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海的位置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狹長型。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是鹽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
名稱來源
紅海,古希臘人稱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從古希臘名演化而來的,意譯即「紅色的海洋」。
紅海是直接由希臘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譯過來的。紅海多數並不呈紅色,但偶爾會季節性地出現大片紅色藻類。這提供了其名稱的一個可能的來源。另一些學者認為,「紅」來源於其相對於命名者的方位(許多民族都有以顏色指代方向的傳統),指南方或者西方。
另外一些該名稱的可能來源是:附近的紅色山脈;一個名稱為紅色的本地種族;紅地的海(古埃及稱沙漠為紅地)等。
此名稱的來源,解釋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這種解釋又分為三種觀點:有的說紅海里有許多色澤鮮艷的貝殼,因而使水色深紅;有的認為紅海近岸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黃中黃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還有的說紅海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海,適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層海水中大量繁殖著一種紅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紅色,因而得名紅海。
紅海衛星圖像
紅海海盆為亞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長約2100千米。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
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在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還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繼續擴張。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嶺,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也難以流出去。科學家還在海底深處發現了大面積的「熱洞」。大量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漿加熱了周圍的岩石和海水,出現了深層海水的水溫比表層還高的奇特現象。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發,使鹽的濃度越來越高。[2]
環境特點
氣候
紅海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控制的范圍,腹背由於北非和阿拉伯半島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且受東西兩側熱帶沙漠夾峙,氣候終年乾熱,降水稀少,塵埃彌漫,水面溫度較高。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終年高溫。紅海的氣候是由兩個季風季節組成,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季風是由陸地和海洋的溫差造成。
降水量少,蒸發量卻很高,鹽度為4.1%,年蒸發量為2000毫米,超過降水量,兩岸無常年河流注入。夏季表層水溫超過30℃。夏天平均表面溫度為北邊26℃,南邊30℃,總平均溫度為22℃,紅海和周邊地區的降雨量很低,每年只有30mm,一般以雷暴,沙塵暴的形式下雨,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每年2050毫米的凈蒸發和高鹽度。海水多呈藍綠色,局部地區因紅色海藻生長茂盛而呈紅棕色,紅海一稱即源於此。
水溫
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溫是17℃,而紅海的表層水溫8月可達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達到約21℃。在紅海深海盆中,水溫竟高達60℃。海底擴張使地殼出現了裂縫,岩漿沿裂縫不斷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熱,所以海水底部水溫較高。年蒸發量高,由亞丁灣通過曼德海峽東部水道流入的海水來彌補。是世界上水溫和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洋流
因為氣候的原因,使得紅海水面比周圍海域的水面要低,使得表層洋流向紅海流動;海底因為鹽度高,密度大,壓強大,所以底層洋流是紅海海水向周圍海域流動。[2]
旅遊攻略
很多人對於埃及的印象可能只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無盡的沙漠,而紅海則是埃及漫漫黃沙中的那一抹醉人的藍。紅海被譽為世界三大潛水聖地之一,不僅因為這里的海水清澈湛藍,水下也有多樣的生物。獨特的氣候使得這里生長著多種色彩繽紛的珊瑚和魚類,海底總動員中被大家熟知的小丑魚「尼莫」就是這片水域的常駐代表,還有紅海畢加索和魔鬼魚,甚至在沙灘上就能看到海水淺處有它們游動的倩影。紅海又一獨特之處在於海水與沙漠的結合,大海與沙漠相連,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整個紅海之濱都是度假天堂,來到這里,不妨潛入水中與魚兒盡情的舞蹈,或是駕駛沙漠摩托在沙丘上感受速度與激情的碰撞,都不失為一種難忘的經歷。
⑵ 紅海分為多少層分別有什麼組成
紅海位於亞洲與非洲之間,海水不僅清澈透明,而且水溫較高,很適合游泳、洗浴。所以,紅海歷來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濱休閑勝地,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在這里旅遊度假。不過,紅海最吸引人的地方,卻是它常呈現為紅色的海水。
紅海地區的氣候炎熱乾燥,海水蒸發強烈,這使紅海的海水含鹽量大,水溫高。這些條件,正適合藍綠藻類在這里大量繁殖生長。其實,藍綠藻類的顏色並非藍綠色,而是紅色。在海水中出現大量的紅顏色藻類,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紅色了。
其次,來自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紅色沙塵暴經常侵襲紅海上空。當狂風捲起一陣陣紅色沙塵,散布在紅海上空時,天空便被染成一片紅色。加上紅海中被大風掀起的紅色海浪,天空、海水,還有海岸邊的紅色岩壁,所有的一切都映現出紅色,從而形成了美麗奇特的紅海景色。
⑶ 紅海在什麼地方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從西北到東南長1900公里以上,最大寬度306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紅海北端分叉成兩個小海灣,西為蘇伊士灣,並通過貫穿蘇伊士地峽的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東為亞喀巴灣。
