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樂山去雲南要隔離嗎
不需要隔離,但是進不去雲南。
四川省樂山截止2022年09月22日14時,樂山暫無高中低風險地區,全域都是常態化防控區域,是可以出來的但是進不去雲南,因為現在雲南是高風險地區不能進入不能出去,截止2022年09月22日14時,雲南共有低風險地區1處,中風險地區3處,高風險地區4處。
高風險雲南省-紅河金平縣金水河鎮那發街高風險,雲南省-紅河金平縣曼棚村高風險,雲南省-紅河金平縣勐拉鎮供銷社農貿市場高風險,雲南省紅河金平縣阿刀燒烤店中風險,雲南省-德宏瑞麗市弄島鎮弄島村委會芒艾村民小組。
Ⅱ 金平縣勐拉河到金水河有人采沙嗎
沒有。金平縣勐拉河到金水河沒有人采沙,因為當地的含沙太低無發採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縣。
Ⅲ 簡述從先秦到近代人們對傣族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稱謂
傣族歷史
傣族是紅河州10個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紅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紅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佔全州總人口的2?郾37%。居住區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彌勒、元陽、紅河、石屏、建水、瀘西、個舊、河口、綠春等市縣,蒙自、開遠、屏邊等市縣也少量分布。傣族歷史悠久,自稱和他稱較為復雜,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居住區域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
一、歷史源流
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同祖,與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難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一同來源於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斷發」為共同習俗,而且相互雜處,「各有種姓」,秦漢時期傣族先民就已經繁衍、生息在紅河地區。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開發西南夷地區,建立政權,設置益州郡,其西南邊疆一線正是傣族居住地區。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朝在哀牢山設置永昌郡,並同時期在「滇越」或更廣大的區域里已經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組織「撣國」。公元一、二世紀傣族先民被稱為「撣」人,而「撣」人與永昌郡的「鳩僚」有著共同的族源關系。「撣」人有一部分是居住在今越南廣治省及寮國和泰國北部一帶,也是當年曾向東漢王朝「貢獻」,並與東漢王朝建立了隸屬關系。
唐代時期稱「金齒」、「銀齒」、「黑齒」等。「白衣沒命軍」參加南詔軍隊進伐安南都護府,為今紅河州境內傣族的一部分。據《新唐書·南蠻傳》說:「大中時(公元847~860),李琢為安南經略使,苛墨自私,以斗鹽易一牛,夷人不堪,結南詔將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號白衣沒命軍。」這里的「白衣沒命軍」是指「白衣」組成的軍隊,他們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經略使李琢的苛刻剝削,於是結南詔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不再與安南都護府往來。他們就是漢晉以來興古郡內居住的「鳩僚」,分布在安南都護府北部和南詔的東南部即今越南北部與文山州和紅河州南部接壤地帶,與滇西永昌郡一帶的「金齒」、「茫蠻」等是同一民族。南詔國之後的大理國時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區的傣族被稱為「金齒」、「銀齒」、「黑齒」、「茫蠻」等。居住在紅河流域一帶的傣族被稱為「白衣」。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說:「安南國……西有陸路通白衣蠻。」趙汝適《諸蕃志·交趾圖》說:「西通白衣通」。此時「白衣」分布在大理國東南部和南部地帶。《元史·本紀》記載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臨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發中慶,經羅羅,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紅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時也有「和蠻」(哈尼)等民族交錯相居。
有文獻說,此時期傣族地區已跨入了比較成熟的階級社會,經濟生產有了明顯發展,為其壯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南詔後期「金齒」等貴族勢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斷擴大發展。《元史·地理志》「金齒」等處宣撫司說:「……及段氏時,白夷諸蠻漸復故地,是後金齒諸蠻浸盛。」「威遠州……其後金齒、白白夷蠻酋阿只步等其地。」紅河地區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遷居。這時傣族的分布區域擴展到紅河、元江及盤江一帶,成為雲南少數民族中較為強大的一個民族。
元代稱「金齒」、「白夷」。李京《雲南志略》說「西南之夷,白蠻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風俗大抵相同。」「黑水以外,瀾滄江以東,紅河以北百夷最盛。」即今西藏與印、緬交界處往東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帶都有傣族居住。民國《瀘西縣志》第二卷記載:「……元初內與齊民雜處,男女青年裹頭,花飾五色線,編竹絲帽……。」又據《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雲南行招降臨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見,今紅河兩岸傣族與其他民族交錯而居的狀況,公元十三世紀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兩代沿稱「百夷」。清代對雲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在沿襲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繼續和發展「改土歸流」政策。具體地說,於清雍正四年開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區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並具體實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方案。於是紅河傣族地區同紅河其他民族地區一樣,江內傣族土司制度徹底「改土歸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雖保留了土司制度,並仍實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設流」進行統治。這個時期,紅河傣族居住環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遷徙和流遷現象。據清《臨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設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職世襲,其中就有虧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車)。清代後稱「擺夷「,解放後統稱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飾分別稱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歷史文獻記載,傣族歷史分為三個時期,並以傣族歷史記錄劃分年代。第一時期他們稱為「滇喇薩哈」。又稱「橄欖時期」。根據傣歷對照的公歷推算,大約在公元前540年左右,這個時期是傣族社會無官、無佛寺、無剝削的時代。第二時期叫「摩喇薩哈」,又稱「食米時期」,大約從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間,這個時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沒有剝削。第三時期叫「彌喇薩哈」,大約從公元700年~1950年,這個時期傣族社會是有官、有佛寺、有剝削的時代。雖然這一傳說的年代並非准確,但也概括了傣族遠古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二、族稱
