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美軍為什麼要撤退越南

美軍為什麼要撤退越南

發布時間:2023-01-14 09:58:53

⑴ 越南戰爭,美軍為何打了十幾年狼狽撤退

國內政治壓力太大
各種反戰運動已經開始撕裂美國

⑵ 美國哪年從越南撤軍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總統在中途島宣布:在當年8月底以前,從越南撤出美軍2.5萬人。這是尼克松政府從越南的第一次撤軍。

但美國仍希望奇跡能夠出現。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宮向全國發表了一篇電視演說,他主張的「邊戰、邊談、邊化(越南化)、邊撤」的方針,遭到群眾反對。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戰性的電視演說,「結束越戰新動員委員會」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向華盛頓進軍」的抗議活動。在同一個星期里,類似的活動多達10餘次。

不得已,美國在加強南越政權力量的同時,加快撤軍步伐,駐越美軍逐步減少。1973年1月27日,美國經過長期談判,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在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協定》上簽字,宣告美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失敗。美軍撤出後,在南越留下了2萬多名軍事顧問,並保留相當規模的海空部隊,支援110萬南越軍隊作戰。

1975年春,越南北方軍隊和南方人民武裝發動了著名的春季攻勢,經過西原、順化―峴港、西貢三大戰役,擊潰了南越軍隊。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統一。

美國人的恐怖記憶

越戰期間,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葯,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5.6萬餘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美國在越南的軍事捲入規模大(1973年美國在越南作戰人數約54萬),時間拖延長(前後12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倫道夫・巴克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戰斗,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斗。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戰爭期間,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並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越戰徹底改變了美蘇兩霸爭奪的格局:整個20世紀70年代,美國轉為戰略守勢,而蘇聯則處於戰略攻勢地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⑶ 美國參加越南戰爭的原因是什麼戰敗的原因又是什麼

美國為了進一步幫助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艷的政府,派遣一支美國國防軍特種部隊進駐越南共和國,開啟了美國國防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南戰爭開始的標志。
對越戰的評論美國主要有四種流行的看法,可分別由四位政治人物和學者來代表:
第一個是當時主導越戰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越戰結束十六年後,他痛苦地回憶說,美國人打敗了,主要是因為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力量,過度高估
舊金山示威者抗議美國捲入越南戰爭1967年
了自己現代化武器對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戰爭的力量。為此他深感內疚,甚至在電視上當眾留下了懺悔的眼淚。他在麻州威廉姆斯大學的一次專門討論越戰的討論會上,又發表了類似的看法,一再強調他當時作了令他遺憾終身的錯誤決策,並告誡美國當局和美國人要汲取教訓,切勿在亞洲輕易用兵。
第二個是約翰遜總統的國防部長克拉克·克利福德,他回顧說美國之所以失敗,主要不是因為美國沒有全力參戰實際上除了原子彈沒有動用外,什麼高尖端武器都動用了,共計派遣了二百五十多萬人到越南,其中五十四萬多為地面部隊,死了五萬八千多人,傷了十多萬人,總共消耗彈葯七百六十萬噸(相當於二戰時的三倍),耗費近三千億美元,打了十年之久,所以不能說沒有盡力、不能說美國出賣盟友,只是因為美國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貪污腐化內斗不已、軍心渙散兵無鬥志,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第三個是尼克松總統和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總統的國務卿基辛格。他說美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國內激烈的反戰運動使美國全國意志無法集中、思想無法統一,以致社會陷於混亂,政府陷於癱瘓,無法有效運作。
最後一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教授。他認為越戰是美國對第三世界武裝干涉的戰爭,是一場不義的戰爭,必然遭到越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對,所以難逃失敗的命運。
另外,約翰遜總統隱瞞了關鍵性的情報,包括一份認為在越南取得軍事勝利機會很小的關鍵報告,以及中央情報局的一份分析,並且避開就此事進行公開辯論,不願聽取批評意見。
越南戰爭是指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的重要局部戰爭,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其本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第一階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廷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民主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琰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

