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哈爾濱寧遠縣有多少個越南媳婦

哈爾濱寧遠縣有多少個越南媳婦

發布時間:2023-01-14 20:40:37

Ⅰ 屬豬名人有哪些

生肖屬豬的出生年份有2007年、1995年、1983年、1971年、1959年、1947年、1935年、1923年,以此類推。屬豬的明星有很多,比如朱茵、張籽沐、金莎、胡彥斌、刀郎、鄧麗欣、袁詠儀、紀姿含、賀軍翔、閆妮、範文芳、李彩華、張芸京、朴海鎮、王繹龍、閆學晶、姜大衛、謝振軒等。

一、朱茵

刀郎,原名羅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歌手、音樂人。

2004年以單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正式出道,2005年憑借《沖動的懲罰》獲全國「金唱片」獎,2006年推出專輯《謝謝你》和《披著羊皮的狼》。

2011至2012年間舉辦「刀郎-謝謝你全國巡迴演唱會」,2011年8月10日,推出專輯《刀郎2011-身披綵衣的姑娘》,2012年以《愛是你我》獲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

Ⅱ 在歷史上,清朝時和越南之間因何因素引起許多爭端

越南趁著明清交替,清朝立身未穩之際在領土問題上得寸進尺,而清朝站穩之後,本著天朝上國的“大氣”,本來也容忍了越南的得寸進尺,結果越南竟像更進一步,引起了清朝的不滿。

從五代越南地區脫離中原開始,與中原王朝的邊界也幾經變動

宋朝時期,本為北宋羈縻州的廣源州,當地土司酋長儂智高不滿安南的侵染而向宋朝求助,可當時的宋朝並未允准,使得儂智高生叛,北宋大將狄青遠征安南,當時的李朝國王李公蘊向北宋提出了將廣源州、勿陽峒、勿惡峒劃入安南的要求。

當時的廣源州屬於北宋的羈縻州,而勿陽峒與勿惡峒屬於北宋的廣南西路,不過都屬於儂智高的管轄范圍。最終,北宋同意將廣源州賜給安南,但拒絕將勿陽峒與勿惡峒送出,並且,宋朝將勿陽峒與勿惡峒改名順安州與歸化州,不斷強化對其管理。

直到元末明初,趁著中原大亂的機會,當時的安南越國向北拓展,在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占擼祿州、西平州與永平寨,並且侵佔元朝思明府的慶遠等五個縣,將與中原的邊界,從現在的越南諒山西南鬼門關,推到了友誼關,也就是當年的鎮南關一帶。


