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喝茶都用什麼東西

越南喝茶都用什麼東西

發布時間:2022-11-13 20:08:32

❶ 越南人對中國什麼產品趕興趣

要看你的朋友喜歡什麼啦
對症下葯才好
一般來說越南和中國風俗差不多,送點實用的東西比較好,小家電之類的.高雅點的就送點藝術品.別送紅木傢具.
越南人很喜歡喝茶的,茶葉也可以.

❷ 喝茶的國家有哪些他們分別用什麼東西泡茶

中國
1、茶葉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瘛⑸緇嶙饔謾?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志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干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④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於事物之中。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為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裡,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朴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張源的茶道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到清朝時,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⑥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2、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3、飲茶發源地點的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1.西南:「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4、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5、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干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致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二: 英國:英國人有300年飲紅茶歷史,是紅茶的愛好國家,加糖、牛奶,往往成為餐後的必備飲料,因此英國是紅茶消費量最多的。可以說還沒有一個國家對紅茶的品嘗水準,有英國的專業。 茶影響著英國的各個階層,英國人在晨起之時,要飲早茶,他們早餐就以紅茶為主要飲料。到了上午11點,無論你是空閑在家的貴族,還是繁忙的上班族,都要休息片刻,喝一杯,他們稱之為早上11點左右的便餐。到了中午,吃了午餐之後,少不了配上一杯奶茶。而後在下午3點半至4點左右還要來一杯下午茶。英國人在喝茶時總要配上小圓餅、蛋糕和三明治等點心。一般的家庭主婦都很擅長做這類糕點,正式的晚餐中也少不了茶。

日本:日本茶道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後,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現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積不大、清雅別致的茶室里進行。室內有珍貴古玩、名家書畫。茶室中間放著供燒水的陶炭(風)爐、茶鍋(釜)。爐前排列著專供茶道用的各種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規矩比較講究,友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嘗。然後在炭爐上燒水,將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後,由主持人按規程沏水泡茶,依次遞給賓客品飲。品茶時要吸氣,並發出吱吱聲音,表示對主人茶品的贊賞。當喝盡茶湯後,可用大拇指和潔凈的紙擦乾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讓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過程,都洋溢著「敬、和、清、寂」的精神。

俄羅斯:俄羅斯是從16世紀開始傳入中國飲茶法,到17世紀後期,飲茶之風已普及到各個階層。19世紀,俄國茶俗、茶禮、茶會的文學作品也一再出現。如普希金就曾記述俄國「鄉間茶會」的情形。還有些作家記載了貴族們的茶儀。俄羅斯上層社會飲茶是十分考究的。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炊叫「沙瑪瓦特」,是相當精緻的銀製品。茶碟也很別致,俄羅斯人習慣將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邊。玻璃杯也很多。有些人家則喜歡中國的陶瓷茶具。式樣與中國壺相仿,花色亦為中國式人物、樹木花草,但壺身有歐洲特色,瘦勁、高身,流線形紋路帶有金道。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作品,雖不十分精緻,但很能說明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俄羅斯上層飲茶禮儀也很講究。這種茶儀決不同於普希金筆下的「鄉間茶會」那樣悠閑自在,而是相當拘謹,有許多浮華做作的禮儀。但這些禮儀,無疑對俄羅斯人產生了重大曩,俄羅斯民族向以「禮儀之邦」而自豪,他們學習歐洲其他國家貴族們的派頭,也對中國的茶禮、茶儀十分有興趣。所以在俄羅斯「茶」字成了許多文物的代名詞。有些經濟、文化活動中也用「茶」字,如給小費便叫「給茶錢」。許多家庭也同樣有來客敬茶的習慣。去俄羅斯旅行,列車上還要以茶奉客。俄羅斯旅行,列車上還要以茶奉客。

印度人飲茶方式很特別,他們把茶倒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另外,在印度如果用左手遞送茶具,就會被看作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印度人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他們喝奶茶,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蒄的薩馬拉茶」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 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 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 核等級和價格.

泰國:泰國人喜愛吃磚茶.他們把磚茶防在木臼中搗成粉末,防在鍋中加水煮開,然後加上一些茶,還加牛奶和羊奶.

