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為什麼和中國打仗
一、起因:
1976年越南打敗美國之後,在蘇聯的支持下載在中南半島推行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妄圖稱霸中南半島,並且不斷挑釁、侵佔中國領土,中國在多次警告無效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二、經過:
1979年2月17日,中國動用20萬大軍從綿延772英里長的中越邊界線上對越南發動了全面進攻,中國軍隊雖然遭遇較大傷亡,但是從中越邊界向越南境內推進超過40公里。
只要需要中國完全可以佔領越南首都河內,但是在佔領了越南首都河內的最後屏障諒山,在3月5日宣布撤軍,並與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
三、結果:
中國打破了蘇聯的圍堵,狠狠地教訓了越南。在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參戰,中越邊境成了練兵場,不僅錘煉中國軍隊的實戰能力,而且也間接的拖垮了蘇聯。
對越南的影響
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傷害是持久的。中國軍隊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收回了大量越南公私部門物資,並且回收了大批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對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施行完整且有系統的破壞,迫使越南保持相當大規模的陸軍(共120萬),對越南國內經濟造成了拖累。
越南記錄的損失包括了428家醫院、735所學校、8萬頃農田被毀和40萬頭牛被搶走或殺掉。據《對越戰爭親歷記》中的誇張描述「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有數千平民遇害。傷亡嚴重的原因。
據當年老兵記載:中國軍隊撤退時,無數越南男女軍人,偽裝成無武裝的越南百姓,對解放軍進行不間斷的偷襲,導致中國軍隊分辨不出是普通百姓還是反擊越軍,造成大量誤傷,,這反而造成了越南百姓更加仇恨華人。
這場戰爭加劇了越南對在越華裔的歧視,許多人被迫移民。他們之中很多人被迫成為難民逃難,部分逃難到香港,而最終移居到澳洲、歐洲或北美的其他華裔社區,其餘大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大陸境內定居。大約八萬漢族以及苗族被從越南北部強制驅離到越南南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越南戰爭
『貳』 越南就業人員月均收入升至640萬越南盾,當地的經濟發展為何如此強勢
越南作為我們的鄰國,在最近這幾年由於擴大招商引資使得其國內的製造業如同雨後春筍快速的發展起來,同時也提升了其國內的就業率,拉抬了越南的經濟發展。
不過對於越南當下國內就業環境趨於利好的情況之下,加上越南當局也希望更加積極的推動居民收入所採取的一些利好經濟發展政策,當然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雜音,特別是越南工商會擔心假如越南國內勞動者的收入提升幅度過高過快,對越南本土企業的相關成本支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就會導致其國內製造的商品價格失去了競爭優勢,以此希望越南當局可以清楚的認知其中的一些利弊得失。
『叄』 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下個世界工廠,這其中有哪些難點
越南的工業體系存在著很大問題,越南在重工業方面較為薄弱。除此之外還缺少相關的製造人才,不能夠製造較為高端的產品。
一直以來我國都有著世界工廠的稱號,但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我國也擺脫了世界工廠的稱號,其實世界工廠的稱號並不是一個好事。製造業雖然能夠為國家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但是無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商品。更多的是賺一個人力的的勞動費而已,所獲取的經濟效益較低根本無法和委託方獲取的利益相提並論。
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稱號由來已久,但是近幾年以來,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各個方面都有所了發展。亞洲地區的製造業中心也轉向了越南,這是由於越南同樣擁有較多的人力。除此之外越南的人力較為廉價,因此許多科技公司以及汽車企業都願意在此設立工廠。當然這對於越南而言有著好處,一方面能夠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獲取一定的利益。
『肆』 越南為什麼這么橫
在中國 歷史 上,越南一度作為附屬國接受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權,而後幾百年時間內都以宗藩的朝臣關系朝貢著中原王朝。
但在公元十世紀左右,中原地區政治處在五代十國,朝堂四分五裂,戰亂不休,於是越南乘亂而悄然自立。
此時,越南豪橫的勢力也在東南亞地區黯然崛起,侵佔和入侵東南亞地區的弱國,模仿和學起中原王朝的宗藩關系對弱國行使直接管理權。
也許是越南在與中原王朝近數千年的戰亂紛爭過程中,摸透了中原王朝的「脾氣」,且自古以來越南一直以敵對的勢力仇視著中原王朝的一舉一動。
包括現當下的時代中,越南就曾與中國就有過不少軍事和政治上的較量。
但越南和中國的國家綜合實力一比較,越南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自獨立的苗頭燃起後,越南的民族優越感逐漸爆棚,對待中國乃至世界各個國家的外交關繫上都顯得不可一世的豪橫心機。
而越南又為什麼這么橫,這一橫的背後,又掩藏著越南國家怎麼樣的醜陋表象?