第二階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軍隊,以游擊戰對付北越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北越之間的聯系。越南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
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廷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峴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結束。

第四階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
1973年1月27日,美國在結束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
1975年越南人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超過5.8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⑷ 美軍在越南撤軍是不是因為中美建交中美建交是不是出賣了越南的利益

美國在越南撤軍是因為達不到自己的利益。而中美建交是在越南和蘇聯曖昧之後,因為蘇聯和越南曖昧,嚴重威脅中國,鄧小平訪問美國就是聯美抗蘇,這一點和美國的利益相同!至於是不是出賣越南的利益這分角度,越南覺得中國背信棄義,中國也覺得越南背信棄義!

⑸ 美軍為何會兵敗於越南呢

為什麼敗 最後的原因只有兩個最要

一是 國內反戰情緒 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死 美國是個民主國家,如果民意支持下降 對這個黨派來說都是很糟糕的,下界甚至下下界,選總統的時候民眾都會記得你這個黨派執政時的錯誤戰爭

二 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美國一直都是在打人道主義戰爭 而不是滅絕主義
如果是滅絕主義 就說不用核武器 只用燃燒彈就能把大半個越南化為焦土
管你是平民還是軍人燒的一干二凈

⑹ 當初美國為什麼要打越南

60年代越南戰爭的起因?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有時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方面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n Tranh Ch?ng M? C?u N??c),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也是冷戰的一部份,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軍隊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越解放軍消滅,越南獲得最終的統一。
背景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 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共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產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持,在南越實行獨裁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系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產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暴動。1960年,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權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持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凌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裡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牆」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印度支那半島的沖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沖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戰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專制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斗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志。

逐步升級

1965年,美軍用凝固汽油彈轟炸西貢南部的一個越共游擊隊的建築。腐敗無能的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游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游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持,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持。1964年8月2日,一艘執行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隨即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東京灣事件」是越戰的重大分水嶺。北越和美國雙方都把它看作對方的蓄意攻擊,並做出了強硬反應。越共游擊隊對多處美軍基地進行了報復性攻擊。北越325師進入南越領土集結,標志著北越正規軍(越南人民軍)對南越的公開進攻。美國國會則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對付這一挑釁行為。這事實上給予了總統林登·約翰遜在不經宣戰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權力,約翰遜隨即將戰爭大大升級。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登陸。短短數月之後,美軍在越人數已高達22萬。約翰遜還批准了「轟雷行動」(「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然而美國對北越的所有轟炸行動與目標都由華盛頓進行嚴密的控制,每日的轟炸目標的選擇由國防部和白宮來規劃,前線指揮官無法根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改。偏偏國防部與白宮非常擔心傷及中國或是蘇聯派駐在當地的顧問而引發的正面沖突,對於轟炸目標的選擇與交戰規則有非常多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往往與美國追求的戰術或是戰略目標完全背道而馳。譬如說,美軍在未經批准下無法攻擊北越的軍用機場,即使看到地面北越空軍的戰斗機在准備起飛,美軍的飛機也不可以發動攻擊。對於北越的交通與重要設施也多半限制在可以攻擊的范圍以外。事實證明,旨在阻止北越對南方的滲透的「轟雷行動」在這種綁手綁腳的指揮下,是徹底的失敗。北越武裝司令武元甲依然將他手下的部隊以驚人的速度派往南方。整團整團的北越正規軍分散進入胡志明小道,頂著空襲,進入南方集結。

