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美援越高炮部隊有多少只,
從1965年8月至1969年3月空軍高炮部隊先後有8批7個師轄26個團零8個獨立營及配屬的9個探照燈營、14個雷達連赴越輪戰。
2. 為什麼一說越南戰爭就好象很殘酷!
不是好像很殘酷,而是十分殘酷。經過「文革」後的中國軍隊戰鬥力明顯下降,而越南卻一直在戰爭中走來,經驗豐富。中國人海戰術雖然奏效,但損失慘重。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尤其是2月17、18日 兩天傷亡達4000人,令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教訓 深刻。
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我軍犧牲233人,其中主攻部隊156人,助攻部隊77人。 7.12大戰,我軍共發射85毫米以上炮彈6.8萬發,其中僅130毫米火箭彈達1.8萬發 ,152毫米炮彈1.2萬發。
1985年我邊防某連在7天的防禦作戰中消耗手榴彈6000枚,子彈3.6萬發,擊斃越軍40多人。
後勤部門後補充其手榴彈8000枚,子彈4萬發。被俘越軍稱其進攻部隊 每人配手榴彈2枚,子彈150發。
老山前線,我軍平均每一個戰士需要14個後勤人員進行保障。後勤部門僅在一個 倉庫內便儲存了47萬枚手榴彈。每門152毫米炮按3個基數彈葯保障。
1985年以後,由於使用直升機,我軍重傷員從前線後送至師野戰醫院只需1個多小 時,傷員死亡率下降到8%。 老山前線,我軍共犧牲939人,支前民工犧牲64人。
擊斃敵人42000多人,擊傷10000多 人,俘虜2000多人。這個數字主要是我軍與越南正規軍的交戰結果,包括成建制 消滅越軍第6師和第13師以及第25師,成建制消滅包括其"英雄團"再內的十三個團 隊。以及重創其316A師等多支部隊,其地方民兵與正規部隊與我軍的交戰記錄還
沒算在內。敵被俘傷兵不治而死的數據也沒算在內。單從戰果統計看,這個數字 還是比較准確的。此外,據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的數據,越南在此 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5萬人,因此可以推算,越南在79年戰爭中的傷亡,絕對在10萬 以上。
3. 越戰期間越軍用什麼武器打下美帝1000多架飛機
戰斗機、各種高射炮、防空導彈、機槍、火箭彈、以及地面設置的炸彈,越戰期間美軍大量使用機降,越南叢林密布導致機降可選擇的著陸點相對固定,周邊又便於隱藏,所以地面炸彈和步兵輕武器有收獲不少戰果;另外北越軍隊裝備的蘇式戰機對美軍戰機也造成了不小損失,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軍所用的F4鬼怪式戰機設計理念上的問題導致,導致其成為美軍在越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一型固定翼飛機。
4. 越南戰爭老山
老山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船頭以西,中越邊境口岸船頭鎮西南五公里處的中越邊界騎線點上,橫亘於中越邊境12號至13號界樁之間最高點。
激烈、殘酷、血腥的老山收復戰斗
一、殘酷血腥的「4.28」老山收復戰
1984年4月20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和炮兵部隊的12個炮兵連及4個坦克連,奉命進入老山反擊戰的前沿陣地。257門各種火炮布防在以船頭為中心的炮兵陣地,備足三個彈葯基數,全程覆蓋越軍田蓬、馬林、楊萬船頭、都龍、金平平面工事、炮兵陣地、指揮所和越軍倉庫等414個目標。
1、一營穿插失敗,傷亡慘重
