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文字為什麼不是方塊字

越南文字為什麼不是方塊字

發布時間:2022-10-01 20:56:03

① 為什麼其他國家(或者亞洲以外)很少有國家用方塊字而是用拉丁字母組成的文字或者其他字母組成的拼音文

樓上的說法有誤。各國文字都有通過結繩記事開啟語言文字先河的過程,包括中國文字也經歷過結繩記事的階段。只是中國的表意文字沒有滅亡,使用至今而已。因為其他國家的原始文字早就死亡了。如埃及的古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但是現在埃及沒有人使用,也不知道不認識,只有幾個考古學者能認讀部分文字。瑪雅文化中的太陽、月亮的象形文字元號與中文的太陽、月亮幾乎一樣,但是瑪雅文明是死亡了的文明。
西方國家大多數都使用的是拼音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最早是由腓尼基人發明的。這種文字是用比較靈活,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希臘人改進了腓尼基字母而創造了希臘字母,伊達拉里亞人又改進了希臘字母創造出拉丁字母。中世紀時,日耳曼人受羅馬文化影響,用拉丁字母拼寫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語言。而斯拉夫人也受東正教文化影響使用改進了的希臘字母,即西里爾字母拼寫了俄語、波蘭語、羅馬尼亞語等斯拉夫族系的語言。有些文字,例如日語等同時使用了表意文字和表音字母兩種形式。
中文是世界上僅存的從古至今(中國文字的最早的形態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唯一活著的而且仍然在使用這的古老象形文字——方塊字。中文不僅僅是表意文字,其中的形聲字是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不僅僅是文字,我們漢字的語音也是全世界唯一一種可以通過陰陽上去的四個聲調發音來的語言。這種讀音方法大大節省了語言的資源空間。這充分展示了古老的中國先民的智慧。

謝謝採納為滿意答案。

② 漢字是唯一的方塊字嗎

漢字不是唯一的方塊字。

在大家一般的印象里方塊字專指漢字,其實不然,歷史上有許多民族在漢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屬於自己方塊字,它們和漢字的區別就像現在西方的拼音文字的區別一樣,西方拼音文字相同的地方都是由字母組成,區別就是讀音和拼寫方法不一樣,而在漢字基礎上發展來的方塊字和漢字相同的都是由橫折豎撇捺組成,但字的樣子,讀音都不相同。看到這大家最先想到可能的就是日文和朝鮮文,它們也是方塊字的一種,下面我就說一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什麼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春秋戰國時各國發展出來的簡化大篆,石鼓文鳥文等我都算在漢字里這里不再表述)

彝文

彝文彝文指的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群眾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明清兩代不少書里說,這種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根據民間傳說,彝文的歷史非常久遠,但最興盛的時期是從明代以後才開始。

女真族文字

(與滿文是不同的兩種文字,這里的女真專指兩宋是建立了金朝的女真) 女真文是中國中古時期活動於今華北和東北地區女真人記錄自己語言的工具,是由女真族所建大金政權在12世紀前期入主中原地區前後創制頒行的官方文字;13世紀金亡於蒙古人之手後仍在被動女真諸部中使用至15世紀中葉。

古壯字

古壯字也叫土俗字,產生於唐代,是由壯族一些受漢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師)藉助漢字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的。古壯字民間普遍使用的有4800多個字,另外,還有音同義同而寫法不同的異體字8000多個。古壯字的構造方式,是借、仿、創三者結合。借,是借漢字或漢字的偏旁部首。仿,是模仿漢字六書中的方法。創,是再創造文字。

喃字

越南和廣西,在歷史上從秦始皇時代起,就有漢字文化傳人,越南比廣西離開中原遠一些,可能得到漢字文化晚一些。考古發現,廣西多春秋戰國遺物,越南多漢墓,這也反映中原文化的傳入有先後,但開始的時間相差不大。在使用漢語漢字大約1000年之後,他們都利用漢字書寫本民族的語言,在壯族成為壯字(文言文的寫字順序從右到左:字壯,現代漢語的寫字順序從左到右:壯字),在越南成為南字(越南文:喃字)(文言文的寫字順序從右到左:字喃,文言文的寫字順序從右到左:字喃)。

喃字

越南有幾個短暫的時期,以南字(喃字)為正式文字,跟漢語漢字並行,多數時期只用於民間,不作為正式文字。正式文字一般都是漢語漢字。越南稱漢語漢字為「儒字」。喃字寫本現存1000多種,名著有長詩《金雲翹傳》。 1884年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885年法國在越南南方推行拉丁化拼音文字,後來擴大傳播到越南全國。這種拼音文字是法國神甫羅德(Alexandre de Rhodes,1591-1660)所設計,1945年越南獨立以後作為法定文字,稱「國語字」,廢除漢字。

