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如何正確看待越南製造業的崛起

如何正確看待越南製造業的崛起

發布時間:2022-02-05 21:17:09

A.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1、越南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有便利的海港和機場,有豐富自然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2、勞動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勞動力成本尚屬低廉且充足,國內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無窮。
3、越南放寬市場准入、完善企業投資法律法規、建設廉潔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4、越南與60多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經合協定ECA和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也是RCEP成員國,與歐盟簽署了FTA,經濟體制向國際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

B. 越南的工業發展怎麼樣

越南工業很落後,能維持下來的僅僅國企!那個~~~個人素質也如此!

C. 如何看待製造業,製造業有多重要

全球經濟放緩、生產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使「中國製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為長期保持中國宏觀經濟穩定增長,亟需中國製造業戰略轉型,而服務化被認為是中國製造業升級的主要方向。一些學者認為,製造業服務化一方面可以增強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有助於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另一方面能夠降低環境污染、減少資源消耗,有利於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然而,製造業服務化並不是「去製造業」,「完全服務化」並不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劑良葯。對於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健康性而言,應慎防中國製造業完全服務化。
一、製造業服務化的涵義
「服務化」(Servitiz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范德莫(Vandermerwe)和瑞達(Rada)於1988年提出,認為製造業服務化是「業務服務化」,即製造業企業由僅僅提供物品向以顧客為中心提供更加完整的「包」(hundles),包括物品和服務支持等轉變,並且服務在整個「包」中居於主導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來源。White等(1999)認為,服務化是製造業企業角色由物品生產者向服務提供者的轉變,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並以Servicizing來表示。沙拉維茨(Szalavetz,2003)則用Tertiarization來表示服務化,認為「業務服務化」並不能完全反映製造業服務化趨勢,製造業服務化至少具有兩層涵義:一是內部服務的效率對製造業企業的競爭力變得日益重要,這些內部服務包括產品開發、設計、培訓、會計、法律及金融服務等;二是與物品相關的外部服務對顧客來說復雜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此外,其他一些學者從戰略的角度提出了相似的概念,如杜拉克(Drucker,1990)的「新型製造業」、博格(Berger)和萊斯特(Lester)(1997)的「服務增強」、 基姆(Kim)和莫博涅(Mauborgne)(1997)的「基於服務的價值創新」等。
根據上述概念可知,製造業服務化是指製造企業從以生產物品為中心向以提供服務為中心轉變的動態過程,其基本表現形式是「產品+服務」。根據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看,製造業服務化包含二層涵義:一是服務要素在製造企業的全部投入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即投入服務化;二是服務成分在製造企業的全部產出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即產出服務化。與製造業服務化相關的概念還有生產性服務、製造業服務、工業化服務、服務型製造等。
二、全球製造業的服務化發展趨勢及主要模式
1.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競爭的加劇、消費與生產模式的變化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通過提供服務來增加其核心產品的價值,一些處於全球領導地位的製造業企業的服務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服務化成為當今世界製造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服務環節在製造業價值鏈中的作用越來越大。20世紀後期以來,經濟領域的一項革命性變化,就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許多傳統製造企業以賣服務取代賣產品,把服務看作是創造差異化優勢的工具,通過比競爭對手提供更好的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二是優秀製造企業由「以生產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型。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由關注產品生產,轉向涉及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市場調查、產品開發或改進、生產製造、銷售、售後服務,傳統意義上的製造業與服務業邊界日益模糊。
三是製造企業越來越多地進行「生產外包」或「製造剝離」。許多製造企業將內部在產前、產中或產後的服務功能獨立出來,原來的生產活動轉而由其他企業完成。這些企業提供從技術產品研發、軟硬體開發,到人員選聘與培訓、管理咨詢、金融支持、物流服務、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全過程的服務鏈,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主要模式及案例分析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製造業服務化是製造業企業為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增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服務功能,實現企業價值鏈的延伸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分析全球製造業企業服務化轉型的路徑,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作者總結出以下四種主要模式:
提供產品附加服務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提供多元化服務,從研發、設計、生產到售後的各個環節來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最典型的就是售後服務,這種例子十分常見,例如物品的安裝、維護和修理,這些客戶服務顯然是伴隨著物品的服務。其實製造業的這種發展是很容易理解的,隨著大規模加工製造和工藝的日趨成熟,標准化工業製成品的大規模、大批量生產越來越容易,同質化的競爭愈演愈烈,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製造型企業紛紛尋求基於產品功能的增值服務,實現產品運行的穩定性、效用的最大化,以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取得市場的主導地位。
例如,在航空發動機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羅爾斯·羅伊斯作為一個後來者把握了航空發動機產業的發展趨勢,開始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並最終建立了集設備和服務於一體的產品體系。其CEO約翰·羅斯認為,羅爾斯·羅伊斯「每銷售一台引擎,就有重大的服務機會,用服務來保障收入,服務將給我們的客戶增加價值,同時也將增加我們自己未來可以預見的收入」。從1995年開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在發動機銷售中加大了折扣力度,同時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水平,採取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即以績效保證式合同(performance-based contracting,PBC)供貨,在報出發動機價格的同時會提供發動機保養及在線化的維護服務。同時,該公司為不同客戶提供了三種服務方式:全面維護、公務機維護和項目管理解決方案。服務化轉型使得羅爾斯·羅伊斯在全球航空發動機市場的份額從20世紀70年代的不到5%,提高到目前的40%左右,服務收入已經占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提高產品交易便捷化模式。基於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製造業企業可以通過多元化的金融服務、精確化的供應鏈管理以及便捷化的電子商務等方式,提高其產品的交易效率和便捷化程度,從而提高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國外製造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把提高產品交易的效率和便捷化,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例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日本企業在工程設備領域的崛起及經濟危機的影響,卡特彼勒逐步陷入虧損的境地,競爭壓力日益嚴峻。為此,卡特彼勒公司開始加速戰略轉型,放棄價格競爭的市場策略,以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價值為出發點,完善全球分銷服務體系,實施供應鏈管理發展戰略。物流服務成為卡特彼勒新的增長點,也引致了金融服務、再製造服務等新的服務領域的發展。目前,服務業的營業利潤在正常年份能達到公司營業利潤的50%左右,而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2009年,服務業的利潤佔到公司總體利潤的90%,部分抵禦了工程機械產品的周期性影響。
