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烏賊怎麼釣
烏賊又名墨魚、魷魚或墨斗魚。我國沿海,北有金烏賊和無針烏賊,南有槍烏賊等。
釣烏賊盛行於北方濱海城市,南方則僅見於海島。釣烏賊一般在夏末秋初季節進行,這時烏賊頻頻出現於近岸淺水地帶,在峭壁下成群聚集。釣烏賊均使用錨鉤,這是由3枚長柄的魚鉤組成錨形後焊接而成的。烏賊為肉食性,主食甲殼類和蝦類,也食幼魚。早、晚在上層水域活動,白天下沉到海底。產卵後的烏賊徘徊在近岸淺海,但一般不出現在灘頭淺水和泥沙質的渾水海區,在半泥沙、半礫石的清澈水區出現較多。由於蝦類早晚出現在表層,這給烏賊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釣烏賊多在白天進行。釣點多選在水草較多的島礁和岩涯,釣者用竿或手提線將錨鉤垂入水草叢中,不斷地上下提拉,引逗烏賊咬鉤。烏賊有趨光的習性,除可用剛死不久的海蝦作餌外,還可用煙錫紙包裹魚鉤,魚鉤在上下運動的過程中錫紙能不斷地折射和反射光線,誘魚上鉤。必須提及的是烏賊的咬鉤很奇特,它不像魚類有明顯的咬鉤訊號,唯一的手感是鉤在上提的過程中會有一種突然的重墜感和拉扯的感覺,此時應及時鬆弛一下釣線。因為烏賊在游動中咬鉤,身子懸浮,但並非將鉤餌吞入口中,而是用眾多的觸腕緊緊將餌抱住。重墜感來得突然是「魚」身的重量和水的阻力。「拉扯」是烏賊感覺到餌被提而收縮觸腕產生的。松線的目的,是要烏賊將餌抱得更緊些。當烏賊咬鉤後,有的釣者性急,便將它提離出水,結果是烏賊被提到水面時,因抱餌不緊脫鉤而去,只能看到烏賊脫鉤時留下的一團墨汁。
錫紙作釣餌的包裝方法很多,既可分別裹住3個鉤尖,也可將全鉤包沒,但必須注意的是錫紙應該是球狀而不是片狀的紙條。有時候,在用蝦磯釣和岸釣時,也能遇到烏賊。但此時烏賊的咬鉤訊號就與魚類的咬鉤很相似。烏賊游速不快,游動時以周邊的狹鰭作波狀振動來推動身體前進。遇餌時,觸腕便抱緊釣餌,隨著身體的前進而扯動釣線,當感覺到釣線不易扯動而又不願丟棄到口的美食時,身子會向後退縮,牽動釣竿向下壓。竿釣烏賊不必揚竿,收線即可達到目的,但將烏賊釣到水面時,為防止烏賊棄餌逃走,最好配合使用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