喃字的形制,跟壯字相同,都是利用現成漢字或其部件組成新的本組漢字,作為借用漢語漢字的補充。喃字是一種孳乳仿造的漢字型文字,大致借用漢字十分之七八,補充喃字十分之二三。借用的漢字方法有:1.借詞,形音義全借;2.音讀,借音改義;3.訓讀,借義改音;其他。新造喃字的方法有:1.造會意字2.造形聲字3.其他。 據研究工作者稱喃字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在10至20世紀初形成發展起來的。其間,喃字是記錄民族歷史、文化的純粹越南的唯一工具。

西夏文字(西夏字給我的感覺是撇很多)

西夏文字創制於元昊建國前的公元1036年左右,由大臣野利仁榮演繹而成。文字的創制是民族文化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它給本民族的人民在思想交流和文化傳承上帶來莫大的便利,也使後人研究這種文化與黨項民族語言成為可能。西夏文的創制參照了漢字創制的"六書"理論,採用合成法進行造字,即先創造了一些文字元素,即我們常說的字根或母字,然後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 在西夏文中,除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直接採用文字元素創字外,絕大部分是合成造字。包括會意、音意、對稱、互換、反切、長音等六種合成法。如: 會意合成法:西夏文「水」字中的一部分+「土」字合成(泥) 音意合成法:讀音為「令」的西夏文的一部分+西夏文「絹」字的一部分,合成西夏文「 」 互換合成法:(指)——(趾)(逃)——(服) 對稱合成法:(雙)(唇)(中)(分) 反切合成法:讀音為「妻」的西夏字的一部分+讀音為「因」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漢族「秦」姓的西夏字。 長音合成法:讀音為「阿」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含意為「長」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阿長音。 西夏文字創制後,元昊即下令推行國中,詔令國民悉用蕃書。以法令的形式確立了西夏文的地位,並於建國初期設立"蕃字院",選拔西夏貴族子弟加以教之,以期傳播。因此西夏文字很快就在西夏國中通行。西夏滅亡後,西夏文字一直到明代中期尚有少數黨項後裔還在使用。此後便被歷史所淹沒,變成了一種死亡的文字。清嘉慶九年(1804年),《重修涼州護國寺感通塔碑》被發現後,學者根據該碑上的漢字與西夏文對照及記年,才重新確認了這種文字即是衰亡已久的西夏文。

契丹文

契丹是中國的古代民族及其所建政權名。遼朝(916~1125)建立不久,即先後創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文字。 前者創制於遼太祖神冊五年(920)。後者相傳為太祖弟耶律迭剌所創制,制字年代略晚於大字。主要用於碑刻、墓誌、符牌,著諸部鄉里之名以及寫詩譯書等項。金朝滅遼後,契丹文字繼續使用,而且在女真制字的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詔罷契丹字」。從創制到廢止,前後共使用二、三百年,隨著哈剌契丹(亦稱黑契丹)建立的西遼(1124~1211)滅亡,終於成為死文字。契丹文圖書全部湮滅,只有宋代王易的《燕北錄》和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里收錄的幾個描畫的契丹字。 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契丹族使用的文字,屬阿爾泰語系,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與蒙古語非常相似,但是由於至今沒有被解讀,所以很難比較。

契丹大字創制於公元920年,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由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制的,應有三千餘字。 契丹文頒布以後,立刻在遼國境內使用。由於契丹境內的漢族都使用漢文,契丹文只會通行於契丹民族中。但是,契丹上層統治者大都通曉漢文,並以漢文為尊,契丹文使用范圍有限。 契丹小字由耶律迭剌受回鶻文啟示對大字加以改造而成。小字為拼音文字,較大字簡便,契丹小字「數少而該貫」,即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部貫通。契丹小字約五百個發音符號。 雖然遼國滅亡了,契丹文仍然被女真人所使用,並幫助創造女真文。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詔罷契丹字」,一共使用了三百多年。重新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遼代嚴格限制契丹文化的「出口」,大量文獻沒有流傳開來,除《燕北錄》和《書史會要》里收錄的幾個契丹字外未留下片紙隻字。從出土的契丹文哀冊和碑刻來看,大字是一種表意方塊字,其中夾雜一些直接借用漢字的形式。小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利用漢字筆畫形體創制出300多個原字 ,然後綴合拼寫成詞。原字分正楷、行草、篆書等字體,篆體字的拼寫方式異於正楷和行草,採取魚貫式而不是層疊式。行文的款式自上而下豎寫,自右而左換行,敬詞抬頭或空格。原字有一個書寫形式,代表幾種語音或一個語音採用幾種書寫形式的情況。因此,同一個詞或詞素表現在文字上可以有不同的拼寫形式,甚至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語句被解讀出來,是中國文字史上著名的難題。