(一)歷代傣族稱謂
傣族自定居紅河起,到今自稱和他稱,因居住區域和風俗習慣以及遷徙線路的不同而復雜紛紜。在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傣族稱謂有:「僚族」、「鳩僚」、「白衣」、「百夷」、「金齒」、、「銀齒」、「黑齒」、「綉面」、「茫蠻」、「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擺衣」、「大擺夷」、「小擺夷」、「旱擺夷」、「水擺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從「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據《後漢書·西南夷·夜郎傳》記載:「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可見,夜郎王統治區域以「夷僚」即僚族為主。當時的郡十七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其地區包括今貴州的黃平縣以西地帶、雲南的曲靖地區、紅河州北部和東南部、文山州及廣西的百色縣以西地帶,在這個廣闊的區域范圍內,普遍有夜郎王的轄民「僚人」部落。可見,作為傣族先民的「僚族」,西漢時期就分布在紅河境內了。
2、「鳩僚」。「鳩僚」是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興古郡,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置,屬縣十一,……多鳩僚、濮……。」蜀漢初年設置的興古郡在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並與「濮人」等雜居於此地。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稱為「鳩僚」。尤中在《雲南民族史》說:「新出現的『鳩僚』顯然是從僚族中出來的。所以名稱上仍然帶有『僚』。這部分『鳩僚』只能是文山州、紅河州境內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張九齡在《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中記有「僚子首領阿迪」。阿迪所轄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護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屬於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後,鳩僚出現在原地,被稱為「白衣」。
4、「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據《雲南民族史》記載,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和鳩僚的分布區,是東部的僚和鳩僚。南北朝及其以後,西部的永昌郡,當地的鳩僚閉關自守,當時的漢族對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見記載。南詔把原來的永昌郡再統一之後,其內部的鳩僚即被稱之為「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等。當時,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紅河境內了。
5、「棠魔」。《蠻書》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內林西原十二日程」處。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則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蠻」即在金平縣至越南萊州省一帶。有人說,「棠魔」乃「僚勐」的對譯。「僚勐」是傣族中的一部分,因傣族大多自稱「傣族」。
6、「傣」。據《雲南民族史》說:「傣族則自唐朝以來就自稱為『傣』。元朝時期亦然。『金齒』、『百夷』,仍然是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今居住在河口縣的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自稱「傣」。
7、「大傣」、「旱擺夷」、「小傣」、「水擺夷」。此稱乃近代以來對德宏州境內居住的「傣德」為「大傣」或「旱擺夷」,對西雙版納州境內居住的「傣泐」為「旱擺夷」或「水傣」,或者「水擺夷」。今紅河境內的傣族中也有稱「旱擺夷」和「水擺夷」。
從以上傣族的稱謂看,各地傣族自稱「傣」,而其他稱謂都是某些史學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現象對傣族的稱呼。
(二)現代傣族稱謂及其人口分布
現在紅河境內的傣族自稱和他稱復雜紛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魯傣魯南」、「傣婁」、「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擺夷」、「擺依」、「把依頗」、「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朴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擺夷」、「旱擺夷」等20多種自稱和他稱。
1、「傣」。自稱「傣」,紅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稱。居住在河口縣橋頭鄉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稱「傣」。自稱「傣」的傣族,共有14個自然村,人口約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族稱漢族為「卡」,「傣卡」為漢族融合而來的傣族。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朗溝河流域、新城鄉花龍河流域和綠春縣騎馬壩鄉渣嗎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稱「傣卡」。自稱「傣卡」的傣族,共有51個自然村,其中漢、彝、哈尼等族雜居的有14個自然村,人口近萬人。
3、「傣拉」。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拉」是「傣朗」的別譯。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勐甸村委會、大羊街鄉新村村委會的傣族,至今仍稱「傣拉」,共有5個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的勐龍、勐甸、大黑公、元陽縣的烏灣、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馬龍、楊系、芒鐵、芒鞏、逢村嶺等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共有64個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元陽縣馬街鄉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倮」,約700人。據調查,他們與居住在石屏縣五郎溝河的傣族,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婁」、「傣洛」、「傣羅」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流域和藤條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稱「傣倮」,並與自稱「傣尤」的傣族交錯定居。共有30多個自然村,人口約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金平縣勐拉鄉新勐村委會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個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稱「傣泐」,人口約1140人。
