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怎麼評價孫權

越南怎麼評價孫權

發布時間:2023-03-27 20:58:08

A. 關於孫權的評價。字數多多益善。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西元229-252年在位。據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後裔。幼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猛敬輪孫策英年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他仁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了父兄基業。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在開展軍事、外交活動和擴大地盤的同時,孫權注重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大約在建安七八年個即開始推行屯田。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須種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區分布很廣,屯田的軍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稿爛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東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 較先進。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陸遜以所在少谷,上表請令諸將增廣農田一拓開屯田只孫權回報說:「甚善,今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雖未及古人,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孫權同意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親自耕田,鼓勵將吏屯墾。 孫權也注意興修水利,他於黃龍二年(公元230年)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又於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作堂邑塗塘(即今江蘇六合縣互梁堰),此外,還開鑿了幾條運河,這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盡除荊州民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黃武五枝信年(公元226年),下令說:「軍興日久上民離農畔,父子夫婦只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人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其後,於黃龍三年(公元231年)正月下詔:「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並不要再征租賦,又於赤烏三年(公元240年)正月下令禁止「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以保證春耕正常進行。編輯本段對航海事業的經略和認識孫權為擴大勢力,曾於黃龍二年(公元230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吳軍勢力達到了夷州(即台灣島),揭開了大陸與台灣交往的歷史序幕,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外交關系。 吳赤烏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獻樂人及方物。范旃大將范尋為扶南王時(245~251),孫權派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諸國。「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兩人歸國後,朱應撰《扶南異物志》,康泰撰《吳時外國傳》,這是研究東吳與外國交往的重要資料,可惜二書均已遺佚,僅在《水經注》、《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通典》、《太平御覽》、《文選注》等書中殘存一些片斷引文。 在吳韋昭的《吳鼓吹曲·章洪德》中,對當時東吳和南海諸國的來往有如下描述: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海南諸國,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遠者二三萬里,其西與西域諸國接壤。東吳時代,南海諸國和東吳的海上貿易絡繹不絕,東吳的船隻「弘舸連舳,巨艦接艫,飛雲蓋海,制非常模,疊華樓而島跱,時彷彿於方壺。」各國商船往返兩地,可以說是東吳航海獲利最大之處。據萬震《南州異物志》上記載,當時在南海上還有波斯(伊朗)、天竺(印度)大海船遠來貿易,而在吳「黃武五年[應為嘉禾三年至六年(公元234-237年)],有大秦(古羅馬)賈人秦論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方土謠俗,論具以事對。時諸葛恪討丹陽,獲黝、歙短人,論見之曰:『大秦希見此人』。權以男女各十人,差使會稽劉咸送論。咸於道物故,論乃徑還本國」。孫權既然能派遣使者送秦論回國,則表明東吳也有能力到達大秦,而且康泰《吳時外國傳》也記「從加那調州,乘大海船,張七帆,時風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國也。」大秦是位於歐洲地中海的古老帝國,可見孫吳的泛海遠航已影響到歐洲。三國之世,東吳海軍南至南海諸國、北達遼東朝鮮、揚威亞歐、享譽海內外。編輯本段對台灣的經略和認識根據可靠記載,到了三國時代,台灣明確稱為夷洲。三國時的吳國立國於江南,領域包有會稽及東南濱海地帶,和海外的關系極為密切,造船事業與海上交通的發達都超過了前代,所以孫吳政權對於海上經營頗為注意。據《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黃龍二年(230年)春正月,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渡海去求夷洲及亶洲。由於亶洲絕遠,沒法到達,只到了夷洲,並俘數千人而還。此役是大陸王朝開始經略台灣的一件大事。