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王朝都是哪個朝代

越南王朝都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3-01-30 21:51:37

1. 春秋戰國時期,越南處於什麼朝代

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越南仍然處於傳說時代,並沒有確切的歷史記錄。
根據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首位君主祿續,是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名崇纜)。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越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又作駱王、雒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歷18代,共2000多年。
公元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滅文郎國,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南,處於傳說中的文郎國和甌雒國的時期。

2. 越南的開國皇帝是誰

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丁朝

十世紀,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這時中原大亂,越南人丁部領率領部族橫掃越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南越,並從中國版圖上脫離了出去,於968年建權稱帝,國號大瞿越,當時中國內地處於戰亂時期,無暇顧及大瞿越,直到宋朝建立後,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對大瞿越進行了幾次征伐,但都無功而返,遂默認了大瞿越的存在,大瞿越由於是丁部領建立,所以歷史上也稱其為丁朝,丁朝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王朝,後來丁朝主動向宋朝通好,遣使朝貢,兩國建立了正式友好關系。

越南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前黎朝

公元980年,丁朝開國功臣黎恆在丁部領去世後逐漸掌握了兵權,後來他廢掉了丁朝的第二代皇帝丁璇,自己登基稱帝,但是他仍沿用丁朝的國號大瞿越,因皇室姓黎,所以歷史上也稱其為「前黎朝」,黎恆的最大功績就是成功擊敗了宋朝的多次進攻,迫使宋朝承認其合法性、獨立性,公元1005年,黎恆駕崩,終年64歲,在位25年,廟號「太祖」。

越南歷史上第三個王朝:李朝

李公蘊是前黎朝的殿前指揮使,深得開國皇帝黎恆的信任,他還娶了黎恆的女兒佛銀公主為妻,黎恆死後的第五年,李公蘊發動了兵變,他廢掉了前黎朝的第三代皇帝黎龍廷,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仍沿用大瞿越的國號,自此,越南進入了李朝時代,李公蘊這個人很有能耐,他建立的李朝是越南歷史上最強大的大統一王朝,他本人也因文治武功而享譽越南歷史,被越南人稱為千古明君,公元1028年,李公蘊駕崩,終年54歲,在位19年,廟號「太祖」,謚號「神武皇帝」。

越南歷史上第四個王朝:後黎朝

公元1407年,明朝滅掉了混亂不堪的越南胡朝(由於胡朝沒有統一,偏居一隅,因此沒被歷史看成是一個朝代),越南大部分地區再次被納入中國版圖,但是越南人不服明朝統治,不斷爆發反明起義,公元1427年,以黎利為首的越南反明勢力率領越南民眾將明朝勢力徹底趕出了越南,明朝政府也被迫承認了其合法地位,公元1428年,黎利正式登基稱帝,建國號「大越」,越南進入「後黎朝」時代,黎利只在位5年,唯一的成就就是帶領越南人成功脫離了中國取得獨立,但是他晚年殘殺開國功臣,盡管這樣,在越南人心目中對他的評價仍然很高,公元1433年,黎利駕崩,終年48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3. 越南國屬於中國哪個朝代的領土 秦朝、漢朝、隋朝、唐朝等時期

1、秦朝、漢朝、隋朝、唐朝等時期越南都是中國的領土。

2、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3、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4、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5、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6、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當時叫安南)利用中國的四分五裂局面,擺脫了中國的控制。

4. 春秋戰國時期,越南處於什麼朝代

越南處於傳說中的鴻龐氏王朝。

根據越南神話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首位君主祿續,是中國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名崇纜。「貉」又作「雒」)。貉龍君有兒子百人,當中五十人隨母歸山,五十人隨父居於南方,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粵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又作駱王、雒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雄王家族世襲王位,歷十八代,是為傳說里的鴻龐氏王朝,時間從公元前2879年至前258年,共2622年。

望採納~

5. 越南在哪個朝代開始獨立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通用越南語,華語與英語也被廣泛使用。越南是東南亞國家中,歷史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而且唯一一個接受儒家思想的國家。

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首都南海(今廣州),此時越南北部歸南越國統治。公元前111年西漢擊滅南越國,在其地設置交趾郡等九郡。自此,越南置於中國直接統治下長達1182多年,「交趾」開始成為越南的名稱。從此開始,有大量的中國人以駐軍和墾荒的形式遷居越南。東漢置交州(治番禺,今廣州),越南北部屬之。226年東吳將交州分為廣州、交州2州。交州治龍編(今河內東),轄今越南北部和中國雷州半島、欽州地區。280年西晉統一中國,交州降晉,之後依附於南朝各朝代。542年龍興(今太平省)人李賁起義,544年建國號為「萬春」,即前李朝。次年中國梁朝將其鎮壓。621年唐朝在越南設置了交州總管府。651年改稱安南都督府(治今河內)。從此「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866年改設靜海節度使(治今河內)。從此,交趾成為唐末割據藩鎮之一,並走向了割據的道路。
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交趾叛亂。938年,南漢派軍來犯,吳權將之擊退,次年稱王,從此越南開始脫離中國統治,至968年越南丁朝建立,安南最終建立了國家,但一直作為中國的屬國或藩屬國。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1407年至1428年,明成祖趁越南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並在升龍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行省),進行直接統治。越南的主要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

6. (加分)幫我找找越南各個朝代的皇帝名字、皇帝的年號、和所在的都城是哪裡。不要粘網站哦!