二、越南趁虛而入

古代的中原每每有朝代更迭的時期,南方的安南都不會安分,在這段期間,越南往往也會趁火打劫,占據中原王朝在南方的諸多領地。

Ⅲ 姓陳的來歷

關於陳字
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這可以從陳字本身得到闡釋。陳字和陣字,古時候是一個字,音義可通。「陳,列也。」(《廣雅·釋詁》)陳字在古時候不僅可寫作陣還可寫作墜,陳與古字陳歲也相通。「陳(卜夕),列出。從(卜夕),陳聲。俗字作陣」(《說文解字》)。屈原的《離騷》里就有「就重華而陳夕詞」這樣的詩句。這裡面的「陳(卜夕)」即是陳。此外,陳也與古甸字同音通義。「維禹甸之」 (《詩經·大雅·韓奕》),此中「甸」就與陳字同義。
陳字有九種含義,有—種就是戰陣的意思。因為在古代,陳、陣是一個字,可以通用。盡管如此,陳姓祖先從未把自己的姓氏寫作陣。《辭源》對陣字也有幾種解釋:
① 本作「陳」,也就是說,陣的本來字是陳字,陣字是從陳字演化而來的;
② 軍伍行列稱陣;
③ 陣法,指作戰時部隊的戰斗隊形;
④ 量詞。如古詩中有「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的句子。
除去第四種解釋,其他三種都與作戰有關。
根據金文的解釋,陳字左邊的「阝」是旌旗的形狀,右邊的「東」字是戰車車輪,上面載著戈矛,下面則是土字的會意。盡管陳字在古時候與上面這些字相通,陳姓的陳字幾千年來卻一直未曾改變過。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把陳姓寫為陣姓或是甸姓。
綜合起來看,整個陳字的含義,是把戰車擺在國土邊界上保衛土地。看到陳字,就想起陣字,陣陳兩字同音,陣字是舊中國車輪滾動的聲音,而戰車是黃帝發明的,黃帝之所以稱作軒轅氏,就因為與戰車有關,因此軒轅二字均從車字偏旁。
陳字的讀法,上古音屬定母,真部,《廣韻》直珍切。澄母,真韻,開口,三等,平聲,在臻攝。是高輪車行駛的響聲。在宋以前「陳」音一直是高輪車的響聲,宋代以後,讀法才逐漸發生變化,與「塵」同音。「陳」的現代讀法與古音相差甚遠。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的閩南話和廣東的潮汕話里。
陳姓起源有五
一、黃帝後裔,以國為姓,受姓始祖胡公滿陳姓主要得姓於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相傳,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後代。舜幼年喪母,繼母不慈,常對他進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來順受,反而更加孝敬繼母。由於他好學孝友,聞名四海,至帝堯末年,不僅把兩個女JL口—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他,還以自己的皇位相傳。所以舜當政時,天下大治,人民豐樂,加上他常「調於玉燭,息於永風,食於膏火,飲於醴泉」,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更加獲得百姓的擁戴。至他去世後,約 35傳至胡公滿,被周武王分封於陳(今河南淮陽),建諸侯國,屏衛王室。此後,胡公滿因封於陳而稱陳胡公,所建方國亦稱陳國,子孫後來也以國名為姓氏,姓陳。
在黃帝時,戰車已被廣泛使用。黃帝發明了高輪車,所以又叫軒轅氏,陳豐氏是黃帝氏族的一個重要分支部落,是黃帝部落的姻親。「帝嚳取陳鋒氏女,生放勛(堯)。」(《史記·五帝本紀》)。帝嚳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兒子。「陳豐,一作鋒,邦也。僑極取陳豐氏生帝嚳,嚳復取陳氏(女)生帝堯,齊之豐丘,陳氏邑也。」(《路史·國名紀己》)《索隱》、《人表》、《正義》等著作都認為鋒、峰、豐、邦同意通義,陳鋒、陳豐、陳邦指的是一回事。)可見,黃帝家族與最早見於記載的陳豐氏部落是兩個互相通婚的雙胞族。黃帝的孫媳婦與曾孫媳婦都是陳家的人,他們通過這種血緣關系,形成了炎黃氏族部落大聯盟的強大基礎。黃帝起於姬水,地點在今天的陝西、甘肅交界處。今甘肅天水市南有軒轅谷,陝西岐山縣有姬水,陳豐氏部落的起源,也很可能就在附近。今岐山縣西面有陳倉山。離今天的寶雞市約四十里。陳倉山又作陳峰,山上有形若山雞之石,因此又叫雞峰。山下是陳坂,這個陳可能便是陳豐氏部落的初居之地。相傳春秋時,秦文公得到一塊形狀如雞的寶石,當寶雞的神明來時,便會發現殷殷的聲響,好象野雞鳴啼。於是,秦文公在陳坂這個地方建祠祭祀,命名為陳寶祠。到唐代,就把這一代稱為寶雞縣。
黃帝部落擅長製造這種多輻高輪車。他和他的支裔過著游牧趕車,不斷在大草原遷徙的生活。整個部落排列著長長的車隊,由一個牧場遷到另一個牧場時,男女老幼和財物,都置於車上,由牛馬拉著高輪車,在廣漠的草原上前進。當遇到敵對部落前來襲擊時,車隊便橫著排列,以阻擋敵人的沖擊。這就是原始社會時期的「列陣」,也即車戰。人拿著武器迎敵,站在車上,車旁有步兵配合作戰。當夜幕悄悄降臨時,部落酋長便指揮其成員將車隊排列成圓圈,人畜居於圓圈中。在無險可守的廣盪大草原中,頓時形成了一個堅固的臨時城堡。這個高輪車圈成的城堡既可抵禦敵人或野獸的偷襲,又可抵禦寒風的侵襲,給人畜帶來安全感。由此可以體味到高輪車征戰生活給這個家族打下的深刻烙印。那麼,黃帝又是什麼樣的人呢?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氏,名叫軒轅。據說黃帝一生下來就能開口講話,很小的時候便展示出超人的聰明才智。他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敦厚機敏,足智多謀。
黃帝之時,神農氏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你爭我奪,互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帝無力征討。於亂世中逐漸長大的黃帝認識到,必須以武力平定天下,只要有強大的武力,就不難討平那些據地稱雄致亂的諸侯。於是他天天習武,操練陣法,不幾年,便文韜武略俱已精通。於是,他先率兵討伐那些驕橫跋扈、不來朝貢的諸侯。結果,打得那些諸侯亡的亡,逃的逃,其他的諸侯見勢不妙,便紛紛前來歸附。局勢穩定後,黃帝一方面廣施恩德,教百姓種植五穀,一方面秣馬厲兵,教百姓習戰。等到力量強大以後,他又先與擾亂各部落的炎帝戰於阪泉 (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之野,三戰三捷。後又率兵在涿鹿 (今河北省)擊殺前來擾亂的蚩尤。經過這兩次惡戰,黃帝酌威望大增,眾諸侯一致推舉他為天子。從此,他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
黃帝居住於軒轅之丘, 娶西陵氏之女為妻,名字叫嫘祖。嫘祖是黃帝正宮,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居住在匯水;另一個叫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有個兒子叫顓頊,黃帝死後,他繼承了帝位,號高陽氏。
顓頊沉靜多智,尊重賢能。他當政期間,四方賓朋,萬眾來朝。顓頸去世後,帝位由玄囂之孫高辛繼承,即帝嚳。按輩分算,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帝嚳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廣施仁政,關心百姓疾苦,很受百姓的愛戴。
帝嚳有四妻四子,長子名摯,次子名叫放勛。帝嚳死後,由摯繼承了帝位。摯即帝位後,因才幹不濟,治國無方,致使國力越來越弱。而被封為唐侯的故勛則因為才幹出眾,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於是,摯把帝位禪讓給了他。放勛嗣位稱帝,史稱唐堯或帝堯。帝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賢能之君,曾設官掌管時令,制訂歷法;又咨詢四岳,挑選舜為其繼承人。堯死後,即由舜繼位。
舜的母親叫握登,曾因看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握登疑為古登人,即鄧人之女。舜字重華,也叫仲華、玄景、重明。皆因他兩個眼睛有三個瞳子而得名。他方頭方腦,龍顏大口,黑皮膚,身高六尺一寸(相當於今天五尺三寸)。舜的父親瞽叟與繼母在舜還未成年時就想方設法要害死他,但舜的性情生來就十分寬厚,每遭毒打,虐待,他的反應不是十分仇恨暴烈,而是逆來順受。舜遇到被狠打的時候,就採用躲避的方法,遇到被小打的時候就忍受住。他沒有埋怨世道的不公,而是更加孝順父母,慈愛弟妹。他「好學孝友,聞於四海,陶家事親,寬裕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近」。舜被逼去耕那座民事糾紛甚多的歷山,他起早貪黑,奮力耕種,在他的帶領下,歷山一帶的糾紛得以平息,糧食獲得從未有過的大豐收。就在此期間,他在一個叫河濟的地方撿到一個玉壁,舜感覺到一種得天命的吉兆。
舜的成功和努力遭來了瞽叟夫婦和象更深的嫉恨。舜的忍讓與謙虛謹慎並沒有感動他的父母和弟弟。有一次,他們命令舜到糧食倉庫里去修補牆壁,然後火燒倉庫,想燒死舜。還有一次,他們又命令舜去挖井,然後朝井裡填土想活埋舜。舜有個好妹妹,叫女果,妹妹十分同情哥哥的遭遇,她屢次為舜通風。
帝堯選繼任人的時候,四岳推舉了舜,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以觀察他理家的本領。娥皇、女英遵守婦道,從不以自己身份高貴而傲視舜的親戚,對公婆孝敬,對小叔謙讓。但是這一切都不能感動舜的父母。於是,舜只好遠走他鄉,攜婦將雛來到了媯水之旁,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南一帶。他的子孫以地名為姓,稱為媯氏。
舜50歲時開始替帝堯處理天下政務,成績卓著;58歲那一年,帝堯駕崩,舜為他守了三年孝,到6l歲時,才在群臣擁戴下登上了帝位,這時,他已是兩鬢如霜的老翁了。舜的對手是四凶:驩兜、共工、鯀、三苗以及堯的兒子丹朱。舜首先將驩兜、共工、鯀、三苗這四個部落的首領除去,然後將這四個部落趕往四方的邊遠地區。與丹朱的斗爭似乎要艱苦得多,經歷的時間也長得多,在這一場斗爭中,舜採取了進退自如的手腕。充分展示了舜的應付裕如的政治才華。
舜帝登上帝位三年後,因為丹朱作為炎黃大部族的正統代表,勢力仍很強大,威脅極大。舜便作出姿態,表示願讓位給丹朱,最後因身邊的諸侯與百姓反對,只好作罷。他便封丹朱於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為虞國的賓屬國。為了籠絡人心,舜精心組織了他的權利機構。成員有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益、蚤、彭祖等,其中只有皋陶、契、夔龍、益為東夷族,其餘全屬黃帝族。充分展現了舜的博大胸懷,從心理上淡化了東夷與炎黃部落族系之爭,有力地分化了對手。舜與丹朱的搏鬥過程中,丹朱曾一度佔了上風,逼迫舜退避。在舜採取一系列政治措施並首先除掉四凶之患後,才逐漸擊敗丹朱的勢力,並迫使丹朱成為虞氏部落聯盟的屬部。到此時,舜已八十一歲。
舜建都於蒲板,今為山西永濟縣東三十里虞鄉。蒲坂城內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附近又有歷山、媯水,把地名從濮州菏澤一帶移植過來。他在位期間,兢兢業業,扶正祛邪,政治清明, 國內安定,一片昇平景象。後來,在去南方巡狩時,崩於蒼梧(湖南省寧遠縣南)之野,葬於九嶷山下。娥皇沒有生育,女英生有一子,取名商均,因為他沒有治國才能,舜在生前便指定了治理洪水有功的大禹為接班人。
大禹繼位後,封舜的兒子商均於虞(今河南省虞城縣西南),人稱有虞氏,因舜做子時,曾在蒲坂建都,於是他的另一支後裔便定居於蒲坂附近的虞鄉 (山西永濟縣境),其首領叫虞遂。虞遂的一支後裔曾被封於遂國(今山東肥城縣南),春秋時被齊國所滅。商湯滅夏後,封虞遂的另一支後裔於陳,也即古陳鋒氏部落居住過的地方,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東南)附近。
由於虞舜族人在同夏禹氏的斗爭中失敗,導致以商均為首的有虞氏部落紛紛向四方退避。除了商均被封於梁國虞城縣,這一部分留居中原外,舜的大部分族人則大舉向南、北、東方遷徙,另外還有許多部落則與夏族融合成為華夏族的主幹。夏朝至商朝期間,隨著虞舜子孫的遷徙退避,他們的蹤跡也逐漸埋沒於史記典籍之中。
大約在五千年前,陳部落隨黃帝族東遷於中原地帶肥沃的平原。陳豐氏部落開始由游牧生活轉向農業定居生活,他們定居的地方,就在河南宛丘(今淮陽縣)。顓頊國有「陳州之山」(《山海經·大荒南經》),這「陳州之山」便是宛丘。宛丘名聲雖大,其實不過是一座高不過四五十米的小土丘,因為凸立在茫茫無垠的平原上,所以才格外引人注目。這個宛丘,經過數千年黃河與淮河的泛濫淤積,已被泥沙填埋了二三十米,現今殘存的宛丘,僅只剩下略高於地面的小土堆而已。
商朝末年,商均的後裔中一個叫遏父(也稱閼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國,擔任了陶正之官,因其制陶技藝精湛,深得周文王姬昌歡心。姬昌之子姬發(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追封先賢遺民,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省淮陽),國號陳,以取代虞遂之後的陳國,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謚號為胡公,故又稱胡公滿。今陳胡分媯滿的墓在河南淮陽縣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鐵錮之,俗稱鐵墓。陳國的國都就是我們現在十分熟悉的宛丘。陳豐氏部落雖最早見於典籍記載,但這個部落一部分融入了黃帝家族中,另一部份卻在史記典籍中銷聲。
《陳風》曾談到東門有榆樹,榆樹即白榆,至今仍為黃河流域及淮北一帶的重要樹種。車門池水清澈見底,池邊白榆成林,想來那景緻相當美麗。故《詩地理考》說:「毛氏曰:東門宛丘,國之交會。戴氏曰:陳詩多言東門,必陳人游息之地。范氏曰:擇高之地而荒樂焉。」宛丘東門應是城內一處風景幽雅的場地,陳國臣民游樂的場所。
