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飲食文化有哪些
首先,越南氣候較熱,所以越南菜以清淡為主,注重的是肉少菜多,揉合了中國、泰國、馬來西
亞、法國等國的飲食文化,口味相當獨特。與其它東南亞料理相比,越南菜口味更顯得清爽順口;
與中餐相比,越南菜又多了抹異國口味;與西餐相比,越南菜更善於使用各種香料
各種香料
關於越南人的口味的話,這里的人口味雖然比較清淡但是算是偏愛酸辣的。這里的酸辣菜不吃不知
道要是吃起來的話保證會特別的開胃。這里的春卷、甘蔗蝦可是越南的特色菜,來到越南的朋友可
不能錯過了啊。
炸春卷和甘蔗蝦
接著,越南的主食的話其實跟我國南方人差不多,都是以米飯為主,這里的糯米粘滑可口,利用這
些美味的糯米和大米,越南人就可以製成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是雖然米飯是主要的食物但是這里也
是也有麵食的,比如包子湯包豆沙包等。所以在這里可以不管怎樣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
糯米團子
越南人對於海鮮有一種特別的偏愛。比如魚蝦蟹海參等,另外瘦豬肉和狗肉也是他們喜愛的食物。
另外蔬菜的話他們喜歡西紅柿和黃瓜等,雖然是常見的食材,但是他們卻能用這些普通是食材做成
不普通的食物。越南人烹飪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調味品,這裡面咖喱粉和豆醬辣椒粉等是越南人喜歡
的調味品。
越南海鮮
在越南,有一種獨特的調味料叫做魚露,這可是越南菜必不可少的秘訣。雖然是配料,但是卻是集
中了魚的精華,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雖然魚露沒有突出的外邊,但是當你把食物配上魚露這種配
料的時候,你便會發現普通是食物也會變的鮮美無比。不管多麼濃膩的食物,只要放上一點點的魚
露便會可口清新很多。越南菜里的魚露都是調制過的哦!據說越南女性個個都有苗條身材的秘密武
器就是魚露,魚露對於女性可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
調制好的魚露
在越南,這里的人一般不會飲用烈性的酒品,反而很喜歡中國的茶水和西方的咖啡。越南的咖啡在
咖啡的領域內也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呢。 越南的飲食文化里, 有著幾個同我們國家飲食用筷子差不多
的禁忌,首先在這里不能夠在吃飯的時候敲筷子,也不能交叉筷子,更不能在吃飯的時候將筷子插
到碗中。 越南的美食,會讓你吃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Ⅱ 為什麼越南人愛吃雞肉,不吃牛肉
越南人愛吃雞肉,不吃牛肉的主要原因是越南的牛肉非常少,從傳統上來說,牛肉也非常少,已經習慣了吃雞肉
Ⅲ 越南的飲食文化是什麼
和精緻豐富的中國菜或法國菜比起來,越南菜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傳統的越南菜卻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值得食家們好好品嚐一番,這也是為什麼胡志明市現今,雖然各式各樣的餐廳林立,但傳統的越南餐廳仍然能獲得許多外國遊客青睞的原因。 越南菜是中南半島國家中最具特色與美味,可以提供多樣化的精緻菜餚,除了米飯是主食之外,牛肉、豬肉、海鮮、雞肉、鴨肉都有,同時也運用南洋地區特有的香料,如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及新鮮的萊姆果等,另外還有著名的沾醬魚露。基本上而言,越南菜著重於辣和酸。此外,越南每個地方也有其獨特風味,例如北部有河粉、蟹湯粉、螺湯粉、烤肉粉、仿狗肉、凍肉、烤魚肉、螺蒸薑汁、豆面糯米飯、木鰲糯米飯、瘦肉團子、豬腿等;中部有豬腿粉、瓜類、炙蝦膾餅片、占米糕、夫婦餅、粉糕、蘇州餅等;南部則有生魚酸湯、石缽魚、椰汁豬肉、鴨蛋蒸磋魚、繕鍋、春卷、煎餅、塘虱魚葫蘆瓜湯、豬頭酸瓜…等。
事實上,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越南人,在飲食文化方面也受到中國相當大的影響,甚至許多食品的作法都來自中國。此外,由於越南境內種族復雜,各有自己特別的烹調法,所以現在所謂的越南菜,多少已摻雜其它菜系的口味。
歷經多年戰亂,加上解放後經濟活動全部停頓,使得在貧乏邊緣掙扎的越南人毫無「心情」改良「吃的藝術」,而學有專精的大師傅也多流離海外,所以近年從海外回越南探親的越南人,總覺得口味已大不如(解放)前。所幸,越南得天獨厚的農、海、山產資源豐富,至少能夠提供絕對新鮮的材料,特別海產是非常充沛,越南可說是一個「海鮮天堂」。
一般說來,口味清淡的人比較容易接受越南菜,因為大多數的越南菜只放少許香料,而且烹飪時很少用煎炸。越南菜最大的特色是盡量保持原汁原味,例如菜桌上最常見的青菜幾乎都是生吃的。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訣是桌上那一碗魚露配料,吃過越南菜的人都不會忘記菜旁都少不了一碗一碗黃色褐色的沾料。它的味道聞起來實在很難頂,更有人說是又腥又臭,但醮上食物後送入口時,卻有種說不出的鮮美,令人回味無窮,也是這時候才能領會越南菜的「美」。
其實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調出最可口的魚露配方,如果調配時辣椒、糖、醋(或用檸檬)、蒜、水等比例不當,很可能使魚露的風味盡失。(如果外國人受不了那腥臭味,可用蒜頭辣椒起鑊爆香,將魚露趁熱濺入,熄火冷卻後的魚露便腥臭全消。)各位可別小看這碗調料,它可說是越南婦女身裁窈窕的「秘方」哦!據說,魚露相當滋陰,婦女若長期服用可永保青春體態。不過,如果當你親自看過魚露的製造過程,恐怕三年都不敢吃魚露。據越南當地人解釋,製造魚露並不困難,只要將新鮮的魚加鹽後腌在封閉的木桶中,待其發酵流出汁液,再過濾後便可獲得精醇的魚露。從前在鄉下,幾乎家家自製,但現在有工廠大量生產。