越南在和中原王朝的宗藩朝貢附庸關系中,為了擁有獨立國家的權益,越南與中原王朝曾經發生過數次戰役。
而比較讓越南引以為傲的三次「白藤江之戰」大勝中原王朝後,為後來的越南獨立和加劇越南民族優越感提供了戰爭基礎和 歷史 基礎。
白藤江為太平江的一條支流,太平江位於廣東省廣安市安市社。
白藤江在水源縣境內注入到下龍灣,是越南北部的一條大河之一,而白藤江又是下龍灣通往河內市的門戶,所以 歷史 上,白藤江流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越南 歷史 書上三次的白藤江之戰主要時間在公元938年、981年、1280年,這三場典型戰役,中原王朝分別被越南軍隊完全擊敗,這使得越南的軍民自信心暴增。
第一次交戰的面對的是中原朝代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此時越南立國為交趾。
938年南漢派軍與交趾軍隊作戰,由於南漢軍隊的輕敵導致遭到交趾軍隊的伏擊。
加之南漢軍隊對白藤江的漲潮和退潮時間沒有提前熟知和了解,這就給交趾軍隊伏擊南漢軍隊提供了最佳的地理作戰優勢。
這一戰交趾獲得了全勝,南漢大軍大敗損失過半,主將劉弘操殞命在戰場上。
越南這一戰的全面獲勝,使得國內對中原王朝的統治政權的統治力量產生了質疑,更增加了越南軍隊在東南亞地區的統治力量的自信心,為後期越南對柬埔寨泰國寮國等國家的土地侵佔、軍閥割據等侵略,提供了軍事力量前提和戰爭勝利優越感。
981年宋越戰爭,是北宋和越南前黎朝之間的戰爭。
本次交戰北宋先勝後敗,北宋主將侯仁寶戰死,其他將領陳欽祚、劉澄等聞知侯寶仁戰死,隨即撤軍越南回國。
1288年元朝與當時越南的舊朝陳朝再次發生大戰,此次的戰役在 歷史 上稱為蒙越戰爭。
起初,元軍與越軍的交戰勢如破竹,可在戰線時間和距離拉長後,元軍受到氣候酷暑和環境的雨林的復雜,後備糧食供給的不足。
最後雖與越軍損失相當,但迫於壓力和軍事戰線無法繼續拉進的影響因素,元軍被迫撤軍回國。
越軍在元軍撤軍回國路上設下陷阱大敗元水軍,元軍全軍覆沒,主將被俘虜。
越南《大越史記全書》記載了這一戰役越軍獲得了全勝的 歷史 記錄,《新元史》也記錄了元軍撤退被越軍伏擊的 歷史 場面。
1885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中國被迫承認越南獨立。
一千多年來,越南曾數次發生內戰和抵抗中原王朝的戰役,大多數都被中原王朝所和解。
但隨著 歷史 的發展,越南不斷在軍事和經濟能力上稱霸東南亞後,對中原王朝的統治力量和附庸關系開始產生了反抗,民族的獨立意識逐漸覺醒,為抗爭中原王朝提供了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
而三次大戰的過程,隨越南主政者歷代不同,但其越南民族的「橫」亘古未變,敢於迎戰中原王朝的強大軍隊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這也同時加劇了越南如此橫的步伐。
白藤江三次的全勝在越南的史書《越南民族 歷史 上的幾次戰略決戰》中大肆渲染,目的在於書寫越南民族抗擊外敵、為國家民族獨立所做的偉大創舉。
人固有的天賦就是記住好的過往而忘記苦痛的過往,為什麼需要與中原王朝三大戰役的勝利來書寫越南人的 歷史 有其特殊的用意。
喚醒越南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是其核心的首要目的,這也是為什麼越南民族的史書只記錄戰爭的勝利,不記錄失敗的戰爭。
古時中原王朝有數百年對越南的直接管理權,但其中只要有一次中原王朝戰爭的失敗,越南必將會讓史官在史書上寫下:中原王朝的軍隊如此的不堪一擊。
19世紀後法國開始入侵越南,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越南開啟了長達數十年反抗外敵的 歷史 。
1954年法國簽訂停戰協議,法國對越南的殖民宣告失敗,越南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熱潮通過自身的抗擊外敵入侵從而獲得了在國際影響力上的一席之地。
越南的獨立過程也算多災多難,1963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為了遏制 社會 主義國家的發展,毅然不顧聯合國公約的規定打著維護地方安全的名義入侵越南,不僅僅對越南進行軍事行動,也對越南的內政大肆的干涉。
1973年美國簽下《巴黎協定》,最後一批美軍撤離越南後美國宣布在越南的軍事行動失敗。
飽受戰爭傷害的越南人的頑強抗爭精神被全世界所知,戰後的越南趕跑了所有的外國勢力獨立建國,這一時期的越南人內心充滿驕傲和自信,民族感爆棚。
抗美援朝、援越,我國投入了大量的軍事人力和物力,相對比朝鮮越南卻不知感恩。
美軍撤離越南後,越南的民族優越感油然而生,越南民眾都認為是越南人民的不懈努力將侵略者趕出了越南。
1975年北越南乘勢而為南下奪取南越地區,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
越南的統一和美軍軍事行動的失敗,給越南民族極具膨脹的民族優越感。
1976年後,越南民眾甚至一度認為其軍事實力可以抗衡中國,於是才頻頻騷擾我國邊境地區的軍民。
其實早在1974年開始,越南政府依然以「豪橫」的外交態度仇視著我國和其他一些發展中的國家。
越南在我國被形容成為「忘恩負義」的最典型代表國家之一,對越的自衛反擊戰之前,中國曾經援助越南的物質和錢超過了200億人民幣。
基於越南的做法,1979年我國依然發起了對越的自衛反擊戰。
結果可想而知,得到了越南的頑強反抗,但也我國也大舉進兵越南還有幾十公里就打到了越南首都,基於種種原因之後撤軍越南。
但越南一方卻以此為理由認為是越軍打退了我國的軍隊,越南一方對外宣傳了中越戰爭中越南的勝利。
從其越南的國家發家史來看,越南的民族優越感一直流傳至今。
越南也自信地認為其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連作為世界上超級大國的美國都可以擊敗,又輕易在1978年擊敗了寮國、柬埔寨、泰國等國家,且在統治管理寮國上長達10多年的時間,這在越南 歷史 上史無前例。
隨即1979年中越戰爭的爆發,使得越南的本質面貌暴露無遺,由於美國撤軍後留下來的軍事武器被越南軍方裝備,我國在與越南的叢林作戰中並不討好。
中越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十年,究其原因,其實也是越南民族的盲目自大和自負心理造成的結果,特別是數十年間對邊境我國軍民時常下黑手就是偷偷摸摸的小人行為。