又《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記載,此役歷時「經年」,士卒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由於上萬甲士到達夷洲,而且停留將及一年,自然增加了吳人對夷洲的知識。 夷洲所以能確定為台灣,有賴於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所作《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卷780所引)關於夷洲的記述。《臨海水土志》記載說:「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吳國臨海郡的地域,大約北起今浙江寧海、天台,南迄福建閩江入海口以北沿海一帶,所謂夷洲「去郡二千里」,這與台灣的方位正相符合。至於夷洲的氣候、地形、山夷等,也皆與台灣相同。《臨海水土志》又記述夷洲物產及山夷居住、飲食、嫁娶、穿耳、鑿齒、獵首等習俗,所述情形都可以在明清時人關於台灣的著述里找到對證。只是《臨海水土志》說到山頂有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時代的台灣已無跡可尋,大概是由於時代久遠不存了。又說到山夷處於石器時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頭、刀斧等,這種情形在明清時代的台灣也不見了,這是由於台灣番族已脫離了石器時代。 沈瑩於吳主孫皓在位期間(164—280年)撰成《臨海水土志》,記載夷洲具體翔實,有如親歷目睹,學者們推測沈瑩可能參與黃龍二年夷洲之役,至少也應是接觸過夷洲之役歸來將士。由於《臨海水土志》所提供的記述,絕大多數學者都以為夷洲確是台灣,今日已成為定論。編輯本段經略遼東歷史意義孫權通遼東一事,歷來為史家所詬病。裴松之認為「此役也,非惟暗塞,實為無道」,表現了孫權的「愎諫」和「昏虐」。後世學者也往往以「剛愎自用」評論此事。近年來肯定孫權歷史功績的文章多起來了,但對於此事亦多避而不論。但是,如欲更全面地評價孫權,這樁歷史公案似不能迴避。 孫權對遼東的經略,使當時東吳政權蒙受到一些損失,付出了代價,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時也曾蒙受損失一樣,但是,它對於歷史的發展,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是開辟了江左直通東北地區的海上交通。在孫吳以前,北部沿海的航線已經分段開通,先秦秦漢時期已先後開通了由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的航道,由江浙沿海至山東半島的航道。但是,由於東漢時期江左地區經濟文化還比較落後,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治中心和大都會,因此這條航道的來往並不頻繁,而且還沒有開通從江左直達遼東半島的航路。孫吳立國江左後,這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以建業為代表的大都會,因此有了進一步開通北部航海運輸的需求。孫權頻繁通使遼東,使江左與遼東地區的直通航線得以開通。這條航道,如胡三省所說:「自建康出大江至於海,轉料角至登州大洋;東北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淤島、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至馬石山東之都里鎮」(《通鑒》卷96)。具體來說這條航線是:從建康(今南京)沿長江東下,在長江口北端海門附近之料角轉向北行駛,傍黃海海岸北行,繞過山東半島東端的成山角,再進入登州大洋,即威海、煙台北部海域,再沿廟島列島北上,經大謝島(即長島)、烏湖島(即北城隍島)等,渡渤海海峽到達遼東半島南端的都里鎮。都里鎮即馬石津,亦即三國時期的沓津(或稱沓、沓渚),即今遼寧旅順附近。沓津在三國時期已發展為孫吳與遼東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孫吳出使遼東的船隊即停泊於此,在這里進行互市。再由此處上岸由陸路至公孫淵首府襄平(今遼寧朝陽)。 這條海道的開通,大大便利了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的交通,史稱「吳雖在遠,水道通利,舉帆便至,無所隔限」(《魏志·公孫度傳》注引《魏書》)。此後,歷東晉南朝,這條航道便日益繁忙起來,成為六朝時期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交通的重要線路。出現了「乘舶泛海,使驛常通」(《南齊書·東夷高句麗傳》)的情景。有了這條海道,東晉南朝時期,得以越過北方的胡族政權,與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和朝鮮半島諸國建立了交往,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第二,孫權對遼東的經略,加速了江左與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通過這種交往,孫權除了從東北地區得到馬匹以外,雙方又各以「方土所出」進行互市。孫權 「比年已來,復遠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貨物,誑誘邊民。邊民無知,與之交關」。「浮舟百艘,沈滯津岸,貿迂有無」(《魏志·公孫度傳》注引《魏略》)。雙方還互贈特產,遼東方面向孫權「獻貂馬」(《吳志·孫權傳》)。孫權也以「金寶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公孫)淵」(同上)。高句麗也曾向孫權「貢貂皮千枚,雞皮十具」,孫權則向高句麗「賜衣物珍寶」(《吳志·孫權傳》注引《吳書》)。這種交往,對於兩地的物產文化交流產生了積極的意義,晉人孫楚在遺孫皓書中說:「昔公孫氏承藉父兄,世居東裔……不供職貢,內傲帝命,外通南國,乘桴滄海,交酬貨賄,葛越布於朔土,貂馬延於吳會」(《晉書·孫楚傳》)。江左以紡織品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東北,東北以貂馬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江南。這對於加快兩地人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後來,江左的蠶桑也是通過這條海道傳至遼東地區的。「先是,遼川無桑,及(慕容)廆通於晉,求種江南,平州之桑,悉由吳來」(《太平御覽》卷955引《十六國春秋》)。 孫權對遼東的經略,與其浮海求夷洲一樣,對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其歷史作用是應該肯定的。