宛丘曾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太皋氏的故都,因而城北一里許有畫卦台。「相傳伏羲於蔡水得龜,始畫八卦之處。」城西北三里許有太皋氏陵即伏羲墓,佔地約五頃有餘,俗稱人主廟。墓周產蓍草,高至數尺,前有石碑。號「伏羲墓」。當然,這里有一些建 築是歷代加修的。但春秋以前太皋陵與畫卦台存在,且為陳國君民游樂之地。如在這里登高望遠,二十里內景色盡收眼底,真是心曠神怡的快事。近年在宛丘一帶挖掘出不少陶片、筒瓦、板瓦以及古城牆的夯土層。
虞舜子孫在舜時處於極盛時期後,夏朝一度衰落,商朝略有好轉,自周文王將長女嫁給媯滿並受封於陳後,地位開始顯赫起來。作為周王朝的血親、和封國的陳國,備受文王之子武王及以後的康王、昭王等君王尊寵。
東周初年,陳國原與蔡國、鄭國同為中原大國。陳國的國都宛丘,就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里,城周圍繞以東蔡河。陳國全部領土位於豫東大平原上,淮河支流的清水河、茨河、黑河、西明河、惠濟河分布在東境,由北西南注入淮河;淮河的另一條大支流潁水,和潁水的一些小支流如柳涉河、賈魯河、沙河,則從西境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淮河。當然這些河流的名稱,大多都是因歷史上滄海桑田的變遷,而形成的。不過潁水則是二三千年以來的老名稱,只是其支流沙河,古代叫濮水。陳國在周武王初封時不過周圍百餘里之地,但在周初封建諸侯中,有近八百個諸侯,據周朝封建制度規定:四海之內分為九州,州方圓千里。每州建有方圓百里的諸侯國三十個,方圓七十里的諸侯國六十個,方圓五十里的諸侯國一百二十個。九州總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國,還有這些諸侯的附庸國沒有計算在內。同時規定公爵和侯爵國家,方圓百里;伯爵國家方圓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國家,方圓五十里;不滿五十里的小國,則成為其鄰國的附庸。陳國既是侯國,方圓百餘里,而且位於川澤縱橫,平坦無垠的肥沃的中原地帶,是古代物產豐富,文化發達的優越地域,且相傳是伏羲太皋氏的都城,可見其地位形勢的重要了。
陳國的領土都在平原上,不但土地平坦肥沃,且溝渠縱橫,有灌溉之利,再加氣候溫和,適宜於農作物生長,是物產豐饒的富庶之區。因此,陳國靠著天時、地利發展很快,到了東周初年,同蔡國、鄭國等國都成了中原地區的大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於後來的陳國國君不能勵精圖治,臣子也不能赤膽忠心匡扶社稷,君荒於上,臣嬉於下,政治腐敗,國勢很快便衰落下來。公元前479年,楚惠王以兵北伐,殺掉陳國最後一位國君陳閔公,陳國滅亡,在陳國故地置縣。
自媯滿封陳至陳閔公亡於楚,陳國共傳Z0世、26代君王,歷時588年。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便有了陳姓。
二、出於陳國公族後裔。
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為氏姓陳。據史料載:其一居陳留者,出自陳哀公之子留。其二居陽武或潁川者,出自陳潛公之長子陳衍。其三居固始者,出自陳閔(Mǐn 音敏)公次子溫之後陳璉。
三、少數民族陳姓
北魏鮮卑族陳氏 據《魏書·官氏志》記載:五代北魏鮮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而到洛陽,在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定族姓時,於496年改為單姓陳氏。
1、女真族陳氏。主要系女真族皇族完顏氏所改,有的在金末已經形成。
2、蒙古族陳氏。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
3、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
4、哈尼族陳氏。如國家民族委員會委員陳文興、第五屆政協委員陳批魯等即是哈尼族陳氏。
5、侗族陳氏。如廣西民族研究所副教陳衣、《優秀的傳統建築藝術》一書作者陳璃春園等即是侗族陳氏。
6、土家族陳氏。如第六屆人民代表、湖 北人陳忠信即是土家族陳氏。
7、布依族陳氏。如貴州省民委副主任陳永康即是布依族陳氏。
8、瑤族陳氏。湖南新寧縣黃卜洞瑤民、麻雷洞瑤民、圳源洞瑤民及汝城縣瑤民個均有陳氏。廣西大瑤山山子瑤十五姓也有陳氏。
9、京族陳氏 為該族大姓,如第六屆人民代表、廣西防城縣人陳潤芬(女)即是京族陳氏。
10、羌族陳氏。如第六屆人民代表、四川茂汶縣人陳花花(女)即是羌族陳氏。
11、回族陳氏。明成祖時,山東歷城回民陳氏被指定為葬於德州北郊北營村的蘇祿東王墓供役。民國初年,由河南各地遷到湖北沙市三岔路、迎禧街一帶的回民有陳氏。
12、苗族陳氏 如廣東省民族委員會委員陳斯德、城步縣政協主席陳加壽等即是苗族陳氏。此外,壯族、黎族、彝族、朝鮮族、白族、高山族、畲族等少數民族中也都有陳氏。
四、他姓該姓冒姓
1、曹姓改為陳姓:浙江海寧陳氏,原系曹姓,陳氏之女為妻,生了四個兒子,便銷聲匿跡了。
2、高姓改為陳姓:唐朝末年有個叫曹憲來的人,娶都姓母親陳氏之姓,這一支曹姓到了宋代,陳姓後裔中有一個叫陳文龍的,作了高官顯宦,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陳姓成了海寧望族。浙江海寧一姓高的人家,是南北朝時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後,幾經陵谷變遷,他的後裔默默居住海寧,成了普通百姓。傳到第十四代高諒時,歷史已進入了元朝,他因窮困潦倒,衣食無著,只得入贅於陳氏之家,高姓也改為陳姓了。西晉末年的陳元達,原來姓高,曾在匈奴人劉聰建立的漢國任職,因為占卜者說他的生辰八字妨忌父親,便改高姓為陳姓。隋朝時楊堅有一心腹幹事陳茂,他本來是河東猗姓人,卻冒姓陳氏,並受封為伯爵。元朝時,原北齊清河王高岳的14世孫高諒入贅陳家,子孫也改姓陳。明初,明太祖賜西域胡人某為陳姓,其孫陳友,後來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
3、白姓改為陳姓:隋朝還有一個叫陳永貴的將軍,原來是隴右(泛指隴山以西地區,約相當於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帶)地區的胡人,姓白,甚得楊堅寵信,官至柱國,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郡陳公,永貴便以封號中的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明朝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為籠絡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往往賜給漢姓漢名,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厘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姓名陳澄,官至工部尚書。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史稱萬年之陳氏。唐朝初年,原丘茲王的後裔帛(白)永貴人仕內地,因姓氏罕見怕受歧視,也改姓漢族大姓陳,此後也以陳姓知名,史稱陳永貴。他有孫名令英,史書也稱陳令英。唐末,浙江寧海人曹憲來人贅陳家,生子4人,也冒姓陳。
4、黎姓改為陳姓: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陳澄,仕明,官至工部尚書,子孫也以陳為姓。
5、劉姓改為陳姓:劉矯的後裔有改陳姓的史稱廣陵陳氏。
6、陳姓改為其他姓及恢復陳姓:西魏時,賜許昌公陳忻姓尉遲,不過,時間很短,至隋初又恢復了陳姓;明朝末年,湖南湘潭陳氏,因遭家難,有一人冒姓郭,稱為郭金台。
五、陳姓疍民與墮民
疍民——陳姓水上居民。
「水上居民」舊稱疍民或者說疍戶,指在廣東、福建、廣西沿海港灣和內河上從事漁業或水上運輸的居民,多是以船為家。那麼,陳姓疍民是怎樣形成的呢?據《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說:」疍民常在水上,操舟為業,相傳乃陳友諒敗兵為明所驅迫者。」
關於墮民,白眉初《中國人文地理》解釋道:」起源又二說,一說明初俘陳友諒之部,編之為丐戶」;明太祖滅陳友諒,俘其子孫九族貶人墮民,賤樂戶,不與齊民齒」。陳友諒原本是漁家子,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參加紅巾軍,後成為長江中下游一帶勢力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和朱元璋分庭抗禮;1360年,他殺紅巾軍首領徐壽輝,自稱漢帝,更引起朱元璋的憤恨;1363年,他與朱元璋軍在鄱陽湖一帶決戰,大敗,八月,他從湖口突圍出長江,中箭身亡,全軍覆沒,其子孫及部下受到朱元璋的殘酷迫害。陳姓疍民雖然很苦,但畢竟保留了家族系統的稱號,仍然姓陳。
-------------------------------------------------------
陳姓遷徙史
先秦至晉代遷徙
陳國滅亡後,陳閔公的長子劍,為避亡國之禍,改名為衍,稱陳衍,逃到陽武戶牖(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娶談氏為妻,生二子,長子叫陳璉,次子叫陳雞,都在齊國做官,其後裔有西漢名相陳平;陳閔公的二兒子全溫,避禍逃到晉國(在今山西省境),其後裔陳孟璉,任固始(今屬河南省)侯相,因之移家於固始,其六世孫陳引奇為信都別駕,有德政,無子,於是以東漢時潁川陳宴為嗣,陳宴裔孫陳老皋遂遣其第五子陳達信於南朝宋時遷往壽州固始縣,以繼承固始陳氏基業。
在陳姓的早期遷徙中,還有一支是因避難而移居陽城(今河南省登封東南),到了秦朝末年, 出了中國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作為屯長,奉命領著被征發的人去屯戍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依照法律,失期者當斬首。陳勝和吳廣被迫鋌而走險,襲殺押送戍卒的校尉,率900名戍卒揭竿起義,天下群起響應,聲勢迅速壯大。進入陳縣吟河南淮陽)時被部下推舉為王,國號張楚,取張大楚國之意。他派兵四處攻城克池,佔領了很多地方。後來秦軍反撲,進逼張楚都城陳縣,陳勝被迫率兵撤退,行至下 城父(今安徽省渦陽縣東南)時,被車夫庄賈殺死。他的骸骨葬於今河南省永城市北芒碭山西南麓。劉邦建立漢朝後,曾撥30戶為陳勝守墓,每年祭祀。陳勝墓歷經各代修葺,至今仍巍然屹立,周圍松柏蒼翠,墓前有郭沫若所題「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的墓碑,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頻仍,各界人士紛紛渡江南逃,移居江南各省,有一批人遷至今福建省,其中即有陳氏。陳氏與林、黃、鄭、詹、丘、何、胡姓人是中原移民最早進入福建者,此即《閩書》中所載:「永嘉二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
隋唐五代遷徙
唐高宗總章二年 (669年),閩南少數民族發生動亂,攻城克池,斬將搴旗,把地方政權沖得七零八落,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向朝廷。高宗派河南固始人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率兵3000多人前往討伐,陳政招架不住,只得據城固守。高宗見不能取勝,加派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固始58姓軍校前去增援。不料陳敏、陳敷不適應瘴癘之鄉的惡劣氣候,先後染疾死去。一時軍中無主,亂作一團,陳敏之母魏氏(據說是唐太宗宰相魏徵之妹)適在軍中,便挺身而出,統率軍隊,駐扎在福建雲霄縣。陳政於儀鳳二年(677年)死於軍中, 由他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
當時元光正是Z0歲的青年,他博覽群書,通曉文韜武略,指揮軍事,得心應手。經過9年苦戰,終於平息戰亂。為了開發閩南這片沃土,他奏請朝廷設立漳州郡,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文化建設。元光不憚辛勞,親自經營擘畫,選賢任能,開墾荒田,招徠流亡,興修水利,勸課農桑,設置學校,使南大地上無烽火干戈之擾,百姓安居樂業,被人稱為樂土,陳元光後來就長眠在這里。他祖孫四代一直擔任漳州地區的行政長官,歷時一個世紀之久,使這塊荒涼偏僻之地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陳元光的後裔也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當地的一支望族,分居在饒平、澄海等地,當地人稱元光為「北廟」始祖,並尊稱為開漳聖王,這個稱呼是名副其實的。
陳元光的子孫稱「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當地百姓為了表達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許多地方建有陳聖王廟,福建有一百多座,台灣有53座,南洋諸島也有20多座。閩南的幾座「開漳聖王廟」,如燕翼宮、威惠廟等,其規模之大,香火之盛,不亞於內地一些大型的佛、道教寺觀。
唐朝中期,潁川陳宴後裔陳忠之子陳邕,為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玄宗時率家由京兆萬年 (今陝西長安)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又徙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陳邕的裔孫陳洪進,福建仙遊人,在閩主王廷政手下任統軍使,以才勇聞,屢立戰功。延政死後,陳洪進降南唐,並把延政之子紹鎡送去做見面禮。南唐後主李煜大為高興,封陳洪進為泉南等州觀察使。不久,南唐被北宋攻滅,陳洪進自知無力與宋朝抗衡,於是去朝見宋太宗,主動獻出漳、泉二州,封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宰相),留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陳洪進的兩個兒子文福、文灝分別任泉州刺史和漳州刺史,子孫興旺,後在閩南發展成為望族,以先祖陳邕官太子傅之故而稱