不論是在正式餐廳或路邊餐廳,點菜前最好先弄清楚每道菜的份量,一方面因為有些越南人吃飯時習慣各有各點的,又有一些叫合菜,份量又超過想像。此外,許多海鮮或山產的價格是按公斤計算,如果事前沒有考慮,很容易造成浪費或發生誤會糾紛。在越南去餐廳還必須特別留意,侍者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毛巾、花生、酸菜都要付費的,最好在使用前有個心理准備。
但對一般遊客而言,越南的「吃」算是相當便宜,在最富盛名的傳統越南餐廳約每人三、四美元左右,當然路邊的消費更便宜,一美元便可吃一頓,不過小心在外國嬌生慣養的腸胃,可能受不起當地的衛生環境,可免則免吧。越南人雖然也製作各式甜點,如豆沙糕、千層糕、榴連糯米飯等。但一般並沒有餐後吃甜點的習慣,但有水果代替,因越南盛產水果.當地越南人沒有給小費的習慣,一般只有遊客出入的餐廳才有給小費的風氣,至於費用多少完全自己決定,不必太「打腫臉皮充胖子」。
Ⅳ 為什麼越南人都很瘦,他們日常都吃什麼
越南人都很瘦是因為越南是個貧窮的地方,很多人吃不飽。平時幾乎沒有肉吃。他們都吃些蔬菜。
肉,你自己做主意,洋蔥,生薑煮些梅子肉,放涼片。如果你喜歡牛肉,你可以放牛肉和五朵花。如果你不把它們放進去就沒什麼了。恰恰相反,是大蝦。我每次都得放。首先,它們很新鮮,其次,它們也在改變口味。第三,他們沒有太多的負擔吃。不管怎樣,他們只是瞎子。只是有點麻煩。把蝦復制到水裡,挑出蝦線需要一點努力。你看,被水噴過的宣紙快碎了。別擔心。它不像看上去那麼脆弱。強度是有保證的。當然,操作時不要用力過大。
因為常年炎熱,可以抑制人們的飲食,避免高熱量、蛋白質和脂肪。人體新陳代謝會比較快,所以不容易發胖
Ⅳ 越南令人發指的飲食習慣
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曰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甑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棕子是特色食品,過節時食大個糯米粽子。
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肉、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鄰近我國,廣東菜館在這里早有開設,越南人受廣東口味影響較深,喜歡喝中國茶,喜歡吃魚、蝦、鮑魚、海參、魚翅、瘦肉和雞,也愛吃狗肉。吃萊口味宜清淡,不喜歡吃辣,喜歡吃糖醋類和醋溜類萊餚。烹調喜炸、清蒸、燒鹵等。不論城市或鄉村,火鍋都是經久不衰、受人歡迎的。越南人愛用花生油烹制菜餚。特別喜歡用干蒜瓣來炒牛肉。竹筍是越南人喜吃的萊餚。
越南海岸線長,海產多而價廉,在一些沿海城市如芽庄等,餐廳供應的海鮮很有特色。越南的湖泊、河港、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魚的吃法多種多樣,熬、煎、煮、腌等。越南人將一些墨魚、蝦或魚肉等腌過,將炭爐放在餐桌上,上鋪鐵網,客人就將墨魚等放在網上烤熟,很受遊客歡迎。尤其喜歡食用鮮魚加工而成的「魚露」,魚露是魚肉和鹽溶化而成的汁液。魚露是佐餐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故有「看魚露下飯」之說。農村中還喜歡做小螃蟹湯。
越南人喜歡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是越南的傳統吃法。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還有各種香菜,如芫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作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
到越南旅遊,不可不品嘗越南的小吃,可以到大排檔去,在那裡才能嘗到地道的越南小吃,以一飽口福。首先應該品嘗河內的螺螄粉和湯河。在胡志明市,可以品嘗富有特色的牛肉火鍋。這種火鍋最大的特點,是鍋底用酸醋來做,將切成薄片的瘦黃牛肉放人翻滾的酸醋中略為一涮,然後蘸上作料,伴以切成細絲的空心菜、生菜和各種香萊,吃起來回味無窮。
越人最喜食的佳餚是孵化十天、半月的鵝蛋,鵝蛋用沸水煮熟,然後趁熱放在擺有香草和紅辣椒的碟子上食用。美味食品還有煮蠶蛹,蠶蛹加少量蔬菜,用薄餅裹好,煮熟。美味佳餚中還有一味,即香蕉葉裹生鹹肉。
越南的素菜較為有名,可以用豆腐為原料煮出許多味道不同的菜式,再加上各種蔬果,令人百吃不厭。
酸湯也是胡志明市的一道特色菜餚。酸湯並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種當地出產的酸子,酸子是一種當地生產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帶有酸味。酸湯中除酸子外,還放斑魚、豆芽、蕃茄和香萊,煮出來的湯味道極為鮮美。
越南特色小吃
魚露
魚露是越南人喜歡的一種佐餐調料。魚露的加工製作十分繁瑣復雜。在產魚旺季,將鮮魚裝進魚筐,用腳踐踏以去魚鱗,後除去內臟,洗凈,裝入專門用來製造魚露的大木桶內,放人適量的鹽巴,在木桶的下部放置一根小管導人另一空桶內,三五天後,將原空桶中的魚汁倒入魚桶中,待其流滿後再倒回去,如此反復多次,最後流出的魚汁便是魚露原汁。將魚露原汁運回家,裝入大桶或大瓮中,放在炎熱的日光之下曝曬20天左右,就成魚露了。將魚露分裝到玻璃或瓷瓶中,密封,打上商標,留以食用或拿到市場上出售。魚露的整個製造過程,共需五六個月之久。魚露置於陰涼乾燥處,妥善保存,常年不壞。在越南各民族中,岱人的「田魚露」頗負盛名,遠銷越北山區的各個少數民族中。
魚露剛吃起來有股異味,隨後您會感到別有風味。京族人善於將一種土名為「卡喀姆」的小魚加工成魚露,長期保存起來,供淡季食用。魚露營養豐富,既可供人們日常直接食用,也可當作菜餚的調料。無論什麼菜餚,只要放上適量的魚露,菜的味道就會變得鮮美可口,這是越南的一種獨特風味食品,不可不嘗。
雞粉
河內的雞粉久負盛名,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萊絲。蛋絲製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撒在粉上,加上紅的、白的雞絲,吃雞粉時,桌上還擺有切開的鮮檸檬,輕輕一擠,幾滴檸檬汁落人碗中,吃起來更加爽口。一碗雞粉比螺螄粉貴一倍多,約5000盾,值得一嘗。