實在難以在這里一下回答你的問題,稍微簡單些罷:
1.吳朝(939-967)前吳王吳權(939年-944年),無年號,都螺城。
2.丁朝大瞿越國(968-979)丁先皇大勝明皇帝丁部領(970年-979年),年號太平,都華閭。
3.前黎朝(980-1009)黎太祖大行皇帝黎桓(980年-1005年),年號天福,都華閭。
4.李朝大越國(1010-1225)李太祖神武皇帝李公蘊(1010年-1028年),年號順天,都升龍。
5.陳朝(1225-1400)陳太宗元孝皇帝陳日煚(1225年-1258年),年號建中,都升龍。
6.胡朝大虞國(1400-1407)胡國祖章皇帝胡一元(1400年),年號順天。
7.後黎朝(1428-1789)黎太祖高皇帝黎利(1428年-1434年),年號順天,初都東京河內,後都西京清化。
8.第一、第二南北朝時期不列。
9.阮朝越南國(1802-1945)阮世祖高皇帝阮福映(1802年-1820年),年號嘉隆,都順化。

7. 越南歷史上有哪些王朝

越南歷史源遠流長。考古遺址可證,距今40萬年的遠古時代,越南土地上已發現有人類生活的痕跡。考古學家們在越南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30萬年)以渡山文化(最早發現於清化省渡山遺址得名)和山圍文化(最早發現於富壽省山圍遺址而得名)為代表中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1萬年)以和平文化(20年代因首次發現於和平省遺址而得名)為代表。新石器時代的遺跡距今5000年以北山文化首次發現於諒山省北山遺址而得名為代表。根據遺址。考古學家得出結論,在石器時代人類已學會畜牧和種植水稻。
據傳說,越南第一個國家文朗國(後改名為甌雒國)是在青銅器時代建立的,以東山文化(最早發現於清化省東山村遺址而得名)為代表,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是銅鼓。據傳說,文朗國沿襲了幾十個世紀,形成18代雄王當權的雄王時代。公元前111年,甌雒國遭受中國漢朝的佔領。自此,越南置於中國封建王朝統治長達十多個世紀。
封建時期 在十多個世紀北方封建統治下,越南人民英勇頑強,反抗統治者的起義風起雲涌。公元10世紀,越南人民終於結束了北方封建朝代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名為大越國。公元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自此,大越國進入長期的獨立紀元。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主要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1884年法國侵略軍佔領全越南領土,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屬時期 1858年,法國軍艦炮轟越南峴港海口,拉開了法殖民者侵越戰爭的序幕,1859年,法國侵略軍攻佔嘉定城。1884年,法國侵略軍佔領全越南領土,置越南於其殖民統治之下。法軍的鐵蹄一踏上嘉定,就遭到愛國軍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然而這些英勇反抗和愛國運動最終都失敗了,越南仍處於被奴役水深火熱之中。。。。。。

8. 越南歷史全部朝代,後世為何都用皇室姓氏稱呼它們沒有國號嗎

越南 歷史 全部朝代,雖然都是同時期的中國 歷史 全部朝代的藩屬國,但是越南君主採用了一種叫「外王內帝」的制度:對宗主國中國君主時稱國王,對除此之外的所有情況包括本國都稱皇帝。外王內帝制度,宗主國中國是知情的,但是沒有干涉藩屬國越南,所以越南君主既是皇帝也是國王,跟朝鮮君主任何時候都稱國王有本質區別。

要知道我們中國 歷史 上的朝代,包括秦王朝、漢王朝、晉王朝、隋王朝、唐王朝、宋王朝、元王朝、明王朝、清王朝等等,這些都是正式國號稱呼這個朝代,而不會稱呼秦王朝為嬴王朝、漢王朝為劉王朝、晉王朝為司馬王朝、隋王朝為楊王朝等等這樣。如果國號相同的情況下,就加前綴來區別,比如西漢王朝和東漢王朝、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等等。

越南是一個深受中國影響的國家,按理說越南朝代不應該以皇室姓氏稱呼。事實上,越南這樣稱呼朝代,原因就出在越南朝代的正式國號這個問題上。

丁王朝是越南 歷史 上第一個朝代,開國君主叫丁部領。公元968年之前,越南北部仍是中國領土,最後一個統治越南北部的中國朝代是南漢王朝,此時中國處於嚴重分裂的五代十國時期,於是越南地方豪族丁部領就有了獨立的想法,並付諸行動,在公元968年滅掉了所有割據勢力,宣布越南北部脫離中國獨立,此時北宋王朝已經建立,因為忙於統一中原,因此承認了越南獨立,從此越南就形成獨立國家,並在隨後的 歷史 不斷朝代更替。

