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種長得像鯰魚的海魚叫什麼魚囊很多脂肪,膩死人了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它屬鯰形目魚類,屬芒鯰屬的芒鯰(Paugusiushamiltoa)為無鱗魚類。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
B. 湄公魚是什麼魚
湄公魚,Mekongina erythrospila(Fowler, 1937),是鯉科湄公魚屬的一種魚類。
生活在東南亞,又叫芒魚,為無鱗魚,體延長,側扁,背緣及腹緣平直。頭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側位,眼前線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馬蹄形。須5對,其中吻須2對,口角須1對,頦須2對。
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明顯,縱列鱗140-170。主生於越南湄公河的入海口,為鹹淡水魚類,作為魚類的一種,湄公魚兼具了魚類所共有的營養價值,含動物蛋白和鈣、磷及維生素A、D、B1、B2等物質,比豬肉、雞肉等動物肉類都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
(2)越南有什麼海魚圖片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緣及腹緣平直。頭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側位,眼前線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馬蹄形。須5對,其中吻須2對,口角須1對,頦須2對。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明顯,縱列鱗140-170。
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6-7(分枝軟條);尾鰭圓形。體背側淡褐色,腹側為淡黃色,眼下至上頜處有一斜走的黑色線紋。體側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數列明顯的縱走黑色斑塊,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鰭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紋,基部上方具有一明顯黑點。
C. 越南橘魚是什麼魚能做觀賞魚飼養么
可以作為觀賞魚, 應為
鯉科 Cyprinidae 鱊屬 Acheilognathus 魚類
下圖為 越南鱊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
原分布於亞洲越南北部、中國南部及寮國,多作為觀賞魚引入各地飼養。
D. 這種魚叫什麼
如圖 並非海魚 ,巴沙魚 、博氏【魚芒】鯰
【魚芒】鯰科 (巨鯰科) Pangasiidae 【魚芒】鯰屬 Pangasius 魚類
下圖為 博氏【魚芒】鯰 Pangasius bocourti,俗稱 巴沙魚、多利魚
台灣市場上又稱為多利魚,是【魚芒】鯰屬的一種,原產於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國湄南河流域。這些魚是國際市場重要的食用魚。
E. 這是什麼魚
如圖 並非海魚 ,巴沙魚 、博氏【魚芒】鯰 學名
【魚芒】鯰科 (巨鯰科) Pangasiidae 【魚芒】鯰屬 Pangasius 魚類
下圖為 博氏【魚芒】鯰 Pangasius bocourti,俗稱 巴沙魚、多利魚
台灣市場上又稱為多利魚,是【魚芒】鯰屬的一種,原產於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國湄南河流域。這些魚是國際市場重要的食用魚。
F. 凌波魚又叫什麼魚
凌波魚又叫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它常常被冒充成龍利魚、鯛魚、鱈魚等海魚出售。
孵化池的水溫與親魚池的水溫保持基本一致,避免溫差過大;採用微孔增氧管池底部充氣增氧,在水面形成輕微的水波即可;在水溫28℃時,受精卵經過20小時可孵化出膜,孵化率80%~90%;剛出膜的幼苗匍匐在池底,體表無色素,一天後變成淺灰色,集中在池底四周邊角處。
G. 巴沙魚是海魚嗎
巴沙魚實際上是一種淡水魚,不屬於海魚。
巴沙魚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一種優質的淡水魚,它的祖籍在越南的湄公河流域,並且還是越南國家的二級保護物種。
一般國內賣的巴沙魚最常見的就是巴沙魚片,那都是提前經過處理後片成魚片的,所以常見的都是冰凍的,無刺的巴沙魚。真正的完整的巴沙魚是有刺的,家庭中購買的都是無刺巴沙魚片。
