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諸侯王手裡有多少兵
如果是春秋戰國的諸侯手裡是有兵有將的,如果在漢以後的諸侯手裡兵將越來越少了,幾乎對朝廷造不了太大威脅。
Ⅱ 西漢時期養一個普通的邊防兵要花多少錢
歷朝歷代,養兵之費都是國家財政支出的核心部分,我國古代王朝養一個普通士兵每年大概需要花多少錢?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如果把多個王朝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又會得出些什麼呢?
思平試圖簡單分析幾個主要朝代的日常養兵之費,熱烈歡迎大家拍磚討論(筆者本身時間、學力都有限,只能是分析包括普通士兵衣食住行、日常津貼等部分的狹義上的「養兵之費」,不包括武器裝備、戰時賞賜、日常訓練、戰時保障、戰時撫恤等廣義上的「養兵之費」,當然,由於各種原因,下面的分析難免還存在一些疏漏、猜測的成分)
第一篇講講西漢,西漢時期是我國古代軍事領域的一個高峰,名將輩出、軍威赫赫,戰時的大集群騎兵部隊千里奔襲就不說了,即使在較為太平的年月,也維持著一支高效的邊防力量。西漢時期的千秋武功,自然也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全力支持。盡管西漢時期以徵兵制為主,普通戍邊士卒多為義務兵,國家只負擔其衣糧兵裝,並無額外的俸祿,但是其日常所需要的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從士卒的口糧來看,居延漢簡中有大量口糧發放的簿冊,其中最常見的發放標準是每人每月「三石三斗三升少」,據陳直、陳夢家等學者考證,這里的「石」為「小石」,摺合為西漢時期的大石二石,則普通士卒每年消耗糧食大約24石。
西漢時期糧價大約多少呢?太平御覽卷35引恆譚《新論》:「漢文帝躬儉約,修道德,谷至石數十錢,上下饒羨」。《漢書·食貨志》記載:「元帝即位,天下大水,關東十一郡尤甚。二年,齊地飢,谷石三百餘,民多飢死」,《漢書·馮奉世傳》記載:「永光二年,歲比不登,京師谷石二百餘,邊郡四百,關東五百」可見在災荒時期,谷價可能上漲至數百石,而在文帝時,天下太平,谷價跌至每石數十錢,居延漢簡中關於糧食價格的簡文亦較多,如:「粟兩石,直三百九十」,「出錢二百二,糴粱粟二石,石百一十。出錢二百一十,糴黍粟二石,石百五。出錢百一十,糴大麥一石,石百一十」……綜合來看,則正常年月每石谷價百文是較為可信的,則每位士卒在糧食支出上起碼需2400錢。值得注意的是,一線的戍卒、騎兵主要職責為「通烽火、謹侯望」,不可能主要從事屯田,故這部分的邊防軍的糧食支出不可能自給自足,還是要記在國家的賬上。另外再考慮到運輸的損耗、消耗,每年的花費比2400錢只多不少。
從士卒的衣裝來看,黃今言、陳曉鳴所論漢代士卒一年的衣物所費不少於2300錢,具體可以參見其《漢朝邊防軍的規模及其養兵費用之探討》,這里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黃文中認為這是較為保守的估計,因為考慮到官私各給其半,而漢代戍邊士卒衣物官給的程度很難釐清,思平認為,私給的程度不會太高。居延漢簡中有大量低級軍官如燧長、士吏等賒賬購買戍卒衣物的簡文,可見普通戍卒自身的官給衣物可以滿足最基本的需要,才可以將部分私給或官給衣物賣於他人,故思平認為官給衣物當在3000錢左右。
除了必備的衣物和糧食,還要再加上一些如肉、菜、鹽等其他副食品消耗。先看看蔬菜類的消耗,如下列居延漢簡:「第四燧長口之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凡二百八十六」,以及「第一燧長萬年菜錢二百一十六」,這里所提到的菜錢,當是以月為單位(如口糧發放),考慮到每燧之戍卒不過3、4人,則每位戍卒月消耗菜錢在50錢左右,每年大約600錢。
西漢居延地區肉類價格並不貴,如居延漢簡中記載「肉十斤,直三十」,「肉百斤,直七百」,「買脂五十斤斤八十」,相對糧價來說,肉價不算甚貴(漢簡中未提及是豬肉、牛肉、還是羊肉,這里未能詳加考證,但是無論何種種類,價格都不過數錢一斤,丘光明等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中提到西漢時期一斤的標准值250克,相當於今天的半斤,換算為今日之計量,每斤肉亦不過6-14錢左右,按照下文的實際購買力水平計算,相當於今天的2.4-5.6元每斤,較當前物價為低),以每位士卒每年消耗各類肉60-70斤(漢制)計算(關於肉類的供應標准沒有更加詳細的記載,但是從一些簡文中可以加以推測:「第四燧長口之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凡二百八十六」,如上文按每燧之戍卒3、4人為計,每人每月用肉錢大約20錢,相當於3斤左右,考慮到漢簡中還有不少食用家禽、內臟、魚類等其它肉類的記載,在此大致估計每月士卒消耗各類肉食產品總計在5-6斤,每年在60-70斤),大約500錢左右。
此外,鹽的消耗也是必不可少的,《趙充國傳》載:「……萬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據此可知,其每人每月平均食鹽在三合左右,每年在40合左右,相當於4升,即0.04斛(石)。而西漢食鹽的價格,在鹽鐵官營後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認為