紐西蘭:紐西蘭人把喝茶作為人生不最大的享受之一.許多機關、學校、廠礦等還特別訂出飲茶 時間.各鄉鎮葉店和茶館比比皆是.

馬里:馬里人喜愛飯後喝茶.他們把茶葉和水放入茶壺里,然後燉在泥爐哂納感煮開.茶煮沸後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們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錫罐燒水,投入茶葉;任其煎煮,直到同時煮的腌肉燒熟,再同時吃肉喝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於其上,浸七八分鍾,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假如乳酪與糖.

北非的摩洛哥、特尼斯、茅利塔尼亞人卻喜歡綠茶。但他們飲用時總要早茶葉里加入少量的紅塘 或冰塊,還有的喜歡放入薄荷葉或薄荷汁,稱為」薄荷茶」,這種茶清香醇厚,又甜又涼,喝起來有涼心潤肺之感.北非居民由於多欣奉伊斯蘭教,按教規,教徒們是不許飲酒的,但可以飲茶.茶還是他們待客的必需品,客人來訪時,首先要來個見面」三杯茶」.按禮節,客人應當對著主人的面一飲而盡,否則就是失禮.北非人喜歡飲薄荷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北非地區氣候乾熱,人們多吃肉食.而喝薄荷茶 有利於解暑和幫助消化,同時也還可以少喝些水.

埃及人喜歡飲甜茶.他們招待客人,常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入許多白糖,同時送來一杯恭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但是,這種濃甜茶只要喝上兩三杯,嘴裡就會感到粘粘糊糊的.

南美的烏拉圭、巴拉圭、古巴、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等國,普遍愛喝「馬黛茶」。這種茶是用當地的馬黛樹的葉片製作而成的,它有提神和助消化的作用。喝這種茶時先將茶葉放入瓢筒中,沖上開水,然後再用一根細長的吸管 插到大茶杯里,輪流吸吮。早待客時,主人有不同的沏茶風趣:當在 茶中加糖時,就表示友好;若加入苦味的佐料則表示冷淡;如果待客的是初戀的少女,當茶很甜時就表示「請與父母說」加入一片桔皮時 就表示「同意結婚」,如果送上的是已用過的淡茶,則是「拒婚」之意,這時,小夥子就要知趣而走了。

❸ 用茶包泡茶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不。你需要一顆茶籽來種茶,或者從一棵活的植物上剪下來,或者買下整棵樹。試著從加工過的茶開始,就像摘一片楓葉或松針,然後試著從中生長出一棵樹;它不會工作。我寫了一些關於種植茶樹的背景,並提到了其中一種主要的茶樹來源(盡管還有其他來源,但另一種答案是,種子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到):

在家裡種植茶樹

應該先在壺中倒入沸騰的開水,等回溫到90攝氏度左右,再放茶袋。稍等片刻,提起吊牌,輕輕提拉茶包,使其在熱水中上下浮動,促使茶汁盡快滲出;約1分鍾後,將茶包提起扔棄,一杯湯色正亮,香氣宜人的茶就泡好了。

有很多人把茶包泡進杯里,就不再拿出來,喝完再泡,泡完再喝……你們都以為袋泡茶是「炫邁」么,喝了那麼多泡還指望喝出「還有味道?!」

❹ 在越南街頭,美女問你要不要「生菜」是什麼意思

在越南街頭,美女問你要不要“生菜”,你知道“生菜”是什麼意思嗎?別想多了,作為一個男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當在越南的街頭,美女問你要不要“生菜”,就是茶托,為了騙你錢,見到這樣的越南美女一定要繞著走,否則就會上當受騙。天上不會掉餡餅,廣大的男性同胞們別做夢了,沒有無緣無故的艷遇,只有無窮無盡的套路。最後提醒廣大男性同胞們,作為一個男孩子,出門在外一定好保護好自己喲!