契丹文字與中國著名的東巴文、仙居蝌蚪文、夜郎天書、岣嶁碑、巴蜀符號、倉頡書、夏禹書、紅岩天書一樣,成為二十世紀的不解之謎。

據古文字專家考證,蝌蚪文,也叫「蝌蚪書」、「蝌蚪篆」,為書體的一種,因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名稱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指是先秦時期的古文。因而.如確能在韋羌山發現蝌蚪文,「將是學術界一大幸事,對於古文字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漢代的文字所採用的是以隸書為主,但漢末產生另一書體,是在於筆畫起止,皆以尖鋒來書寫,其特色也是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所以名為「蝌蚪文」。 這種書體,存在的時間短暫,現已無人使用。從流傳的遺物,可發現風格似西周銅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與陶器上,都有這種跡象。 蝌蚪文據說在魏時,使用也極廣泛,是運用在小篆的書寫上,其筆畫較細,卻可見入筆有頓挫筆法存在的特色,這種書寫風格,毛筆透過筆畫的運用,仍可利用其彈性,起筆與收筆較尖銳,中間稍前部份則加重線條,充滿表現毛筆特性的趣味,不過在外形而言,如書寫運用,可能極易造成整體畫面太尖銳,對線條與整體布局無法協調,難怪在唐代以後便少見到。

③ 越南是如何從古代中國的一部分步走向獨立的

在越南的教科書上,說自己的歷史就是一部被中國侵略的歷史。站在越南的角度來說,這是侵略,但是站在當時的角度,那是統一。越南之地曾經長期屬於中國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中國的秦、西漢、東漢、東吳、西晉、東晉、南朝、隋、唐都牢牢控制過越南。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越南開始走向了獨立。之後,一直作為藩屬國存在。明朝時期曾經短暫建立交趾省,但是很快就撤銷了。曾經長期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越南的歷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小編簡要介紹一下。

一,交趾時代

越南,取名“南越之南”,是百越之中的駱越地區。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為鴻龐氏,實際上應當是一個氏族集團。中國古文獻將越南之地叫做“交趾”,對於交趾的解釋,《禮記·王制》曰 :“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實際上,交趾是華夏先民意識中的最南之地,和北方的幽都,東方的暘谷,西方的三危並列為四極。在秦漢時期,隨著中原王朝的統治范圍到達這里,就將這里稱為“交趾”。戰國時代,蜀國滅亡,蜀國王子蜀泮帶領殘余勢力到達駱越地區,自稱“安陽王”,建立了甌雒國。


丁朝

1009年,李公蘊滅黎氏,定國號為“大越”,史稱“李朝”。李朝時期,政治上大規模學習宋朝官僚制度,以文官治國;文化上尊崇儒學,開科取士,制定《刑書》等,使得李氏政權不斷強大。在李朝時期,越南的民族文字“喃字”流行起來,喃字就是仿照漢字創立的方塊字。喃字的盛行是越南民族意識增強的標志。1225年,權臣陳守度奪取政權稱帝,建立陳朝。1374年,陳暊規定“軍民不得服北人(中國人)衣樣,及效占(占婆)、牢(寮國)諸國語”,這是從官方開始排斥外部文化。1272年,陳朝政府令學者黎文休編修《大越史記》,開創了越南修本國史的先河。



雖然在名義上,越國的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皇帝還接受宋朝給與的“交趾郡王”,“南平王”“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安南國王”等封號,但是實際上並未受到宋朝的控制。五代的分裂,兩宋的積貧積弱給越南的獨立提供了大好的機會。

三,元明清時期:三代統一希望的破滅

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宣布繼位為中國皇帝,建立了元朝。1279年,元朝滅南宋,基本統一了中國大陸。隨後,忽必烈又發動了對越國的戰爭。實際上,早在1257年,蒙古為了實現對南宋的包圍,就曾經對越國發動戰爭,不過很快就失敗了。不過這次戰爭後,越國答應向蒙古進貢。1282年,元朝正式發動了對越國的戰爭,戰爭一直持續到1288年才結束。戰爭的結果是元朝失敗,雙方恢復了宗藩關系。



