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檳榔是什麼水果哪裡有賣
檳榔——一種生長在樹上的熱帶水果。據說在越南,嚼檳榔是男人們的一種嗜好。在海南的少數民族中,男方到女方家提親,一定要帶上大量的檳榔。所以,檳榔被示為求愛的象徵。
檳榔屬棕櫚科常綠喬木,原產於東印度一帶。其干端直而無橫枝,就像椰子樹一樣。樹幹上有節,羽狀復葉,長在樹頂端,葉子四面排開,遠看臨風招展,恰如鳳尾。有人說,檳榔樹是最有風度的,因為它總是那麼瀟灑飄逸,透露出南國特有的一種風度。所以,人們常常把檳榔樹列為最能代表南國熱帶氣息的風景樹。
檳榔不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最先發現它的吃法的是馬來西亞半島的土著民族,他們將果實切細後,用胡椒葉子包著吃,據說這樣可以幫助消化。古醫書上也說,檳榔能消食祛病,是一味有效的葯材。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檳榔也是我國四大南葯之一。海南省是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入冬是檳榔收獲季節。在主要產區的萬寧、陵水、定安等縣市的街道上,擺滿了賣檳榔的攤點。到海南來的遊客除了領略寶島自然風光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俗人情,「客至敬檳榔」就是其一。
根據當地人介紹和古書記載,海南一帶很早就有檳榔待客的風俗。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旅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南方草木狀》為晉代稻穀撰著,成書於304年,是我國最早植物學專著。宋代《嶺外代答》一書寫道:「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海南人一直把檳榔作為上等禮品,認為「親客來往非檳榔不為禮」。800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可見海南人愛檳榔、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一直被人們傳為佳話,廣為流傳。
今天,萬寧、陵水以及五指山區的黎族同胞,依然把檳榔果作為美好和友誼的象徵。客人登門,主人首先捧出檳榔果招待。即使不會嚼檳榔的人,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備有檳榔果,以敬拜年的貴客親朋。
海南吃檳榔很講究,先把檳榔切成片,然後粉上佐料(用貝殼粉調製成膏狀物)卷上蔞葉,再放進口裡慢嚼,初時味澀,並有綠水,待吐完了綠水,又生丹津,吃後面紅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樣。正如當年蘇東坡即興寫的「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
檳榔還是青年們愛情的象徵。小夥子一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家贈送檳榔果(俗稱放檳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約。舉行婚禮時,檳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給登門賀喜的親朋敬獻檳榔果,以表敬意。
台灣居民,多有吃檳榔的嗜好。「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這支歌在台灣十分流行,也說明台灣人民對檳榔的愛好。在台灣,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在許多場所,人們嘴裡不是含著口香糖,也不是香煙,而是不停地咀嚼著一枚檳榔。
檳榔屬棕櫚科常綠喬木,原產於東印度一帶。其干端直而無橫枝,就像椰子樹一樣。樹幹上有節,羽狀復葉,長在樹頂端,葉子四面排開,遠看臨風招展,恰如鳳尾。有人說,檳榔樹是最有風度的,因為它總是那麼瀟灑飄逸,透露出南國特有的一種風度。所以,人們常常把檳榔樹列為最能代表南國熱帶氣息的風景樹。