螺螄粉 這種圓粉條比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略細,使用優質大米,粉質細膩柔韌,白凈透明,吃起來很爽口,螺螄是現挑現吃,用竹針挑出放在粉中,然後加上螺螄湯、辣椒和其他調味品。
湯河
這是越南很地道的食品,將河粉放在湯內一燙,上面鋪上配料,再加上湯,就成為湯河。配料有雞絲、豬手、生牛肉等,是最廉價、味好的食品。
牛肉粉
使用的米粉用優質大米製作。牛肉粉的做法是,將一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作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蝦餅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人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
肉粽
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這種肉粽是完全用肉做成的,在農村,每當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粽。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人石臼中舂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人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
春卷
春卷是越南的名點,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人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萊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作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綠豆糕
這是越南傳統糕點。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加上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龍牌為最佳,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旅遊歸來帶上幾包,可用以饋贈親友。
灌腸
越式灌腸也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其做法是用豬瘦肉末和各種香萊,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烤魷魚
這是胡志明市小吃的一大特色。小車上有一盆通紅的炭火,一旁擺著魷魚干。魷魚大小隨顧客自己挑,魷魚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黃後,再壓成又長又大的薄片,然後塗上黃皮醬、辣椒醬等作料,捲起來吃。
水果
越南四季都有水果珍品,有名的果品,有香蕉中的臘蕉、蘋果蕉,橘中的李仁橘、前江橘,柚子中的青茶柚、邊和柚,菠蘿中的檳力菠蘿,芒果中的高嶺芒果,菠蘿蜜中的處女蜜,荔枝中的清河荔枝、邦美蜀荔枝等。榴槤更是味道香美的果晶。
越南服飾文化
越南國服
越南女子習慣在正式場合穿著國服「長衫」。長衫是越南女性獨特的傳統服飾,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款式類似中國旗袍,但衣褲自腰以下開高衩,配上同花式 或白色布料的寬松長褲,不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
越南長衫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還不相當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非常合身好看,個人和衣服都格外凸顯啊娜多姿。頭戴竹笠、身穿開叉長衫及一襲長褲,恐怕是大多數人從越戰片中或圖片獲得的「越南人」印象,但如果你是乘搭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到越南,機上空中小姐的傳統 服飾,一定會使你忍不住多看兩眼。
這種已成為越南國服的傳統服裝「ao dai」,有點類似中國 的旗袍。長衫部份,腰部以上剪裁合身,腰部以下寬敞,左 右各開叉至腰部,內著寬筒喇叭褲。極盡合身的上衣,配上飄逸的裙擺及長褲,無疑將嬌小玲瓏的身段襯托得更優美, 特別是開叉下似隱若現的白晰小腹,更不時流露萬種風情。
現在越南女性所穿的國服,無論在布料、色彩,或款式方面 ,都較從前多些變化。例如,從前的裙擺比較長,而現在的 長度約離地面十至二十公分,年輕少女則偏好及膝的長度,方便駕駛機車。此外,從前的服裝顏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婦 女喜好茶色,中部婦女偏愛紫色,南越婦女多著白色或前面 綉花,但目前幾乎沒有分別。為了特意強調傳統國服的優雅 ,西式高跟鞋也成了不可缺少的配件。
數十年前,越南婦女在外出或見客人時,多著「Ao Dai」,但自一九四五年革命成功後,政府曾經針對服裝作過改革, 於是著這類服裝的人漸漸減少,加上實際上的方便和受西方 文化的影響,目前這種國服幾乎只有在結婚、慶典或選美會上才可見到了。
近年來,越南政府也開始鼓勵婦女在正式場合穿著國服,同 時也規定初中以上的女學生以傳統服裝為校服,所以當我們 在胡志明市街道上,時有遇到穿著傳統服裝的竟然都是女學 生。
大慨因為「革命任務」的需要,一九五四年南北越分裂後,北越政府將越南服裝作了一次改革,中部、北部婦女以穿白 短衫「Ao Baba」黑色長褲,短衫為圓領、長袖,前面有扣子,兩旁有口袋,有點像日本式的睡衣。
