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1945年建國後是哪一年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
1950年。
中越兩國於1950年1月18日建交, 尚未從內戰中恢復巨大的戰爭創傷的中國開始向越南無償提供了累計達幾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越南爆發戰爭後,更有大量物資無償贈送給越南並派出大量科技人員幫助越南發展工業,支持越南作戰,最終迫使美國簽訂停戰協議。中國一直還以很低廉的價格把礦產品出售給越南。
1958年,越南「承認南沙群島屬中國」國書原件。原件譯文: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府尊敬的(周恩來)總理同志:我們鄭重的向總理同志聲明: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承認和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8年9月4日所作的關於中國領海的決定和聲明。我們向總理同志致以誠摯的敬意!1958年9月14日於河內敬致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志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總理:範文同(簽名、蓋章)。
現任中國駐越大使孫國祥,2008年12月16日遞交國書。
現任越南駐華大使阮文詩,2008年9月19日遞交國書。
2. 中國和越南建交時間
中越兩國於1950年1月18日建交.
3. 越南什麼時候和我國簽定的和平條約
1999年,經過多年談判,中國和越南簽署了邊界條約,但具體分界線仍然被保密。這次的條約中包含了較小的邊界調整,一些土地被歸還給中國。越南官方媒體報道新邊界事實上於2001年8月左右實施。
請採納
4.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中國哪一年和越南建交
1950年1月18日建交,70年代關系惡化,沖突近10年但一直沒有宣布斷交。
1991年11月,應中國的邀請,越團隊訪華,雙方宣布結束過去、開辟未來,關系實現正常化。
5. 中國與越南有怎樣的歷史關系
清代學者永、紀昀(yún)所編《四庫全書總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對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歷史關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漢迄(qì,到)唐,並為州郡……安南自宋以後,世其職(職:賦稅、貢品)貢。」通常,史學家稱越南獨立前為「郡縣時期」(亦稱「北屬」或「內屬」時期),稱其獨立後為「獨立時期」(或稱「自主時期」、「宋元明清時期」)。這說明,越南獨立之前和獨立之後,中越兩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不同的。
許多中國古籍,比如《史記》、《尚書》、《禮記》、《淮南子》、《呂氏春秋》、《論衡》以及《楚辭》中,都有有關「交趾」的傳說與記載。在遙遠的古代,由於「道路悠遠,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們想像中的「炎荒」、「徼(jiào,邊界)外」之地。後來,通過不斷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實就是為了開辟通道),人們才對那裡的情況,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傳說與記載告訴人們,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區已經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徹底廢除了「封諸侯,建藩衛」制度,在全國全面實行郡縣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嶺南,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廣西南部一部分地方。從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國版,交趾也便由「域外」變成了,「域內」。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原為南海郡龍川縣令、後任南海尉的趙佗兼並三郡,割據自立,於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趙佗為南越王,用以籠絡趙佗。趙佗治越有方,使那裡的人民安居樂業,為歷史學家所稱道。
漢元鼎(漢武帝劉徹年號)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漢武帝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以樓船(水兵)10萬,分四路進攻南越,並於第二年在南越地設儋耳(daněr)、珠崖。南海、合浦、蒼梧、鬱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內一帶,下轄10個縣;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靜和義安一帶,下轄7個縣;日南郡在最南,下轄5個縣。縣大約相當於原雒(luò)越人的一個部落,仍然由部落領袖管理。此三郡所轄地域大抵相當於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區。為了加強統治,漢朝廷還在九郡之上設交趾部,委派刺史統轄。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經濟、文化發展趨向,都為後來越南國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會的發展做了准備。其時,憑借便利的水陸交通,三郡便與今天的兩廣地區和內地有著頻繁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往。同時,三郡也是漢朝與東南亞、西亞各國海上交通的要沖,特別是日南郡,更是漢朝對外貿易的一個窗口。
三國時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歸屬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屢有變動,先設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護府並派都護鎮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設若干州,由刺史統管。此後,唐還曾在安南設置節度使、經略使,以實行對那一地區的統治。
公元9世紀後半葉,黃巢大起義給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擊。歷時10年的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唐王朝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名存實亡。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在越南的統治自然也難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權,唐王朝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委任他為節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顥(hào)繼任節度使後,重新規定地租額,免除農民勞役,並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這就意味著,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權從這時起已經建立。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封建統治力量進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階級的代表吳權以愛州(今清化省)為根據地,自立為王。新政權在開始時是不穩定的。從12世紀中葉到11世紀初,又先後經歷了「十二使君之亂」(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個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戰,歷史上稱為「十二使君之亂」)和丁氏、黎氏兩個王朝(公元968年,最強大的使君丁部零鋤平其他使君,統一安南,建大瞿越國;公元981年,丁朝部將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蘊建立起一個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權才趨於鞏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當時的越南王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為南平王;1164年,宋「特賜(越南)安南國名」,封當時的越南王為安南國王。史家認為,安南立國,標志著越南結束了「內屬」(或「北屬」)時期,中越兩國間國與國的關系才正式開始。而實際上,直到188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的幾百年間,越南歷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國保持著藩屬與宗主的關系。