強大的元朝之所以征越失敗,一是蒙古軍隊難以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不擅長山地作戰,這也是蒙古軍隊在日本遭到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越國民族意識早已形成,國內環境穩定,元朝的軍隊的南下極其越國全民族的反抗。因此,一旦一個國家走向了民族獨立,就難以被其他民族所征服了。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選擇了和平的道路,將越國(安南)列為15個“不征之國”之一,下令子孫不能征伐。朱元璋之所以將安南列為不征之國,就是認為這些地區“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因此沒必要“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

到了永樂年間,越國發生了政變。1400年,黎季犛(胡季犛)奪權,他自稱虞舜之後,改國號為“大虞”,建立了“胡朝”。而陳朝殘余勢力不甘心失敗,就要求明成祖朱棣干預這次政變。1406年,明朝派遣軍隊5000軍隊護送陳朝後裔陳天平返國,在邊界被黎季犛截殺。隨後,明朝派出大軍南征,最終滅胡朝,建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越南時隔500年在次進入中國的版圖。但是,明朝在交趾省的統治十分腐敗,很快就遭到了越人的反抗。1418年,黎利自稱“平定王”,開始起義,到1428年擊敗了明朝軍隊,重新建立“大越國”,史稱“後黎”。明朝也只能接受其現實,雙方恢復了過去的宗藩關系。



1527年,越國陷入內亂,進入了“南北朝時代”。在南北朝前期,北為莫朝(1527年-1592年),南為黎朝;南北朝後期,阮氏和鄭氏對峙。1771年,西山三兄弟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原黎朝太後向清朝求救,而清朝也願意扶持黎朝,於是乾隆皇帝糾紛發動了“安南之戰”。1788年,清朝一度幫助黎氏復國。但是黎氏畢竟大勢已去,不久阮氏又滅了黎氏。最終清朝和阮氏選擇了妥協,阮氏向清朝投降,接受了清朝的冊封,建立了阮朝。這場戰爭,被越南史學家稱為“贏下中國王朝侵略的最後一戰”。後來阮朝遣使宗主國中國,請求改國號為“南越”,嘉慶皇帝下賜國號“越南”。

④ 為什麼越南文字成功字母化了

越南文字成功字母化是因為帶來了打字,電報和通訊等方面的便利。也大大有利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方言上的差別不大,基本都可以聽懂,實行文字拼音化以後,一經掌握字母,閱讀就是可能的理解也是容易的。

越南文字成功字母化的特點

首先是字母化的新文字在口語上並不會改變日常交流,而在新一代文字的教育比漢字更易普及,因此字母化讓他們的脫盲率大為提高,不過造成的文化割裂問題就有些麻煩,比如新生代想要對自己的家世追根溯源時,一翻族譜如看天書。

新生代的歷史研究者想要考證四五年之前的歷史時查閱史料,一看也是完全不認識的方塊字,祭祖時一看祖宗牌位根本認不得先祖姓名,還有個問題就是書法的傳承也開始消亡,沒了漢字卻又想留住藝術和傳統,因此他們開始在春聯嘗試字母化創作。

⑤ 越南文字的歷史演變,及現在越文的來歷與發展過程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字詞(漢越詞,"từ Hán Việt"),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在13世紀喃字發明之前,越南人一般說越南語的口語,但由於缺乏本民族文字,所以書面上多採用文言文(與古代日本和朝鮮很相似,官方文書多用文言文,而民間的口語仍是本民族語言)。喃字發明以後,越南語從此口語和書寫達到一致。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阮朝滅亡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Chữ Quốc Ngữ,國語)」。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贈物」的「文明化」的象徴,獨立運動推進以後、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效率性,國語字成為了獨立後的越南語的正式表記法。一般越南國民都毫無疑義地把國語字作為正式標記法。
10世紀以後,出現了越南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種方塊字,部分借用漢字,部分使用漢字中會意、形聲、假借的方法構成。 例如""(M懲t tri,太陽);「陵」( M懲t tr╤ng,月亮)。13世紀以後,出現用字喃寫的詩歌,大量作品流傳至今。阮攸(1765~1820)的《金雲翹傳》是字喃詩歌的代表作。17世紀,歐洲傳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語拼音方案,用於佈道。1649~1651年間A.de羅德在羅馬出版的《越葡拉丁詞典》 和用拉丁化越南文寫的 《八天講道法》 被認為是越南語拉丁化拼音的開端。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為越南人民獲取文化知識的工具。