❺ 越南人最好什麼

1、剛去了越南,我覺得越南人最喜歡喝咖啡

2、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到處都有咖啡館,男人都在喝咖啡,越南的咖啡品質很好的,可以買回來享用

3、要是送越南人禮物的話,建議送茶葉,特別是烏龍茶。越南也喝茶,不過是綠茶,品質低下。我們泡了一泡隨身帶去的鐵觀音,一下子就把他們都震了。

4、要是送女的,建議送增白、防嗮的化妝品,越南人較黑,她們以白為美,所以為了防止曬黑,平常白天,女孩子都把自己包成木乃伊才外出。不要送香水,越南出產香水。

❻ 在越南旅遊,街上有女性問我要不要生菜,這是什麼意思

在越南旅遊時,街上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美女總會攔下男遊客要不要生菜,其實越南美女攔截遊客詢問這句話主要有兩個意思:1、是茶樓的「茶托」;2、生菜諧音「身材」,算是越南的灰色產業。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為何是這兩個含義。


所以說,我們出遊在外,萬事必須小心,當遇到自己不懂或者遇到什麼麻煩的時候可以找當地的導游詢問,實在是解決不了的可以找警察幫忙。俗話說,要入鄉隨俗,當我們到了一個地方的時候萬萬不可隨意行事。

❼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世界各國飲茶茶文化

導語: 茶文化發源於中國,璀璨於東方,成為東方文明的主要象徵。鐵觀音被發現於古老茶鄉安溪,本身就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幾百年來,安溪鐵觀音秉承天、地、人、種四者有機融合,體現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融。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獨具的觀音鐵韻,清香雅韻,獨領風騷於茶葉界。茶葉歲是我國的國飲,但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走出了國門,並為西方人所愛。

美國茶文化

美國不產茶葉,美國人喝的茶全靠進口。美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美國茶往往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麼就是罐裝、瓶裝的茶水,許多美國人甚至對茶葉的外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都不大清楚。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後,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

在美國,大多數人愛飲冰茶不愛飲熱茶,美國人飲用冰茶為世界之最,由於冰茶不含二氧化碳、不含熱量、刺激性小、味道爽口,老少皆宜,所以冰茶在美國已十分受消費者的歡迎,流行得很快。美國的冰茶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既有紅茶,也有綠茶,還有中國烏龍茶;既有加糖的,也有無糖的;既有加果味香料的,也有純粹是茶味的。總之,它可以滿足各種人的口味,任君挑選,做成帶有一絲酒香味的混合冰茶,特受一些成年人的歡迎。

俄羅斯茶文化在西方,最早從中國傳入茶葉的是俄羅斯,從中國經過蒙古草原到俄羅斯,曾有一條“茶葉之路”。俄羅斯人發明了煮茶的“茶炊”,類似一個小鍋爐,一般用銅制,中間生炭火,上面有一個煮茶的茶壺,下面有一個龍頭,煮好的濃茶用龍頭中的水沖稀,加糖和檸檬汁飲用,即檸檬茶。隨時可以提供熱茶水,是寒冷的俄羅斯氣候下,家庭必備的設施。現在一般用電加熱,也有用不銹鋼製造的'。由於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設計製造成各種裝飾花樣,是俄羅斯家庭比較顯眼的傢具。

俄羅斯簡介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透俄羅斯全境圖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

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簡稱“俄國”,並沿用至今。在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中,日本受蒙古族或滿族影響較小,故將其直譯為“露西亞”(日語中r讀音相當於l,所以俄羅斯的英文名用日語發音就叫做露西亞,與明朝的羅剎無關),簡稱“露國”。

朝鮮雖然在1860年代以後與俄國有直接接觸,但由於是中國的屬國,便採用了間接音譯——俄羅斯(糅)。後來由於朝鮮脫離中國獨立以及被日本殖民,加上民族主義的抬頭,便廢棄了俄羅斯的中式叫法,直接音譯為“”(羅馬字:leosia)。越南並未與俄羅斯有直接交往,因此從中國稱其為“俄羅斯”(NgaLaT),簡稱俄國(Nga)。所以現在世界上“俄羅斯”的叫法只存在於中國人、蒙古人和越南人中。

16世紀,中國飲茶法開始傳入東歐各國及俄羅斯,到17世紀後期,飲茶之風普及到了各個階層。19世紀,東歐各國及俄羅斯也漸漸形成本國特色的茶俗、茶禮和茶會的文學作品。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一些茶文化。

