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孟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遠播海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諧、中庸之道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廣大的儒教文化圈,這充分說明了孔子思想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孔子早已是屬於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孔子、孟子對我們周邊國家的影響
儒學早在漢唐時期便超出中國范圍,向東南亞和東北亞國輻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孔子創立的儒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且是東亞地區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許多學者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遠播海外,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學文化圈,覆蓋的人口超過全人類的四分之一。
孔子文化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到歐洲,造成很大震動。中國的文官制度經歐洲人改造,成為西方的文官制度;孔子、儒家思想還啟發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法國霍爾巴赫主張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狄德羅認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藝術、智慧、政治、哲學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伏爾泰認為儒家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並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寫入法國最早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中;萊布尼茲主張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相互結合、溝通;沃爾夫主張以儒家倫理來補充基督教的不及,而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所用的精神辯證法與中國儒家經典《大學》的辯證法相吻合;費爾巴哈汲取孔子"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強調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對人以愛,並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中去。
東亞經濟騰飛與儒學文化
日、韓等東亞各國幾十年來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這和對這些國家社會和文化影響極深的儒學文化不能說沒有關系,就此,海內外學者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日本學者田久孝翁談到日本能成為經濟大國時,認為其中一條主要原因即日本經濟是貫徹和平經濟學思想,而和平經濟學的出發點則應歸之於經世濟民的思想,經世濟民正是儒學思想的成分。他滿懷激情地倡議儒教文化圈的確立。李#平(中國社科院)分析了儒學文化為基礎的"東亞意識"與東亞"金融危機"的關系:東亞地區曾出現過的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跡是實實在在的,做為東亞奇跡的文化基礎是"東亞意識",而形成東亞地區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東亞經濟長期高速增長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產業結構問題、泡沫經濟問題、銀行系統問題等。這場危機已基本過去了,而克服這場危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調動東亞社會內部的因素,而"東亞意識"是其積極因素之一。
湯恩佳認為,日本經濟的成就和社會形態是利用儒學思想的最佳成果。儒學對日本社會和文化具有深刻影響,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代,突出王陽明的儒學精神、孔子思想,後來與現代化相結合,實踐出今天國強民富、社會安定的日本。
"和"則興,"同"則衰。黎紅雷(中山大學)指出,東亞地區在"後現代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和則多力"優勢,實行"舉國一致"體制,動員全民族全社會力量,創造出像日本那樣的"政企聯合體"和"企業命運共同體"的協作模式,形成了建設現代化的"合力"。在短短二三十年裡趕上了歐美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進程。但實踐中未把握好"和諧"與"同一"的分寸。偏愛追求和諧,為和而求同趨同,甚至去和而取同,出現了像韓國那樣的"官商合一"之僵硬體制,結果窒息了社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陷入"同則不繼"局面,帶來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惡果。這也可以是一個前車之鑒。
孔子屬於全世界
孔子有「聖人」之稱,他被評為對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前百名。孟子有「亞聖」之稱,顧名思義就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和開拓者。他們所以受世人敬仰千年不光是所創立的儒家思想成為2千年中國的正統思想,還因為古代的中國的強大張力把儒家思想向外輻射。在東亞形成了一個「龍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越南,馬來半島。。。而隨著現代中國的崛起,亞洲經濟的發展,儒家思想也開始受到西方的關注。
B. 老子和道教對越南產生了哪些影響
兩千多年來,老子和道教不僅對中國人的生活、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樣影響著我國周邊許多國家和地區。12日,參加在洛舉行的「老子與洛陽」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越南留學生許氏明芳向我們介紹了老子思想和道教對越南的影響。
許氏明芳原在越南國家大學下屬的外國語大學學習中文,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她去年畢業後到河南大學留學,成為該校的碩士研究生,學習中國哲學。問起為何來到中國特別是河南留學,她說,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她到中國留學,就是想探究中國迅速崛起的文化因素,希望對越南的發展有所啟發。
她坦言,以前對河南並不了解,她的一位留學河大的師姐回國後告訴她,河南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地方,到河南留學,可以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她才來到河南。
許氏明芳介紹,公元2世紀至10世紀,越南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而且有兩千年使用漢字的歷史,所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從公元2世紀起,在孔子思想和儒學傳入越南的同時,老子思想及道教也一步一步地深入越南人的生活、文化、政治等各個方面。