產品與服務整合模式。隨著客戶的需求從單一產品向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綜合方面的升級,為客戶提供產品的集成及全面解決方案,成為製造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贏得市場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一體化的安裝、集成化的專業服務、系統化的產品整合,正成為製造業企業擴展業務的重要模式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例如從公司成立開始,華為就把面向運營商的服務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在起步階段,華為提供的服務主要是通信設備的工程安裝,其客戶服務是保姆式、終身的、免費的,並完全基於通信設備。1998年,華為定義為「華為服務年」,以後每年都有提升服務的舉措。目前,華為已經建立了面向通信設備市場集成化的專業服務產品體系和規范的服務產品開發創新體系,支撐華為從全球通信設備製造商的趕超者躍升為領先者。2010年,華為服務收入達到315億元,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3%上升到20.4%。
客戶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從基於產品的服務向基於客戶需求的服務的轉變,是製造業服務化轉型的最高階段,製造業企業利用其在價值鏈上的運營優勢,提供不依託於自身產品的專業化服務。此時的企業已經完全服務化,不再從事相關的製造環節,從製造業企業完全轉變為一個服務型企業。例如,為擺脫生產經營困境,IBM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服務化轉型之路。目前,IBM是全球最大的「提供硬體、網路和軟體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提供商業咨詢、戰略外包、集成技術服務和維護四個服務層次。不僅成功實現了主營業務從製造向服務的全面轉型,構建了面向服務的具有獨特優勢的新商業模式,也重新確立了在全球信息通信產業中的領導地位。
三、 對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啟示與建議
(一)製造業完全服務化並不是製造業升級的一劑良葯。製造業是一國國民經濟的支撐,是一國經濟指數良好運行的保障,是真正的強國之本。縱觀世界各國發展史,如果沒有製造業的崛起,就不會有真正的大國崛起。製造業服務化並不是「去製造業」,而是製造企業根據企業實際和行業發展環境增強自身競爭力的理性選擇,其根本目標在於拓展企業價值鏈,提升產業附加值和品牌效益。因此,推進製造業服務化並不等於放棄加工製造業務,要防止過度「去工業化」,避免「製造業空心化」。
1.「創造」離不開「製造」
盡管美國目前依然保持全球第一科技強國的地位,科研成果與發明專利的數量領先於其它國家,高技術產值位居世界第一,但由於製造業生產能力和規模的下降,美國現已淪為高技術產品凈進口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認為,美國製造業近20年來大規模向海外轉移,不僅導致國內就業崗位減少,而且嚴重損害了美國本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近年來,美國重大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在全球所佔比重已經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由於製造業的「空心化」帶來的嚴重影響,在不得已情況下,美國政府提出振興製造業,並開始實施「製造業回歸」計劃。
吸取美國製造業發展的帶來的深刻「教訓」,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戰略性轉變,不能單純拋棄加工製造環節,避免未實現「創造」又失去了「世界工廠」地位的「被動」局面。
2.「中國製造」優勢依然存在
中國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工業產值佔全中國比重約70%以上,在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和生態環境的約束下,許多企業開始由東部向其它地區進行轉移,更多的企業實際上是在向中部地區乃至西部地區轉移。許多企業仍選擇留在中國,除了中國中西部地區具有一定的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優勢外,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短期內也仍將遠遠優於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周邊地區。此外,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和相關產品配套能力也是影響企業區位選擇的關鍵因素,一些企業在珠三角或長三角的周邊地區可以采購自己所需的幾乎所有零部件。
因此,盡管一些依賴廉價勞動力的製造業企業從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向東南亞等地轉移,但由於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業配套能力、存在巨大的資源稟賦區域性差異和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中國製造業整體優勢並未「消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3.製造業的完整性是一個大國的經濟保障和政治安全的基本要求
製造業是所有經濟部門和社會生活的基礎,不管經濟怎麼發展,社會怎麼進步,人們總是有衣食住行等方面實實在在的需求。另外,製造業能夠解決大量的就業,尤其是能夠解決目前中國底層勞動人口,尤其是城市化進程中從農村轉移出來的低技能勞動人口的就業。據初步估計,解決這些人口的就業問題還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如果沒有製造業,進入城市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就無法解決,農民就無法真正實現「市民化」,促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新型城鎮化目標就無法真正實現。
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也可以得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如果以製造業、實體經濟為基礎,則不容易產生泡沫,經濟發展容易保持平穩、健康的態勢。
(二)對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建議
製造業服務化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但出於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以及保障國家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中國必須保留「本土製造」能力。
1.宏觀上繼續保持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動搖
從宏觀層面來看,製造業服務化是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有助於實現「中國製造」升級至「中國創造」。但是,從歐美等發達國家面臨的「製造困境」中,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以及製造業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作用。因此,國家在推動製造業服務化過程中,應保留「製造」環節,綜合運用財政、貨幣等政策選擇和調節手段,防止製造業「空心化」,繼續保持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動搖。
2.中觀層面上要注重製造業服務化的區域性和行業性差異
中觀層面,應充分分析和評估製造業服務化對具體的區域和產業的促進作用和適用條件。首先,在區域層面上,應根據各區域的比較優勢,構建合理的製造業分工體系,促進東部地區製造業的生產加工環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形成以東部地區為主要製造業服務化基地、中西部地區為製造業生產基地的空間格局。其次,在行業層面上,應依據行業的特徵採取不同的發展模式,對一些涉及國家安全、民生保障、發展戰略需要的製造業行業應制訂相應的產業發展政策,促進發展,保持產業鏈的完整性。
3. 微觀層面要堅持以市場為主、政府引導為原則
微觀層面上應保障製造業企業獨立自主性,而政府則應提供企業運行服務型製造的支撐平台和技術交易與合作平台,以及相應的政策扶持。同時,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力度,保障各製造業企業應依據自身優勢、戰略規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自主選擇服務化發展路徑。而對於一些涉及國家經濟穩定、安全保障的重要行業企業,應綜合運用市場競爭與政府保障等手段進行扶持。
4.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深化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
中國整體製造實力及競爭力不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使廣大製造業企業處於孤立狀態,這已經成為經濟社會高效發展的制約因素。為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服務型製造及整個製造行業乃至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需要進一步發展並挖掘生產性服務業的巨大潛力,深化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一是重點對生產性服務行業的體制進行改革,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市場對生產者性服務業的發展動力。二是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促使生產性服務業向集聚、高效方向發展,避免重復發展和過度競爭。三是建立相對健全的相關行業組織,制定並完善相關行業規范和標准,為生產性服務業快速健康的發展創造相應的制度和組織保障。