Ⅳ 南陳的歷史,要詳細的

南陳即南朝陳代(557年-589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霸先所創建。都建康。僅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狹小地區。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陳朝剛建立時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式十分危機。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帶領軍隊一舉擊敗敵軍,形式有所好轉。亡國君為陳後主陳叔寶,陳最後被隋的隋文帝所滅。歷五帝,共三十三年(557~589)。
[編輯本段]梁末戰亂與陳霸先的平叛崛起
家世淵源
陳霸先的遠祖是東漢晚期太丘縣的縣令陳實,世居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陳霸先的十世祖名叫陳達,西晉永嘉年間,陳達避亂,隨西晉王室渡江南遷。陳達出任為長城(長興古縣名)令,就在當地定居下來。陳達選擇長興作為定居地時,曾有過預言:「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焉,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鍾斯運。」到陳達之後的第十代,果然出了個陳霸先。
這個局面如果穩定了,那麼梁無異於北朝的傀儡,南朝的歷史也就結束了。陳霸先在苦勸無效之後,決定誅殺王僧辯。九月,徐度、侯安都與陳霸先水陸並進,突襲石頭城。王僧辯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馬上被絞殺。面對這樣的形勢,蕭淵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紹泰,是為梁敬帝。陳霸先自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
這年冬天,吳興太守杜龕、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辯之弟)起兵抗命。這三郡聲勢相連,幾乎包括了京口東南的整個江南地區。陳霸先親自東征,兵伐義興。他剛一走,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約突然投降北齊,偷襲建康,占據了石頭城,與留守台城的侯安都形成相持局面。
東征總算順利,但是建康的局面就不大好收拾。北齊公然南侵,不斷增援叛軍。從紹泰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任襲據石頭城起,到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十六日解嚴為止,前後二百二十多天,建康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歲月。
紹泰元年十一月,齊軍五千人佔領姑孰,與石頭城徐、任相互呼應。陳霸先命令徐度在冶城立柵,加強防衛。這時候韋載向陳霸先獻策,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在秦淮河南岸趕築城壘,保障與東部聯系的運輸線,同時截斷敵軍的補給線,必然穩操勝券。陳霸先依計行事,命侯安都夜襲北岸屯糧之地胡墅,燒毀了一千多條船;命周鐵虎攻擊敵軍運輸線,俘獲敵將張領州;又命韋載在大航的侯景舊營築城,使杜稜防守。齊軍也在石頭倉城們和秦淮河南岸分別立柵,與梁軍對抗。
徐、任仗著有北岸齊軍為後盾,出兵猛撲冶城,陳霸先親率精兵迎擊,大破之。徐、任二人於是留齊將柳達摩守石頭城,親往採石迎接北齊援軍。十二月中,梁軍連勝,侯安都在北岸深入徐嗣徽本營,使徐嗣徽大為震動;陳霸先大敗柳達摩,燒毀齊軍所立兩柵;徐、任領齊軍一萬欲回石頭城,為侯安都水軍所敗。於是陳霸先開始猛攻石頭城,想憑著連勝的銳氣一戰而勝。柳達摩膽寒,要求講和,但是要求陳霸先侄子陳曇朗作為人質。
建康朝臣急欲講和,陳霸先無奈只得同意。但是他認為齊軍不會守信,以為梁朝微弱,定會發兵重來。十二月中旬,雙方議和。柳達摩北還,因枉自損失失兵損將而一無所獲,被齊文宣帝所殺。
陳霸先的估計完全正確。兩個月後,徐、任襲擊採石,抓去了一個防守的將領。三月下旬,齊大都督蕭軌與徐、任合兵十萬,進軍當塗南岸東梁山。陳霸先在梁山本已設防,使侯安都、周鐵虎在此駐軍,這時候又增加兵力,親自去視察,慰勞軍隊。
然而齊軍在梁山不過是虛張聲勢,相持到五月,齊軍突然通知梁朝,只要交還蕭淵明就退兵。陳霸先滿口答應,但是沒過兩天蕭淵明就「疽發背」死了(明擺著是被故意搞死的)。得知這一消息後,蕭軌大怒,次日兵發蕪湖,走旱路向建康推進(可見蕭軌對侯安都的水軍仍然十分忌憚),把周文育、侯安都拋在後面。陳霸先立即召還梁山各軍,在建康擺開防守陣勢。
二十九日,齊軍進到台城以東的倪塘,台城外郊開始出現零零散散的騎兵。從這天起,空前激烈的建康保衛戰打響了。
二十九日當天,陳霸先趁齊軍先鋒立足未穩,領軍出建康,在白城與徐嗣徽激戰半日。周文育、侯安都勇不可當,親率騎兵突擊,生擒齊將乞伏無勞(看這個名字就是個衰鬼)。就在此時,大將沈泰奉陳霸先之命領三千精兵暗渡長江,偷襲瓜步,繳獲一百多條船和一萬軍糧,令急欲增援南岸的齊軍援兵大為受挫。這一天的戰斗可謂是精彩之極,以劣勢兵力兩面出擊仍然大獲全勝,陳霸先對戰局的判斷和掌握證明了他是足以依靠的領袖人物。
第二天,齊軍主力終於趕到,進軍至城東北的鍾山;初四,進至城北的幕府山;初九,到了玄武湖西北。齊軍主力既到,兵力對梁軍保持了絕對優勢,進展相當順利。陳霸先看出敵軍士氣正高,決定暫避其鋒芒,且戰且退,逐處應戰,以戰術上的優勢彌補戰略上的劣勢,同時不斷用游騎騷擾齊軍的補給線。
但是陳霸先很快發現自己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南、北、東三面都出現了敵軍,建康被包圍了。其時建康的對外聯絡已經被切斷,糧運不至,救兵未來,戶口離散,徵求無所。
盡管這樣,齊軍卻也陷入了困境。江南的梅雨季節終於發飆了,連日的大雨使城內外積水過膝。城內的守軍還可以輪流到室內休息,城外的齊軍可就慘了,一來露天無法燒火做飯,士兵只能吃生的食物;二來建康死守,陳霸先又不時偷襲,齊軍無法休息,士兵日夜站在爛泥中,腳趾都爛了,精神更是疲憊不堪。
綜合所有的情況,在召開了幾次軍事會議以後,陳霸先決定孤注一擲,冒險反攻。十一日,天氣轉好,陳霸先開始動員士兵,鼓舞士氣。然而士兵個個飢餓不堪,根本無法出戰。就在陳霸先一籌莫展的時候,陳蒨奇跡般的送來了三千斛米、一千隻鴨。至於怎麼弄到的這些東西,史書上沒有說,我只能稱之為奇跡。陳霸先自然是大喜過望,立即命令煮熟,發給每個人一包用荷葉裹的飯,中間夾著幾塊鴨肉。士兵們填飽了肚子,振作精神,准備拚死一搏。
公元556年、梁太平元年六月十二日的這場戰斗,勢必在歷史上留下了幾個耀眼的名字。下面我就結合史料,加上我的個人想像,描述一下這一天的激戰。
十二日的拂曉,梁軍的騎兵主力靜悄悄的出了建康北門。先鋒大將仍舊是侯安都,他的任務是為陳霸先的大部隊沖亂敵軍的陣地。侯安都回頭看了看身後的的梁朝皇族猛將蕭摩訶,道:「將軍驍勇有名,安都久仰,但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之事......」蕭摩訶朗聲道:「今日使明公一見!」侯安都道:「好!今日全賴將軍神威。」
梁軍在幕府山上擺開了陣勢,而此時的齊軍卻一無所知。天光一放亮,侯安都立刻下令全軍突擊,向齊軍本營發起進攻。借著幕府山的地勢,士氣高昂的梁軍騎兵猶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齊軍陣地。驚慌失措的齊軍倉促應戰,不少士兵還沒來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經身首異處。侯安都和蕭摩訶更是一馬當先,槍挑馬踏,令齊軍心驚膽戰。
但是齊軍很快從慌亂中回過神來,大批趕到的援軍將侯安都部團團圍住。侯安都坐騎被射中,落馬倒地,十幾個齊兵一擁而上就要抓人。當此時,蕭摩訶大喝一聲,匹馬殺到,嚇得齊兵四下逃竄。侯安都趁機大槍一揮,挑落一個敵軍騎兵,奪過馬再戰,威猛無比。
這時候陳霸先親率大部隊趕到了,吳明徹、沈泰等軍大舉進攻,齊軍又是一陣大亂。侯安都看到援軍既到,便向蕭摩訶大喝道:「蕭將軍!隨我殺將過去!」便帶著所部騎兵繞到齊軍背後,再次發起猛攻。這時候齊軍腹背受敵,又弄不清敵人究竟有多少兵馬,士兵無心戀戰,大敗潰散,互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齊軍大敗,徐嗣徽和他的兄弟徐嗣宗也在亂軍中被俘虜。士兵把二人押解回營,陳霸先冷笑一聲,下令斬首,號令三軍,梁軍軍威更壯。吳明徹、沈泰、周文育、徐度等各軍紛紛告捷,齊軍完全被擊潰了,沒有任何一隻部隊在抵抗,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北齊南征的軍事總指揮,大都督蕭軌也被俘虜,其他齊軍大將被俘的有四十五名之多,只有任約等不多幾個人逃得性命。其餘齊軍將士逃到江邊,卻發現戰船早已被侯安都的水軍燒毀大半。船少人多,齊軍為了爭相上船而自相殘殺,慘不忍睹,渡江溺死的也是不計其數。
十三日,梁軍燒毀江邊齊軍遺留的戰船,戰事完全結束。十五日,建康宣布解嚴。至此,建康保衛戰結束。陳霸先勝利了,但是充當人質的陳曇朗卻被北齊殺害了。
陳霸先之所以願走這一著險棋,與梁朝幾代皇帝都無善終,民心對蕭家已極度失望有關:梁武帝是餓死的,梁簡文帝是被土囊壓在頭上悶死的,梁元帝在投降後受盡侮辱,也是被土囊悶死的,還有蕭正德、蕭棟、蕭紀、蕭淵明等,都稱過帝,下場都很悲慘。這不是死了幾個人的事,而是隨著他們的失敗,他們的子女妃妾,部下隨從,成千上萬的百姓連帶著受屠戮的事。
扶立少帝,禪代稱帝
陳霸先親手扶上台的梁敬帝,登位時才十三歲,決無左右時局的能力。這時,陳霸先要是繼續瑟縮於腐見,愚忠於蕭氏,不當機立斷,釜底抽薪,最終也逃不出與蕭梁皇朝共同覆亡的下場,對人民來說,將是又一場浩劫。所以,陳霸先稱帝,實際上受命於危難之際,攘臂於無望之時,既是民情所需,也為時局所迫。《梁書》作者姚思廉認為,梁朝多次慘遭橫禍,頹勢已無可挽回,"敬皇高讓,將同釋負焉",梁帝退位,陳霸先等於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擔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雖主張君權可禪代,但仍堅持從政治道德角度分析開國君主的人格品性,認為陳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於魏、晉、齊、梁等朝,並評價說:"陳高非忠於蕭氏,而保中國之遺民,延數十年以待隋之一統,則功亦偉矣哉!" 陳霸先之所以能從一介平民躍居社會政界顛峰,除歷史機遇使然外,應與其自身優良的文化素質有關。首先,陳霸先有著極高的軍事修養。
陳霸先手下許多將相,如杜僧明、周文育、歐陽頠、周鐵虎、程靈洗、侯瑱、魯悉達、韋載、徐陵、杜稜等,大都是他的戰俘或被擊敗的對手,尤其是杜稜,曾險些被陳霸先親手絞殺,陳霸先都能放手任用,讓他們人盡其才。這些人也不辜負陳霸先的期望,無論在陳霸先生前還是死後,都能出死力效忠新興的陳氏皇朝,這又不能不說陳霸先的用人之道也是一個奇跡。
陳霸先"志度弘遠,懷抱豁如",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南北朝時期,中國雖處於分裂狀態,
但中國要統一,始終是南北的共同心願。凡有識之士,無論他是南人還是北人,無論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無不根據自己的見識水準在作主觀努力。因而南北戰爭不斷。區別只在於其所發起的戰爭是否維護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於促進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陳霸先也不例外,他對自己弟弟的評價就說明他沒有忘記北方;擊敗侯景後,陳霸先曾領兵三下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以圖收復失地;他襲殺王僧辯,就表明了他不屈服於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北齊的壓迫。所以,我們不能把陳霸先建立的陳朝理解為一個偏安政權。但方方面面的因素,卻使他未能實現更大的政治抱負。公元559年,陳霸先病亡。
歷史評價
中國歷代先賢對陳霸先的歷史地位和功績都給予了充分肯定。下列人物曾對陳霸先的生平作過深入研究,其評價是極其權威的。
魏徵:唐朝宰相魏徵曾是《隋書》、《周書》、《北齊書》、《梁書》、《陳書》五部史書的總監修官,不僅熟悉陳朝歷史,而且具備政治家、史學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徵分析並贊揚了陳霸先為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而奮斗的一生,認為陳霸先效命舊王朝,立下豐功偉績,功勛不下曹操、劉裕;三分天下,能夠「決機百勝」,雄豪無愧劉備、孫權(高祖拔起壟畝,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奮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漢鼎祚,宋武之反晉乘輿,懋績鴻勛,無以尚也。決機百勝,成此三分,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權、備矣)。
姚察:陳朝吏部尚書姚察在陳亡被俘,到隋朝後,為隋文帝撰寫陳朝歷史,仍認為陳霸先「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與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一樣同屬偉人(高祖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漢高、魏武之亞矣)。