除了長袖外也有人穿半袖或無袖的短衫,短衫幾乎都在長褲外。(一套勞苦大眾的打扮)最 近,年輕的婦女也逐漸改變樣式,擺脫過去「革命年代」單調的式樣。當時北越地區的男女老少,清一色「Ao Baba」外,也有所謂的人民服(即藍色工人裝)軍人的服裝也差不多同 款(顏色為綠色),這位服裝設計師應該得『百搭萬用服裝設計大獎』。
南越的女性,受西方文化較深,服飾上也較為西化,特別近年來對外開放,國外的時裝充斥市場,年輕人似乎將牛仔褲視為「現代」的符號,而胡志明市也有不少女性開始穿著西式裙裝,甚至在某些場所也可看到迷你裙。當然,大多數的越南婦女仍然相當保守,堅守穿長褲的傳統。
冬天時,中、北越氣溫較低,但年輕的一輩,不願穿棉襖,而改穿毛衣或夾克,南越氣溫較 暖和,幾乎終年如夏,一件外套就可以度過整個冬天。
和許多民族一樣,越南人在婚、喪、喜慶等重要節日中,也有特別的服裝,例如,在傳統結婚典禮時,新郎和新娘都必須穿著正式的傳統禮服。新郎身穿絹質黑色或深藍色長袍,頭戴同色布帽,新娘穿白絹質黃色國服,外披白紗長衫,頭戴黃色布帽。由於部份越南人信奉天主教,所以結婚時也著西式白紗舉行婚禮,而也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偏好西式禮服,因此出租西式禮服的商店到處可見。喪禮時,家屬需著素色的傳統服裝,頭上綁白布條,而參與祭祀的男性需著黑色服裝,女性則著素色服裝。
笠帽
提起越南服飾,當然也不能不介紹最能代表越南特色的帽子 ── 竹笠
越南的竹笠,是用草和竹子編成,質輕、透氣、防曬及防雨,非常適宜低緯多雨的氣候,它最大的特徵,是它的圓錐狀的造型。據說,越南的斗笠是為了配合從前農民們的長發。大約在二十世紀初,當時,無論男女都留長發,外出耕作時,為了方便,必須用布將頭發纏在頭頂上,而可大可小的圓錐橫切面,恰好能適應各種尺寸的頭,於是這種形式便一直流傳下來。即使到了今日,無論農村或城市,也無論男女老幼,這種斗笠仍然廣受喜愛。越南笠帽原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論是外出工作或上街都會戴著它,長久以來早已成為越南人的標志之一,而到越南的觀光客更喜歡帶回家做紀念,使越南的笠帽走入藝術的層面。越南笠帽最出名的莫過於順化笠帽,不但做工精細,質材也特別考究,例如必須選擇青嫩足歲的葉子,因為若太老色澤易變黃、粗糙且不夠柔嫩,有了適當葉片之後,更要有適宜的曝曬時間,然後放在火上烤得剛剛好,才不會讓葉片變得斑剝或起麻點。此外,順化笠帽在兩層葉片之間,還會加上順化古城表徵的透明圖案,有時也會是一首歌謠或古詩,相當別致。
漆器
越南漆器的製造技術最早可溯至三~四世紀,其產品包括畫作、屏風、盒子、花瓶、托盤及棋盤等,目前並且已漸漸成為越南的出口大宗。漆器的製作過程頗為繁瑣,首先需選好畫板,在塗上數層漆料之前皆不可有任何損壞或刻痕。選好畫板後,先塗上薄溥的一層棉花或絲料,再塗上一層漆,然後放在陰濕的地方2~3天,等掠乾再塗另一層漆,為了使表面光滑,漆匠通常會再塗上一層由磨粉、鋸屑及陶土製成的漆料,等這些塗料乾了之後,再用濕的浮石來琢磨畫板的表面,每次塗上新漆之前都必須用幾天的時間來掠乾畫板,經過4~5道重復的手續後,才能開始在畫板上作畫。
如果漆匠選擇蛋殼或其他軟體動物的殼,還必須將圖案的形狀刻在上面幾層的漆料上,再用黑色的漆料將凹處塗黑,這些黑色塗料具有黏著性,只需用小鐵槌輕敲圖案上的蛋殼便可使之附著在上面。越南漆器的製作過程實在是相當繁瑣,因此,越南人也不斷在研究擴展漆器藝術的潛能,使越南漆器成為細致且富創意、頗富民族特色的藝術。
胡志明鞋
「胡志明鞋」也是世界有名的越南鞋。原來在革命之父胡志明領導越南對法作戰時,許多軍民,拿從法軍奪來車輛的輪胎作成涼鞋,既耐用又方便,又不用錢購買,幾乎人腳一雙,於是稱為「胡志明鞋」,現在經濟開放了,則改為用皮或合成皮製作,成為一般人民的外出涼鞋,但一些年 輕人還是喜歡穿皮製的拖鞋出街。
Ⅵ 越南人為什麼對吃貓肉情有獨鍾
越南人瘋狂吃貓肉到了什麼地步?您可能無法想像,在街上基本見不到流浪貓,因為每年吃掉的貓多達400萬只以上,而且這個數量每年還在上增中。
那麼為什麼越多南人那麼愛吃貓肉呢?大致可分為3個原因。
原因一:落後貧窮。 二戰過後,越南人們過得民不聊生,為了生存,什麼東西都吃,當然狗肉、貓肉也不例外。何況是肉食,比啃樹皮好多了。貧窮總是能揭露出人性,別說是貓肉,有時人吃人都有。漸漸地養成了吃貓肉的習慣,如今已遍地開花。
原因二:飲食習俗。 老一輩的越南人,認為吃貓肉能帶來幸運,算是一種迷信吧。其次是覺得貓是老虎的化身,吃了能像其強壯有力,還能提高性功能。這一點,好像在東南亞地區不謀而合達成了共識,我國民間也認為吃某些動物肉,能補腎壯陽,異曲同工之妙啊。故此,貓肉被稱為「小老虎肉」。
原因三:貓肉口感。 這個才是「罪魁禍首」,越南人認為貓肉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脂肪有種特殊的香味,貓腸則是最受歡迎的,說脆韌有嚼勁,越吃越香。況且烹飪貓肉的菜餚,多達二十幾種,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對貓肉的大量需求下,貓的數量急劇減少,導致越南發生了空前鼠災,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在上次文章有講到,為什麼越南人吃的老鼠可圍繞地球好幾圈,是有前因後果的。)
於是越南政府下明文,禁止吃貓肉。當然無法阻止越南人多年愛吃貓肉的習慣,越禁越狂。當地的貓不夠吃了怎麼辦?如今多數是從中國走私過去的,價格自然也高了,通常一隻品質佳的貓,可以賣到80萬越南盾,相當於人民幣236塊。這么昂貴的價格,依舊有吃貨們為之付出。
不要以為只有越南人吃貓肉,中國人吃的數量排第二,沒人敢說排第一。有人想說沒見過啊,哪是您沒來廣東、廣西看看。特別是現在冬天,人們認為吃貓肉很溫補,能加強體質,抵抗寒冷。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做法,紅燒、燉湯、貓丸子、煎炸油燜,火鍋更是火熱朝天。
只要不觸碰法律情況下,吃不吃是個人愛好,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我們有權自由言論,但無權剝削。您認為呢?
