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人多少姓賴

越南人多少姓賴

發布時間:2022-08-31 07:36:36

⑴ 姓賴的的祖先是哪裡人(百度就免了)

賴姓。始祖:叔穎。 遷徙: 賴姓發源於河南。據《姓氏考略》載,賴姓家族最早居於古潁川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太守賴文。」這時居於穎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穎川郡。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入為躲避紛亂而南遷的隊伍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均有賴姓足跡。據《賴氏族譜》載,東晉有賴忠誠任虔州(今屬江西)知府,後人賴光遷居松陽(今屬浙江),到賴遇時已成當地一大郡望,晉安帝親題「松陽郡」賜予賴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陽」為郡號,並尊賴光為開基始祖。另外,賴光後人有遷居江西者,且在當地發展成為南康郡望。隋唐時政清民和,賴姓繁衍愈盛,各支脈競相延伸。宋元時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使得發源於中原河南之地的賴姓更加稱盛於南方各地。另外,宋代賴姓有一支在河南武陟繁盛起來,治郡為河內郡。明朝初年,賴姓又有遷居於四川、雲南一帶者,並且多數融入阿昌族。清朝初年,賴姓有進入台灣者,據載,賴雲從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從閩、粵遷往台灣,進而移居海外者不絕。今日賴姓以廣東居多。目前賴姓人口列全國第九十八位。 郡望: 穎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相當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此支賴氏開基始祖為叔穎。
南康郡晉太康三年置郡。東晉移治贛縣,相當今江西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地。此支賴氏為賴光之後。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
河內郡楚漢置郡。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
松陽郡舊縣名,在今浙江西南部。此支賴氏開基始祖為晉代賴光,其三世孫遇,寧康間任江東太守,上書朝廷,晉帝御筆親書「松陽郡」封松陽為郡。 堂號: 潁川堂賴氏族譜載:「賴氏之先本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孫穎公。宣王時錫封潁川,是為賴國。潁公之後,計十四世而國並於楚,子孫遂隱居潁川,以賴為姓,以潁川為郡焉。」故穎川為賴氏發祥之地,堂號潁川源此。
秘書堂唐代賴棐,從小聰明,七歲會寫文章。二十歲通九經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進士,拜崇文館校書郎。他不願干,退居鄉里,人們把他的家叫做「秘書里」。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南康、河南、河內、松陽。②自立堂號:西川、五常、五美、錫美、懷德、積善、思敬、水聲等。 字輩: 福建某支賴氏字輩:壽福承祖澤,光宗寄昆賢。
河南某支賴氏字輩:甲第簪纓在,乙源沛澤盛,朝陽天地照,丁實歲時逢,戊育蕃滋潤,己傳起敬崇,庚強人自厚,辛旺事能通,壬大來章紱,癸全萬福同。

⑵ 賴姓在全國各地的分布情況

賴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廣,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

在廣東大部、福建大部、台灣、海南、江西南部、浙江南端、湖南東南、廣西東南、貴州西北地區,賴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6%以上,其中台灣、海南、閩粵的中心地區,這一比例在0.72%以上,這部分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6.2%。

在廣東西北、廣西大部、湖南大部、貴州大部、四川中部和東南、江西北部、浙江中部、內蒙古東北角地區,賴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36%,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2%;其他地區賴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以下,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81.8%。

姓氏名人

1、賴恭

賴叔潁國君第七十三代孫。零陵人。為人忠勇剛直,才華傑出,豪義很強。後來,投奔劉備屬下,任鎮遠將軍,與諸葛亮竭誠扶持劉備,功跡卓著,他同諸葛亮等上書給漢獻帝,請封劉備為漢中王。劉備重用他,封為太常。曹丕篡漢後,賴恭無比痛恨,上言給劉備請其稱帝,極力扶持劉備江山。其子賴雄,也才華超群拔萃,任丞相西曹令史。

2、賴布衣

原名賴鳳崗,字文俊,又名賴太素,道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崗人。生於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1126年間)。曾任國師,後受奸臣秦檜陷害,流落民間,改名賴太素,足跡踏及全國,以風水術扶危濟困,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

3、賴寧(1973年10月20日—1988年3月13日)

男,漢族,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人,生前是石棉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1988年3月13日,為了撲滅突發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與地面衛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動加入了撲火隊伍,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後遇難,年僅15歲。1988年5月,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賴寧「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賴姓

