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越南什麼品牌服裝最大公司最大
據《越南計劃投資部》報道,越南紡織服裝協會主席黎國恩稱,目前越南已是世界上紡織服裝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
越紡織服裝行業吸收了約200萬個勞動力,2009年出口額達90億美元,紡織服裝已成為越南最大的出口產品。預計今年出口將增長15%,至2020年出口額將達200億美元。
報道稱,目前,越南棉花產量僅能滿足國內1%的需求。去年越南進口棉花約30萬噸,今年一季度進口9.2萬噸,同比增長262%。棉花主要從印度、非洲等國進口。據預測,未來10年越南對棉花的進口將達到100萬噸/年。
2. 越南一季度出口額首超深圳,為何越南出口量能超越深圳這樣的大城市
越南一季度出口額首超深圳,為何越南出口量能超越深圳這樣的大城市?
3. 越南會成為世界工廠嗎
疫情終將過去,世界從此不同。
——題記
越南經濟正飛速崛起。
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越南曾以防疫「優等生」而著稱,錄得了2.91%的經濟增速,超越中國(2.3%),位居世界第二,冠絕亞洲和所有發展中經濟體。2022年,在中國工廠因應對奧密克戎而階段性停工、外貿廠商因堵港而焦慮之時,一組越南的統計數據,再次擾動著市場的神經,很多人不禁發問——
追趕了幾十年,越南終於跑到了中國前面?
越南是否會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越南對中國的出口替代
過去數年,9700萬人口的越南,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產業轉移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早在2000年,耐克、阿迪、蘋果、三星等眾多世界級品牌就已經在越南創建代工廠,越南製造業開始成為中國的潛在競爭對手。
近幾年的數據,似乎坐實了這一說法。2021年9月以來,美國從東盟進口的份額已經高達10%。從最新披露的3月份數據來看,美國對東盟的進口環比2月提升了1.2個百分點,而從中國進口的份額從去年9月的19.7%降至16%,環比2月則快速下降了2個百分點。
一升一降,顯露了東盟對中國進口替代趨勢的苗頭。
一升一降,升的貢獻,越南佔了大頭。 據越南統計總局、計劃投資部、工業貿易部等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越南2022年一季度出口總額為885.8億美元,同比上升12.9%。除服裝等產業外,手機及零部件、電子產品、電腦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額和數量也都有所擴大,出口額超過273億美元,相當於其2021年半年的銷售額。2021年9月後,越南對美國的出口規模增長超過20%。
具體來說,在越南傳統擅長的服裝產品領域,美國市場中1/3的鞋類製品以及1/5服裝,印有「Made in Vietnam」(越南製造)標識;在電子產業方面,三星超50%的手機出口以及1/3的電子產品出貨量,由越南生產。
除了已經在越南有所布局的三星、英特爾、LG等國際品牌之外,例如立訊精密、溫斯頓、和碩、歌爾等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製造商疫情後到越南布局,准備將越南打造成重要生產基地。
從再長一點的周期看,從2002年的364.5億美元,到2021年創造 歷史 新高的6685.4億美元,20年間越南進出口額增長了17倍,貿易規模躍居全球第20位。 排在越南前的19個國家中,大部分是能源或者礦產出口,只有中國、印度,以製造業見長。
眨眼間,我們不起眼的南方鄰居越南,緊隨中、印,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世界工廠的雛形。疊加國內在中美貿易沖突後的產業鏈外移焦慮,很多人不禁擔憂,越南將會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拆解越南的出口結構
就目前來說,在細分領域,越南對中國出口的替代效應已經初顯苗頭。但整體來看,製造業向越南的所謂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而非替代。
產業鏈的過多和過快外移,可能導致中國產業空心化,需要警惕。但適宜的產業鏈外移,有助於中國的產業升級,也有助於推動形成以中國為關鍵分工節點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中國產業鏈的國際影響力。
首先,從總體上看,越南對中國出口的替代效應並不明確。
分別對比同期美國從東盟和中國的進口數據即可發現,東盟和中國的對美出口,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比如,2021年,美國從東盟進口的月均佔比為10%,較疫情前2019年的月均8.2%確實上升了1.8個百分點。但同期,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份額,月均佔比分別為17.7%和17.9%,僅微降0.2個百分點。所以,不能僅僅基於數據佔比的波動,就推斷東盟(包括越南)對中國出口形成替代關系,東盟出口份額的走高與中國出口保持高景氣並不矛盾。
其次,在細分領域,越南對中國出口的替代效應有所初顯。
在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尤其是越南具備傳統優勢的服裝、鞋帽、玩具類產業,越南或許對中國出口具有部分替代效應。例如,美國從越南進口的主要商品中,服裝類的份額從2021年9月的14.3%升至2022年2月的18.9%;鞋靴類和帽類的份額分別從20.4%和8.4%升至25.5%和14.3%。同期中國對美出口的相關商品份額則出現小幅回落或震盪。
但是,中國對外包括服裝鞋帽在內的輕工產品出口份額的回落,或許主要是受防疫和俄烏局勢擾動,目前很難判斷越南的「替代」是階段性的還是永久性的。比如,中國的輕紡織業主要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四省。浙江紹興柯橋區的紹興輕紡城,是全球最大的化纖面料基地,有超過1萬家企業從事生產和內外貿易,出口到135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前,柯橋區主要靠參加國際展會獲取新訂單,通過國際快遞收集樣品聯系客戶,但疫情防控顯著降低了國際航班和國際快遞的運力和速度,導致舊訂單延期、新獲客困難。
除對美出口降低外,中國的對歐出口也同比降低,越南的對歐服裝鞋帽等輕工產品出口則同比上升。 原因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的對歐出口主要走海運,而烏克蘭的敖德薩港口是中歐貿易的重要中轉站。 受戰爭影響,原經敖德薩的貨物只能轉道中歐班列或者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運費和時間都有所上升。考慮到當前國內局部疫情對於國內供應鏈的擾動也尚需一定時間修復,而東南亞地區復工復產正進一步推進,因此預計來自東盟包括越南的出口替代效應或階段性增強。但是否能永久替代中國的市場份額,現在尚未可知。
再次,越南仍處於中國製造早期低附加值的組裝階段。