佘小廚(完)
越南和廣西山水相連,海岸線長,山多洞相連。他們也喜歡吃狗肉,但由於當地鼠害多,貓就覺得寶貴,有人偷殺,有人販買走私,自家養的都怕別人偷吃。他們也同順德人一樣,認為貓和蛇煲吃是一道叫龍虎鬥的菜名,很好吃。當時越南近海,口味重,吃貓肉感覺比狗肉更鮮甜嫩滑。越南人喜歡飲啤酒,貓肉用大蒜爆炒或煲湯,是飲啤最好的下酒料,非常流行。另外有人說,越南人有點迷信,認為貓就是虎,很有靈性,把貓叫作小老虎,有威嚴。還有人傳說,貓大補氣血,比胎盤還好,能疏風通絡,很附合越南地理環境鄉需求,所以情有獨鍾。但最主要還有,越南人農歷初一要吃貓肉,農歷三十要吃狗肉的習俗流行,所以就越來越多越南人吃貓肉的習慣。……有幸受邀,草草而發,多謝!
為控制鼠害問題,越南政府早已禁止民眾吃貓肉,但這無法打擊民眾吃貓肉的熱情。在很多餐館,貓肉極其暢銷,還被賦予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名字——「小老虎」。由於貓肉需求大,價格高,不少不法分子四處偷貓,令貓主人心惶惶。此外,從鄰國走私貓現象非常猖獗,很多來自中國、寮國。
玉林「狗肉節」,相信大家對此都不陌生,特別對於我們愛狗人士來說,這是一個心痛的日子。在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節日,是一種歡度夏至的民俗,但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極凶惡的惡俗!但這種慘劇不僅發生在我國,在越南一些貓肉餐廳正逐漸興起。
在越南,你可能看不到流浪貓,不要奇怪,因為它們都成為了貓肉館里餐桌上的一道菜.
越南人吃貓肉到什麼程度呢?由於需求量過大,流浪貓和很多民眾家裡的寵物貓都被餐廳想辦法抓來端上餐桌,然而這些也還是不夠,餐廳甚至變態到從鄰國偷偷進口貓咪。以至於導致越南部分地區出現了鼠災,因為沒有貓去抓老鼠了。(我能說活該嗎?是人們貪圖口舌之欲導致破壞了生物鏈條)ﻪﻪﻪ他們是如何烹制貓肉的呢?在河內中心地帶的一個小餐館里,一隻貓正准備被殺死以款待飢餓的客人:先是淹死,再剃毛,再把身上的皮毛燒光,然後再切碎,用大蒜炒。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吃狗肉的習慣,但是在越南,當地人卻對吃貓肉情有獨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越南當地不僅吃狗肉是合法的,而且還有關於吃貓肉的習俗,當地人把貓肉稱為 「小老虎」 ,每個農歷月的初一,都要吃貓肉。
因為貓肉不僅營養豐富,口感比狗肉還要嫩滑。
當地人認為,貓肉能夠治療很多疾病,例如風濕、燙傷、腰酸腿疼等等。不僅如此,他們還會把貓尿滴到耳朵里,治療耳部疾病。
在越南,貓肉的需求量非常大,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所以很多不法分子,會四處偷貓,弄得越南很多人都不敢養貓。
在越南的街道上,根本看不到流浪貓。因為流浪貓一出現,就會去抓去淹死,然後賣掉或者吃掉。
越南人把吃貓肉當做一種傳統,他們認為每個月都吃貓的脊柱,將會擁有像貓一樣敏捷的能力。
也因為越南人對吃貓肉情有獨鍾,導致當地的老鼠越來越多,泛濫成災。
在越南首都河內,不少餐館都售賣貓肉,公然對抗政府的禁令。為了控制河內的鼠害問題,越南政府早已明令禁止民眾吃貓肉,但這無法打擊民眾吃貓肉的熱情。
在河內的一家貓肉料理店裡,廚師把一隻只活生生的貓按入水中淹死、剝皮,然後把它們的身體切成小塊,再加入蒜頭一起油炸。該餐廳的經理蘇萬容介紹:「很多人來吃貓肉,因為他們想嘗試新口味。」
在這股吃貓肉風潮的影響下,河內的大街幾乎看不到流浪貓。當地不少養貓者也因為擔心寵物被捉走,不得不把貓關在家裡。
由於本地貓的供給趕不上水漲船高的需求,河內一些餐館有時還到鄰國泰國或寮國進口活貓。但蘇萬容介紹,餐館的貓主要是向河內當地的養貓商購買,並不涉及法律問題。
據報道,當地人通常選擇在農歷初一吃貓,而農歷三十則吃狗肉。生意好的時候,一家餐館一天大概能接待100名顧客。根據大小和做法不同,每隻貓的價格在50到70美元(約合人民幣309到432元)。
44歲的河內人阮丁慧是忠實的「貓肉粉」。「我不想殺貓,但這個地方賣貓肉,所以我也喜歡吃。」
另一家貓肉餐館的廚師黎玉天會把親手養大的貓做成顧客餐桌上的 美食 。「越來越多的越南人喜歡吃貓,因為貓肉比狗肉鮮甜嫩滑,好吃得多。」他說。
63歲的獸醫黃玉保認為:「越南曾經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處於戰爭狀態。」他說。「為了生存,我們什麼都吃,昆蟲、狗、貓甚至老鼠……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越南人開始養寵物,熱愛貓和狗,但舊的飲食習慣並未完全被消滅。黃玉保說,現在幾乎沒有人為了吃而養貓狗,因此餐館里大多數的貓都是偷來的。
很多貓主人現在都不敢讓貓出門。「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養貓,失去它我們一家人都會很難過。我們都厭惡了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一位貓主人說。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覺得吃貓肉的人好「狠心」,由此可見常吃貓肉越南人還真的很野蠻。我覺得越南人對吃貓肉情有獨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賣貓肉可以盈利,貓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或者說越南人沒有強大的保護動物的意識等等,所以導致現在越南人對貓肉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還聽說他們瘋狂到連街上的寵物貓都會下手,還有人說 到越南 旅遊 一定要嘗嘗貓肉火鍋呢?唉,搞得在越南養個貓都怕怕的。
其實越南政府是禁止吃貓肉,因為貓本來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鼠害問題,盡管有一部分人會有這個不吃貓肉的意識,但還是阻止不了在越南很多地區都吃貓肉。所以在越南的街上我們很少可以看到寵物貓,因為養的寵物貓一般都關在家裡以防出去遇害。吃貓肉是一件很 殘忍的事, 在越南河內有的餐館是把活生生的貓放在水裡淹死,然後在剝掉身上的毛,切成一塊一塊後加點調料就油炸起來了。除了看到殘忍的一面,可能有的人會說吃什麼動物還不都是一樣的手段?唉,親眼看到這一幕受不了的女孩子還會暈過去吧?