⑶ 姓賴的一般是什麼小數民族

賴(Lài 賴)姓源出有三: 出自姬姓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等資料所載,周武王有弟叔穎被封於賴國,至魯昭公四年為楚靈王所滅,其後以國名為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 出自姜姓 2、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 3、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 ① 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 ② 另外滿、台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得姓始 祖:叔穎。周朝為黃帝姬姓後裔姬發所建,為加強其統治,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據史料所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今河南省境),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賴被楚靈王所滅,其後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賴姓。故叔穎則被尊為賴姓始祖。 歷史上由於賴國被楚所滅,賴姓人在逃亡中曾改姓羅、姓傅,所以國內有些地方羅、賴、傅三姓聯宗。到了漢代,由於戰亂,賴姓大批南遷,從河南遷徙到浙江松陽。東晉隆安2年(398)賴庄之子賴遇任江東太守時,奏請朝廷准許他以松陽為府第,皇帝恩准並御筆題寫「松陽世家」匾賜賴遇,賴氏便成為當地的望族。其後裔遷江西寧都、福建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寧化、永春、漳州及廣東之程鄉(今梅州)、鎮平、平遠等地。 當今排在第98位,約佔全國總人口0.18%,約250萬人。 遷徙分布發源地 賴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境。 歷史記載 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潁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潁川郡」。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入了為躲避紛亂由北方而南遷的隊伍之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均有賴姓足跡。據《賴氏族譜》所載,東晉有賴忠誠任虔州(今屬江西省)知府,後人賴光遷居松陽(今屬浙江省),到賴遇時已成當地一大郡望,晉安帝親題「松陽郡」賜予賴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陽」為郡號,並尊賴光為開基始祖。另外,賴光後人有遷居江西者,且在當地發展成為大郡望,治郡為南康郡。隋唐時期,政清民和,賴姓繁衍愈盛,各支脈競相延伸,蔥蘢郁茂。宋元時期,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可以說是賴姓歷史上繼南北朝之後的又一次大遷徙。這次南遷,使得發源於中原河南之地的賴姓更加稱盛於南方各地。另外,宋代賴姓有一支在河南武陟繁盛起來,治郡為河內郡。明朝初年,賴姓又有遷居於四川、雲南一帶者,並且多數融入阿昌族。早在明朝末年賴氏就出現在台灣。由於大陸賴姓遷台較早,數百年來,賴姓在台灣得到了較快的繁衍滋長,成為台灣省族人較多的姓氏之一。目前它已居台灣諸姓的第十五位。追溯台灣賴姓之源,同大陸的賴姓一樣,同宗於中原。他們是福建、廣東的賴氏先人之後移居去的,據台灣<賴氏族譜>:「其由穎川繼遷松陽,自庄公始······庄之子遇,遂以松陽為君·····」;台中賴羅傳宗親會的資料也載:「泊州世祖燦生七子,其中二子仍居松陽,餘五子均遷江西,其留居松陽者,其後一部分始遷福建,先後散播於汀州、寧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詔安、平和等地。至四十九世祖顯益、顯祖延顯,原居詔安縣官坡鄉,生五子,長子卜隆居平和縣心田鄉,遂為心田一世祖,次子卜英及五子卜羅,均留詔安原藉,三子卜芬移居平葛竹鄉,四子卜茂則遷平和安厚鄉,亦各為當地賴氏開基祖。其後裔孫之渡台者,以平和、心田鄉為最多,葛竹、安厚次之,大埔、揭陽、饒平又次之。」到台賴氏分別由福建和廣東遷居。福建這支來源於泉州,入台後多居於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來自廣東的這支,多源於饒平、大埔,入台後多居中部和北部的新竹、苗栗、桃園、台中等地。台中賴姓始祖叫賴雲從,為唐末入閩的後代。乾隆年間從漳州移居台中三份埔的。 賴姓堂號 穎川堂"分支 南康堂 河南堂 四川堂 松陽堂 秘書堂 麒麟賴氏:穎川堂叔穎101世孫賴子達從葛竹鄉移居開鄉創祖---徑水鄉 清朝初年,賴姓有進入台灣者,據載,賴雲從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從閩、粵遷往台灣,進而移居海外者不絕。今日賴姓以廣東居多,約佔全國漢族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福建賴氏(光公→標公一脈): 賴氏始祖 賴氏始祖,叔穎(亦稱穎)公,乃軒轅黃帝二十九世裔孫,文王十九子,武王之弟。佐周滅商,以定天下,武王寵錫子爵,封於賴國,遂以國為姓。傳至添公,賴國與楚靈王所滅,為避其害,族人逃離故國。其中一脈,歷至光公(亦稱光郎公),官任浙江道觀察御使。風處州松陽,山水清秀,就而居之。其曾孫遇公,在任江東知府時,奏請並恩準定為松陽郡,後代子孫以松陽為號.又傳十三至標公,仕唐為錦衣衛.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奉旨西征,功勛卓著,升直殿大將軍.高宗甲戍年(公元674年)閩省寇亂,加封威武都將軍,統兵五路,由松陽出發,至建寧之疆,亂寇聞而喪膽,追至上杭地界,一鼓而定,蒙聖恩諭敕,鎮守閩汀上杭古田坪埔,遂率春屬而家。公奉旨蒞任,仁政於民,墾荒造田,號稱"周公復生"。蓋因扶佐皇朝,功勞蓋世,傳十一世子孫,皆世襲將軍。 公及遺後十一代和十二代部分世祖及夫人之墓塋數座坐落在以古田為中心,方圓十餘公里之內,故古田乃標公一脈開基發祥之地。因年代久遠,滄海桑田,部分墳塋已有變遷,墓中文物,多有失散。其中標公原葬於坪埔店邊竹山大路北艮山兼寅,一官公和嵩郎公合墓葬於標公墳右畔,四郎公原葬於坪埔人村裡,金鵝抱卵形,艮山兼寅。 追思十一世祖五郎公與羅太夫人育下十二世祖九兄弟,有「九龍」之美譽。排行第二之七郎公遺下居古田之仲旻、仲慶、均智、均羲四房嗣孫,於乾隆五十一年合建總祠於古田待鳳口,未山兼丁,堂名致愛,溯祀入閩始祖標公之神主。