越南朝代也是有正式國號的,丁部領登基稱皇帝之後,確立國號「大瞿越」(「瞿」讀「jù」),由於他姓丁,所以後世就史稱這個朝代為「丁王朝」。

大瞿越這個國號不是丁王朝獨家使用,公元980年黎桓篡奪丁王朝帝位,史稱黎王朝,繼續沿用大瞿越這個國號,由於越南 歷史 有兩個由黎姓建立的朝代,為了加以區別,就效仿中國西漢王朝和東漢王朝這種加上前綴的辦法,因此黎桓建立的朝代史稱「前黎王朝」。

公元1009年,李公蘊篡奪前黎王朝帝位,仍然沿用國號大瞿越,因皇室姓李而史稱李王朝,直到公元1054年李王朝第三代皇帝李聖宗李日尊繼承帝位之後,立刻把國號大瞿越改成「大越」,並且成為後面幾乎所有越南朝代的國號,包括陳王朝、後黎王朝、莫王朝、阮王朝等等,只有胡王朝短暫使用改了國號「大虞」。

綜上所述就能得出答案,越南朝代之所以不用國號稱呼,是因為越南多個朝代共用一個國號,比如丁王朝、前黎王朝、李王朝共用大瞿越,李王朝、陳王朝、後黎王朝、莫王朝、阮王朝共用大越,要是都用國號稱呼的話根本分不清哪個朝代跟哪個朝代,所以後世就用了以皇室姓氏稱呼的辦法,從而完美解決了越南朝代稱呼的問題。

如果越南朝代遇到皇室姓氏相同的情況,跟中國朝代同樣處理辦法,就是加上前綴,整個越南 歷史 也就前黎王朝和後黎王朝兩個加了前綴。

其實中國朝代也有加上皇室姓氏的稱呼,比如說劉漢王朝、李唐王朝、趙宋王朝、朱明王朝等等,而且這種稱呼還比較常見,如果越南朝代也用這種稱呼,就會變成丁大瞿越王朝、黎大瞿越王朝(兩個黎王朝國號不同,不用加前綴也能區別)、李大瞿越王朝(改國號之後是李大越王朝)、陳大越王朝、胡大虞王朝、黎大越王朝、莫大越王朝、阮大越王朝等等,這樣稱呼明顯是自己給自己研究越南 歷史 添麻煩。

所以後世就簡化了越南朝代的稱呼,直接稱呼皇室姓氏即可,簡單明了:丁王朝、前黎王朝、李王朝、陳王朝、胡王朝、後黎王朝、莫王朝、阮王朝等等。

以上就是越南 歷史 全部朝代,後世都用皇室姓氏稱呼,而不用國號稱呼的真正原因。

9. 哪位仁兄能貼一下古代越南的歷朝年號,多謝!

前李朝
天德 544年—548年

梅朝


馮朝


曲朝


楊朝


吳朝


丁朝
太平 970年—980年

前黎朝
天福 981年—990年
興統 990年—1005年
應天 1005年—1008年
景瑞 1008年—1010年

李朝
順天 1010年—1028年
天成 1028年—1034年
通瑞 1034年—1039年
乾符有道 1039年—1042年
明道 1042年—1049年
天感聖武 1049年
崇興大寶 1049年—1054年
龍瑞太平 1054年—1059年
彰聖嘉慶 1059年—1066年
龍彰天嗣 1066年—1068年
天祝寶象 1069年
神武 1069年—1072年
泰寧 1072年—1076年
英武昭聖 1076年—1085年
廣佑 1085年—1092年
會豐(符) 1092年—1101年
龍符 1101年—1110年
會祥大慶 1110年—1120年
天符睿武 1120年—1127年
天符慶壽 1127年
大順 1127年—1133年
天彰寶嗣 1133年—1138年
紹明 1138年—1140年
大定 1140年—1163年
政隆寶應 1163年—1174年
天感至寶 1174年—1176年
寶符 1176年—1186年
天資嘉瑞 1186年—1202年
天嘉寶佑 1202年—1205年
治平龍應 1205年—1211年
建嘉 1211年—1224年
天彰有道 1224年

陳朝
建中 1225年—1232年
天應政平 1232年—1251年
元豐 1251年—1258年
寶符 1258年—1279年
紹寶 1279年—1293年
興隆 1293年—1314年
開泰 1324年—1329年
開佑 1329年—1341年
紹豐 1341年—1358年
大治 1358年—1369年
大定 1369年
紹慶 1370年—1373年
隆慶 1373年—1377年
昌符 1377年—1388年
光泰 1388年—1398年
建新 1398年—1400年