在輕工領域,越南對中國形成短期替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紡織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中國的紡織業已經形成了從化工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但越南仍然主要停留在「來料加工」階段,即進口化纖原材料,利用低勞動力成本優勢進行半手工紡織。缺乏化工和機械產業鏈,相當部分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生產機械等基礎工業設施,其實進口自中國。
在電子產品領域,盡管三星等電子巨頭希望將越南打造為新的生產中心,但就目前來講,越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組裝基地,而不是生產基地。這一點體現在貿易數據上,貿易額雖然大了,但工業增加值卻很低,主要的利潤仍然掌握在包括歐美日韓和中國在內的外國廠商手中。
最後,越南承接了很多中國的直接投資和主動產業轉移。
東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越南超過韓國成為了中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國。中國對越南的出口有兩大特點:第一,中國向越南出口的大部分產品是中間品。第二,中國企業對越直接投資和產業轉移是帶來對越南中間品出口上升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框架下,關稅減免和原產地累積原則促進了中國向越南的直接投資和產業轉移,使得中越在國際分工上的關系更為緊密,部分中國對歐美國家的順差轉變成了中國對越南、以及越南對歐美的順差,反而減輕了中國國際收支失衡過於集中的壓力。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中越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2302億美元,按美元計同比增長19.7%,中國對越順差在450億美元左右。
可見,現在的中越經貿關系較類似於此前日中經貿關系: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價值鏈重要節點,越南則有成為次級節點的潛力。部分供應鏈環節向東南亞溢出,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網路規模變得更大了。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越南的成就
先來看最直觀的幾個數據——
2020年越南GDP總量為271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91%,相比2010年增長了1552.26億美元;人均GDP為2785.72美元,同比增長1.98%,比2010年增長了1467.83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為2660美元,增速為2.7%,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410美元。20年間,進出口規模增長了17倍。
這是越南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推行自由市場改革的「階段性成果」。伴隨全球產業轉移,越南外貿還在提速,一切或許只是開始。
越南的機遇
越南最根本的優勢在於擁有大量年輕的廉價勞動力。越南9000多萬人口中,處於15-65歲階段的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約為69.3%,這意味著越南擁有6500萬左右的勞動人口,而1.94的生育率,則意味著「年輕」優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的一線工人的月薪僅僅在人民幣2000元左右,是中國一線城市工人平均收入的1/2-1/3。年輕的廉價勞動力,才是真正讓產業巨頭們著迷的地方,也是越南未來十幾年內能否取得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越南最大的機遇在於頻繁「加群」(自由貿易協定)。自200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先後和日本、韓國、英國等世界多國簽署自貿協定,成為地區國家中簽署自貿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還積極加入區域自貿協定,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越南與英國自由貿易協定》(UKVFTA),以及最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各種貿易協定提供的關稅優惠等極大地便利了越南的國際貿易,降低了貿易成本。
越南左右逢源的策略使得國際產業持續遷入越南。不僅三星、耐克等國際資本將越南作為新的全球生產基地,優衣庫、阿迪、HM等國際連鎖品牌也將自家工廠搬至越南,越來越多的中國台灣以及大陸供應商也在投資越南。恰逢中美競爭加劇,越南既不得罪中國,又與歐盟和美國的關系日益密切,在美越日益火熱的貿易中,達成了美國駐越大使丹尼爾所說的——有史以來最牢固的夥伴關系。現階段的越南,似乎一門心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事情,都有很大的熱情參與。
越南未來的機遇或許在互聯網數字經濟新戰場。2010年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始效仿中國互聯網模式,創建了東南亞版的阿里、京東、美團。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咨詢聯合發布的《2021年度東南亞電商報告》指出,越南互聯網經濟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570億美元,屆時將反超印尼,成為東南亞第一。胡志明市更是力推「數字化轉型計劃」,力爭到2025年,數字經濟要佔該市國內生產總值的25%,至2030年提升到40%。越南政府也更重視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保護,2022年3月,越南政府通過《個人數據保護法》草案的第27/NQCP號決議,如果最終版本提交國會通過,將成為該國在個人數據跨境傳輸監管體系中的重要法律。
外資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助推越南經濟發展。過去十年越南並購交易達上千宗。2021年越南全國新批、新增外國直接投資和股權並購金額311.5億美元,同比增長9.2%。加工製造業吸收外資占總額的58.2%,其後依次是佔比18.3%的電力,以及佔比8.4%的房地產。進入2022年,外資延續快速流入勢頭。亞洲開發銀行(ADB)駐越南代表處首席代表傑弗里斯(Andrew Jeffries)表示,在疫情和全球地緣政治波動的背景下,全球投資流量有所減少,但流入越南的外國投資資金很可能將會逆勢增長。