1984年4月27日,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1營,奉命秘密從越軍佔領區穿插到老山背後,攻佔1072高地,斷敵退路,阻敵增援的任務。晚7時,全營700多名官兵冒雨離開營地,向懸崖峭壁,萬丈深淵,荊棘叢生的老山進發。從地圖上看,這段距離一小時足夠了。實際上的距離,多十倍也不止。尖兵部隊先用刀割開竹、荊棘,再擠過去,等一行六七百人都過去時,這條擠出來的路就成了兩米寬的泥漿溝,溝里是尖角石、竹根簽。前面的人兩手全是血,後面的人不知有多少膠鞋底被扎穿,有的連鞋子被泥漿拔掉,只好光腳走。戰士們負荷超重。進入森林後,林中朽木到處發光,還有瑩火蟲一飄一飄的,與戰士們鋼盔上供明辨隊伍的磷光粉相混雜,許多人眼睛不行了,不僅沒跟上前面的人,相反被朽木與螢火蟲引錯了方向。途中有的人昏倒,有的抓不住藤條滾落下去,種種原因,使部隊出現掉隊現象,一個人脫節,後面的一大節的就不知前面隊伍去向,不能前進又不能後退,部隊已經深入敵後,不能喊叫更不能鳴槍,天已快亮了,發現全營大部沒上來,走在前面兩個排的部隊也走到與1072高地隔一條深溝的山樑上,偏離了方向,此時,我軍預定的炮轟時間又馬上到了,官兵的心情都有些慌亂。部隊剛返回下溝,1072敵警戒陣地的敵人被驚醒,首先發現攀竹而下的我們,集中火力射擊。我們只好迎著敵人的槍聲猛上!越軍的炮火對我穿插路線進行猛烈轟擊了,緊接著,我軍的炮火對穿插路線上各高地也進行轟擊。到後來,是雙方的炮火在所有地段和高地輪番轟擊。整條穿插路線和諸高地轉眼間變成了光與火的世界。陣地上到處都是彈片撕破空氣的尖叫聲,到處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這令人膽寒的爆炸聲中,滿山遍野的原始次生林和高大的毛竹在空中就將各種彈葯引爆,這大大提高了彈片在空中的覆蓋面和殺傷范圍。敵我雙方的士兵在這排山倒海般的呼嘯聲中一片一片地倒下去……。「槍林彈雨」,「血流成河」,這個概念,似乎所有人所熟知的,書籍上有、課本上有、言語中有,但大多是順口說說,或在電影院里看看而已。但在4月28日老山戰場一營的穿插路線上,不說沖鋒陷陣犧牲的戰士,就舉捐軀的指揮員,這個抽象概念就會得到真實而准確的詮釋:
7時40分:步兵一連吳指導員被炮轟引發的地雷炸傷頭部,肋骨被炸斷四根,重傷倒在了陣地上;跟隨一連的頓副營長也被炸成重傷;一連副連長遭敵重機槍射擊,中彈陣亡。
7時50分:二連叢副連長帶領突擊排向48號高地發起沖鋒,遭敵重機槍射擊中彈陣亡;二連王連長在指揮戰斗中遭敵炮火襲擊,重傷陣亡;二連高指導員遭敵炮火襲擊,被彈皮削斷左腿,重傷倒地。
7時55分:機槍一連陳連長與陳指導員在指揮作戰時雙雙中彈,幾乎同時陣亡;三連副連長在率隊攻擊中中彈陣亡;隨三連指揮作戰的張副營長遭敵炮火襲擊被炸成重傷,倒在了陣地上……
戰鬥打響不到兩個小時,穿插路線的各個高地上已到處是傷兵和屍體。樹枝上、竹林里、草堆中、灌木叢中到處是橫飛的血肉和斷肢殘臂。有的屍體被彈片削去頭顱,頭斷之處在咕嘟咕嘟地冒著血泡;有的屍體被炸成幾截,五臟六腑被高掛在枝頭上,慘不忍睹,陣地上那嗆人的火葯味、刺鼻的屍體焦糊味、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相互交織到一起,殘酷、血腥、恐怖籠罩著戰場。雙方炮轟之後,一營位於48號陣地南側指揮所還有60人的營預備隊向1072高地運動;步兵三連建制被炮火打亂,鄭連長帶領20多個戰士在向1072高地推進;步兵二連陣地指揮員幾乎全部傷亡,剩下的戰士群龍無首,失去組織;胡連長率領步兵一連17名戰士在攻擊1072高地的殘敵。一營穿插失敗,遭炮火覆蓋,建制被打散,傷亡慘重,戰鬥力已是基本喪失。
2、炮兵全程覆蓋老山越軍陣地,我軍主攻部隊全面收復老山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我軍進入部署的前沿陣地。二十八日五點五十六分,我軍一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布防在以船頭為中心的猛硐、芭蕉坪、交趾城等地炮兵部隊的官兵們發言了,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火箭炮、加榴炮等257門各種火炮的巨響匯成了一氣,飛往老山,覆蓋了老山及其老山越方的田蓬、馬林、楊萬船頭、都龍、金平當面之敵工事,炮兵陣地、指揮所,駐兵點倉庫等414個目標,頓時老山方向紅了半邊天。我軍老山主攻團和步兵官兵已經全副武裝等候進攻命令。我軍三次炮擊之後,越軍表面陣地的有生力量幾乎殆盡,六點三十分,步兵沖鋒的信號彈又起來了,滿眼的銷煙和烈火,滿耳的槍聲爆炸聲,人們都低著頭一個勁的往上沖,沒有人猶豫更沒有人說話,幹部在前,士兵緊緊地跟在後邊。前邊猛然傳來一片炸響,離得近極了,那是工兵在用火箭掃雷開路,來不及的用刀砍,用身子滾雷。