「官鹽價比私鹽貴(私鹽與粟米同價),許多貧民買不起鹽,只好淡食」。林甘泉等先生在《中國經濟通史》中認為
「鹽的正常價大約是每石四百錢左右,漲至八千錢為高價。」考慮到西北邊境地區並非主要的食鹽產地,運輸困難,鹽價以每石1000錢計算,則需40錢。
綜合上面的分析,在非戰爭情況下,西漢時期邊軍士卒一年的養兵費用如下:2400+3000+600+500+40=6540錢左右。再考慮到其他一些諸如醫葯費等必備的開銷,可以認為:每年7000錢左右是西漢時期西北戍邊士卒的基本生活保障開支。
這7000錢大概能佔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多少呢?
關於西漢時期中央的財政收入,黃今言先生在《秦漢賦役制度研究》中認為:「(以西漢平帝元始二年的情況為例)綜合租(稅)、賦兩項,一年中,國家在這方面的財政收入是12772359020錢,這個數字,和上引恆譚《新論》說的都內錢與少府錢的總數一百二十三萬萬的數據,大致吻合」。除上述農業稅和人頭稅之外,西漢政府所徵收的其他一些工商業稅收亦為數不少,如關稅、市稅、算緡錢、鹽鐵酒稅、貲代稅、工稅、六畜稅、漁業稅等,這其中如算緡錢、鹽鐵酒稅或非常制,或時有反復,而其他則多為常稅。
在諸多常設末業稅中,鹽業專營無疑佔有重要地位,鹽業官營之後,國家一年大約可以額外收入數億錢。據上文可知,成年男子每人每月平均食鹽在三合左右。若按全國人口五千萬計,則每月耗鹽十五萬斛,即150000石,以每石400錢計算,每月食鹽銷售可以達到6000萬錢,每年消費72000萬錢。六畜稅、漁業稅這些畜牧水產業的稅收,當不抵鹽業專營的收入。而關稅、市稅等與商品經濟發展程度密切聯系的稅種,西漢時期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西漢商品經濟的發展,武帝之前曾達到較高的程度。《史記》中記載:「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在武帝採取加強中央集權的諸多措施後,元氣大傷,難以恢復到之前那種狀態。林文勛、黃純艷兩位在《中國古代專賣制度與商品經濟》中所論:「漢武帝時期各項經濟政策的實施,控制了商品的流通和生產兩個環節而又影響了商品的消費,使大中小商人和小農均退出了商品經濟領域,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商品經濟發展高峰因此而結束」。綜合來看,西漢時期諸多常設末業稅,筆者推測一年能夠有十數億錢左右。
黃今言先生所作推論,建立在西漢時期戶口高峰時期,在西漢中前期,國家未必能夠掌握如此數目的丁口和田地,在農業稅和人頭稅的基礎上,在適當考慮諸末業稅,則西漢時期財政收入的總額,大致在130億錢。
再結合上文關於養兵之費的分析,則可以統計出,西漢時期養一個普通的邊防士兵,占國家財政收入的0.000000538,大約為190萬分之一。
另外,西漢時期的7000錢,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目前關於不同時期貨幣實際購買力比較,大多採用四種折算方式,分別以黃金、白銀、糧食、土地為衡量標准,而在這三者之中,西漢發行的白銀貨幣極少,無法用白銀來作為衡量標准。與之相反,史書上關於黃金的記載卻極多,但是由於所記載的黃金使用量與之後的王朝相比過於誇大,因此不少學者認為史書中將黃銅與黃金混淆,因此這里無法採用以黃金作為衡量標准。而土地價格更加是沒有可比性,因此以這里以糧價為主要參照物。
林甘泉先生在《中國經濟通史·秦漢卷》中論述到:「漢代一石等於2市斗,一市斗等於13.5斤(當前標准斤),則每石等於27斤」。這個標准和居延漢簡中的記載相符,居延漢簡中記載最多的標準是士卒每月用谷
3石3斗3升少,摺合成大石為2石,約54斤,以七折作商品糧,可以得大約38斤。以今天的市斤為計量單位,西漢時期一斤糧食大約3.7錢,這里西漢的糧價為尚未脫粒的粗糧,以七折算細糧,一斤細糧大約5.29錢。
以筆者居住的城市為例,一斤大米(普通的類型)的價格在2.2元左右,則西漢時期一錢的實際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今天的0.42元。按照今天的物價,西漢時期養一個最普通的邊防義務兵,一年需要花費大約2940元。
Ⅲ 烽火戰國養兵最多的是誰養了多少兵
第一個達到聲望封頂的玩家 寒凌
他的兵就大家所知道的有20萬重甲 50萬步兵 50萬騎兵 垃圾防禦兵各100萬左右
還有不知道的....想像以下
其中任意一個都是我們普通玩家所達不到的...
他是很牛比的一個人 你可以去烽火戰國的論壇去搜索一下他的名字..
Ⅳ 為什麼養兵花不了多少錢,用兵卻要花很多錢
首先,打起仗來,後勤物資運輸會遭到地方的空襲和阻撓,造成運輸成本上升。
其次,打起仗物資供應緊張,物價會上漲造成通貨膨脹,和平時期一個饅頭可能1塊錢打起仗來可能就到了10塊錢,這丫就是顯得花錢多。
第三、中飽私囊,多大損耗也是有可能的。抗戰時期,老蔣的手下沒少干這事。
第四、戰爭中的損耗。
基本這幾個原因!!
Ⅳ 日本侵華日軍有多少人
有近200萬人。