⑷ 姓氏賴的由來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相傳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

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4)越南人多少姓賴擴展閱讀:

姓氏,是標示家族血緣的符號,最初源自母系社會。遠古夏商周以前,姓和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以別婚姻。同姓即同一祖先繁衍的後代,同姓不可聯姻。相傳神農氏姓姜,軒轅黃帝姓姬,皆從女旁。

表明當時社會曾依女系傳,遺風長存。氏則為同族子孫的分支,起源於父系社會,其作用在「別其子孫所自立」,以別門第尊卑。秦漢以降,姓氏才合而為一。所以,回溯中國歷史,姓氏的出現與綿延,既早且久,持續已四五千年了。迄今全國共有姓氏約14000多個。

宋以後,依循常用漢姓,曾編成《百家姓》,當然遠不止一百家,無非泛指其多而已,其中概括的漢姓,則占至目前總人口的九成以上。

⑸ 賴氏是發源在中國哪裡的什麼時候啊歷史上有什麼名人

賴姓出自姜姓,先秦時期發源於古代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
歷史上賴姓重要人物有:西漢交趾太守賴先,唐朝光祿卿賴文雅、宋朝地理學家賴文俊,元代文學家賴良,清朝書畫家賴珍、賴鏡,太平天國賴漢英、賴文光,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賴傳珠。
源流一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文獻通考》《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源流二
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
① 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
② 另外滿、台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⑹ 「賴」這個姓氏的起源