1965年11月14日,美國第1騎兵師和北越66團在德浪河谷爆發第一次遭遇戰,經過3天激戰,北越死亡超過1200人,美軍死亡約200人。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同以後無數次的戰役一樣,戰術上的勝利無助於改變美國的困境。北越已做好准備承受巨大的傷亡,並且堅信無限制的消耗戰最終會迫使美國人撤出越南。美國駐越軍原司令官威斯特摩蘭(Westmoreland)相信更多的「德浪河谷戰役」將會迫使北越認輸,發動了一系列「搜尋並摧毀(search and destroy)」北越軍隊的行動。北越軍隊則執行武元甲的消耗戰略,在精心准備的有利地形下吸引美軍進攻,激戰至傷亡達到一定程度就撤離戰場。威斯特摩蘭不斷的向國內報告美軍所取得的勝利,宣稱北越的戰鬥力正在被逐步削弱。而實際上,為了應付北越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駐越美軍在1967年底已達到50 萬,並且威斯特摩蘭還要求更多。

1968年1月底,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超過8萬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發起了進攻,其規模和慘烈程度令習慣了威斯特摩蘭戰報的美國人大為震驚:無數的軍事設施和政府建築被破壞;戰斗最激烈的舊京順化幾乎全毀;美軍溪山基地被圍困76天,因為破壞太嚴重,解圍後不得不放棄使用。在這次攻勢中,北越損失了超過5萬人,但到了5月,他們就恢復了進攻能力。春節攻勢使約翰遜不得不承認失敗,1968年3月31日,約翰遜發表演講,終止「轟雷行動」,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宣布放棄競選下任總統。1968年6月,阿布拉姆斯(Abrams)將軍接替威斯特摩蘭指揮在越美軍。

根據美國政府的邀請,韓國從1965年開始派青龍、白虎、猛虎等戰斗部隊,到1973年的九年間一共有三十萬以上的韓國士兵參加了越戰。其中 4,687人戰死,射殺了四萬多名敵軍。為了支付韓國的軍事開支,美國對韓國政府提供了10億左右美元。美國以外,韓國(原名南朝鮮)是最大的派兵國家。

反戰運動
小規模的反戰運動1964年在大學的校園開始,同時發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學生行動主義。人口數量龐大的嬰兒潮一代也到了該上大學的年齡。反戰運動的成長也要部分歸因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道,使得大學年齡的美國人比以前幾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有關戰爭的信息。

到1968年,反戰示威遊行已遍及全國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大規模沖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入侵柬埔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10多萬學生湧入華盛頓進行抗議。

上千的年輕美國男人選擇逃往加拿大或瑞典,以躲避徵召的風險。當時,全部適齡男性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入伍;而且在大部分的州,大部分適齡男青年還沒有達到投票年齡和允許喝酒的年齡,各個地方的挑選服役系統辦公室(「兵役局」)沒有明確的兵役豁免方針,因此可以很寬松地決定誰需要服役,誰可以得到豁免。不公正的指控使得1970年產生了兵役彩票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年輕男性的生日決定了他徵召的相對風險(9月14日是1970年兵役列表中處於首位的生日,下一年是7月9日)。年輕人被強迫在軍隊中拿生命冒險,但卻沒有選舉權,不允許喝酒,這種情況成功地迫使立法者在全國范圍內降低投票年齡,在許多州降低了飲酒年齡。

1977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赦免了多數在越戰中逃避服兵役者。

「越南化」
1969年,尼克松成為美國總統,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讓美軍逐步撤出越南,並於當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軍。但在美越談判進行的同時,戰爭仍在繼續。1969年3月,美軍開始秘密轟炸柬埔寨境內的北越軍事基地;5月,漢堡高地戰役爆發。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親美的朗諾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5月,在朗諾的默許下,美軍入侵柬埔寨,進攻那裡的北越軍事基地。到1971年,美軍死亡人數已超過4萬。

1972年3月,武元甲動員了幾乎全部北越軍事力量,發動了比1968年春節攻勢更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進行全面轟炸。北越的復活節攻勢以失敗告終,損失超過10萬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職,文進勇接任越南人民軍司令。復活節攻勢的失敗,美國B-52戰略轟炸的威力,以及急於同美國改善關系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戰爭結束