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會戰,到武漢會戰結束,基本穩定了戰局。進入相持階段後,又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十多次會戰,並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沉重打擊了日本速戰亡華的迷夢。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5)越南養兵有多少擴展閱讀:
抗戰時期中日軍事力量對比: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因為中日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是非常驚人的。
從經濟基礎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業產值相當於60億美元,中國當年的經濟產值也就13.6億美元,日本當年的鋼產量是580萬噸,而中國當年的鋼產量只有4萬噸。
日本當年煤的產量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中國那麼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點。日本的石油儲備169萬噸,中國的石油只有1.31萬噸。
銅呢,日本是8.7萬噸,中國只有700噸。飛機,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當年就能造這么多,中國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徑的火炮,日本當年生產了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330輛坦克,中國一輛也造不了。汽車,日本當年造了9500輛,中國也是一輛造不了。
軍艦,日本當年生產的軍艦是52400噸,中國一噸也造不了,也就是說當世界進入這個機械化軍事時代的時候,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機械化時代的主戰兵器,坦克、飛機、軍艦、大炮都不能造,那麼無論是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本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具體到雙方軍事實力的直接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差別就更大。盧溝橋事變以前,中國海軍,中華民國的海軍兩萬五千人,裝備艦船是66艘,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等等,總噸位只有57608噸。
而日本海軍截止到1937年,它擁有艦船285艘,總排水量達到115萬噸,比中華民國的海軍整整多了110萬噸,日軍的海軍編成是12.7萬人,當時的編成,有4搜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6.9萬噸,將近7萬噸。
水上飛機母艦2艘,3.1萬噸,戰列艦9艘,27萬多噸。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21艘,驅逐艦102艘,潛艇59艘,練習艦1艘,一個練習艦就有1萬噸排水量。
潛水母艦5艘,還有布雷艦、海防艦、炮艦等等,一大批的軍艦還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兩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號和「武藏」號。
一艘軍艦的排水量就在7萬噸,也就是說日本一艘軍艦的排水量相當於整個中華民國海軍海軍的噸位,這就是雙方當時海軍的差距。
在抗戰爆發的時候,當時民國空軍能夠投入作戰的飛機,只有200餘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產飛機是1500多架。戰略後期進入極限動員以後,日本每年能生產飛機一萬到兩萬架。
當中日進入全面交戰以後,日本的海陸軍航空兵總共有飛機2700架。它還有艦載飛機,大量的艦載飛機。
陸軍戰鬥力差距就更大了。從人口上看,當時我國是四億多人。熟悉戰爭史的讀者都知道,自從拿破崙戰爭以後,各國實行的都是平時少養兵,節省經費,多儲備預備役的兵力。當時中國正好相反。
平時養兵,民國的時候養兵170萬,四億多人的一個國家,養兵170萬。當時國民黨的現役的步兵是182個師,還有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加上還有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等等。
當時中國的預備役,只有150萬人。以當時中國人口數量這么大,可是只有這么少的預備役的部隊,說明動員能力非常差。
那我們再看日本,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日本的人口為九千萬,日本把它統計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萬人左右,日本當時養的常備軍38萬人,變成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還有一些守備部隊等等。