日前,李嘉誠旗下地產旗艦長實集團與日本歐力士集團,通過越南當地合作夥伴萬盛發集團,會見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長潘文邁,共同商討在胡志明市的投資事宜。長實集團總裁趙國雄在會上表示,長江實業承諾將與萬盛發一起在最短的時間內,向這些領域注入大量資金。並將胡志明市定位為金融和技術的戰略中心,並承諾引進高端房地產項目,涵蓋住宅、辦公室、商業中心、 娛樂 等業務。越南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越南的挑戰
第一,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的交通基礎設施水平一般。
越南的主要運輸方式為公路,公路總里程約47000公里,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構成主要公路交通網。鐵路總長3160公里,運行速度低,設施設備老舊。如果你去過越南(其實東南亞幾個國家都差不多),你一定會對他們美麗的自然風光、拉胯的基礎設施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於鐵路覆蓋里程有限,如果你想從越南南部鼎鼎大名的胡志明市去隔壁平順省的美奈鎮(南部不可不去的海灘之一),雖然僅僅只有200公里,但你要從 汽車 轉綠皮火車再轉長途巴士,耗費需整整1天。這也是近年來越南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仍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原因。 越南政府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和關鍵交通基礎設施,計劃在2030年將現有公路網路擴張5倍以上。 空運和水運也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第二,教育落後,基層工人流失,中高端人才極為短缺。
在教育層面,越南2001年才開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這也意味著目前的產業工人大多僅有小學文化,難以從事技術復雜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越南主要承接了中國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業的原因。
越南本土成熟的中高層管理者非常少,很多工廠只能從「母國」空降管理者。中國的一家服飾製造商早在2019年就在越南投下5個億開設越南工廠,但至今沒有培育出合格的本土管理團隊,只能從中國外派。除了中高端人才缺失,越南基層工人也在流失。與中國一樣,越南也有很多外來務工者到城市「北漂」。但越南的工資水平較低,高物價、高房租就會成為負擔,疫情沖擊加劇了勞動力流失。越南公安部預計,胡志明市有超過200萬人逃離城市返鄉,並且不想再回到城市打工。
第三,配套產業鏈不健全,相比中國製造,品質仍有差距。
目前東南亞在服裝鞋帽、箱包、傢具、輪胎和太陽能等領域已形成基本完整的中低端產業鏈,且勞動力價格比中國低得多,但產業鏈上的很多配套部件需要全球進口。而且,東南亞的物流能力,包括碼頭、拖車的作業效率、產能和穩定性都無法和中國相比。在中、高端製造業領域,越南還缺少成規模的完整產業鏈,工業的配套升級並非短期內能夠完成。低端製造業的基礎是成本,高端製造業的基礎是技術,越南在製造業中缺乏核心技術力量,相比中國製造,品質仍有差距。很多外國客戶和中國公司合作數十年,並不會輕易大規模轉移訂單,而且大規模訂單轉移,意味著需要重新開模、重擬質檢標准,一系列動作對企業來講都是成本。
越南面臨的挑戰不止上述幾項。
雖然越南的政局較為穩定,政府也在努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國民受教育水平、持續推行自由市場改革,但上述任何一項事業想取得顯著成效,都需要持續十幾年的投入甚至一代人、幾代人的努力。總體上,全球產業鏈的多元化布局,可能使得包括越南在內的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發展暫時從中受益。但是在資金成本長期保持低位背景下,數字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可能改變傳統的比較優勢邏輯,綠色低碳也將成為後發國家趕超的額外約束條件。
種種跡象表明,印度、越南等後發經濟體,甚至是全局意義上勞動力密集型、高碳資源密集型的後發經濟體,其趕超的 歷史 窗口期有可能將逐漸關閉。這個進程的速度取決於數字化、綠色化生產方式的發展速度。無論如何,與過去半個世紀相比,如今後進發展中國家的趕超之路一定將更加艱難。
總結
縱觀近三十年的東南亞經濟發展,延續著「學習-復制-崛起」的發展思路,特別是以「中國經驗」為藍本,越南在「革新開放」後逆勢崛起,外貿繁榮,內需提振,資產價格抬升,儼然一顆新興的東南亞經濟明珠。
2022年開年,越南實施「與疫情共存」的政策,重點城市逐步開放,抓住了疫情提供的開局先手機會,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或許將再次得到加強。
這個東南亞國家的雄心壯志是,要在獨立100周年(2045年)之際,發展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
但是,疫情提供了機遇,也加速暴露了越南面臨的挑戰:在越南工業化進程中,僅有人口紅利,但產業層次和產品附加值較低,最終會導致產業升級困難重重。如果沒有持續的產業升級,所謂的「世界工廠潛力」更可能是一座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
當然,這不代表越南發展不起來。越南仍然有機會,前提是它能以更快的速度復制中國的成功經驗,更充分地融入區域和全球經濟,還得充分利用中國不具備的某些優勢,走出一條「越南特色的製造業強國之路」。
https://www.caixin.com/2022-05-07/101881759.html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7942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8655
https://new.qq.com/omn/20210615/20210615A0ACN600.html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0922776273355299
https://www.tmtpost.com/5973808.htm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8-31/9554944.shtml
https://new.qq.com/omn/20210121/20210121A0BNCO00.html
https://news.pedaily.cn/202204/490937.shtml
https://www.huaon.com/channel/distdata/746371.html
http://www.tradeinvest.cn/information/10359/