1975年,南越平民登上美軍直升機撤離美軍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間的戰爭並未結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游擊戰依舊在進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鄉村。1975年1月,北越從復活節攻勢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攻勢。短短幾個月內,南越政府軍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繼陷落。四月,北越發動春祿戰役和胡志明戰役,旨在於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貢,以防南越軍隊能重新組織起新的防禦和反擊。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幾個小時,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直升機撤退行動,而一家旅館樓頂上的直升機撤退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的結束的標志。同日西貢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和南越總統府,南越政權覆滅。同年,柬埔寨和寮國的***也先後奪取了政權,越南戰爭以共產主義的全面勝利告終。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統一,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被改名胡志明市。數百名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越共取得政權並統治至今。

⑺ 越南戰爭中,美國是因為什麼原因退軍的請回答專業些

美軍對越作戰和朝鮮戰爭時期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機械化優勢受到地形和環境的影響無法體現出來。朝鮮半島多山地丘陵北朝鮮尤為明顯,所以當初我國朝鮮戰爭才能將美國逼退到三八線附近,而我軍亦損失慘重,不能前進。越南地處熱帶地區,中南半島不僅山地丘陵多,炎熱的環境更使美軍士兵寸步難行,加上越軍是本土作戰,很有優勢,背後亦有蘇聯幫忙的影子。據有關數據顯示,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2000多人失蹤。而這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以為人權至上的觀念看來是不可以接受的,尼克森入主白宮之時,正值越戰的高潮,美國國內陷入一片因越戰而引起的混亂衰落與恐懼之中,大部份的美國人都反對美國繼續入越戰,尼克森便順從民意,以光榮結束越戰為諾言,一舉登上總統寶座,故其上任之後,即積極尋求結束越戰。何況美軍對越作戰的原因在於維護其在東南亞的利益,但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自然不能繼續,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國力應此耗損,想必是蘇聯所樂於見到的。美國只能撤軍~~~~~~~~

⑻ 美國那個時候為什麼打越南最後是什麼結果結束的

美國打越南,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

美國打越南的原因如下:

  1. 越南人潛水從水底炸毀了美國「卡德」號航母。三個月後,在北部灣公海北越海軍向美國海軍開火,據北越說,向美軍開火,是美國海軍故意引誘他們開火的。事件發生後,美國國會舉行了聽證會,1964年8月6日,提出了一個報復北越草案,在眾議院400票對0票,參議院81票對2票壓倒性通過。但美軍尚未立即報復。1964年12月4日,一個讓人們應該記住的日子,越南軍正式發動攻擊,拉開了戰爭的序幕。戰爭從小規模逐步升級,但是美軍始終把戰爭限定在「報復性突擊」的范圍內。

  2. 尼克松總統1969年上台,立即作出讓步,向越南求和,在談判桌上,始終處於下風。但他死守一條,美軍撤出越南,中國和蘇聯的軍隊也必須撤出。越南政府希望打下去,經常借故中斷談判。忍無可忍的尼克松,為了迫使越南讓步,於1972年12月18日下令實行「聖誕節大轟炸」。十天時間內對北越的河內、海防等地,實行24小時不間斷轟炸。

  3. 戰後東歐、東亞的越南、朝鮮,甚至越南停戰後的東南亞次大陸都涌動著共產主義浪潮,美國稱之為多米諾效應。為避免該效應進一步擴大,只有採取斷然措施,阻止朝鮮統一、遏制越南對東南亞的影響。在朝鮮戰場告一段落之際,越南就成為下一個目標。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發動越戰也就順理成章了。

⑼ 美國為什麼從越南撤軍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僅僅開戰沒有多長的時間,勝利的天平就已經傾斜向了我國一方。到了戰爭的後期,我國的軍隊在河內城圍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國領導人出於對形勢的考慮,果斷地下令撤軍。