胡朝
聖元 1400年
紹聖 1401年—1403年
開大 1404年—1407年

後陳朝
興慶 1407年—1409年
重光 1409年—1413年

後黎朝前期
順天 1428年—1434年
紹平 1434年—1440年
大寶 1440年—1443年
大和 1443年—1454年
延寧 1454年—1459年
天興 1459年—1460年
光順 1460年—1470年
洪德 1470年—1498年
景統 1498年—1504年
泰貞 1504年—1505年
端慶 1505年—1509年
洪順 1509年—1516年
光紹 1516年—1522年
統元 1522年—1527年

南北朝

莫朝
明德 1527年—1530年
大正 1530年—1541年
廣和 1541年—1547年
永定 1547年—1548年
景歷 1548年—1554年
光寶 1554年—1562年
淳福 1562年—1566年
崇康 1566年—1572年
延成 1572年—1579年
端泰 1579年—1581年
興治 1581年—1584年
洪寧 1584年—1592年
武安 1592年
康佑 1592年
乾統 1592年—1617年
隆泰 1617年—1666年
順德 1666年—1667年

後黎朝後期
元和 1532年—1549年
順平 1549年—1557年
天佑 1557年—1572年
正治 1572年
洪福 1572年
嘉泰 1573年—1578年
光興 1578年—1600年
慎德 1600年
弘定 1600年—1618年
永祚 1618年—1629年
德隆 1629年—1635年
陽和 1635年—1643年
福泰 1643年—1649年
慶德 1649年—年
盛德 年—1658年
永壽 1658年—1662年
萬慶 1662年—1663年
景治 1663年—1672年
陽德 1672年—1676年
永治 1676年—1680年
正和 1680年—1705年
永盛 1705年—1720年
保泰 1720年—1729年
永慶 1729年—1731年
龍德 1732年—1735年
永佑 1735年—1740年
景興 1740年—1787年
昭統 1787年—1789年

鄭朝


阮朝前期


西山朝
泰德 1778年—1788年
光中 1788年—1793年
景盛 1793年—1801年
寶興 1801年—1802年

阮朝後期
嘉隆 1802年—1820年
明命 1820年—1841年
紹治 1841年—1848年
嗣德 1848年—1883年
育德 1883年
協和 1883年
建福 1883年
咸宜 1884年
同慶 1885年—1889年
成泰 1889年—1907年
維新 1907年—1916年
啟定 1916年—1925年
保大 1926年—1955年

