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還有越南哪個區是設置金融的

還有越南哪個區是設置金融的

發布時間:2022-10-11 18:48:33

1. 越南最發達的城市是哪個、

越南的胡志明市,也叫西貢

2. 越南金融危機:警示中國 警示亞洲

給你一篇,僅供參考!2008-06-12 captain1999
詳細查看這個網址,中國金融網的一篇評論

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867/zgjrw/761438728800.html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越南金融危機:警示中國 警示亞洲

通貨膨脹形勢嚴峻,股市樓市折腰跌損,國內貨幣連續大幅貶值……一場金融動盪正在席捲越南。不僅僅是越南,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均出現了不同形式的金融問題。而中國此刻也正面臨「熱錢」湧入困擾。越南的金融危機是否會有擴大化的趨勢?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是否真的面臨同樣的隱憂?美國不斷注入的流動性對我們的沖擊到底有多大?這次危機中國能否再次倖免於難……

現狀

股市暴跌: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4,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內,胡志明指數從1106點下跌到了396點<<<查看詳情

匯市走低:交易員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越南盾兌美元將貶值超過1/3<<<查看詳情

[危機向縱深發展]
越南

1945年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4月選出統一的國會,7月宣布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6年以來越南經歷三次經濟危機

1985年9月14日:越南盾貶值危機,這主要是由越南政府為穩定通脹而主動進行的貨幣改革引起的。貶值後,1美元可兌換的越南盾由原來的200盾增加到3700盾。這次貶值措施在至1986年9月的一年內,引發通脹率持續走高。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越南鄰國泰國的貨幣泰銖被嚴重高估後遭拋售是該危機的導火索。由於越南並非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該國並未成為危機中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在這場席捲了幾乎整個亞洲的金融風暴中,越南同樣遭受了貨幣嚴重貶值和高通脹的沉重打擊。

2007年底至今:第三次危機緣於越南盾連續貶值。為促使越南盾對美元升值並降低通脹,越南央行自2007年底至今先後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兌外幣交易浮動幅度至2%。同時,越南央行設定了每日參考匯率。然而,越南盾情況卻不見好轉。

國際市場影響

動盪不僅僅只屬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似乎也要步其後塵,陷入高通脹、貨幣貶值、股市樓市暴跌的動盪之中。這是第二次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開端嗎?會傳導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新興市場嗎?

油價單日暴漲10美元 歐美股市狂跳水

聚焦中國

在明處,目前所有的機構都不認為越南的「股災」會傳遞至中國,但越南股市扇動的蝴蝶的翅膀可能會通過兩個途徑潛入影響中國A股,第一個是熱錢從越南等國的撤離可能會流入中國;其二以越南為代表的亞洲國家通脹高企向中國輸入通脹。
[中國經濟當前三大隱患]

1.通貨膨脹嚴重

2.股市樓市「跳水」
3.熱錢沖擊
經濟學圓桌:越南金融危機的中國對策

中國政府需要緊急做的幾件事情包括,第一,增加通脹的補貼,防止存款抽走後造成銀行危險;第二,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減少投資,減少外貿順差;第三,央行穩定幣值,防止熱錢因為貶值帶來的撤出風險

專家觀點

現在的越南確實和1997年的泰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和1997年相比,其他東盟國家的金融狀況不同了,所以此次金融危機的局部性會更強,不會蔓延到整個亞洲。

中國絕不會成為金融危機的爆發點。即便越南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短期內也不會受太大影響。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將在危機中扮演「救助者」的角色。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明

越南的金融危機對中國不會產生影響,也沒有跡象表明會對亞洲金融安全產生影響。越南的資本流出和越南盾貶值可能並不會引發新一輪亞洲金融危機,但越南本國的經濟則不能逃脫沖擊影響。

越南金融危機所反映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高通脹問題,這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會面對的。

——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經濟學家謝國忠

通貨膨脹失控是導致越南危機出現的最重要原因,而通脹失控產生的原因在於通脹預期的高漲、寬松貨幣供給和內需的強勁增長。中國和越南有著本質的區別,不會對中國產生太大影響。

—— 國泰君安分析師章秀奇

越由於亞洲經濟體基本面仍然穩健,觸發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仍然較小。亞洲多數國家和地區坐擁豐厚的經常賬戶盈餘與外匯儲備,可減少資本外流的影響。

許多企業在經歷了1997年金融危機後已大幅削減債務,銀行體系變得更為強健。次貸危機也未對新興亞洲經濟體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即使有個別亞洲國家爆發金融風暴,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抵禦能力仍比1997年時要強。