雖然貓肉應該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或者喝點小酒吃上幾口炸貓肉一定覺得很爽吧?不過我覺得這種行為還是少吃比較好,網友說:「 覺得人根本沒必要委屈和贖罪,每天需要吃別類動物來維持自己生理的 健康 ,就算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說;贖罪完全沒必要,就算有必要好像我們幾輩子都贖不完罪!何必呢,生物鏈就是如此。好人不長命不過是一種狹隘的價值觀看法罷了。 」唉,反正我這輩子都不會吃貓肉的。
飲食習慣而已,沒什麼好奇怪的。
在兩廣地區有道名菜,叫做「龍虎鳳」,用的主要材料就是蛇、貓還有雞,不過這些年來可能是太多人無法接受,這道菜在現實中也越來越少見,尤其這道菜中要用到貓肉。為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與心理,不少餐廳將這道菜中的「虎」給去掉了,變成了龍鳳湯。
而說起吃貓肉,越南才是真正的熱衷,越南每年要吃掉至少400萬只貓,而且還在不斷上升,由於越南吃貓的風俗,越南的城市之中基本上是見不到流浪貓的,而且由於越南本土的貓數量實在不夠,越南每年還要從寮國等國進口大量的貓。
越南對於貓肉的情有獨鍾,也是有深刻的 歷史 文化原因的。
古代的越南,與如今的兩廣一樣,同屬百越之地,而史料記載,越人的很多支系部族都有喜食「蚌、蛇、魚、鱉、蛤」等腥味之物的習俗, 這些對於沿海地區的越人來說都是天然 美食 ,《淮南子》與《史記》中都提到南蠻吃蛇與貝殼動物的風俗。
而越人在古代形成這樣的飲食習慣,也是因為環境所導致。當時的百越之地叢林水澤密布,土地雖然肥沃卻太過濕粘開墾困難,人們為了生存只能去盡可能獲得天然的食物,抓到一切能夠抓到的能吃的食物,而 熱帶地區的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都成為了越人的盤中餐,對中原人來說可能非常奇怪的口味,在越人那裡就完全不覺得。
在中原,通常情況下人們並不怎麼吃貓,李時珍的醫書中就有對於貓肉的記載,認為貓肉是一種熱性食物,冬季食用可以進補,但作為一種肉類,貓肉有揮之不去的酸味,並不好吃。
除此之外, 傳統文化里的貓可不是一種尋常的動物,貓與狐狸、黃鼠狼等動物類似,被視作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相當邪門兒,所以人們也並不敢輕易傷害,更別說去吃了 。
然而在越南,這些在中原盛行的對於貓的說法就完全不同。雖然深受中原文明影響,但越南文化還是與中土有所不同。 越南人認為,貓肉是一種具備高級口感的肉類,尤其是貓腸,非常有嚼勁, 越吃越香,越南認為貓肉比牛羊肉跟大多數的肉類都要好吃 。
再者,中醫理論中的不少觀點被越南人進行了新的解讀,越南人認為,貓是一種非常敏捷的動物,而人如果吃了貓肉,就能繼承這種敏捷,使得身體更加靈活。 由於貓與老虎同屬貓科,貓也被稱作「小老虎」,當然,越南其實以前也有食用虎肉、虎骨的習慣,而現在雖說沒虎可食,但越南人又盯上了貓,貓在越南也算是虎的一種替代品。
除此之外,越南人吃貓還有很多的現實原因。
越南近代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後,陷入了長久的戰亂之中,直到上世紀70年代前,越南的硝煙彌漫了百餘年,而 長久的烽火四起使得越南當時的生活非常貧困,很多地方的越南人都是食不果腹的狀態,人們為了生存,只能有什麼吃什麼 。
就好像柬埔寨養成了吃蜘蛛的習慣,越南人吃貓肉的習慣,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雖然貓身上也沒什麼肉,但好歹比吃草根樹皮什麼的,或者挨餓要好多了,越南人開始吃貓之後,竟然還發現貓肉挺好吃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改不掉的習慣,就這么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 。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接受不了吃貓肉,但畢竟各國風俗不一樣,就像瑞典的鯡魚罐頭,日本的鯨魚肉,義大利的卡蘇馬蘇,利比亞的駱駝脂肪等等,在除了本土之外的其他地方,大多都是難以接受的食物,越南的貓肉也是如此。 外人再怎麼看不慣不能接受,那也是外人的事情,越南人該怎麼吃,還是會怎麼吃 。
不論任何國家的任何人,只要他們沒有做危害人類,危害地球,危害和平的事,那麼就不管你的事。到一個地方首先要尊重當地人的習慣和風俗。同樣,我們有些地方的人自古以來就有吃狗肉的習慣,歐美的世界警察總是說三道四。國內的一些美狗們也跟著起鬨。一個道理,別以為自己是文明的,歐美是什麼什麼的。我們中國人要知道,我們是禮儀之邦!
為啥越南人這么瘋狂吃貓肉 太簡單了 越南人外號是啥 越南猴子 對吧 貓外號是啥 小老虎啊 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啊 越南猴子認為把貓吃光 他們就能當王了 崛起了
都是傳統習慣,比如南方人也愛吃蛇,貓,老輸,蟲子,甚至有蠕蟲,北方人都感覺無法想像,人家確吃的滿嘴就油,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非洲人也是人就黑,中國人就黃(我不認為是黃)美州人就白一樣的道理!!!