姚思廉:唐朝散騎常侍姚思廉曾主編了《梁書》、《陳書》兩部史書,他在全面肯定了陳霸先優良品德後,用「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評價(高祖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靜難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恆崇寬政,愛育為本。有須調發軍儲,皆出於事不可息。加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餚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紹泰,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歌鍾女樂,不列於前。及乎踐阼,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李延壽:唐朝大史學家李延壽(《南史》與《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愛」、「恆崇寬簡」、「彌厲恭儉」 來稱贊陳霸先一生(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愛。及居阿衡,恆崇寬簡。雅尚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餚核庶羞,裁令充足,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聲樂不列於前。踐阼之後,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於江左雲)。
司馬光: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編有《資治通鑒》一書)用「臨戎制勝,英謀獨運」、「為政務崇寬簡」、「性儉素」分別概括了陳霸先治軍、從政、為人的鮮明個性(上臨戎制勝,英謀獨運,而為政務崇寬簡,非軍旅急務,不輕調發。性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餚核充事而已;後宮無金翠之飾,不設女樂)。
歸有光: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充分肯定陳霸先抵禦落後勢力的軍事掠奪,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的歷史功績,用「江左諸帝,號為最賢」來歌頌陳霸先(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赫然陳祖,大業光燦。寂寞沛鄉,吾茲感嘆)。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沒有陳霸先,中國南方勢必分崩離析,中華民族將受到更大的摧殘。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所以,毛澤東也曾經要求人們讀讀《陳書》,了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歷。陳霸先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代開國皇帝,還在於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編輯本段]南北平叛
平王僧辯余部之戰
王僧辯被殺後,其餘部起兵反陳霸先。紹泰元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龕與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等據城抗陳霸先。杜龕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長城(今浙江長興東),擊陳霸先子陳倩不克而退。陳霸先派部將周文育攻義興(今江蘇宜興),戰不利,陳霸先遂自率軍東討,攻拔其城外水柵。譙(今安徽和縣)、秦(今江蘇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齊,乘陳霸先東討義興之機,秘與豫州刺史任約,以精兵5000襲建康(今江蘇南京),占據石頭城。陳霸先說降韋載還救建康,遣周文育攻杜龕,以救長城。又命裴忌助黃他攻吳郡(今江蘇蘇州),王僧智棄城逃吳興。十一月,北齊遣兵5000渡江占據姑孰(今安徽當塗),以援徐嗣徽、任約。陳霸先於冶城(今江蘇南京朝天宮一帶)立柵以阻絕援軍。北齊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士榮、淮州刺史柳達摩領兵萬人於胡墅(今江蘇南京長江北岸)渡江,向石頭城送米3萬石,馬干匹。陳霸先得知,卷甲還建康,命侯安都夜襲胡墅,燒北齊船隻千餘艘,斷其糧運,並在大航(今南京鎮淮橋東)修繕侯景故壘,派兵據守。北齊軍亦於石頭城南秦淮河南岸築兩柵,與梁軍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柵,陳霸先親率鐵騎精甲出明門襲擊。徐嗣徽軍大敗,遂以柳達摩留守石頭,自往採石迎接北齊援軍。十二月,侯安都敗徐嗣徽,俘數百人,陳霸先攻克北齊軍石頭。水南二柵,大敗北齊兵。徐嗣徽、任約等領北齊水步軍萬餘人准備進入石頭,陳霸先派兵據江寧阻擊,北齊軍不敢進,駐屯浦口(今江蘇南京北)。陳霸先派侯安都率水軍襲擊,大破北齊軍,徐嗣徽、任約等單舸逃走。陳霸先圍攻石頭城,斷其汲水道路,城中無水,北齊將柳達摩遣使向陳霸先求和,陳霸先遂與齊結盟,簽訂和約。徐嗣徽、任約隨柳達摩奔北齊。陳霸先隨即遣將攻佔姑孰。次年正月,遣陳蒨、周文育攻克吳興(今屬浙江),杜龕敗死。王僧智等奔齊。二月,攻克會稽(今浙江紹興),斬求揚州刺史張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豫章外、王僧辯余部悉平。
平蕭勃之戰
太平二年二月,梁曲江侯蕭勃在廣州反陳霸先,舉兵北伐。過五嶺至南康(今屬江西),以郢州刺史歐陽頠及其部將傅泰、蕭孜(蕭勃侄子)為前軍,至豫章,分屯要點:歐陽頠屯苦竹灘(今江西豐城西南),傅泰據跖口城(今江西南昌南)。南江州刺史余孝頃在新吳(今江西奉新西)舉兵響應蕭勃,以其弟余孝勱守郡城,自率軍出豫章據守石頭,與蕭孜會合。陳霸先派平西將軍周文育率軍進擊。周文育至豫章後,即以軍主焦譙僧度襲擊余孝頃,盡奪其上牢所泊船隻,於豫章立柵固守。周文育軍糧盡,諸將欲退,文育不許,遣使送出臨川(今江西南城)內史周迪,周迪允送糧食。於是周文育以舊船運老弱,順流而下,燒豫章柵欄佯退。余孝頃見之,不設防備。周文育軍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據芊韶(今江西豐城東北)。芊韶上游有歐陽頗、蕭孜.下游則有傅泰、余孝頃、周文育據中築城,切斷敵軍聯系。歐陽頠等人大驚,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周文育派嚴威將軍周鐵虎等襲俘歐陽頠。又派其將丁法攻俘傅泰。蕭孜、余孝頃軍聞訊退走。三月,蕭勃在南康得知歐陽頠等兵敗,軍中驚慌,其部將陳法武、譚世遠於始興(今廣東廣州韶關北)斬殺蕭勃,持其首級降梁。四月,蕭孜、余孝頃仍據石頭抵抗。陳霸先遣平南將軍侯安都協助周文育攻之。侯安都潛師夜燒其船艦,周文育率水軍、侯安都率步兵協同進攻,蕭孜出降,余孝頃逃新吳。陳霸先以歐陽頠為衡州刺史,並派其征討嶺南,歐陽頠子歐陽紇克始興,頠至嶺南,諸郡皆降,遂克廣州。五月,余孝頃亦降。
平王琳之戰
陳霸先立蕭方智為帝後,王琳不服,於太平二年五月,大治船艦,將攻陳霸先。六月。陳霸先命平西將軍周文育、平南將軍侯安都等領水軍2萬會師於武昌(今屬湖北武漢)征討王琳。十月,侯安都進抵武昌,王琳部將樊猛棄城退走。周文育軍由豫章(今江西南昌)進至武昌,與侯安都會師,得知陳霸先廢蕭方智自立為帝,侯安都認為師出無名,又因兩將並行,不相隸屬,部下交爭,以致圍攻郢州(今湖北武漢)不克。王琳軍進至弇口(今湖北武漢西南),侯安都乃撤圍移軍至沌口(今武昌),僅留沈泰守漢曲(即漢口),侯安都遇風不得進,與王琳軍對峙數日後交戰,侯安都軍大敗。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僅沈泰退走。王琳軍移駐郢州,又派部將樊猛襲占江州(今江西九江)。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萬進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駐扎白水浦(九江西),北江州刺史魯悉達據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東下,不敢,乃向北齊求援,請立梁永嘉王蕭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啟。蕭庄以王琳為梁侍中丞相、錄尚書事。六月,陳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軍攻王琳,又另派謝哲前往游說。八月,王琳同意退軍湘州(今湖南長沙),陳霸先召眾軍還駐大雷(今安徽望江)。三年十月,王琳得知陳霸先死,復率軍東進,復擁永嘉王蕭庄出屯濡須口(今安徽巢縣),北齊慕容儼率軍臨逼長江為之聲援。十一月,王琳進犯大雷,陳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禦。安州刺史吳明徹夜襲湓城,被王琳部將任忠擊敗,王琳乘勢率軍東下,於天嘉元年二月,進至柵口(在濡須口東)。侯填駐軍蕪湖,兩軍相持百餘日。東關(即濡須口)水漲,王琳引合肥、蕪湖一帶水軍助戰。侯瑱進軍虎檻州(今安徽蕪湖西南),王琳列舟江西,與陳師隔州對峙。次日,兩軍交戰,王琳軍撤退,至西岸以自保。晚上,遇大風雨,王琳軍入浦修船,侯瑱軍亦退回蕪湖。北周乘王琳東下之際,遣都督荊、襄等五十二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史寧帶兵數萬人襲擊郢州。王琳恐軍心動搖,乃率水軍東進,北齊水軍劉伯球以萬人助戰,慕容子會又率鐵騎2000駐蕪湖西岸策應王琳。時西南風緊,王琳自為得天助,引兵直取建康(今江蘇南京),侯瑱率軍出蕪湖尾其後。王琳用火攻,因風向反燒己船。侯瑱以拍艦擊王艦,又以蒙沖小船沖撞王艦,並溶鐵灑之,王琳軍大敗,軍士溺死及被殺傷殆盡。王琳退至湓城,欲收容散卒,已無人歸附,乃攜妻子奔北齊。
[編輯本段]陳文帝、陳宣帝時期的政局
陳文帝陳蒨(公元522年—公元566年),在位7年。性格沉敏雅量。父陳道譚。字子華,初為梁吳興太守。555年,佐周文育平定杜龕、張彪。授會稽太守。陳武帝即位,立為臨川王。後率軍駐南皖。559年,武帝死,宣皇後與中書舍人蔡景歷等定計秘不發喪,召其還朝,立為帝。改元「天嘉」,566年改天康。曾平湘州王琳、臨川周迪、豫章熊曇朗、東陽留異、建安陳寶應之亂。
[編輯本段]後庭花開不復久——陳後主陳叔寶的亡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朝人杜牧在詩中含沙射影地調笑說,在煙水朦朧的秦淮月夜,南京的琵琶女是不適合彈奏《玉樹後庭花》這首纏綿的亡國之音的,因為這首曲子的作者正是南京的亡國之君陳後主。
陳後主(553~604年),即陳叔寶。南朝陳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日與妃嬪、文臣游宴,製作艷詞。隋兵南下時,恃長江天險,不以為意。禎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蘇南京),被俘。後在洛陽病死,追封長城縣公。
陳叔寶熱衷於詩文,因此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文人騷客,以官拜尚書令的「好學,能屬文,於七言、五言尤善」的江總為首。他們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與陳叔寶一起飲酒做詩聽曲。陳叔寶還將十幾個才色兼備、通翰墨會詩歌的宮女名為「女學士」。才有餘而色不及的,命為「女校書」,供筆墨之職。每次宴會,妃嬪群集,諸妃嬪及女學士、狎客雜坐聯吟,互相贈答,飛觴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詞艷語。文思遲緩者則被罰酒,最後選那些寫詩寫得特別艷麗的,譜上新曲子,令聰慧的宮女們學習新聲,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流傳最廣的有「壁戶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十字。陳後主曾做的《玉樹後庭花》如下:「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成為有名的亡國之音。君臣酣歌,連夕達旦,並以此為常。所有軍國政事,皆置不問。
內外大臣專迎合為事。尚書顧總博學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詩,溺於浮靡。後主對他很寵信,游宴時總會叫上他。顧總好做艷詩。好事者抄傳諷玩,爭相效尤。山陰人孔范容止溫雅,文章瑰麗。後主不喜歡聽別人說他的過失,孔范在這方面善於為後主飾非,因此後主對他寵遇優渥,言聽計從。孔范曾對後主說:「外間諸將,起自行伍,統不過一匹夫敵,若望他有深見遠慮,怎能及此?」從此帶兵的將帥微有過失,就奪他們的兵權,刀筆之吏反而得勢。邊備因此越加鬆弛。此時文武懈體,士庶離心,覆亡即不遠了。當時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顧總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窮奢極欲,國力卻逐漸衰弱下來。
陳後主的好日子就像玉樹後庭花一樣短暫,仁壽四年,死於隋大興城,時年五十二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

