通道暢通無阻,中國援助的裝備和物資得以源源不斷地運入越南,人民軍也取得了打運動戰的寶貴經驗。
在此後的幾年中,我們在從事翻譯、秘書這些工作中又更深刻地體會到,中越兩黨中央一直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遇到重大問題總是反復交換意見,由越南黨中央做出最後決定。越南黨、政、軍各部門的領導同志與中國顧問團同志的合作關系非常融洽,可謂親密無間,充分信任。這一切為組織更大規模的奠邊府戰役做了很好的准備。 一場全民動員的戰役 奠邊府戰役,是越南抗法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1953年末,經過越中兩黨兩軍高層領導深入地交換意見,越南黨中央做出在奠邊府與法軍進行戰略決戰的重大決定。時光流逝,這個戰役雖然距今已經整整50年了,但今天回憶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在戰役的准備和實施過程中,越南方面動員的人力物力之巨大是空前的。人民軍主力集中到奠邊府周圍,形成了對法軍的大包圍之勢。武器彈葯的大量調集、火力的更高配置自不必說,支前民工的動員更是達到越南抗戰以來從未有過的規模。在通向奠邊府崎嶇的道路上,我們看到成群結隊的男女民工,從各個地區出發,川流不息地向前線走去。他們有的挑擔子,有的用肩扛,還有的用頭頂,運送著大量支援的物資。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自行車運糧隊了,隊員們每人推著一輛經過改造的自行車,每輛車都馱著200至300來公斤的糧食,行進在幾百公里的路上,綿延不絕!這是怎樣一派越南全民抗戰的景象。
奠邊府戰役是一場大規模的攻堅戰。武器裝備、彈葯補給、火力組織、後勤供應等,數量都是極其巨大的。中國方面決心全力支援,戰場需要什麼、需要多少,都盡力盡快提供。為了對付法軍的空中優勢和猛烈炮火,中共中央軍委命令人民解放軍調集了24門最好的105榴彈炮、高射炮和數以百計的各種火炮,急運入越。奠邊府周圍山坡陡峭,大炮要進入隱蔽陣地就只能靠人拉肩扛。慣於在困難條件下作戰的越南人民軍戰士,再次顯示了那種吃大苦、耐大勞的精神。一門幾噸重的榴彈炮,竟然由成百名戰士用幾根粗大的繩子拴住,像拔河一樣,高喊著有節奏的號子,一步步向前滾動,進入預定陣地。實在令人驚嘆!
越中戰友間的親密合作,在這個戰役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武元甲大將為戰役總指揮,韋國清為軍事總顧問,中方各級軍事顧問到前線全力協助。雙方的合作十分融洽,對作戰部署、作戰方法、戰術運用進行共同研究、周密計劃。面對敵軍布防嚴密、工事堅固、火力猛烈的情況,中國顧問介紹了近逼作業、塹壕接敵的打法,還派出從朝鮮歸國的志願軍坑道專家前往奠邊府,幫助指導實施暗壕作戰,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攻佔奠邊府,進入「東南亞的凡爾登」 戰役打響前,法軍有著充分的自信。奠邊府法軍最高指揮官德·卡斯特里少將十分囂張地給武元甲大將空投書信挑戰,說:「我知道你的部隊已經包圍了奠邊府,可是為什麼不進攻呢?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你若有這個膽量,敢於發起進攻,那就開始吧!我在等待著迎接你的挑戰,同你決一勝負。」武總譏諷地說:「好小子,你等著吧。」韋國清同志也說:「這個德·卡斯特里好猖狂啊!戰役打響後,有他哭的時候。」
奠邊府戰役第一階段戰斗於1954年3月13日晚開始。步兵攻擊前,雙方炮戰撕裂了夜空,偶然還有相向飛出的炮彈在空中對撞,火光直沖雲霄;地面上槍炮聲四起,人民軍沖鋒殺敵的喊聲震響四周山野。在這場戰斗中,越南人民軍十分英勇,先後攻克了奠邊府北面屏障三個敵軍據點群,全殲法偽軍三個整營,初戰告捷。
在第二階段進攻中心區時,雙方爭奪十分激烈,戰場上處於膠著狀態。面對出現的新情況,越中戰友共同研究繼續採取挖掘縱橫交錯的戰壕、逐層分割包圍、一股一股地殲滅敵軍的打法,這在當時被稱為「剝竹筍」戰術。於是,法軍在奠邊府的各個據點群最終被一層一層地剝掉了。
經過50多個日日夜夜的英勇奮戰,越南人民軍於5月7日發起總攻,全線攻克奠邊府,取得完全勝利。當人民軍一支尖兵沖進法軍總指揮所時,德·卡斯特里和他的參謀人員驚慌地舉起雙手,懊喪地低著頭走出了他們的隱蔽部,先前的那股狂傲勁兒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凈!在人民軍總指揮部里,武元甲大將和韋國清總顧問興奮地緊握著雙手,越中戰友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駐地一片歡騰。
攻佔奠邊府後,我們顧問團的一些同志進入了這個「東南亞的凡爾登」。舉目四望,這片曾激戰過的熱土上,硝煙已散去,戰痕隨處可見:幾架飛機殘骸,沒有被完全摧毀的155榴彈炮和重機槍,五顏六色的降落傘鋪滿了這片空曠的大地。曾幾何時,這個被稱為堅如磐石的要塞,已經變成彈痕累累的殘壘。
回顧這段難忘的歷史,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越兩國人民的戰斗友誼是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親自培育,經兩國戰友相互支援、相互幫助不斷穩固和加強的。正如胡主席的詩句所深情描述的那樣:「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⑤ 越南戰爭打了幾年
越戰打了20年。
越南戰爭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至1975年間,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5)越南人民抗日戰爭哪些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975年3月美國正式將地面部隊撤出越南,但在越南南方留下2萬多軍事顧問,支持阮文哨傀儡軍蠶食解放區。但越南人民反對美國侵略,1975年4月30日解放西貢,取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實現了國家統一。
整個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損失飛機8612架,其中3720為固定翼飛機,4892架為直升機(另一統計:消滅美軍飛機3744架,直升機4868架),其中在北越上空擊落美軍飛機1095架,直升機11架。
⑥ 越南戰爭始於哪一年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
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共產黨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美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
(6)越南人民抗日戰爭哪些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勝利後胡志明同志領導越南軍民抗擊法國侵略者(1955~1965年)。後來,南越吳廷芳偽政府又請美國幫助南越政府去消滅北越胡志明的北越共產黨。
北北越軍民又進行抗擊美國的入侵(1965~1975年)。
抗法戰爭、抗美戰爭(1955~1975)。
再加上中越自衛反擊戰作戰(1979~1989年)越南戰爭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
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並統一了越南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