https://mp.weixin.qq.com/s/-IPH2qBud-4Sk9EBHkRLzw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4. 中國人在越南做什麼生意好
任何生意以前都應該先了解大體經濟環境和市場狀況,下面給你提供一些宏觀數據做參考,希望被採納:
《西貢經濟時報》2015年6月25日報道,截至6月15日,越南貨物出口總值約703.4億美元,同比增長8.8%。前10大出口商品包括:手機及零部件,出口額132.6億美元;紡織服裝,出口額91.7億美元;計算機、電子產品及零部件,出口額66.7億美元;鞋,出口額52.8億美元;機械設備及零部件,出口額34.5億美元;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額28.7億美元;水產品,出口額27億美元;交通運輸工具及零部件,出口額24.5億美元;原油,出口額19.1億美元;攝像機及零部件,出口額14.2億美元。
截至6月15日,越南前10大進口商品包括:機械設備,進口額128.7億美元;計算機、電子產品及零部件,進口額103億美元;手機及零部件,進口額47.8億美元;布匹,進口額45.4億美元;鋼材,進口額33.9億美元;石油,進口額27億美元;塑料原料,進口額25.9億美元;紡織原輔料、皮鞋原料,進口額23.1億美元;鋼材製品,進口額19.3億美元;其他基本金屬,進口額16.5億美元。
5. 轉產東南亞遭遇產業鏈短板 國內紡織業「迴流」中西部
近日,工信部表示,統籌推進紡織行業國內外協調布局和發展。
這一表態的背景是,近年來我國紡織業的部分產能不斷向東南亞轉移。據統計,2019年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7.5%。與之相對應的是,2019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718.362億美元,同比下降1.89%。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研究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確實存在紡織服裝產能向東南亞地區轉移的情況,主要體現在紡紗和成衣製作這一塊。其中,成衣製作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更多依賴於東南亞低勞動力成本優勢,而紡紗多數為國內產能轉移。2019年,中國在越南投資的紡紗產能占越南紡紗總產能的32%。
然而,不少中國紡織企業在東南亞投資設廠,在享受成本紅利的同時,也將面對產業鏈不完善的挑戰。
「緬甸工人的工資特別低,每月只有400-500元,但原材料都需要從國內進口,增加了額外的物流成本。」聯成(緬甸)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工信部同時提出,支持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轉移,這也成為一些企業的新選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多個中西部紡織產業園建成,顯示出中國紡織產業加速向中西部轉移。以四川為例,今年以來,包括瀘州、自貢等地都有相關產業園開建,當地紡織產能大幅提升。
很多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服裝業的出口額,近年來持續保持5%以上的快速增長。大型紡織企業健盛集團在2019年年報中指出,東南亞近年來受益於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出口增長較快。比如越南,2019年紡織品出口額為326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7.5%,較2017年增長了24.42%。
在這背後,是很多國內企業在東南亞設廠,比如雷明所在的企業。他從事服裝業已有13年,2013年決定將部分產能轉移緬甸。
「我搬廠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緬甸工人的工資低,更重要的是,那時歐盟給予緬甸最優惠國政策,對緬甸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實行零關稅。」雷明說。
與雷明的公司一樣,東南亞低工資和零關稅的誘惑,促使不少中國紡織企業轉移。
捷德皮具製品有限公司老闆羅良碴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1993年起從事紡織服裝業,主要生產手袋、箱包和皮帶等產品,美國是其主要海外市場,2018年他開始在柬埔寨建廠,轉移最主要還是為了避關稅。
甚至不少上市公司也選擇東南亞設廠,比如位於浙江的健盛集團,在今年3月發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中指出,公司於2013年開始生產基地海外布局,目前在越南已規劃建設了三大生產基地。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研究員表示,以越南為主的東南亞地區,低成本(人工、水電)和政策扶持(低稅),確實是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此外,越南已經加入多個自由貿易協定,其紡織服裝商品關稅門檻進一步降低。
然而,和大企業可以同時設立一些上游產業鏈的企業與項目不同,中小型紡織企業在東南亞設廠之後,卻受困於產業鏈不完備。
雷明表示,東南亞的產業鏈並不成熟,只能做代工產品,他們公司需要在中國采購原材料,運到緬甸再加工為成衣出口。
另外,羅良碴表示,柬埔寨工人生產效率低,熟練工人只有國內的60%,連管理人員也要從國內帶過來,他還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培訓柬埔寨工人。
「產品交到客戶的成本比國內低,比如在中國生產成本是10美元,因為有關稅,到了客戶手中是14.3美元,而在柬埔寨生產成本大概是11美元。但光從生產方面來看,由於原材料需要從中國進口,產生了物流費,在柬埔寨的綜合生產成本比國內還高。」羅良碴說。
產業鏈之困,導致並不是所有中國紡織企業都適合轉移東南亞。
一家位於廣東的紡織外貿公司開發部員工許恆(化名),其所在的企業已經從事紡織業12年,主要做針織產品,2年前為了擴大生產,降低人工成本,曾前往越南考察,但最後決定仍然將產能留在國內。
許恆認為,大企業的供應鏈等各方面比較齊全,從製造、印染再到成衣,但像他們這種小企業很難遷過去,而且還缺乏資金。
語言不通等也是中國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羅良碴坦言,剛到柬埔寨開廠時語言不通,凡事都得請翻譯,由此產生了不少人力和時間成本。其次,在柬埔寨注冊公司很慢,至少要4-6個月,而在中國只需10天。
目前來看,訂單流向東南亞國家也是倒逼中國紡織企業轉移東南亞的重要原因。
不過,更多的訂單並不意味著更多的利潤,當越來越多的中國紡織企業扎堆東南亞,企業間的競爭也在逐步升級。
雷明表示,他從2013年在緬甸開廠到現在,不斷有中國服裝廠轉移到緬甸。據他所知,緬甸的大部分中資工廠利潤並不多,只有少部分管理得比較好的工廠可能會賺到一點錢。從加工廠的角度來看,一年投資幾千萬元,能賺幾百萬元已經算不錯。「有的工廠哪怕是接到虧本的訂單,為了養活這邊的工人,也會選擇去接。」
既然如此,中國紡織企業要如何選擇在國內外合理布局?