B. 關於孫權的評價。字數多多益善。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西元229-252年在位。據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後裔。幼年跟隨兄長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英年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他仁賢用能、挽救了江東危局,保住了父兄基業。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大敗曹操於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孫權稱吳王,建興七年(229年)稱帝,正式稿爛建立吳國。
在開展軍事、外交活動和擴大地盤的同時,孫權注重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大約在建安七八年個即開始推行屯田。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須種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區分布很廣,屯田的軍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東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 較先進。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陸遜以所在少谷,上表請令諸將增廣農田一拓開屯田只孫權回報說:「甚善,今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雖未及古人,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孫權同意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親自耕田,鼓勵將吏屯墾。 孫權也注意興修水利,他於黃龍二年(公元230年)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又於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作堂邑塗塘(即今江蘇六合縣互梁堰),此外,還開鑿了幾條運河,這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盡除荊州民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下令說:「軍興日久上民離農畔,父子夫婦只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人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其後,於黃龍枝信三年(公元231年)正月下詔:「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並不要再征租賦,又於赤烏三年(公元240年)正月下令禁止「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以保證春耕正常進行。
編輯本段對航海事業的經略和認識
孫權為擴大勢力,曾於黃龍二年(公元230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吳軍勢力達到了夷州(即台灣島),揭開了大陸與台灣交往的歷史序幕,孫權還進一猛敬輪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外交關系。 吳赤烏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獻樂人及方物。范旃大將范尋為扶南王時(245~251),孫權派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諸國。「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兩人歸國後,朱應撰《扶南異物志》,康泰撰《吳時外國傳》,這是研究東吳與外國交往的重要資料,可惜二書均已遺佚,僅在《水經注》、《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通典》、《太平御覽》、《文選注》等書中殘存一些片斷引文。 在吳韋昭的《吳鼓吹曲·章洪德》中,對當時東吳和南海諸國的來往有如下描述: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海南諸國,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遠者二三萬里,其西與西域諸國接壤。東吳時代,南海諸國和東吳的海上貿易絡繹不絕,東吳的船隻「弘舸連舳,巨艦接艫,飛雲蓋海,制非常模,疊華樓而島跱,時彷彿於方壺。」各國商船往返兩地,可以說是東吳航海獲利最大之處。據萬震《南州異物志》上記載,當時在南海上還有波斯(伊朗)、天竺(印度)大海船遠來貿易,而在吳「黃武五年[應為嘉禾三年至六年(公元234-237年)],有大秦(古羅馬)賈人秦論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方土謠俗,論具以事對。時諸葛恪討丹陽,獲黝、歙短人,論見之曰:『大秦希見此人』。權以男女各十人,差使會稽劉咸送論。咸於道物故,論乃徑還本國」。孫權既然能派遣使者送秦論回國,則表明東吳也有能力到達大秦,而且康泰《吳時外國傳》也記「從加那調州,乘大海船,張七帆,時風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國也。」大秦是位於歐洲地中海的古老帝國,可見孫吳的泛海遠航已影響到歐洲。三國之世,東吳海軍南至南海諸國、北達遼東朝鮮、揚威亞歐、享譽海內外。
編輯本段對台灣的經略和認識