著名作家普希金就曾記敘了俄國“鄉間茶會”的情形,還有很多俄國作家記載了貴族的茶儀。從記載上看,俄羅斯的上流飲茶是很考究的,他們擁有很精緻的茶具,茶炊是一種叫著“沙瑪瓦特”的精緻銀製品,茶碟也很別致,俄羅斯的人的習慣是把茶倒入別致的茶碟再飲用,還有很多漂亮的玻璃杯,並且很多人家尤其喜歡我們中國的陶瓷茶具。茶具的式樣和我們的茶壺相仿,花色亦為中國傳統畫中的花草樹木、人物,但是它的壺身頗有歐洲特色,高身、瘦頸,這就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俄羅斯人民向來就是禮儀之邦,但是俄羅斯上流社會的茶禮並沒有普希金筆下“鄉間茶會”那樣來得悠閑自得,而是非常拘謹,其中包含了很多浮華做作的禮儀。不過這對於俄羅斯茶文化的發展並非壞事,因為他們學習了歐洲貴族們的派頭和中國的傳統的茶禮茶俗,使得茶文化在俄羅斯迅速發展起來。

此外,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的人們酷愛飲茶,喬治亞南部還是俄羅斯著名的茶區之一,喬治亞的飲茶方式為清飲,類似於中國雲南的烤茶,烤茶的泡法就是用金屬壺開火烤至100攝氏度以上,然後按每杯水一匙半左右的用量將茶葉先投放炙熱的壺底,隨後倒溫開水沖泡幾分鍾,一壺香茶便沖好了。這種泡法要求色、香、味俱全,不但要看著紅艷可愛,而且在烹調時聞得幽香,還要在到水沖茶時發出噼啪的爆響。所以,要求在炙壺的火候,操作的方法上都十分精巧熟練方能取得最佳效果。這在俄羅斯亞洲地區一些民族中很流行。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東歐國家的茶文化,東歐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指的是包括前蘇聯的一些國家外,還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保加利亞等國。東歐國家的人們飲茶方式則分為西方式、民族式和清飲。西方式,把茶用沸水沖泡或加入糖、牛奶或檸檬烹煮。民族式飲的是磚茶,它類似中國少數民族飲用磚茶風俗。烹煮時,先將磚茶打碎,投入壺中加熱煮沸,再兌入牛奶、香料、鹽、糖等作料,旋即續煮,重新煮沸,待茶香中溢,即濾去茶渣,入杯飲用。另有一種清飲法,介於西方式和民族式之間,多用茶壺沖泡,少數也有酌情加糖後再飲的。

;