8、「魯傣魯南」。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為水的兒女。居住在金平縣的金水河鎮、勐拉鄉、者米鄉、老勐鄉等大多數傣族,至今仍稱「魯傣魯南」,共有34個自然村,人口約1440人。
9、「擺依」。是「擺夷」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建水縣的曲江鎮、甸尾鄉、南庄鎮、陳官鎮、個舊市的倘甸鎮、雞街鎮、乍甸鎮、彌勒縣的彌陽鎮、巡檢司鎮、朋普、,瀘西縣的午街鋪鎮等傣族,至今仍稱「擺依」,共有111個自然村,其中:與彝、漢、壯、苗等族雜居的有76個自然村,人口38800餘人。
10、其他。「把依頗」是紅河縣彝族尼蘇頗支系對當地傣族的稱呼,意為「生活在河水邊的人」。「阿簇」是紅河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阿簇啪」是元陽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依」是河口縣橋頭鄉苗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比玉」是河口縣橋頭鄉瑤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朴丹」是河口縣橋頭鄉壯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黑傣」和「白傣」是金平縣當地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以服飾著裝稱呼。「普洱傣」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部分傣族的稱呼,意思是他們來自西雙版納。「水傣」和「水擺夷」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自稱「魯傣魯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紅河縣漢族對「傣拉」等3個傣族支系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河水邊,故名。「旱傣」和「旱擺夷」是石屏、紅河、建水、個舊、金平、元陽等縣漢族對當地自稱「傣尤」、「傣倮」、「傣卡」及個舊、彌勒、瀘西自稱「擺夷」的傣族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離河水稍遠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種自稱和他稱、其他稱帶有大民族主義的民族歧視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黨的民族政策,不僅廢除了大民族主義歧視性的他稱,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且「名從主人」的原則,依據廣大傣族人民的意願,決定統稱為傣族。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紅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州縣,也成立了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和元陽縣南沙傣族鄉(現已撤鄉設鎮)。同時,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團結一致,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迎來安定、團結、平等、繁榮的生活。
三、流遷狀況
紅河境內的傣族因居住區域不同,又自稱和他稱有異。居住在南盤江上游的建水、個舊、彌勒、瀘西等市縣自稱「擺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漢族雜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彌勒州志》記載:「擺夷性溫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漢語,風習亦近似。」可見,這一帶的傣族文化,被漢文化逐漸同化。據《瀘西縣志》記載:「瀘西傣族系南詔、大理國時期由永昌西南遷入定居,至今已有600餘年。」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壩罕村自稱「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說,他的祖先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從大理遷入石屏縣牛街鎮蝦洞(紅河流域北岸),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從壩罕遷往罕龍和元江縣境內。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刺通寨、曼版、舊寨等地自稱「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據傳,他們的祖先是從越南老街省遷入個舊市蠻耗鎮,經元陽縣南沙,順猛龍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陽縣傣族據《元陽縣志》記載,「多為公元1278年前後,自西雙版納一帶遷入」。可從當今傣族地名中的「勐」和傳說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證實。
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郎溝河自稱「傣卡」的傣族,據他們家譜記載,從廣西太平府江州縣湘州所分支,經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又經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山東雲府文山縣、陝西甘泉縣、陝西阻谷縣、安徽廬江縣、雲南臨安府曲江鎮、峨山縣、石屏城東,最後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慶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從此地遷往本縣者那新寨,還有一部分從此地遷往今綠春縣騎馬壩鄉定居。據《石屏縣志》載:「1957年刀志過老人說,刀姓是明代從(元江縣)因遠壩遷來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愛兩兄弟遷出,途中,一個死於(元江縣)三馬頭。兩范姓則是從建水遷入,最後遷入的是柏姓。又據上了年紀的石屏縣文人說:石屏異龍湖畔有鞍擺夷(傣族)居住,據康熙《石屏州志》所載村名有「百夷龍井」、「百夷寨」、「百夷沖」,這些村寨,疑先前即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鄉普洱上、中、下三個自然村的傣族,據考證,他們從西雙版納一帶遷徙而來。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窩等傣族村寨,是從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遷徙來的。總之,紅河境內的傣族來自於四個地方,如自稱「傣尤」的傣族來自保山地區和越南老街省;自稱「傣卡」的來自廣西太平府;自稱「傣泐」的傣族來自西雙版納;自稱「魯傣魯南」的傣族來自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
Ⅳ 雲南金平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雲南金平好玩的地方有勐拉溫泉、永平瀑布、黃金水庫。
Ⅳ 曲靖到越南遠嗎
曲靖到越南,全程約457.7公里, 河口縣的對面,就是越南!