Ⅳ 中越恩怨兩千年 越南到底搶了多少中國領土

總體來看,其實越南是吃虧的,當然越南在歷史上曾經全國都是中國一部分(宋朝以前),所以搶不搶這個話題其實挺無聊。
中越邊界的變遷
越南從中國宋朝獨立以來,邊界曾經幾度變動。
宋朝時期,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土酋儂智高叛亂,被宋朝平定,安南向中國提出了廣源(今越南高平省)、兩峒(廣西那坡縣附近)的領土要求,宋朝皇帝以廣源(今越南高平省)偏遠難守,將廣源州賜予安南。
元末明初,越南乘中國內亂,越過邊界二百餘里,佔領中國的祿州(今越南祿平縣)和西平州(今越南諒山),將國界從現越南諒山西南的鬼門關推進到今天的鎮南關(友誼關)附近。越南還佔領中國廣西思明府所屬的六縣(今越南脫浪縣等沿現中越邊界各縣)。
明朝期間,越南趁中國從越南撤軍,還佔領中國雲南的寧遠州(今越南萊州及其萊州以北地區)。
明朝後期,越南發生內亂,內亂的一方安南王將廣東的六峒地區(現在廣西的北侖河以北一直到廣西的江平)還給中國,在雲南方向,將蝴蝶、普園(中國雲南麻栗坡以北)歸還中國。
清朝初期,雲南建水縣外六猛(今中國的金平縣、越南的封土縣一直到越南萊州以北的地區)內附,也就是明朝雲南的寧遠州回到中國。
清朝雍正年間,越南向雲南推進邊界,從大賭咒河(位於越南黃樹皮縣和河江以南)推進到小賭咒河(現雲南馬關城外小賭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順」,將小賭咒河以外的中國領土賜予越南。
法國侵略越南時期,清朝出兵抵抗法軍,在黑旗軍的幫助下,佔領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國也佔領中國台灣的澎湖地區,切斷了大陸和台灣的聯系,並全殲了中國南洋水師。所以李鴻章和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條約規定中越邊界在現界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因為中越邊界在歷史上從沒有全面勘定過,中國的勘界官員一邊准備談判,一邊派出軍隊佔領邊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內對我國非常重要的地區。 中國的勘界官員根據《中法新約》中規定中越邊界在現界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的原則,首先向法國提出了從諒山到高平一線全部劃歸中國的方案(這一方案可以收回從宋朝以來丟失的全部中國領土)。法國談判官員沒有同意;後中國的勘界官員又提出了將越南的文淵縣等三縣(現在越南的同登縣等三縣)劃歸中國的方案,法國談判官員開始同意,但是後來又耍賴,最後條約中還是沒有收回。因此中法(越)邊界條約中國方面的得失是:
在廣東方向(現在已經全部劃歸廣西省)上,越南的飛地江平、黃竹、石角、句冬(現在廣西欽州的江平、黃竹)劃歸中國。清史說:廣東西南江平、黃竹一
帶,從思勒拓展邊界到海,南北計四十里,東西共六十里。
在十萬大山中,有一塊三不管地(即廣東不要、廣西不要、越南不要),條約規定這塊地區劃歸中國,十萬大山分茅嶺、峒中(現廣西峒中)都劃歸中國。嘉隆河八庄等各處越民,因恐懼法國人,而華人有同文同族,所以紛紛向中國官員提出不願意受法人統治,紛紛改換清朝服裝,當中法勘界官員現地勘查邊界時,越民均指認邊界在南,而把自己村莊劃在中國。這種情況在邊界沿線多次出現,使中國收回許多領土。清史上說:廣東欽州界之西境分茅嶺、嘉隆、八庄一帶,拓展邊界到嘉隆河,南北計四十餘里,東西計三百餘里。
在廣西方向鎮南關處,都是險要的高山,是邊防重地。在清朝談判官員的努力下,鎮南關東西數十公里內,中國邊界向越方推進了二十到五十里,使很多險要的地段劃歸中國。
清史說:鎮南關東界原在米強山,現在拓展到派遷山,拓展領土五十里。西界各口拓展二十里。並劃出斜線往西北方向和雲南邊界相接,斜線比歷史邊界拓展二十到五十里,凡是線內的村莊不管中方還是越方,全部歸中國。
廣西龍州西側金龍洞為邊防要地,歷史上為中國管轄,但是當地土官借給越南高平下琅州抵債,該地位於丹桂山脈中,長60餘里,是一個非常險要的隘口,該地包括九十個村莊。在談判官員的努力下,該地和里板三村全部收歸中國。
在雲南方向上,中國收回了第二段的漫沖、董紐兩寨(這兩寨已經被安南侵奪四十餘年,縱橫三十里);第三段定界於綠水河東,拓展邊界四十餘里;第四段,將田蓬、沙人寨等六個村莊劃歸中國,拓展邊界三十多里。以上共拓展邊界一百多里,中國沒有丟失土地。
中國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龍、猛峒、南溫河,從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頭寨(位於小賭咒河)、東至越南清水河(現在老山下)一帶地方,均歸中國管轄。這段邊界位於大小賭咒河之間,原來中國的南狼,孟康等地還是沒有收回,收回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沒有收回的地區為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賭咒河之間1000平方公里原屬於中國,清初雍正皇帝賜予越南)
雲南建水縣外六猛(今中國的金平縣、越南的封土縣一直到越南萊州以北的地區)自乾隆年間內附以來,一直接受中國管轄。但是中國為了換取麻栗坡南面的都龍、猛峒、南溫河地區,這段地區作出妥協,將六猛中的三猛(猛賴(越南萊州),猛梭(越南封土縣)等)劃歸法國。清政府認為,麻栗坡南這塊領土較為肥沃,不僅收回了領土,而且可收地利。而三猛土地,全為山地,不便於管轄,而且當時三猛的土酋在1840年時又向越南外附,並接收了越南的官職,同時也接收中國的官職,屬於兩國共管地。總之,三猛的丟失使中國損失土地面積總共1600平方公里。
所以,總的來看,雲南方向上不包括中國寮國邊界共損失1000平方公里。針對廣東廣西方向來說,這次劃界是對中國有利的。
因此,清法越南劃界對中國來說,得失的土地面積大體相當,但是中國得到的均為靠近海岸和盆地的肥沃土地,而越南得到的是不易管轄的山地(當地傣人既反對漢人又對越人反感)。而且,在劃界時,由於邊界沿線越人恐懼法國人的統治,紛紛易服,要求接受中國的管轄,所以沿原界許多越南村莊都在劃界時劃歸中國。從中國的史書上看,清政府對這次劃界是比較滿意的,認為不包括勘界時法國作出的讓步(實地勘查時,由於清軍已經占據有利地形且當地越民不願意接受法國人統治,勘界時中國已經賺得部分土地),清朝收回的土地何止數百里。法國人的史書上說:我們在劃界時給予了中國以廣泛的領土優惠。實際是,得失土地大體相當,但中國得到的土地較優。
建國以後,越南認為這次劃界對越南不公平,越南吃虧了。對中國提出了廣泛的領土要求。而1979年,中國認為有爭議的領土只有五平方公里。
經過1979年-1989年的中越戰爭,中國佔領了大部分的邊界騎線點,如廣西與越南交界的庭毫山、法卡山;雲南和越南交界的扣林山、羅家坪大山、老山、者陰山、這些制高點均為我軍控制,邊界上存在的爭議地區,如與越南黃樹皮交界的楠木坪等,總計新增爭議地區200多平方公里,這些領土均是中國軍人流血犧牲換來,且全部為我控制。
1999年的《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徹底解決了中越陸地邊界問題。