得到命令以後,我國在越南境內的軍隊開始向著國內撤退。本來我軍已經向著國內撤退了,這也就意味著我軍不想再和越南人進行戰斗,大家也可以想像是我國不想再和他計較。

當初在援助越南的時候,我國出於安全和方便的緣故,這些設施都是建在中越邊境上。這些設施建成以後,越南人在裡面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此時也只是為我國准備的。據記載,我軍撤離之後,除這些物資外,很多破銅爛鐵都連根炸毀了。

正因為如此,越南人才會在戰爭以後貧窮到了極點。實踐證明,我們也是惹不起的!(配圖均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場景,摘自網路,與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系運營人員刪除)

⑽ 越南戰爭從1955年持續到1975年,美國為何慘敗而歸

美國在20世紀越南戰爭中的失敗有著極其復雜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國決策制定和戰術安排失誤的因素,更有北越政府深得民心並誓死保家衛國的因素,還有南越政府喪失民心從而節節敗退的因素。同時,中蘇兩大社會主義國家對北越人民抗敵斗爭的大力支持,也是美國在越戰中慘敗的重要因素。

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越南被看作顯示美國力量的一個試驗場

在越南戰爭問題上,美國歷屆政府都做出過重要決定,從杜魯門的漫不經心到約翰遜和尼克松的全力投入,美國多屆政府都在多米諾骨牌理論牽引下犯下相似的錯誤,將戰爭逐步升級,使越戰成為美國人難以自拔的戰爭。

美國誤把中國當作敵人

早在1953年,美國決策者就錯誤地認定,由於中國的介入,印支戰爭不再是一場殖民國家與堅決要求獨立的殖民地人民之間的斗爭,印度支那的陷落將嚴重危及美國在遠東的地位。

在美國撤出南越後,一再削減對南越的軍事援助,從而大大影響了南越的士氣,導致南越的慘敗。1974年,美國援助減少了一半,到1975年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戰略戰術上的失誤

有世界最先進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的美國軍隊沒能取得越戰的勝利,原因還在於美國在戰略戰術上表現出四個方面的嚴重失誤:越南戰爭像朝鮮戰爭一樣是局部戰爭,而且是非常規戰爭,其主要威脅是游擊隊,這需要培植動用短小精悍的當地力量來才能有效地對付。美國對盟國支援太多,沒有意識到幫助南越建立當地武裝並進行內戰的重要性,而是越俎代庖,一路開進越南,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戰爭。美國軍界指揮有失偏頗,未能速戰速決。美國在戰場的投入是逐漸加碼,而非迅速地大規模投入,這樣不僅使戰爭效果大打折扣,導致美國人民反戰情緒高漲,戰爭陷入惡性循環。美國絕大多數領導者輕視過去的經驗,而且拒絕學習國外的經驗教訓。例如,1964年法國意識到美國會日益捲入到越南的沖突中,於是為美國政府提供了現成可用的他們在越南失敗的事後研究資料。這個研究資料的法文原版還保存在國防大學的機密資料室中。

閱讀全文

與美軍為什麼要撤退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如何租地 瀏覽:290
印尼一條多少 瀏覽:97
印度人愛吃的什麼東西 瀏覽:41
越南的房子怎麼蓋法 瀏覽:425
中國在疫情中捐了什麼 瀏覽:21
義大利哪個城市到法國尼斯 瀏覽:565
印度汽車最近有什麼大事 瀏覽:707
伊朗的艦艇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95
穿中國風配什麼發型 瀏覽:289
越南盾300萬等於多少錢 瀏覽:591
越南外貿怎麼開店 瀏覽:364
怎麼在電腦上打開中國大學慕課 瀏覽:350
義大利的佩魯賈怎麼樣 瀏覽:148
伊朗飛毯什麼意思 瀏覽:326
印度舞蹈穿什麼好看 瀏覽:48
印度炒年糕怎麼做 瀏覽:763
對中國社會有用的人有哪些 瀏覽:268
美國和義大利哪個疫情更嚴重 瀏覽:105
印尼幣1元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559
中國語言文學師范類什麼意思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