1802年(清嘉慶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國國長阮福映按照慣例向清廷遣使請封,「且請改國號為南越」,清廷最後降旨,同意定國號為「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國名由此時起沿用至今。
6. 第一個宣布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誰
是前蘇聯。蘇聯1949年10月2日建交。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後,第二天蘇聯與新中國建交,隨後朝鮮、越南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同中國建交。蘇聯是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朝鮮、越南等國家也相繼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詳細介紹:
中國政府任命以新華社記者身份常駐莫斯科的戈寶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使館參贊兼臨時代辦,立即開始中國駐蘇聯大使館的建館工作。戈寶權因此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駐外的外交官。蘇聯則任命前駐北平總領事齊赫文斯基為蘇聯駐華使館參事兼代辦。兩國使館代辦分別向駐在國政府遞交了介紹信。
經雙方相互同意後,蘇聯任命其資深外交家尼古拉·瓦西里維奇·羅申為首任駐華大使,我國任命外交部副部長王稼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駐蘇聯大使。
7. 歷代中國與越南的關系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19世紀法國天主教勢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19世紀初期,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
(7)越南是如何決定與中國建交的擴展閱讀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華夏地區。當時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一帶,部落極多,各自為政,沒事互毆,從未統一,史稱「百越」。經過六、七年的大戰小戰,秦橫掃百越夷人,將秦帝國版圖擴大至此。隨後控制當地並建立了郡縣政權,並將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2、漢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國,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實施直接統治。
此後,越南北部地區在長達1000多年時間內,都成為中原王朝管轄的州、郡、縣行政區,漢代稱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稱為「千年郡縣時期」。
3、元明清時期的中越關系
元朝的蒙古鐵騎是一支幾乎征服了全部亞歐大陸的草原鐵騎大軍,令歐洲人也聞風喪膽。但是,當他們來到亞洲大陸南端的一個小國家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明朝時期,黎季楚篡權,建立大虞國。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滅掉了黎氏,駐軍安南。但好景不長,趁著永樂帝屍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將明軍趕出安南,建立大越國(黎朝)。從此,中國再沒有直接管轄過安南地區了。
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法國傳教士幫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順化(今河內)。1803年,清朝嘉慶皇帝詔改安南為「越南」,命廣西按察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向清朝稱臣。越南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8. 越南基本概況,急用呀!
越 南 概 況
國名: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國慶日(獨立日):9月2日(1945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
越南共產黨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胡志明誕辰日:5月19日(1890年)
國旗:越南憲法規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為長方形,其寬度為長度的三分之二,紅底中間有五角金星。」即通常說的金星紅旗。國旗旗地為紅色,旗中心為一枚五角金星。紅色象徵革命和勝利,五角金星象徵越南勞動黨對國家的領導,五星的五個角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和青年。
國徽: 呈圓形。紅色的圓面上方鑲嵌著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下端有一個金黃色的齒輪,象徵工業;圓面周圍對稱地環繞著兩捆由紅色飾帶束扎的稻穗,象徵農業;金色齒輪下方的飾帶上用越文寫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國徽圖案是1956年選定的。
國歌:越南的國歌是《進軍歌》。《進軍歌》1945年8月革命前產生於越北解放區。1946年召開的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二次會議正式確定《進軍歌》為國歌。1955年第一屆國會第五次會議根據政府建議對《進軍歌》的歌詞作了一些小修改。1976年7月2日,統一的越南國會通過決議,確定《進軍歌》為全國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進軍歌》的歌詞有兩段。第一段歌詞是:
越南軍團,
為國忠誠,
崎嶇路上奮勇前進。
槍聲伴看行軍歌,
鮮血染紅勝利旗。
敵屍鋪平光榮路,
披荊建立根據地。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越南軍團,
旗標金星,
指引民族脫離火坑。
奮起建設新生活,
打破枷鎖一條心。
多年仇恨積在胸,
為了幸福不怕犧牲。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自然地理:32.96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和柬埔寨交界,東臨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地形狹長,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紅河,南部的湄公河。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為平原。1989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9.8萬平方公里。越南全國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高溫多雨,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河內時間:GMT+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個小時)。