Ⅵ 求一個五分鍾左右的勵志小品

要不你弄點貫口背背吧,給你提供些貫口的材料,你可以組織些詞語然後把這些貫穿進去.不一定全背可以選其中幾段進行背誦.祝你好運!

報菜名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鹵煮咸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什錦蘇盤,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錦,鹵子鵝,鹵蝦,燴蝦,熗蝦仁兒,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燴鴨腰兒,燴鴨條兒,清拌鴨絲兒,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鼓鯰魚,鍋燒鯰魚,烀皮甲魚,鍋燒鯉魚,抓炒鯉魚,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麻酥油卷兒,熘鮮蘑,熘魚脯兒,熘魚片兒,熘魚肚兒,醋熘肉片兒,熘白蘑,燴三鮮,炒銀魚,燴鰻魚,清蒸火腿,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熗蘆筍,芙蓉燕菜,炒肝尖兒,南炒肝關兒,油爆肚仁兒,湯爆肚領兒,炒金絲,燴銀絲,糖熘餎炸兒,糖熘荸薺,蜜絲山葯,拔絲鮮桃,熘南貝,炒南貝,燴鴨絲,燴散丹,清蒸雞,黃燜雞,大炒雞,熘碎雞,香酥雞,炒雞丁兒,熘雞塊兒,三鮮丁兒,八寶丁兒,清蒸玉蘭片,炒蝦仁兒,炒腰花兒,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炸海耳,澆田雞,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蔥,炸排骨,燴雞腸肚兒,燴南薺,鹽水肘花兒,拌瓤子,燉吊子,鍋燒豬蹄兒,燒鴛鴦,燒百合,燒蘋果,釀果藕,釀江米,炒螃蟹.氽大甲,什錦葛仙米,石魚,帶魚,黃花魚,油潑肉,醬潑肉,紅肉鍋子,白肉鍋子,菊花鍋子.野雞鍋子,元宵鍋子,雜面鍋子,荸薺一品鍋子,軟炸飛禽,龍虎雞蛋,猩唇,駝峰,鹿茸,熊掌,奶豬,奶鴨子,杠豬,掛爐羊,清蒸江瑤柱,糖熘雞頭米,拌雞絲兒,拌肚絲兒,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精蝦,精蟹,精魚,精熘魚片兒,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燜冬瓜,燜雞掌,燜鴨掌,燜筍,熘茭白,茄干兒曬鹵肉,鴨羹,蟹肉羹,三鮮木樨湯,紅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鮮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紅燉肉,白燉肉,松肉,扣肉,烤肉,醬肉,荷葉鹵,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醬豆腐肉,壇子肉,罐兒肉,元寶肉,福祿肉,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燒烀肘子,扒肘條兒,蒸羊肉,燒羊肉,五香羊肉,醬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燒紫蓋兒,燉鴨雜兒,熘白雜碎,三鮮魚翅,栗子雞,尖氽活鯉魚,板鴨,筒子雞.

地理圖
東門官銀號,北海樓,龜甲胡同,萬壽宮,北大關,河北大街,大紅橋兒,西於莊子,丁字沽,南倉,北倉,走蒲口、漢溝,桃花口,楊村,蔡村,河西務,安平,碼頭,張家灣,走通縣,過八里橋,進北京齊化門,東四牌樓,北新橋,交道口,出德勝門,走清河,沙河,昌平縣,南口,青龍橋,康莊子,懷來縣,沙城,保安,下花園,辛莊子,宣化,沙嶺子,寧遠,張家口,柴溝,西灣,天鎮,陽高縣,聚樂堡,周氏庄,大同,孤山,豐鎮,集寧,平地泉,三岔口,十八台,卓資山,三道營,旗下營,陶卜齊,呼和浩特,薩拉齊,西包頭,過烏拉素海,石嘴山,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過中寧,走甘肅蘭州,西寧,涼州,永昌,臨澤,九泉,玉門,猩猩峽,新疆,哈密,巴里昆木,烏魯木齊,達阪城,庫來氏,馬齊庫車,溫宿,澤堡,昆侖山, 進西藏。聶拉木,扎什,倫布,多拉本,天泉,柴達木,齊木,沙爾到拉薩,墨竹工卡,拉里,柴多木,是巴塘、理塘、雅礱江,大渡河過瀘定橋,四川成都市,走簡陽,資陽,榮昌,永川,到重慶,貴州省遵義貴陽市,雲南省昆明市,文山,燕山到廣西,南寧,柳州,陽朔,桂林市,湖南省,衡陽,株洲到長沙。湖北省,沙市,漢陽,漢口,武勝關,河南孝感,信陽,駐馬店,郾城,許昌,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陝西,靈寶,潼關,華陰縣,西安,咸陽,岳縣到延安。 由龍門過黃河,山西省榆次縣,太原市,壽陽,平定州,陽泉,井陘,河北石家莊,新樂,望都,保定市,深,武,饒,安,河間,滄州,南皮,東光,德州,平原,禹城,山東濟南市,黨家莊,張夏,萬德,界首,泰安,東北坡,大汶口,吳村,曲阜,兗州,固鎮,新橋,曹老集,是蚌埠,門檯子。 由白關,小溪河,石門山,張八嶺,擔子街,花旗營,浦口過江南京市。龍潭,下蜀,鎮江,崑山,陸家濱,無錫,蘇州到上海。走松江,浙江,嘉興,紹興,杭州,金華到江西,永豐瑞金到福建。走青州,連城,三元南平,福州,泉洲,金門,廈門,奔山口、廣東省,廣州雷洲,海南島,過了九龍,香港到越南河內, 寮國萬象,泰國曼谷,緬甸仰光,孟加拉印度,加爾哥達,孟買新德里,過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安卡拉,過黑海,到蘇聯,烏克蘭,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莫斯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地海到芬蘭。瑞典斯德哥爾摩,挪威,丹麥,德國柏林,波蘭華沙,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布達佩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索非亞,希臘,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義大利,瑞士,瑞馬,法國巴黎,馬賽,地中海,直布羅陀,葡萄牙,西班牙,馬德里,過英吉利海峽到倫敦。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冰島過了大西洋到美洲。走加拿大魁北克,紐芬蘭,波士頓,紐約,華盛頓,芝加哥,舊金山,墨西哥,中亞美利加,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維多利亞,蓋亞那,巴西,秘魯,烏拉圭,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智利,聖地亞哥,麥哲倫。澳大利亞摩爾本,過大洋州,走突尼西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莫桑比給,馬達加斯加,到南洋群島,蘇門達臘爪窪,西里安,馬來西亞,菲律賓,馬尼拉,過呂宋到日本九州,門次,下關,長崎,廣島,東京大阪,名古屋,北海千島,庫頁島,勘察加半島,過日本海到朝鮮。釜山,大邱,漢城,平壤新義洲。過鴨綠江,回到丹東, 走通化梅河口,吉林省長春市,延吉,雙河鎮,寧安,牡丹江,林口,佳木斯,木蘭巴頁,哈爾濱,齊齊哈爾,內蒙古,巴克圖,海拉爾,滿洲里,呼倫貝爾,阿里山,烏蘭浩特,開源鐵嶺,亂石山,走新城子,文官屯,沈陽,皇姑屯,新民縣,柳河溝,白旗堡,大虎山,高山子,青堆子,趙家屯,溝幫子,大凌河,雙羊店,錦州,女兒河,高橋,塔山,韓家溝,興城,白廟,沙後所,前所,山海關。走秦皇島,北戴河,昌黎縣,到欒州,古冶,開平到唐山。蘆台,漢沽,塘沽,新河五十街坊,東新莊,軍糧城,新河,張貴庄,輾莊子,第二文化宮,錢庄,大家沽,無軌車廠大王莊。過了解放橋,濱江道,和平路,南市,這才到長城影劇院。
江湖人