老山上邊不光地雷,還有塗著毒葯的竹簽鋼釘;頭頂上敵人的火力向下雨似地往下澆,不斷有人倒下;倒下的就倒下了,誰也沒有多想,根本沒有意識這就是犧牲,這就是真切的死亡;火光映著紅土地也反射著淌了一地的鮮血,我的視線開始模糊,滿眼的紅色,分不清哪是大地哪是天空,被炮彈擊中的戰士的鮮血濺到戰友臉上糊住了眼睛,依然猛向敵人掃射。一路上過的大部分都是雷場,好些戰友就躺在那了,部隊傷亡已經很大了,幾次沖鋒都沒得手,主攻連各班排幾乎減員三分之二以上,敵人的陣地太隱蔽了,到處都是他們的火力點,壓得我軍無法向前推進。炮兵支援了,一陣猛烈地炮轟之後,壓住了敵人的火力。步兵第三營從「老山主攻團」的左翼展開猛烈攻擊。八連向54號高地發起進攻,九連幾乎壓制了50號高地的敵方火力。我軍總攻開始了,總攻部隊配合主攻部隊全面向老山頂峰推進,直插敵軍心臟,各種火器將積蓄的怒火射向敵陣,一排排手榴彈劃過一條弧線砸向敵陣,揚起的煙塵在敵人的陣地前布起一道煙幕,到處都是越軍屍體,經過5小時20分的激烈戰斗,我軍攻下老山主峰。擊斃、擊傷越軍900餘人,摧毀敵火炮30餘門、軍車20輛。我軍犧牲官兵233人。
二、「6.12」越軍反攻老山之戰
1984年6月12,越軍偷襲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陣地,守衛該陣地的二連幾乎全部陣亡,隨後上去查看情況的我數名士兵也被越軍打死,天亮後我一個排45人上去,又幾乎全數盡墨。後來一個火箭炮齊射,我步兵才重新奪回陣地。隨後越軍出動500~600人沖擊,結果被我炮兵牢牢地封鎖住,死傷慘重。6月19日,越北二軍區又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我松毛嶺防禦陣地發動大規模攻擊,企圖從我老山防禦線的東線打開口子向老山主峰進攻。最終在我軍的頑強抗擊下越軍又遭到慘敗。
三、殘酷血腥的老山7.28反擊戰斗
越軍6·12反攻老山之戰慘敗後,又組織了六個團的兵力伺機反攻老山。7月5日,我軍工兵部隊用火箭佈雷車向我防禦陣地前沿拋射了30多萬顆大小地雷,形成了東西長7公里、縱深寬500米的地雷區。我炮兵部隊徵用地方車輛近800台,晝夜不停地從內地彈葯庫將大量的炮彈運到每個炮兵陣地。每門炮的彈葯基數超過常規0.75的4倍以上,使用了先進的炮兵雷達監測系統,只要越軍的大口徑炮彈一發射,3秒鍾內計算機就能准確的標繪出越軍的炮兵陣地所在地和炮的種類,這對准確摧毀越軍的炮兵陣起到重大作用。7月11日晚,我軍情報偵察得知越軍已開始向我防禦前沿運動,我軍指揮部命令:炮兵第四師和炮兵320團,以130加榴炮(大口徑遠程炮,射程30公里)、122加榴炮向越軍後方供給基地、炮兵陣地、後續部隊、保障部隊等可能集結或屯留的地區及敵清水口附近地域進行10分鍾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三個小口徑炮兵營,對我防禦前沿三公里地段內進行10分鍾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再用大口徑火炮射擊。
1、越軍偷襲老山168高地,守備連官兵陣亡陣地失守
2、數百門炮火顯神威,老山越軍屍橫遍野
戰場上越軍屍體太多,我方通知越軍50人以下,打紅十字旗,不準帶武器來收屍,他們來了七八十人,不打旗,還架著高射機槍。我炮兵炮轟歡迎,自然有來無回。越軍不來收屍了,防化團只得用火焰噴射器焚之,讓這些冤死陰魂升天。
5. 越戰時動用坦克了嗎
美國有 M551,M24 ,M41,M48,M60
北越有 T34-85,T54/55, PT-76,59式,63式,
M551輕型坦克
該坦克亦稱謝里登(Sheridan),是60年代初研製,1962年底製成首批樣車並於1963年初交付部隊試驗,到1967年才部分裝備了美國裝甲騎兵(偵察)營。1966~1970年,美國總計生產該坦克達1700輛,主要供裝甲兵偵察部隊和空降師使用,同時也在聯合兵種作戰時為主戰坦克不能展開的地區提供火力支援。1968~1969年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使用該坦克64輛.
主炮是M81式152mm火炮,可以發射炮射導彈。
乘員4人
戰斗全重15830kg
凈重13589kg
單位功率13.9kW/t
單位壓力48.1kPa
車長6.299m
車寬2.819m