根據可靠記載,到了三國時代,台灣明確稱為夷洲。三國時的吳國立國於江南,領域包有會稽及東南濱海地帶,和海外的關系極為密切,造船事業與海上交通的發達都超過了前代,所以孫吳政權對於海上經營頗為注意。據《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黃龍二年(230年)春正月,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渡海去求夷洲及亶洲。由於亶洲絕遠,沒法到達,只到了夷洲,並俘數千人而還。此役是大陸王朝開始經略台灣的一件大事。又《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記載,此役歷時「經年」,士卒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由於上萬甲士到達夷洲,而且停留將及一年,自然增加了吳人對夷洲的知識。 夷洲所以能確定為台灣,有賴於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所作《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卷780所引)關於夷洲的記述。《臨海水土志》記載說:「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吳國臨海郡的地域,大約北起今浙江寧海、天台,南迄福建閩江入海口以北沿海一帶,所謂夷洲「去郡二千里」,這與台灣的方位正相符合。至於夷洲的氣候、地形、山夷等,也皆與台灣相同。《臨海水土志》又記述夷洲物產及山夷居住、飲食、嫁娶、穿耳、鑿齒、獵首等習俗,所述情形都可以在明清時人關於台灣的著述里找到對證。只是《臨海水土志》說到山頂有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時代的台灣已無跡可尋,大概是由於時代久遠不存了。又說到山夷處於石器時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頭、刀斧等,這種情形在明清時代的台灣也不見了,這是由於台灣番族已脫離了石器時代。 沈瑩於吳主孫皓在位期間(164—280年)撰成《臨海水土志》,記載夷洲具體翔實,有如親歷目睹,學者們推測沈瑩可能參與黃龍二年夷洲之役,至少也應是接觸過夷洲之役歸來將士。由於《臨海水土志》所提供的記述,絕大多數學者都以為夷洲確是台灣,今日已成為定論。
編輯本段經略遼東歷史意義
孫權通遼東一事,歷來為史家所詬病。裴松之認為「此役也,非惟暗塞,實為無道」,表現了孫權的「愎諫」和「昏虐」。後世學者也往往以「剛愎自用」評論此事。近年來肯定孫權歷史功績的文章多起來了,但對於此事亦多避而不論。但是,如欲更全面地評價孫權,這樁歷史公案似不能迴避。 孫權對遼東的經略,使當時東吳政權蒙受到一些損失,付出了代價,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時也曾蒙受損失一樣,但是,它對於歷史的發展,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是開辟了江左直通東北地區的海上交通。在孫吳以前,北部沿海的航線已經分段開通,先秦秦漢時期已先後開通了由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的航道,由江浙沿海至山東半島的航道。但是,由於東漢時期江左地區經濟文化還比較落後,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治中心和大都會,因此這條航道的來往並不頻繁,而且還沒有開通從江左直達遼東半島的航路。孫吳立國江左後,這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以建業為代表的大都會,因此有了進一步開通北部航海運輸的需求。孫權頻繁通使遼東,使江左與遼東地區的直通航線得以開通。這條航道,如胡三省所說:「自建康出大江至於海,轉料角至登州大洋;東北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淤島、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至馬石山東之都里鎮」(《通鑒》卷96)。具體來說這條航線是:從建康(今南京)沿長江東下,在長江口北端海門附近之料角轉向北行駛,傍黃海海岸北行,繞過山東半島東端的成山角,再進入登州大洋,即威海、煙台北部海域,再沿廟島列島北上,經大謝島(即長島)、烏湖島(即北城隍島)等,渡渤海海峽到達遼東半島南端的都里鎮。都里鎮即馬石津,亦即三國時期的沓津(或稱沓、沓渚),即今遼寧旅順附近。沓津在三國時期已發展為孫吳與遼東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孫吳出使遼東的船隊即停泊於此,在這里進行互市。再由此處上岸由陸路至公孫淵首府襄平(今遼寧朝陽)。 這條海道的開通,大大便利了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的交通,史稱「吳雖在遠,水道通利,舉帆便至,無所隔限」(《魏志·公孫度傳》注引《魏書》)。此後,歷東晉南朝,這條航道便日益繁忙起來,成為六朝時期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交通的重要線路。出現了「乘舶泛海,使驛常通」(《南齊書·東夷高句麗傳》)的情景。有了這條海道,東晉南朝時期,得以越過北方的胡族政權,與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和朝鮮半島諸國建立了交往,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第二,孫權對遼東的經略,加速了江左與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通過這種交往,孫權除了從東北地區得到馬匹以外,雙方又各以「方土所出」進行互市。孫權 「比年已來,復遠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貨物,誑誘邊民。邊民無知,與之交關」。「浮舟百艘,沈滯津岸,貿迂有無」(《魏志·公孫度傳》注引《魏略》)。雙方還互贈特產,遼東方面向孫權「獻貂馬」(《吳志·孫權傳》)。孫權也以「金寶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公孫)淵」(同上)。高句麗也曾向孫權「貢貂皮千枚,雞皮十具」,孫權則向高句麗「賜衣物珍寶」(《吳志·孫權傳》注引《吳書》)。這種交往,對於兩地的物產文化交流產生了積極的意義,晉人孫楚在遺孫皓書中說:「昔公孫氏承藉父兄,世居東裔……不供職貢,內傲帝命,外通南國,乘桴滄海,交酬貨賄,葛越布於朔土,貂馬延於吳會」(《晉書·孫楚傳》)。江左以紡織品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東北,東北以貂馬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傳到了江南。這對於加快兩地人民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後來,江左的蠶桑也是通過這條海道傳至遼東地區的。「先是,遼川無桑,及(慕容)廆通於晉,求種江南,平州之桑,悉由吳來」(《太平御覽》卷955引《十六國春秋》)。 孫權對遼東的經略,與其浮海求夷洲一樣,對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其歷史作用是應該肯定的。