排華是越南自古 歷史 以來的民族「脾氣」,因為在越南有奶便是娘,給錢就是主人。
美國把越南打得最狠,到頭來最親美的也是越南。
反觀中國物質援助越南, 科技 軍事力量的協助建國,最後白養了一個越南白眼狼。
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資本國家都曾經與越南做過「交易」,這一目的背後就是為了全方位的遏制住正在興起的泱泱東方大國。
有了蘇聯和美國的支持後,本就民族優越感爆棚的越南越來越對我國、東南亞國家更是肆無忌憚。
放眼全球,越南確實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爭了一口氣,但優越感帶來的民族自負始終隨著民族的發展一直未變。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開始,排華的越南民族優越感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越南近現代的戰爭中成功也是民族優越感,失敗也是民族優越感。
越南戰爭中越南擊敗美國後,自以為越南國家軍事力量強大,自喻為「第三軍事強國」,連東南亞都不放在眼裡。
於是它異想天開的幻想北進掠地,結果自衛反擊戰成為了越南「首都保衛戰」。
美國某個官方軍事網站中評論了美國軍方最不願意交戰的國家中,越南是第三名。
越南戰爭中,美國花了20年的時間也沒有把越南「拿」下來,最終美國在越南戰場上損失慘重,只能宣告失敗撤軍。
依據《環球時報》2020年的數據顯示,越南國防軍事力量全世界排名大致在第15位左右,和越南自喻的「第三軍事強國」相差甚遠。
1976年出版的越南書籍《越南民族 歷史 上的幾次戰略決戰》,書中描述了越南 人從先秦時期的部落文化到20世紀,越南民族進行了超過十三次的保衛國土作戰的光輝 歷史 。
北有強敵,不得不南。越南人深知往北有強大的中原王朝,而往南擴張是越南勢力輕而易舉就可以進行的軍事入侵行動。
18世紀阮氏政權高官阮居貞曾對著大軍說到「西去無路,北進艱難,我們應盡力南征。」
越南歷代的南進政策共持續了約700年,至18世紀為止,占城國被越南徹底兼並,南進後的越南領土面積約為最初剛獨立時的4倍。
不僅如此,越南模仿中原王朝建立起來了中央集權的國家統治模式,這為越南往南擴張提供政治上的制度性保障。
所以古時越南在朝貢中原王朝的同時,也自居效仿宗藩模式讓鄰近弱國、小國對其俯首稱臣且朝貢。
與中原華夏王朝不同的是,越南的「天朝體系」都是靠武力的脅迫和征服令弱者不得不對其朝貢和服從,而中原王朝的朝貢一般以震懾和賞賜形成體系。
因此,哪怕在近現代被法國殖民後,其征服和擴大領土的野心也不曾減弱,對東南亞國家領土的虎視眈眈早就融化在其民族血液中。
在北越南越統一後,通過蘇聯在背後的支持和援助,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越南再次入侵且控制了柬埔寨和寮國。
隨即恬不知恥地發起了軍事入侵我國邊境領土的戰爭,這是越南自喻「第三世界強國」後最愚鈍的軍事入侵行動。
綜上所述,越南的自居「第三軍事強國」是其民族 歷史 中自命不凡的民族優越感爆棚的產物,而自大的民族情緒自古就隨著越南民族的延續、國家的 歷史 發展而被遺留下來。
在東南亞地區,越南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到靠前一的位置。
越南 歷史 上有豐富的抵抗外敵和入侵其他國家的數次戰役的成功經驗,越南的國防綜合實力在東南亞確實不容小覷。
也是基於此,越南的軍事國防實力雖然有著固步自封的大嫌疑,但在東南亞甚至是亞洲卻也是不容小覷。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越南近幾年的發展在東南亞的有著可見的發展速度和進步。
匯豐銀行-HSBC2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達到了8.1%,位居亞洲第一。
哪怕是在2020上半年疫情嚴重爆發期間,越南經濟增長仍達到了1.8%的驚人數值。
近年來,越南的GDP快速增長,30年越南的年平均GDP增加了6.5%,人均GDP也增加了24.69倍。
越南連續多年來GDP增速超過7%。經濟增速在整個東南亞位居第一,在整個亞洲也算經濟發展速度較高的國家。
2020年越南總理阮春福更是放話: 「越南將在2045年建成發達國家」。
在對歐盟的對外貿易中,2020年歐盟與越南的貿易金額達到了455億歐元,與美國的貿易金額超過了500億美元。
1995年美越建交,兩國關系常態化,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而隨著美越關系的日益密切,國際上有人叫囂著越南將成為下一個中國,甚至超過中國的發展速度。
從越南的經濟發展來看,其經濟發展的迅速來源之一便是依賴於出口,而70%的出口都是外商帶來的。
美國對亞洲國家的發展虎視眈眈,特別是作為亞洲泱泱大國的中國。
為了達到打壓中國的目的,美國不惜任何代價投入到東南亞各國的資金援助達到每一年數百億美金的額度。
資本的全球化背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對全世界政治文化經濟入侵的一種方式,而利益又是所有國家對外外交的首要前提,目前越南對歐盟和美國的經濟依賴度已經達到了80%。
雖然越南的經濟增長速度在近十年間亞洲排名第一,經濟生產總值在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排名第二,但其經濟發展完全依賴於美國和歐盟的經濟貿易帶動。
此種經濟發展模式在經濟學上來說是比較脆弱的經濟鏈,一旦國際經濟有什麼風吹草動,將會使越南國內經濟一敗塗地。
同時,就算是越南國內經濟得到迅猛的進步,但其生產總值也只是深圳的三分之二,雖然有豪橫的口氣,但想要成為下一個中國不僅僅靠其運氣還要靠實力。
不可否認,以越南目前的經濟發展勢態來看,在亞洲乃至全世界范圍來看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十年的經濟增長亞洲第一,東南亞經濟生產總值第二,2017年越南也融入了國際金融體系。
這些國內經濟優勢和國際發展優勢,美歐國家的援助等都將給越南在各方面發展上許多質的改變。
以亞洲國家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越南的經濟實力在不斷的擴大和增加影響力,這也是越南民族越來越自信的來源之一。
越南在東南亞不算是小國,但在國際地位上和歐洲老牌國家來比較就是小巫見大巫。