9月17日,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321號建議的答復中稱,統籌推進紡織行業國內外協調布局和發展。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引導規范企業有序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國際合作與國內產業升級良性互動,穩定優化紡織產業鏈和供應鏈。
雷明正考慮回內地辦工廠,因為無論是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廠,還是中國的工廠,都有經營得好和經營不好的。「國內像廣西、新疆和山東等地,也有3000元不到的工資。」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研究員表示,我國紡織服裝業上的競爭優勢還主要體現在整體產業鏈配套更為完善,以及我國具有高素質的紡織技術工人。尤其是隨著今年中國儲備棉政策性調控,棉花內外價差持續低位運行,國產棉性價比提高,中國棉紗成本優勢再度體現。但對於整個全球紡織原料而言,棉花纖維僅佔25%左右,大部分均由滌綸短纖、粘膠纖維等化纖貢獻。在這一點上,中國具有絕對的化纖產能優勢,紡織產業鏈配套更為完善。
「目前困難之一在於,生產要素成本逐漸提高,困難之二則在於外貿市場受到的貿易壁壘沖擊正在逐漸加大。」上述研究員指出,紡織服裝產業的確存在向我國中西部轉移的現象,但這還是難以解決貿易壁壘問題,東南亞的優勢確實存在。
因紡織服裝體量、產業鏈配套的巨大優勢,使得中國紡織服裝業在全球貿易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雖然紡紗產能逐漸往越南轉移,但越南棉紗主要出口地依然在於中國市場,而進口合成紗主要來自中國,這一點看來,越南的紡織業更像是中國產業的補充。
羅良碴則認為,目前國內服裝產業鏈上還有突破空間,當前服裝業兩極分化,一種像H&M、UNIQLO這樣的服裝企業,物美價廉且量大,可以利用成本優勢。另一種是量小且講究 時尚 ,季節性強,中國的供應鏈相當成熟,才能生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6. 要到越南那邊去出差,熟悉那邊情況的朋友說一下。
截至2000年底,越南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165個。其中:國營企業187個(紡織企業70個,服裝企業117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私人公司等800個(服裝企業600個,紡織企業200個);外資企業178個(合資、獨資),投資總額18億美元,主要從事紡織、印染、服裝、縫紉機零配件生產。
越南紡織服裝企業共吸收了勞動力160萬,占工業就業人數的25%。產值占越工業產值的9%左右,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的15%(2000年出口20億美元)。主要產品及產量為:各種紗85000噸,綢緞3億平方米,針織品9000萬件,服裝4億件。生產設備有:紗錠105萬個,織布機1400台,針織機450台,縫紉機19萬台。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老的紡織服裝企業設備老化,工藝落後;出口產品附加值很低(僅25%左右),棉花、布匹、化工材料、印染原料等大量原輔料均靠從國外進口;機構設置不合理,企業專業化程度低,重復投資,產品質量差;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等。
在出口方面,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國家和地區對進口越產紡織服裝產品實行配額管理,即美國、加拿大、歐盟和土耳其。其中,在越美雙方簽訂貿易協定後一年間,越輸美紡織品大幅增長,達16億美元。日前美越雙方簽訂紡織品協定,規定美方將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間對越輸美120種紡織品中的38種實行進口配額管理。實行配額管理的紡織品貿易額每年不得超過17億美元。
7. 「一鳴驚人」的越南經濟
近些年來,越南逐漸走上全球製造力量較量的舞台,成為一個經常被討論的東南亞國家。
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正式宣布將越南列為匯率操縱國,越南經濟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越南無法與美國分別達成有關問題的雙邊協議,則會面臨美國「處罰措施」。
美國經濟正在利用美元優勢,試圖在與越南經貿過程中,占據更多主動權。這對於原本就高外債,低外儲的越南經濟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事實上,這並非美國首次向越南舉起經濟屠刀。
2019年越南對美出口盈餘暴漲45.5%,中美貿易戰鏖戰正酣,美國商務部竟然百忙之中騰出手來,對越南出口至美國的部分鋼產品徵收高達456%的關稅。一個月後,一頂「匯率操縱國」的大帽子更是扣在了越南頭上。手段似曾相識,原因如出一轍——美國對越南的貿易赤字也要兜不住了 。
到此,我們可能會有疑惑,越南經濟究竟怎麼了?竟然迫使美國利用對付我國常用的「匯率操縱國」手段。