Ⅶ 越南惡心的飲食
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被尊為國教。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
· 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 越南人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如高棉族)多行合十禮。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外人到他們家時,不能從坐卧的人身上跨過去,不能睡在婦女的房門口和經常來往的過道上,不準進入主人的內房。在少數民族家中,絕對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間里。有些少數民族住竹木高腳屋,習慣在樓上席樓坐卧。進屋要脫鞋,否則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在北方京族家裡,由最老一輩的男人作主,南方的京族由最老一輩的女人當家。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敬老的習慣,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條凳子專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準坐。
· 有些少數民族很好客。客人來到他們的家中,常用本民族最喜愛喝的酒和愛吃的生冷酸辣等食物待客。因此,客人即使不合胃口,也要盡量地吃,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壇酒,即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即輪流吸的第一口)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謝謝不再喝了(吃飯時也是這樣)。
· 在越南不能隨意摸別人的頭部,包括小孩。
· 當村寨路口懸掛有綠色樹枝時,是禁入的標志,外人不得進入。
· 南部越南人認為左手不潔,因此不要用左手行禮、進食、送物和接物。
Ⅷ 在 商務 中 越南和中國 的禁忌與愛好什麼意思
越南日常商務禮儀與禁忌
(一)衣著打扮
越南商人很注重個人外表。在重要場合,男士穿襯衫,束腰,更隆重的場合要穿西裝打領帶。越南商人認為領帶不僅是個人的外表還代表著整個單位的形象。越南商人參加談判時,如職位最高者系黃色領帶,對方從中可看出談判成功的希望。越南商界女士更注重著裝,最恰當的是A字裙,長度超過膝蓋以方便行動。在辦公室女士不能穿牛仔褲、T恤、短裙等,不能濃妝艷抹。男士要穿皮鞋,女士要穿高跟鞋,女士的鞋跟3到5厘米為宜。男士常穿黑色或棕色皮鞋,女士皮鞋為米白色或黑色。與越南商人談判時,不要穿太鮮艷的服裝,女士不要穿花裙。實例證明,衣著打扮是商務談判成敗的因素之一。以下案例是最好的證明。
廣西某公司總經理麥先生去越南洽談生意。麥先生穿T恤和運動鞋,中方翻譯也穿著隨便。越方公司代表卻穿戴正式。越方認為初次見面麥先生和翻譯的衣著不得體,說明他們不專業、不敬業,沒有誠信談生意。恰在此時,韓國某公司也派代表與越方公司談判,韓方代表穿著得體,言行謹慎,熟悉越南的進出口手續。談判結果顯而易見,原因不言自明,中方代表因不注意形象而失去了合作機會。
見面禮儀
由於中國與越南存在文化差異,為了建立良好的貿易關系,與越南人或越南商人見面時應使用越南人打招呼的習慣用語和方式來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與越南商人初次見面時不能過於親切地用手拍對方的背或肩膀。中國人常用的客套話如「請多關照」、「請多指教」等不必跟越南人說,避免越南人覺得對方過於客氣甚至虛偽。
2008年越南工商部副部長黃忠海先生來南寧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廣西某公司邀請他參觀公司並洽談合作項目。中方主持人致辭:「尊敬的越南工商部副部長黃忠海先生,各位代表團成員,大家下午好!」中方翻譯把這句話翻譯如下:「Kính th?a Phó B? Tr??ng B? C?ng th??ng Vi?t Nam, ?ng Hoàng Trung H?i và các thành viên trong ?oàn! Chào m?i ng??i!」乍一聽越南語譯文沒有嚴重的語法錯誤,但越南人卻感覺別扭,因為譯句不符合越南語開場白的習慣用法。越南語中,打招呼和道別都只用「chào+人稱代詞」的句式,因此翻譯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不必按漢語習慣把時間都說出來。在國際會議、商務談判等正式場合,越南語開場白句式應為「尊敬的+姓名+職務+代表團其他成員」。因此上句開場白應翻譯成:「Kính th?a ?ng Hoàng Trung H?i, Th? tr??ng B? C?ng Th??ng Vi?t Nam cùng các thành viên trong ?oàn ??i bi?u!」
致意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越南人很重視致意禮儀。學生在路上遇到老師須雙手放於大腿兩側、站穩並打招呼「Em chào Th?y/ C? ?! (老師好!)」。商人更講究致意禮儀,見到上級一定要打招呼。越南人不習慣「姓+職位」的稱呼方法,如「張經理」、「李處長」、「王局長」,諸如此類中國式的稱呼習慣,越南人習慣使用「親屬稱謂+姓名最後一個字」的稱呼方法。越南人偏愛親屬稱謂,在工作場合也常使用親屬稱謂。這與越南人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有關,越南人注重傳統的家庭觀念,長幼輩分有序。例如,一位越南經理名叫陳玉林,今年50歲,下級稱他為「Chú L?m」(林叔叔)。「Chú」漢語有「叔叔」的意思,但這里並不表示親屬關系,只表示陳經理比下屬的父親的年齡小,所以稱之為叔叔。越南人打招呼不需要稱呼對方的職位,如果下屬和領導的年齡差不多,可以說「Chào anh!」(大哥您好!),「Chào ch?!」(大姐您好!)。近幾年流行的稱謂把領導稱為「S?p」(漢語有「領導」、「老總」之意)。與越南商人交往時,如果中國商人能注意到越南人與中國人在稱謂習慣上的差別,尊重對方的習慣,將有助於兩國商人更好地溝通,更容易獲得越南商人的情感認同。
越南商務饋贈禮儀與禁忌
(一)越南饋贈禮物習俗
