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永勝縣明代進士是哪位清朝永勝的進士哪幾位
永勝縣明清兩朝共取進士8人(其中文進士7人譚升、劉訸(慥)、黃恩錫、黃耀樞、楊嶸、何現龍、譚精品。武進士1人馬弘道回族)。
永勝縣,明代稱為北勝州,清代稱為永北直隸廳。 據《雲南明清進士錄》記載,明清兩朝,雲南從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開科取士起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510年間全國共舉行科舉考試201科(場),雲南省錄取進士950人,佔全國進士人數的1.7%;,僅佔全省進士人數的0.8%,而清水古鎮在清朝就錄取進士4人,佔全縣明清進士人數的一半,這個比例是很高的。
查明代北勝州有1人中進士姓名譚癉(譚升),字公照。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合州知州,六年後任成都知府,三年後升雲南按察使,案無冤獄,廷多薦牘。弘治中(1488~1505),晉南京少司農。歷宦二十載,清操益勵,廉惠聲著,與刑部譚孟昂、工部譚縉共稱澤田「竹林三捷」。清官循吏譚癉,明朝瀾滄衛(今永北鎮)人,天順七年( 1462年)中舉,為滇西北第一舉人,成化二年丙戌科( 1466年)中三甲 85名進士。歷任江西和縣知縣,後升四川合州知州。在任期間,清廉純正,鄙視利慾。一日譚癉在衙署,有人暗中用金銀報其恩德,他堅辭不受,被時人稱為「清官循吏」。清代有清朝 265年( 1644-1909)間,永勝考中文武進士 7人,即馬弘道、劉訸(慥)、黃恩錫、黃耀樞、楊嶸、何現龍、譚精品。。有個叫清水的村子,過去是驛站,叫清水驛,簡稱清邑,就這么一個村子,清代出了四個進士。分別為:
劉慥,字君顧,號介亭乾隆丁巳恩科(1737年)進士,翰林院編修,任四川順慶府、重慶府、山東曹州府、江蘇蘇州府知府,及福建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兩次署理巡撫等職,文職二品銜。曾向乾隆皇帝上《請免金課奏》,減免了金沙江沿岸的淘金稅。還鄉後,受永北知府陳奇典的聘請撰寫《乾隆永北府志》。留有《請免金科奏》《永郡新設義學碑記》《節婦阮氏傳略》《程海觀水》《學舍書燈》《程河觀魚》《春日登西山關二首》《初春遊龍潭三首》《萬壽宮告成恭紀》等詩文。
黃恩錫,字素庵。乾隆壬申恩科(1752年)進士,曾任甘肅碾伯縣、中衛縣知縣,後升任禮部主事,兼任例館纂修,乙酉科鄉試考官,文職四品。詩作甚多,有《登觀音閣》《壺嶺秋雲》《前題四首》《卧佛洞雲》《東圃群芳》《秋霖瀑布》《春日登北閣》《還家樂》《詠先君墓旁松》《秋日游寶月寺》《題瑞光寺寄住持》《西光遠眺》《瀾滄雜憶詞》等。
楊嶸,字建立,號固亭,乾隆丙戌科(1766年)進士,曾任廣西武緣縣知縣、賓州同知,署理知府,文職五品,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死於任上時其子無力歸葬,後由其孫楊曇多方籌措得以扶柩還鄉安葬。詩作有《張貞女》等。
黃耀樞,又名黃初,字星海。道光壬午恩科(1822年)進士,曾任四川郫縣、豐都縣、福建福清縣、武平縣和建安縣知縣,後為國子監教授,文職四品,頗有政聲,人稱「黃清天」。歸鄉後,主講永北府「壺山書院」,留有《汪氏捐資創修幾山書舍記》《張貞女》等詩文。
明代科考,士子未入學,統稱為「童生」,經過入學「童試」之後,合格者成為「生員」。應試生儒通過各省提學官主持的的「科考」,合格者再進行「鄉試」,中選者便是「舉人」,得到這一身份,即具有出仕和參加「會試」的資格。
「會試」中試者稱為「會士」或「貢士」,在這里要特別指出一下,中了「會士」,實際上就可算是考取「進士」,因為緊接下來的「殿試」並不會黜落。
明代殿試,只是為會士們(策論之後的進士們)排定名次而已,所有進士分為三等,即所謂「三甲進士」 。
三甲進士分別稱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永勝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隸屬於麗江市,永勝縣總面積5099平方千米. 物產 永勝物產豐富,素有"滇西北糧倉"、"魚米之鄉"之譽。水稻、甘蔗、烤煙、花生為主要作物.此地明清度出進士一是山清水秀自然人傑地靈、二物阜人豐是商家重視教育源於詩禮傳家。三、政治經濟的中心容易出人才。四、雲南明清兩代儒學教育較為發達的地方、五軍事移民民族文化融合。
永勝之名,來源於元代設置的北勝州(府)及其屬州永寧州。北勝的來歷,據《滇考》載,元兵自北南來,"首捷此土,故名"北勝";永寧亦因忽必烈駐蹕而得名,寓有永遠安寧之意。明清時期合北勝、永寧而設永北府、永北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府、廳、州制, 留縣,屬滇西道。劃永北直隸廳為永北、華坪二縣。永北縣下設金江、仁里、寧蒗縣佐,又稱分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雲南省召開會議討論建制問題。當時,永北多事,三川馮李械鬥死傷百餘人,滇西鎮守副使羅樹昌反唐繼堯失敗,滇軍長張汝驥反龍雲退守永北全軍覆沒,都發生在永北。認為「北」為敗北之意,是不祥之兆,要求改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縣長宋朝選任職,地方官紳提出改名,曾以永勝、永靖、紀澤三名報批。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冬正式批准,改為永勝,並沿用至今。
新石器的發現,說明四千年前永勝這塊土地上已經有人類生息繁衍。唐宋時期又有不少白、彝、傈僳等族的先民遷此定居,而大量漢族遷入則在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在此推行"寓兵於農"政策時,湖廣等地官兵及其家屬萬餘人屯田定居此地。因而永勝至今尚有眾多以官、伍、營、所、軍稱謂的村名,當是屯墾移民的語言證據。永勝縣城始建於此時,傳統的棋盤式格局至今猶存。明正德五年(1510年),北勝州人口為15994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北勝州人口已達33893人。清代建立"綠營"兵制,設置以防衛治安為主要任務的"汛塘",也有不少內地人落籍永勝。解放以後,永勝各民族人口增長很快,到2001年全縣人口為38.04萬人,其中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傣族、回族等少數民族11.5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