擁有近億人口的越南,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化,年輕群體約占總人口的60%,教育程度較高,勞動力紅利非常明顯,且用工成本低廉。2015年越南人口年齡中位數30.4歲(同期中國37歲),15歲以上識字率94.5%(中國為96.4%),用工成本則不到中國的一半(胡志明市和上海市的最低工資分別為1150元和2420元)。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具備了基本條件,受到跨國企業的青睞。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越南的全面革新開放,因為沒有它,也就沒有今時越南的經濟地位。
越南經濟的轉折點是1986年越南決定發展 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私有化改革、開放市場、法治建設」三板斧為核心的「革新開放」拉開大幕。只是這兩年越南GDP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顯得格外耀眼。正是革新開放這一點,讓越南經濟跟中國有了更多的相似性。
在革新過程中,越南以華為師,抓住機會承接產能,如今在服裝紡織領域已經是頗有成就。耐克、阿迪達斯的代工企業裕元集團,早在1996年就已經在越南建廠。2009年,耐克的越南代工廠完成了對中國產能的全面超越。如今,耐克、阿迪達斯50%產自越南,僅20%出自中國。2018年4月,優衣庫宣布中國產能向東南亞轉移,越南將承擔生產總量的40%。受益於產業鏈的轉移,越南2017年的鞋業出口額達18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鞋類出口國。
越南承接的可不只是中國的低端產業。2018年5月,三星、奧林巴斯關閉各自的深圳工廠遷往越南。2019年10月2日,三星電子宣布關閉在中國最後一家智能手機工廠,至此三星將自己的手機終端生產全部撤出中國,它也成為唯一一個不在中國生產手機終端的手機巨頭廠商。想當初,居然有一些媒體在為日韓製造潰不成軍而莫名傲嬌,殊不知三星已在西貢高 科技 園區累計投資150億美元,生產了三星近80%的智能手機。此外,微軟、英特爾、富士康、松下等國際巨頭也都紛紛身體力行節約成本,進行轉移。2015年微軟關閉北京和東莞的諾基亞工廠,將之遷往河內,9000人為之失去工作。2019年6月,英特爾宣布旗下的300系晶元組將從當月12日起從中國成都轉向越南胡志明市的工廠生產,未來300系的晶元組將變成「越南製造」,取代目前的「中國製造」。富士康早於2007年3月即開始在越南北寧、北江及一些省市投資工廠,生產耳機,網路設備及各類數據線等電子配件。2018年12月4日,富士康為規避貿易戰影響計劃將IPHONE產能從中國遷往越南,2019年再次准備在越南廣寧新建組裝電視屏幕組件的工廠。
快速發展的製造業推動越南迅速實現其邁向世界新製造中心的雄心。在2015年和2016年,在同類新興市場國家出口普遍負增長的情況,越南出口增速依然超過7.5%。其中,出口額佔比最大的手機及配件、計算機及元件等,過去5年復合增速超過25%,紡織服裝和鞋子復合增速也超過10%。2017年,越南手機出口額達450億美元,生產了全球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機,手機成為越南製造的標志性產品。在此基礎上,中美貿易戰又給越南添了一把火。2018年,越南商品出口額達24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8%,超過國會提出的7-8%的增長目標,成為經濟發展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內資企業商品出口額增長(16%)首次超過外資企業(13.6%),表明內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開始適應國際競爭。
根據越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越南進出口商品總額約為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越南出口商品2546億美元,同比增長5.3%;越南進口商品2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5%。也就是說,今年前11個月越南貿易順差擴大至201億美元(約合1312億元人民幣)。
而整個2019年越南貿易順差也才逾11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際,越南非但沒有損失,其外貿總額還實現了增長。與此同時,根據越南投資計劃部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越南吸引外資總額達264.3億美元(約合1726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83.1%。
2020年前三季度,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2.12%。其中,第一季度增長3.68%,第二季度增長0.39%,第三季度增長2.62%。在多國經濟因受到疫情沖擊而呈現負增長的情況下,越南經濟在東南亞一枝獨秀。
經濟唯一增長?