越南共和國和以後

越南共和國建立以後,越南封建皇朝即結束,遂不再有年號。

10. 越南李氏王朝統治越南多長時間共多少皇帝

公元11 世紀初, 越南前黎朝殿前指揮使李公蘊發動政變, 篡黎立李。李氏得國伊始, 在政治上, 仿唐宋官制, 首次確立了較為完備的封建中央集權專制君主制度; 在經濟上, 實行土地國有制, 重農扶商, 詔定稅制; 在對外關繫上, 遣使晉見宋王, 請求宋王冊封其為安南君主。在國力步入強大時, 則推行北犯中國、南侵佔城、西掠哀牢的政策, 稱霸南疆, 但最終國力衰敗, 李氏天下覆亡, 陳氏代之而起。 李朝(1010~ 1225) 是越南第四代封建王朝, 它在前三代(吳、丁、黎朝) 奠基和發展的基礎上, 經40 余載, 至11 世紀中葉, 開始步入封建中央集權專制君主制的強國。國勢強大的原因除前三代賜予它的深厚根基之外,還在於在大宋的全力支持和輔助下, 李氏開國君主李公蘊李太祖至第四代國王李乾德李仁宗這幾代君主都頗有政治遠見, 有所作為並初顯成效, 實行了一系列的內外政策, 為李氏的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使李朝在越南歷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和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又受到後來歷代統治者和當代越南學術界的贊許。 李朝和宋朝大致處於同一時代, 宋、李之間的關系時而和好時而緊張。依歷史事實記載, 雙方緊張的原因並非在於宋朝。因為宋朝建國初期, 國力較弱, 它一方面要全力治理五代十國遺留下來的殘破局面, 恢復經濟、鞏固政權; 另一方面還要應付北方遼、金和西夏的侵擾, 無力南顧, 對李朝的多次寇邊, 宋太宗和宋仁宗, 僅是採取「撫寧荒服, 不予問罪」的寬宏大量的睦鄰政策。斯時, 雙方不和的責任在於李氏統治者奉行了北侵中國(從1014年至1076 年間寇邊之事, 不絕於書)、南犯占城國(從1020 年至1104 年間, 李朝軍隊多次侵入占城)、西掠哀牢(從1011 年至1048 年間, 李朝發兵侵掠哀牢) 的政策。但這一政策,最後導致李朝在內外矛盾重重和失道寡助的情況下覆國, 後被權臣陳守度篡權, 取而代之, 陳朝立。 在越南歷史上, 李朝所推行的內外政策,既超過前三代, 又為後五代(陳、胡、後黎、西山朝和阮朝) 所效法, 所以李朝所作所為影響匪淺。對它所實行的政策及其後果, 以前中越史學界鮮為人評價, 為此, 本文較為詳盡地加以論述, 對初學者會有裨益。 前黎朝末年( 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 , 黎龍鋌暴虐無道, 荒淫過度,「是年冬, 終於為其下屬所殺。」[ 1 ]幼子方10 歲, 其弟明提、明昶發兵爭位, 交趾一時大亂。在前黎朝舊臣陶甘沐和萬行的策劃下, 權臣親衛殿前指揮使李公蘊乘前黎朝嗣主沖幼, 遂殺明昶,篡奪王位, 1010 年(宋大中祥符三年) , 改元順天元年, 定都升龍, 建立了李氏王朝(1010~ 1225)。 李公蘊即帝位後, 遂即向宋真宗上表請求冊封。宋真宗認為李公蘊既然已經即帝位,已無法改變現狀, 於是在大中祥符三年二月,封李公蘊為靜海軍留後、檢校太傅、安南都護、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交趾郡王。同年三月, 李氏遣使入貢。宋再次進封李公蘊食邑3 千戶、實封1 千戶、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特賜推誠順化功臣, 贈予襲衣、金器、錢幣等。 宋如此進封新王朝帝王的一系列封號以及珍貴贈品, 對剛剛建立的李氏王朝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李氏在國內的政治威望, 而且在東方封建國際關繫上得到了公認, 特別是中國和安南的國家關繫上, 一度處於和平友好、互通有無的新階段。 李氏王朝的統治時期長達215 年, 是越南封建社會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最長的王朝。 李朝時期, 越南封建制度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在越南歷史上佔有很突出的地位。 李朝開國皇帝李公蘊執政後, 頒布了一系列的治國政策。 (一) 遷都升龍城。李公蘊於順天元年所頒布的第一項政策, 就是將都城從華閭遷到大羅城並將其改為升龍城(即今河內城)。李公蘊下令遷都大羅城, 確有其原因:「朕披觀地圖, 高駢故都大羅城, 居天下中, 有龍蟠虎踞之勢, 四方輻輳, 人物蕃阜, 誠帝王之上都也。朕欲乘此地利, 以定厥居。」李公蘊在朝堂上征詢諸大臣的意見, 群臣皆曰: 陛下言及,此天下萬世之利也。帝大悅, 乃自華閭徙都大羅城。御舟至城下, 有龍見焉, 命改其城曰升龍城。定都升龍後, 李公蘊集全國之資產, 按中國的建築風格, 大興土木。「天德府升龍京內起朝殿, 左置集賢殿, 右置講武殿。左啟飛龍門, 右啟丹鳳門。正陽啟高殿, 皆曰龍墀, 墀內翼以迴廊, 周匝四面。