處於國家利益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依附於美國和歐盟這是越南與大國之間價值的互相利用最大化。
美國和歐盟拿捏到了越南的需求乘勢而為,政治目的才是西方國家的利益所在。
以越南目前的綜合國家實力,想要在世界范圍內出頭,自身的硬體不成熟,只會成為國際政治交易的犧牲品。
為了國家發展和國際影響力,喊口號毋庸置疑是每一個國家對外的政策手段。
誰給錢誰就是娘的思想根深蒂固存在於越南民族和政府中,這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並不是最持久的經濟 健康 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的話語權越來越有說服力和被發展中國家所接納。
同時,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一向小心眼的越南在日益強大的中國面前,嫉妒心理也在急劇的膨脹和遞增。
如目前在越的華僑和公民會受到越南民眾的不自覺抵觸和排斥,在商貿往來上也有著細微的抵觸態度,在越的華人也容易成為被搶劫的重點對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1979年開始的排華嚴重到殺害的地步,如今中國的強大也讓越南有了幾分敬畏的心理,但多數還是處於經濟利益的關系所表現的緩和。
依據最近消息,2022年2月1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中越爭足球比賽中,越南三比一贏了中國,這是越南62年的足球 歷史 中首次贏了中國。
當日比賽結束,越南總理現場為足球運動員發放紅包,越南全國民眾也為此次大勝中國舉行了全國的大型歡慶活動,越南國內,上至政府、下至群眾,無一不例外的為大勝中國而喝彩。
據越南的國內消息,越南政府針對越南國足戰勝中國國足的足球隊還發放了巨額的獎金,且國內民眾對戰勝中國足球的喜悅感尤為激烈和滿腹激情。
體育 運動作為國際外交手段方式之一,越南這次在足球外交上又豪橫了一把,並且認為把擊敗中國比打進世界盃更具有意義。
試問,一旦我國對越南施行武力打擊或者經濟制裁,再加上西方國家勢力的孤立,越南還可以這么橫行嗎?稱霸東南亞半島的迷夢還能夠持續做下去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越南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若是一直依附於大國以尋求庇佑,此種病態的發展局勢終究會成為大國國際競爭下的犧牲品。
從現象看本質,越南為什麼這么橫背後的本質是為自身的崛起和發展作出的准備。
正所謂未見其人,已聽其聲,越南這是在向世界為自己國家的方方面面發展打廣告。
至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越南這么橫的背後我們要辯證的去看待和分析,才能夠解讀深入到越南國家和越南民族之間整體與部分緊密聯系之中的復雜構造。
『伍』 為什麼有的製造業不把產能搬遷到中部省份,而放任越南製造業崛起呢
2018,三星、奧林巴斯關閉各自的深圳工廠,遷往越南。微軟將諾基亞北京工廠遷往了河內;英特爾更是在西貢高 科技 園區豪擲10億美元,計劃將其全球80%的晶元產能投放於此。
越南製造業這兩年也確實突飛猛進,成績巨大:
耐克的服裝和鞋子,50%製造來自越南工廠,28%來自中國,阿迪、優衣庫等其他服裝巨頭,來自越南工廠的產品比例也原來越多,都在2010年前後超越中國工廠。
同時,越南還是三星最大的組裝工廠所在地,2015年,越南三星創造了320億美元的出口額。2017年,越南手機出口額高達451億美元,相比中國的1200億美元,已達到我們的37.5%。
首先, 這些外遷到越南的製造業,以服裝製造和手機組裝為主,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嚴苛控製成本,其中工資支出是大頭,而現在中國人員工資全線飆升(沒辦法,全國生活成本在提升,不提高工資,勞工無法生存),導致中國的生態已經不太適應這些低成本、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
可能你會說,遷到中西部就好,但是你不要忘記,東部打工者大部分都是中西部流入的,他們也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目,而來到東部的。根本不可能因為可以回老家工作,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標准,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其次, 這些外遷的製造業,以歐美跨國企業為主,他們像候鳥一樣,哪裡人便宜,就往哪裡飛,他們不是中國企業,想去哪國投資,中國無權干涉。
第三, 這也是歐美扶持越南,打壓中國的一種經濟戰略。
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高 科技 和中高端製造也在沖擊制高點,與歐美企業競爭,為了遏制中國,扶持與中國有敵意國家的經濟,可以讓中國疲於與周邊國家爭斗,減輕對歐美的壓力。
事實上,歐美或者說美國,打一拉一,是他們的傳統套路。
1950年代,為了在遠東抵禦以蘇聯為首的 社會 主義集團,大力扶持日本,借二戰後美國生產過剩的契機,將大量產業轉移和代工廠轉移至日本,創造了1960-1980年代的大和經濟奇跡。
1980年代,為了對付日漸強大,敢對自己說不的日本,又扶持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去制衡霓虹國,分享了半導體、 汽車 製造等高端技術於韓國、台灣,又創造了1980年代的漢江奇跡。
而今天,為了制衡中國,又刻意扶持越南和印度,只是具備13億市場和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遠非蘇聯、日本這種偏科嚴重的國家可比,
且美國自己都空心化嚴重,高附加值的製造業都已經給了日韓台新,能夠再分給越南的果子很有限;且,越南是 社會 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和美國嚴重對立,美國的幫扶不可能不有所保留,也不可能真心,對此越南也心知肚明,不過是攜美國以脅中國,搞平衡戰略。
