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家祠的歷史
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廢科舉後,書院改為陳氏實業學堂。民國期間,這里先後為文范學校、廣東體育專科學校和聚賢中學。
1959年,書院被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傳展覽廣東地區歷代各類民間工藝品為主。兼及全國各地民間工藝品。館內辟有多個展廳,常年展出館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綉等工藝精品。1960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廣東民間工藝館閉館,陳家祠主體建築被廣州新華印刷廠佔用並作為印刷車間。9月,廣州電影機械廠佔用陳家祠東院,後院。
1980年,廣州新華印刷廠遷出。1981年,陳家祠進行全面復原維修,1983年,重新對外開放。
1986年由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組藝術建築在文物部門的保護管理之下,得以發揚光大,供國內外人士觀摩鑒賞。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2002,2011年,陳家祠以「古祠留芳」,「古祠流芳」的雅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
(1)越南陳家祠堂在哪裡擴展閱讀
陳家書院正是集嶺南歷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東院及後院,佔地一萬五千多平方米。走進書院,漫步於古樸幽雅的庭院,穿越過筆直秀美的連廊,耳畔傳來輕柔動聽的絲竹樂,遊客們無不驚嘆於嶺南人們的藝術創造。
那庄嚴瑰麗的造型,生動流暢的線條,錯落嚴謹的結構,典雅美妙的組合和富有濃郁嶺南地方特色的裝飾藝術,給人以無限的遐思和美的享受。
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英、日等國的建築專著《世界建築藝術》、《中國南方建築》中,便盛贊她為中國南方建築藝術的典範。
1959年,郭沫若以一位考古學家和文物鑒賞家的慧眼,寫詩贊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
『貳』 廣州的陳家祠和陳家祠堂是一個地方嗎
布不是同一個的地方,陳家祠只有一個,而陳家祠堂在很多地方都有
『叄』 廣州除了廣州搭那邊,陳家祠。西漢越南王,廣州博物館,中山紀念堂。還有哪裡值得去
當然是黃埔軍校。北回歸線紀念塔。中信大廈樓頂。黃大仙。南海神店。
『肆』 陳家祠在中國哪個城市
陳家祠在中國的廣東省廣州市。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伍』 陳家祠堂的結構布局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主體建築面寬、縱深均為80米,平面呈正方形,為中國「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院東新辟有1.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廣場。其整體結構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
中進大廳聚賢堂為書院建築的中心,是當年族人舉行春秋祭祀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堂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斗拱,21架6住出前後廊,屬通堂木框架。後金柱正中三間裝有12扇雙面鏤雕屏門擋中,兩側裝設花罩。堂前有月台,石雕欄桿及望柱均以嶺南佳果為裝飾,鑲嵌鐵鑄通花欄板,色調對比鮮明,裝飾華美,突出了聚賢堂的中心地位。
中進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斗拱,21架6柱山牆承檁,出前後廊。後金柱正間裝設4扇雙面鏤雕隔扇,後金柱次間和廳前後設通花隔扇。後進大廳三間是安設陳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廳堂。大廳面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後牆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廳後老檐柱之間裝有5米高達7米多的木鏤雕龕罩。
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山牆承檁,前出卷棚廊。廳門為14扇通花隔扇。廳後亦裝設木雕龕罩,但規模比大廳略小。東西齋和廂房略為低矮,是當年書院教學讀書的主要用房。東西齋為單間,人字形封火山牆承檁。齋內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組合裝飾。後窗採用套色蝕花玻璃窗,齋前有一小天井,顯得室內外格外清朗。
『陸』 陳家祠簡介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
陳家祠的建築雕塑飾件多達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磚雕41件、銅鐵鑄和壁畫13件。陳家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除長期設有《廣東傳統雕刻藝術》、《廣東象牙雕刻藝術》、《廣東刺綉》、《百年陳氏書院》、《舊廣州家居》等展覽外。
還不定期展出各種廣東民間工藝品,如石灣藝術陶、廣州織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廣綉、套色蝕花玻璃等。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6)越南陳家祠堂在哪裡擴展閱讀
祠堂是中國人供奉祖先、祭祀、辦理宗族事務的地方,又是宗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為了體現陳姓是清代廣東第一大姓和望族的地位,也為方便陳姓子弟來省城廣州讀書應考和族人辦理訴訟、議事等事務時提供臨時住所。
1888年,陳昌朝、陳宗詢、陳蘭彬、陳伯陶等廣東四十八位陳氏族中鄉紳名流,聯名向全省各地陳姓宗族發出《廣東省各縣建造陳氏書院》、《議建陳氏書院章程》等信函,內容是邀請各地陳姓族人派人到廣州商量修建陳氏書院一事。
從信函中可了解到:陳家祠的陳姓「紳耆」,包括了清政府時期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的清末著名外交官吳川陳蘭彬和曾任翰林院編修等職的東莞陳伯陶等廣東著名士紳。
祠,就得有大筆大筆的經費支持。光是用於購買建造陳家祠的地產,總面積大約36600平方米,便花去了銀元21691元3毫8仙正。
建造陳家祠的資金來源,得益於倡建者陳蘭彬、陳伯陶等清末名流在南粵社會上的高地位和高知名度,倡議一出各地陳姓宗親的積極響應,就連海外的陳姓華僑聽到消息後也紛紛慷慨捐資。
『柒』 周洛古文化風景區的陳家祠堂
系雙大門四天井,上下左右四樓,屬明末時期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