D. 越南發展怎麼樣

2018年越南的GDP是2449.48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是1.6萬億元左右,和我國的黑龍江省相當排在第二十三位,即使是和越南接壤的廣西和雲南GDP都超過越南。從人均GDP上來看,2018年越南的人均GDP2600美元左右,而我國2018年的人均GDP是9700美元左右,相差了4倍多,我國人均GDP最高的是北京達到了2.1萬美元左右,最低的是甘肅也有4700美元左右,也比越南高了2000多美元。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前越南的發展水平並不是很高,越南當前的人均GDP收入水平按照世界銀行劃分的標准來看,也只是屬於中等收入國家。近幾年由於中國的人工成本上漲,世界各國的很多企業都把工廠搬到越南,也使近兩年越南的經濟發展迅速,喊出了要成為世界工廠的口號。雖然近兩年越南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主要都是以低端製造業為主,從越南自己公布的數據來看,已經有包括韓國、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在內的131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注冊資金高達3465億美元。越南的旅遊業也是相當發達,可以說是越南的支柱性產業,吸引著非常多的外國遊客前往,每年有幾百萬的中國人到越南觀光旅遊。其實真正去過越南的人都知道,越南現在的情況就跟我們八九十年代很相似,並不是很發達,高樓大廈也並不多。越南的人均收入也是很低,平均工資只有1000多元,低於1000元的人群也還有很多。雖然越南的收入水平很低,但是物價水平卻和我們國內差不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越南人偷偷跑到國內打工的原因。