——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

3. 求越南的行政區劃

http://www.hi-beihai.com/51_show.asp?id=403
http://www.cvmachine.com/info/zh/200607/9282.shtml

4. 越南國家銀行的歷史

越南於19世紀末期正處於法國殖民統治之下的法屬印度支那時期,當時的殖民政府委託當地一間商業銀行東方匯理銀行對印度支那的貨幣發行事務進行管理。1945年8月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發動八月革命推翻越南國政府(即保大帝政權)後,於同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布越南獨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然而國家成立初期國內緊迫的民生問題等待解決,新政府面臨著諸多金融挑戰。政府庫房內留著前政府留下的超過一百二十五萬皮阿斯特的法屬印度支那元,且其中一半以上的紙幣處於損毀狀態;而發鈔機構東方匯理銀行仍處於法國殖民者的控制之下。新政府入不敷出,於是准備盡快發行新貨幣以充實國庫。
然而不久後1946年12月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爆發,越南民主共和國全國進入戰時經濟狀態,政府分別成立了三個貨幣區發行各自區域的貨幣。1947年2月3日越南第一家信貸機構「生產信貸辦公室」(Nha tín dụng sản xuất)成立,開始為農村地區和集體企業的生產提供資金支持。
1951年2月越南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議提出了新的經濟和金融政策,並決定準備設立越南國家銀行發行新貨幣以穩定貨幣政策。後於1951年5月6日,依據胡志明主席頒布的《第15/SL法令》(Sắc lệnh số 15/SL ngày 6-5-1951)越南國家銀行(越南語:Ngân hàng Quốc gia Việt Nam/銀行國家越南,英語:VietnamNationalBank,簡稱VNB)正式創立。總部設於宣光省占化縣。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末期,1954年7月20日日內瓦會議召開,決定越南實行南北分治。分治後越南國家銀行開始逐步銷毀從新解放區繳獲的敵方貨幣。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南方,越南戰爭爆發。1961年10月26日越南國家銀行從「Ngân hàng Quốc gia Việt Nam」(Vietnam National Bank,VNB)更名為「Ngân hàng Nhà nước Việt Nam」(State Bank of Vietnam,SBV)。
自南北分治後到1964年底期間,越南國家銀行逐步同來自41個國家的265家銀行發展了合作關系。同時期在國家銀行主導下成立了越南建設銀行(越南語:Ngân hàng Kiến thiết Việt Nam/銀行建設越南)和越南外貿銀行(越南語:Ngân hàng Ngoại thương Việt Nam/銀行外商越南)。
1973年美軍撤出越南,到了1974年末北越發動了春季攻勢,1975年4月西貢陷落,南方的越南共和國政權解體覆滅。同年北越接管南方政權,並成立南越南共和國過渡政權。這一時期為恢復社會和發展戰後經濟,北越的越南國家銀行接管了南越的越南國家銀行及其銀行系統。
南越南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建立後,為清除銷毀舊政權遺留的南越盾並逐步統一全國貨幣,越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在南方發行越南盾以更換南越政權的遺留貨幣,並從1975年9月22日至30日以500舊南越盾換1新越南盾的比率讓民眾進行更換。自從越南形成了兩大貨幣區,一個是由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國家銀行(SBV)發行越南盾的北方區域,另一個是由南越南共和國臨時革命政府越南國家銀行(VNB)發行越南盾的南方區域。
1976年7月南越行政機構並入北越,越南正式統一,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此時南越的越南國家銀行亦正式從組織規劃上並入北方的越南國家銀行。為了正式開始統一全國貨幣,1978年4月1日越共中央政治局發布了《第08號決議》(Nghị quyết số 08/NQ-TW),越南國家銀行依決議於同年5月5日開始發行新鈔票並回收全國舊鈔票。
1986年,越共更換領導層後,逐步改變其經濟政策,學習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投資的模式,開始革新開放。1990年5月越南國會批准了兩個銀行條例,越南的銀行體系進入了一個全面轉型的時期。1990年至1996年期間,越南國家銀行採取了積極的利率政策工具管理貨幣政策,並建立了完善的貨幣市場,這一時期越南國內的信貸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長。1997年,越南國會批准了《越南國家銀行》(Luật Ngân hàng Nhà nước Việt Nam 1997)和《信貸機構法》(Luật Các tổ chức tín dụng),這些法律為越南銀行體系繼續朝著以市場為導向及進一步於國際接軌的轉變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礎。2003年越南國會發布了《越南國家銀行修訂法案》(Luật sửa đổi bổ sung Luật Ngân hàng Nhà nước Việt Nam 2003),後於2010年越南國會發布了新的《越南國家銀行》(Luật Ngân hàng Nhà nước Việt Nam 2010)。
2015年5月6日,越南國家銀行官方網站換版,其界面經過了重新設計,並且還採用了新的行徽,其舊行徽不再使用。