檳榔不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最先發現它的吃法的是馬來西亞半島的土著民族,他們將果實切細後,用胡椒葉子包著吃,據說這樣可以幫助消化。古醫書上也說,檳榔能消食祛病,是一味有效的葯材。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因檳榔栽培容易,蟲害少,價格高,所以台灣農民將檳榔視為搖錢樹,稱之為「綠色鑽石」。在檳榔出產淡季,一顆檳榔可賣一斤雞蛋的價錢。
台灣的檳榔主要產地大致分布在屏東、南投、台東、花蓮、嘉義、雲林、彰化等縣,其中南投縣雙冬鄉以出產檳榔而聞名。因此,許多經營檳榔的攤販多打著「雙冬檳榔」的牌子來吸引顧客,以示正宗。
檳榔在台灣,和香煙、茶水一樣,是人們交際必備的食品,而且消費十分驚人,據說有人一天吃檳榔就花掉新台幣上千元(相當於人民幣200多元),創造了全台灣紀錄。
在台灣,賣檳榔的小店遍布街市,小店一般不到10平方米,上掛「阿娟檳榔」、「阿蘭檳榔」之類的招牌,店內坐一妙齡女郎,多穿袒胸露背超短裙,以群徠顧客,人稱「檳榔妹」。特別是在公路邊,賣檳榔的小店一間挨一間,24小時營業,成為公路一景。
檳榔有個外號叫「和事子」。原來台灣民俗中,有結婚送檳榔的習俗,取其「賓郎偕老」之意。也有人在別人吵架、訴訟時,准備講和或已達到談判和解程度的時候,由求和的一方親往對方家中去送檳榔,以表示「冤家和解」的誠意,使宿怨冰釋。可見,在台灣,檳榔的用途早已遠遠超出了其本來的價值,而充分地進入到社會道德領域。
台灣居民對檳榔的吃法極講究。食用前,要先把果實切開,將「老藤葉」與蚵殼灰調成糊狀,然後夾入切開的果實內,即可咀嚼。還有一種吃法是,將檳榔與甘亓、特製的石灰等配料一起嚼食,吃起來也很有味道。據說在嗜食檳榔成風的台灣客家農村,一個能敬檳榔侍奉公婆的媳婦,往往會受到左鄰右舍和全家人的尊敬和疼愛。
台灣把嗜食檳榔的人稱作紅唇族,這是因為嚼過檳榔後,口唇鮮紅,就像塗了口紅一般。但常嚼檳榔,牙齒會成棕黑色,十分難看。現代醫學發現,吃檳榔容易患口腔癌。據台灣「衛生署」的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十大癌症中,口腔癌的死亡率和發生率名列第七位,口腔癌病例的死亡數增加速度是癌症總死亡數增加速度的兩倍,這個數字與嚼食檳榔有很大關系。孕婦過多嚼食檳榔,有可能造成流產。
檳榔嚼過後,將殘渣吐在地上,紅跡斑斑,如同血漬,影響公共衛生。在台灣的城市鄉村,常常可以在路上見到人們吃過檳榔後吐出的一灘灘紅汁,很不雅觀。
隨著社會文明進步,人們把嗜食檳榔視作比抽煙更壞的不良習慣。盡管如此,如同抽煙一樣,嚼食檳榔一旦上癮很難戒掉,一天不食檳榔,就會感到精神萎糜,四肢乏力,不思茶飯。所以有人說戒煙容易,戒檳榔難。
據不完全統計,台灣2200萬人口中有300萬人嚼食檳榔,平均每8有中就有1人吃檳榔。過去食檳榔者多為從事體力勞動的中壯年人,現在這種狀況有所改變,食檳榔已向各階層蔓延,且紅唇族趨於年輕化。這種現象引起了們的關注,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在一次會議的發言中說:「我在路上看到年輕人吃檳榔,會像規勸自己的孩子一樣的規勸他們,使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了解生命的可貴。」
由於嚼食檳榔不健康、不衛生、不高雅,有關部門作出規定,禁止在公共場所咀嚼檳榔。在台灣所有的農作物里,檳榔最特殊、最具爭議。台灣當局對種植檳榔的態度是「三不」政策,「不禁止、不鼓勵、不提倡」。但是農民在高額利潤的趨使下,仍大面積種植。1983年台灣檳榔種植面積為5000多公頃,目前已超過4.4萬公頃,年產量高達13萬噸,已有超過稻米與甘蔗,成為台灣第一大農產品的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台灣檳榔攤販高達50萬,依賴檳榔業維生的的相關人口近500萬。
樓主想買檳榔吃?你住哪裡?各地方賣的地方不一樣,現在
原產台灣地區的菠蘿、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消費者可購買到既新鮮又實惠的台灣水果,但是在上海,福建等沿海成市進關,在運到內地,你可上網查詢當地水果行情.
2. 一棵檳榔樹一年結多少斤果
一般情況下每株檳榔的產量為10-15公斤。
每畝可種植100株,畝產量大約為1000-1500公斤左右,如果是精細管理,一顆檳榔樹的產量可高達25-30公斤的鮮貨。
3. 日本檳榔是進口最大的國嗎
日本檳榔不是進口最大的國。檳榔果進口國家總共有7個,分別是:印度、印尼、緬甸、越南、台灣、馬來西亞、泰國;檳榔,允許進口國家只有這幾個,大家一定從可以進口的國家去找貨源哦,否則不能進口的話,
是白費精力。日本也吃檳榔,但是不是進口最大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