C. 三國中的孫權是怎樣的一個人啊

孫權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為東吳的建立者。前期的孫權,備受各方豪傑的推崇,周瑜曾贊他擁有「神武之才。曹操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感慨,劉備有「吾不可以再見之」的贊嘆。按照歷史描述早起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作為上位者除了擁有深謀遠慮外,還能審時度勢,下聽臣辯,極具君王之才。

但晚年的孫權,性情大變,言行舉止好似昏庸君主一般,極度敏感、猜疑成性,並十分容易產生焦慮和妄想,由此他越來越獨斷專權,使東吳的穩固局面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誤信公孫淵、又好神仙術,先後廢了第二任太子孫和,賜死了四子魯王孫霸,這些都與早期的他有天壤之別。

(3)越南怎麼評價孫權擴展閱讀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抵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仔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孫權亦善書,唐代張懷瓘在《書估》中將其拆遲書法列為第三等。

為政舉措

在開展軍事、外交活動和擴大地盤的同時,孫權念御模注重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開始推行屯田。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須種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區分布很廣,屯田的軍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東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 較先進。

海昌縣(今浙江海寧)是孫吳早期唯一的屯田縣,由陸遜為屯田都尉。

黃武五年(226年),陸遜以所在少谷為由,上表請令諸將增廣農田、拓開屯田,孫權同意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親自耕田,鼓勵將吏屯墾。

孫權也注意興修水利,他於黃龍二年(230年)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赤烏八年(245年)八月,孫權派校尉陳勛開鑿句容城中路運河,建造糧倉。又於赤烏十三年(250年)作堂邑塗塘(即今江蘇六合縣互梁堰),此外,還開鑿了幾條運河,這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正逢時疫,免除了荊州農民的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 [23] 赤烏三年(241年),嚴禁官吏以勞逸為由干擾農事。太元元年(250年),下詔減省徭役、征賦,革除民弊。

孫權為人節儉。雖然稱帝遷都建業,不建新宮殿因陋就簡沿用舊將軍府寺為宮,至赤烏十年(247)腐朽損壞後仍僅以武昌宮加以重建,可見其愛惜民力。

首都建業原名秣陵,最初是一小縣,因孫權定都建業並開鑿運河而成為一流都市,後成為六朝的文化中心,現名南京。

D. 歷史上是怎麼評價孫權的

歷史上評價孫權有以下幾點

1、禮賢下士:剛剛接手江東的時態陪候,聽從大哥遺言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開了招賢館,廣納天下名士。

2、深藏不露:關於赤壁之戰,孫權其實是主戰的,因為以他的性格剛毅,他是不可能投降的,父親大哥用性命換回的城池他是不會想讓的,但是在開會的時候,文官主降,武官主戰,他一直都沒表態,不露聲色,知道周瑜回來解了他的疑惑歲早,這才宣布開戰。

3、審時度勢:孫權在劉備佔了荊州之後,完全可以趁他腳跟未穩用得勝之師大舉進攻,但是考慮到曹操的因素,還是顧全大局和劉備聯盟(其實都快氣死了),後來關羽打曹操的時候是偷襲的好時機,孫權也是先想到的是接親求和,然乎閉雀後被關於拒絕,所以才偷襲的荊州。

4、虛心納諫:這點不用多說,張昭、張紘、魯肅的納諫,基本上孫權都會採納,哪怕是自己不樂意的。

5、剛毅果斷:周瑜用美人計誘惑劉備,結果弄巧成拙,孫尚香嫁了劉備,孫權一看殺不成劉備馬上改用懷柔政策,後來得知劉備逃跑,馬上摘下寶劍,讓手下去追,並且說了就算殺了自己妹妹,也要帶劉備回來,可見關鍵時刻,不兒女情長,也是大將風范。