賴(Lài 賴)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等資料所載,周武王有弟叔穎被封於賴國,至魯昭公四年為楚靈王所滅,其後以國名為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3、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
① 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
② 另外滿、台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得姓始祖:叔穎。周朝為黃帝姬姓後裔姬發所建,為加強其統治,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據史料所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今河南省境),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賴被楚靈王所滅,其後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賴姓。故叔穎則被尊為賴姓始祖。
遷徙分布
賴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境。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穎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穎川郡」。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入了為躲避紛亂由北方而南遷的隊伍之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均有賴姓足跡。據《賴氏族譜》所載,東晉有賴忠誠任虔州(今屬江西省)知府,後人賴光遷居松陽(今屬浙江省),到賴遇時已成當地一大郡望,晉安帝親題「松陽郡」賜予賴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陽」為郡號,並尊賴光為開基始祖。另外,賴光後人有遷居江西者,且在當地發展成為大郡望,治郡為南康郡。隋唐時期,政清民和,賴姓繁衍愈盛,各支脈競相延伸,蔥蘢郁茂。宋元時期,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可以說是賴姓歷史上繼南北朝之後的又一次大遷徙。這次南遷,使得發源於中原河南之地的賴姓更加稱盛於南方各地。另外,宋代賴姓有一支在河南武陟繁盛起來,治郡為河內郡。明朝初年,賴姓又有遷居於四川、雲南一帶者,並且多數融入阿昌族。清朝初年,賴姓有進入台灣者,據載,賴雲從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從閩、粵遷往台灣,進而移居海外者不絕。今日賴姓以廣東居多,約佔全國漢族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歷史名人
賴 裴:江西省雩都(今於都縣)人,唐乾元年間進士,被任命為崇文館校書郎,未赴,退居鄉里,人稱其所居之地為「秘書里」。
賴 瑛:廣昌人,明永樂年間進士,以剛直敢諫,體恤民意而深受百姓擁戴,官至參政。
賴 禮:南康(今屬江西)人,明代歷任武功(今屬陝西省)、沅江知縣,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廣受稱頌。
賴 鏡:城西人,明代畫家,詩、書、畫俱精,時稱「三絕」。
賴 和:台灣省彰化人,作家。在白話文學運動中,反殖民主義、反封建傾向鮮明,其創作宗旨堅持「為人生」的寫實主義,後被日本當局迫害病死。
賴 寧:四川省石棉人,在一次撲救山火的奮戰中,不顧個人安危,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為保護國家財產,英勇獻身,年僅14歲。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其「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各族少年向賴寧學習。
賴文政:荊南(今湖北省江陵)人,南宋曾兩次領導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農、茶販起義,後被誘降,死於江州。
賴祿孫:元朝寧化人(今屬浙江省),大孝子。延佑年間贛寇作亂,欲殺其母,祿孫以身蔽母曰:「寧殺我,勿傷我母。」其母病渴乏水,祿孫含唾煦之。
賴漢英:廣東花縣人,太平天國將領。歷任天國殿右四指揮、殿右四檢點、夏官副丞相等職,後旋死於楊韋事件,一說天國失敗後,避居九龍,後返鄉。
賴世隆:明朝清流人,宣德進士,官編修,曾獻策平定鄧茂作亂,招集散亡盜賊十餘萬,功勛卓著。
賴文光:廣西人,太平天國將領。先隨陳玉成轉戰皖鄂,鎮守黃州(今湖北省黃岡),被封遵王,後在江蘇揚州瓦窯鋪被俘,英勇就義。
賴傳珠:江西省贛縣人,早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直任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軍區政委、國防委員等職,並被授予上將軍銜。
賴際發:福建省人,早年參加革命,任紅軍政委、八路軍旅政委。建國後,歷任國家建委副主任、政協常委、中央委員等職。

⑺ 賴姓人口數量2021

在的中國人中至少一千萬人姓賴,賴姓人口分布極廣,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歷史鮮有記載賴氏名人,賴姓可以說是中國比較神秘的家族之一。

⑻ 請問各個省市自治區里姓賴的常住人口各有多少萬人佔全省市自治區人口的百分之幾

附語:兄弟,你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不過按比例來說,13億比4~7千萬吧!不可能大家都跟著姓賴 呵呵

賴姓族譜

http://mem.netor.com/pedigree/SerchFamily/netframe.asp?no=1440&tag=1

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尋根溯源 1、出自姬姓。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等資料所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子孫以國為氏。2、出自姜姓。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烈山氏在周朝時被封於賴子國(今河南息縣包信鎮),後被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3、源自少數民族。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另外滿、台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得姓始祖 叔穎。周朝為黃帝姬姓後裔姬發所建,為加強其統治,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據史料所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今河南省境),魯昭公四年(公元前五三八年),賴被楚靈王所滅,其後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賴姓。叔穎則被尊為賴姓始祖。

繁衍播遷 賴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境。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穎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穎川郡」。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入了為躲避紛亂由北方而南遷的隊伍之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均有賴姓足跡。據《賴氏族譜》所載,東晉有賴忠誠任虔州(今屬江西)知府,後人賴光遷居松陽(今屬浙江),到賴遇時已成當地一大郡望,晉安帝親題「松陽郡」賜予賴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陽」為郡號,並尊賴光為開基始祖。另外,賴光後人有遷居江西者,且在當地發展成為大郡望,治郡為南康郡。隋唐時期,政清民和,賴姓繁衍愈盛,各支脈競相延伸,蔥蘢郁茂。宋元時期,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可以說是賴姓歷史上繼南北朝之後的又一次大遷徙。這次南遷,使得發源於中原河南之地的賴姓更加稱盛於南方各地。另外,宋代賴姓有一支在河南武陟繁盛起來,治郡為河內郡。明朝初年,賴姓又有遷居於四川、雲南一帶者,並且多數融入阿昌族。清朝初年,賴姓有進入台灣者,據載,賴雲從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從閩、粵遷往台灣,進而移居海外者不絕。今日賴姓以廣東居多,約佔全國漢族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