車高
至炮塔頂2.272m
全高2.946m
車底距地高0.480m
履帶寬444mm
履帶中心距2.348m
履帶著地長3.660m
最大速度
公路70km/h
水上5.8km/h
燃料儲備598L
公路最大行程600km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7.62mm/M73/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12.7mm/M2HB/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20發
導彈10枚
並列機槍彈3080發
高射機槍彈1000發
M-21輕型坦克
美國通用汽車卡迪拉克汽車分公司於1943年3月開始研製M24輕型坦克,當年10月制出首輛樣車—T24坦克。1944年4月試生產了24輛以後,該坦克被正式命名為M24「霞飛」輕型坦克。到1945年6月,一共生產了4070輛M24輕型坦克。該坦克參加了朝鮮戰爭,印巴沖突等。少量參加越南戰爭。
戰斗全重18.37噸
車長5.486米
車寬2.95米
車高2.46米
乘員5人
火力裝備75毫米GunM6;2x.30caliberMGM1919;1x12.7毫米M2MG
火炮75毫米炮1門(備彈48發)
最大射程3820米
炮彈種類M61或M72APC炮彈
機槍7.62毫米機槍1挺(備彈4125發)
12.7毫米機槍1挺(備彈440發)
彈葯75毫米:48發;7.62毫米:3750發;12.7毫米:440發
裝甲12.7-38毫米
引擎2x44T24V8
發動機2x凱迪拉克系列44T24
300/220匹(千220/164千瓦)
懸掛系統扭力棒
平地時速56千米/小時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n.a.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40/n.a.公里
馬力/重量匹/噸
行動距離161公里
爬坡度31度
通過垂直牆高0.91米
越壕寬2.44米
涉水深1.02米
M41輕型坦克
該坦克是美國在第二次大戰後不久研製、1951年投產、1953年列入美軍裝備的輕型坦克,又稱頭犬(Bulldog)。它主要用於裝甲師偵察營和空降部隊,遂行偵察、巡邏、空降以及同敵方輕型坦克和裝甲車輛作戰等任務。該坦克由M24輕型坦克改進而成,加強了火力,重新設計了炮塔、防盾、彈葯貯存、雙向穩定器及火控系統,並提高了機動性,但防護仍然較弱。後來,美軍中的M41輕型坦克雖被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取代,但它仍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裝備,總產量約5500輛。
乘員 4人
戰斗全重23495kg
凈重 18457kg
單位功率 15.6kW
單位壓力 70.63kPa
車長(炮向前) 8.212m
車體長 5。819
車寬 3.198m
車高
至指揮塔 2.726m
至機槍 3.075m
車底距地高 0.450m
履帶著地長 3.251m
履帶寬 533mm
履帶中心距 2.602m
公路最大速度 72km/h
燃料儲備 530L
公路最大行程 161km
涉水深 1.016m
浮渡能力 無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攀垂直牆高 0.711m
越壕寬 1.828m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 76mm/M32/坦克炮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 7.62mm/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M2HB/機�槍/1挺
彈葯基數
主炮彈 M41為57發;M41A1、M41A2、M41A3為65發
並列機槍彈 5000發
高射機槍彈 2175發
M48中型坦克