E. 為什麼歷史上對孫權的評價很高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因為他的確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並且很能乾的人,相關的歷史事實解釋如下:
1、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
孫權孫權是吳郡富春(現在浙江富陽)人,字仲謀,父親孫堅曾被封為烏程侯、破虜將軍,他的哥哥孫策也被曹操上奏封為討逆將軍和吳侯。孫權在小時候便跟著哥哥轉戰各地,見過世面,而且他又很愛讀書,歷史、文學各方面都廣泛涉獵,這使得孫權初步具備了文韜武略。孫權有著開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軍隊中名望很高,在父親戰死後,有時還給哥哥出謀劃策,讓哥哥孫策大為驚訝,沒想到弟弟竟有如此過人的謀略。孫策很高興,在設宴招待賓客的時候,總是對弟弟孫權說:「你看,現在眼前的文臣武將,以後都會成為你的屬下,輔佐你成就大業的。」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做了一個縣的縣長,這時的孫權只有十五歲。
2、臨危受命,穩固江東
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孫策死,臨終時, 孫策將孫權託付給了張昭,然後又將印信交給了孫權,對他說:「如果論率領江東將士征殺疆場,備核和天下豪傑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論族凳知人善任,合力穩定江東,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現在大任已經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孫策死的時候也很年輕,年僅二十六歲。孫權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歲時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業。
3、龍圖霸業,縱橫捭闔
輔佐孫權的大臣們中,除了張昭和周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魯肅。他對於孫權就好像諸葛亮對與劉備一樣,他也曾經像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那樣為孫權分析過天下大勢,名為榻上策:「現在的漢朝已經無法恢復元氣了,但是曹操也很難短期內將他清除。現在將軍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後方,以便對抗曹操。穩固自己的領地之後,再等待有利時機,四處征討,最終將長江兩岸廣闊的領地據為己有。到那時便可以稱帝號令天下了。這其實就是當年漢高祖曾經創立的功業。」
4、剿撫山越人
孫權聽從了魯肅的謀略,開始穩固江東,適時地出擊,擴充領地。首先他解決了山越人騷擾的問題。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百越就是古時候生活在現在江南和華南,以及西南的廣西和雲南的少數民族,現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政權交納租稅。開始,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大將呂范、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領兵合圍,逐漸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其他山越人區別對待:強壯的青年人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孫權集中兵力終於解決了山越人的問題,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5、滅黃祖占夏口
解決山越人之後,孫權開始進攻割據在長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黃祖。208年,黃祖部將甘寧因不受黃祖賞識,而投奔孫權。孫權知人善任,待他如同舊臣,甘寧於是提出劃江而治,二分天下的戰略目標。此時江東已大體穩固,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這一計劃的提出更堅定了孫權出兵的信心。黃祖匆忙備戰,他先將兩艘大船橫著排在江面上,船上有上千將士,准備用弓箭擊退孫權的戰船。同時,又用大繩拴上巨石沉到江里,以此來固定大船。這樣,兩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牆一兆滾旅樣橫斷了長江。
孫權的江東水軍並沒有畏懼,將軍董襲率領敢死隊,每人身上穿雙層甲胄,猛沖到了黃祖的大船邊,董襲用刀砍斷了兩根拴巨石的大繩。面對江東水軍的強大攻勢,黃祖趕忙派將迎戰,結果被殺。黃祖只好敗退,最後還是被追殺喪命。戰勝了黃祖後,孫權將夏口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6、赤壁大戰,三分天下
在孫權躊躇滿志地想繼續進兵荊州時,曹操卻領兵南下,在他之前進入荊州地界。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當時的荊州牧(即荊州的行政長官)劉表剛病死,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不合,魯肅建議孫權派他去勸說他們與江東合作,同時盡力聯合暫時寄居荊州的劉備,共同抗擊曹操,然後再尋機奪取荊州,奠定帝王大業。以後孫權的行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的計策施行的。
魯肅在歷盡艱辛見到劉備之後,提出了聯合抗曹的主張,這和劉備、諸葛亮的設想不謀而合。後來曹操從江陵東進,形勢危急,諸葛亮急忙同魯肅一起去見孫權,分析了曹操兵力與江東和劉備兵力的對比,以及曹操長途征戰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戰江東占據上風。孫權聽了很興奮,便召集大臣們共同商議,恰好這時曹操送來了書信,說自己領兵八十萬,要與江東決一雌雄。曹操的恐嚇使張昭等文臣提出暫時投降曹操。孫權很不高興,後來借口去廁所暫時躲出來,魯肅追上他又進行勸說,說別人投降都可以,惟獨他孫權不能,否則性命難保。魯肅又提議孫權將周瑜請來商議。周瑜回來之後力主抗曹,這堅定了孫權的信心。劉備和江東終於聯合起來做抗曹的准備。