❽ 越南的綠茶好喝嗎

全國各地都有好茶,外國也有好茶,每種茶里都有分等級,綠茶的功效就是: 1、降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飲茶與減肥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現代科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實,飲茶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膽固醇,令身體變得輕盈,這是因為茶里的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物質、氨基酸類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綜合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茶多酚與茶素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能夠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降脂減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則可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綠茶本身含茶甘寧,茶甘寧是提高血管韌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國心臟學會《循環》雜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喝茶有助於降低因心臟病而死亡的危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對1900名心臟病患者進行跟蹤調查,這些患者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過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臟病發作後約三年半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還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於14杯,也有可能使心臟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綠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鹼,兩者所產生的綜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養神之效,更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國化學協會總會發現,茶葉不僅對消化系統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對皮膚及肺、肝臟癌也有抑製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確認,茶葉中的有機抗癌物質主要有茶多酚、茶鹼、維生素C和維生素E;茶葉中的無機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鉬、錳、鍺等。中、日科學家認為,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滅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葯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神農時代(約公元前2737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這在《史記·三皇本記》、《淮南子·修武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茶聖陸羽在他的《茶經》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權威性茶葉著作中關於「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飲料……如感到體熱、口渴、凝悶、腦疼、眼倦、四肢疲勞、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就顯效」。陸羽所列舉的上述症狀與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寫道:「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著名宦官劉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癘氣」列為茶德之一。自唐以後,歷代茶療學也有新的類似以茶解毒滅菌敘說,但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統稱為「瘟疫」或「癘氣」,雖未點明是何種細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滅菌的事是已被證實了的。近代醫葯界對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斷深入,美國科學家在2003年於《美國科學院學報》上報道:「茶葉中名為『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使人體抵禦感染的能力增強五倍」。 4、長壽。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干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鹼、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極為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為: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所謂「長生不老」是假,「益壽延年」是真。飲茶長壽,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舉。根據宋�6�1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都(今河南省洛陽)有一位130多歲的老和尚,皇帝問他養生之道,他說「臣少也*,素不知葯,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餘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最長壽者,在位60年,活到89歲,飲茶是他的養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長的老壽星、晚清最後一名秀才蘇局仙的生活中堅持飲茶為一大習慣,他超過了象徵「茶」字構成108歲的茶壽(按:漢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開為「艹」與「八十八」,合為108)活到110歲,臨終前20天為《當代詩人詠茶》專集題寫了詠茶絕句。上海市1994年獲得「壽星夫婦」桂冠的雙雙已104歲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婦,其長壽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飲茶。生於1896年的百歲老人廣東高州人張順,她的飲食習慣是「四不」:不抽煙、不飲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糧、喜番薯、喜吃醋、喜飲茶。1898年8月20日生於廣東豐順縣,歷盡滄桑不改勤勞的壽星婆張蘭花,她不抽煙、不喝酒、嗜飲茶。被尊稱為「當代茶聖」的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歡慶90大壽時,談到他和夫人長壽的奧秘時,道出了平時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吳老活到91歲,他夫人陳宣昭活到98歲。)著名數學家、上海市茶葉學會顧問、復旦大學蘇步青教授,活到101歲,每天早飯後必飲茶是他的健康長壽之道。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會長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飲茶,活到100歲(2002年4月5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個名叫哈比布·米亞安的老人,被當地政府正式認定的年齡為125歲,米亞安老人講他的長壽秘訣時談及他的飲食習慣,「我從來不抽煙,喝茶是我唯一上癮的東西」。埃及有一位農夫壽星,名叫扎那帝·米夏爾,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歲!三起三落的壽星政治家鄧小平的養生之道之一也是愛喝綠茶。鄧小平妹妹鄧先群曾回憶鄧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時說:「我大哥喜歡喝茶。他喜歡喝四川、安徽產的綠茶,有時也喝西湖龍井茶。茶葉還是比較貴的,他杯子里的茶葉放得很多,待全泡開,要佔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古人稱茶為萬病之葯,茶能養生,延年益壽,但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必見功效,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於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麼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產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❾ 東盟各個國家的茶文化

多年來,我國對東盟茶葉出口均保持在6,000-8000噸左右,出口金額在1,000多萬美元。新加坡為我國綠茶對東盟出口數量最大市場,緬甸其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對菲律賓和柬埔寨均有出口。我國對東盟紅茶出口主要為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我國特種茶對東盟各國出口依次為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菲律賓。

東南亞國家茶俗
東南亞主要的飲茶國家有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這些國家人民,受華人飲茶風習影響,歷來就有飲茶習俗。飲茶方式也多種多樣:既有飲綠茶、紅茶的,也有飲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的;既有飲熱茶的,也有飲冰茶的;既有飲清茶的,也有飲調味茶的。

1、新加坡喝茶呈現多元。當地大部分人為華僑或華裔,因此他們也很愛飲茶。農歷新年,一盅清茶,佐以橄欖,稱為「無寶茶」,寓意恭喜發財。喝下午茶則是以吃為主,茶的好壞卻不十分重要。即使是在五星級賓館喝茶,也常常會用茶葉袋泡的大壺茶來待客。除了中國茶和英國茶之外,新加坡特有的「長茶」——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然後泡茶人把奶茶倒進罐子里。由於「長茶」的杯子相當大,喝起來相當過癮,喝茶者邊品茶,邊欣賞精彩的倒茶,心情也會變得輕松。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就是一邊吃肉骨,一邊喝茶。肉骨,多選用新鮮帶瘦肉的排骨,也有用豬蹄、牛肉或雞肉的。燒制時,肉骨先用作料進行烹調,文火燉熟。有的還會放上黨參、枸杞、熟地等滋補名貴葯材,使肉骨變得更加清香味美,而且能補氣生血,富有營養。而茶葉則大多選自福建產的烏龍茶,如大紅袍、鐵觀音之類。吃肉骨茶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人們在吃肉骨時,必須飲茶。如今,肉骨茶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食品,肉骨茶的配料也應運而生。在新加坡、以來西亞,以及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的一些超市內,都可買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肉骨茶配料。