1953年列入美軍裝備,總生產量為11730輛,除美國外,使用該坦克的還有希臘等國。該坦克參加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車體和炮塔為鑄造的。火控系統包括機電式彈道計算機、體視式光學測距儀等。發動機為風冷汽油機。它有5種改進型:M48A1(增加履帶張緊輪,加大駕駛艙等)、M48A2(改用燃料噴射式汽油機,增高發動機室頂甲板,加大油箱等)、M48A2C(採用合像式光學測跑儀等 )、M48A3(採用M60主戰坦克的柴油機等)、M48A4(改用M60的炮塔和火炮,僅有樣車)、M48A5(採用M60的火炮和柴油機,性能達到了M60的水平,克服了以前火力不足、汽油機容易著火等缺點)。
戰斗全重 48.9t
乘員 4人
車長 6.9m
車寬 3.63m
車高(至炮塔頂頂) 3.28m
主要武器 105mm線膛炮
輔助武器 1挺7.62mm機槍
彈葯基數 105mm:54發
7.62mm:10000發
夜間觀瞄儀器 紅外
發動機功率 560kW
最大速度 48km/h
最大行程 494km
裝甲防護 均質鋼裝甲
M60主戰坦克(美國)
1960年列入美軍裝備,總生產量達1.5萬多輛。除美國使用外,還出售給奧地利等國。它由M48A2發展而成,車體和炮塔均為整體鑄造。火控系統包括機械式彈道計算機、合像式光學測距儀、主動紅外夜視瞄準鏡等。動力裝置為風冷渦輪增壓柴油機,配用液力機械傳動裝置。它有三種改進型:M60A1(炮塔前部尖,採用火炮雙向穩定器、模擬式彈道計算機,安裝深水涉渡裝置等)、M60A2(安裝152mm兩用炮,配用常規炮彈和橡樹棍反坦克導彈)、M60A3(以M60A1為基礎改進的,採用全固態電子模擬式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微光被動夜視瞄準鏡,安裝煙幕彈發射器等)。M60、M60A1分別參加了越南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
M60A3主要戰術技術性能
戰斗全重 52t
乘 員 4人
車長(炮向前) 3.630m
車寬 3.630m
車高 2.650m
主要武器 105mm線膛炮
輔助武器 1挺7.62mm機槍
1挺12.7mm機槍
彈葯基數 105mm:63發
7.62mm:5950發
12.7mm:900發
火控系統 擾動式
發動機功率 560kW
最大速度 48km/h
最大行程 448km
裝甲防護 均質鋼裝甲
6. 越戰中美越各有什麼型號的牽引炮,具體數據,能有圖片更好,
越南戰爭中,美軍的牽引式火炮主要是:M102式105毫米牽引榴彈炮(該炮於1961年開始研製,1963年12月定型。1965年12月完成首批生產,1966年初在越南戰場上首次使用)。
北越方面使用的牽引式火炮則主要是:蘇制M-30式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該炮1940年開始正式定型生產,生產廠家主要有高爾基市的第92廠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第9廠。由於M-30火炮性能優異,生產從1940年一直持續到1955年,總產量為19266門。二戰結束後,M-30榴彈炮也被作為軍援物資流入世界各地,除了東歐國家和朝鮮、蒙古等國外,M-30還被提供給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在中東戰爭中這些火炮都有使用。另一個大量使用M-30榴彈炮的國家就是中國,之後中國部分炮兵部隊援越抗美,M-30隨之走出國門。一部分M-30也裝備了北越的炮兵部隊)。
另外,還有一種美軍、(北)越都在使用的牽引式火炮,那就是——美製M2A1型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M2A1又稱M101,二戰時期是美國師級裝備,口徑105毫米,最大射程達11公里,越軍使用的均為繳獲)。
7. 中國越戰使用的裝備
人的因素第一,裝備是第二
我同網友們相處這么久了,大家對中越戰爭很感興趣,提出了很多凝難問題,也提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問題,也有很多無法讓人理解的問題。因此,網上有爭論的,有贊揚的。這也是好事,有爭論才有進步。