綜上所述,越南雖然近兩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和我國的差距還很大,我們也期待著越南成為世界工廠之後發展越來越好。

E. 越南的電子製造業是怎樣一番狀況

越南的電子製造業主要形式就是代工業。由於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較低的土地價格,鼓勵外資投資的政府政策,對電子零件加工業的優惠稅收政策,較為便宜的基礎性資源,安定的政治環鏡,吸引了日本和韓國還有中國的電子製造業的企業在越南投資建廠。比如上面的人提到的,索尼 ,三星,TCL,華為,中興等等,同時也承接了大量中國的代工企業如富士康。主要是分布在越南南部胡志明時以及臨近胡志明市的幾個省,以及首都河內及其附近的工業區越南的電子代工業對其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2013年越南電子產品出口金額為321億美元,佔了總出口金額的24%。現在越南有500多家電子加工工廠,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0-30%。有20多萬的工人從事這個行業,並且增長勢頭迅猛。一個零件加工工人的月工資在胡志明市大概是1000-1500人民幣雖然這個行業帶來的環境問題和工作人員健康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一定關注,但並未得到官方的重視。
以上資料由廣州市諾的電子有限公司提供

F. 越南老過柬埔寨等等 東南亞國家 會在此輪接受轉移製造業的機會中崛起嗎 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

轉移給他們一些污染大利潤低的產業下游加工行業,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就如同上個世紀西方轉移給我們一些末端產業一樣,我國經濟發展再也不能走高污染利潤低的下游產業了,不論是跟國際達成的減排協議,還是民眾的環保意識大規模的提高都不允許我國走下遊了,東莞的產業繁榮註定曇花一現了,必須整個產業鏈,發展清潔能源,加大高科技製造業發展,「縫縫補補」的模式不是我們這種大國所需要的,高端製造業才是。還有一點南海問題,需要東南亞這些國家支持,要支持我們就必須出點血,恰逢此時轉移一些低端製造業給他們換取支持也是一舉兩得。

G. 越南的經濟發展優勢是什麼

越南公司經濟發展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1、越南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有便利的海港和機場,有豐富自然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2、勞動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勞動力成本尚屬低廉且充足,國內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無窮。
3、越南放寬市場准入、完善企業投資法律法規、建設廉潔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4、越南與60多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經合協定ECA和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也是RCEP成員國,與歐盟簽署了FTA,經濟體制向國際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

H. 你如何看待越南大量代工廠關閉這件事

越南大量關閉代工廠,和越南疫情發展有很大關系,有很多品牌受到影響,越南經濟也遭受了重創。

越南疫情自從惡化以來,很多代工廠已經關閉,不少越南當地的工人因此失業,越南經濟遭受了重創,作為擁有很多國際品牌代工廠的越南,一旦大量關閉工廠,勢必會影響這些品牌的產品供應,造成市場上缺貨現象,有不少品牌表示有可能會因此漲價。

一、越南關閉代工廠和疫情發展有關。

越南本來承接了不少製造業,但是隨著疫情發展,越南當地疫情防控不到位,導致越南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很多代工廠不得不關閉。代工廠本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工人的防護措施不到位,一旦有人感染,就會造成大面積人群感染,代工廠的關閉是不得已為之,關閉代工廠是為了更好防控疫情。

越南大量代工廠關閉,和當地的疫情發展有直接關系。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正確看待越南製造業的崛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一萬塊錢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50
武漢至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206
越南龍眼是什麼 瀏覽:231
德國為什麼沒有閃擊英國 瀏覽:234
進口印度恆河是哪些公司 瀏覽:40
伊朗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瀏覽:296
英國寵物取什麼名字酷一點 瀏覽:914
伊朗現在有多少個王室 瀏覽:893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指得是什麼 瀏覽:535
帽子義大利品牌有哪些 瀏覽:713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喜歡投降 瀏覽:615
在印尼怎麼給自己個人加稅 瀏覽:398
廣東到印尼棉蘭什麼交通工具方便 瀏覽:20
中國人壽大同分公司地址在哪裡 瀏覽:630
英國什麼時候有石油 瀏覽:298
休伊朗什麼主義 瀏覽:181
緬甸卡怎麼顯示是中國移動 瀏覽:143
印度哪裡的小孩最好 瀏覽:840
在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日本歌手 瀏覽:124
英國愛丁堡有多少華人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