2、緬甸和泰國有著極具特色的「嚼茶」。嚼茶的食用方法是,先將茶樹的嫩葉蒸一下,然後再用鹽腌,最後摻上少量的鹽和其他佐料,放在口中嚼食。冰茶也是這些熱帶國家的飲茶習慣。泰國人喝冰茶:泰國人飲茶的習慣很奇特,他們常常在一杯熱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塊,這樣茶很快就冰涼了。在氣候炎熱的泰國,飲用此茶使人倍感涼快、舒適。泰國腌茶——泰國北部地區,與中國雲南接壤,這里的人們有喜歡吃腌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的製作腌茶一樣,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實是一道菜,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後,放進嘴裡細嚼。又因這里氣候炎熱,空氣潮濕,而用時吃腌菜,又香又涼,所以,腌茶成了當地世代相傳的一道家常菜。

3、緬甸緬族人飲食習慣: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4、馬來西亞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等多民族國度,傳統喝的是"拉茶"。拉茶是傳自印度的飲品,用料與奶茶差不多。「拉茶」是各族人們共同喜愛的茶飲料——先將紅茶泡好,濾出茶渣,並將茶湯與煉乳混合,倒入帶柄的不銹鋼鐵罐內,然後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湯的罐子,將茶湯以約一米的距離,倒入空罐,接著是倒回來又倒過去,倒來倒去七、八次(為了均勻茶湯,讓茶與奶徹底融合,並增加水的活性,營造口感的滑順感),由於茶湯在運動的過程中,兩罐距離忽而由近到遠,忽而由遠到近,與「拉麵」的動作有幾分相似。

5、緬甸人精神上受印度文化影響,佛教盛行,物質上則受中國文化影響。喝茶的習慣相信是從印度或中國傳來。緬甸人很喜歡喝茶,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廳解決,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常事,生活非常悠閑。除中國茶以外,當地的緬甸茶是錫蘭茶葉加煉奶,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盤盛著,口味很甜。

6、印度尼西亞的冰茶——在一日三餐中,印度尼西亞人民認為中餐比早、晚餐更重要,飯菜的品種花樣也比較多。但他們有個習慣,不管春、夏、秋、冬,吃完中餐以後,不是喝熱茶,而是要喝一碗冰冷的冰茶。涼茶,又稱冰茶,通常用紅茶沖泡而成,再加入一些糖和作料,隨即放入冰箱,隨時取飲。

7、越南的玳玳花茶 越南毗鄰中國廣西,飲茶風俗很有些與中國廣西相仿。此外,他們還喜歡飲一種玳玳花茶。玳玳花(蕾)潔白馨香,越南人喜歡把玳玳花曬干後,放上3-5朵,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由於這種茶是由玳玳花和茶兩者相融,故名玳玳花茶。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經沖泡後,綠中透出點點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來又芳香可口。如此飲茶,饒有情趣。

閱讀全文

與越南喝茶都用什麼東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離婚後多久可以貸款 瀏覽:574
中國近視人數如何統計 瀏覽:911
伊朗隊在亞洲水平怎麼樣 瀏覽:649
簡訊中國銀行如何查開戶行 瀏覽:749
中國海底世界有多少個 瀏覽:961
越南現在工業怎麼樣 瀏覽:160
越南中國商品有哪些 瀏覽:235
奧斯曼帝國為什麼不攻打義大利 瀏覽:826
英國自行賽車多少錢 瀏覽:565
現在英國的伯爵有什麼權利 瀏覽:453
中國重汽重卡剎車怎麼調 瀏覽:207
中國郵政保險待遇怎麼樣 瀏覽:637
中國民營製造企業如何構建動態能力 瀏覽:992
義大利哪個轎跑車好 瀏覽:675
印尼什麼時候有海 瀏覽:740
出口印尼forme是什麼意思 瀏覽:305
印尼輪船咖啡日期怎麼看 瀏覽:645
英國留學語言不達標怎麼辦 瀏覽:93
中國疫苗獲批上市有哪些 瀏覽:796
東莞義大利面哪裡有賣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