周瑜領兵出擊,在赤壁和曹操的軍隊遭遇,周瑜採納了大將黃蓋的計策,用苦肉計取得曹操的信任,說要投降曹操。然後用十艘戰船裝滿柴草、油脂,用火攻燒掉了曹操大營。曹操敗走華容道,狼狽北撤,損兵折將,死傷過半。赤壁一戰,曹操大傷元氣,三國鼎立局面基本上形成。這一年,孫權僅僅二十七歲。《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作用有些誇大,對周瑜的描寫也比較多,但忽視了孫權的作用,文學作品和歷史事實畢竟有些出入。
7、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讓人傳為佳話。但是歷史上的草船借箭是出自孫權的。在赤壁打敗曹操之後,周瑜逐步取得了江陵地區。孫權又任命步騭為交州(現在的廣州一帶)刺史,步騭領兵南下,將東吳的勢力擴展到了交州一帶。孫權
後來曹操又南下和孫權在長江兩岸激戰,地點就在現在南京附近,當時的南京叫建業,是江東的都城。原來的都城在京口,即現在江蘇省的鎮江,後來孫權遷到了建業,並修築了石頭城。在和曹操激戰的時候,孫權親自乘船觀測敵情。曹操手下大將以為是來挑戰的,就想出擊,曹操則認為是孫權來觀察軍情的,不準出擊,只是增加了防備。孫權觀察完了,命令回本部大營,還命人奏樂助威。曹操見孫權竟有如此過人的膽略,江東的戰船井然有序,很是驚嘆:「以後生兒子就要生個像孫權這樣的,如果都像劉表那樣的兒子,連豬狗都不如。」
一次,孫權又乘船到曹操軍營前來刺探軍情,曹操命令放箭阻止。孫權所乘大船的一邊因為滿是羽箭,船開始傾斜,孫權立即命令將船掉頭,這樣另一邊也很快射滿了箭,船又平衡了,孫權這才下令回營。
8、沙場歷險
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趁曹操在別處用兵大舉進攻合肥,這次經歷了一次凶險。合肥守將張遼、李典等都是勇將,雖然兵力對比懸殊,但挑選的敢死隊卻使孫權無法取勝。孫權圍攻十多天見無法拿下合肥,便下令撤兵。張遼在後邊緊追不舍,孫權撤到河邊時,橋上的木板已經被張遼事先拆掉了一丈多長,根本無法過河。最後還是大將谷利猛抽孫權的馬,使馬騰空一越過了斷橋,化險為夷。
9、分割荊州
到後來,孫權為了集中精力和劉備爭奪荊州,便和曹操講和了。曹操見無法取勝,也順水推舟表示同意。荊州原是為了聯合劉備抗曹暫時借給劉備的,後來孫權想和劉備聯合奪取巴蜀即現在四川一帶,但劉備想以後自己獨占,攔截孫權的軍隊不讓通過。劉備後來真的得到了益州,孫權氣憤不已。
孫權屢次索要荊州,劉備都借口不還,使雙方的矛盾激化。最後因為曹操進軍關中,威脅了劉備後方,劉備提出講和,孫權也因為兵力不足,結果雙方商議將荊州地區分割,南郡、武陵和零陵由劉備管轄,而長沙、江夏和桂陽劃歸江東。其實孫權並不滿足於此,他想以後借機再奪取整個荊州。魯肅也常勸說孫權要和荊州的守將關羽和好,以便共同抗曹。孫權於是提出和關羽結成兒女親家,但關羽卻將求親的孫權使者大罵一頓,說自己的女兒絕不會嫁給孫權那窩囊廢一樣的兒子。這使孫權非常生氣,於是下決心奪回全部荊州。
10智勝關羽,謀奪荊州
開始,孫權怕自己的軍隊無法打敗關羽的守軍,一時沒有什麼良策。這時大將呂蒙獻出一計:「現在關羽正在圍攻襄樊,但他卻在荊州也保留了重兵把守,沒將軍隊全部調往襄樊,主要是為了防備我們偷襲。現在我先假裝有病請假回都城休養,關羽對此不會有懷疑的,因為他知道我平時就有病,回來時我再帶走一部分軍隊迷惑他。這樣,關羽必然會放鬆荊州的警惕性,然後肯定會將大部分軍隊調往襄樊去的。那我們便可以在夜間偷偷進軍,偷襲荊州必然成功,到那時荊州就會落入我們手中,關羽也能斬殺。」孫權呂蒙和孫權依照計策行事,等呂蒙回來後,孫權便派了一個無名的儒將陸遜去接替呂蒙的職位。這個陸遜也並非等閑之輩,以後就是他火燒了替關羽報仇、發兵來攻的劉備八百里連營,最後使劉備連病帶氣死在了白帝城。陸遜到任之後,馬上給關羽寫了一封信,信中極力地吹捧關羽,說他神勇無敵,自己仰慕已久,請以後有機會多多指教。關羽見信後便信以為真,放鬆了警惕,就像呂蒙他們預料的那樣,將荊州的兵力大部分都調到襄樊助攻去了。
孫權得到信息之後馬上發兵,他讓呂蒙為先鋒沿江前進,趁黑夜俘虜了江邊的守軍,然後向荊州其他地區進軍,到了南郡時守城的糜芳很吃驚,沒想到江東的軍隊會來。因為原來就和驕橫的關羽有矛盾,加上兵力無法守城,糜芳便開城門投降了。呂蒙對關羽部下很照顧,沒有妄加殺戮。
11、彝陵之戰,力挽狂瀾
關羽知道南郡失守後,連忙撤兵南下,然後派使者到南郡探聽消息。呂蒙熱情迎接,盛情款待使者,還讓他和關羽將領的家屬們見面。呂蒙這一手軟的措施非常奏效:使者回去後,將領們聽說自己的家屬照顧得比原來還好,便沒有了收復南郡的士氣了。關羽見將士們毫無鬥志,只好到麥城(即現在湖北當陽東南)固守,孫權派人去勸降,關羽假裝投降,將旗幟和假人樹立在城牆上,自己趁夜突圍。將士們都各自逃命去了,跟隨他僅有十幾個親信。孫權最後還是將關羽父子抓獲,開始不想殺關羽,但眾人一致勸說,最後將關羽父子斬首,荊州到此全部奪回。
後來人們便用「過五關、斬六將」來形容成就,而用「敗走麥城」形容一個人的失敗和挫折。(「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為虛構)
在孫權收回荊州的第二年曹操病死,次子曹丕建立了魏朝。孫權為了防備劉備報仇奪取荊州,便和魏朝講和,還派使者代表他前去祝賀。
公元222年,孫權被封為吳王,定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
曹丕為了增強對江東的遙控,要求孫權將自己的兒子送到魏國都城做人質。孫權始終不肯,總是找借口推辭,最後曹丕以此為借口,說孫權心不誠,於是發兵攻打江東。孫權為了對抗曹丕,又派人向劉備請求和好,劉備此時也無法收回荊州,為了集中力量治理好後方,也同意了。
江東和魏國斷交,和劉備重新修好,這使曹丕很是惱火,親自率領軍隊討伐東吳。孫權採納了徐盛的計策,一夜之間在長江南岸用木樁和蘆葦造了無數的假城樓,連綿數百里遠。第二天,曹丕以為江東早有防備,只得喪氣地退兵而去。
黃武八年(公元229年),孫權趁魏明帝年輕(時年26歲)、吳國與蜀漢關系較好的時機,稱帝建立了吳朝,改元黃龍。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三國時期的吳國大帝孫權。