日本有一個規定,就是凡是17歲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說戰爭一旦發生,它可以動員的參戰的兵力達到一千萬人。
其中受過軍事訓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的人,最後達到將近450萬。它前面28萬人,到最後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迅速補充了幾百萬人。
日本,當時的軍事動員體系,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極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鮮到華北的鐵路網,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別是西太平洋的海軍優勢,把兵員運到中國,運到朝鮮,很快就能輸送到中國的腹地。
當時有一個統計,就是它從朝鮮每星期可以運兩到三個師,從朝鮮運到滿洲,每星期運兩個師。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運來兩到三個師團。
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用兩到三個師的投入,就要一個星期。而後呢,再續加同樣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個中國將領曾對日本有這樣一個判斷,事實上在後來的戰場發展中,就是這個樣子。它的動員能力甚至還超出了中國政府的預見。
再就是在兵員的訓練上,同樣中國和日本的軍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當時中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文盲,黃仁宇寫過《萬曆十五年》,他在抗戰的時候,當排長,據他的記錄,他就發現了基層的軍官,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不認識字。
平時就更談不上研究戰術了,打仗全憑血氣之勇,憑冷兵器時代那種動員,那種激勵士氣的方法。進攻的時候呢,以密集的隊形蜂擁蟻附,像螞蟻、像蜜蜂一樣。可是一旦失敗,就各自逃散,完全沒有戰術。
單就射擊訓練來看,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7斤半大米,或者是35個雞蛋。所以平時,由於這個東西如此昂貴,軍隊在訓練當中,捨不得打子彈,一發子彈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沒有了,只能是空槍射擊,這就導致後來軍事訓練素質非常低下,槍法不準,在戰場上就體現出來了。
由於中國連續失去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以至於抗日戰爭,乃至 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只能是以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對抗工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而不得不承受戰場上人員慘重的損失。當然,這場戰爭中國取得了勝利,這種勝利主要是精神的勝利、信仰的勝利、民族團結的勝利和東方智慧的勝利,而不是憑借我們自己強大的工業力量和技術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質上的軍事實力。
因為歷史的欠賬,一再錯失社會變革和軍事變革的機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銀和山河破碎的代價之後,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這是我們永遠應該銘記的教訓。
工業基礎薄弱,人口軍事訓練基礎差,經濟力量弱小,好多年輕的戰士連飯都吃不飽,就要上戰場,凇滬會戰中,國軍經常是上去一個師,基本被打光,然後再補一個師,可以說是人肉盾牌。
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優勢是人多,幅員廣闊,地大物博。能夠經得起時間換空間的戰略部署,縱深比較長,日本拖得越久越對他不利。
再就是中國人用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機槍大炮,前仆後繼,英勇無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Ⅵ 越戰 美軍是怎麼輸的
主要是中國以及蘇聯的支持。
中國發話,不允許美軍越過17度線(越南北方)作戰,美軍害怕重蹈朝鮮戰爭的覆轍,真的沒有越過17度線,越南北方大面積的領土可以養兵、屯集物質。美軍只能在越南的南方活動,無法打敗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