郡望堂號 賴姓郡望主要有五個:1、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縣);2、南康郡,治所在雩都(今江西於都東北);3、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4、河內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5、松陽郡,治所在今浙江西南部。

堂號:「穎川」、「南康」、「河南」、「四川」、「松陽」、「秘書」等。�

宗族特徵 1、賴姓是一個發源於北方,而在歷史演進中成為以廣東為主居地的典型南方姓氏。2、賴姓人才輩出,尤以宋明兩代江西萬安為盛,故有:「一縣兩代人才多,江西萬安賴氏興」的佳話流傳於世。3、賴姓字行嚴謹,寓意深遠。如民國時抄本《賴氏家譜》中有福建賴姓一支字行為:「壽福承祖澤,光宗寄昆賢。」

名人精粹 賴裴:江西雩都(今於都縣)人,唐乾元年間進士,被任命為崇文館校書郎,未赴,退居鄉里,人稱其所居之地為「秘書里」。賴文政:荊南(今湖北江陵)人,南宋曾兩次領導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農、茶販起義,後被誘降,死於江州。賴祿孫:元朝寧化人(今屬浙江),大孝子。延�年間贛寇作亂,欲殺其母,祿孫以身蔽母曰:「寧殺我,勿傷我母。」其母病渴乏水,祿孫含唾煦之。賴瑛:廣昌人,明永樂年間進士,以剛直敢諫,體恤民意而深受百姓擁戴,官至參政。賴世隆:明朝清流人,宣德進士,官編修,曾獻策平定鄧茂作亂,招集散亡盜賊十餘萬,功勛卓著。賴禮:南康(今屬江西)人,明代歷任武功(今屬陝西)、沅江知縣,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廣受稱頌。賴鏡:城西人,明代畫家,詩、書、畫俱精,時稱「三絕」。賴漢英:廣東花縣人,太平天國將領。歷任天國殿右四指揮、殿右四檢點、夏官副丞相等職,後旋死於楊韋事件,一說天國失敗後,避居九龍,後返鄉。賴文光:廣西人,太平天國將領。先隨陳玉成轉戰皖鄂,鎮守黃州(今湖北黃岡),被封遵王,後在江蘇揚州瓦窯鋪被俘,英勇就義。賴和:台灣彰化人,作家。在白話文學運動中,反殖民主義、反封建傾向鮮明,其創作宗旨堅持「為人生」的寫實主義,後被日本當局迫害病死。賴傳珠:江西贛縣人,早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直任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軍區政委、國防委員等職,並被授予上將軍銜。賴際發:福建人,早年參加革命,任紅軍政委、八路軍旅政委。建國後,歷任國家建委副主任、政協常委、中央委員等職。賴寧:四川石棉人,在一次撲救山火的奮戰中,為保護國家財產,英勇獻身,年僅十四歲。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其

這里有書賣
http://www.blinfo.com.cn/lgs/

⑼ 全世界賴姓人口大約有多少

約200,000餘人

⑽ 賴氏的由來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

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姓氏名望

1、賴恭,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曾建言劉備稱帝。其子賴雄,曾任丞相諸葛亮的西曹令史。

2、賴裴,江西省雩都(今於都縣)人,唐乾元年間進士,被任命為崇文館校書郎,未赴,退居鄉里,人稱其所居之地為「秘書里」。

3、賴文光,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金田起義時任文官,後改任將領;天京失陷後,成為東捻軍的首領,後兵敗被清軍俘殺。

閱讀全文

與越南人多少姓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民眾為什麼抗議BBC 瀏覽:518
中國醫生評分為什麼高 瀏覽:302
中國歌曲還有哪些 瀏覽:352
印度三星銷量怎麼樣 瀏覽:809
中國電影在哪裡下載 瀏覽:189
2018年印尼虎怎麼那麼貴 瀏覽:560
印尼排華時期為什麼不反抗 瀏覽:245
印尼雞翅木多少錢一隻 瀏覽:468
英國留學時間是怎麼算的 瀏覽:23
為什麼買不了去伊朗的機票 瀏覽:184
近20年英國獲諾貝爾獎多少 瀏覽:917
鷹鉤鼻的人主要位於中國哪裡 瀏覽:1004
義大利的前身什麼帝國 瀏覽:282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哪個法最強 瀏覽:584
伊朗農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320
印度人能懶到什麼程度 瀏覽:264
印尼哪裡買油畫 瀏覽:705
越南真愛什麼故事 瀏覽:765
印度的著名建築首都叫什麼 瀏覽:430
中國瓜地馬拉原石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