巴沙魚的特徵: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是巨鯰屬的一種。原產於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國湄南河流域。越南音譯為「卡巴沙」,意思就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
體無鱗圓潤,背部藍黑色,腹部較白;頭部扁寬,腹部狹窄,身體側面的肌肉是可食用的部分較厚。圓頭扁平而寬,端部圓寬,吻鼻周圍具肉質和白須。身側有暗帶,尾鰭較暗。最大體長可達120厘米。
該魚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
H. 這是什麼魚
。這是巴沙魚,也稱三塊脂肪魚,屬於鯰形目芒鯰屬無鱗魚類,是東南亞湄公河流域一種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無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越南產量、出口量最大,其名字源於越南「卡巴沙」(CABaSa),( CA越南文是指魚, Ba是三, Sa是脂肪),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大塊脂肪,約占體重的 5—8%。巴沙魚
巴沙魚的營養價值
歐美對巴沙魚的營養多有研究,巴沙魚肉含水量高,超過80%以上,蛋白質含量偏低,僅為12.69~15.6%,(鱸魚含蛋白質18.6%,還多海魚蛋白質含量超過20%)脂肪含量為1.1%~3.0%,最多的是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只有12.59~18.8%。每100克的巴沙魚中DHA含量為12~21毫克,EPA含量是2~3毫克,遠低於多數深海魚及鱸魚,不適合兒童健腦益智補充DHA及老人軟化血管食用。越南巴沙魚
巴沙魚為3元一斤的低檔貨
而中國消費者以為巴沙魚高端產品,其實巴沙魚為魚類中的低檔貨。就巴沙魚的營養價值來說,屬於歐美限制進口的低檔淡水魚類。歐美更喜歡吃深海魚,很少吃淡水魚。就價格而言,越南冷凍巴沙魚的到岸價大約在每斤3元左右,國內X東平台賣到20元一斤,暴利呀!提醒大家,有商家用巴沙魚冒充龍利魚,或其它海魚,購買時要小心。巴沙魚
由於歐美市場開始限制進口,美國近兩年對越南巴沙魚徵收高稅費,對俄羅斯的出口也出現下降,地中海、埃及、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地市場也偏向於對越南巴沙魚出口也設立壁壘。越南巴沙魚近年銷售市場轉向中國,四年間進口總額增加了5倍,越南巴沙魚在中國市場迅速走紅,完全得益於中國市場的開放和包容,或者說是我國人的無知。
國內已開始人工養殖
巴沙魚為淡水魚,喜群集,雜食性,可人工飼料養殖,耐低氧,對水質要求不高,可高密度養殖,因此產量高。有報道,2008年,湖北省英山縣巴沙魚繁育試驗基地,首批繁育的巴沙魚已經上大並上市銷售,繁育取得成功。近幾年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已開始大面積人工養殖。其飼料中最好不含玉米,如果玉米蛋白粉含量過高,巴沙魚黃肉率升高,白肉率降低,影響銷售價格。巴沙魚
巴沙魚如何鑒別
巴沙魚頭較小而扁平,肉厚無鱗,口小,主牙為三角形,眼徑大,腹大而圓,身體後部較窄,尾柄較長;背鰭有鋸齒,背鰭後緣有一小脂鰭;背部呈銀灰色,腹部銀白色,肛門白色稍紅。
受歡迎的原因——沒有鱗和小刺
受到國內餐飲界的歡迎,是因為加工簡單,巴沙魚沒有鱗片,相比有鱗魚的加工更簡單。對於消費者,巴沙魚沒有小骨刺,使得其在烤魚市場,甚至幼兒園餐廳受到歡迎。巴沙魚肉
巴沙魚作為歐美國家超市裡賣的最便宜的一種魚,有很多種食用方法,但大都以亞洲菜譜為主(西方人很少吃淡水魚,尤其養殖魚類),其主要消費群體是亞洲國家的新移民們,西方超市裡的巴沙魚大都以急凍魚片的形式出現(無鱗無刺,整片的魚肉),以巴沙魚為原料,可以做魚肉串,油炸、燒烤均可、也可做成水煮魚、紅燒魚或魚火鍋等。
清蒸巴沙魚
1、原料:巴沙魚片200克(三人份),蒸魚豉油、料酒,蔥,姜,蒜、鹽等調料。清蒸巴沙魚
2、加工過程:巴沙魚切片,加料酒,鹽,姜,蔥,腌十分鍾。取盤,底部放三片姜,把魚肉擺上去,魚肉上再放蔥絲,然後上鍋蒸十分鍾。待熱氣少一些,開蓋,在魚肉淋上蒸魚豉油,即可出鍋了。這樣吃最健康,不上火。
I. 湄公魚是海魚還是河魚
湄公魚是河魚,原產越南湄公河,屬越南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該魚因味鮮、營養價值高,並且是高級化妝品的原料,因而成為越南出口美國等市場的一個主要水產品種。
近年,該魚因具有個體大、生長快、食性廣、抗病力強、產量高等優點引入我國養殖,並在2009年開始引入廣東養殖,具有一定養殖前景。
漁業利用
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優點。當年苗種經一年飼養可長至500-800克,次年可長到1500-2000克,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
適合在魚籠、網箱和溶氧較高的池塘、湖泊、水庫中生長,但該魚不耐寒,最低極限溫度為10℃,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