「和中國的文人一樣,歷史上,越南的文人和官吏同樣受到中國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們年輕得志時學習孔孟,遇到亂世或未得到重視時就隱居起來研究老莊。」許氏明芳介紹,老子和道家思想在越南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文人和官吏中,而且對越南整個社會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深入大部分人的生活。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非常符合越南人的思維方式,指導著他們的處世方法。例如,在生活中,越南人都「以和為貴」,互相謙讓,和睦相處。此外,越南封建時代的歷代統治者也多按照老子「以無事取天下」的思想來治國安邦。
許氏明芳說,道教傳播到越南後,與越南本土的信仰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越南道教文化,除一部分中國神仙在越南還保留很重要的地位外,越南神廟的大部分神仙都帶有越南的特徵,還有一些神仙是中國道教和越南本土神道結合的產物。比如,中國的「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過海」等故事直到現在還深入越南人的心靈,可中國道教最受崇拜的「三清」,到越南就變成「女性」。越南道廟的最高尊神不是「太上老君」,而是「上天聖母」,這是因為越南本土崇拜女神。
許氏明芳認為,博大精深的漢文化是世界上延續最久、影響最大的文化,幾千年來對東亞及東南亞歷史影響巨大而深遠。作為漢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道教一經傳入越南,便與當地傳統文化習俗結合,形成越南道教。現代越南社會的方方面面還深受著道教文化的影響,道教文化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中仍佔有一席之地。她希望將來越南會像中國一樣,出現有規模研究老子思想與道教的活動,這樣才能發揮道教在越南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本報記者 張亞武
C. 越南被稱為小中華,我們的儒家思想怎樣的影響著這個國家
其實越南和中國的關系就要從古代的時候說起了,因為在春秋戰國的時期,當時的越南和中國的南部,都是生活著很多的部落。而當時中國的很多諸侯國是一邊在斗爭,一邊在擴張土地,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因為當時和匈奴之間有交戰,所以當時的秦軍就向南出兵南征,而當時南征的方向剛好就經過的就是今天的越南,最後,秦始皇的軍隊打敗了越南的土著,所以當時的越南地區就成為了秦朝的屬地范圍。
其實直到現在,在越南也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偏向於中國才會看見了寺廟,特別是越南的廟會中供奉的神仙,其實有一半是中國的神仙而另一半就是他們越南人的英雄人物。因為中國的文化給了越南人很大的希望,所以在越南人的心中他們是很敬佩中國的偉大人物,而且他們也希望中國的神仙能夠像保佑中國人民一樣庇佑他們。因為文化的類似程度比較高,所以越南才被稱為小中華。
D. 越南和日本在歷史上受孔子思想的影響都有哪些,他們是怎樣適應孔子思想的
孔子思想在越南的傳播及影響
中國越南山水相連,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在越南算是最早最深的了。
公元前214年,漢人趙佗由秦始皇任命為龍川縣令,統轄珠江的東、北江上游,屬南海郡。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向劉邦投降,趙佗的部屬認為秦已亡,擁立趙佗為南趙王,此時趙佗已轄地三江(灕江、珠江、紅河),趙以儒家思想、禮儀制度教化臣民。公元前196年漢帝劉邦派陸賈為專使,攜漢皇御賜鐫刻《南越王之璽》的金印綠綬出使南越,經過疏通,趙佗自動歸漢,在番禺越王山向北行三跪九叩之禮,從陸賈手中接過金印,這就是越南史書上所記的北屬時期,越南北部就是西漢版圖中的交趾郡,從此,孔子思想傳人越南。到北宋,儒家文化發達,大量的儒家典籍傳人越南。至南宋期間,金國及蒙古入侵,國勢日凄,越南乘機獨立,但卻大量引入儒家思想及漢文化,以漢字載史行文。至南宋亡,蒙古人主中國,儒學受到很大破壞,曲阜孔府、孔廟、孔林淪為蒙古騎兵的馬廄牧場,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紛紛帶著孔孟典籍及書畫南渡,給越南帶來更深厚的儒家文化。至明朝,孔子思想在越南有更大的發展,官方興辦儒家教育,廣修文廟,科舉取士,在越南中舉的學子還要求到中國趕考,傳為佳話,儒學大師輩出,以阮秉謙、潘孚生、吳士連、黎貴淳最著名,他們以漢學家的豐采著述甚豐。中國明末清初時期也正是越南阮氏王朝初創時期,他們都分別利用孔子思想,採取聯合、寬容、懷柔的政策對新領地進行開拓,清攝政王多爾袞就是有才學的漢學家。由於兩國上層人物對孔儒文化的認同,當時兩國又無利益上的沖突,關系比較和諧,越南阮氏王朝的國相親自到北京致敬受封,願為中國藩屬,年年進貢。越南河內文廟和中國曲阜孔廟結緣,進行文化交流。清康熙皇帝親自為河內文廟題贈《萬世師表》匾額。越南各縣郡皆建文廟,學宮、祭祀、配享如中國。1905年中國廢除了科舉制度,越南直至1918年才停止科舉,可見孔夫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對越南影響至深。越南民族民主革命初期便帶有濃厚的儒學色彩,越南革命領袖胡志明也是知識豐富的漢學家。
孔子思想在日本的影響
孔子思想在日本影響很大,『傳播得源久而流長。特別是對日本人的道德觀、教育觀影響更大、更深刻些。孔子思想傳入日本逐漸與日本固有的神道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了日本的儒教。所謂日本儒教就是以日本固有的民族精神、神道思想解釋孔孟的教義。
E. 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影響有幾方面
中國漢代的儒家文化對當時南越地區的影響非常大,南越各國都和漢朝有文化方面的交流,中國的文化對越南的經濟,社會,政治都有很大的幫助,使得越南進入中華文明圈。
F. 孔子和孟子對走邊國家文化有什麼影響
應該是孔子和孟子對周邊國家文化有什麼影響吧。
秦漢以來(到19世紀西方影響進入之前),中國文化先後傳入越南、朝鮮、日本等東亞國家,形成,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東亞文化圈,因儒學的影響尤為深遠,所以也稱「儒家文化圈」。
1、儒家思想的傳播:儒家思想約於公元前3世紀傳入越南,約於1世紀前後傳入朝鮮,6世紀初,又經朝鮮傳入日本。
2、儒家思想的傳播影響:
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入居主導地位的官方哲學:越、朝、日的歷代王朝官學—都設立以儒學為主要教學內容的中央官學和地方學校,私學—私人辦學也普遍教授儒學。尊孔—三個國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廟,定期舉行祭孔大典。
越、朝、日三國在仿效中國體制進行制度建設和社會改革時,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科舉制—越南和朝鮮都仿照中國,以科舉制選拔官員,考試科目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日本學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學中完成學業,經考試合格,可授予官職。
由於長期的吸收、融合,儒家思想成為越、朝、日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滲入人們的社會觀念、倫理規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時至今日,上述三國仍保留不少與中國相似的社會禮儀與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