乾元殿後置龍安、龍瑞二殿。左建日光殿, 右建月明殿。後有翠華宮。城之四面啟四門, 東曰祥符, 西曰廣福, 南曰大興, 北曰曜德。又於城內起興天寺, 五鳳星樓, 城離方創勝嚴寺。…… 3 ]與此同時,建寺於天德府。再者「發錢二萬緡, 建寺八所,皆立碑記功於升龍, 城內造興天御寺、太清宮、萬壽寺, 城外造勝嚴寺、天王寺、興聖寺、天光、天德、鄉邑諸寺。觀有頹毀者, 悉令修之。」[2 ] 李公蘊要把升龍建設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升龍位於紅河流域平原, 這里乃是資源豐盛的大平原, 且距大海較近, 作為李朝立國肇基的中心, 一方面能擺脫舊都城山地部落牧農經濟的限制, 另一方面作為政權集中、國家統一的核心, 對新王朝的統治十分有利。 2007-7-10 22:42 回復 220.176.133.* 2樓 (二) 分封李氏及提升有功之臣。據《越史略》卷二載:「順天元年冬十一月, 王即位, 大赦天下, 焚綱羅獄具。……德為太後, 冊王後六。立長子瑪(佛瑪) 為太子, 余皆侯爵,王女十三人皆公主。以長女安國公主嫁於陶甘沐, 封為義信侯; 王兄某為武威王; 弟為翊聖王; 陳鎬為相公; 吳丁為樞密使; 歸碩輔為太保; 鄧文孝為太傅; 裴車磊為左金吾; 譚坦為左武衛; 杜間為右武衛。」這樣, 皇親國戚、貴族功臣各有其位, 使之效忠於李氏。李公蘊又在他之下設文武大臣, 官分九品, 各司其位, 各恪守職責, 從而鞏固和加強了中央機構, 頗有利於李家天下的長治久安。 (三) 改組地方政治機構。在前黎朝時全國分為十道, 各道由武將統轄。其弊病有二,一是擁有軍權的將領, 分兵割據, 時有反抗中央之舉; 二是全國僅分為十道, 權力過於集中, 而地方行政大權, 往往受將軍所左右, 從而使各將領既有兵權又有政權, 最後導致前黎朝被將軍們所推翻。有鑒於此, 李公蘊將全國分為24 路行政區。路的長官稱知府, 委派文官治理。路下設州、府、鄉、社等行政機構。 社為最低機構, 設社官掌戶籍。山區設州、寨,特稱愛州、歡州為寨。太宗時改知府為州牧,軍、政實權均集中於州牧一人手中。爾後又將中央朝廷官員分為文武兩班——以尚書為首的文官班和以都統為首的武官班。並將各級官員確定了1 至9 品的品秩。這一措施不僅使官職有了嚴密的組織, 而且各守官品履行公事。太宗為了使各級官員效忠於朝廷, 規定每年舉行一次盟誓。李朝皇帝又分封各個王子為王, 令其直接鎮守各重要地區。例如愛州、歡州、諒州均由其王族統轄。由以上可見從組織到思想, 李朝都有嚴格的規定, 導致李朝形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的封建國家。 李朝諸帝對少數民族居住的邊遠山區,採取的統治政策與內地不同。在南部邊遠的歡州、愛州設寨, 實行軍事統治。這是因為這兩個州鄰近占城國, 地方封建貴族常有反抗,並往往聯合占城國或者占城國支持他們反叛李朝的統治。對北部山區某些較強大的土酋,則採取懷柔政策, 將帝王的公主嫁給他們。例如, 太宗佛瑪於天成二年(1029 年) , 以平陽公主嫁給諒州牧申紹泰為妻; 後來的金城公主嫁給峰州牧黎宗順為妻; 長寧公主嫁給上威州牧何善覺為妻; 李乾德李仁宗, 在英武紹勝七年(1083 年) 以欽聖公主下嫁謂龍州牧何彝慶, 其目的在於籠絡這些有權勢的酋長,使之團結在李朝的周圍。 (四) 立佛教為國教。李公蘊出身於僧侶,年幼時游於六祖寺。曾就學於僧萬行。在廢黎立李的政變中, 僧萬行立過汗馬功勞。所以李公蘊登基為王後, 僧侶在各階級中處於特殊的地位。首先是在各地大建廟宇、寺塔。前已述:「發錢二萬緡建寺八所」。李朝每隔5 年就派遣使臣入宋求《大藏經》。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大法會、花燈佛會作為國家大典以示慶祝, 並設置了法事道場。在李朝統治時期, 共建造寺廟萬余處, 其建築亦十分復雜而豪華。 可供當今人們參觀李朝時的古剎有河內市的一柱寺、鎮國寺; 河北省的章山寺、佛積寺和河東省的天福寺、永慶寺等寺院。 李朝的重大特點之一是佛教曾發展為一支重要的社會政治、文化力量。在全體居民中,「百姓大半為僧, 國內到處皆寺。」安南佛教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三大禪宗派別乃是滅嘉禪宗派(即南方派)、無言通禪宗(即觀壁派)和草堂禪宗派(即雪竇明覺派) , 均流行於世,直至李朝末年才告衰微。 僧侶參與朝政並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僧萬行(? ~ 1018) 是「南方派」第12 代禪宗, 曾因扶助李公蘊創立李朝有功而被封為國師。 史雲:「李朝諸帝, 尊祀僧流, 最為隆重, 太祖之於萬行, 仁宗之於明空、覺海, 或崇以國師之號, 或加尊者之稱, 給戶數百, 賜田千頃, 故天下靡然趨之」[4 ]。僧人參政, 享受封邑, 這是李朝統治中的一大特點。 李朝的文學作品基本上是以詩歌為主體, 但傳世之作多身為佛教僧侶的詩人。文以載道、詩句有志。其作品就是「道」與「志」, 即詩與禪的匯合交融, 或者說是詩的禪化, 成為李朝文藝作品的重要特點。 