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的消息,牛津經濟研究院完成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越南有望成為2020年東南亞地區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增長2.3%。該報告稱,疫情給東南亞地區經濟造成了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增長沖擊,預計2020年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將萎縮4.2%。
據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越南GDP有望增長2.5% 3%,並在隨後實現強勁復甦。世界銀行認為,2020年第三季度,越南經濟已經復甦,同比增長2.62% ,高於第二季度。
越南工貿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前9個月,越南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2.4%,低於2019年同期增幅(9.6%),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增幅。其中,加工製造業同比增長3.8%(2019年同期增長10.8%),采礦業下降7.4%,電力生產和銷售增長2.8%。不過,在全球普遍停工停產的不利環境下,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能夠保持增長,已屬難能可貴。
2020年前9個月,越南甚至有部分工業生產指數高於2019年同期,為其工業總體保持增長做出了貢獻。其中,金屬礦開采增長14.8%;電子產品、計算機和光學產品製造增長8.6%;紙和紙製品生產增長8.1%;化工及化工產品增長7.9%。
由此可見,越南已經較快地從疫情沖擊中恢復過來,宏觀經濟指標表現出強勁的抗壓性。可以預見,如果之後不出現疫情反彈的情況,越南經濟將迅速復甦。而越南經濟增長優異的成績單背後,是多種力量的加持。
貿易沉穩復甦
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的消息,越南海關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年初到2020年10月15日,越南進出口總額超4 13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 152.5億美元,進口額為1 979.3億美元,貿易順差為173.2億美元。
根據越南工貿部的數據,盡管發生了疫情,但2020年越南出口額仍可能增長3% 4%。2020年前9個月,越南出口額保持正增長。與此同時,世界及東南亞許多經濟體出口額卻出現了負增長。這表明越南的生產活動在受到疫情的沖擊後已逐漸恢復。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三季度,越南出口額達到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34%。其中, 出現積極復甦的行業是加工業,產品出口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7%,占越南出口總額的84.6%。
此外,農產品出口在越南對外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的消息,2020年前三季度,越南農林漁業出口額為300.5億美元,同比增長1.6%。預計2020年全年越南農業出口額將達到410億美元。
越南相關媒體報道稱,《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自2020年8月1日生效,為越南商品出口創造了新的動力。越南農產品對歐盟出口增速加快,僅2020年8月和9月出口額就達7.66億美元。越南木材及木製品、蝦、大米、蔬果、腰果、咖啡6類商品出口表現突出。
從中國市場看,越南農產品受到了認可。越南咖啡、榴槤、芒果等產品近幾年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並且越南有意將更多農產品出口至中國。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與越南進出口額為1 309.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其中,中國對越南出口額為7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中國自越南進口為529.6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越南是少數實現進出口額、出口額和進口額同時增長的國家之一。
中國已連續十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且越南為中國在東盟內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2月以來,東盟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改變了歐盟和美國長期霸佔中國貿易夥伴前2名的格局,而越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電子商務活躍
越南工貿部在其發布的最新報告中預測,如果疫情得到控制,越南電子商務市場銷售額將在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增長20%,到2020年年底達到120億美元。過去5年,越南電子商務市場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
2020年5月,越南政府批准了《2021—2025年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方案》,意在支持、促進電子商務在企業發展和社區運營中的廣泛應用;縮小主要城市和地區之間網路零售額差距;建立 健康 有序、有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虛擬市場」;促進越南商品的生產銷售,擴大跨境電商市場。這一方案將為越南發展數字經濟賦能。
該方案提出,到2025年,越南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占越南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一半以上的人口會在網上購物,年人均交易額達到600美元; B2C(企業對消費者)銷售額每年增長25%;無現金支付額佔50%。
除此之外,越南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2020年以來,一批跨國企業進入越南風電、太陽能、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為越南穩定經濟基本面提供了一定的動能。
總體上看,越南在疫情面前的經濟表現好於全球及東南亞地區許多國家,為其進一步促進貿易、吸引投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雖然是一個經濟體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但是越南表現出的穩定性和吸引力值得關注。
在全球產能過剩的時代,越南雖然取得驚人的成就,這一點值得非常肯定,但我們也可以發現,其經濟增長非常依賴出口,且處於低端製造產業,用廉價勞動力吸引來的資本,總有一天會被更廉價的勞動力帶走。難以構成換取外資技術的籌碼,還有重工業化的缺失,也註定越南無法像日韓一樣依靠自身技術突破,完成產業升級。越南不像中國有一個龐大完整統一的消費市場,能夠為產業升級提供堅實的正循環基礎,這無疑是最稀缺的奢侈品。
但是,越南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弱,我們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強。任何時候,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進度,修煉「內功」,也是我們經濟發展必須堅持的戰術。
8. 在越南工作生活的有多少中國人
單順是中國人 不含華僑800萬以上
9. 關於越南的,大家幫幫忙!!
越南的貿易好像不是特別發達,
不過最近的經濟改革對經濟會起很大的推動作用,人不少,有人口4,000,000人(2005年),對物品從需求上來講還是有前途。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下面幾個資料
國內生產總值(2006年):約573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6年):8.1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6年):約722美元
貨幣名稱: 越南盾(Dong)
匯率: 1美元≈16000越盾(2006年12月)
物價上漲指數(2006年): 6.6%
城市失業率(2006年): 4.4%
外匯儲備(2006年):約120億美元
【資源】 越南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
【工業】 2006年,越南工業產值490.82萬億越盾,比上年增長17%。其中,國有企業產值增長9.1%,外國獨資企業產值增長23.9%,合資企業產值增長18.8%。
近年工業總產值及構成情況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工業總產值(萬億盾) 302.99 354 414.88