⑥ 哪些國家和民族使用方塊字

越南字諵(現在不通用);
朝鮮吏讀(現在不通用);
日文假名、日式漢字。
其實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語言使用漢字或借用漢字的這種模式:
西夏文(借用模式)、漢字苗文、漢字水書、契丹文、女真文等。
彝文的使用形式和模式都與漢字接近,
但其實他的歷史與漢字一樣悠久,應該是與漢字並列。
至於現在很多國家都使用漢字,
那與現今中國使用的漢字一致,故已不在討論之列。

⑦ 越南文字是什麼樣子

越南國語字用拉丁字母,加上抑揚符。越南歷史上也使用過漢喃文,就是方塊字,是從中國學的。

⑧ 越南文字的形成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字詞(漢越詞,"t�6�9 Hán Vi�6�3t"),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在13世紀喃字發明之前,越南人一般說越南語的口語,但由於缺乏本民族文字,所以書面上多採用文言文(與古代日本和朝鮮很相似,官方文書多用文言文,而民間的口語仍是本民族語言)。喃字發明以後,越南語從此口語和書寫達到一致。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阮朝滅亡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Ch�6�3 Qu�6�3c Ng�6�3,國語)」。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贈物」的「文明化」的象徴,獨立運動推進以後、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效率性,國語字成為了獨立後的越南語的正式表記法。一般越南國民都毫無疑義地把國語字作為正式標記法。
10世紀以後,出現了越南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種方塊字,部分借用漢字,部分使用漢字中會意、形聲、假借的方法構成。 例如"��"(M懲t tri,太陽);「�陵」( M懲t tr╤ng,月亮)。13世紀以後,出現用字喃寫的詩歌,大量作品流傳至今。阮攸(1765~1820)的《金雲翹傳》是字喃詩歌的代表作。17世紀,歐洲傳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語拼音方案,用於佈道。1649~1651年間A.de羅德在羅馬出版的《越葡拉丁詞典》 和用拉丁化越南文寫的 《八天講道法》 被認為是越南語拉丁化拼音的開端。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為越南人民獲取文化知識的工具。

⑨ 越南文字的形成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字詞(漢越詞,"t�6�9 Hán Vi�6�3t"),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在13世紀喃字發明之前,越南人一般說越南語的口語,但由於缺乏本民族文字,所以書面上多採用文言文(與古代日本和朝鮮很相似,官方文書多用文言文,而民間的口語仍是本民族語言)。喃字發明以後,越南語從此口語和書寫達到一致。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阮朝滅亡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Ch�6�3 Qu�6�3c Ng�6�3,國語)」。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贈物」的「文明化」的象徴,獨立運動推進以後、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效率性,國語字成為了獨立後的越南語的正式表記法。一般越南國民都毫無疑義地把國語字作為正式標記法。
10世紀以後,出現了越南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種方塊字,部分借用漢字,部分使用漢字中會意、形聲、假借的方法構成。 例如"��"(M懲t tri,太陽);「�陵」( M懲t tr╤ng,月亮)。13世紀以後,出現用字喃寫的詩歌,大量作品流傳至今。阮攸(1765~1820)的《金雲翹傳》是字喃詩歌的代表作。17世紀,歐洲傳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語拼音方案,用於佈道。1649~1651年間A.de羅德在羅馬出版的《越葡拉丁詞典》 和用拉丁化越南文寫的 《八天講道法》 被認為是越南語拉丁化拼音的開端。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為越南人民獲取文化知識的工具。

閱讀全文

與越南文字為什麼不是方塊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球員穿什麼衣服出征 瀏覽:82
隱適美中國公司怎麼樣 瀏覽:79
在義大利釣魚證怎麼辦理 瀏覽:669
中國如何使用魔法 瀏覽:85
英國一年半碩士多少錢 瀏覽:288
為什麼英國人頭發是黑的 瀏覽:20
印度黑客叫什麼 瀏覽:945
義大利面是怎麼變硬的 瀏覽:576
越南女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瀏覽:555
歷史上有哪些印度公司 瀏覽:859
中國哪個市最富裕排名2020 瀏覽:643
印尼和印台哪裡賣 瀏覽:134
哪個朝代統治過印度 瀏覽:563
特朗普怎麼不打伊朗了 瀏覽:811
英國最旺的五行屬什麼 瀏覽:906
中國股票證券交易所都在哪裡 瀏覽:711
伊朗烤肉串怎麼樣 瀏覽:679
小度中國和印度哪個 瀏覽:27
世界上哪個國家是中國人的後代 瀏覽:862
伊朗領導層是怎麼分布的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