2007-7-10 22:42 回復 220.176.133.* 3樓 黑格爾在《美學》中說到藝術與宗教的關系, 很有啟迪作用。他說:「宗教往往利用藝術, 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 ……於想像。」[ 5 ] (P130) 李朝僧人的「禪詩」, 以藝術的手法表現了「宗教真理」。例如以下幾首「禪詩」, 足以使人有豐富的「想像」。 僧萬行的一首詩(偈) 是南方派的代表作: 身如電影有還無, 萬木春榮秋又枯。 任運感衰無怖畏, 盛衰如露草頭鋪。 覺海禪師的一首詩(偈) 是觀壁派的代表作: 不覺女① 頭白, 報爾作者② 識。 若問佛境界, 龍門遭點額。③ 李朝的幾代君主都曾出家為僧並對佛學頗有研究, 寫有著述。審視李朝留下的詩歌作品, 禪詩佔有很大的比重, 曾影響了李朝一代文壇。如李朝的君主、太後、公主也多信佛並皈依佛門, 也有禪詩傳世。例如太宗李德政(1028~ 1054) , 著有《觀諸禪老參問禪旨》、《追贊毗尼多流支禪師》; 玉嬌公主(1041~1113) 出家為尼, 法號妙因, 著有《生老病死》一詩; 倚蘭太後(?~ 1117) , 著有《色空》一詩。 為了更清楚知道李朝第二代君主李德政的禪詩內容, 現錄於後: 般若真無宗, 人空我亦空。 過現未來佛, 法性本相同。 ——《觀諸禪老參問禪旨》 創自來南國, 問君久習禪。 應開諸佛言, 遠合一心源。 皎皎楞伽月, 芬芬般若蓮。 何時臨面見, 相與話重玄。 ——《追贊毗尼多流支禪師》 由上可知, 李朝的文化藝術受到佛教的影響非常深刻, 但佛教文化雖然很興盛, 然而畢竟是在儒學的深厚基礎上, 才有可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李朝效法宋代尊崇儒學。公元1070 年8月, 李聖宗李日尊下詔在全國修文廟, 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 召集畫家繪制七十二賢像, 四時祭祀。這是越南首次在建立獨立的封建國家之後第一次修建文廟。後來歷代皆尊儒學, 漢文化也就日益處於支配地位。 (五) 實行科舉制度。 中國的科舉考試源於隋火易帝大業二年(606 年) , 以分科取士之法, 代替魏晉以後實行的「九品中正制」。越南統治者從李朝開始意識到儒學思想對建立封建大一統國家的重要性。李聖宗神武二年(1070 年) , 為了適應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的需要, 在全國實行尊儒, 取得重大成就。到了李仁宗太寧四年(1075 年) ,「詔選明經博學及試儒學三場, 黎文盛中選, 進侍帝學[ 6 ]」。從此, 越南開始實行科舉制度。1076 年(英武昭勝元年) 李仁宗在升龍設立國子監, 選文職官員識字者入內習文。1077 年, 試官員以書算刑律; 1086 年成立翰林院, 試全國有文學之才者充翰林院官; 1195 年(李高宗天資嘉瑞十年) , 舉行三教考試。至此, 中國的科舉制度已在李朝奠定基礎。李朝開科取士主要在三代國王(仁宗、英宗、高宗) 時期取得初步成就。例如李仁宗, 在位55 年, 開科僅一次, 取10 人; 李英宗在位38 年, 開科一次, 取士不知; 李高宗在位35 年, 開科一次, 取士20 人。 安南仿中國分級考試, 考試有2 級和4 級。2級分為鄉試(地方州縣考試) 和京師考試(省試)。4 級考試分為: 一是科試(小考) , 在縣舉行, 及格者稱為秀才; 二是鄉試, 在省會舉行,中試者為舉人; 三是會試, 在京師舉行, 及格者稱為貢士; 四是殿試, 會試及格者參加殿試, 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 及格者稱為進士。 李朝時期的考試僅有2 級。直到後黎朝時, 才有4 級考試, 實行3 年一科(3 年一大考)。 科舉制度產生於李朝, 這與李朝私有土地制度的發展和地主階級的興起有關。從李朝起, 國有土地雖然占據支配地位, 但同時私有土地制卻正在全國蔓延, 因凡中試者皆入官位, 賞賜封土。實際上李朝為了本身的經濟收入並為繁榮經濟, 大力鼓勵其發展。 儒家與佛家有一點不同之處就在於: 儒家務實。正如我國朱熹對儒家之所求則是「吾儒萬里皆實[7 ]」。而佛家則務空, 即朱熹所說的:「釋氏萬里皆空[7 ]」。孔孟之道中的「禮法刑政」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所追求的。科舉制度的出現委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發展的歷史之必然。 2007-7-10 22:42 回復 220.176.133.* 4樓 六) 土地制度和稅收制。安南的土地制度基本上有以下幾種形式: 1、土地國有制是李朝實行封建中央集權統治的基礎。全國的土地均由中央王朝來支配, 當時的土地佔有制形式有4 種: 其一, 坊 邑, 即由戰俘或囚犯開墾的庄園, 其產品皆歸王室所有; 其二, 拓刀田, 是由朝廷將一部分土地分封給有功之軍政大臣; 其三, 湯沐邑,乃是王室將部分土地分封給各個公主; 其四,寺田, 是由皇帝特賜給各級僧侶、寺廟的, 其廟產相當龐大。 