所以,越南製造沒有能力,也沒有意志對中國製造挑戰,且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中高端製造和 科技 ,也是我們經濟進化的方向,不掙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辛苦錢也罷。
上海製造業不在市區,在嘉定,松江,奉賢。上海有中國最大的化工園區,最大的鋼鐵廠,最大的 汽車 城,最大的造船中心,最大的電站製造基地。南沿杭州灣,北沿長江工廠密布。上海的企業家不像北方,熱衷於去論壇,上電視。從而使人感覺上海沒有大企業。
中國內地和越南相比人員工資相差不大,中國還要偏高10%以上。 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3個方面: 1、越南海岸線長,貨物海運成本更低。 2、中國就算出口全退稅,還有企業所得稅、投資所得稅、社保費等佔到企業利潤40%左右,比越南高。 3、美國等國打擊中國,從中國出口比從越南出口多出10%到25%不等的關稅。 所以中國,尤其是廣東中低端制業近10年會受到越南巨大沖出,尤其是出口貿易部分。
在我看來中部完全可以接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以湖南婁底市為列,假如在姜底建立一個像深圳一樣的特區,首先要讓它有個內港口,這個港口有專門隔離的鐵路直達沿海的一個地方這樣運輸成本下來了,而且這種方式可以到每個省串連起來,深圳市的高房價不可取,這點必須監管,禁止土地投機倒把,禁止土地價格上漲,各種稅費減免十五年,讓經濟建康持續發展,老百姓富了,國家就強大了,當然政府應該以身做則,大力宣揚公理正義,讓 社會 更 健康 。
許多筒單的問題一到經濟學家那裡就復雜了。許多經過攻關可以解決的問題變成無解了。許多關繫到國家戰略安全性的問題變成兒戲了。重慶為什麼能很好地承接筆記本電腦生產?許多似乎不可能脫貧的地區為什麼可以脫貧?關鍵在於決心,關鍵在於扎扎實實的工作。中國是一個大國,是發展差異性很大的大國。梯度轉移製造業不但極為重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前些年,某些經濟學家鼓吹的"國際分工論"等書齋理論復蓋一切,有意無意削弱了製造業在國內梯度轉移力度。
"新型製造業″"彎道超車″等時毛理論也在中西部一些好高鶩遠領導中流行。這些都影響了中國製造業的合理轉移。80%的企業是中低端的,企業中80%的產品是低利的。但這二個80%十分重要,輕易放棄,就等於放棄了大量客戶和大片市場。越南等國現在之所以能挖我們牆腳,就是以前這些理論和實踐的結果。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在這方面有教訓的。再說一遍,中國是大國,是差異性很大的大國。既要有全產業鏈,還要有高中低產品全復蓋的企業群。中國敢於迎戰貿易戰的底氣就在這里。美國之所以回不到過去,症結也在這里。
東南沿海城市的優勢是什麼?靠海邊,貨物可以發往世界各地。這就是企業搬到越南也不到中西部的根源。。一個企業,成本有很多種,原料,市場,稅金,人力,土地,交通甚至政府等等,西部或許人力土地價格低了,能抵消交通運輸和市場產生的成本嗎?老闆是逐利的,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這個就是市場經濟。。
現在看來越南的發展比原來的估計要好,如果他們跟我們友好還沒有多大問題,但現實是處處與我們作對,所以為了防止越南日後坐大,大力扶持非洲的低段產業發展,從而減緩或抵消他們的出口優勢,是我們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你光看到經濟因素沒看到政治因素,中國崛起了美國一定會打壓,對產自中國的產品無論是不是跨國企業都要收高關稅,就是讓中國失去價格優勢進而喪失跟傳統經濟強國競爭的機會。說白了就是老大拉著老三老四打老二。最主要還是得看轉移的是啥,轉移的全是服裝鞋帽要不就是代工行業,全是來料加工沒啥 科技 含量,最主要的還都是重度依賴出口的行業,不管四小龍還是四小虎都是沿海地區,就這點中國西部就比不了,中國將來是世界最大的內需市場,西部的行業還是應該重點聚焦高 科技 或是面向內需市場的行業。
現在是有不少廠往中部小縣城轉移了,就拿我們那來說,要人工有人工,而且工資比沿海低,要土地有土地,土地都是低價,縣城建了工業園,前段時間回家買門窗,裡面逛了逛,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啊,生產的東西直接廠裡面賣光了,果斷下了訂單,都是先付款60%,即使這樣訂單下了大半年了,打電話過去催,人家就是說沒辦法,訂單太多了生產不過來,還沒排到我們,見他們廠房也不小,放沿海也絕對排不上小廠,所以說老闆還是有眼光的。
隨著人工智慧,雲平台大數據,五G技術的普及,中國機器人工業正在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也許很快我們就將徹底突破勞動力的束縛,以大量重復的簡單勞動作為基礎的產業可能成為 歷史 。 歷史 不會再把這個同樣的發展機會留給印度和東南亞地區。我們很幸運,抓住了 歷史 機遇的尾巴,而這個機遇並不是像擊鼓傳花那樣永遠從先發地區傳給後發地區。
你提的這個問題是15年前的一個熱點問題。當時,中國經濟界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宏大命題,在中國沿海面臨產業升級的時刻,能否在中國的東中西部地區實現產業的梯次轉移?
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這70多年,東亞地區是世界上唯一實現全面崛起的地區(歐美以前就發達)。產業是從美國到日本,再到亞洲四小龍,再到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在2000年以後,出現了煤電油運的全面緊張。大約在2008年以後,沿海地區開始出現民工荒,也帶來了勞動用工價格的持續增長。此外,隨著中國 社會 保障體系、生產安全制度,環境保護制度的全面建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各種成本也都不斷上漲。
所以在這個時期,就有經濟學家提出,由於中國的國家體量特別龐大,這一次產業轉移可不可以突破以往的模式?不是在國家之間轉移,而是在中國發展程度不同的省區之間轉移。這思路的潛台詞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中國西部地區還很貧窮,有不少低端勞動力,中國能不能實現一個國家之內的高端,中端,低端產業的通吃?