5. 請教一個問題:評述當前越南金融危機的現狀、起因及措施。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
(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
(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
(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
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盡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麼,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系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2.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3.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里,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索羅斯對泰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太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林。

【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新世界性金融危機】
未來兩年將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為什麼未來世界將出現新型的金融危機呢?這要從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近十年來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格局談起。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 ,受益於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發達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佔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宏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於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於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後湧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發達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發達國家,加強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並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新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差異

這種金融危機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形式是國際收支的危機,那時亞洲出現了大量到期的外債需要償還,同時國際金融炒家紛紛擠兌,造成了這些國家外匯儲備不足,以至於不得不讓本幣大幅度貶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形式不見得以國際收支的短缺為標志,因為今天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比較高的,同時由於吸取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這些國家並沒有大規模舉債,只是通過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新興市場國家不面臨著金融危機,這種金融危機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資金倒流從而導致本國證券市場價格大幅度縮水、本幣貶值,從而導致本地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甚至於衰退為表象的,這和幾年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漲、資產價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個逆反的鏡面圖像。這一新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很可能是波羅的海三國,從波羅的海三國可能傳導至東歐各國,再傳到南亞包括印度,之後再進一步傳到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資金流動不能盲目放開,財政政策須保留一定的靈活性
一旦這樣的金融危機發生,中國經濟面臨著怎麼的挑戰呢?可能的情況是,一部分外資的表現也會如在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那樣紛紛出逃,對於中國的國際收支會產生一定的沖擊,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通貨緊縮的壓力,但對於目前高速運轉(事實上是過快運轉)的中國經濟並不是壞事。而且,這一資金倒流的情況也會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所緩解。但是不容否認,這種資金倒流會對國內的投資規模產生一定的沖擊,會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另外,由於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下滑,也會間接通過對中國產品需求的下降,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這些都是這一新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我們必須看到,這一新興金融危機的到來對中國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在這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很多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將大幅度縮水,這將是中國資金出國投向這些國家的絕好時機,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最好時機。為此,中國經濟界需要做好資金上和項目研究方面的准備。從宏觀層面上講,宏觀經濟政策必須考慮到這一輪新型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在資金流動問題上必須穩扎穩打,不能盲目放開,要考慮到大量資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帶來的壓力。當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必然會出現下滑,我們的財政政策必須保留一定的靈活度,在繼續實行當前穩健財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須做好項目上和資金上的准備,一旦新一輪金融危機在周邊國家發生,中國就可以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資金保障和社會效益的投資項目。
總之,新一輪金融危機的風險已經來臨,全速前進的中國巨輪必須考慮到金融風暴可能帶來的沖擊,把握機遇,化解風險,我們的經濟發展航程將會前途光明.

6. 越南有什麼世界知名的金融公司

不要相信什麼指導,暗箱,能賺錢別人不會告訴你
你頂多就是割韭菜
金融詐騙類提問廣告,機器提問。

投資詐騙廣告提問信息,不要被騙
杜絕二次維權被騙,建議到公安機關報警。
切勿相信網上維權公司,套路滿滿,費用多
謹防金融詐騙,不要被騙啊。
網上有大量維權公司,謹防二次被騙,套路深啊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閱讀全文

與還有越南哪個區是設置金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個市最富裕排名2020 瀏覽:634
印尼和印台哪裡賣 瀏覽:127
哪個朝代統治過印度 瀏覽:556
特朗普怎麼不打伊朗了 瀏覽:804
英國最旺的五行屬什麼 瀏覽:899
中國股票證券交易所都在哪裡 瀏覽:704
伊朗烤肉串怎麼樣 瀏覽:672
小度中國和印度哪個 瀏覽:20
世界上哪個國家是中國人的後代 瀏覽:855
伊朗領導層是怎麼分布的 瀏覽:599
義大利為什麼重視自由 瀏覽:985
中國的汽車有哪些車型 瀏覽:32
巴厘島薯片多少印尼盾 瀏覽:657
在印尼怎麼賣免稅煙 瀏覽:228
中國竹鄉是哪個省 瀏覽:484
義大利機車950cc什麼意思 瀏覽:246
伊朗為什麼沒有病毒 瀏覽:304
英國為什麼要阻撓香港回歸 瀏覽:108
越南白領每月收入有多少越南幣 瀏覽:618
越南500塊錢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