駕車路線:全程約457.7公里
起點:曲靖市
終點:河口瑤族自治縣
Ⅵ 傣族的歷史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在叭真的帶領下統一了傣族的各個部落,建立了景龍金殿國。勐泐政權的建立,標志著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體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大量漢族人民遷居邊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科學在傣族地區廣為傳播,迅速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了捍衛祖國領土,傣族和漢、景頗、佤等族人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英、法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多次武裝斗爭。
抗日戰爭期間,傣族人民又與全國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斗爭,為保衛祖國邊疆神聖領土作出了貢獻。
(6)金平勐拉金水河哪裡有越南妹擴展閱讀:
傣族習俗
1、關門節、開門節,關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
2、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
3、花街節,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
Ⅶ 廣西這6個中越口岸,水口口岸清朝年間就開放了,你知道幾個
位於麻栗坡縣的南端,與越南河江省清水河口岸相對接。而且該口岸還是雲南「兩開兩關」的重要口岸。1954年首次開通,1960年被關閉;後來在1963年的時候恢復開放,然後又到了1979年的時候口岸被關閉了。此次關閉是因為這里成為了中越邊境的主戰場。
直到1993年的時候,國家才批准了恢復天保口岸正式對外開放,而且還成為了國家的一類口岸,更是雲南省重要的口岸之一!而且在1998年雲南文山—越南河江車輛互通時,該口岸也正式為中越邊境貿易的出口和旅遊的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因此兩個國家的人都是可以在邊貿區域進行自由貿易的,一般只要憑借河口本地的身份證就可以為其辦理邊境通行證了。也就是說河口本人出入越南老街省是不需要護照的。同樣的越南老街省的人進入雲南河口也是一樣的,為此河口才會有這么多的越南人在此居住和工作。
比如:菜市場、商場、餐廳、衣服店、酒店等都是能看到越南人的身影的。也就是說河口曾是中越邊境地帶最熱鬧繁華的縣城。而且還有著「男人的天唐」之稱!
其中每天早上8:00國門一開,你就會看到很多越南人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河口這邊,貌似這已成為了河口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了。但是現如今由於受到2020年的疫情影響,所以該地區的熱鬧景象已經大不如從前了,由於國門的關閉和兩國疫情的防控,河口的大街上越南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一樣看上去就會覺得非常的冷清,就好像昔日的輝煌已經退去了一樣!但無論如何,河口口岸都是與越南老街省一河之隔的。而且國內的滇越鐵路、昆河公路、紅河航道等在這里形成比較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目前依舊與越南有著非常密切的經濟貿易往來。
雲南邊境口岸的建成,不僅帶動了省內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對各邊境城市的口岸經濟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所以對於邊境城市建立口岸來說,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選擇和向前發展的目標!
Ⅷ 金水河鎮的概況
金水河鎮地處國家級口岸—金水河口岸,位於金平自治縣南部,距縣城38公里,鎮政府駐地那發與越南馬鹿塘口岸相接,國境線長達126公里,東、北鄰金河鎮,西與勐拉鄉連接,
東北與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全鎮國土面積436.1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3.6%。全鎮共轄6個村委會68個自然村71個村民小組,有4139戶19081人,其中:農村4029戶,人口4933人,鄉村從業人員9625人。世居民族為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漢族及尚未確定族屬的莽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1%。2008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277萬元,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14353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2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18元;糧食總產達833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20公斤,此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金水河鎮地處山區,山區面積佔99%,地形復雜,境內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290米,海拔高差懸殊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立體氣候明顯,干濕季節分明,屬南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境內資源豐富,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極具發展潛力:一是區位優勢突出,擁有全縣唯一的一個國家級口岸——金水河口岸,金水河口岸與越南馬鹿塘口岸僅一水之隔,距封土縣城56公里,距萊州省奠邊府市203公里,距寮國的西庄口岸220公里,是我國與越南北部萊州省接壤的唯一陸地口岸和通向東南亞的重要通道;二是土地資源豐富,人均佔有土地資源量大,全鎮有耕地面積35457畝,其中:水田12503畝,旱地22954畝,全鎮土地總面積中熱區面積19萬畝,佔全鎮土地總面積的28.4%,尚可開發熱區面積5萬畝,發展經濟林果和畜牧業極具優勢和潛力;三是成礦條件優勢,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探明和具有開發價值的有錫、銅、鎳、煤等礦產資源;四是生物資源豐富,海拔高差懸殊大,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及氣候類型,形成了繁多的生物種群資源,為生物資源開發的多樣性提供了物候條件;五是雨量充沛,水能資源豐富;六是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樸的民族風俗、新奇的跨國旅遊風光構成了金水河豐富的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