這個命題,當時我曾經研究過很長時間。無論是贊同者還是反對者,都有很多論據支持。我當時最終沒有得出結論,一些專家的結論性意見也沒有能夠說服我,我覺得還是讓實踐來解答這個問題。畢竟人類有史以來,這種情況沒有在一個國家內部出現過。
東部地區,因生產成本上漲而無以為繼的企業,進行產業轉移時,面臨著是到中國西南或者西北地區去,還是到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去?很多企業為此進行了不同的嘗試。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地方政府,在為此而努力。地方官員不像研究者一樣,他們更傾向於馬上採取行動。比如重慶,至少他們在將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從廣東引入西部方面,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約在2015年以後,在中國發展實踐和大量企業投資實踐的基礎上,我認為,我們已經能夠就此問題做出結論了。答案就是,雖然個別地區、個別產業、個別企業、個別產品成功轉移到了西部,然而整體而言,像原來有人設想的那樣,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式將東部的低端產業整體(或者大部分)向西部轉移,這個思路是走不通的。這是不可能的。
一句話,實踐當中,此路不通。
原因也不展開長篇羅嗦了。如果用最簡單的話說明原因,那就是,貴州(以貴州為例,四川雲南甘肅青海也行)根本不能同越南畫等號。一個發展層次較高國家中的落後地區,一個發展層次較低的國家,即使兩者的人均GDP或者產業發展層面差不多,但兩者仍然完全沒有可比性!前者由於處在一個發展層次較高的國家當中,仍然會在 社會 整體環境中表現出發展層次較高的特徵。
產業的梯次轉移,是需要整體環境的差異性,由此帶來生產成本上穩定的差異性,成為產業轉移的動力。四川、甘肅、貴州不是越南,他們和廣東上海一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在土地價格上、水電價格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勞動力價格、勞動政策、 社會 保障政策、環境保護政策、財政金融政策,幾乎沒有質的差別。這幾年,西部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中心城市正在迅速向東部看齊。再加上西部深處內陸,交通運輸方面成本增加,直接抵消了土地電價等方面的成本降低,很多企業遷到內陸,並不能本質上降低成本。
國家和西部地區政府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一帶一路開通的歐洲專列,就是將西部的產品通過鐵路直接運往歐洲,來抵消西部內陸輾轉海運的運輸成本。通過這些舉措,一些特定的企業和產品成功在西部落戶。但是,在國內實現產業梯度轉移的整體設想,必須承認已經落空了。
這是莫大的好事。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無論是從法律上、政策上、還是人心上,都不可能允許國家內部存在巨大差異,以至於這個差異足以維系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體系共存。也許像印度這種地區差異巨大的聯邦國家可以,在中國這不可能,也不值得嚮往。
那麼我們所有低端的產業就一定要轉到越南甚至印度去嗎?也不是。當前條件下,隨著人工智慧、雲平台大數據、五G技術的普及,中國機器人工業正在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勞動力形成了有效替代。也許很快,我們就將徹底突破勞動力因素束縛,以大量簡單勞動作為基礎的產業可能成為 歷史 ,被資金密集型的人工智慧流水線取代。如果這樣,中國就真正實現了產業轉移的截胡, 歷史 不會再把同樣的發展機會留給印度和東南亞地區了。我們很幸運,抓住了 歷史 機遇的尾巴,而這個機遇並不是像擊鼓傳花那樣永遠從先發地區傳給後發地區。這種模式的句號也許就在這幾年了。讓我們翹首以待吧!
增加一段:
此文發出以後,有幾百條回復。恕不一一答復。至於大家最為關心的越南前景問題,我認為不必過慮。越南面積人口規模,其發展的上限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日本。當然,日本也是100多年風雨才走到今天,很多條件和機遇不可復制,我是說最理想的狀態,實際上難達到。退一萬步,就算越南達到日本狀態,會對中國構成多大威脅?日本目前對中國是很難構成實質威脅的。如果不是美國駐軍和控制,日本可能已經和中國達成自貿協定,開始經濟融合了。所以,即使越南開了掛也不足為懼。
對越南前景的判斷,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越南很像中國,從人口文化上,區位上,傳統上,政治結構上,主體民族比例上,都類似中國。因此,越南是具有工業化條件的。
第二,越南發展速度有可能快於中國當年。因為越南整個國家就是一條海岸線,沒有像中國那樣的深遠內陸,如果政策對頭,不在南海挑事,人均GDP增長速度會快於中國當年。
第三,越南將比中國更快進入瓶頸風險期。大海不漲不枯,而小河易漲易落。越南沒有經濟腹地,沒有廣東那樣源源不斷的內陸勞動力供給,所以越南目前最大優勢的勞動力價格,會很快提高,勞動力價格過快提升,留給產業轉型升級的時間就不夠,再加上沒有工業產業鏈基礎,沒有培育新型產業的國內市場,產業升級的難度高於中國。一句話,就是越南的產業升級相比於中國,准備時間少、時間窗口短、技術支撐弱、國內市場小,總之,難度要大的多。如果不能像新加坡韓國台灣那樣選擇一兩個重點產業取得突破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拉美化。
第四,越南存在巨大政治風險 社會 風險。中國走到今天,是憑著巨大政治優勢扛住了無數風險才走過來的。越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積累的 社會 領域風險勢必爆發,再加上美西方的干預,將越南作為遏制中國的棋子,很多時候其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越南國內同樣存在公知精英帶路黨,存在地區差異和南北矛盾,存在巨大貧富差距,面臨著環境污染等 社會 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被動。再加上越南和中國存在南海島礁爭端,是侵佔南海島礁最多的國家,雖然中國盡量避免南海生亂,但不排除越南在西方挑唆下主動送人頭,為中國重返世界中心祭旗。
這個問題要區分為幾個方面來講:
1,製造業有沒有向中國內陸或者西部轉移?
毫無疑問是有的!太原富士康、
鄭州富士康、青海比亞迪、西安延峰、
西安三星、重慶成都招商引資也很成功,
都不用舉例子了,
所以沒轉移或者轉移失敗的說法可以閉嘴了!
2,為什麼還有大量企業去了東南亞?很多回答裡面都說的很好了,只要在中國境內,人民幣的購買力大體是近似的,內陸以及西部不比沿海消費低多少。東南亞無疑更便宜!而且東南亞也在興起,早早布局東南亞也是國家鼓勵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開發全球市場的戰略。
3,那麼更多的外資企業呢?它們不去內陸或者西部還有一個因素,因為經商環境太差了。太敏感的就不說了。反正你只要知道,大品牌的企業,比如富士康和三星去內陸可以享受到的待遇,中小企業是想都不敢想的!