對於網友們提出有關中越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問題,說真的。我們是最前線的部隊。所使用的武器也不同如其他部隊的,因此,每一個戰士只掌握自己手中武器。有的說中越戰爭中使用了飛機、還有什麼高科技武器、化學武器等等。但從我的記憶中應該沒有使用上述武器的。我要寫的就是我們當時所使用的裝備,有不對之處,請各位老兵指教。
我們師當時參戰,採取的也是三三制,在戰斗前才按部隊作戰編制齊裝滿員,有些裝備也是在戰前一二個月內才換裝和裝備到位的。我師的任務是遠距的穿插,所有裝備以輕為准,那些重武器都是後面才進越南的。我只有介紹一下所在營的裝備情況,供大家研究:
一是單位裝備情況:步槍、沖鋒槍、手槍、班用機槍、重機槍(77式),40火箭筒、60炮、82迫擊炮、82無座力炮,騾馬、通信中的有關裝備,手提式廣播,挖工事用的工具,以戰斗小組或班為單位用的鋁鍋。
二是個人裝備情況:幹部穿一套(4個袋)軍裝,戰士穿一套(2個袋)軍裝;水壺、挎包、急救包、防毒面具、雨布、一件衛生衣上衣、一個背囊(干糧9塊,消毒片1並,抽煙的有煙),手榴彈(只限戰士)。
三是當時越南打仗時,越軍在宣傳中大叫:「打穿4個袋的幹部,不打穿2個袋的戰士;打拿手槍的幹部,不打拿長槍的戰士。」到後來,幹部戰士都是一樣了,幹部也只能自己的人才能認識了,大家都是與戰士一道。
四是有關網友說中越戰爭使用了飛機,我是沒有發現,如果真是使用飛機,那就傷亡更慘了,如果說使用了化學武器,那就後果更不可想像了。因此,我所經歷的戰爭時間里,沒有發現上述的情況。
五是關於後勤保障,在戰鬥打響後,都是自己保障,到後來團里騾馬分隊拉了點物質到陣地,就開始斷糧,好就好在戰斗不多,彈葯損耗不大。到二月二十六日部隊才離開陣地,下午到達班俊,見到了汽車。後勤保障才得到正常供應,所以,第一階段完全是傳統的戰法、歷史的保障法,利用騾馬、民工保障部隊的戰斗
8. 越南戰爭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占據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雙方都退回到實際控制線內,不存在「侵略佔領越南領土」的情形。但是該次戰爭並沒有使中越邊境恢復到和平態勢。中國軍隊在撤軍後,越南軍隊重新回到邊界線上,中越邊境的沖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期間兩國還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邊境戰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役)。戰後中國軍方總結了戰爭帶來的經驗教訓,開始了大規模的軍隊現代化建設。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後果
戰爭的後果仍在持續,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陸軍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1980年代,在雙方的邊界上仍有小的沖突,並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雙方關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這場戰爭還造成在越的華裔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從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
9. 越南戰爭
在越南戰爭中,越南軍隊裝備的迫擊炮主要有M40式50毫米迫擊炮和M37式82毫米迫擊炮等。但最適用於越南戰場、使用量最大的是M40式迫擊炮。
10. 越南戰爭中美軍損失多少坦克裝甲車
悍馬吉普車37輛(俄國炸35輛,中國炸2輛)
運兵車43輛(全被俄國地雷和c4炸傷)
物資車58輛(中國奪下44輛,越共奪下14輛)
坦克79輛(均被俄國中型導彈擊傷)
自復式火箭炮12輛(被中俄聯軍用手榴彈和c4奪得)
加榴炮21輛(越南人民奪得)
飛機33架(俄國打下21架,中國打下10架,越共打下2架)
軍艦0艘
航母0兮
車輪炮128門(越南人民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