甲: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有一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訓字廣義,不遇之時,在灑金橋旁,擺下一座卦棚。巧遇未遇時的趙太祖打馬比此經過,見橋旁人煙稠密,圍著一座卦棚。迎面有一副對聯。上聯寫:「一筆如刀,劈開崑山分石玉,」下聯配:「雙瞳似電,觀透蒼海變魚龍。」橫批:「斷事如見。」匡胤一見心中不悅:「何處狂生,敢出此浪言大話?待我下馬訪之。」想罷翻身下馬,將馬拴在卦棚以外柳樹之上,分開眾人,走進卦棚,向先生躬身言道:「先生,你看某後當如何?」廣義一看,吃驚非常,原來是開國太祖!急忙站起,口稱:「萬歲,草民接駕來遲,望祈主公恕罪。」匡胤聞言,大吃一驚:「先生你莫非有瘋癲之症?」廣義言道:「我主不必驚慌,看我主雙眉帶煞,二目有神,左肩頭有一硃砂痣,後必有九五之尊。」匡胤聞言,心中暗想:「我左肩頭有硃砂痣,他人怎能知曉?莫非到後來果應他言。」想罷對先生低聲言道:「某日後如登九五,當將你宣入朝中,封為護國軍師。」廣義謝恩。匡胤走出卦棚。向眾人道:「列位聽真,此人乃江湖人,江湖口,江湖術士,不過奉承而已。」說完上馬,奔他方而去。到後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果將廣義宣進宮去,封為護國軍師,執掌三軍司令。到後來,湖北韓龍進來他妹韓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宮,帶酒斬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廣義去後,太祖後悔,說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灑金橋旁賣卦之一江湖人也。」苗廣義--江湖人,你比得了嗎?
小孩子

甲: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瓮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十二歲有宰相之才。吳周瑜一十三歲拜為水軍都督,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使苦肉,獻連環,借東風,燒戰船,使曹操聞風喪膽,險些喪命江南。雖有卧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中之魁首。這些小孩子你比得了哪個?

粗魯人

甲: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自秦王夜探白壁關,敬德月下趕秦王,打三鞭,換兩鐧,馬跳紅泥澗。自降唐以來,征南大戰王世充,掃北大戰雷世猛。跨海征東,月下訪白袍。唐王得勝,班師回朝,鄂國公因救白袍,在午門外拳打皇親李道親門兩齒。唐王惱怒,貶至田莊,後來白袍訪敬德,那尉遲恭正在船頭獨自垂釣,忽聽身背後人又喊,馬又叫,言道:「吾乃征東薛平遼,特地前來訪故交,你若金殿去交旨,保你為官永在朝。」敬德聞聽說:「吾乃山野村夫,耕種鋤耪一鄉下人也。」這是一個鄉下人,你比得了嗎?
忠厚人

後漢三國有一位忠厚人,此人姓魯,名肅,字子敬。只皆因劉備當陽大敗,夏口屯兵。魯肅同孔明過江東,舌戰群儒,對周瑜念《銅雀台賦》,言說曹操下江東所為二喬,以樂晚景。氣壞周公瑾,那周瑜才與曹操勢不兩立。闞澤下書,怒打黃蓋,龐統獻連環之計,周瑜用火攻。只皆因欠東風,周郎身染重病,南屏山借東風。周瑜密差丁奉、徐盛去殺孔明。趙子龍箭射篷繩,孔明才得活命。火燒戰船,曹兵大敗,荊襄九郡,俱為劉備佔領。到後來屢討荊州,劉備總是不還,竟自難為魯子敬,那金聖嘆老先生批三國說:「魯子敬是一位忠厚人也。」

愚人

列國時,衛國出現了一位愚人,此人姓寧名俞,人稱武子。自從元角喪命,叔武被殺,元亘對獄,子虎旁聽,莊子刖足,士榮斬首。而寧武子周時其奸不比奸險之奸,真乃大智若愚。孔子有雲:「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寧武子是個愚人。

漁人

三皇治世,五帝為君,傳到紂朝,出了一位漁人。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時不至,太公無時賣過面,算過卦。在渭水河邊釣魚,願者上鉤。文王夜得一夢,夢見飛熊入帳,郊外打獵,必得賢臣。那一日文王郊外打獵,偶遇武吉攔路,將文王引至渭水河邊,見一道長白發白須,真有仙風道骨之樣。文王拉輦,太子拉套,拉了八百單八步。到後來,扶保周朝八百零八年。斬將封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斬將封神姜太公稱為漁人。

渾人

秦始皇命王翦並吞六國,在夜間偶得一夢,夢見黑娃娃白娃娃雙奪日月,驚醒後心中忐忑不安,恐怕江山落於他人之手。修下旨南修五嶺,西建職權房,東填大海,北造萬里長城以防匈奴。 不想江山傳至二世胡亥之手,就有楚漢相爭之事。自鴻門宴劉邦赴會,項伯、項庄拔劍助舞。鴻門宴多虧大將樊噲,保走劉邦。楚、漢兩路進兵,以咸陽為定,先到咸陽為君,後到咸陽為臣。此時有一人姓韓名信,投到霸王那裡,霸王只以執戟郎授之。後來張良賣劍訪韓信,叫他投奔到劉邦那裡。果然登台拜帥,在九里山前,設下十面埋伏之計,困住楚霸王。前有烏江攔路,後面韓信追兵甚緊。霸王正在危急之中,只見江面飄飄來一小舟。霸王擺手喚之道:「我乃西楚霸王是也,你將孤渡過江岸,見著父老鄉民,孤家二次領兵征討。那時我若成事,必封爾公件之位。」船家聞聽,抱拳當胸,口稱:「千歲聽真,只因我這漁船窄小,您那槍沉馬大,渡千歲不能渡槍馬,渡槍馬不能渡千歲,望千歲酌量之。」霸王笑道:「那有何難,先渡槍馬過岸,再渡孤家不遲。」說話之時,小船攏岸,將槍馬牽於船上,船篙一支,船離江岸,船奔江心,船家高聲喝道:「呔,西楚霸王重瞳項羽聽真:休拿某家當一打漁之人,我乃韓元帥帳下將呂馬童是也。奉我家元帥將令,在此等候於你,所為騙你槍馬,你雖有限天無把恨地無環拔山之力,掌中無槍,胯下無馬,如失去手足一般,難道說你要死在韓信之手乎?還不拔劍自刎,等待何時?」霸王聞聽,頓足捶胸:「想當年悔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今日處此地位,看來我真乃一渾人也。」

莽撞人

後漢三國出了一個莽撞人.自從桃園結義,大哥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東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真定常山縣,百戰百勝,後封為常勝將軍.只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趙雲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桿,奪槊三條.趙雲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將,白盔白甲白旗號,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將."我若收服此將,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愛將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雲,徐庶進曹營一言未發,見趙雲馬落陷坑,堪堪廢命,言:"丞相莫非有愛將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於他?"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若有一兵一將傷損趙將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一員戰將,與他一人抵命."眾將聞聽,不敢前進,往後而退.一仗趙雲懷揣真龍,二仗常勝將軍實在驍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曹操言道:"這員勇將,焉能放走,後頭緊緊追趕!"追在當陽,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放過趙雲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雲,見一黑臉大漢."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莽撞人."曹操聞聽,大吃一驚,言道:"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顏良之時對我言道,他有一三弟,在百萬營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取物一般,今日一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那莽撞人武藝如何?"青羅傘蓋撤下,只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潤鐵,扎里扎煞一部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鑌鐵盔,二龍斗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輪,羅,傘,蓋,花,罐,魚,長,腰系絲鸞帶,身披鎖子連環蛇矛.橋頭之上,咬牙切齒,大罵:"曹操聽真,現有你家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爭或斗.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爭不鬥,爾匹夫之輩."大喊一聲曹兵退後;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當陽橋折斷.後有詩贊之:"當陽橋前救趙雲,嚇退曹操老奸臣,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留芳莽撞人."

閱讀全文

與哈爾濱寧遠縣有多少個越南媳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如何租地 瀏覽:290
印尼一條多少 瀏覽:97
印度人愛吃的什麼東西 瀏覽:41
越南的房子怎麼蓋法 瀏覽:425
中國在疫情中捐了什麼 瀏覽:21
義大利哪個城市到法國尼斯 瀏覽:565
印度汽車最近有什麼大事 瀏覽:707
伊朗的艦艇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95
穿中國風配什麼發型 瀏覽:289
越南盾300萬等於多少錢 瀏覽:591
越南外貿怎麼開店 瀏覽:364
怎麼在電腦上打開中國大學慕課 瀏覽:350
義大利的佩魯賈怎麼樣 瀏覽:148
伊朗飛毯什麼意思 瀏覽:326
印度舞蹈穿什麼好看 瀏覽:48
印度炒年糕怎麼做 瀏覽:763
對中國社會有用的人有哪些 瀏覽:268
美國和義大利哪個疫情更嚴重 瀏覽:105
印尼幣1元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559
中國語言文學師范類什麼意思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