4,其實都不必去那麼遠的內地,珠三角的企業離開珠三角兩小時路程,肇慶、江門、河源、清遠、增城、惠州。大把的地方可供開發,土地也很便宜。根本不用考慮往烏魯木齊跑,沒必要
什麼樣的專家論證的?難道說中國所有內地包括西部地區怎麼開發都不如個越南嗎?首先:越南國土面積比我國雲南省的面積還小,廣西也是沿海自治區加上雲貴川等中西部省份、自治區這些年包括機場、高鐵、高速公路、普通鐵路、公路都在不停的建設中,連鄉村都在建柏油路講基礎設施方面越南根本比不了;其次:越南教育方面也無法與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較,越南人整體受教育程度、人員素質、人口規模均無法與我國內地西部地區相提並論,越南男人普遍懶惰,這是東南亞國家的通病和傳統,難不成中國中西部地區的人懶到連越南人都不如?我國沿海地區以及各大城市都有從中西部地區去打工去奮斗的龐大群體,誰敢說他們不勤奮不優秀,難道這些人在外能吃苦耐勞回到家鄉全變成懶漢,換句話說如果中西部發展起來了,收入增加了又會有誰願意背井離鄉出遠門去打工,所以說中國中西部必須發展,而且得花大力氣投入大規模的發展,只有到了我國中西部地區也真正發展起來以後中國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再說我們中國人自己不努力建設中西部地區,還能指望越南發展起來後帶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嗎?
這個想法是不 健康 的,也是不現實的!
我們人均GDP已經一萬美元了,人家不到三千,為什麼人家就不能漲一漲?
許多國人一看別人也發展起來了就不爽,這跟美國人看著我們發展起來不爽有啥區別?
所以,先把情緒釋放一下,然後慢慢坐下來仔細算賬!
首先,我們國內的工資水平,尤其是低端製造業,沿海、中部、西部差別不大,沿海很多工廠里的工人本就是中西部的勞動力過去的。所以,沿海工資從二十年前的三百漲到現在的三千,放到中西部也得兩千多。舉個例子,我親戚之前在深圳富士康3000,後來鄭州富士康2000多,因為去除生活開銷自己留下的基本是一樣多。這還是最簡單的工種,要是有點技術含量的都得四五千了。這還是幾年前的行情。而越南工資只要一千。
其次,土地成本。富士康搬到鄭州,除了人力原因,其次就是土地了。在深圳想擴建,甭說富士康,就連華為都嫌貴而去了東莞。而越南的土地相對便宜很多。
再有,運輸成本。電子產品附加值高走航空,所以富士康在鄭州跟在深圳差別不大。而像服裝之類的低附加值產品,運到美國肯定走海運,與其搬遷到河南不如搬遷到越南的沿海地區。
至於許多噴子提到的稅費、政府服務等各種問題,這都不是關鍵,因為近幾年我國的稅費是逐步降低的,政府服務也是比二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上邊提到了幾個越南目前比我們的優勢,下邊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我們比越南的優勢!
首先,工資收入我們比越南高!難道有人希望我們的工資收入一直徘徊在一個月一千塊錢?就是為了留下低端製造業給人家白白賺血汗錢?這種自己拿著高薪卻呼籲大家降薪的做法一定是某些「專家」的特長!這些專家擔心企業搬走後許多低端勞動力會失業!我們不妨來回想一下這個邏輯:是勞動力不足而導致工資上漲進而企業搬家?還是勞動力太多都找不到工作老闆們良心發現竟然還大幅提高工資?這個因果順序恐怕小學文化都能想的明白!所以,工資不斷上升恰恰是因為國內勞動力已經不足以滿足日益擴大的用工需求!
當然了,專家也說了:大學畢業生每年近千萬,找不到工作的不在少數,他們眼高手低不願進工廠!針對這個言論,我們分析一下。
其次,產業的提升是逐步的,也是必然的。要想變得富裕,必須從事更高端的產業。比如從造紙廠出來,進入造紙機設備廠。從服裝廠出來進入電子廠。我另一個親戚初中沒畢業,剛開始在造紙廠賣苦力,前幾年造紙廠倒閉自己報名學了電焊,現在在機械廠當焊工。國內產業升級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而我國的大學教育雖然數量上發展很快,但在專業方向上以及實際技術操作上跟產業需求還是有一定的偏差,這也是藍翔技校火遍南北的根本原因。所以很多高校畢業生剛畢業的時候因為專業不對口或者沒有實際操作經驗而暫時找不到工作,但超過兩年依然在家裡啃老的不多見。畢竟都是大學生,知識、腦子都夠用,逼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找到飯吃了。想想目前火爆的微商、直播,不都是自己搞的嗎。還有快遞、滴滴,等等。
許多人認為大學生賣豬肉送外賣是浪費人才,這種人大概活在幾十年前,當時大學生屬於百里挑一,一個村沒幾個。現在高考錄取率,就連山東河南考生大省都能達到一半以上,北上廣深滿大街都是研究生。所以,教育是為了提升國民素質,而非提供鐵飯碗。當然了,小學文化的人跟大學文化的人,同樣失業呆在家裡,他們自主創業的想法絕對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普通老百姓動不動就整出個新發明,因為都是有知識有視野的高材生。沒准一個新發明就會引出一個嶄新的巨大產業!刷刷快手抖音,民間造飛機、 汽車 的真不少,換作三十年前估計一個修車的都算是高級技術員了。
還有,許多網友提到的產業鏈、電力、基礎設施等,都是我們的優勢。
其實還有個人口優勢,越南人口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對越南好處就是中國只要轉移十分之一的工作機會越南就能達到我們人均GDP,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勞動力價格已經不再便宜了。有人說「還有印度的十幾億人呢!」其實我不太理解印度,因為之前印度比我們富,也沒人欺負他,而這個國家一直悠哉悠哉的不知道在幹嘛,可能印度人覺得不是印度人發展慢,而是我們中國人太快了,人家一直有自己的節奏。
最後,鑒於美國現在缺乏製造業的被動場面,有人擔心我們未來也會製造業空心化。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一是因為有美國這個前車之鑒,我們不會像美國當初那樣自己很開心的把製造業全轉移走了歡天喜地一心搞金融;二是私人資本當然是利益最大化,能用更便宜的中國人當然不會想著給美國人留口飯吃,國有資本在「本國利益」最大化方面要遠勝於私人資本的「本人利益」最大化。當然了,如果一直這么做,勢必降低企業全球競爭力(人家去非洲僱傭更便宜的工人,我們一直僱傭更貴的自家人)。三是中國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足夠長遠的觀念儲備例如共贏、可持續發展。西方多數國家的發展是依靠殖民地和侵略,而我們的發展是在西方掌控甚至對抗的世界中成長起來的。所以,未來我們面臨的新問題不會比以前更糟。
最起碼,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雖然有金融互聯網,但美國依然保有 汽車 製造廠。德國也是,全是製造業。
你這個問題很好,製造業的幾個成本:
1:人工工資,20年前的上海的國企工資800塊左右,現在呢,上海的工人沒有4000-5000是搞不定的,還有社保,假如一個公司能期待一個地方給他20年的發展時間,他會不願意去?中部跟沿海差距多少?20%-30%的工資差異,越南呢,那是20年前的中國;
2:土地蓋廠或者租賃的成本,這個已經不要細說了,大家都懂,這個差距比第一條還要巨大;
3:稅金,90年代我們可是有3免2減半的,另外稅收也可能比我們少吧;
4:去的製造業基本是高能耗,勞動密集型的,現在國內真找不到人做;
5:原材料的成本,就像我們的產品去美國,加上40%的費用比美國人自己干還便宜,越南跟我們比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就是小工廠老闆,給你們說實際情況吧。
十年前珠三角人工便宜,都去珠三角,然後內地,然後更廉價的勞動力 監獄勞教系統,這幾年新疆,雲南瑞麗用緬甸人,然後小縣城,一個企業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工資低的地方能不能把產品做好? 一個月拿你500塊,你能指望他干什麼活?