越南商人認為禮物能凸顯送禮者的身份,通常以「大方而不失文化內涵」為准則。越南商人初次見面時一般送有單位標識的紀念品,意在給對方留下第一印象。接到越南人的禮物時不能立刻打開或直接評價,否則被視為不禮貌。受西方文化影響,越南商人講究禮物的包裝,禮物大小適中,便於對方攜帶。贈送禮物要考慮到對方的年齡、星座、屬相、愛好等,才能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越南學者阮士勇博士在他的書中提到:「如果接受禮物的人收到禮物時既高興又感動,那就比送任何貴重的禮物更重要,更有效果。」 例如一位領導屬雞,命理屬木,送禮者不能送屬「火」或屬蛇的禮物,否則會引起該領導的誤會,以為送禮者在詛咒他。不能送喜歡穿冷色系衣服的人一件紅色或紫色襯衫;不能送貓給喜歡養狗的人。
(二)越南商務界饋贈禮物的忌諱
饋贈禮物要注意越南商人的忌諱。越南商人喜歡精緻的禮物,紅酒是首選,其他食品一般不作為禮物贈送。越南人喜歡單數,如數字「五」、「七」、「九」特別得到他們的青睞。「三」被認為是不好的數字,因為「三」與「三八」有關。如果送女士禮物的數量是「三」,對方會認為贈送者說她很「三八」。中國商人由於不懂越南數字涵義及饋贈忌諱曾導致商務合作失敗。2008年,山東某公司與越南某集團洽談設備出口問題。中方公司想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越南朋友,於是帶去了兩份禮物,一份是一幅「馬到成功」的國畫,畫上有八匹飛奔的駿馬,另一份禮物是一套茶具,有六個小茶杯和一個茶壺(總數是「七」)。中方代表認為八匹駿馬象徵好運,馬到成功,在中國文化中「八」還表示「發財」之意,「七」寓意「幸運之七(星)」,因此在中國人看來,「七」和「八」兩個數字的文化內涵是美好的,代表著幸運,發財。不幸的是,在越南商人眼中,「七八」是「失敗」的意思,「七八「的漢越詞發音為「th?t bát」,與「làm ?n th?t bát」同音(漢語為「打水漂」)。因此越方公司收到中方公司精心挑選的的禮物後很不高興,害怕會觸霉運。兩家公司的談判結果可想而知。
農歷七月被越南人認為是「孤魂月」,不能在那時給越南人送衣服或建築模型之類的禮物,因為越南人尤其是商人擔心孤魂野鬼來搶東西。在越南農歷七月裁縫店或建築行業一般都休業。由此看出越南人對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信仰,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越南人也不會輕易地拋棄固有的傳統文化觀念。
不能選擇棺材作為禮物。這與中國的習慣有天壤之差。在中國,送「棺材」模型寓意 「陞官發財」,但在越南送棺材等於詛咒對方去死。不能給越南商界朋友送萬壽菊、雞蛋花,在越南這些花用做花圈或拜佛。
越南商界人士的食物禁忌
為了更好地開展商務合作,越南人的食物禁忌值得中國商人了解。越南人農歷月初忌吃狗肉、鴨肉、魷魚、墨魚、明蝦、螃蟹等,在越南,講究的人家在農歷月初不會購買這些食物,更不會食用這些食物。越南人喜歡吃狗肉,但很多越南人信佛,農歷月初越南人忌吃狗肉是不想殺生,越南人在農歷十五後才吃狗肉。越南商人認為要想生意興隆就要積德,農歷十五前絕不會觸犯禁忌去吃狗肉。有的中國商人到越南洽談業務時恰逢農歷月初卻提出想品嘗越南的狗肉,這樣的要求讓越南主人為難,如不點一份狗肉會被中國客人誤會,認為越南人不熱情,但真的要去吃狗肉也找不到賣狗肉的店鋪。在越南傳統文化中,鴨肉、魷魚、墨魚有「黑色」、「不吉利」之意,商人很忌諱這些食物。明蝦往後游、螃蟹橫著游,被認為是不能前進的生物,所以也是商人忌諱的食物。
Ⅸ 越南人的飲食習慣跟中國的飲食習慣為什麼那麼相似
說起越南我們都知道這是我們的鄰國,在歷史的長河裡,曾經跟我國有過摩擦,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個國家的外交非常友好。那麼,越南人的飲食習慣跟中國的飲食習慣為什麼那麼相似?
越南和我國雲南河口緊挨著,受到了影響。在雲南河口和越南有著一道關卡,每天的清晨,很多越南人都等著我們國家開關放行,這樣他們就能夠到這邊來購買越南那邊緊缺的物資,來滿足他們的每日所需。所以,從我國進口的產品要比他們越南的特產會很多同樣飲食習慣,也受到了雲南河口的影響。
越南的飲食習慣與我國的廣西,雲南以及廣東地區一些民族非常相似。吃飯的時候也使用筷子,而且他們特別喜歡清淡的食物,有些越南人還特別喜歡吃酸辣的食物,同樣的飲食習慣也讓越南人的長相跟廣東廣西人相差無幾。
Ⅹ 越南飲食習慣
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曰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甑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棕子是特色食品,過節時食大個糯米粽子。
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肉、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鄰近我國,廣東菜館在這里早有開設,越南人受廣東口味影響較深,喜歡喝中國茶,喜歡吃魚、蝦、鮑魚、海參、魚翅、瘦肉和雞,也愛吃狗肉。吃萊口味宜清淡,不喜歡吃辣,喜歡吃糖醋類和醋溜類萊餚。烹調喜炸、清蒸、燒鹵等。不論城市或鄉村,火鍋都是經久不衰、受人歡迎的。越南人愛用花生油烹制菜餚。特別喜歡用干蒜瓣來炒牛肉。竹筍是越南人喜吃的萊餚。
越南海岸線長,海產多而價廉,在一些沿海城市如芽庄等,餐廳供應的海鮮很有特色。越南的湖泊、河港、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魚的吃法多種多樣,熬、煎、煮、腌等。越南人將一些墨魚、蝦或魚肉等腌過,將炭爐放在餐桌上,上鋪鐵網,客人就將墨魚等放在網上烤熟,很受遊客歡迎。尤其喜歡食用鮮魚加工而成的「魚露」,魚露是魚肉和鹽溶化而成的汁液。魚露是佐餐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故有「看魚露下飯」之說。農村中還喜歡做小螃蟹湯。
越南人喜歡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是越南的傳統吃法。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還有各種香菜,如芫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作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