人口:7870萬人(截止2001年7月)。有54個民族,越族(京族)佔88%,還有岱、芒、儂、傣、赫蒙(苗)、瑤、占、高棉等。官方語言為越南語,通用越南語。主要宗教有佛教,還有天主教、和好教和高台教。有華人100多萬。
首都:河內 (ha noi) ,人口:267.2萬人(2001年)。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6.5℃。
國家政要:越共中央總書記 農德孟,2001年4月當選;國家主席陳德良,1997年9月24日就職;國會主席阮文安,2001年6月當選;總理潘文凱,1997年9月當選。
簡史:越南古時作為中國郡縣達千年以上,公元968年成為獨立的封建國家。1858年法國勢力侵入。1874年越王室和法簽訂和約,把南部割讓給法。1884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30年胡志明創立了印度支那共產黨。二次大戰中又被日本侵佔。1945年越南共產黨領導八月革命成功,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進行了抗法戰爭。1954年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得以簽署,越南北方(北緯17度以北)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美越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同年3月美軍開始從南方撤走。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舉行全國普選,7月宣布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行政區劃:1996年11月,越南九屆國會十次會議把全國劃分為57個省和4個直轄市。4個直轄市為:河內市、胡志明市、海防市和峴港市。57個省為:河江、宣光、高平、諒山、萊州、老街、安沛、北(氵旁加件)、太原、北太、山羅、富壽、永富、北江、北寧、廣寧、河西、和平、海陽 、興安、太平、河南、南定、寧平、清化、宜安、河靜、廣平、廣治、承天-順化、廣義、平定、富安、廣和、寧順、平順、昆嵩、嘉萊、多樂、林同、平陽、平福、西寧、同奈、隆安、同塔、安江、前江、檳木知、永隆、茶榮、芹苴、朔庄、堅江、薄寮、金甌、巴地-頭頓。
政治: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是國會常設機構。1992年4月15日通過的第四部憲法(1992年憲法)規定,設國家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國家主席為國家元首,由國會代表以無記名投票選出,任期五年;國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即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為國會常務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總理和國家副主席由國家主席提名,經國會選舉產生。
經濟:越南屬經濟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和石油等。其中煤、鐵儲量較大,分別為35.9億噸和8.6億噸。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資源約800—9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3年的24%增至1998年的28%。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經營旅遊業,1990—1995年,國際遊客年均增長40%。1996年達到160萬人次。1997年後遊客增速減緩(增幅6%)。2000年接待國外遊客200萬人次。主要旅遊景點有位於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位於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位於廣寧省的下龍灣等。越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1996年至2000年五年計劃期間,GDP年均增長6.7%,第一、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5%、12.2%和6.4%,糧食產量年均增長130萬噸,大米、咖啡出口躍居世界第二、三位。2001年越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為:GDP達325億美元左右,全社會投資總額增長16%(約1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0 .8%),外資到位資金約22億美元,新批外資項目400多項。幣值:1美元約合156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1850越南盾。
新聞出版:中央及地方新聞單位共450家。報社約150家,其餘為行業小報。主要報刊有:《人民報》,越共中央機關報,1951年創刊,在國外設有3個分支機構,1998年5月開設電子版;《人民軍隊報》,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機關報;《大團結報》,祖國陣線中央機關報;《西貢解放報》(越文和中文版),越共胡志明市委機關報;《共產主義》月刊,越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1956年創刊;《全民國防》月刊。越南通訊社是國家通訊社,1945年創立,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通訊社與之合並,在全國各省市及國外均設有分社。1998年8月開設互聯網(越、英、法、西班牙文)。「越南之聲」廣播電台成立於1954年,有四套對內節目,用越南語及數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對外廣播用中國普通話、廣東話、俄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尼語、寮國語、柬埔寨語等。越南中央電視台成立於1971年,可同時播送四套節目。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與中國關系:1950年1月,越南與中國建交。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兩國人民結下了深厚友誼。1991年11月,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部長會議主席武文傑率團訪華,雙方宣布結束過去,開辟未來,兩黨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1999年3月,中越兩黨總書記在北京確定了兩國「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的21世紀關系發展框架,標志著中越關系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9.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什麼時候建交的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與中國建交時間為:
越南:1950年1月18日
寮國:1961年4月25日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
泰國:1975年7月1日
緬甸:1950年6月8日
馬來西亞:1974年5月31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
汶萊:1991年9月30日
菲律賓:1975年6月9日
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至今,仍有18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
1、亞洲(1個):不丹;
2、歐洲(1個):梵蒂岡;
3、非洲(1個):史瓦濟蘭;
4、大洋洲(6個):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
5、北美洲(8個):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6、南美洲(1個):巴拉圭;
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國家都與台灣保持著所謂的「外交關系」,與大陸無外交關系。
10.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10)越南是如何決定與中國建交的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