為什麼沒去越南,1 沒實力 出國找死。2 越南慢慢的不會比國內便宜多少,小企業沒必要折騰。
很多人不思考,也懶得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沒關系,等越南發展起來,人均超過中國,再去後悔吧
把企業搬到西北,西南等人工工資低的地方,以不少經驗來看,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想辦法降低房價,地價。第二,西部地區政府應放開政策,不搞套路,讓企業輕松上路,只要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
但是這兩條,基本上都是西部政府無法做到的,因為降房價,地價,就是動了他的財路,他們都指望著靠這些發工資,福利。
另外一點, 要想讓放開政策,不搞套路,一切讓企業輕松上路,這也基本不可能。例如,交通方面,在工業發達的地區,麵包車拉貨,全順車拉貨,相對比較寬松;而不發達地區,麵包車拉貨,全順車拉貨,被交警查扣開罰單,大家的看法此處省約98個字。。。。。。就企業來看,人口密集型企業,服裝,鞋廠等,周邊都有很多小加工點為他服務的 ,這是一個能拉低價格,降低工廠風險的生態。而西部政府只希望正規大廠過去,這些小,亂,臟,差的小加工點是不受待見的。體現不出政績,對相關部門也無油水,因為他們基本都是訂單不穩定,以家庭2個人為止,無證無照的。拿義烏小商品市場來看,市場店面的多數是商家,不是廠家,而支撐這些商家的,就是背後的小加工點,他們多數無證無照。如果要西部政府讓他們回去自由發揮,政府是不會同意的。
『陸』 越南為什麼要對中國強硬
越南要對中國強硬的原因:
1、美國從中作梗,支持越南跟中國對著干。
2、妄圖攫取中國南海資源,不斷侵佔中國南海的島嶼。
這種陰謀不會得逞,中國一旦出手,小小的越南乖乖被治服。
『柒』 越南的出口很強,但是本土企業卻很弱,原因是什麼呢
越南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如下:
1.這個國家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是外來資本;
2.本土企業缺乏競爭力,無法做大做強;
3.越南的製造業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工業體系落後。
越南狹長的海岸線讓該國非常適合進行進出口貿易。同時由於人口密度大,企業在當地僱傭勞動力的成本極低,所以外資近乎瘋狂地注入越南本土,造成了一種繁榮的假象。越南甚至立下了遠大的目標,想要超越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但假象終歸有破滅的一天,越南拔苗助長的發展模式註定了會隱患重重。
一場疫情讓越南的弊病暴露無遺,當國外的訂單大幅下降後,其國內有限的消費潛力根本無法消化過剩的產業。入不敷出的外資企業面臨倒閉,而一旦它們撤出越南,這個國家又將回到一窮二白的局面。
你認為越南還有沒有改革的希望呢?
『捌』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1、越南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有便利的海港和機場,有豐富自然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2、勞動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勞動力成本尚屬低廉且充足,國內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無窮。
3、越南放寬市場准入、完善企業投資法律法規、建設廉潔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4、越南與60多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經合協定ECA和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也是RCEP成員國,與歐盟簽署了FTA,經濟體制向國際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
『玖』 越南製造業崛起,對中國來說有何利弊
如今越南實踐上在走中國的路,就是應用低價的人工來吸收外資企業的入駐。而中國由於人工逐步上漲,的確招致很多外企將消費搬到越南去。
不轉型就無法完成產業高技術含量化產品高勞動附加值含量化,但是,他的經濟開展由於遭到兩頭限制,因而越南要想在現有根底上上幾個台階,簡直沒有可能。一但其勞動密集型產業根底沒有它的優勢了,國際資本可能就會轉向別處,假如有那樣一天,越南經濟勢必會墮入滅頂之災。
『拾』 越南的改革開放是什麼樣的
首先,越南的改革開放不叫改革開放,而叫“革新開放”:
1. 中國的改革開放:
中國的改革開放,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國家政策,即“改革開放”。隨即中國實施了“分田到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式開始。現在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
2.越南的革新開放:
越南的革新開放,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1986年越南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提出經濟上和思想上同時進行改革與開放、經濟和政治同時進行改革與開放,即“革新開放”。隨後的幾年裡,越南導入了市場經濟、對外開放政策,革新開放如期進行。現在越南經過30多年的革新開放,國內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4.而且越南還計劃在2021年,實行全國民主大選(即“普選”),全民參選國家領導人。這與美國的全民直選總統,是何其的相似啊!或許越南真的是在 “全盤西化”的道路上加速前進,未來的越南會如何呢?會不會真的發展成“西方式”國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