2、公社土地制。它是農村廣為流行的公有地, 乃是全公社的財產, 國家政權賴以存在的牢固基礎。公社在很多方面尚保留著廣泛的自治權, 公社將土地分給公社成員耕種, 他們有自己的生產工具, 僅向國家繳納部分產品、服一定時期的勞役、兵役並納稅。但公社成員只有土地的使用權, 公社土地的最高所有權屬於皇帝。公社的農民屬於皇帝的臣民,他們是公社的主要生產力。 皇帝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有權將土地和依附於土地上的農民分封給各級官員,受封者被稱為「食封戶」和「食邑戶」。凡食邑戶要向受封者納稅, 有時還要服勞役和兵役。 例如, 李朝的太尉李常傑受封4 千食封戶和1 萬食邑戶; 諸侯李冉再受封1 千5 百食封戶和6 千7 百食邑戶; 太傅劉慶覃受封3 千食封戶和6 千7 百食邑戶。王子和公主受封的戶數更多。 凡有功於李氏的貴族、官員, 皇帝均賜給「拓刀田」, 又稱「斫刀田」。據《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二,《李紀》一記載…「奉曉(即黎奉曉) 愛州冰山鄉人, 少雄勇, …太宗南征為前鋒, 大破虜兵, ……凱還定功。奉曉曰: 『不欲爵賞, 願得立冰山, 遠擲大刀, 驗刀墜官地內, 賜以作業。』從之。奉曉登山一擲, 遠10餘里, 刀墜多糜鄉, 即以賜之。」此即常說的「拓刀田」來源於李太宗的功臣黎奉曉。他要求皇帝允許他站在冰山(清化) 上向下擲刀,刀落之處的土地周圍均歸於他。這反映了因功受封土的情況之一。 李朝分封土地的制度是很普遍的。大片大片的沃土分給貴族、官吏, 他們受封的采 邑, 除了一部分不受中央支配成為私田外, 大部分采邑只有使用權, 也可以讓其子孫享受 采邑權, 但國家也有隨即收回的權力, 所以安南封建社會早期沒有像西歐那樣的世襲領地, 也無世代相傳的貴族領主, 然而有一點,一旦到了一個王朝行將滅亡或到安南封建社會晚期, 也會出現世襲領地, 受個人支配的私有土地, 國王無權問津。 封建主對公社農民的剝削量, 基本上是按習慣勢力分配的。例如, 一等田, 每畝繳一百升; 二等田三畝一百升; 三等田四畝一百升[8 ] (P82) 農民蒙受的剝削, 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而定, 但不管如何變遷, 農民受到的剝削和壓迫, 不能超過其承受能力, 否則社會就會發生農民起義, 統治階級被迫退卻, 減輕 農民的負擔, 從而社會才能向前發展。此外,還有國庫田, 由國家直接管理, 並由戰俘、罪 犯以及部分農奴耕耘。例如, 一等田六百八十升, 二等田四百升, 三等田一百升[8 ] (P82)。由此可知, 國庫田對勞動者的盤剝要比公社田、采邑田都重。不過隨著李朝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土地日益集中在豪紳貴族手中, 尤其是土地的買賣、典當和搶占逐漸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李朝時期, 封建貴族家中常畜養一部分家奴, 供其使用, 或加以買賣。買賣奴婢的現象是李朝封建社會的又一個特點。 李朝立國後, 下詔定稅例, 征課有度。 1010 年12 月, 李公蘊下詔:「赦天下三年租稅, 積年逋欠者, 即除之[ 2 ]。」至1040 年(李太宗乾符有道二年) , 李太宗下詔免半稅;1044 年(李太宗天感聖武元年) , 下詔再免半稅。二帝尚制定官吏收納賦稅的條例, 制止某_些官員貪污舞弊, 危害和有損於國庫收入。李公蘊雖免徵租三年, 但絕不是免徵一切租稅, 而是還徵收其他六種稅例。《欽定越史通鑒綱目》正編卷二載:「癸丑四年(1014 年) , 春二月, 定稅例。一潭池田土、二桑洲錢、三山源產物、四關隘譏察鹼鹽、五蠻獠犀象香料、六山頭材木花果, 定例徵收, 賜王侯公主所管有差。」

閱讀全文

與越南王朝都是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軍葯膏怎麼使用 瀏覽:458
英國菜是什麼特點 瀏覽:486
如何舉報中國聯通寬頻 瀏覽:939
義大利出產的哪些水果 瀏覽:49
俄羅斯為什麼供印度武器 瀏覽:228
越南民警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868
中國人壽有哪些重疾險 瀏覽:647
義大利面做飯怎麼做好吃 瀏覽:728
印度人的肚臍眼為什麼這么大 瀏覽:98
越南人為什麼不能賣生菜 瀏覽:146
dhl到英國郵政多少錢 瀏覽:582
印度買椰子怎麼樣 瀏覽:27
中國旗下的超市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953
從印尼可以帶多少咖啡回國 瀏覽:632
伊朗為什麼要擴張 瀏覽:188
印尼工人一天工資多少錢 瀏覽:67
印度邊界沖突後來怎麼解決的 瀏覽:58
印度三月穿什麼 瀏覽:82
pubg印度服如何進入 瀏覽:993
印度生病死了多少人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