增長率(%) 16 16 17.2%
國有企業(萬億盾) 117.289 131.6
非國有企業(萬億盾) 75.906 96.2
外資企業(萬億盾) 91.906 109.795 126.3
(資料來源:越南統計總局)
【農業】 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佔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2006年越農林漁業總產值(按固定價格計算)比2005年增長4.4%,約佔GDP的20.40%。農業產值同比增長3.6%,其中糧食產量3965萬噸,比上年增長0.1%;林業產值同比增長1.2%;漁業產值為同比增長7.7%。
【服務業】 近年越南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2006年服務業和商品零售總收入為580.7萬億越盾(以實際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9%;扣除物價因素,增長13%。其中國有經濟增長8.2%,集體經濟增長20.8%,個體經濟增長22.4%,私有經濟增長25%,外資經濟增長21.5%。
【旅遊業】 越南旅遊資源豐富,5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近年來旅遊業增長迅速,經濟效益顯著。2006年全年接待國外遊客35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國內遊客1450萬人次。主要客源國(地區)為中國(51.63萬)、韓國(42.17萬)、美國(38.56萬)、日本(38.39萬)、台灣(27.27萬)、澳大利亞(17.25萬)、柬埔寨(15.50萬)、法國(13.23萬)、泰國(12.38萬)、馬來西亞(10.56萬)、新加坡(10.49萬)。主要旅遊景點有: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廣寧省的下龍灣等。
【交通運輸】 近年來,交通運輸業經過重組,提高服務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交通運輸仍為越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2006年客運量為13.866億人次,貨運量3.504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1%和8.1%。
鐵路:網路包括6條干線和一些支線,總長3220公里,干線全長2700公里。有410個機車頭,其中150多個是蒸汽機車頭。2005年客運量0.128億人次,貨運量884萬噸。
公路:總長13萬多公里(其中1.4萬公里國道,1.5萬公里省道,其餘是連接各縣鄉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約佔10%,汽車總數7萬輛,貨車8.8萬輛,客車6.1萬輛。2005年客運量10.94億人,貨運量2.12億噸。
水運:水路總長1.1萬公里,內河水運有854艘拖船、28470艘貨船、1355艘駁船,運輸能力約163萬噸。海運有610艘貨船、6艘駁船,運輸能力84萬噸。交通部直接管轄的8大港口為廣寧、海防、爐門、歸仁、義安、芽庄、峴港和西貢港。2005年客運量1.71億人,貨運量6298萬噸。
空運:全國共有大小機場90個,其中15個為民用機場。3個國際機場分別為:內排機場(河內市)、峴港機場(峴港市)和新山一機場(胡志明市)。原用客機大多為前蘇聯製造,近幾年通過向西方公司購買和租用,正逐步由歐美機型所取代。2005年客運量為680萬人,貨運量10.51萬噸。
管道運輸:汽油管道運輸建於60年代,現有275公里長的B12輸油管道,設計能力為100萬噸/年。
【財政金融】 2006年財政收入完成年計劃,財政收入272.88萬億越盾,超出年初預算11.0%。財政支出321.38萬億越盾,超出年初預算9.2%。2006年發行政府債券106.66億美元。2003-2006年共發行政府債券(包括外幣)外債約309.80億美元。
近年來財政收支情況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財政收入(萬億越盾) 171.03 199.42 272.88
財政支出(萬億越盾) 210.2 251.19 321.38
財政赤字(萬億越盾) 39.17 51.77 48.5
(資料來源:越南統計總局)
【對外貿易】 越南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年來越對外貿易保持高速增長,對拉動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約為840億美元,貿易逆差51億美元。其中出口396億美元,增長22.8%,進口444億美元,增長21.4%。
服務業出口總額約51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其中旅遊業增長23.9%,航空運輸業增長35.5%,航空服務業增長27.5%,金融業增長22.7%。2006年服務業進口總額為5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旅遊業增長16.7%,運費、保險費佔33.7%,增長20.1%。
近年對外貿易情況(單位:億美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總 額 575 691 840
出口額 260 322 396
進口額 315 369 444
逆 差 -55 -47 -51
越南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以及中國。2006年,橡膠和咖啡的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使越南10億美元以上的主要出口商品增加到有九種,分別為:原油、服裝紡織品、水海產品、鞋類、電子產品、木材、大米、橡膠、咖啡。4種傳統出口商品原油、服裝紡織品、水海產品、鞋類均在33億美元以上,其中原油為83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美國、日本、中國。主要進口商品有: 機械設備及零件、成品油、鋼材、紡織原料、皮革、布匹。其中成品油為58億美元,鋼材為29億美元。主要進口市場為中國、台灣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
【外國資本】 截止到2006年底,越南累計吸引外資協議總額604.7億美元。外資的進入對越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經濟增長,解決就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國直接投資繼續增加。截至2006年底,外國累計在越投資協議金額600億美元,協議項目6813個。在越總投資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和香港,占所有外資的60.6%。吸引投資最多的省市依次是胡志明市(23.4%)、河內市(16.7%)、同奈省(15%)、平陽省(10%)。2006年,全年新批准外資項目797個,協議金額75.7億美元。加上以前項目的追加投資共計吸引外資105億美元,同比增加49.1%。實際利用外資41億美元,同比增長18.7%。
【外國援助】 自1993年國際社會恢復對越援助以來,2006年越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ODA)達26.66億美元,其中貸款24.12億美元,無償援助2.54億美元。到位資金為17.8億美元。2006年12月援越咨商會議上,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承諾2007年度向越提供ODA援助44.45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人民生活 2006年,越居民生活穩定。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城市居民 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於農產品和食品價格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全年物價上漲指數為6.6%。2006年全國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數量繼續減少,貧困人口下降到18.1%。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地方的勞動者收入差距較大。2006年城市失業率為4.4%。截至2005年底,越全國電話用戶為1584.5萬部;2006年人口增長率為1.21%,人口出生率為17.4‰,人口死亡率為5.3‰。2005年共有各級醫院13243所,病床197200張。
10. 越南紡織面料市場情況怎麼樣
越南紡織面料市場還不錯。。。。越南人比較喜歡進口布料,特別是高織數的棉料對出口商而言是很受歡迎的。目前,越南國內流行的布料支數平均為40-50,但較好的布或紗都會進口。雖然生產布商能進口較好的紗來自己生產,但比起成衣出口商所入的布料,然後得出口退稅,國內所生產的布普遍貴了20%。由此可見,參加該展會對生產針織機械及棉料廠家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商機。
紡織服裝業是越南領先產業,為越南出口創匯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創造了大量勞動力,
如果你想開拓越南市場的話,建議你還是先跟著會展公司去考察一下。。像上海比天會展公司就是做全球展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