南部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印度洋相連。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條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具有戰略價值。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據研究,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在2千萬年前的中新世,目前還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繼續擴張。
紅海是年輕的海。大約2 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誕生了紅海。現在還可看出,兩岸的形狀很相似,這是大陸被撕開留下的痕跡。
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間的裂谷,沿紅海底中間通過。在近300萬~400萬年來,兩個板塊仍繼續分裂,兩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擴張。紅海在不斷加寬,將來可能成為新的大洋。
⑷ 紅海位於什麼地區
紅海位於非洲和亞洲之間,東側是沙烏地阿拉伯,西側為埃及。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狹長型,長約2250千米,最寬355千米,均深490米,最深2211米,面積438000平方千米。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鹽度最高的海。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紅海古希臘人稱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從古希臘名演化而來的,意譯即「紅色的海洋」。
⑸ 紅海是哪個國家的
紅海處於亞非之間,屬於與海洋相通的陸間海,且寬度狹窄,因此沿岸國家除了12海里專屬經濟區外其他的屬於公海范圍。,
除其沿岸國家的12海里專屬經濟區之外,其他水域屬於全人類,不屬於任何國家
⑹ 印巴紅海地區包括哪些國家
印巴地區的國家有尼泊爾、不丹、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而紅海在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之間的國家有埃及,蘇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吉布地
厄利垂亞,約旦,以色列
⑺ 紅海沿岸在哪
紅海沿岸位於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間。
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北緯25°-16°之間,紅海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嶇,海槽復雜多變,海岸線參差不一,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北緯16°以南,因珊瑚礁海岸的大面積增長,使可以通航的航道十分狹窄,某些港口設施受到阻礙。在曼德海峽,要靠爆破和挖泥兩種方式來打開航道。
紅海為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紅海底部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
(7)越南紅海哪個區擴展閱讀
紅海的海灘是大自然精美的饋贈。清澈碧藍的海水下面,生長著五顏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遠處層林疊染,連綿的山巒與海岸遙相呼應,之間是適宜露營的寬闊平原,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氣候共同組成了美侖美奐的風景畫。
紅海沿岸主要的旅遊區有沙姆沙伊赫、赫嘎達、阿里什、穆罕默德等,這些地區以閃光的沙灘、美麗的珊瑚海、豐富的海洋生物及一流的飯店等聞名於世,這里是世界上最適宜潛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運動者的天堂。
⑻ 紅海在哪裡
中國紅海,位於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寶梵鎮龍洞灣,是由四川紅海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公司投資打造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時間2012年-2018年,系市重大項目。該項目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主要包括彩林園、龍洞古鎮、龍洞水鄉(含龍洞石城)等三大組成部分,分三期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國家4A級景區和省級、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⑼ 地中海及紅海在那個位置
地中海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過土耳其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相連。西端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溝通,最窄處僅13千米,航道相對較淺。東北部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東南部經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與紅海溝通。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附屬其的大西洋卻是年輕的海洋。
地中海處在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是世界強地震帶之一。地中海地區有維蘇威火山和埃特納火山。
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狹長型。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是鹽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
(9)越南紅海哪個區擴展閱讀:
紅海海底擴張使地殼出現了裂縫,岩漿沿裂縫不斷上涌,海底岩石被加熱,海水底部水溫高。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沒有任何河川之水注入紅海,且沙漠地帶雨量稀少。
紅海海盆為亞非大裂谷的一部分,長約2100千米。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硅鎂層岩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
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在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還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繼續擴張。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岩嶺,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也難以流出去。科學家還在海底深處發現了大面積的「熱洞」。
大量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漿加熱了周圍的岩石和海水,出現了深層海水的水溫比表層還高的奇特現象。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發,使鹽的濃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