F. 現如今的很多人為啥都那麼喜歡黑孫權呢

一、認知偏差

首先說,我們認識孫權都是通過《三國演義》或者深一點的就是《三國志》。但不論是《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都是有偏向的。

《三國演義》是明顯的尊劉貶曹,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他本身是蜀國人,撰寫《三國志》時,他已經在西晉做官了。

所以他在政治上要偏向曹魏為正統,但他原來為蜀國人,所以在感情上不自然的又想偏向蜀國,那吳國就自然差了點。

再然後,大家可能有一個主觀上的錯誤,曹操,劉備,孫堅,這是一輩的人。而孫權呢?如果是在村裡,孫權就該管曹操和劉備喊聲大爺。所以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算是埋汰孫權,真論起來,也應該是這個輩。

難道指望兩個五十多的老頭跟一個二十齣頭的小夥子論兄弟?


三、結語

綜合評價孫權,擅於識人,大膽採用陸遜。擅於權衡手下人的關系,平衡手下三撥人的利益關系,使他們都能為己所用。

但不擅於戰爭,但,不擅於戰爭的皇帝就不是好皇帝了嗎?劉邦還有白登之圍,漢景帝還有七國之亂,李世民那麼雄武,晚年不也是求仙問道。所以,孫權可能不是個在亂世中爭天下的英雄,但如果生活在和平年間,一定能建立出類似於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閱讀全文

與越南怎麼評價孫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服裝牌子 瀏覽:678
印尼魚怎麼燉好吃 瀏覽:324
越南人怎麼做雞腳 瀏覽:316
ptfx為什麼要組織人去印尼 瀏覽:787
中國六安和德陽哪個好 瀏覽:656
去伊朗必須帶什麼東西 瀏覽:200
伊朗石油怎麼那麼多 瀏覽:263
中國有多少華人華僑在印尼 瀏覽:922
伊朗新年都吃什麼 瀏覽:190
為什麼中國造不出相機 瀏覽:495
中國最初如何幫助巴基斯坦 瀏覽:107
伊朗美國特務有多少人被判死刑 瀏覽:301
印尼上班發工資怎麼發 瀏覽:867
伊朗是什麼體型 瀏覽:182
越南過港證怎麼辦 瀏覽:937
英國到非洲飛機飛多久 瀏覽:193
為什麼英國和美國關系這么好 瀏覽:392
伊朗為什麼和中國這么好 瀏覽:113
中國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730
去越南買車有哪些費用 瀏覽:991